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7关键词:左良玉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

点赞1、长沙市 网友:孤独成瘾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凌晨,大明皇宫内,34岁的崇祯帝,这位明朝的第十六位掌舵主。此时,他正坐立不安,心如过刀。宫外,炮火轰鸣,李自成的起义大军喊杀声震天,眼看要冲进皇宫。

“在这坐着等死,不如冲一把!”

崇祯帝一声令下,抓起一把三眼枪,跃上马背,带着数十名太监骑马奔向东华门,可是眼前飞舞的乱箭让他寸步难行,他只好跑到齐化门(朝阳门),但却被成国公朱纯臣拒之门外。他又转向安定门,这里的守军早逃了,太监无法劈开深锁的大门,折腾得一身臭汗也无济于事。天将亮,崇祯只好返回。


他跑到前殿鸣钟来召集百官,可任他精疲力尽却无一人前来。他绝望叹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明思宗朱由检登基17年来,勤政节俭,废寝忘食地工作,过度的操劳使他在十年前就早生白发,一脸沧桑,但仍旧未能挽救大明亡国的命运。

前一天,他还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他想再看一眼自己统治下的“大好河山”,却只看到连天的烽火正向北京逼近!一声声无语地长叹,一次次惆怅地徘徊却无能无力。他只好回到宫中借酒浇愁,只留下“苦我民尔!”的声声叹息。


太监张殷来劝降,刚一张口就被崇祯一剑给劈了。一个奴才,也敢来劝降?死也要尊严地死去,让人看看大明皇帝的骨气和担当。

他那天匆匆地送走了皇子们,又急匆匆地召来妻女。对于大小公主,一边喊谁叫你不幸生在皇家,一边挥泪砍杀。他赏了皇后、爱妃三尺白绫,她们就这样梨花带雨地挂了。崇祯皇帝送走皇子,杀死妻儿后,他也决心自挂东南枝了。


心如死灰的明思宗朱由检,在提督太监王承恩的陪伴下自挂于景山歪脖树上。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以发覆面。死前遗言: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之前,崇祯帝还留下一句让阁臣们扎心的话:“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他把亡国之锅甩给众臣,把自己的死状永远定格在后人的心里。大明就这样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了。其实他自缢的也不是什么绳子,也是高档绫罗而已。

您也许不知道,崇祯帝曾向左良玉求救过。具体时间十七年三月,他下诏封良玉为宁南伯,还把平贼将军的大印交给了左良玉唯一的儿子左梦庚。他许诺说,若大功告成,武昌就让他们他们左氏家族世代守护。就这崇祯帝还不放心,又赶紧命令给事中左懋第,这名 “明朝的文天祥”,去督促左良玉出兵作战。


可是左良玉拖拖拉拉并没有出兵,而是按年月写了一份“出兵计划书”交了上去,坐等崇祯审批(签字)。还未等到回复,京师就沦陷了。据《明史·左良玉传》记载:

"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敏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炮断江,众乃定。”

左良玉的手下都惶惶不安,国破之日,江南拥立了新帝,请求率兵东下。左良玉哭着发誓,不许东下。副将马士秀呵斥道:“谁不听左公命令去东下,我杀了他!”并在大船上架起大炮截断长江航线,众人才平息。

那么,就在崇祯告急之日,左良玉为什么不出兵相救呢?

  • 先来看下左良玉这个人。

左良玉出身寒门,从小就是个孤儿,被其叔叔养大,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很有谋略。左良玉白手起家,年少时就从军入伍,有勇有谋的他初在孙承宗麾下与清军作战,功劳第一,后来被安排镇压农民起义。

左良玉骁勇善战,不久就消灭农民军多部,令农民军对他闻风丧胆,就连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头目都忌惮他几分。

左良玉又善于笼络部卒们的心,受到拥护。他自己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中数次击败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的主力部队,功劳颇丰,很快成为手握重兵的明朝第一大将。就在高迎祥死后,农民起义军的浪潮即将降落时,邹良玉却来个180度大反转,蜕变成桀骜不驯、骄纵狂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跋扈军阀。

军阀要么称霸一方,要么一统天下,左良玉怎肯让崇祯任意调遣?

当时崇祯在危急之时调不动左良玉,不乏有以下原因:

  • 一、左良玉根本打不过李自成,出兵等于自毁前程甚至白送死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之前左良玉是拥有数十万精兵,里面有一部分是亲兵和降兵,号称百万兵马,可今非昔比。

《明史·左良玉传》这样记载:

“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肄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军法用两人夹马驰,曰:“过对”。马足动地殷如雷,声闻数里。诸镇兵惟高杰最强,不及良玉远甚。”

说左良玉又80万精兵确实有夸张的成分,但左良玉统领的兵力确能左右当时的时局。


不过崇祯十五年时,左良玉在朱仙镇(500年前朱仙镇也是岳飞第四次北伐的最后一战的所在地,今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一战,因缺粮断水而私自撤退,半路中计被李自成打败了。兵力损失殆尽,元气大伤。他虽然后来也招了几十万兵马,但都是一些滥竽充数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可以说朱仙镇一败,左良玉从此就一蹶不振了。

  • 二、左良玉对朝廷并非忠心,当时只求自保

长期的军饷亏空,使左良玉和明朝的一些将领早就心存不满,连工资都发不起,只好各谋生路。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各路军阀。

左良玉和明朝多数将领一样对朝廷的忠心参有太多的水分,他们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精力都用到扩张自己的势力上,朝廷一有事都观风自保,怯于大战,就算勉强出战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崇祯帝根本驾驭不了他。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农民起义军攻破颍州,把崇祯帝凤阳的祖坟都给毁了,接着又攻破鹿邑、柘城、宁陵、通许等地,当时左良玉的大部队就在许州,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去援救。

崇祯十年时,应天巡抚张国维连发三次檄文要左良玉出兵剿农民军,左良玉怯于大战坚决不听,对抢掠百姓倒是勇敢得很。他在地方疯狂搜刮钱财,掳掠妇女,在舒城作威作福一个多月后,经过河南监军太监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动身北去。当看到淅川陷落,左良玉仍视而不见,没有救援的意思。


当农民军东下袭击六合,占领天长、瓜洲、仪真,打下盱眙时,左良玉也不肯救援。当朝廷把总理熊文灿的部队调到安庆,令左良玉的部队听他指挥时,左良玉根本不不把熊文灿放眼里,更别说听他指挥了。


许州兵变,左良玉的家族在许州被灭门,只有一子左梦庚跟在他身边,捡回一命,左良玉更加惜命,为朝廷主动作战的热情之火完全熄灭。


崇祯让督军杨嗣昌催促他去缴农民起义军,封他为平贼将军,左良玉这才出马,一高兴杀了张献忠,官升太子少保。当杨嗣昌发现玩不转左良玉时,就决定让贺人龙取而代之。此时左良玉平起义军立了功,杨嗣昌无法对贺人龙兑现承诺。贺人龙失望怨恨,就把杨嗣昌要替换左良玉的事告诉了左良玉,左良玉怒火中烧,杨嗣昌交给他平定农民军的任务时,左良玉拒不出兵,故意看着张献忠攻打襄阳却不应战,终使张献忠轻松取胜,气死了杨嗣昌。


崇祯一怒削了左良玉的官职,让他戴罪立功赎罪。左良玉心中不满不从,到九江后带着他的20万兵士继续观望自保,直到张献忠攻克武昌后,崇祯帝严令左良玉出兵,左良玉分析张献忠立足未稳,自己有完全胜算的把握时,他这才才出战打败了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又出兵收复武昌。


左良玉的统兵东下主要是不敢正面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对抗,他打着伪太子“密诏”的旗号去南京“救驾”,一离开武昌就露出“流寇”的本性,对百姓大开杀戒,对弘光朝廷的巡抚、总督下黑手。


  • 三、左良玉明白,就算勤王,他也难逃一死。

看看之前救崇祯的那些人,宗室亲王朱聿键带兵勤王,被废为庶民投入大牢;袁崇焕千里飞速行军去勤王,结果被朱由检凌迟,家人还遭到连累被流徙三千里。而当时左良玉和吴三桂就在袁崇焕率领的辽东军里,是这事的见证人;卢象升勤王时,崇祯的内侍高起潜,在距离50里处看着他孤军奋战拥兵不援,导致卢象升身中三刀四箭,惨死沙场,死后80天都没被安葬。


跟随崇祯帝的人,谁不知道崇祯多疑,糊涂。他在位期间接连换了11个刑部尚书,换了14个兵部尚书,杀了 7个总督,还弄死了12个巡抚(其中一个是被逼死的)。孙传庭战死沙场,被朱由检污蔑成畏战,汉奸洪承畴投敌,被崇祯说成是战败的民族英雄,左良玉的老上司侯恂,商丘人,为官清廉被奸臣屡次诬陷削职,被崇祯两次下到监牢。崇祯还逼死了许多的爱国忠臣,看看陈新甲、孙传庭的遭遇。

左良玉深知自己功高震主,在崇祯手下混日子早晚也得被咔嚓了。


他又看到明朝许多大臣,洪承畴、还有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都投降了清朝,李自成攻陷宣府时,太监杜勋投降,接着大学士李建泰投降,左良玉知道明朝气数已尽,他自然不会去做无用功出兵救驾,要不他也不会在京城沦陷之际,多此一举写什么“作战计划书”去气崇祯了。

再说崇祯帝早已失去人心,最后的求救连百万军饷都凑不齐。


明灭时,太监曹化淳说了一句实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就这情况谁还去勤王?

