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才过五年,赵国竟反手差点灭燕,赵国怎么恢复得这么快?
首先要说明的是,赵国并不是恢复的快,九年是恢复不了五年战争的创伤。公元前257年,邯郸保卫战后的赵国已是千疮百孔,处于风雨飘摇中。
最可怕的是青壮劳动力锐减,这就带来了可怕的问题:军队、徭役、耕地这些男人干的活没有多少人了,国家将进入一个漫长的艰难时机。折损的50万人至少占赵国青年的2/3。
燕王喜也是听信栗腹之言,才对赵国有所企图,认为趁机可以吞并赵国。于是,出兵两路,一路攻代地,一路鄗邑,投入兵力60万,战车2000乘,想要以人海战术取胜。如果是一般的君王,也会做着相同的事情。
结果,赵国出动两大名将,25万大军,老将廉颇在鄗邑击败栗腹军,新锐将领乐乘在代邑击败卿秦军,燕王喜则带着偏师逃回国都,被廉颇追了五百里,兵临城下。最后,亲赵派的将渠出来议和,两家从此从睦邻变成了死敌,后面的合纵燕国不再参加,不久燕国就倒向了秦国。
这里其实有1个问题,让大家很困惑:赵国正规军50万人已经在长平、邯郸之战中折损殆尽,最多剩下不到10万残兵。为何这支赵军总有完整的编制,而且战斗力十分强大?
个人认为,这支赵军是代地的边防军,也是赵武灵王开辟内蒙草原遗留下来的力量,它的主要职责就是防御匈奴、东胡等部落的攻击。九年的时间,当年赵国未成年人都已长大,十四五岁就可以入伍,青壮劳力也能有所恢复。
我觉得赵军取胜有以下四大优势:
一、完整编制的军团
赵国虽然主力部队尽丧长平,但北方第二大军事基地代郡还有第二军团,这支部队估计在20万左右,即使长平、邯郸之战,赵王没有调动过,因为它是赵国北方第一防线,主要防备匈奴人,战斗力强悍,远胜赵军一般部队。
同时,还有一支1.3万的灵武铁骑,这是战国时代最强的骑兵部队。可惜,当年没有派往长平战场,否则也不会被白起的骑兵部队分割。这些完整的军团编制,远非城卫军可比。最可怕的是,这支部队同时也驻扎在燕赵边境,随时可以长驱直入。
而燕国的军团如何?曾在齐地耀武扬威了五年。公元前279年,被齐国田单赶回了燕国,折损甚多。三十年后,燕国也恢复了原来的编制。
燕国军团也并不完全是弱鸡,还有一支由胡人组成的辽东坚兵,由当年上将军乐毅亲自训练而成,成为了南下攻齐的急先锋。大家印象里的燕国是十分弱小的、存在感十分低的,但并不代表着燕国人差。燕赵多壮士,可不单单是赵国,苦寒之地与膏腴之地的人打起仗来谁更可怕呢?
二、通晓军事的将帅
长平之战,并没有让赵国名将们陨落,老将廉颇在这一时期挑起大梁,焕发军旅生涯的第二春。在鄗代之战,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击败了燕国60万大军,俘虏了燕国一众大将,长驱燕国五百余里,一直打到燕国都城下,逼燕王议和,割让五座城池。廉颇也因为这场战争,成为了赵相。
庞暖是赵国继廉颇之后的主将,曾担任过五国上将军,也是战国最后的纵横家。他是赵武灵王时期的老人,论资历在赵国空前绝后了。公元前242年,赵国换帅,廉颇奔楚。燕王喜又不长记性,认为廉颇一走,赵国边防无人。派出了老将剧辛再率燕军进行第二轮攻赵。这位剧辛和庞暖都曾是赵武灵王时期的同僚,剧辛自认为庞暖不足为虑,结果兵败被杀,再次葬送燕国2万军队。
新生代将帅李牧也在边关历练,公元前244年歼灭匈奴十万大军,解决了边患问题。三年后,进行了反击攻燕,夺得燕国两座城池。
对比燕国的将领,拿出栗腹、卿秦、乐间、剧辛等人。
首先说明,栗腹不是一个无能的人,他只是遇上了比他更强的廉颇。栗腹当时是燕国丞相,曾经打败过胡人,开辟千里疆土,应当是一位有作为的人。他与廉颇作战,并没有那么不堪,因为军中燕人降赵,泄露了军计划,被廉颇伏击,兵败被杀。
卿秦是燕国攻代的主将,遇上了赵国名将乐乘,本来代地就是赵国的军事重地,又是主场作战,结果卿秦兵败被俘。剧幸曾是赵武灵王手下,与庞暖是同僚。结果,不知三十年河东河西,骄傲轻敌,被老对手干掉了。乐间是乐毅的儿子,见大事不好,立马逃到赵国去,毕竟乐毅在赵国还有根基。
