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元氏县的封龙山为什么被誉为“北岳之英”?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0关键词:龙山,元氏

元氏县的封龙山为什么被誉为“北岳之英”?

点赞1、乐清市 网友:苏珞宁

为什么称为“北岳之英”?

首先“北岳之英”一词为元氏县封龙山南山门牌坊上四个大字。

牌坊阳面横批“封龙山”,有颈联“寔惟封龙,天作高山”。阴面横批“北岳之英”,有颈联“赞天休命,德合无疆”。

这些祀山颂神的文字,辞藻华丽,均取自于《封龙山颂碑》,碑文如下:

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援,三条之别神,分体异处,在于邦内,磥名。与天同耀,能蒸云兴雨,与三公灵山协德齐勋。因旧秩而祭之,以为三望。汉亡新之际,失其典祀。延熹七年,岁次执徐,月纪豕韦,常山相汝南富波蔡仑,长史甘陵广川沐乘敬天之伓,虔恭明祀,上陈德润,加于百姓,宜蒙不在圭璧,七牲法食,酒。圣朝克明,靡神不举。戊寅诏书,应时听许。允敕大吏郎巽等,与义民修缮故祠。遂采嘉石,造立观阙。黍稷既馨,牺牲博硕。神歆感射,三灵合化。品物流形,农实嘉谷。粟至三钱,天应玉烛。于是纪功刊勒,以昭令问。其辞曰:

天作高山,寔惟封龙。平地特起,灵亮上通,嵯峨(山束)峻,高.丽.无.双。神耀赫赫,理物含光。

赞天休命,德合无疆。惠此邦域,以绥四方。国富年丰,穑民用章,刻石纪铭,令德不忘。

山上有双龙寺,汉碑,石窟,摩崖石刻等古迹,王仁军,杨建良,翟立宾(我)等多次上山,一直关注并努力发掘其历史渊源,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通过封龙山颂,有“北岳之英”之说,只是抠掉省略了“援”字,也是四字句习惯使然,可以理解。英解为杰出,精英之意,好理解,援,引也。——《说文》,引,开弓也,箭之在弦,由此可以理解“北岳之英援”,为北岳杰出的引导,开路前锋,进一步讲,可以理解为北岳的渊头。为何这样讲?还得从封龙山说起。

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的南郊,如果适逢天气好,往西南方向望去,会看到一道从西侧突兀出来的山峦,这就是封龙山。它好像是从太行山横亘出来的,走向正与纵向的太行山相对,尽管平均海拔仅750米左右,主峰高812米,但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看上去仍很高大恢弘。古人命名山川多取直观、会意或象形,可能封龙山最早的名称就为“横山”,以后逐渐演变成“恒山”。汉代《说文解字》说“横”之本义为阑木也,古多以以“衡”为“横”,“衡”与“横”相通。封龙山《祀三公山碑》有“东就衡山”之句,这里的“衡”就通“横”。“恒”,《说文》谓“常”也,义同“长”,所以“恒山”即“长山”,与“横出来的山”意思是一致的。公元前414年的战国时期,位于今河北中部的中山国曾设立封龙邑,当因封龙山而得名。“封”字在大汶口陶文中属于会意文字,即象在一方形土块上树立植物之形,应释为从“木”从“土”,土地上长植物,含有“丰”的意思。这样解释封龙山的本意,似乎比“封禅”之意更为准确些。南于人们经常虔诚地祭祀它,祈求风调雨顺、社稷丰收,因而又称其为封龙山。远看封龙山,颇似盘桓欲飞的一条飞龙,在以龙作为图腾崇拜的古代,起初有可能是被称为龙山,唐代以后又称飞龙山。