就连吴三桂的动身也不是真心去勤王。

当李自成大军逼近京城之际,崇祯让吴三桂放弃三海关来救驾,吴三桂磨磨唧唧,像得了拖延症,一天最多走10里地。刚走到玉田(属河北省唐山市),离京师还有一百多里地,就听说京师陷落,崇祯自挂了。


为什么还有些人认为左良玉是忠臣?


  • 第一、左良玉的努力——表现得好。

主要是刚开始左良玉对崇祯是绝对的忠心,打外患平内忧都是一马当先,忠君爱国令人赞赏,名气确实靠自己打出来了。


  • 第二、商丘人的功劳——宣传得好。

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在其作品《桃花扇》里大量描写了左良玉的忠君爱国。侯方域为什么这么宣传左良玉呢?那是因为侯方域的老爸和左良玉的关系很铁。侯方域的老爸就是是户部尚书侯恂,侯恂是商丘人。说起来,侯方域也算是左良玉的“世侄”了,自然而然侯方域就是他“炒作”的对象了。


左良玉在作品中很高大,左良玉在《桃花扇》里是作为南明三忠角色出场的,当侯方域写到明灭时,他是这样描写左良玉的:闻京师已破,嚎啕大哭,悲痛欲绝。《桃花扇》火了,左良玉红了,其忠臣人设被成功打造。


现实是残酷的,历史是惊人的。左良玉不仅对崇祯见死不救,就是对南明君也要“趁火打劫”。弘光元年时,宁南侯左良玉不去打清军,却要“清君侧”,他这次要学刘濞吗?这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左良玉前期打造的名声顿时一地鸡毛,人设就此崩塌。幸亏他在弘光朝灭亡前就死了,要不明史上又多一个降清的叛徒。顺治二年左良玉刚死没几天,他的儿子左梦庚就带领部下投降清朝了。正确来说左良玉就是明朝的罪人。


结语:

左良玉不救崇祯,也的确有自己的苦衷。就崇祯那样的人,打赢了是悲剧;就李志成那样的实力,打输了是惨剧,左良玉胜算极低。在乱世之中,保存实力,才是活命甚至谋求荣华富贵的上策。可左良玉千不该万不该,在南明最需要的时候,搞什么窝里横、清君侧,要学什么刘濞、董卓、曹操。

虽然左良玉形象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忠臣人设,但您只要熟悉历史,您就会得出以下结论:他不是忠臣而是明朝罪人。现在您明白左良玉为什么对崇祯见死不救,还让人感觉他是忠臣的原因了吧?

点赞2、海北藏族自治州 网友:血染迷恋

如果左良玉是忠臣,那大明就真的没有忠臣了。事实上南明弘光朝存在一年即亡,不是因为南明腐朽不堪,而是左良玉公然造反攻打南京才造成的,左良玉实乃亡明第一罪人,这样的人,又何谈忠臣呢?

左良玉这人具有复杂的两面性,前期奋力杀贼,忠心可嘉,后期包藏祸心,拥兵自保。

左良玉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东林党人兵部右侍郎侯恂提拔,一路获得升迁。从崇祯五年起(1632年)左良玉即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起义军,在与农民起义军长期的作战中,左良玉展现出了他卓越的统军打仗能力。在南阳一战大败张献忠部,张献忠肩部受重伤血流不止,如果不是部下拼死保护,张献忠几乎当场命死于左良玉刀下。

崇祯前期,左良玉以骁勇善战著称,随着同时期的名将曹文诏、汤九州、邓玘、祖宽、尤世威的先后离世,左良玉在军中的资历威望达到顶峰。崇祯十三年(1640年),左良玉又得督师杨嗣昌举荐他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为平贼将军,其后进军川陕,在利川一战再一次大败张献忠,张献忠妻妾被捕,农民军首要人物被杀,左良玉因此加太子少保。

杨嗣昌举荐左良玉,但左良玉反恩将仇报,在至关重要的川陕一战中,左良玉袖手旁观,不出一兵一卒,没能堵截农民军,致使张献忠从容出川攻打襄阳,城破,绝望中的杨嗣昌愤然绝食自尽。

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复起用已削职的左良玉戴罪立功,在朱仙镇大战中,左良玉被李自成击败,损失惨重,移城开封再战,左良玉坚守不出,李自成遂攻打襄阳。左良玉自率众往九江,拥兵20万观望自保,后张献忠攻克武昌,朝廷严命左良玉出兵,才出战大败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镇守武昌,拥兵百万,以倾君侧为名,进兵南京,酿成不可挽回后果

崇祯十七年(1644年),左良玉因为在武昌大败张献忠,被朝廷诰封宁南伯,他的儿子左梦庚封平贼将军,并承诺大功告成之后让他们父子世代镇守武昌。正当左良玉踌躇满志,拟定计划准备出兵围剿农民起义军的时候,却得到了京师已经被李自成攻陷,崇祯帝自缢殉国的噩耗,左良玉痛哭哀悼已至吐血,由于留在南都的明朝官僚已经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他的部下都希望左良玉能放弃武昌率兵东下,左良玉不允,严命坚守武昌。

武昌是南京的前沿阵地,桥头堡,左良玉死守武昌,正面硬扛李自成和张献忠,无疑对南京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为了稳住左良玉,朝廷下诏晋升他为侯,将长江上游的军政事务全部委托给左良玉,不久又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左良玉乘着李自成在山海关大败,又出兵收复了不少的城池。

左良玉拥兵八十万,号称一百万,在当时的南明,左良玉兵多将广,江北四镇当中,即便实力最强的高杰所部,也不能和左良玉比,不过,左良玉虽然号称一百万,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后来归附他的乌合之众、投机分子。此时的左良玉已经年老而且多病,随着清朝入主北京,大军有南下压境之势,左良玉坚守武昌,未敢轻举妄动,也没了收复中原的雄心了。

东林党人,前户部尚书侯恂是左良玉人生当中的第一个贵人,正是侯恂的大力提拔,左良玉才步步升迁,成为武昌之主,因此,左良玉对东林党是比较亲近和同情的。马士英、阮大铖掌权后,对向来与东林党人关系较好的左良玉极为忌惮。造成明末国力衰退的党争一直延续到了南明,马士英、阮大铖与东林党不合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弘光朝的三大案“大悲和尚案”、“童妃案”、“北来太子案”全都因党争而起,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左良玉远离朝廷,也不得不不在站队阉党余孽还是东林党上做出选择。

左良玉对有知遇之恩的前户部尚书侯恂感怀于心,他身边的监军御史黄澍也是东林健将,随着江北四镇选择站队马士英这一边,东林党更是加紧了对左良玉的拉拢,在现实与情感面前,左良玉最终选择了支持东林党,并将马士英、阮大铖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已到垂暮之年的左良玉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错误的一个选择,他以倾君侧的名义,发檄文讨伐马士英,出兵数十万,从汉口顺江东下直逼南京,结果到达九江后,早已病势沉重的左良玉便吐血几升而亡。左良玉死后,其子左梦庚继任为帅,继续南下近逼南京,朝廷以黄得功渡江防守,叛军军心涣散,左梦庚率余部投降清朝。

左公晚节不保,他若是忠臣,大明无忠臣

左良玉在《明史》有传,《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左良玉以骁勇之材,频歼剧寇,遂拥强兵,骄亢自恣,缓则养寇以贻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诸将者屡矣,而良玉偃蹇偾事,未正刑章,姑息酿患,是以卒至称兵犯阙而不顾也。

可以说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屡破农民起义军,深受朝廷器重,以江北重镇武昌,整个长江上游托付于左公,如果他能顾全大局,没有介入党争,全心全意守住江北防线,或许南明还不至于一年而亡。

清朝文学家徐鼒更是直言“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左良玉拥兵一方,心怀二志,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只不过是为起兵找一个借口理由,他离开武昌时以避免城池落入流寇之手大肆屠戮破坏,他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左良玉心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他不以大局为重,却发兵攻打南京,南京自相残杀正给了准备南下的清朝以机会,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弘光小朝廷的加速瓦解。

这样的左良玉,还配是忠臣吗?如果左良玉是忠臣,那大明就没有忠臣了。

点赞3、昌吉回族自治州 网友:恰似惊鸿

左良玉号称拥兵百万,对内宣称80万大军,坐拥荆襄,俨然是荆襄之地的土皇帝。可是从编制上来说,他始终是明朝的将领。

李自成兵破潼关,孙传庭粉身碎骨,闯王大军直奔北京而来。在崇祯皇帝发出勤王令以后,手握80万大军的左良玉,却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李自成破城而入,灭了大明王朝。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说这种人是忠臣呢?他最多算是一个乱世的投机分子。忠臣跟他完全沾不上边。就算后来南明建立以后,左良玉的表现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左良玉不救崇祯,有很多自私的原因。

  • 第一,左良玉担心自己重蹈袁崇焕覆辙。

左良玉又不瞎,崇祯这哥们做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寒心寒透了。他对勤王的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偏见,认为勤王的都不是好东西。

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蓟辽总督袁崇焕,袁崇焕本来防守辽东还是很靠谱的。多次打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据说努尔哈赤的死跟袁崇焕也有关系。

结果皇太极绕道喜峰关直奔北京而来,袁崇焕匆忙回来勤王救驾。以至于皇太极到了北京城下,和袁崇焕在城下对峙良久才退去。

崇祯皇帝大为恼怒,认为袁崇焕没有防守好边境。所以就把袁崇焕给凌迟处死了。这就是带兵勤王的下场。

其次是唐王朱聿键,这哥们也是个愣头青,一天到晚想着保家卫国。崇祯当时大难临头,朱聿键申请前来勤王,结果崇祯却一口拒绝。

为什么?因为朱聿键是藩王,藩王不能带兵出城这是祖制。也就是说大明可以亡,祖制不可破。结果朱聿键还是带兵勤王了,事后崇祯很生气,就把朱聿键关押了7年之久。

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肄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军法用两人夹马驰,曰:“过对”。马足动地殷如雷,声闻数里。诸镇兵惟高杰最强,不及良玉远甚。然良玉自朱仙镇之败,精锐略尽,其后归者多乌合,军容虽壮,法令不复相慑。---《明史》

这次又要勤王了,左良玉把脖子一缩,你们不怕死不怕坐牢的先上,反正我是不敢了。这或许就是左良玉不肯勤王的主要原因。


  • 第二,左良玉打内心害怕李自成。

左良玉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呢?主要还是对付农民军。但是我们要搞清楚,当时的农民军可分了好几拨,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李自成的部队。

有强就有弱,张献忠就属于比较弱小的一帮,左良玉打张献忠真的是一把好手,几次都把对方打得四处乱窜,可是他对付李自成的时候,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以说左良玉从来没有打赢过李自成,以至于后来看到李自成的人马他吓得撒腿就跑。长期在荆襄和李自成的少量兵马对峙,李自成本人不在这里,他都不敢对这些人马动手,可见他是真的打心眼里害怕李自成。

这次勤王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李自成的闯王军。左良玉这心里没底啊,去了可能全军覆没,还救不了大明朝,那还去了干嘛?