三、同仇敌忾的士气
赵国人本来就是强悍的存在,尤其是燕赵多壮士。在不富裕的土地上求存,其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军事素质远非燕国可比。连年战争,四面受敌,国家早已成为一部战争机器。
燕国偏安一隅,仅仅主导过一场举世伐齐,结果还是狼狈地逃回了家。过了三十年的和平生活,燕国的军队很少见过血,上过战场,战斗力低下,军队管理松懈,都是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自己人多势众,甚至瞧不上对方。
赵国人经历过长平、邯郸的五年战争,身心创伤,对于侵略祖国的人绝不手软,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才能将士气发挥到最大化,让燕国60万大军毁灭。我相信,廉颇在开动员大会时一定提及当年的惨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赵国人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四、燕王喜送来的人头
燕王喜不能完全说是个昏庸之辈,即位的时间不长,估计也就是个血气方刚的小年青,谁没有一个开疆拓土的春秋大梦?况且他的祖上燕昭王也是赫赫有名,威震诸侯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复兴祖上的荣光是首要责任。
他也是误信了栗腹、剧辛错误的情报,两次做了傻事。再加上不懂军事,不懂情理,不听大臣劝谏,瞎乱指挥,被廉颇打得落花流水。事后,立马给乐间写了信,真诚地坦白自己的过错,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朝堂辅佐自己。可见,燕王喜当时并不是一个昏君。
燕王喜也不是无脑之人,他也有着自己的筹划。首先,燕国有底气发兵攻赵。这是为何?因为燕国跨越燕山南北,方圆2000余里。有肥沃的土地,渤海的盐利,富饶的物产,发达的工业,人丁的兴旺。这些都是比赵国优胜的,同时用人海战术也能够抵消到两国士兵的差距。但他没有足够的人才,正确的战略支持,结果事与愿违,功败垂成。
关于燕国到底发动多少兵马,《战国策》真实性有待商榷,可能夸大其词。以《史记》记载,出动两路大军,战车两千乘。以乘为作战单位,编制一乘是75人,2000乘的车兵就有15万了,这还不包括其他兵种。燕王喜自己说要以五倍兵力攻秦,而赵国以保守估计也得有10余万大军,可实际计算两者口径不一。
有一点肯定的是,燕军的兵力绝对远胜于赵,否则燕王喜也不敢主动搞事情。这场战争,将燕赵两国百年的友好关系葬送,从此双方结成了死敌。虽然在秦兼并战争时,燕代有联军战秦于易水河,但面和心不齐终究是亡羊不补牢,为时已晚。
燕王姬喜也跳出来凑热闹
前251年,燕国国君姬喜派使臣栗腹晋见赵孝成王赵丹,献上十二万两黄金,与赵国结为兄弟国家。栗腹返回燕国后,向姬喜汇报说,赵国的壮年男子都死在长平之战中了,他们的孤儿还都没有长大成人,可以去进攻赵国。姬喜问昌国君乐闲(乐毅的儿子)的意见。
乐闲说,赵国是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有强敌,所以国内百姓都是战士,拉起一票人马就能打仗,咱不能去攻伐。
姬喜说,我们五个人打赵国一个人还不行吗?
乐闲说,那也不行。
姬喜大怒道,你丫闭嘴!其他臣僚都支持姬喜,认为可以攻赵。于是,姬喜调动两千辆战车,兵分两路,一路由栗腹率领,进攻鄗城(河北省柏乡县北),一路由卿秦率领,进攻代郡(河北省蔚县)。大臣将渠说,咱刚和赵国拜了把兄弟,并用十二万两黄金给赵王祝福,现在使臣刚回来就发兵进攻人家,这么不信不义,怎么能取得胜利?
