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里的哪些词,英语根本无法翻译或解释?
中文里面有非常多的词,在英文中是没有办法翻译的,当然了在英文中也有很多的词在中文中很难翻译。所以在进行中西方交流的时候,相关的解释非常的困难,需要有很多的事例,甚至需要外国人能够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他才能够真正的去理解。
在咖啡厅的人阅读
外国人普遍没法理解什么是孝顺
孝顺这个词,你在英文中是可以找到一个单词来对应的翻译的:filial piety。但是可笑的就是翻译人员如果再用这个英文单词给外国人解释孝顺的时候,外国人听的一脸懵逼。
就这么说吧,对于绝大多数的老外来讲,就算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告诉他,他们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理解中国的孝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当然你可以更简单的翻译,比如说你翻译成就是一切都听爸爸妈妈的话。我跟你这么翻译的时候,外国人理解不了这个词是一个褒义词,因为什么话都听父母的,这个在外国人的理解那就是一个贬义词,有点类似于我们汉语中的妈宝。
因此对于外国人讲,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把一个贬义词当做中华的传统美德。你要解释孝顺,你就需要用很多的案例去解释,解释出来的效果也一般。
整个欧洲除了东欧以及西欧的意大利,西班牙有赡养父母的习惯以外,绝大部分的欧洲国家是没有赡养父母的习惯的,老年人老了就直接被丢到养老院,很多老年人必须要抵押自己的房子给养老院,才能够有足够的钱度完余生。
在美国有类似于孝顺的概念的人群,也主要存在于西班牙黑人以及华人族裔当中。孝顺不是西方世界的主流价值观,所以对于一个没有孝顺概念的人群,去翻译孝顺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
词典中的专有词。专有概念。proprietary word in a dictionary.
外国人很难理解什么叫谦虚
谦虚在中华文化中绝对是一个褒义词,并且是一个传统美德。你在英文以及欧洲语言中也能够找到谦虚的对应翻译词,但是绝大部分的这些词汇都是属于贬义词。
英语中翻译谦虚的一个词叫做:humility,这个词算相对来说比较褒义的了,但是它的实际是“有自知之明”。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字典中查一查这个单词,你就会明白这个单词的意味是什么。
在外语中不管你用哪个词去表达谦虚,要么你只能够反映出这个词的其中一部分意思,要么就容易找到一个贬义词。
谦虚这个词在外国人看来更接近于容易满足。但是容易满足,对于西方世界来讲,它就是一个贬义词。因为一个人如果变得容易满足了,那么他就没有奋斗的斗志,那他就完蛋了。
在德语中,谦虚翻译成bescheiden,就是易满足的意思,在德国人的观点中,中国人把谦虚当做美德,可是中国人同时又把勤奋艰苦奋斗当美德。这让他们觉得很矛盾,既然你容易满足,你为什么还要那么勤奋,所以他们觉得中国人很虚假。
如果你把中国人的谦虚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如说一个百万富翁天天跟别人说很没钱。外国人听到这个案例的时候,他就会觉得那么这个百万富翁实际上很虚伪。中国的谦虚很容易让西方世界的人和虚伪对等起来。
因此,中国的谦虚这个词,是西方国家那些习惯于不满足习,惯于彰显自我表现个性的那种文化的人,无法理解的。
学习理念:在背景墙上学英语Studying concept: Learn English on
道教概念词汇
我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道教概念的中文翻译,这里面的内容非常的复杂。在我日后和外国人的交流过程中,相关的概念的翻译,也是需要花很大的功夫才能够跟外国人解释清楚的。
道教概念的翻译必须要用中文词先下定义,下完定义后再解释,让外国人直接接受中文的拼音词,然后再进行相关的解释,才能够真正达到翻译的目的。
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最常说的上火,吃东西吃太热了。如果你直接按照字面的意思跟外国来翻译,他是根本听不懂的。
比如说你说油条太热了,吃油条容易上火。但是这个油条温度并不高,你直接跟外国人这么说,他会觉得很奇怪,这油条明明是冷的,为什么吃了上火?
还有你喝凉茶,可是这个凉茶明明是热的,你跟客人说这个是凉茶,你直接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译,也会让他们觉得非常的奇怪,这个茶明明是热的,你为什么跟我说要让我喝凉茶?