《史记,封禅书》几次提到恒山,称舜“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从五帝开始,历代帝王及诸侯王都有祭祀名山大川的传统,正所谓“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史记,封禅书》中有一段重要记载:“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这里的常山王为刘舜之长子刘勃,其弟为次子平。史载,此事发生在汉元鼎三年(前113年),常山除国为郡,并分常山郡置真定国,下辖正定、绵曼、藁城、肥垒四县。常山国的前身为常山郡(郡治在今元氏常山故城),原为恒山郡,汉高祖三年(前204年)置,汉文帝元年(前179年)为避文帝刘恒名讳而改为常山郡。按司马迁记载的“五岳皆在天子之郡”这一句话理解,恒山当在常山郡管辖范围之内,而当时常山国的范围不包括后来恒山的所在地上曲阳,上曲阳时属中山国。查《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中山为汉高祖置郡,景帝改国,即公元前155年初设中山国,公元108年国除,都卢奴(今河北定州),所辖约为今狼牙山以南、保定市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和滹沱河以北的地区。司马迁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应该相信他的记述是准确的。查司马迁之后的《汉书?地理志》,这时常山郡已包括上曲阳,并有“恒山北谷在西北,有祠,恒水所出”的记述,但这是恒山北迁后的记载了。曲阳北岳庙始建于北魏(现存主体建筑德宁之殿为元代建筑),正好证明它晚于封龙山之恒山。据考察,元氏故城曾建有北岳庙,宋代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载有元氏《后汉北岳庙碑》,这也是封龙山曾为恒山的一个有力佐证。就连在秦代设立恒山郡的东垣真定的延续――安乐垒常山郡城(今正定),也曾因旧制建立有北极紫岳阁,每有新任知府、知县,在到任的第一天晚上都要子时登高,并进香参拜北极紫岳大帝。在古人眼里,北岳是与北极紫岳星对应相通的。

尽管在公元前61年汉宣帝诏定祭祀“北岳常山于上曲阳”,但在封龙山遗留下的汉碑、碑文拓片及历朝吟诵封龙山的诗文中,我们仍能找到封龙山为恒山的影子。如《祀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立,即117年):“择吉与治,东就衡山。”这里的“衡”通“恒”,衡山即恒山,指的是封龙山。《元氏封龙山颂》(东汉延熹七年立,即164年):“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援,三条之别神。”这里的“英”为杰出之意,说的是封龙山为北岳之主峰或主脉。这以后的汉碑提到北岳的意思就变了,如《三公山碑》(东汉光和四年立,即181年):“北岳之山,连井陉阻。”《白石神君碑》:“白石神君……体连封龙,气通北岳。”这两处好像是泛指北岳为一系列山脉,这表明随着恒山的北移,人们逐渐附会于曲阳北岳恒山了。在吟诵封龙山的诗文中,明代乔宇曾有“九点齐州开远望,三秋恒岳占幽期,龙峰熊耳高千切,大石题名道总宜”的诗句;明代进士石王缶在《登封龙山赋》中也有记述恒岳变化的句子:“俗有避秦山,多人晋,岳被重封,川经几浚。”其中的“岳被重封”即是指汉宣帝诏令将恒山祭祀活动北移至上曲阳一事了;清代郑一麟在《登封龙山》中有“太行分黛翠,大茂比磷峋”的诗句,把封龙山与大茂山(即后来的恒山)相比。这都说明,至少在明清时期,地方的一般文人都知道古恒岳以前是在封龙山的,而元氏县志也有封龙山曾为恒山的记述。

秦汉时的封龙山交通状况也可以提供封龙山为古恒山的证据。大凡名山大川,由于有皇上祭祀,其交通状况应当是相对方便顺畅的。秦从统一后的第二年起修治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当时河北的主要交通干道有:由恒山(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北至燕地蓟城(今北京市)段,蓟城以东直达碣石段,井陉直抵九原段;封龙山一带则有封龙邑、石邑、东垣邑与井陉关相连通。秦代曾诏定全国祭祀的名山大川,其将东垣设立为恒山郡,不会不考虑到祭祀恒山时的交通情况及路途远近,封龙山处在滹沱河南,距离较近,有驰道相通。秦时元氏并未置郡,随着祭祀恒山活动的频繁,为了方便祭祀,汉高祖时才在封龙山南麓设立恒山郡,这不难令人理解。