衣赐履说:将渠人品不错,不过水平不行。无法取得胜利与讲不讲信义有毛关系?人家秦国十仗能胜九仗,凭的是讲信义?人家凭的是实力、战斗力!说明白燕国的脓包军队打不过赵军不就行了嘛,何必绕来绕去,搞得姬喜还以为自己人五人六呢。呵呵
姬喜不听劝阻,并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跟在大军后面出发。将渠情急之下拉住姬喜腰间结系印纽的丝带,姬喜一脚把他踢开。将渠哭泣着说,我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大王您啊!
燕军抵达宋子(河北省赵县),赵国廉颇率军迎战,在鄗城大败栗腹。赵国大将乐乘在代郡大败卿秦,并乘胜追击燕军五百余里,顺势包围了燕都蓟城。
姬喜只得派人向赵国求和。赵国表示,姬喜你滚蛋!我们只和将渠谈。姬喜于是任将渠为宰相,前往赵国议和,赵军撤退。
衣赐履说:前260年,长平之战大败;前257年,邯郸保卫战结束。这两场战争都是旷日持久,赵国实力大损。然而,前251年,依然轻松搞掂燕军,证明赵国的战斗力不是吹的,我们认为赵国是当时唯一能与秦国一较长短的国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笑的是燕王姬喜,我们弄不清他攻击赵国的目的何在,但从他的表现就可看出,左右不是猪一样的队友(齐),就是狼一样的队友(燕),想要合纵抗秦?你合纵个茄子!
廉颇、乐乘之辈,弄不过秦军,但对付燕军,还不是跟捏死个臭虫似的?
前242年,姬喜觉得时机不错,又派人打赵国,又被赵国打得大败,被俘两万人。
衣赐履说:对于这种脑袋被车轮碾过的二货,我也懒得评论了。
不是赵国恢复得太快,而是燕国实在太过于疲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赵国好比新崛起的德国,而燕国好比奄奄待毙的波兰,就算德国再弱也能轻易灭掉波兰,赵国同样有充足的实力吊打燕国。赵国本处四战之地,国内兵精将良,打仗的本事不在秦军之下,燕国一帮乌合之众根本不是赵国对手。本文就给大家讲述一下燕赵两国的百年恩仇史,以及燕国两次伐赵的故事。
众所周知赵国是三晋之一,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一个国家,他的历史远远比燕国少得多。燕国是西周王室亲自册封的大诸侯国,赵国成立之时燕国就已经有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历史越是久远,他背负的包袱就越多;历史越是短暂,他就更能轻装前行。燕国比赵国的历史长了五倍有余,所以燕国很苍老而赵国很年轻。
比如我们的燕国六百余年来偏居幽燕,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如同耄[mao]耋[die]之年的老人一样,行将就木。赵国从晋国分裂出来后,十分地有活力,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如同一个热血少年一样,朝气蓬勃。燕国以自己的王族血统自矜,赵国以自己的勇武好战自傲,因此燕赵两国各自看对方不顺眼:燕国认为赵国是一个爆发户,野蛮无礼;赵国看燕国是一个迂腐老儒,穷弱不堪。
燕赵的历史恩怨还得从赵国立国之初说起,这涉及到了燕国对赵国的帮助以及赵国的毁约。赵国立国之初曾请求燕国帮助,让燕国向周王室游说,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并许以中山国一半国土给燕国。燕国作为周王室血统的诸侯,对周王室还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燕国帮助三晋游说了周王室,最终三晋成了诸侯。事成之后赵国并没有给燕国一半的中山国土,而是自己私吞了,燕国多次发兵击赵,不但没有打赢,反而被赵国占了几座城池,所以燕国一直亲附魏国或者齐国,专门在赵国背后捣鼓事情,让赵国不得安宁。