中医概念中的热温中凉冷,实际上是一种阴阳概念,并不是实际的温度概念。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也非常需要技巧。直接的翻译成他们能够理解的阴(Yin)和阳(Yang)相对来说会更好理解一些。
其实中国的风水(Fengshui),阴阳在欧美非常的流行,他们都知道,所以相关的翻译都要用到转化法,直接翻译,他们是听不懂的。
中文里哪些词,英语根本无法翻译或解释?那简直太多了,而且基本上越是汉语里的俗语,越是一些非常短,但用处却非常多的常用语,英语就越是很难解释,甚至是根本没法解释。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呢?来看看今天桃花石杂谈给大家举的一些例子吧。
缘分 - 解释难度:★★★★★
缘分这个词在英语里是完全没有对应的词汇的,也许predestination这个词可以部分代表“缘分”里命中注定的意思,但却无法表达“缘分”里通常两个人注定要相遇,注定要一起做很多事,注定要有很多纠结等复杂而又微妙的含义。所以“缘分”这个词可以说在英语里是完全没有对应的词汇的。
关系 - 解释难度:★★★★★
跟缘分类似的还有“关系”。一说到“关系”,可能有些朋友会脱口而出connection或者relationship。但这两个词只能等同于中文里“关系”一词最字面的意思,即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但像“拉关系”、“托关系”、“走关系”等等这种很多时候在中文里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用法,在英语里想解释清楚可就太费劲了。当然这里也不是说英语里没有能够表达这种意思的词语,比如curry favor with这个短语其实也可以表达“拉关系”的意思,但这个表达方法贬义比较明显,其实类似拍马屁,又和“拉关系”这种相对中性的表达不太一样,其它也有很多表达法可以表达类似的含义,但能够对应“关系”的含义如此丰富的词汇,在英语里没有,所以要解释清楚关系一词在汉语中的全部含义,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慢走 - 解释难度:★★★★★
可以说“慢走”这个咱们差不多每天都要用的词汇,在英语里是完全没有对应说法的。咱们说“慢走”通常是在一些不是特别熟的朋友或者客人离开时,但英语里完全没有这种习惯,如果说类似的表达,就只有Bye或者Have a nice trip/journey!了。但Bye就是单纯的再见,而Have a nice trip/journey!其实是旅途愉快的意思,一般是朋友要出个相对远的远门时才会说,跟“慢走”的含义也有挺大差别,所以要想把“慢走”精确的意思解释出来,其实也是件力气活了。
辛苦啦 - 解释难度:★★★★★
跟“慢走”相比,咱们日常生活里也经常使用的“辛苦啦”的解释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英语里也可以说Thank you for working so hard!或者类似的话,意思是“感谢你如此努力的工作”,但这样说又显得过于正式,语气很重,不像“辛苦啦”那么随意,有时候反而会让对方感觉不好意思,同时这些表达里又没有“辛苦啦”里面略带的那点歉意,所以又显得没有“辛苦啦”那么亲切。当然你如果用一个很长的句子也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如果真说出来,又得冒一定风险,可能会被朋友或者同事当成门刚挤过的症状。所以“辛苦啦”也是一个很难用英语解释清楚的词汇。
撒娇 - 解释难度:★★★★★
其实这个词桃花石杂谈觉得是难度超五星的词,因为虽然外国小孩也会“撒娇”,但是英语里却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来描述这种行为,而针对女孩的“撒娇”,在英语里更是好像连这种概念都没有了,以至于有些会中文的老外在解释这个词的含义是也得用一大段话来说明白,比如
“to act like a spoiled child” or “to throw a tantrum”,撒娇 (sājiāo) refers to adults who throw child-like tantrums in public, usually directed at their significant other.
