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15岁的孩子,脾气暴躁,不想读书,整天玩手机,还有救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11:15关键词:手机,孩子,读书

15岁的孩子,脾气暴躁,不想读书,整天玩手机,还有救吗?

点赞1、舟山市 网友:漫雪独思

如果家长不想救,那就真没救了。因为我的孩子也是这样过来的。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记住一个前提,那就是“15岁的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人的社会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2-18岁是青春期。这一阶段心理发展的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个冲突的具体定义是“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明白,十五岁的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并不是他们故意要跟家长作对,而是他们不能正确处理内心的冲突导致的。所以,不存在有没有救的问题,而是家长想不想救怎样救的问题。

怎么救呢?

第一步,追根溯源。孩子脾气暴躁,经常是因为什么事发脾气?孩子整天玩手机,他在手机上玩什么?

我孩子八九年级时,也是脾气暴躁,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我也是又生气又焦虑。后来我慢慢发现,他的脾气大多是因为“计划”,他爸让他列学习计划他会发脾气,不敢对着他爸发,会借一点小事对着我发。他自己想好的计划如果因为意外情况出现变化,他也会发脾气。因为他其实是一个喜欢按部就班的孩子,不愿意列计划是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到。明白这件事后,我说服他爸不督促他列学习计划,出去办事情时,我会提前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跟他讲清楚并做好预案。这样一来,情况就好转了很多。

第二步,因势利导,投其所好。孩子喜欢玩手机,一定是手机上有吸引他的东西。是在游戏世界寻求认同还是跟陌生人交友倾诉心事?无论哪一种,都是源于现实世界的缺失。这时候,家长要记住一点,堵不如疏。不能采用粗暴的没收手机、断网等方式。而是对症下药,多关心他,去了解他喜欢的东西,从他喜欢的东西找话题跟他聊天,打开沟通的渠道。

我孩子大学毕业了,依然不是乖巧听话的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也依然会焦虑会迷茫。但是不管他喜欢动漫还是喜欢游戏,我跟他都有共同话题。至少,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他烦躁的是什么。我相信只要我陪他慢慢走,并因势利导,他总会有成熟长大的那一天。

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天生懂事乖巧,有的孩子天生就让人操心。但是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只要不长歪了,其他都有办法。

所以,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关心、细心、耐心,缺一不可。

点赞2、鸡西市 网友:稳拿人心

如果没救了,是不是就放弃了?

我想问这类家长一个问题:是不是孩子脾气暴躁、不想读书,整天玩手机,就不配成为你的孩子,没得到父母的爱的资格?

你爱的,是一个脾气温顺,热爱学习,不玩手机的乖孩子,所以请你坦诚: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有前提的。


孩子是对谁脾气暴躁?

脾气暴躁,简单描述为情绪不稳定吧,但情绪变化必然伴有对象的存在,他在用自己的性格向对象表示自己的不满;

整天玩手机的原因,无他:

1. 生活太单一,没有其他足以吸引他目光,让他产生动力的因素;

2. 生活太艰难,逃避现实,没有勇气没有能力改变目前自己的生活状况;

百因必有果,孩子和家长是互为“报应”的果!

今天他与家长的相处模式,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在重复家长对他的相处模式,给予他的生活的态度。

如果你回忆过去,那么你会发现,自己是那么不尊重孩子,分为两种状况:

1. 名为“为了你好”的操纵

这与孩子的生活单一有关,这类型家庭的亲子相处模式,就是家长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孩子必须听从自己的命令,并且完美执行,否则就要遭受家长的雷霆之怒。

例如认为孩子的生活只有学习,必须学习,在这点上,学习是孩子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人一生的任务:学无止境,只是大家学习的内容不同。但学习不是人一生的全部,学业也不应该是孩子生活的全部。

反过来看,家长教会了孩子如果爱对方,就要操纵对方控制对方,那么孩子也只是用这种方式来与家长相处:

因为你们不听我的话,不听我的意见,没有执行我的意志,所以我脾气暴躁,用你们赐予我的方式来回报你们。

2. 名为“孩子开心就好”的放纵

这与孩子认为生活太艰难,逃避生活有关。

在放纵型溺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家里就是王者,但是当他迈出家庭的时候,他会发现原来他不是“龙”而是“虫”。