  • 第三,左良玉想要拥兵自立,北上会损兵折将。

在1644年,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明朝气数已尽了。大多数军阀力量都选择拥兵自重,这个时候还抱有为国尽忠想法的军阀,是真的不多。

  1. 比如说福建总兵郑芝龙,他手握20万雄兵,盘踞在福建地区,压根就没打算要发兵勤王,而是想着拥兵自立。
  2. 还有就是云南的沐天波,他们家世代都是云南的土皇帝,天下大乱之际,山高皇帝远,这个时候更加不会出兵相助崇祯。
  3. 就连山海关总部吴三桂,当时也是停滞不前,一个星期的路程,走了半个月才走了一半路,可见他一直在观望北京的战况,没有勤王的想法。

大家都这么个态度,你让左良玉怎么做?号称百万,对外宣称80万之众,实则有20万可以作战的兵马,已经就相当了不起了。

为此左良玉当然也不想北上勤王,等到明朝灭亡了,他就可以带着这几十万人马,在荆襄之地拥兵自立,建立下一个南唐帝国也说不定。


左良玉在南明时期的表现,让人作恶。

既然有拥兵自立的想法,那就好好干呗,将来好歹也能成为一方诸侯。至少建立个割据政权是不是也很妥?

可是左良玉的做法却让人大为吃惊,他本来想要趁着崇祯死后,改立一个诸侯王做皇帝。可是没想到他手速慢了点,被四镇军阀给抢了先机。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各自带着3万人马,将桂王朱由崧扶植为南明的第一位皇帝,也就是弘光帝。

左良玉失去了先机,又成了臣子,这个时候他很不服气,所以表面上赞成弘光政权,实际上完全不听弘光政权的指挥。


李自成战败以后,匆忙逃回西安,结果西安也被人攻破了。李自成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分北上从陕北绕道汉中前往荆襄,一部分直接南下荆襄,李自成带着的就是直接南下荆襄的队伍。

当李自成大军前来以后,左良玉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他居然一把火把自己的住处烧了,自己带着兄弟们跑路了。

仗还没开打,你咋就跑路了?李自成都搞不明白左良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左良玉为了留个好名声,不称自己是跑路,而是前往南京清君侧来了。

良玉反意乃决,传檄讨马士英,自汉口达蕲州,列舟二百余里。良玉疾已剧,至九江,邀总督袁继咸入舟中,袖中出密谕,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继咸正辞拒之。部将郝效忠阴入城,纵火残其城而去。良玉望城中火光,曰:“予负袁公。”呕血数升,是夜死。时顺治二年四月也。诸将秘不发丧,共推其子梦庚为留后。七日,军东下,朝命黄得功渡江防剿。---《明史》

这可把南京的史可法、马士英还有朱由崧吓了个半死。满清铁骑没有解决,李自成也没有解决,你左良玉先来解决自己人,你真够可以的。其实左良玉就是为自己的逃跑找个借口,他实在是太害怕李自成了。


总结:左良玉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还没跑到南京,这左良玉半路就病死了,他死的时候还很委屈,说自己没有为国尽忠遗恨终生,大哥啊,你天天干着卖国的事情,最后才想着要报国,是不是有点太不要脸了?

左良玉一死,这20万大军,群龙无首,大家把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推举为领袖。可这家伙是个怂包,二话不说带着20万大军就投奔满清去了。

左良玉手握如此多的兵马,一生却只知道躲在老巢里享福,错过了那么多改变历史的机会,最后让满清捡了便宜,实在是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不翻身。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南明史》

点赞4、江都 网友:乱浮沉

明末,左良玉坐拥当时最庞大的军事力量。

但他却先是目送李自成一路攻破北京,灭亡大明,又在南明初建时发兵东下,发起内战,最后,左良玉死后,他的庞大军团麻溜降清。

这样一个人,理应毫无争议地被归为奸佞之臣。

可是,奇怪的是,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他却成了令人为之动容的千古忠臣。

这是咋回事呢?

左良玉对大明亡国不可推卸的责任

明朝灭亡前,大明王朝最庞大的军事集团就是左良玉军团。

左良玉拥兵20余万,号称80万。可是,这支庞大的军团却默默目送李自成从西安一路攻破北京,灭亡大明。

南明成立后,左良玉兵团又是南明最强大的武装集团。

可是,这支大军先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东下打内战。

本就混乱的南明防御体系彻底崩溃!南明君臣效法东晋南宋划江而治的理想彻底破灭!

更过分的是:左良玉死侯,其子左梦庚麻溜地降了大清,使兵精而少的满清兵力暴涨!

可以说,大明之亡,老左的责任不可推卸!

说他是亡国之臣,毫不为过!

站队

可是,为何后来他还被许多人称为忠臣呢?

这是因为左良玉站对了一次队。

左良玉,是侯恂一手提拔的。

侯恂,乃东林党的大佬之一。

所以,左良玉与党人一直关系紧密,来往颇多。

左良玉晚年发起“清君侧”,虽有避李自成之意,但也是卷土了东林党与阉党之争。

因此,东林党虽对左良玉有指责,但总体上将其归为忠臣。

此后,《桃花扇》一书,则把左良玉刻画成了一位赤心孤臣。

因为:《桃花扇》的男一号,乃是侯恂之子侯方域···

经过《桃花扇》的修饰,老左摇身一变,成了“有瑕疵的忠臣”。

想一想被“三气而死”的周瑜和“妆如妖”的诸葛亮,我们就知道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往往比历史史实更大!

如此,老左被涂上一张大红脸,摇身成了忠臣。

其实,左良玉,既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

他只是那个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

左良玉的悲哀

早期的左良玉,还是真的是要作忠臣的。

他早期先在辽东与后金奋力作战,后又被调入内地与农民军激战。

崇祯九年,左良玉在夹山为农民军围困,“粮尽援绝,玉良将自刎”,险些为大明尽忠。

此后,屡次作战,左良玉凭借自己的勇猛、多谋,成了一时良将。

《读明史蠡述》中提到:以左良玉的骁勇多智,遇到汉高祖这样的帝王,可以成为英布、彭越这样的人物。

可是,老左遇到的是崇祯。

在这个环境下,老左一步步变成了跋扈将军。

首先,老左对领导们彻底绝望了。

早先,在左良玉等人的努力下,张献忠投降了。

老左一再表示:张献忠不是什么良民,肯定会再起事,抓紧时间干掉他!

可是,督抚熊文灿却不以为意。

张献忠起事后,熊文灿又不顾左良玉激烈反对,强令左率军出极,结果,左良玉在房山大败,遭到处分。

其后,杨嗣昌则逼得左良玉“黑化”了。

玛瑙山之战,左良玉大败张献忠,眼看就要功成。

此时,督抚杨嗣昌一面贪下功劳,一面设计撤换左良玉。

张献忠趁机贿赂左良玉:献忠死,还有你左良玉吗?

由此,左开始养寇自重,走上了跋扈之路。

其次,老左已失去基本支持。

老左的兵马,多是自己在镇压、招抚农民军的时候扩编出来的。

浩浩荡荡,达到了20多万。

可是,在朝廷的编制里,老左只有4万的额度。

所以,老左每次出征,粮草、军饷都不够,难以行动。

这还不算,大明一些王爷的思维方式令人匪夷所思。

比如,在张献忠大兵压境时,左良玉曾对楚王说:给我20万人的军饷,我替你守境!

楚王不给。

后来楚王被灭后,府中金银财宝无算!

不给钱,只给垃圾领导,你是左良玉,会怎么作呢?会不会跋扈呢?

时代的悲哀

左良玉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

崇祯朝的武将,只有3种:1、服从命令,战败降清。

比如:祖大寿、洪承畴。

他们本来皆大明忠臣,但因为朝廷或强令出征,或无力救援,被迫降清;

2、服从命令,战死,或冤死。

袁崇焕这样的千古悲剧就不多说了。

像孙传廷,虽不愿意,但仍服从朝廷的强令,兵败战死。

像曹文诏这样的名将,虽忠勇无双,却仍然因对文官一言不敬,居然下狱!

3、不服从命令,成为跋扈军阀。左良玉、黄得功,皆跋扈,类于藩镇!