燕王喜时代,燕国平定齐国的光荣已经过去四五十年了,燕国衰败不堪!为了重振燕昭王时代的荣耀,燕王喜发动了两场对赵之战,目的是趁赵国衰弱之际,击败赵国,扩大燕国的势力。燕王喜以燕昭王时代从齐国掠回的财富为基础,先后两次发兵攻打赵国,均失败而归。因为赵国虽弱,但是收拾燕国还绰绰有余。
第一次燕王熹发动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攻击赵国:第一路由燕国丞相栗腹亲自率领,攻赵国邯郸北部的鄗地;第一路由大将卿秦率领,攻赵国代郡;燕王喜自率王室护卫军马五万,居中后进策应。赵国大将廉颇率军二十万,大破栗腹军,击杀栗腹。大将乐乘率军十五万,大破卿秦军,俘获卿秦。两路赵军追击燕军五百余里,一举包围了燕都蓟城。燕王喜派将渠向赵国求和,割地三百里。
后来燕王喜得知赵国的廉颇大军及乐乘大军并不是来抵御燕军的,而是去防御秦军的,遇到了燕军入侵,才顺便围歼燕军的。于是数年后燕王喜第二次发兵攻击赵国,燕军还没有出动,李牧就领军来讨伐燕国了,攻占燕国两座城池。燕王喜则命剧辛率二十万大军攻入赵国腹地,结果赵国的庞煖将军立即率赵军二十万迎击,在战场上击杀老剧辛,斩首燕军两万,若不是秦军已经深入赵地,燕军是有来无回。燕军败退回燕国后,燕王喜再不作攻赵打算。
首先不是赵国恢复得快,而是燕国太渣。事实上赵国直到灭亡,也没能恢复到长平之战前的状态,几十万壮丁岂是那么好恢复的。
我们常说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这个不振是相对于强秦而言,指赵国在没有单独跟秦国叫板的能力,相对燕国而言,赵国依然是强国。
燕国长期属于吃瓜群众,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一是地方够偏,存在的时间久,二是人家好歹阔过,那就是在燕昭王时期。
燕昭王励精图治,派乐毅联合韩赵魏秦四国一同攻齐,把齐国打得只剩下两座城。燕将秦开还大破东胡、朝鲜,辟地千里,燕国真正步入七雄之列。
不过随着燕昭王去世,这些已成为历史,燕国再次成为打酱油的角色,在燕昭王之子燕惠王在位时期,乐毅受猜忌逃奔赵国,齐国收复全部失地,燕国被打回原形。
燕惠王在位七年去世,其子燕武成王还被齐将田单一顿好揍。燕武成王在位十四年,其子燕孝王在位三年,在接下来登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燕太子丹的老爹燕王喜。
燕王喜可不是给安分的主,他念念不忘燕昭王时期的荣耀,总觉着要往外打,齐国他不敢惹,只能惹惹看起来虚弱不堪的赵国。
燕王喜四年,也就是前251年,离长平之战结束不过9年,离邯郸之战结束也才6年,燕国丞相栗腹在与赵国结盟时观察了一下赵国的情况,觉得赵国青壮都战死在长平之战中,此时正是缺少兵力之时,可以趁他病,要他命。
燕王喜大喜,召群臣闻询,昌国君乐间(乐毅之子)认为不能出兵,其他大臣认为可以出兵。燕王喜就调了千辆兵车,一部由栗腹率领,进攻鄗邑;一部由卿秦率领,进攻代邑;燕王喜自己率领偏师殿后。
燕军来袭,赵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立刻摆开阵势。赵国缺兵是事实,但经过这几年,当初的童子军也长大了,跟秦国拼不起,但跟燕国,还打不了?