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封龙山祭祀仪式和自然崇拜源于商周巫祝礼乐文化,并有鲜虞中山天神崇拜之遗风。河北中南部太行山东麓一带是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是先商的发源地和商王畿地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此北,大河经其南。”常山即恒山。我们知道,商人敬祀鬼神之风尤盛,周代则远鬼近人崇礼,但礼的核心还是祭祀。封龙山附近曾发现有商代遗址和西周车氐国,车氐国的命名可能与?E水有关。《说文解字》有“车氐”字,又有“?”字,认为“氐”字“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实际上,“氏”和“氐”本是一个字,后世才逐步分化,所以“?”虽从“氏”,也可视为从“氐”。“祗”,《说文》谓“出万物者”,地祗是地神,祗也有可能最早是车氐国的祭祀活动。元氏的“氏”似与?E水之畔的车氐国有关,即“公子元于之封地”。封龙邑是中山国较早建立的城邑。中山后来建立的国都灵寿,其“灵寿”之名源于灵寿木,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它与通天的建木有关。有人说“都广之野”不是在四川成都,而是在河北望都,“昆仑之丘”也是在太行山河北中部。这都是神话中通天的地方,而通天活动是在祭祀中南巫祝来完成的。曲阳、阜平一带的恒山是中山国之北境,当时中山国的祭祀中心,可能一个是灵寿城附近的灵山,一个是封龙山,不可能是在中山、燕、赵之边境的恒山,否则既不安全又不保密,因为祭祀是国家大事,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灵山(又称陵山),可能为灵寿山之意,在其南侧的西汉中山国王陵中曾出土有大量玉璧;在《封龙山颂》和《晋书》中,也都有常山出土玉璧的记载。要知道,这都是古人举行盛大祭祀时的祭品,其规格与祭祀泰山时相当。

至于北岳为何北迁,而且迁至曲阳大茂山之后又往西北迁至山西浑源,这与占人的观念有关。《史记?封禅书》说,尧、舜、禹三帝主要活动在河洛之间,五岳的方位即是以其为中心确定的。后来秦汉统一全国,疆域扩大了,而在古人眼里,地是与天相对应、相联通的。《周礼》提到:保章氏“以星上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史记?天官书》曰:“二十八宿主十二州,斗秉兼之,所从来久矣。”在汉朝以后的人看来,北岳对应的是北极紫岳星,夜晚在封龙山看北极星还在北方,当然就要往北不断迁移以与其疆域相对应了。我想这是恒山北移的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原因。当然还有其它的客观理由。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先秦之前,元氏封龙山乃北岳恒山之祖山,是中国上古的五岳之一。确立了封龙山为中国最早的古恒山。


点赞2、泰兴市 网友:暗里着迷

封龙山就是古之北岳?纵观千年以来的各络证辩,未见有此一说矣。

请作者考证一下,为什么北岳庙建于保定的曲阳县城内?而不是别外。

点赞3、普兰店 网友:难入眠

封龙山是历史上五岳恒山

音书法师

2019-10-25 15:03

一、五岳恒山是走失的孩童不知根,宗亲在石邑;

二、石邑虽小有三关雄镇水旱两码头;恒州虽大就在他的城下;

三、五岳峥嵘,封龙山自己会说话;

四、七座丰碑佐证北岳恒山当之无愧;

五、天灾人祸,恒山,恒山城,石邑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六、大家都来乘飞龙,让石家庄飞的更高更远;

一、五岳恒山是走失的孩童不知根,宗亲在石邑;

恒山,五岳之名山。山西浑源有恒山,河北曲阳有恒山,都有传说,都能引经据典。历史上明清两朝多有争辩,谁是正宗恒山,20世纪80年代成书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明,自春秋到明朝早期,北岳恒山一直在河北,也曾称常山、大茂山。明朝后期和清初,恒山才注在山西省浑源,清代顾炎武先生的《北岳辩》尤为突出。当今梁勇先生《再论北岳恒山地望其历史变迁—兼与王畅同志商榷中》还在争论。