所以,到了南明时,口碑较好的居然是郑成功这样的海盗出身以及李定国这样的反贼出身。

崇祯朝的武将,都有些悲哀。

左良玉,不过那个悲哀时代的悲哀人物而已。


左良玉,本有心作忠臣,却因时代悲剧而变成跋扈之将。

虽然如此,但左良玉毕竟拥兵自重,对大明覆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行为论之,绝非什么赤心忠臣。

至于《桃花扇》等文学作品将他树为正面,不过延续了东林党与阉党忠奸不两立的逻辑而已。

忠或奸,好或坏,根本是要看其作为而非其立场。

以某些立场来简单划分好坏、忠奸,不独古代中国人有之,今天的中西方都有人如此。

可是,这样的脸谱化、简单化,既不客观,也不公正!

点赞5、任丘市 网友:君临天下

左良玉很难说是忠臣,甚至连家国情怀,在他身上也是若有若无。如果说崇祯死后,左良玉哭到吐血,就说他是忠臣,那当时的忠臣可就多了。崇祯死后,京城为他哭泣的大臣有三十多个,这些大臣里面有多少人能算是大明朝的忠臣?

我觉得,与其说他们说在给崇祯哭丧,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为自己作死了大明朝,失去了依靠而哀伤。

▲明代·《左良玉出师卷图》

左良玉自幼丧父,由叔叔抚养成人,所以他没受过太好的教育,大字不识一个。不过幼年的经历也让他学会了左右逢源,很擅长与人搞关系。因而在他出任军官后,他能与士兵打成一片,一起打仗、一起赌博、一起逛窑子、一起烧杀、一起抢劫。

崇祯六年,左良玉遇到了贵人侯询,并在侯询的引导下,升任山西总兵。不过初入疆场的左良玉,运气很不好,初战武安,就被义军打得全军覆没只带着几十名骑兵逃脱,幸亏是后来侯询给他疏通关系,弄了几千昌平兵精锐,打了几场胜仗,取得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战功,他才是保住了官位。

崇祯七年,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左良玉随其出征,镇压起义军。在镇压期间,左良玉立了很多战功,但同时也被人所瞧不起,说他是“遇强则逃,遇弱则战”,从来都不打硬仗的人。可以说就是在此时,左良玉的名声就已经臭了。

又过了两年,天灾人祸加剧,起义军规模愈发扩大,在河南、山西,起义军发展到了百里连营,地方督抚、总兵不敢管的地步。于是崇祯提拔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再次征剿起义军。左良玉也是再度出征。而左良玉在这期间表现简直让人无语,他和张献忠是你追我赶,十分有默契,两人从来没有进行过太大的战斗,前脚张献忠刚走,后脚左良玉就跟进,两人就这么一直转圈圈。而转圈圈的同时,左良玉每到一地必然疯狂施暴。

崇祯九年,张献忠离开襄阳后,左良玉随后进襄阳,以查流贼的名义,放任士兵在城中到处奸淫掳掠,以至于襄阳百姓恨官军,而不恨起义军。

当然,实事求是的说,左良玉军队是这副土匪德行,也不能都赖左良玉。因为左良玉本来就没有治军之才,他能做的只不过是靠一些谋略收买人心而已,他个人意志根本就不能左右部下。崇祯让他这种人去带兵,也有识人不明的责任。

不过从左良玉的做派也可以看出,他打心里眼就没有忠君思想,他这么作,完全就是觉得大明朝家大业大,他作不死而已。他有一天算一天,混日子呗。

崇祯十年,李自成在陕西兵败、刘国能在河南投降,左良玉见到张献忠独木难支,这才联合附近的大群官兵与张献忠开战,打的张献忠大败而逃。

随后,左良玉干了一件很正确的事,那就是追杀张献忠,连追张献忠几百里,差点把张献忠砍死。之后,张献忠在谷城搭上了熊文灿的关系,投降朝廷,接受招安,左良玉为此还找到熊文灿,说张献忠十分狡猾,这次也肯定是假投降,一定要杀他,可惜熊文灿死活不同意。

一年多后,张献忠果然再次反叛,左良玉立马率兵进行围捕,但被早已有准备的张献忠联合罗汝设伏,死伤惨重,左良玉拼死才逃出,跑回了襄阳。

负责总围剿的杨嗣昌对左良玉很不满,就写信给他,让他上点心,别混日子。但前面也说过了,左良玉混日子不全是上不上心的问题,他关键是能力不行。所以随后,左良玉就是故技重施,跟张献忠绕圈圈,只在张献忠后面慢慢跟着,导致张献忠进入四川。

杨嗣昌听说后,大怒,动了让贺人龙代替左良玉的念头。贺人龙听说很高兴,在随后的作战中很勇猛,结果后来杨嗣昌告诉贺人龙此时还需要从长计议,贺人龙就火了,直接告诉左良玉说杨嗣昌之前说要办了你,左良玉也大怒不已,无论随后杨嗣昌怎么调他参战,他都拖故不去,导致杨嗣昌最终因围剿不利而自杀。

崇祯听说杨嗣昌之死,大怒,先处置了一大批官僚,又斩杀了贺人龙,左良玉也因此被削职,以戴罪之身继续领兵。



明朝内部是窝里斗,义军那边则是趁机发展势力,一片大好,到了崇祯十四年时,李自成已经发展到了让左良玉惹不起的规模。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开封,左良玉看到乌央乌央的起义军,吓得直接就不敢打了,连夜跑回襄阳,其它总兵一看左良玉跑了,也掉头就跑。就这样,几十万明军被李自成连追了四五百里地,死伤惨重。

崇祯十五年底,崇祯命左良玉的贵人侯询到河南督师,解围开封。但此时侯询已经不敢前往左良玉军中,只敢在河北遥控。因为左良玉的人品没保证,侯询也怕被他卖。

连贵人都怕他卖,左良玉当时的人品,可想而知是败到什么程度了。

随后,左良玉在督促下,硬着头皮和李自成在开封遭遇,但此时的他,早已经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了。几番大战下来,左良玉再次连夜率军逃跑,也不管侯询了。而李自成在发现左良玉跑路后,当场下令追击,左良玉的撤退变成了溃败,彼此踩踏,死伤惨重,除左良玉本人带领少数亲兵逃往武昌,其余部卒都被消灭。

也就是在这之后,左良玉精锐略尽,虽然其后他又招兵买马,聚拢了几十万人,但新左家军的战斗力之低,让人无法想象。(公开在军营中设妓院)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克武昌,在湖北割据一方。左良玉得知,就去攻打张献忠。因为他觉得湖广是自己的地盘。但是打了几仗之后,左良玉发现打不赢,只好作罢。

后来幸亏是张献忠莫名其妙放弃了湖广,主动跑到四川发展,左良玉才趁机一波袭击夺回了武昌。



张献忠在湖广时期,由于他把藩王和地方官都杀没了,所以到了左良玉进入武昌后,他就成了土皇帝。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北京,崇祯立即封左良玉为宁南伯,并封他儿子左梦庚为平贼将军,许诺以后让他们世代镇守武昌,要求左良玉立刻出兵勤王,但左良玉故意拖延时间,上奏推辞,没多久后传来了崇祯自杀的消息。左良玉听说,哭的吐血。

崇祯死后,一帮作死了大明朝的军头和文人开始诚惶诚恐。左良玉和他的八十万座家军也不例外,人心惶惶,都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直到他们听说了南京有新君登基后,才稳定住了人心,纷纷要求左良玉带领他们去投奔南明。

左良玉一开始不允许,并且在长江两岸架上大炮,截断了长江的航运。但后来马世英和阮大铖在南京掌权,担心左良玉会到南京抢胜利果实(侯询是东林党,左良玉因为与侯询的私人关系,也被马世英等人敌视),就设置防线防备他,这让左良玉很不满。再加上军中早就不满了,吵着要下南京,于是左良玉就以太子从北边逃来,却被南明朝廷关入大狱为借口,发布檄文,讨伐马、阮,率步骑二十多万人,沿长江东下,顺便一路四处抢劫烧杀。

大军到了九江时,左良玉因为与在此镇守的袁继咸有交情,下令不准抢劫九江,但士卒不听他的,还是进入九江城内烧杀,让左良玉很生气,结果在当夜晚上他就气死了。



回顾完左良玉的一生,再看他这个人,可以发现他是真没什么家国情怀,从崇祯七年到十七年,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作死。他从来不觉得自己作死有什么错,直到崇祯自杀的消息传到后,他才恍然大悟,立国276年的大明朝,看来是真没了。

顾诚先生在著《南明史》时,曾评价左良玉是个“勇于虐民,怯于大战”、“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的人。我觉得这种评价,应该是最公正的。

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避免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显然是一派谎言,离开武昌时就大肆屠戮,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南明史》

至于说他在崇祯死后哭的吐血,我觉得他并不是单纯为了崇祯而哭,他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悲戚。

他就好像以前在老国企混日子的人,厂子在的时候,从不为厂子的前途着想,厂长让他们多干点活,就七个不平,八个不忿,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了。而当厂子没了之后,他又开始怀念起来,为厂子的破产而伤心,为自己的前途而嚎啕大哭。

这种人,古代有,当代也有,他们的内核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点赞6、高州市 网友:狂战天下

因为这么说的人是有政治目的的,左良玉其实是明朝的大罪人,清朝史学家徐鼒甚至直接指出,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


那么,左良玉究竟做了什么,会成为明朝灭亡的大罪人呢?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起义军围攻北京。

第二天晚上,崇祯帝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就是现在的景山),看见城外烽火连天,不禁唉声叹气起来。

没过多久,起义军开始攻打北京城了,太监王廉将消息告知崇祯帝,崇祯帝仰天长叹,苦我民尔!