更重要的是,燕军的主将栗腹和卿秦,大家听过吗?而赵军的主将却是声名赫赫的廉颇。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主将的优劣,可能会决定战局的走向,从燕军表现来看,燕军的两位并不是无名黑马,而是真正的无名之辈。
廉颇对付秦军只能守,但对付燕军,那是一打一个准,在鄗邑大破栗腹之军,在代邑大破卿秦之军,俘虏了随军的乐乘(与乐毅同族)。与此同时,料定燕军必败的乐间逃到赵国。
廉颇追击燕军五百余里,顺势包围燕国国都,最后在将渠的主持下,燕赵和谈,燕国割五城予赵。
不过事情远未结束,燕国趁结盟之机窥伺赵国,然后乘火打劫,这深深地伤害到了赵国人民,赵国觉得要狠狠地教训这个不涨见识的邻国。
于是前249年,乐乘与廉颇率军围攻燕国,燕国以厚礼求和,赵军退。
前243年,赵国再派大将李牧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武遂、方城。
赵国的进攻也让燕王喜不爽,他见此时赵国多次被秦军围困,廉颇又因为内部矛盾出走,就派出了多少有点名气的剧辛,率兵进攻赵国。
赵国派庞暖迎击,大败燕军,俘获两万人,斩杀剧辛。
赵国虽弱,但却不是燕国可以欺负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也算是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但是遭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的实力明显下降,但是短短的几年找过就恢复实力了。 首先,这跟当时赵国的政治格局分不开,当时赵国三大政治中心的格局是三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即便是一处失利,另外的两处有机会进行喘息。
其次,是当时强秦正处在商鞅变法以来罕见的低谷期,秦国在休整,给了赵国喘息的余地。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赵国有一个厚积薄发的国防经济学家——李牧。
当时的赵国可以说已经危在旦夕,没有充足的军用粮饷,国库也已经危机,这时找过把权力下放,李牧作为边防总指挥,自拉一支队伍,自给自足,边军凭借边贸积攒巨额财富,是冰的待遇优厚,但李牧采取守而不攻的战略,让自己逐渐强大起来。
以为没有战事,赵国的经济也逐渐恢复,国库充足了,李牧的军队也在几年后靠着边贸的发展越来越壮大。 这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让赵国在短短的几年就恢复了实力。
其实不是赵国要灭燕,而是燕国看到已经被秦国折腾得奄奄一息的赵国已经快不行了,趁机实行“丛林法则”攻赵掠地,结果被廉颇率赵军击败反以割五城给赵国求和了事。《史记》里记载了此事,这也充分说明那时的生存法则就是强国。弱国无外交,弱国无盟友,是战国时期最残酷的现实。
燕国攻赵后,赵国再度起用廉颇为将一举击败栗腹为首的燕军,并击杀栗腹围困燕国迫使燕王割地求和。这并不是赵军已经恢复了元气,而是迫于生存的殊死一战。
秦军围困邯郸时,赵国老幼举国参战,加上信陵君魏无忌的十万援军到来才解了赵国的邯郸之围。由于经历长平之战赵国举国青壮死于长平,可以说,赵国家家都有仇恨,而这种仇恨因为外敌的入侵,形成赵国空前的团结,被迫与入侵者殊死抵抗。往往这种带着满腔仇恨将生死抛诸脑后的人奋起殊死抵抗的战斗力非常惊人。
另外,赵国能攻败燕国除了赵人奋起反抗外,加上廉颇出色的领兵作战才能有关。廉颇作为战国名将名符其实,长平之后,从赵国再度起用廉颇的战绩来看,直接为赵国争取到战国后期的喘息机会,长平之后的赵国之所以能扛住秦国和燕国,廉颇和魏无忌功不可没。
从现有的关于长平之战后赵国情况的史料来看,解邯郸之围、败燕军后,处于衰弱局面的赵国开始挑起战争,先是命廉颇攻魏,后是命李牧攻燕,两战皆胜并获得了新的城池。可当时的魏国、燕国已经是衰弱不堪,可见,弱国之间,并没有同病相怜之情,依然战争不休。只是此时的赵国无力跟强秦争雄,却依然没有放弃当诸弱中之“强”罢了。
秦赵之长平之战。秦国白起不坑赵国几十万人,说不定秦的统一要推迟十几年也未可知。即使是坑了四十万左左的兵将,秦国再攻邯郸的时候,白起整死也不领命,结果,围邯郸失败不说,倒贴二万活人与赵国做了俘虏。当然,这里面有楚,魏援军的支援作用。但是,也反衬出赵国尚有保家卫国的力量。秦灭赵还得积蓄点力量才行。
赵国君主多庸才,信谗,猜疑。而赵国多良将,良将却不得大用,不能善终。赵奢,廉颇,李牧这些人,没一个不是能干的将才。