《大宋重修北岳庙碑铭》也承认“天下之五岳,独有北岳名不著”。岳有词“不知废于何代,今庙曲阳由唐以来,记刻皆不载废迁之由”。梁勇感叹:“对历代碑刻文献所载的确凿史实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不能不说是比失去北岳恒山更大的一种历史遗憾。北岳恒山的变迁留给历史一个可悲的笑柄,也给后人太多的人文反思”。梁勇这句话我非常赞成,“近代以来由于学者们忽略了历史上曲阳政区的变化,使各类书中有关北岳恒山的阐释存在很大的疏漏”。

《北岳辩》指出,恒山为北岳,专注指为上曲阳。“三代以上虽无其迹”。而《史记》云:“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已常山为郡,然而五岳在天子之邦。”汉末丧乱,山道不通,而祭之于此,则不知班氏已先言之,乃孝宣王之诏非汉末也。唐书“自唐以上征于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于碑者如此,于是知北岳之祭于上曲阳也自古然矣”。

史记常山王三代没有拜过恒山,唐书自唐以前关于恒山的记载没有,大宋碑铭四大名山都有其清楚的历史记载,为独没有北岳恒山这一页,废于何代,更没有从何方废迁之理由,都是因汉末天下之大乱,造成的恒山没有出处这一历史疑案。

树有根、水有源,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编造不出来的,浑源、曲阳之五岳恒山,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名不正、言不顺。五岳恒山你不知道根在何方,说话就没有底气,论述就不那么全面,这叫证据不足,使人就不能信服,胡编乱造总被戳穿,正本清源还历史真相才是正确的世界观。浑源、曲阳、五岳恒山有传说、有历史记载、有碑文,唐以前都是道听途说,就是有碑、有历史记载也是魏唐开始。

西汉初刘邦三年公元前二0四年,韩信率汉军从太原至井陉口背水一战大败赵军,追赵军于元氏城南诋水,活捉赵王歇,斩陈余。从此赵国灭亡,史称泜水之战。就在当年刘邦得到捷报后,下令在元氏城內设置恒山郡。下辖周边十八县,公元前一七九年汉文帝刘恒即皇位,为避帝名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这就是常山郡由来。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卷十四中记载:北恒山,今谓大茂山者是也,半属契丹,以大茂山分脊为界,岳祠旧在山下。石晋之后稍近里,今其地谓之神栅。

《隋书地理志》记载明确, “恒阳(旧指曰上曲阳),后齐去上字,开皇六年改为石邑,七年改曰恒阳,有恒山、有恒阳溪”。就这本宝贵的隋书地理志明确的告诉我们,也就是公元587年从石邑搬迁到上曲阳,公元588年南北朝时北齐的上曲阳把上字去掉,从此有了曲阳,有了恒阳,有了恒山,有了恒阳溪。追根溯源曲阳的五岳恒山来自石邑。

二、石邑虽小有三关雄镇水旱两码头;恒州虽大,都在他的城下

“两门开三省旱码头历经沧桑;八景唱九州古石邑走向辉煌”,九四年秋先生在封龙山编写长诗“我们的老家在太阳上”期间,获鹿县改鹿泉市,重修东门,这就是应征先生的楹联“腾飞”门。

这幅楹联提到古石邑,有人说要想知道石家庄的历史,就要知道振头的历史,要想了解振头的历史,就要了解石邑的历史。振头历史上有北岳庙。同样的道理,要想知道真定府的历史,就要知道常山郡恒州城的历史。

石邑从夏商周走来,春秋为晋国城邑,战国时期属中山国。公元前305年属赵国,秦灭赵后置石邑县。经魏、南北朝,隋朝初废石邑,改窦王城。唐初城毁变农田,现存窦王城遗址。石邑虽小,他有两门开三省的娘子关、井陉关、土门关,有雄镇华北平原重镇振头水码头和获鹿旱码头。

真定府是五代唐兴起著名的行政中心之一。秦始皇灭赵后,设恒山郡,西汉时汉高祖治郡置之后改称常山郡。

常山郡初筑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公元前215年。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置恒山郡,汉文帝即位,改常山郡。晋时由元氏移至真定。