他没有任何能力去面对真实生活,因为不是“普天之下皆他老妈”,家庭以外没有人会放纵他。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他无力面对,但有一个地方是具备社会功能而又能无限包容他的自恋的--网络。

改变之道,在乎相处模式的改变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的生活重回正轨,那么最先要修复的不是孩子的脾气问题,不是孩子不读书的问题,不是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而是修正与孩子的相处模式问题。

几乎所有的这类型家庭的家长,都会非常焦虑,他们十分希望有一个方法能立马让孩子变好,变成他们心中的理想孩子,但是抱歉,除非孩子突然受到重大的外来刺激(例如变成一个没有情绪的傻子),否则别无他法。

而修复亲子关系模式的核心,需要家长谨记一点:无论他是怎么样的一个孩子,他也是你的孩子,他需要你无条件的爱!(这也是为什么文头有如此严厉的反问的原因)

没有任何实际操作建议,没有任何实际操作建议,没有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你过去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15年了,15年的点滴需要你自行回忆对错,并且进行相应的修正,任何人都钻不进你的脑子里去寻找这些记忆。

点赞3、鄂尔多斯市 网友:爱卿平身

刚才石塘网里一个14岁的孩子也是不想读书,整天玩手机,现在又是一个15岁的孩子,可见这个问题很严重,牵动着无数家长的神经。(图片源于网络)



1.作为一个老师,我可以告诉你,你的孩子现在已经“病入膏肓”、为时已晚。俗话说,三岁见大,七岁看老。现在都15岁了,想要他改变,需要做“大手术”。

2.现在家长们都很忙,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否则挣再多钱也没用。




3.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叛逆心理严重。所以,家长不必过分和孩子唠叨,整个家庭应该安静下来,言语的刺激只会让他越来越脾气暴躁。

4.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首先家长遇事不能烦躁,学做一个温柔的妈妈和有担当的爸爸!其次。家长要起带头作用,带头少玩手机,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制定科学合理的暑期计划,培养其他兴趣,让他的生活充实起来。比如报一个兴趣班;全家一起外出旅游;晚上一起做运动。

6.全家一起去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现在正在热映的《哪吒》、《银河补习班》都是非常不错的,强烈推荐去看。

7.制定奖罚分明的手机使用制度。完成某些事情才能使用手机。平时家长要把手机收好。

8.有些孩子懂事晚,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成长,如果孩子已经无药可救那就让他多去社会上历练,这也不一定是坏事。

温馨提示:使用手机非常伤眼睛,上次去医院看到好多年轻人看眼病,家长们要引起重视。



关注邹老师德智教育,开学后我会分享学生的精彩视频给大家。

点赞4、怀化市 网友:预见@

当然有救,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正确的引导。

15岁的年龄出现的问题,可以说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是日积月累造成的。

事已至此,既不要后悔,当初小时候没有好好管教,也不要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

唯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好好的改变和引导孩子。

首先作为父母,一定不要放弃,只要不放弃,孩子就有救。

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教育好;要对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能改变。

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脾气暴躁

细心观察他,一般什么情况下,会脾气暴躁,当他发脾气的时候,不要和他说道理,这时候他听不进去,也不要打骂,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

给他一个拥抱,接受孩子心情不好,因为人都有伤心难过的时候,这时候更需要被关爱。

慢慢的引导他说出原因,他说的时候,你静静的听,走入他的内心,理解他。

这样他不至于发脾气,还会把事情原尾说出来,反而不那么难过。

等他稍微平静点,再和他具体分析。注意你的态度始终是平和的,这样他会信任、信赖你。

脾气暴躁都是有原因,分析原因,找出方法,正确解决。

2,不想读书

和孩子一起找出,厌倦读书的原因,是因为学的不好没有信心,还是想学但提不起精神,学不进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15岁读初三了吧,要面临中考了,确实有压力,注意劳逸结合。