太监张殷见大明朝就要灭亡了,便劝说崇祯帝投降,但被他一剑刺死。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崇祯帝心中,压根就没想过逃跑和投降,这种偏执的想法虽然是愚蠢的,但也保留了大明最后一丝尊严。

崇祯帝自知时间不多,就派人将太子、永王、定王等皇子送到外戚大臣周奎、田弘等人家中,然后写下他人生最后一封诏书,让成国公朱纯臣辅佐太子朱慈烺,也就是让他带着太子逃跑。


在安排完这件事之后,崇祯帝开始处理后宫女眷,他下令心爱的周皇后和袁贵妃等妃子自杀,并叫来15岁的女儿长平公主,蒙着双眼挥剑砍向她,砍断了她一只胳膊,她痛得晕了过去,但其实并未死。

紧接着,崇祯帝又叫人抱来六岁的小女儿昭仁公主,一剑将其刺死,然后在宫中一顿乱砍,杀死了好几名妃子,最后又亲自去让哥哥朱由校的懿安张皇后自杀,张皇后在宫中对着崇祯帝跪拜了一番,然后自缢而亡。

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开始从彰化门进入北京城,到拂晓时分,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了,崇祯帝命人鸣钟召集百官商议对策,但没有一个人前来。

无奈之下,崇祯帝带着王承恩再次来到煤山,先后吊死在了歪脖子树上。

在临时前,崇祯帝在随身携带的蓝色袍服上大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是崇祯帝留给世界最后的话,他请求李自成善待百姓,但也对群臣进行了控诉,他虽然没有具体说出群臣的名字,但左良玉的排名绝对是靠前的。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崇祯帝曾经向左良玉求救过,但左良玉手握八十万人马,却没有去救援北京。

那是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崇祯帝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封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平贼大将军,让他们带兵救援京城,并许诺一旦成功,将让他们世代镇守武昌。

十七年三月,诏封良玉为宁南伯,畀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功成世守武昌。

但是,崇祯帝对左良玉其实也不太放心,就派遣号称是明朝文天祥的左懋第去督促他出兵。

但是,左良玉并没有马上出兵,而是花了很长时间按年月写了一份出兵计划书,再派人送到北京去给崇祯帝看,但还没有送到北京,崇祯帝就挂歪脖子树了,大明朝也就此灭亡了。

左良玉的部下听说北京被李自成攻下了,心中都非常不安,后来又听说福王朱由菘在江南称帝了,就请求左良玉让他们率兵南下,但左良玉派人封锁长江,阻止了他们。


那么,左良玉为何不听从崇祯帝的命令救援北京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说说左良玉这个人了。

左良玉出身寒微,没读什么书,早年从军,在辽东地区与后金作战,跟着孙承宗和侯恂打了不少胜仗,因为功劳卓越而得以升迁。

从崇祯五年开始,各地农民起义军不断,由于崇祯帝很欣赏左良玉,就派他总管河南诸军事,他多次击败起义军,立下不少战功,也开始在明朝官场崭露头角。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起义之后,左良玉多次与之交战,每次都获得大胜,他因此发展成为明朝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但也开始变得骄横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自从高迎祥被杀之后,农民起义军的势头大为削弱,左良玉的积极性突然就变得不那么高了,对于朝廷让他去剿匪的要求,他总是想办法拖延,等监军太监催促他,他才慢悠悠地上路,结果往往是抵达之后起义军早就跑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农民起义军有了喘息之机,并且一步步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就拿张献忠来说吧,左良玉曾多次与之交战,有一次射中了张献忠,差点杀死他,但左良玉没有赶尽杀绝,让张献忠逃出生天了。

崇祯十一年,杨嗣昌与左良玉率兵再战张献忠,杨嗣昌在襄阳战败,屡次让左良玉率兵救援,他硬是袖手旁观,结果杨嗣昌气急败坏之下一命呼呜了。


左良玉究竟想干嘛,为什么不全力攻打农民起义军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左良玉是为了养寇自重。

左良玉自知如果农民起义军被彻底剿灭了,那么他的权势就会受到影响,也无法在战争中大肆敛财了,所以他才不那么积极攻打起义军,而是打一下就停,等起义军实力恢复一些了,再去打一下,如此往复。

尤其对于李自成,在有一段相对长的时间里,左良玉就没打败过他,倒不是说左良玉军队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他不愿意中原地区回归平静。

正如徐鼒所言:

迹其角逐二贼,遇献忠则捷,遇自成则败,岂其材力优于献忠而绌于自成欤?

徐鼒这话说得是一针见血啊,难道左良玉的才能大于张献忠而逊于李自成吗?

显然不是,左良玉遇张献忠则胜,遇李自成则败,是他刻意而为之的,因为打张献忠就是做给朝廷看的,养着李自成才是出于保全自身的考虑。

在明朝中后期,不乏养寇自重的将领,比如说万历时期的李成梁,努尔哈赤的崛起全赖他的纵容,不然后金也不可能一步步发展壮大。

这种风气其实是很可怕的,被文官压制的明朝武将,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养寇自重这种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或者是获取更多的利益。


左良玉作为李成梁之后明朝最为重要的将领之一,其本身的军事素质是没得说的,不然也不可能打那么胜仗,但养寇自重这件事,可以说是把明朝坑惨了,正是他让李自成重新崛起的。

不过,让左良玉没想到的是,他是小看了李自成了,本以为李自成只是他的一颗棋子,但李自成后来却让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事情是这样的,李自成在崇祯九年被击败之后,于崇祯十一年再次起义,他吸取了第一次起义失败的教训,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穷苦老百姓的极大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数万人,并通过攻打河南洛阳、杀掉福王朱常洵、平分他的家产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从而一步步做大做强。

当好那时候左良玉跟杨嗣昌去攻打张献忠去了,清军又在攻打明朝边界,这就给了李自成发挥的空间,他率领起义军披荆斩棘,在一年半时间里先后占领河南,陕西等地,并建立了大顺政权。

李自成势头强劲,等左良玉回过头来准备再次攻打他的时候,却先后在朱仙镇和开封两次败在李自成手下。


到这个时候,左良玉是真的打不过李自成了,他便调整了战略,在由襄阳退至武昌,再转道去九江的一路上烧杀抢掠老百姓,还强征兵源,最后又有了二十余万人马。

更为悲哀的是,就在左良玉拥兵自保的时候,张献忠也再次做大了,他曾一度率兵打到武昌城下,但左良玉为了保存实力,竟然将武昌拱手让给张献忠。

后来,因为张献忠攻打蜀地,又有朝廷严令在后,左良玉这才派兵收复武昌,武昌也就此成为他的大本营。

到崇祯十七年,清朝将明朝的宁锦防线彻底摧毁,关外只剩下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的势力都很大,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明廷已经没有钱粮和兵力去剿灭他们了,除了左良玉等少数几个人之外。

彼时左良玉的兵力已经发展到八十万人了,号称百万,左良玉将这些兵力分别安置在武昌的各个山头上,从远处观望,山上到处都是人,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十分强盛。

二月二日,李自成开始向北京进发,他一路上披荆斩棘,明军无不败退,但投降起义军的将士则更多。

李自成之所以如此顺利,一是因为起义军个个斗志高昂,已经形成席卷之势,二是明军缺粮少饷,还缺乏有经验的将领,因此节节败退,甚至是投降。


到三月,起义军以牺牲七万人的代价,攻下了通往北京最大的屏障武宁关,还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武宁关被攻克之后,明朝各地守将军心大乱,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也很快就送到,李自成一鼓作气打下居庸关和昌平,兵锋直逼北京。

崇祯帝对于李自成起义军的进军速度感到十分吃惊,他一面封左良玉为伯爵,让其率兵救援北京,一面又在王公贵族中借款用于剿匪,但左良玉拖延着按兵不动,而王公贵族们也不太愿意拿出钱来借给崇祯帝。

左良玉之所以眼巴巴看着李自成起义军一步步逼近北京而无动于衷,除了他想拥兵自保之外,其实也有一些苦衷。

左良玉的苦衷之一:

他虽然有八十万军队,但其中至少有七十万人没什么战斗力,这些人要么是被打散的农民军,要么是被农民军打残的明军,最多的还是临时抓的壮丁,他们训练不足,战斗经验不丰富,拉出去只能当炮灰。

然良玉自朱仙镇之败,精锐略尽,其后归者多乌合,军容虽壮,法令不复相慑。

但李自成起义军就不一样了,别看他们都是贫苦农民出身,但因为长期跟随李自成南征北战,战场经验还是不错的;李自成又用“均田免赋”和“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这些政策来诱惑和鼓励他们,他们个个干劲十足,打起仗来不怕死。

如果左良玉出兵救援北京,那么最坏的结果将是再遭遇一场如同朱仙镇那样的大败仗,最终兵力损失殆尽,他又将回到解放前,这个风险是他不愿意冒的。


左良玉的苦衷之二:

时间来不及了,崇祯帝叫他去救援北京的时候,李自成起义军前锋已经抵达昌平,主力也到了河北张家口,左良玉远在千里之外的武昌,他就是日夜兼程也很难赶在李自成之前抵达北京。

况且,左良玉还得知,崇祯帝除了叫他入京拱卫之外,还命令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和山东总兵刘泽清入京勤王,这些人也都没有去(或者是假意去勤王),甚至还有人投降起义军,这就让左良玉更加坚定了不去勤王的决心。

左良玉的苦衷之三:

他跟崇祯帝是塑料君臣,因为之前他几次不听朝廷调遣,崇祯帝虽然没有责怪他,但心里对他已经是恨之入骨了,左良玉知道自己即使去救援北京,也不太可能得到什么好处,所以他不愿意去。

再者说了,去京城勤王的人,多半都没什么好下场,比如说宗室亲王朱聿键曾带兵去北京勤王,结果遭到崇祯帝忌惮,最后被废为庶人;后金偷袭北京的时候,袁崇焕曾带兵勤王,结果被崇祯帝怀疑卖国通敌,将其凌迟处死,家人全部流放千里之外。


还有卢象升,他也曾带兵勤王,与敌人奋力交战,结果崇祯帝的亲信高起潜眼睁睁看着卢象升身中数箭而不去救援,而且他死后八十余天没人收尸,实在是太悲惨了!