《尚书禹贡导山》记载秦始皇东巡时过“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秦始皇走太行恒山到碣石。时至今日太行、恒山的名称依然如此,说明北岳之山,横亘绵长。《周礼?职方氏》记载:当时天下“九州各有镇山,恒山,正北并州镇山”。《尔雅?积山》也有关于五岳的记载,且称“恒山为北岳”。《汉书?地理志?常山郡》载:“恒山北谷,秦汉时期设恒山郡,就是因北岳恒山在其辖区内而得名。当年古人登临此山,东视平野千里,沧海桑田;西视山势苍茫,气象万千”。又说:“古者天子巡狩,常以岁十一月至于北岳”。

《汉书?地理志》解释是这样的:“尧时分天下为十二州,各州各有镇山”恒山得名说法不一,周礼曰“正北并州,其山镇曰恒山”。《白虎通》载此言,阴终阳始,其道常久,故曰常山。《风俗通载》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因恒山山势为横向,“横”“恒”相谐。《经注》称元岳、紫岳。

此古人说,每州各有镇山,恒山就在辖区内,东视平野千里,沧海桑田;西视山势,苍茫气象万千,阴终阳始,北坡南坡。四季分明,又说山势为横向。

《宗国都城记》,这书现在已经亡轶,但在很多书里面可以找到他的引用文字

比如《史记正义》里面的引文”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注,这个是注解五帝本纪的)

从史记引文我们不难看出太原郡东边就是,冀州,太行,恒山。

古人讲的这些条件,浑源恒山、曲阳恒山皆没有。只有石邑城下不足十公里的恒州城边封龙山各种条件都具备。

三、五岳峥嵘,封龙山自己会说话

封龙山又名石邑山、飞龙山。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十五公里,西倚太行、东临平原。主峰海拔812米,东西横向长5公里,周长30公里,称北岳之英。说文解字“英”是事物的精华杰出,佛道的解释事物的提纲即用神,彰显荣耀清楚也叫三世英,过去现在未来。

山不高有仙则名;水不深,有龙则灵。封龙山历史文化璀璨,拥有七座汉碑、四大禅林、三大书院、三大石窟、两大道观,到处都是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他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传说。有八仙张果老的栓驴橛,有恒岳走失后石邑城废的狼壕沟、牛壕沟、代王庙、北斗庙、汉沟、王驾岭,有石大人、石角、石峪、石故橛、石故怀,有龙井、龙泉、龙池,有青龙山、凤凰山、五峰山、无极山、三公山、石榴山、灵山陪伴。山脚下有常河、常山、常山泉、常坊院、禅房院。说文解字:封,意为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了亲属或官僚,帝王筑坛祭天为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封龙山就是帝王的封山,山脚有封昭村。

封龙山颂,这里原来是帝尧的古都,巨岳雄伟峙立,大河奔流不息,高大重迭的山峦,有的像在拥抱,有的像在蹲坐,千万条沟渠汇聚形成众多湖泽。太行山高高耸立,河水连续不断,流向平原,大河上存有夏禹的木撬,地下埋藏虞舜的玉壁。夏禹治水八年,洪水退了,土地平整了。五月站立封龙山顶,东望是古时的大陆泽,放眼望去,碧波荡漾,连绵无际,波涛拍岸,铿锵有声,茭蒲艾荷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野鸭游来游去,声声发出悦耳。大泽一直延伸到观津地界,围绕着平棘古城,渔船上传出渔夫的歌声……

四、七座丰碑佐证封龙山当之无愧

七座汉碑,祀三公山碑、无极山碑、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封龙山颂碑、等七座汉碑,最有历史价值的就是一座东汉时期的碑刻:封龙山颂碑。