学生时代都有个疲倦期,每个孩子不一样,有的早一些,有的迟一些。

父母多花陪孩子一起学,尽最大努力去学。

3,整天玩游戏

培养其他好的爱好,代替游戏。这个时候游戏不要玩,手机也不要看。

父母也不要玩手机,陪孩子一起坚持,这样他不孤单。

孩子出现的问题,反应父母的教育。

想要孩子好,首先改变自己,放下手机,陪伴孩子,和他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点赞5、本溪市 网友:唐宫梦

15岁的孩子,脾气暴躁,不想读书,只想着玩手机,这说明,形成这个过程已经很长时间了。

网络手机给我们生活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深深地祸害了很多青少年。校园内外,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半大的孩子,围成一团,低头大战。双手忙个不停,眼睛死鱼一般。15岁的孩子,也许就是这一堆一堆的“游戏王”。

他们享受着王者的荣耀,享受着游戏的刺激,全然不顾寒风凌厉中冻得通红的小手。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看见一个家长和邻居,对这些孩子进行劝导和阻止。

白天玩了,晚上回家继续。

我们这里就有一个男孩子,他小学五年级,哥哥九年级,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但是,父母在乡下开了一个养鸡场,城里买了房,送哥弟两个读书。母亲每天忙着鸡场里的生意,喂食、清扫、出栏、消毒、防疫,忙得不可开交。有时间回来一下,没有时间哥弟俩就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由于失去照料管理,哥哥周六回来,放纵自己彻夜打游戏。弟弟年幼,也沾染上了坏习惯,通宵达旦地跟着玩耍。第二天上学没精神,成绩双双下滑,哥哥几门功课考试不足200分。

老师多次叫家长,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拼命给儿子花钱请家教补习,可是疫情后又开始忙起来了,哥哥弟弟抵御不了游戏的诱惑,又故技重演。一次哥哥把母亲的银行卡盗刷了一万多元,用来购买装备。幸好母亲发现及时,现在还有追回功能,损失不大,但是母亲彻底下了决心。她说:“孩子教育不好,挣再多钱有什么用呢?”

看到小儿子每天说话胡话连篇,旁人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眼神迷离,学习兴趣消失殆尽。内心非常焦虑着急。元旦一家人驱车到市里,寻找专家相助。回来又四处找心理咨询师,帮助她解决苦痛的处境。

通过学习对比,自己又买了教子书籍,她觉悟到是自己爱的缺失,缺少陪伴,导致两个孩子现在的结局。现在她有意减少在鸡场的时间,把生意委托给公公和一个亲戚代为打理。老公看到家庭的变化,也努力克制自己没事打手游,不忙就去赌博的恶习。自己不玩,也把孩子的手机收起来监管。孩子都小,自我约束力不强,在没有爱的家庭环境里,孩子很容易因为贪玩用手机游戏填充自己无聊的时光。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敏感、易怒、暴躁的特性,这不是他们的错。我们必须用父母的无私的爱,呵护、陪伴、引导、管理,无论孩子成绩好坏,都要无条件的接纳他们。他们只是在渡过他们的青春成长期,他们渴望父母的爱,他们渴望自己被肯定、被认可、被信任、被赞扬、被尊重、被接受,那些触手可及的亲情,是他们成长困惑解释帮扶的值得信任的力量。

延迟满足,可以治愈很多孩子的病。

一个温暖有爱的家,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滋养。

爱,是化解青春期苦涩的一泓温泉。倾听,是走进青春期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

点赞6、瓦房店 网友:宫墨修音

我儿子上初中时也是脾气暴躁,整天玩手机,每天作业完不成,我不知道他这一路学下来的学习过程算是有救还是没救?我说一下我儿子从初中到进入高中,再到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整个上学过程。

初中时,看到他这个样子非常的生气,我就说他即然不学就不要去上学了,但是他认为他这个年龄必须得上学,缀学不是好孩子。班级有48人,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徘徊在31名到35名之间,当时着急让他努学习进重点高中,说浅了他不听,说重了他就情绪激动的大哭,真事没办法整个一个初中下来,我的头发白了一半,我自己哭过很多次,最后中考打了498分进的普通高中。

