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越是画的逼真的画却不值钱,越是感觉像是涂鸦的画却成了名画?
说到这个问题,可能有些人会拿齐白石画的桃子与冷军画的桃子来加以佐证:白石先生画的桃子是国画工笔写意桃子,冷军先生画的桃子是油画超写实桃子。从逼真度上讲,冷军的桃子肯定要强了,但是却与齐白石的桃子拍卖价值差了很多。由此便得出一个结论说,画画得逼真没有比不逼真的画值钱。
我们说,不是这样的。艺术品的价值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决定的,跟画得逼真不逼真没有必然的关系。
一幅画的价值不仅取决于画作本身的艺术价值,还取决于画作创作的时代,取决于时代流行什么艺术,取决于画家的名望,取决于宣传推介的力度和市场的运作经营等。还以前面白石先生与冷军先生的桃子为例,白石的桃子为什么价值更高?桃子画得好是一个原因,白石先生的名望地位影响力、白石先生存世的作品终归有限等也是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法国十九世纪重要画家学院派首席代表安格尔的《泉》完全按真人模特的外貌形体绘制,不仅容貌与真人酷像,而且身高、臂长、腿长都和真人模特完全等同,如模特的身高1.61米,画中的人也是身高1.61米,分厘不差。这幅画可以说是相当逼真了。可是有谁怀疑这幅画的价值呢?这幅画现存藏于卢孚宫,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并作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唯美主义写实油画集大成者布格罗一生创作了近千幅油画和素描作品。他的人物油画形象逼真,美仑美奂。布格罗中年时代名盛一时,一画难求。但到他晚年时也就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盛行印象主义油画和抽象主义油画,布格罗的唯美写实油画遭到冷落,价值大幅下跌。一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写实油画再度受到欢迎,布格罗的油画价值重新回升。
所以说,一件艺术品、一幅画的价值是由多重因素影响决定的,跟它是逼真还是朦胧是没有关系的。
绘画艺术诞生已久,古今中外,形形式式的绘画作品有许许多多,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一览无余,在绘画艺术中,当属主流画种的是国画和油画,但它们的价值是截然不同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说越是画的逼真的画却不值钱,越是感觉像是涂鸦的画却成了名画?
越是画的逼真的画却不值钱,越是感觉像是涂鸦的画却成了名画
在油画艺术中,经常会看到画的很逼真的画,比如,类似于当代画家冷军的超写实主义油画;也有一些感觉像是涂雅的画,比如,类似于20世纪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前后两个画家的画作表象风格已经形成鲜明的对比,共同点都是天价作品,
之所以说,越是画的逼真的画却不值钱,越是感觉像是涂鸦的画却成了名画,那是“物以稀为贵”的因素所影响,这么理解吧,有一千个画家都在画像摄影照片一样的“超写实”风格,只有一个画家画的是像涂鸦式的极度抽象派画作,然后,把这1001幅画拿去展览,绝对大多数人都会去围观仅有的一幅“涂鸦式”的抽象画,
而且还会,尽情想象那幅“涂鸦式”的抽象画,在表达的是什么寓意,由于突然受人们关注,于是一夜之间成了名画,当然了,这离不开画家为自己的“涂鸦”画作背书:艺术是自然形成,表达人与自然万物哲理,而自然万物中同样存在“奇丑无比”的物象,艺术的意义价值就是还原这物象,将其升华,表达“真善美”的内在,
还有就是,越是画的逼真的画(照片一模一样的画),人们就会认为,这画掺杂了太多技巧,这是惯性思维,艺术创作中,技巧是无法打动人的,一幅和照片一模一样的画,自然就不什么值钱了,因为人们对绘画艺术的认知是“似而非似”才是艺术所要追求的境界。
越独特的越值钱,越普通的越不值钱。
中国的教育造成了思想的匮乏、艺术创作者的精神狭隘。哪样东西赚钱就一窝蜂地去做,不赚钱的就没人去做。但是没有独特思想的创作、只想着名利的创作,又能走多远?
说起来,中国年年都生产演奏家,但是作曲家又有多少?中国年年都生产画家,但是开创流派的又有多少?中国年年都生产新奇特建筑,但是改变城市的又有多少?
另一方面,又没什么人去画绘本、画动漫、画海报、做游戏、设计广告。
我来说说一个人的绘画历程,孩子是天生爱画画的,孩子画画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看到的世界,而且没有什么界限和概念,是一种游戏状态,一派天趣,在成人眼里就是涂鸦,但是这个正是绘画的原始初衷,绘画和音乐,文学,都是心灵引领直觉,随着人的成长,思想越来越理性,开始进入学习阶段,既然是学习就不是本能,需要训练,首先就是前人积累的经验,这种经验就是需要画准确,和各种技法,需要临摹以及写生,还要学习解剖,透视,构成,结构,色彩规律,开始规范美术框架,这个过程是理性的过程,越理性掌握的就会越好,现在的美术高考就是看这个,可是到了大学,开始强调艺术感觉,就是画的要有感染力,很多人规范的理性知识不能很好的转化直觉的表达,越画越僵化,没有灵气,不过以现在我们社会对美术的认知水平,大部分人看不出僵化和灵气的区别。大学毕业后,需要搞创作了,然后就是个人选择美术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是有个集体认知的,所以判断时画家之间也不一定相互认同,艺术家们希望关注的是更精神层面的东西,希望绘画成为表达的语言,所有更看重个性以及个人风格,最后回归最开始的初衷表达这个世界,绘画是种语言,音乐也是语言,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表达。
.(1)工笔画需细描,才能真实。(2)写意画出自内心情感,笔法流利,心情舒畅,一气作成。(3)掛羊头卖狗肉,脱利实际,四不象,人人看不懂,再好也失去意义。总而言之,作画要好,跟上时代,就得于社会交往,受到大家的好评,受到美术界好评,才是好作品。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中国的写意画我是看好写实的,举例说,就象曾刚山水画虽是大写意但他是写实的,很有气势很逼真。但我也不否定大写意里的"涂鸦”作者画出来的画,人物动物形体比例失调,你不能说作者画画不行,而是他为了表达自己情感,他的画可能还有讽刺意味,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象这样的画纯写实就不行,所以说写意画不以写实不写实论好坏,论价值。个人之言,仅供参考。
涂鸦是真实的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