说来说去,崇祯帝这个人的猜忌心太强了,他在位十七年,连续更换了十四个兵部尚书和十一个刑部尚书,杀掉了七个总督和十二个巡抚,为他卖命的人都没好下场。

比如说孙传庭,他力战李自成而死,但崇祯帝却将责任归咎于他,说他畏战,其他大臣自然就不愿意为崇祯帝卖命了,洪承畴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投降清朝的。

在这种情况下,功高震主且不听使唤的左良玉,敢去北京勤王吗?

但不管怎么说,左良玉作为明朝将领,不能因为任何客观因素而置国家安危而不顾,他去了哪怕失败了也是英雄,但不去必定就是罪人,这没什么可说的。

那么,左良玉究竟想干嘛了,明朝灭亡了对他有啥好处,他最终结局如何?

按道理来说,左良玉手握八十万人,不说当皇帝,起码守住武昌当一方割据势力也是没问题的吧。


但可惜的是,左良玉那时候已经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了,他的家眷早些年在许州被起义军被杀绝了,只剩下一个儿子左梦庚在身边,他本人也已经年老了,身体还多病,所以他占据武昌期间,只是日夜笙歌燕舞,没有进军中原的意图。

良玉家歼于许州,其在武昌,诸营优娼歌舞达旦,良玉块然独处,无姬侍。尝夜宴僚佐,召营妓十余人行酒,履濆交错,少焉左顾而欬,以次引出。

也就是说,晚年的左良玉正在用享乐来弥补大半辈子军旅人生的缺憾,他只想要死死守住武昌,过几天逍遥日子而已,这也是为何崇祯帝许诺将武昌封给他的原因。

崇祯帝死后,左良玉被朱由菘封为宁南侯,太子太傅,并将长江上游的事务全权交给他处置。

但左良玉根本不想配合朱由菘恢复明朝,他只是趁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之际,收复了湖北西部大片土地,以此作为武昌的屏障,此后就再也不怎么出兵了。

但让左良玉万万没想到的是,明朝的党争余毒被南明完美继承,马士英掌权之后,将他划为东林党,在军事上对他采取防御态势,还派遣锦衣卫去抓捕他的属下,这让他忍无可忍,最终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不过,那时候左良玉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他带领几十万人坐船到九江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

左良玉去世后,他的儿子左梦庚成为统帅,但不久后清军就南下了,由于军队战斗力不怎么强大的,左梦庚也没有左良玉那样的军事才能,所以他最终投降了清军。

左良玉实为罪人,为何有人说他是忠臣?

由于看着明朝灭亡而无动于衷,左良玉作为民族罪人这个锅是甩不掉的,但竟然有人说他其实是忠臣,这是为何呢?

原来,这种说法最早是起源于明朝灭亡之后,南明为了争取左良玉,就在官方对他做了认可,比如说给他封爵封官,宣传他抗击后金和农民起义军的英雄事迹,等等,目的无非就是将他拉到自己的阵营。

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要想恢复大明,就要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势力支持,左良玉拥兵八十万,自然是重点争取对象了。

但真正让左良玉成为忠臣良将并蒙蔽了世人几百年的,还是一本叫做《桃花扇》的畅销传奇剧本,它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孔尚任写的。


《桃花扇》对左良玉进行了大量正面的描写,将其塑造成了一位大忠臣和大英雄,孔尚任之所以要这么做,跟一个叫做侯方域的人有关。

原来,侯方域也是明朝四公子之一,他跟孔尚任是好哥们,而他又是明朝东林党人户部尚书侯恂之子,侯恂则对左良玉有知遇之恩,并且长期担任左良玉的直接上司,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关系非同一般。

并且,孔尚任也是东林党思想的支持者,所以无论是从私人关系角度出发,还是从政治理念角度出发,他都要对左良玉进行正面宣传,将其塑造成忠臣和英雄。

在《桃花扇》中,左良玉是以明朝三忠的角色登场的,经过三百余年长盛不衰地演绎和传播,左良玉被成功洗白了,他光辉的形象自然就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了,很少有人通过正史去了解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点赞7、吉安市 网友:七宗罪

文臣“不拟旨南迁”,武将“不勤王救驾”。

崇祯的两个性格缺陷,导致他坐而待毙。

作为武将,为什么左良玉“不勤王救驾”?

就要先看一看作为文臣,内阁首辅魏藻德问什么“不拟旨南迁”!


一、崇祯的“甩锅大侠”性格,得罪了文臣,坐失“南迁”良机。

(一)杀了陈新甲,崇祯坐实“甩锅大侠”,从此文臣“明哲保身”,无人再敢“直言劝谏”。

为了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崇祯秘密指示陈新甲,与大清和谈。

努尔哈赤提出的条件之一是:不再称臣,与明朝平起平坐。

陈新甲不敢做主,写了奏疏,准备第二天汇报给崇祯,让他定夺。

但事有不巧,此事被陈新甲的仆人泄密。

朝廷言官群起而攻,纷纷质问崇祯。

崇祯无奈,他不敢承认是自己指派陈新甲的,害怕落一个“卖国贼”的口实。

于是,崇祯否认自己是始作俑者,将此事的责任一股脑儿全部推给了陈新甲!

陈新甲进退两难,无法自圆其说。

最后,崇祯怕引火烧身,为了自保,竟然将陈新甲下狱。

即便陈新甲反复求饶,崇祯最后还是将其处死了。

从此,崇祯的“甩锅大侠”性格,彻底得罪了文臣,他们一个个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没有人再愿意“直言劝谏”,因为弄不好,便会被崇祯“甩锅”,人头落地!


(二)危急时刻,崇祯想让魏藻德“拟旨南迁”,魏藻德只是磕头,始终未有一言。

杀了陈新甲,从此无人再敢言和。

从此,明朝只能“两线作战”:对内镇压起义军,对外阻击八旗兵。

当李自成直逼京城,大事不妙之时,崇祯问大臣,如何是好?

他的意思是想让大臣们首先提出“南迁的动议”,这样他就可以顺水推舟了。

但有陈新甲的例子在先,没有一个人敢建议“南迁”,因为一旦你建议了,就会被“义正辞严”的所谓“忠臣”们,扣上一顶“逃跑者”的帽子。

最后,弄不好,就会被崇祯这个“甩锅大侠”投入大牢。

崇祯自己更不敢提“南迁”,因为有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只要一提,言官就会群起而攻之,指责他“违反祖训”!

他这个“甩锅大侠”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被别人“甩一口黑锅”呢?


无奈,崇祯把内阁首辅魏藻德叫到内室,让他“拟旨南迁”。

而且,崇祯说:只要你“拟旨南迁”,我就立即批准!

魏藻德是一个老狐狸,他知道,一旦他亲自拟旨,就会立即遭到言官攻击,成为众矢之的!

即便崇祯这一次支持自己,南迁成功,那到了南京,最后清算后账时,自己又将被崇祯这个“甩锅大侠”狠狠地“甩一口黑锅”!

弄不好,就又要“步陈新甲的后尘了”!


因此,面对崇祯的要求,魏藻德跪在地上,一声不吭,唯有磕头。

崇祯气的直发抖,一脚踹翻椅子。

三天后,北京陷落,崇祯上吊。

魏藻德又跪到了李自成的脚下,他投降了!


二、崇祯的“刻薄寡恩”的性格,得罪了武将,失去“勤王”后盾。

(一)对待孙传庭“刻薄寡恩”,崇祯凉透了正在征战的明朝武将的心。

公元1638年,孙传庭与洪承畴合作,在潼关,将李自成杀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

李自成只是带领18人,逃入深山。

即便立有如此大的功劳,当孙传庭与兵部尚书杨嗣昌发生矛盾时,崇祯“刻薄寡恩”,竟然将孙传庭下狱,坐了三年多的牢,得病,耳朵都聋了。


公元1642年,由于军情紧急,崇祯又启用孙传庭,都督7省军务,赐尚方宝剑。

公元1643年,孙传庭救援开封,兵败汝州,明军被杀死4万余人。

李自成一路追击,攻破潼关,孙传庭战死沙场,尸骨无存。


然而,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崇祯“刻薄寡恩”,武断地认为孙传庭是兵败诈死,畏罪潜逃,没有给予任何封赏。

崇祯的这种“刻薄寡恩”的性格,凉透了正在征战的明朝武将的心,从此,他们一个个拥兵自重,养敌自重,不再“唯朝廷之马首是瞻了”,这就为关键时刻,没有武将“勤王”,埋下了伏笔!



(二)危急时刻,崇祯想让武将“勤王”,有的趁机讹诈,有的找借口,有的拖延。

李自成来了,崇祯下旨,号召武将“勤王”。

吴三桂接到圣旨,回话说:陛下,勤王可以,但军饷不足,需要开拔费用几十万两,请先拨费用,然后大军才能开拔,不然军心不稳呀!

这不是在“趁机讹诈朝廷”吗?

等到崇祯筹集够了开拔费用,吴三桂走到半路,北京城破。


刘泽清接到圣旨,回话说:陛下,卑职巡视军队,不慎落马坠伤,需要调养几天,才能率兵出征。

这不是在“找借口”吗?