这段话的意思是“像被宠坏的孩子一样行事”或者“发脾气”,“撒娇”指成年人在公众场合像小孩子一样发脾气,通常是对着对其本人有特别重要意义的人……其实吧,桃花石杂谈觉得这个解释也就是大概其比较有点接近“撒娇”的意思,但桃花石杂谈也想不出有什么别的方法能把“撒娇”解释的特别清楚了……
师傅 - 解释难度:★★★★☆
“师傅”这个词可以说是中文里的一个万能词,可能用来称呼几乎一切为你提供了服务的人,特别是其工作有一些技术含量的人,比如司机、技师、理发师、木工等等。但在英语里却没有这样的通用称呼,甚至对这些人几乎没有特别合适的称呼。当然在有些场合可以将对方称为Sir,也就是先生的意思,但Sir多用于提供服务的人称呼接受服务的人,和师傅的多数用法正好相反,所以在英语里,很多时候就只能叫名字了,不然真的没法称呼。
加油 - 解释难度:★★★★☆
咱们看体育比赛或者鼓励朋友的时候最常用的词就是“加油”,但在英语里没有这种通用的词汇。在看体育比赛的时候,一般英语国家的人会直接喊自己支持的人或者球队的名字,这就算加油了。偶尔会喊完名字之后再加上一句“Go!”或者“Come on!”,和“加油”的用法类似,但明显没有“加油”的情绪那么强。而鼓励朋友的时候,有时候会说Keep going!或者Do your best!之类的话,总之大概类似的意思能够表达,但表达的方式和“加油”就差着十万八里了。
见外 - 解释难度:★★★★☆
其实这个词解释起来没什么难度,在英语里用overly polite就可以表达“见外”的意思。但问题是在英语国家不会有人这样用,不会有人说You are treating me overly polite(你对待我太见外啦)。所以如果这样对老外说,然后让一个英文翻译去翻译给老外,那么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老外觉得奇怪,二是翻译得换一种说法,表达类似的意思,比如说You don't have to be so polite(你没必要这么客气)之类的话。
心疼 - 解释难度:★★★☆☆
“心疼”这个词也是英语国家的人不太容易理解的,因为它的含义也比较丰富,如果要解释也必需要分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词汇去翻译。比如说“妈妈心疼闺女”,就可以翻译成Mom loves her daughter(妈妈爱她的女儿)。而如果说“他心疼钱”,虽然说He loves money(他爱钱)也沾边,但更合适的表达是He doesn't want to spend so much money(他不愿意花这么多钱)。另外“心疼”用于其它场合时也还会用到其它的表达方法,所以要向老外完全解释清楚它的含义也比较费劲。
孝顺 - 解释难度:★★★☆☆
“孝顺”这个词其实要解释清楚也不太难,一般最贴切的解释是filial piety,其字面的含义是“子女的虔敬”。但因为西方社会长期是个宗教社会,所以在其古代社会,最大的美德是信仰神的虔诚,而“孝顺”却并不被视为一个特别崇高的美德。因此其实并没有将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单独提炼出“孝顺”这种概念。当然现在在描述其它文化圈,特别是东亚文化圈一些人的美德时,用filial piety一般人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在欧美的文化圈内部,这种表达方式还是基本不存在的。
英文应该是很难翻译好中文的成语、歇后语。即使是勉强翻译了,也是词不达意,或者是意境皆无。比如,让一个外国翻译家把《水浒传》翻译成英文的《水浒传》,然后让一个没有读过《水浒传》的外国翻译家把这个英文版的《水浒传》翻译成中文的《水浒传》,我想这个从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版的《水浒传》,与中文版原著的《水浒传》对比,肯定是面目全非了。中文成语一般是四个字,却言简意赅,甚至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英文想用几个字母翻译好成语是不可能的。
文化影响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同时也被文化影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往往就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载体。一个国族、一个社群的文化,就是其所有成员的全部所作所为迭加而成。文化固然影响了语言文字的演进变化,语言文字也同时影响了文化的发扬传承。
今天的英语属印欧语系,文字由拚音符号组成。中国的汉语,或者称为中文,则属汉藏语系,汉字主要建基于象形文字,一字一音,每个字都包含形、音、义三大元素。
以亲属关系的用词列举
我们随便拿亲属关系的用词说说。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重男轻女,亲属的亲疏厚薄要用男尊女卑的大原则来指导。我们亲生父母的父母,要分男家女家,爸爸的父母是内祖父母,简称祖父母,妈妈的父母则是外祖父母。英文就没有这样的细分。
再说爸爸妈妈的平辈亲戚,男的有伯父、叔父,与我同姓。舅夫、姑夫、姨父都是不同姓的「外人」,亲疏有别嘛!英文就是一个uncle,女的就是一个aunt。至于自己的平辈亲戚,也有同姓的堂兄弟姊妹和不同姓的表兄弟姊妹之别。英文則不分男女长幼都是cousin!
我们广府话俗语有这么的一句:「姑表嫡嫡亲,姨表当闲人!」那是说如果你是一个男人,姑姑的女儿娶不得,阿姨的女儿娶得!而姑表又比舅表亲一层。我们可以拿《红楼梦》来解说。按照广东民俗,贾宝玉可以娶薛姨妈的女儿薛宝钗,他妈妈是王夫人,薛妈也姓王;林黛玉就娶不得,因为她母亲是贾敏,有贾家的血统!