本想进了高中他能懂事努力学,考个好点的大学,结果到高中继续判逆,唯独一点是他认为不愿意学,也得去上学是正事,每日早起晚归,晚间回到家他说腿都坐麻了,(他初中、高中都有学生不愿意上学中途退学的)就这这样苦熬了三年,最终以很惨的分数考上了一所在三本里面还算不错的三本院校。

进入大学他也说过想考研,想读研的事,但是他又懒得学,我想如果考研不用考的话他还会继续读研的,但是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知道我儿子的书也念到头了。

就是这样一个又不喜欢学习,又愿意去上学的孩子,我真是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唯一的优点就是,不和别人打架斗殴,不抽烟不喝酒,不处对象,没有坏心眼,头脑简单)除了打游戏没别的爱好。

点赞7、承德市 网友:醉花荫下

有救!

对于题主的提问,我将其分解成两个问题,一个是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一个是孩子青春期的问题,下面会围绕这两个问题分享一些观点与经验。

首先是孩子在青春期脾气暴躁的问题。

知乎上曾有个问题:青春期时,你最受不了父母什么?

一位网友整整罗列了8条“罪状”:不关心我真实的想法、只谈学习、唠叨、激将、否定、情绪失控、讲大道理、窥探隐私。

回想自己的青春期,果然条条戳中。

不可否认,青春期孩子独立和自我意识增强,为了表现非凡,常会有冲动、敏感、易怒等特质。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心理围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夜行的刺猬,躲在自己的围墙里,窥视父母的一举一动。

当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自动隔断和外界的关联,一有风吹草动,就竖起全身的刺来攻击。

加上青春期涌动的孤独压抑无处疏解,渐渐变得冷漠、叛逆、不可接近……

但叛逆不是青春期的标配。

《麦田的守望者》里说: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人兴奋不已。

青春期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极其微妙的,他们常在拒绝和渴望中徘徊不定,但一点点暖意,便会回心转意。

在《变形计》中,有个叫刘珊的女孩。

14岁的她相貌清俊,却是个脾气火爆、燃点极低的小霸王,和父母的相处也是易燃易炸。

节目中她吐槽父母不称职。要么忽视要么打骂的教育,更是让她攒够了不满和失望,但这不代表珊珊不渴望父母的爱。

当她“越狱”不肯上山,妈妈示弱,“妈妈腿脚不好,我怕你冷给你拿了大衣还带了热水。”张牙舞爪的她突然陷入沉默。

当妈妈说着对不起,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坏脾气,坦言因工作忙碌对她缺乏关爱,珊珊泪光闪动。

当爸爸千里迢迢赶来,专门为她做一顿丰盛的午饭,她嘴上不说,却使劲给父母夹菜。

当她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意时,会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一边抗拒,一边渴望。

青春期的孩子一路成长,一路追寻自我。

他们有迷茫和困惑,有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他们从心底渴望被倾听和看见、被认同和肯定,尤其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踏实的爱和安全感,拥有和世界对话的勇气和力量。

他们之所以口是心非,不过是用冷漠、愤怒、叛逆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重视,呼唤持续温暖的爱。

当孩子变成一只刺猬,父母唯有改变教育方法,才能拥抱孩子、化解危机。

①找到松动的那块“砖”,建立起良性沟通,可以是孩子关心的事、兴趣爱好等等。

②尊重和接纳孩子,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青春期孩子酷爱奇装异服,许多父母对此非常反感,横加干涉和指责,导致亲子关系恶化,殊不知,有多少叛逆的表象之下,藏着孩子不为人知的秘密,父母要去理解,去了解。

③认真倾听,悉心陪伴。作家麦家做客《朗读者》时说,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变得封闭而叛逆,但他始终坚持耐心地倾听和陪伴。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语言上的教导,而是心与心的沟通,那是无声的,却比有声更有用。

其次是孩子学习上的问题。

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散漫,没有目标......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陷入了负循环的学习状态。