燕国趁赵国青少不接之时,不考虑头等敌人秦国,反而帮助秦国削弱自己的邻国。燕王短浅寡陋,自以为灭赵自强。便先派人去借口为赵王祝寿,实则是探虛实强弱,结果探得赵国"内虚",便贸然发兵进攻。赵国整不过大的秦国,整个小的燕国还是绰绰有余的。本来受了被秦军痛宰的气沒处发,燕国送上门来,不打你都不好意思。于是,老将引兵痛击,燕军损兵折将,失了国土一半,燕王只好割地求和才算止住了赵军的进攻势头。
其实,长平之战后,赵国还有一部分实力在李牧手下。赵国的赵王迁信谗言,不信廉颇,致使廉颇出走;不信李牧而杀之,便赵国再没能人领兵作战。
秦王政于公元前230年灭掉韩国后,直接引兵在公元前228年开始灭赵。几年后赵嘉被俘,赵国彻底灭亡。
(图片来自网络)
先说一下,你说的这个差点灭燕有点夸张了,燕国打不过赵国是事实,但是差点灭了燕国,夸张了。
长平之战,史书记载一般认为赵国损失45万精锐,国力损失殆尽。其实这里我认为数字记载有夸张的成分,赵国可能确实被杀45万,但是真正精锐,在5-10上下。也就是廉颇早期带去的部队,除了辎重部队外,可能有5-8万人的精锐,再加上赵括的20万援军里,一共的精锐部队在10万上下,其他三十多万应该是临时征发的民兵。也就是老百姓。
再说一下,赵国在长平之战前,军力和秦国相当,但国力不及秦国,那是因为国土面积,地缘政治和自然气候的原因。赵国面积不如秦国大,而且有大量草原和荒原地域,不易开垦,加上地处北方,粮食生产不如秦国便利。由于胡服骑射的改革,军力大涨也是事实。但是其国家还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至少3成的军力被牵制在塞外。也就是赵国用7成的兵力就和秦国拼了个差不多。
那剩下的三成,也就是4-5万骑兵部队,在解决游牧民族的问题后南下,在平原地区,骑兵战斗力非常强,打败本来就不强的燕国还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指挥官是廉颇李牧这种逆天的人物。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长平之战中损失45万精锐的赵国,打败燕国仍然绰绰有余。与其说赵国恢复得快,不如说燕国太渣渣。
第一,燕国为什么要侵略赵国?
在战国历史上,燕、赵两国的关系是很好的。燕国曾被齐国灭亡,后来得以复国,与赵国的出力是分不开的。雄才大略的燕昭王得上台,也是得到赵国的帮忙,还从赵国挖走乐毅,燕国得以复兴。
然而,在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45万精锐,实力大衰,燕国人就开始打起小算盘。燕相栗腹出使赵国,认为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这正是燕国出兵抢地盘的良机。燕王便出动了六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宰相栗腹率领,共有四十万人,进攻鄗邑; 另一路由大将庆秦统领,率二十万军队进攻代地。
燕国以举国之兵伐赵,震动赵国。关键时刻,赵孝成王起用了在长平战役中被撤职的老将军廉颇为大将,拼凑了十三万人马,迎击燕军。
第二,赵国反客为主,杀入燕国
尽管赵军在兵力上居于绝对劣势,十三万对六十万,然而战局却成一边倒。鄗之战与代之战的结果出人意料,赵军以寡胜众,不仅大破燕师,还击毙燕师主帅栗腹,俘虏了另一员敌将庆秦。乐毅的儿子乐间乘机脱离燕军,投奔赵国。
这两场战役证明人多并不一定能打胜战,燕军的战斗力与赵国不是同一级别。这下子燕王喜慌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他领着残兵败将逃回燕国。可是赵国人却不肯善罢甘休,就凭燕国也敢打赵国的主意,不狠狠教训一下怎么行呢?廉颇不愧是赵国第一名将,在重创燕国兵团的入侵后,他乘胜追击五百里,反客为主,杀入燕国境内,包围燕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燕王喜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点太迟了。如今赵军反倒兵临城下,燕王手忙脚乱,赶紧派人前去向廉颇请和。谈判的结果,燕国割五座城池给了赵国。此次伐赵,燕王可以说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赵国的军事力量确实颇为强大。
第三,燕国一再失地