中国人有所谓「姑子归宗」,假设贾家男丁死绝,林黛玉是男孩的话可以继承贾家,理由也是因为她也有贾家的血统。反过来说,贾宝玉就不能去继承林家,因为他没有林家的血统。
各种亲属称谓无法中译英,就是源于两个文化对亲疏之别有截然不同的体会!
【潘国森答】
“吃了么”?
Have you ever eaten? (X)
对方并不是想要问你是否真的吃了没有,而是表达一种关心和问候
在英语文化中一样,以下也并不是问你在干什么,而是一种问候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doing? (美国人用的多)
How are you?
“辛苦了!”
“work hard”(X)
努力辛苦工作之意
“Well done!”
“Good job!”
虽然这对于别人所做的给予了褒奖,但还是没有把对别人辛苦付出的认可翻译出来
“笔”
中国人喜欢大而全的概念。“笔”可指代任何笔,而英语中,却要明确的表达:
pen(钢笔)ball-point pen(圆珠笔);ink brush(毛笔);painting brush(画笔);crayon(蜡笔);chalk(粉笔);stylus(智能手机触控笔)
“中国各类亲戚”
舅舅和叔叔,表哥和堂哥,奶奶和姥姥,舅妈和阿姨,外甥和侄子,孙子和外孙…
相比于中国亲戚亲疏有别,西方文化的亲戚关系不分内外,他们更重视朋友
西方有句俗语:
God made relatives, and thank God we can choose our friends.
(上天决定了谁是你的亲戚,好在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朋友。)
因此以上亲戚都有各自的统称: uncle, brother, grandma, aunt, nephew, grandson
这样翻译,就无法把中国的内外亲戚很好地区分开来来
“加油~加油~”
“come on! come on! come on!...”(X)
以上翻译代表的是一种期待结果的急切心情,而不是一种鼓励
go go go~(X)
“快快快”或“上上上”
“Hang in there(撑住)”,“Don't give up!(别放弃)”以及“You can do it.(你一定可以的!)”
英语中虽然有以上这些词组表达“加油、鼓励”,但始终缺乏“加油~加油~”的韵律感和仪式感
韩国发明的“Fighting”,虽然含义接近,但并不是地道的英文
“上火”
就算把内涵翻译出来:“suffer from excessive internal heat”(遭受过多内部热量)
但西方文化中没有 “阴阳“、“五行”这些概念,所以老外搞不懂“内火”是什么
还有人甚至翻译成“I am on fire.”
确定不是在搞笑??
“江湖”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指远离朝廷与统治阶层的民间;在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武侠中,江湖则是侠客们与草莽英雄们的活动范围;甚至有时是黑社会的代称。
brotherhood(兄弟情谊)
underworld(地下社会)
The lawless world(无法无天)
以上翻译虽切合了“江湖”的某一方面含义,但都不够全面
看到这里,你感受到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了吗?
中文里有许多词语是无法准确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即无法用另一个语言(如英语)的词语把中文原文之意思和含义完全转达过去。例如,老子的“道”,孔子的“仁”,阴阳家的“阴阳”,中医的“经络”等许多词语。诗歌作品中的许多诗句,尤其是那些含义深邃,令人深思的名句,用另一种语言都无法毫无损失地完全转达过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句国人耳熟能详的诗句,但要用简练诗意的英语翻译出来,能转达百分之八十的原意和韵味,几乎是不可能的。越是富有诗意,富含哲理的词语,越难以翻译,因此古今中外有许多学者认为诗是不可译的,例如美国现代著名诗人弗洛斯特就断言,诗就是在翻译中丢失的那部分。
相比于法语等西方语言,英语是一种比较粗糙的,不算成熟的语言,因此法国人一贯看不上英语,他们很多人会说英语,但却尽最大可能不说。英语粗糙的一个典型例证就是,没有最基本的礼貌用语“您”,而法语等成熟语言就具有对等词语。
在中文到英文的翻译中,尤其是文学和哲学类作品的翻译中,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总是有太多的内涵无法转达过去。而在英译汉中,即使是翻译古典作品或诗歌作品,没有转达出的含义一般要少得多。笔者曾试译过一些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试译过以语言晦涩难懂而著称的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作品,感觉译不出来或丢失的东西比较少。而当要把一首中国古典诗歌,或像《道德经》这样的哲学著作中的著名句子或段落翻译成英文时,不时会有“理屈词穷”的无力感。
翻译是一种无奈之举。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把原文的含义转成另一种语言,翻译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有所损失。如果两种语言属于同一语系,或基本词语来自相同的词根,翻译中转达的比例就会大,反之能够转达的比例就小。例如,英语和法语的许多词语有共同的词根,两种语言互译中能够转达的语义就多,丢失的比例就小;而英语和中文两种语言在诸多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语言,在翻译中能够“移动”的比例就小的多。最后说一句,词语不能翻译的有许多,不能解释的极少。
严格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词汇是“根本无法翻译或者解释”的;如果真的存在“不可翻译性”或者“不可解释”,那岂不是要否认人类相互之间的交流吗?