还没有等到崇祯回话,他的伤便好了,自己带着军队先向南方跑了。


左良玉接到圣旨,回话说,陛下,卑职不胜惶恐,连夜召集谋士,针对此次“勤王”大事,我们谋划了一个进军方案,现在报给陛下,你看可行与否,如果可行,我们将立即出发。

这不明显是在“拖延”吗?等于是坐等北京沦陷。


六福雅士评曰:

崇祯是“甩锅大侠”,“甩锅”陈新甲。

陈新甲“身死”,而明朝文臣“心死”,则崇祯的南迁机会“胎死腹中”。


崇祯是“刻薄寡恩”,“刻薄”孙传庭。

孙传庭“身死”,而明朝武将“心死”,则崇祯的勤王机会“无疾而终”!


李自成来了,几十万起义军来了。

文臣心死,崇祯“不能南迁”,以避敌锋芒;

武将心死,崇祯“无人勤王”,以固守待援;

那剩下的,就只有一条路了:

城破了,楼塌了,“歪脖树上我死了”!


关注我,六福雅士。谈史论道,风趣幽默。

点赞8、洛阳市 网友:眼淚錯覺

明朝末年,左良玉确实是手握重兵,为什么在国都危急的时候没有北上勤王?

崇祯皇帝的死,这个事实上也不赖左良玉,后来他还被称为忠臣。我想主要可以从这么两个方面来解说。

其一、左良玉曾经打得张献忠丢盔弃甲、溃不成军,确实是有功之忠臣

明朝末年,农民军的势力已经十分旺盛,兵力纵横在三晋、京城周围,以及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左良玉、曹文诏、李卑、艾万年等明朝将领,先后同张献忠和李自成农民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此后,左良玉扼守新安、渑池,其他将领陈治邦驻守汝州,陈永福扼守南阳,都只是坐甲自保而已,根本不能重挫农民军。

农民军每个兵营都有几万士兵,士兵们轮番出击作战,军粮供应比较充足,明军兵少,设防又多,粮饷供应也跟不上。

农民军骑马进军,每天能走几百里,明军步兵比较多,精锐骑兵比较少,走几十里路就精疲力竭,因此大多官兵都有畏难情绪。

后来,左良玉在怀庆与当地督抚意见不同,由此产生了养寇自重的想法,没有严加剿灭起义军,就给了农民军以喘息的机会,他又收留了很多投降过来的将领,以便扩张自己的势力。

当地的明军督抚以文书征调他的军队,他也找借口不准时应征,渐渐有些骄横自恣的做派,但是左良玉的军队确实有很强的战斗力。

  • 1638年正月,左良玉与总兵陈洪范在郧西大败农民军之后,张献忠被杀得血流满面

当时,张献忠想假借官府的名义袭击南阳,驻扎在南关。左良玉正好赶到,心中怀疑,就召假冒的明军前来听令,张献忠怕被识破,因此脚底抹油跑了。

左良玉也是够胆大,直接追上去,射了两箭,射中张献忠的肩膀,又挥刀猛砍上去,张献忠血流满面。幸亏他的部下及时援救才得免一死,最终逃到谷城,不多时,请求投降。

左良玉知道他是假装投降,竭力请求向他进攻,但是熊文灿将军不允许,还是放虎归山了。

其后,左良玉在川陕交界的平利一带与张献忠遭遇,张献忠大败,献忠妻妾被捕,农民军首要人物很多都被杀了,左良玉因此加太子少保。

  • 杨嗣昌虽拜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但总觉得左良玉傲不可用

崇祯十三年(1640年),督军杨嗣昌还是举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他为平贼将军。

李自成攻打襄阳之时,左良玉撤兵至武昌,他向楚王要兵、要粮,均没得到足够的补给,就掠夺武昌的漕粮盐舶,到九江后拥兵20万观望自保。

  • 此后,张献忠借机攻克武昌。

朝廷严令出兵,他才出战大败后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他顺势出兵收复武昌。

此后,明朝把长江上游的事,专门交给了左良玉,不久又加封他为太子太傅。

因为有上述这些战功,左良玉确实可以被称为“忠臣”,太子少保、太子太傅等官爵,就说明当时的明朝也确实把他当做“忠臣”。

其二、崇祯皇帝死前,左良玉确实手握80万大军,但是北上勤王需要时间,实在是来不及

1644年3月,明朝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北上勤王,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

又命令给事中左懋第,顺路经过湖北时督促左良玉出兵作战,左良玉只好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的奏折。可惜他的折子交上后还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就听说京师已经被李自成大军攻破。

其实,崇祯皇帝也是比较认死理,什么“君王死社稷”这些话也当真,执迷不悟,以至于两线作战,陷入绝境后,又不南下,也可以说他是自找苦吃。

当然,可能左良玉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也存在故意拖延时间的可能。

但是就算左良玉心急火燎的北上勤王,时间上也确实来不及,吴三桂从山海关出发都来不及,何况是左良玉从武汉出发,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

点赞9、巴彦淖尔市 网友:卡沙巴ノ

竟然有人认为左良玉是大明忠臣,我真的是笑的好无力!

如果左良玉能被称为忠臣,那吴三桂都可以评价为精忠报国、赤胆忠心、披肝沥胆了。

很多人都说吴三桂是大明的叛徒,是汉奸,是民族罪人,应该永远被唾弃,吴三桂挨得骂,不比秦桧少。

其实要我说,在晚明那几年,还真没有几个人像吴三桂这样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吴三桂早年在抗清战场上,那也是最闪耀的将星,皇太极曾多次写亲笔信许以厚位招降吴三桂,吴三桂都没有答应。

等到李自成大军麾向北京的时候,崇祯下令吴三桂前去北京勤王,等到吴三桂到达唐山一带的时候,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了。

李自成1644年三月十七日到达北京,十八日就被太监打开了城门,但凡崇祯能够在北京组织几天抵抗,吴三桂也能赶到北京,时局也不会如此,说吴三桂勤王不利,纯粹是甩的一口好锅。

吴三桂挨骂的主要原因是投降清廷,明朝遗民骂他,后来吴三桂又反清,结果清朝也骂他,还被乾隆写进《贰臣传》,牢牢的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实吴三桂投降清朝的时候,崇祯已经自杀,真正意义上的明朝已经灭亡,假如吴三桂投降了李自成,那才是对崇祯的最大侮辱,毕竟崇祯是死在李自成的手上。

所以,不管吴三桂投降给谁,都不是叛明,在明朝的最后时刻,也算是尽自己最后一份力了。

相比吴三桂,左良玉干的都不是人事!

不同于明朝晚期叫得响的袁崇焕、孙传庭、洪承畴等名将都是科举进士出身,左良玉是穷苦大众出身,从小没有读过书,完全是一个大头兵,从最底层一点点提升起来,每一个都不容易。

崇祯元年,宁远卫发生兵变,当时左良玉担任辽东车右营都司,受牵连而丢了官职,恰恰是在崇祯年间得到了提拔,崇祯三年复官,在对清军作战的时候,因功而受到重视。

崇祯五年时,陕西农民军发展壮大,朝廷命令左良玉到中原去抵御农民军,在此期间,左良玉是南征北战,跟农民军鏖战十年之久,逐渐发展壮大。

当然,左良玉跟同样镇压农民军的孙传庭是两码事,孙传庭是屡战屡胜,打得李自成是屁滚尿流,左良玉是跟个泥鳅一样,就在那里滚,有的时候获得大胜,有的时候一败涂地。

总体来说,打不入流的流寇还算是把刽子手,但是遇到李自成这样的专业农民军,也只能是拼命逃窜。

当然,乱世当中,泥鳅方能苟活也是一条定理,像孙传庭、卢象升这样硬气且刚正不阿的将领都经不住崇祯的瞎折腾,一整就细碎,孙传庭和卢象升先后惨死就是证据。

反倒是左良玉这样的泥鳅存世法则能够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在乱世中不断发展自己,也算是明末的奇葩景象了。

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开向北京的时候,账面上能够看到的军队主要有三支,一支是上面所说辽东吴三桂部,另外是江北四镇,以及左良玉部。

说实话,吴三桂部责任更重大一些,因为松锦大战失败后,明廷在辽东战场的防线基本崩溃,如果不是皇太极暴毙,清军早就打到山海关了,多尔衮稳定政权后,也开始磨刀霍霍向宁远进发了,此时吴三桂一撤,估计明廷只剩下一个山海关防线了,实际也不堪一击。

江北四镇当时就表示没有能力北上,只有在湖北一带的左良玉部北上对崇祯助力最大,也是崇祯盼星星,盼月亮等待的勤王之师,然而在收到崇祯的勤王命令后,左良玉却磨磨叽叽,就是不愿意发兵。

为什么左良玉不能像孙传庭、卢象升那样为“君父”崇祯一败涂地,主要原因还是左良玉没有文化,明朝官制就看学历,不是进士出身,想要拜将入相是难上加难,就连吴三桂这样辽东将门之后,那也是武举出身。

正因为没有文化,处处受打压,偏偏又遇到一个不靠谱的皇帝崇祯,把左良玉恨的是牙痒痒。

崇祯压根也不信任左良玉,左良玉有军功的时候,崇祯怀疑,认为左良玉虚报战功,等到左良玉打了败仗,直接连降三级,到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左良玉已经拥兵三十多万,官职却只是一个总兵。

当然,崇祯不单单是不信任左良玉,他是不信任任何人,之前清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袁崇焕前去勤王,结果清军撤退的时候,崇祯把袁崇焕给凌迟处死了。