越学越累的孩子会越来越学不进去,而那些越学越好越有状态的孩子,正是处于学习正循环中,越学越轻松。

前者常常陷入“目标设立——拖延——目标未完成(或效果不佳)——他人责罚/自责——不愿尝试——放弃目标”的怪圈中。

任何目标设立太多、太复杂就意味着难以完成。比如这个假期,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孩子学习进度比过去慢,家长就特别渴望通过这个假期帮孩子提升一下,每天都得安排得满满当当,目标很高、任务很多,孩子即使付出全部努力也未必能全部完成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陷入这种怪圈怎么办?不如学着思维聚焦,把目标精简细化,便于实现。

①每天跟孩子一起列出必做的三件事情,一定不要贪多,并且最好确保每件事情都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多少点早起;作业什么时候完成;阅读多长时间等等。

在执行的过程中只要孩子做到(注意是做到,而不是做的很好哦),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同样,遇到孩子不想坚持的时候,也得能守得住底线。比如假期中,有的孩子觉得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完成作业,所以即使当天作业不完成也没关系,第二天补都来得及,这个时候不论孩子提出任何理由,我们也必须很坚定的拒绝孩子的请求。

②让孩子每天给自己设计一件能让Ta感到特别幸福的小事情,时间长短不重要,可实现即可。

如果跟每日必做的事情发生了冲突,我们一定要坚定拒绝。

设计幸福事件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对每一天都有美好的期待,可不是偷懒和放纵自己的借口。

③总结收获并及时反馈,不断有正面反馈和调整,让计划顺利执行,就有持续的动力。

每天孩子只需要总结两点就可以:

第一,今天必做的三件事我都做完了吗?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可以怎么解决?

第二,我的收获是什么?

每一次总结,其实都是一次自我肯定和自我突破的过程,日积月累便成了孩子成长的见证和自信的源泉。

这样的事情,家长也可以加入孩子的行列,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自我管理,每天固定时间跟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从单纯的监督变成“战友”,有人互相鼓励、提醒,目标就能更好完成。不仅计划有落实,孩子还能收获满满的成就和信心。

“先定一个小目标——去实现它(行动)——调整反馈——完成——我好棒!”当你看到孩子脸上的笑脸,你就知道,孩子已经踏进了正循环圈。

我们愿意做的事情大多是可以让我们得到正面反馈的事情,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孩子不爱学习,喜欢玩手机,那是因为他在学习中感受到的是劳累和失望,所以学习起来就很痛苦,孩子偏科也是这个道理,成绩越好的科目,孩子就越喜欢学。所以父母应该在学习上给予正面教导,帮助孩子发现学习上的问题,而不是在一旁用语言"攻击"孩子,让ta无法从负循环中跳出来。

点赞8、三沙市 网友:终是辜负

不管在哪个时代,养育十几岁的孩子都是一件让许多家长感到头疼和困难的事情。

我们说14、5岁的年纪,正是孩子处在青春期和叛逆最显著的阶段,而这一阶段的青春期风暴自然会比较剧烈一些。

据一项调查显示显示: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和对抗心理的占32.6%,偶尔逆反的达到了89.4%。

所以说,你周围的同事、邻居和许多同学家长,他们可能也和我们一样,正在经历着与青春期孩子的“斗智斗勇”的考验时刻呢,因此我们的家长并不是孤单作战的。

下面,我们就从科学和心理的角度对“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和平相处”,以及“孩子不愿意学习、老是玩手机”这几个问题进行具体的解读和分析,看看我们的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父母应该怎样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和平相处?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青春期的相关知识:

  •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它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青春期为10~20岁。 不同孩子青春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会略有差别。

2.中学生的青春期叛逆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暴躁型、沉默型和阳奉阴违型。

  • *暴躁型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对父母、长辈等的要求剧烈反抗,你说东他偏往西,总之就是要和你对着干。
  • 这样的孩子经常会跟家长吵架或发脾气、“一点就着”,有时也会跟父母冷战。
  • *沉默型的孩子,表现为不愿意跟父母沟通,对事情漠不关心,对父母的话没有反应,不喜欢跟父母待在一起,他们往往喜欢独处。
  • *阳奉阴违型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当着家长面,他赞成你的要求,但实际上自己的行为却相反。家长说什么我都答应着,但是背地里却依旧我行我素。