翻译,是一个漫长的理解过程;说白了,即使某个词某些词一时无法翻译或者解释,但是时间一长,相互之间的理解自然会加深;原本觉得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变得迎刃而解了。
其中最典型的两个词应该是“民主”与“科学”;因为汉语词汇中根本就找不到对应的词,一时又无法解释,只好采取“音译”;
换句话说,翻译手法有多种,有“意译”,还有“音译”;如果暂时没有合适的词语来翻译外文,完全可以用“音译”来代替。
“音译”多用于名词,比如说人名地名这些“专用名词”;当然也有不少当时中国根本就没有孩或者说国外根本就没有的东西。
比如说汉语的“武术”“功夫”“太极”;更多的则是中国菜的菜名,中国食品的名称;比如说“佛跳墙”“夫妻肺片”“驴打滚”等等;
首先“音译”过去,然后加以解释;再不行就讲个故事——功到自然成,没有什么不能翻译或者解释清楚的。
有些词汇看上去似乎很难翻译,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说“西红柿炒鸡蛋”怎么翻译?tomato with egg! 麻婆豆腐?spicy beancurd!
进入《牛津词典》的汉语“外来词”不少,有很多都是“音译”,比如说“叩头”;还有现代汉语中的“关系”,以及“春运”“红包”等等。
翻译,英语有若干词汇同义;比如说translation,transliteration,paraphrasing,总有一款能够适合你。
,
这种词语太多了。
1.太监。西方国家没有这种文化,所以也没有对应的词汇。
2.妾。妻妾制,妻是正规的夫人,妾是什么?二夫人。
3.小拐脚。也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东西,西方人无法译。
4.道,麻将,麻婆豆腐,功夫等等,英国一般也用音译。
5.缘分,集偶然性和必然性为一体的这种词汇,西方人无法理解。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岂是你拉丁语系的英语所能比拟的。下面举例几个词吧:
1,意思意思
经典中文句子:都是老熟人,你意思意思一下就行了。
你怎么翻译?这里的“意思意思”是什么意思?给点礼物?给点钱?还是在别的方面给予方便?
2,辛苦了
当你加班熬夜赶出一套方案给领导过目时,领导很可能草草翻看以后,拍拍你的肩膀说:辛苦了,小李。然后让你大改方案。请问如何翻译“辛苦了”?
3,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这个词你让一个很懂中文的老外甚至中国人都不能理解它的字面意思,它字面上的意思是吃瓜子的群众,而不是吃西瓜的群众。引申意思的话就更复杂了,请问你怎么翻译?
4,low
你没看错,这是中文,只不过用英文替代了中文发音,你跟老外说:so low。他听的懂才怪。你给我找一个真正的英文单词或者一段话翻译一下?
还有其他的暂时想不起来,后面再补充吧。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会曾专门开会研究中国的“羊年”一词该如何翻译成英语,因为英语中只有“山羊goat”“绵羊sheep”“公羊ram”“母羊ewe”,并没有“羊”这个词。要是译为山羊年或绵羊年似乎不妥,译为公羊年或母羊年好像也不合适。实际上汉语中有些名词是表示类别的,英语中当然也有,但并不像汉语这么丰富,比如“车”英语中就没有,只有各种具体的车,如公交车bus,轿车car,卡车truck,吉普车jeep,火车train等等。
我选了一首回文诗作歌词,谱成歌曲,有哪位精通英语的大神,能翻译成英文歌词,填进歌谱中供对外国人演唱?我觉得是根本无法翻译的,你说呢? 歌词如下:
春 夏 秋 冬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