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援,三条之别神,分体异处,在于邦内。磥硌吐名,与天同耀。能烝云兴雨,与三公、灵山,协德齐勋。国旧秩而祭之,以为三望。亡新之际,失其典祀。延熹七年,岁贞执徐,月纪豕韦,常山相汝南富波蔡?长史甘陵、广川沐乘,敬天之休,虔恭明祀。上陈德润,加于百姓,宜蒙珪壁,七牲法食。圣朝克明,靡神不举。戊寅诏书,应时听许。允敕大吏郎巽等,与义民修缮故祠。遂采嘉石,造立观阙,黍稷既馨,牺牲博硕。神歆感射,三灵合化,品物流形。农实嘉谷,粟至三钱,天应玉烛。于是纪功刊勒,以照令问。其辞曰:

天作高山,实为封龙。平地特起,灵亮上通。嵯峨竦峻,高丽无双。 神耀赫赫,理物含光。

赞天休命,德合无疆。惠此邦域,以绥四方。国富民丰,穑民用章。刻石纪铭,令德不忘。

五、天灾人祸,恒山,恒山城,石邑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天灾人祸能改变历史,能改变历史原貌,封龙山是多灾多难的。到过西山森林公园的朋友们就知道,慈悲阁旁边有帐棚石、棋盘石,他们的周长都在60米以外的独立巨大石头,好像人为把它们摆放在那里一样,但懂地质学的同志就知道,是山体垮塌泥石流大自然的杰作。

从慈悲阁往上走到冷泉,人们会惊讶,半个山体被挖开了,那样鲜活,好像是近几年来才发生的一样,冷泉这里山体崩塌的地方当地人叫做镰劐沟,冷泉西边大沟叫西汉古洞,东边叫东汉古洞,站在冷泉往北看就是风动石,下边是石古怀,历史记载有庙宇,现在找不到任何遗迹。

封龙山地震山崩、山体滑坡、大洪水造成大的泥石流发生在什么时间呢?翻开历史,汉宣帝传记载有两次大地震,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至前65年。“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城郭”。(北海指天津,琅邪指山东胶南)

“坏祖宗庙城郭”,封龙山是北岳就发生了山崩。石邑城、恒山城及北岳庙,“山崩庙塌城毁就发生在汉宣帝,公元前69年至65年间。从此销声匿迹,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历史。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历史悬案。

水经注记载,这次洪水泛滥造成海浸,当年秦始皇过太行恒山到碣石山,碣石山没有踪迹,按当时北海、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也就直指西南部山区封龙山地区大山洪。

登封龙山赋! “美乎佳哉此陶唐氏之故都也。”巨嶽雄峙,长河骏奔,崇冈复阜,如抱如蹲。万壑海流,汇为九泽,太行崛立,溢出平原。川横夏后之橇,地藏虞舜之壁。八年于外,地平天成,五月朔巡,诸侯万国。天文别野,星当昴毕之区,土壤分州,域界幽并之宅。川纡岭迥,郁郁崔崔,峭壁耸秀,丹峰凝辉。晴瀑挂百寻之长练,颠崖转万谷之惊雷。‘上有蔽日于霄之古树,下有陵迁谷变之寒灰。俗有避秦,山多入晋,岳被重封,川经几浚。

这段明朝石珤登封龙山赋告诉我们,川横夏后之橇,地节藏虞之璧,这里是陶唐氏古都,大禹治水登临的地方,也是帝王朔巡之山,山脚下也是帝王藏璧之处,永璧村就是见证。

下有陵迁谷变之寒灰告诉我们,坏祖宗庙城郭就发生在这里,从此岳被重封,川经几浚。

天灾摧毁了封龙山的庙宇城郭但摧不垮封龙山,可是人祸把封龙山破坏地面目全非,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开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英雄镇压了黄巾起义,公元172—184年汉末天下大乱,巨鹿张角创立太平道,封龙山就是太平道在常山郡的传播中心,他的遗迹就是大公庙、药王庙、张角庙、当时封龙山及附近太行山区农民起义群聚之地,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两年内遭到残酷镇压,东汉王朝严禁道教的活动宣传,诸事老子,妖医卜并皆废之。封龙山一切历史文物遭到灭顶之灾。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下诏灭佛,使得境内各州郡所有寺院全部被毁,常山郡的寺院受到彻底破坏。寺院毁坏遗迹皆无,使后世对前代寺院情况难于祥考。唐武宗灭佛,封龙山佛教寺院受到严重破坏,民国期间倡导破除迷信,打击宗教势力,封龙山寺院再度受到冲击僧民减少,房屋秃废。