3.孩子的心理发育分析:

  • 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中学生孩子的青春逆反心理是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
  • 他们开始对这个长大的自己感兴趣,开始意识到原本自己所拥有的思想、观点其实并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给的、老师灌输的。
  • 于是,他们希望拥有自己的思想,开始排斥也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声音,产生了逆反的心理。
  •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是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成长的一种表现。
  • 只不过由于现阶段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还不够成熟,他们只是一味想着不做别人的“傀儡”,而这种精神体现在行动中,就表现为了叛逆。

4.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备,导致孩子控制情绪冲动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容易出现脾气暴躁、易怒等情绪反应。

5.综上所述,孩子的叛逆行为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结果,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只要孩子的行为不是过分出格(去离家出走等),家长不要恐慌和过于焦虑。

  • 家长想想自己的青春期,是不是也有过叛逆的时候?叛逆之后,我们不是也正常地长大了吗?
  • 所以对孩子我们需要多一些包容信心,允许他们去叛逆,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6.与暴躁型叛逆的孩子相处,我们家长该如何做呢?

暴躁型叛逆的孩子,一般比较坚持自己的看法,对自主性的要求较高。对这种“强”的孩子,家长不要跟孩子对着干

  • 当我们与孩子的观点不一致时,不要用强势的态度逼孩子低头,要用平静的语气跟孩子商量。

有一种说法叫做“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就是说亲子冲突不仅仅是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也有我们家长自己的原因

  • 例如:我们的工作压力太大、或者跟爱人发生矛盾等,情绪不好等等,当孩子出现一点小问题,我们就容易迁怒,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所以,家长要适当反思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除此之外,父母还要意识到重复、唠叨甚至是命令对这一阶段孩子都是没有用的,我们要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并且尊重他们的隐私,不要随意翻看他们的东西。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建立温暖的家庭氛围,并且学习与孩子做有效的沟通

  • 父母要舍得花费时间去了解孩子,经常和孩子聊聊学习以外的事情,比如他们班里的事情,他们有没有什么焦虑和压力等等。
  • 注意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自居,总是以命令的口吻“你不要……你必须……”,你可以试着说“……好吗?/可以吗”这些话语。
  • 我们可以在与孩子散散步、购物或者家庭聚餐等其他时间,学习使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互动和聊天。
  • 内容可以先从孩子感兴趣的入手慢慢谈,不要总是谈一些深刻的话题,孩子不感兴趣的话就会起到反作用。做一个值得孩子信赖或者可以相互倾述的好伙伴和好家长。

父母除了要学习与孩子和谐相处的方法以外,也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提高自身的素养。

  • 当孩子觉得父母的想法过时,认为与父母有代沟,你们之间的交流往往就无法进行了。
  • 而且,家长在与孩子辩论时无法说服孩子,自然孩子就不愿意听你的了。
  • 所以坚持终身学习和进步,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另外,父母还要适当地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小爱好,不要对孩子过分注意、太过苛责

  • 父母身上如果能散发出一种积极的、快乐的、美好的情绪,孩子的矛盾和挣扎也许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 因此,我们需要做一个智慧、平和、民主的父母,去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我们的孩子自然也就多一些平和,少一些叛逆了。

第二个问题,孩子不爱学习,我们家长要怎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具体方法可以参考如下:

1.父母在刚开始时,可以先用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作为强化物来激发孩子,当孩子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后,再让孩子由外部动机慢慢形成自己的内部学习动力

  • 给孩子物质奖励时,可以是一两本新书、一次旅行或者跟名人交流的机会等等。
  • 不要对孩子做出这样的物质奖励承诺:“你这次考进前十,我奖励你一个ipad”、“期末你考进前五名,就让你暑假看电视”。
  • 也不要对孩子说出“你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去种地、捡垃圾”、“你这次数学考不好,你周末就别向出去玩”等等打击或贬损的话。
  • 这样并不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反而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因为物质奖励取得进步时,父母就要及时引导孩子去感知他的进步。