赵国在经历长平之战、邯郸保守战之后,为什么还有如此强的战力呢?这不得不要感谢当年赵武灵王推出的”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制度。正是因为全民皆兵,全民皆习骑射,一旦有战事,平民很快就进入士兵的角色。这是赵国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基础。
燕赵战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公元前249年,廉颇、乐乘率领大军,再伐燕国,围困燕都。燕王只得再次割地赔款,才把赵国人打发走。可以说,由于燕王喜错误的战略决策,把燕国拖入到战争的泥潭中,最后难以自拔。一年后,魏国出兵攻打燕国,赵国再派廉颇、延陵钧率军队助阵,协助魏师讨伐燕国。
不过,无论对燕国或是赵国来说,在这个时候相斗,总非明智之举。两个国家都要面对同一个强敌,便是有着席卷天下野心的秦国。与燕国的战争,使艰难恢复元气的赵国得不到休生养息的机会。公元前247年,赵国与燕国达成和平协议,并进行了一次土地交换。赵国以龙兑、汾门、临乐三地,与燕国的葛、平舒、武阳三地交换。至此,燕赵战争才告结束。
赵国在长平损失了20万部队不假,其中10万是廉颇被王龁消灭,另10万,是赵括拼掉了半数以上的秦军。邯郸又损失了20万。
赵国还有10几20万部队,15万在北部边疆,邯郸就剩几万人,俘虏秦军的2万,加起来不足10万,与燕作战13万部队,秦国方向5-10万。经过5年恢复增加兵力10万,也是很正常的
谢谢邀请!
在下以为,长平之战赵国虽损失40万之众,但有不少后勤保障人员在内。军队的损失并没有这么多,另外赵国全国军队的部署有三个板块,一是邯郸板块,二是晋中板块也就是参与长平之战的主力军团,三是云中板块。以代郡为中心抵御匈奴的主力骑兵军团。长平一役北方的军团并未受损。赵国精锐尤在,而古代信息不通。情报相当模糊。燕国误以为赵国长平惨败,正是乘人之危一举灭赵之机。殊不知兵法云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燕国自以为以强凌弱以众击寡,兵骄将怠,兵势已衰,败局已定。而赵国以名将廉颇为帅,举国哀兵,保家卫国,同仇敌害。兵势奋劲岂有不胜之理?
这里时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长平之战带来的创伤一直到赵国灭国都没有恢复,如果真的迅速恢复了,那么秦国就有麻烦了。
战国时期的赵国自立国以来就处于四战之地,北边有林胡、匈奴、楼烦等游牧民族,南边有离心离德的晋系国家韩魏,西有强秦,东有打不死的小强中山以及不甘寂寞的燕国。
在四面包围之中,赵国自上而下向来就是团结一致,共御外辱,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以后。
长平之战后,赵国拒绝割地求和,整军备战。秦军复至,此时赵军损失惨重,只得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集结有生力量和一切军需粮草,固守都城。
秦军三十万人昼夜不停的攻城,邯郸城内十万青壮和三十万老弱在廉颇的带领下死守不退,军民同仇敌忾、誓卫赵都。都城内赵国王公皆将家中存粮散于赵民,并派人救护伤员,日夜不停,老将廉颇亲自带甲上阵督战,这一守就是近一年时间。期间秦军不断发起攻击,前后增援了十五万人,但是终究没破赵都。后魏楚联军赶来,秦军终被击溃。
这就是邯郸之战,此战赵国损失重大,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此战也突显出了赵国上下在面对外敌时全民皆兵同仇敌忾至死方休的决心,这种意志是赵国日后决胜的关键。
不仅如此,无论是长平之战还是邯郸之战,赵国有一支军队一直没动过,这就是赵国的长城军团,李牧即出身于此。长平之战时秦军派人截断了长城军团和赵军主力的联系。邯郸之战时这支军队也没有现身,这支军队人数不是很多,但是战斗力极强,大部分都是骑兵。也是日后决胜的重要因素。
而燕国实在是有点弱了,邯郸之战后燕国趁赵国疲软倾举国之兵约二十万入侵赵国代地,而赵国任用廉颇为主将,临时拼凑了十三万人就将燕国大军击溃。并趁势进入燕国,包围燕都,逼其割让五座城池才作罢。
战国七雄各有千秋,秦强于综合国力,楚强于幅员辽阔,韩强于强弓劲弩,魏国底子厚实,齐国有临海优势,赵国则强于连年征战、全民皆兵,战斗力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