公元前61年,汉宣帝诏定祭祀“北岳常山于上曲阳。”为什么汉宣帝要重封五岳呢?我认为就是公元前69年至65年“坏祖宗庙城郭”封龙山遭山崩的主要原因。把北岳庙改迁到上曲阳。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曲阳县因盛产石料改名石邑县,次年改名,恒阳县。

从此隋书地理志记载,公元587年从石邑改迁到上曲阳,上曲阳改为石邑,石邑城改为窦王城。

公元588年北齐的上曲阳,又把“上”字去掉,从此有了曲阳,有了恒阳,有了恒山,有了恒阳溪。

北岳庙建飞石殿考,飞石殿的建立,是人们接受了飞石来自北岳恒山飞来的传说,又通过飞石将北岳和北岳庙联系在一起。

从上曲阳,改成石邑,到588年又改成恒阳,北岳庙建飞石殿我们不谁理解就是,封龙山就是古北岳,通过飞石殿和北岳庙有了内在的联系。

汉宣帝公元前61年重封五岳,到北魏曲阳建北岳庙前后经历了600年,看来是名不正言不顺,大宋重修北岳庙碑铭承认五岳独北岳恒山没有人知道它的出处。废迁之由。但北岳庙设“飞石殿”这个飞石殿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个北岳庙就是从常山郡的飞龙山、石邑城,飞石改迁过来的。

六、大家都来乘飞龙,石家庄飞的更高更远

走在正定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街道的命名、商铺的匾额多是常山、恒山。甚至老百姓门上贴的、屋内挂的也是常山、恒山的条幅。正定有三山,三山不见山,你看见了吗?你听见了吗?你感受到了吗?常山战鼓在敲,恒山文艺社在唱,古城的残垣破壁在哭泣,千百年来古城的人们在呼唤,我们的常山郡在,我们的镇山——恒山到哪里去了?

登上真定府西城“瞻岳门”,往西南眺望,滹沱河对岸就是故城,往前看就是振头,再往前看就是石邑,平地兀起,灵亮上通,嵯峨竦俊的封龙山也就是我们的北岳恒山,近在咫尺、就在眼前。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历史的有意安排还是巧合,他们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这条1427年漫长历史长河中,常山郡公元587年把北岳恒山丢失。汉末天下大乱,大茂山是张冠李戴冒名顶替,浑源也是浑水摸鱼、无源之水。

一千多年来多少燕赵儿女、有识之士为北岳恒山正名、回归,奔走呐喊,燕赵大地的父老乡亲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趁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大声疾呼,让失散多年的北岳游子,回到他的故土,回到我们的身边。北岳游子是我们祖宗的基业,是正定故城规划的重大课题,也是石家庄发展壮大的基石,走向世界腾飞的起点。

让他荣归故里,也是我们老祖宗的最大心愿,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本清源还历史一个真像。

毛主席说:“正定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了个赵子龙”,保定曲阳、邢台临城都属常山郡,我们都是赵子龙的乡亲,“人文交流融化五洲走向一起,不分肤色国界环球将是一家”。封龙山南坡、北坡的朋友们及燕赵有识之士都站在北岳恒山的高度,携手同心,把我们北岳恒山的事情办好,那将是“封龙眺燕赵门里山河锦绣,恒岳动九州喜看人间乐园”,大家都来乘飞龙,让石家庄飞的更高更远。

神龙似像天马,两翼披装彩霞,九州尽驰骋,五洋任腾跨,生化、造化,恒岳名扬天下。

点赞4、秦皇岛市 网友:离心咒ゝ

封龙山颂:惟封龙山者,北岳之英。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