问问他们的感受如何,是不是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告诉孩子勤奋比聪明是更可贵的财富;肯定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和快乐。由此来引导孩子学习动力向内部的转化

2.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父母可以找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哥哥和姐姐,跟自己的孩子聊聊,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告诉孩子:从中学到大学,勤奋的人更容易获得尊重和认可,他们往往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哥哥姐姐帮助和启发孩子建立起他们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平日里,父母还要多留心孩子的点滴进步,在家人面前或者亲友面前及时地肯定孩子。

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他被人尊重的喜悦感,而这种被尊重的体验也会激发孩子继续好好学习的动力提升。

4.生活里,有好多时机,只要父母留心都能借以调动和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地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

  • 自我效能感通俗地说,也就是孩子对自己做好某些事情,有些比较充足的能力和信心。
  • 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帮忙解答一个历史或者地理知识的问题,如果孩子积极地给你提供帮助时,你要对孩子表示感谢,让孩子意识到学习可以给他带来尊重和认可。
  • 又或者父母在电脑和网络方面有什么难题,都可以请教你的孩子。
  • 如果孩子教会你完成了一项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时,你可以跟他分享你的学习心得,那就是你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让自己学会原来不懂不会的知识。
  • 鼓励孩子在他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时,也去思考一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克服难关,实现突破?这些都将是对孩子有益的激励和启发。

第三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怎样让孩子不沉迷于网络和游戏,适时地放下手机?

我们家现在的做法是,手机除了用来打电话和看工作、学习上有用的消息外,其余时间就它放在一边。手机不再是用来追剧和游戏的工具,而是用来听书和查询问题的得力小帮手了。

  • 我还注意在看书或学习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到自己身后或者视野之外的地方;睡觉前把手机放在卧室以外的地方等等。
  • 另外,如果愿意的话,你还可以下载能监控的软件,对浏览时段和时长进行限制,这些方法都有效地能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还要注意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给孩子温暖和爱,让孩子内心充盈、避免精神上的孤独

  • 在闲暇时间里,我们不妨与孩子一起多读一些好书,让好书来滋润我们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见识。

人生短暂十几年,怎么活得更有意义、怎样能给孩子带来正能量影响,是我们需要探索和追求的方向。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和孩子多出去走一走,接触网络以外的正常社会。

  • 父母可以经常创造机会陪着孩子出去散散步,看看周围的人如何生活,谈谈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等等。当然,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润物无声的引导方式孩子们在心理上愿意也更容易接受由此传递出来的爱和关怀。

【写在最后的话】父母要接纳孩子,并且信任我们的孩子能够走出迷途,只要是我们认为有意义的那些事情,我们就自然地带领着孩子去做吧。

希望以上的建议会对您能有所帮助,也欢迎您的转发、关注和留言,祝您生活愉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要上头条##亲子教育我来说#

点赞9、简阳市 网友:玄魔圣殿

有没有救,您说了算。

青春期脾气暴躁大多是因为无力感,他要做自己,期待父母在背后能支持到他。当父母因为孩子的改变而产生担心和焦虑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去控制他,期望他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孩子就陷入了是做自己,还是服从父母的纠结之中。

孩子脾气暴躁,说明他在为自己抗争,反而是好事儿。因为很多听话的孩子不是因为听话,而是内心有一份儿最深的绝望,所以,恭喜您,至少您孩子的心还是活的,从这一点看,绝对有救。

不想读书是因为没有在读书这件事上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感,这个是与家长有绝对的关系。如果孩子学习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会越学越累,因为无法做自己,那种无力感是他脾气暴躁的根源。

整天玩手机是因为那些问题他自己无法去面对的一种逃避和自我保护,也是在用出问题的方式提示您去看到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不是您满足自己人生期待的工具。他在生活里无法做自己,只能在游戏里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这会让他很爽很上瘾。

所以,孩子有没有救取决于您,因为孩子只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出问题是在提示我们做父母的可能没有顺道而行,违背了一些生命法则。只要我们能够学会去面对,您会发现孩子是一个爱的天使,他出问题的背后是源于对父母和家族的一份儿爱,只是太盲目,违反了道法而已。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