此后,清军隔三差五就来北京包围一把,崇祯也曾让左良玉勤王,结果左良玉刚走到一半,清军就撤退了,崇祯只是让左良玉回到驻地,一点也没提赏赐的事情。

自古以来,军队勤王不说大规模赏赐,怎么也得给大家犒劳犒劳,吃顿饱饭,偏偏崇祯是铁公鸡拔毛,一毛不毛。

这次等到李自成进军北京的时候,崇祯是吓坏了,一封接一封的加急让左良玉出兵,为了“收买”左良玉,让其带兵北上,封其为南宁伯,并且将印信交给他儿子,并且一再表示,只要出兵,一切都可以谈,甚至可以把武昌封给他们父子,世代把手,不但是对其割据一方的合法认可,相当于异性藩王待遇了。

但是左良玉还是不为所动,只是奏报了一个出兵计划,来一个拖字诀,等到朝廷答复,这一来一回,左良玉还没等动员,北京就已经沦陷了。

大概左良玉对崇祯最大的恩情就是,失声痛哭了一把,然后也没有发兵北上去收拾残局。

假如左良玉是一个忠臣,最起码也应该虚张声势一下,向中原进发一下,看看能否控制局势的发展,事实就是左良玉什么都没有干,完完全全想要在武昌割据下去。

崇祯自缢后,福王朱由菘被拥立为皇帝,是为弘光帝,当时左良玉号称百万雄狮,一度被看作南明政权的救星,能够拱卫南明的西北。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左良玉既没有替崇祯报仇北上与李自成打个你死我活,也没有做好准备防止清军南下,反而在农民军与清军两相决战的时候,率军南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要对南明政权动刀,在左良玉的攻势下,弘光政权迅速土崩瓦解。

实际上,左良玉率军南下,也并非什么清君侧,主要是避李自成大顺军锋芒,李自成在山海关大战失败后,开始南撤,面对这股残军,号称八十万大军的左良玉竟然不敢一战,反倒是不如湖北九宫山的一阶农民,一叉子就把李自成的小命给带走了。

当时左良玉年岁已高,忧心忡忡,在南下的时候一命呜呼了,等到他儿子当权后,清军已经杀了过来,结果左梦庚率二十万大军直接投降了,可以说,左良玉父子的作风真就不如吴三桂忠贞刚烈。

左良玉这个人,其实就是“勇于虐民,怯于大战”,虚张声势有一套,真到动真格的时候,水的一匹。

点赞10、定州市 网友:豌豆射手

按兵不动,坐视李自成攻破北京,左良玉也有一定的无奈。此外,左良玉绝非忠臣,最多只能算寄生在大明身上蚂蟥,宿主死了,出于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以往快乐时光的怀念,哭两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多说一句,南明弘光政权的灭亡,实际上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左良玉拒绝勤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随后,李自成颁布诏书,东征灭明。面对严峻的形式,崇祯于正月二十八日下旨,诏天下兵马入京勤王。

此时,大明王朝危如累卵,已经面临万劫不复的危局。

而为了左良玉能够提兵北上勤王,崇祯下旨授左良玉为宁南伯,封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平贼将军。另外,崇祯还下旨许诺,只要能够平定贼寇,左良玉父子可以世代镇守武昌。

这件事几乎接近裂土分封,足以证明大明的之危局,崇祯之急切。

然而,当坐拥80万大军的左良玉接到勤王诏书后却表现异常。在这种极度危机的时刻,左良玉并没有立刻提兵北上,反而不紧不慢的是拟定了一份勤王计划书,并交由左懋第带回北京转呈崇祯。

显然,左良玉不愿意去京城勤王。

结果也就明显了,当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大明王朝落下帷幕。

而崇祯死后,左良玉的部下人心惶惶,左良玉也失声痛哭。

看到这儿,很多人纳闷,左良玉明显不愿意出兵救援崇祯,可为什么当崇祯自缢,大明王朝灭亡后,左良玉还表现的如此悲伤呢?

首先,左良玉不愿意出兵援救崇祯,并不代表他希望大明王朝灭亡。相反,他是希望崇祯能够渡过难关,从而让残破不堪的大明王朝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利益。

左良玉这个人发迹于辽东,崇祯元年,由于宁远卫发生兵变而被免职。崇祯三年,左良玉复职。后来得到了兵部侍郎侯恂的赏识,在辽东做到了副将。

崇祯五年,左良玉入关就职,从此开始了关内剿匪的历程。

当时,关内农民起义军的力量已经非常很强大,纵使崇祯派遣了大量官军围剿,双方也是互有胜负,任谁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平定起义军。

于是,就在这种互有胜负的较量中,左良玉逐渐拥有了一支完全听命与自己的军事力量。

到了崇祯八年,由于几年的较量,左良玉的军队日渐壮大,因此,其个人日益骄横,且不遵朝廷指挥。就在当年正月,农民军毁坏凤阳皇陵,而且还打下了鹿邑、柘城、宁陵、通许,此时,驻扎在许州(今许昌)的左良玉在接到命令后竟然按兵不动,选择了静观其变。

由此可见,左良玉这个人已经由武将转向了军阀。按兵不动的目的一来是保存实力,二来则是养寇自重。因此,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左良玉出兵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朝廷的命令、帝国的安危,反而是自身的利益。

崇祯十年,安庆告急,左良玉奉朝廷命令南下平定匪患,在抵达六安时,左良玉和农民军发生了遭遇战。由于农民军装备落后,左良玉大胜,随后,农民军纷纷逃入山中躲藏。

此时,左良玉再次选择按兵不动,目的就是养寇自重。看到这种情况,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命令左良玉入山剿匪,而左良玉却选择屯驻舒城,然后在当地奸淫掳掠。此时,真应了那句话;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

由此可见,左良玉已经把军队看成了自己的私产,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哪怕天塌下来,自己都不在乎。

后来,崇祯亲自出面下旨让左良玉入救援农民军围攻的瓜洲、盱眙等地,然而左良玉竟然让中州的士绅联名向朝廷上书挽留自己。而崇祯却也只能干瞪眼,压根没有任何办法。

崇祯十五年,距离大明王朝的灭亡只有两年的时间,此时,李自成的军队已经非常强大。面对这一情况,朝廷以左良玉的“伯乐”侯恂为督师,发内帑五十万犒赏左良玉部将,命他们攻打李自成。此战,左良玉和李自成决战与朱仙镇,然而,左良玉大败而归,十年来积攒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

被李自成打败后,左良玉退至武昌,而后又转移到九江。在九江,左良玉收集了20万残兵败将,而为了筹集这些人的粮草,他又一次使用了兵过如蓖手段。后来张献忠攻克武昌,左良玉看准张献忠立足未稳,迅速出击。张献忠战败后出于害怕逃入蜀川,左良玉屯驻武昌。

在这里,左良玉一方面收集残兵败将,一方面招募投降的农民军。两年后,左良玉便收集了80万大军,对外号称拥兵百万。也恰好就是这一年,李自成誓师东进,左良玉作壁上观,明朝灭亡。

纵观左良玉的一生,由辽东战场进入关内剿匪后,他已经由武将转变为军阀,对明朝没有任何忠心可言,所做的一切都以壮大自身势力为主。也因此,对于北上救援崇祯这种吃力不讨好,搞不好还可能损失自己实力的事情,左良玉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

另外,左良玉确实是被李自成打怕了,朱仙镇一战,左良玉积攒了十年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如果不是后来召集了大量残兵败将,左良玉很可能会失去自己在明廷的政治资本。而现如今,左良玉虽然拥兵80万,但这些士兵都是散兵游勇,如果离开大本营,很可能一触即溃。

所以,左良玉不肯北上救援崇祯,一来是出于保存自身实力,二来是没有胆量对阵李自成,第三则是这些士兵太弱了,压根没有一战之力。

当然,明朝末年,由于党争严重,再加上崇祯性格刻薄,所有失势的官员几乎都没有好下场,这也导致了朝廷大部分武将都在积蓄力量,避免损失自己在朝廷的政治资本。也因此,当崇祯下令天下兵马救援北京时,不仅是左良玉,吴三桂、黄得功等人也基本都是作壁上观。

而明朝灭亡后,对于左良玉而言失去了大靠山。李自成占据北京,天下改旗易帜,自己一下子由官军变成了流寇,而且很可能会被李自成消灭。因此,左良玉哭的实际上是自己的前程。

接下来南明建立,左良玉由于出身东林党人而被马士英、阮大铖排挤,此时,又恰好遇到李自成放弃陕西,意图攻打武昌。于是,左良玉为了在南明朝廷占据一席之地,选择带兵东进,而此次东进,直接导致了南明弘光政权的灭亡。

当时,南明弘光政权正面临清朝进攻,左良玉东进,南明被迫分兵防御。两面受敌之下,南明直接崩溃。后来,左良玉因病死在九江,其子左梦庚统领军队,最终投降了清朝。

说句实话,左良玉这种人,其实是明朝末年大部分官僚的代表性人物。明朝活着的时候,由于日薄西山,他们便在明朝的大旗下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尽情的作死。然而当明朝真的灭亡了,他们又开始哭哭啼啼,比谁都伤心。而他们的伤心,压根不是对明朝的忠心,只是在怀念寄生在明朝身上快感。

点赞11、庆阳市 网友:御临江

左良玉,是大明朝最后的掘墓人!

不是因为他没有出兵救崇祯,当时吴三桂也没有去,而且,左良玉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对手。

左良玉的蠢,在于他的窝里斗。

崇祯死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政权,史称南明。开局非常稳,江北四镇严防死守,清军一时难以攻破,如果精诚团结,和大清划江而治甚至收复失地都是有可能的。

左良玉拥兵百万,本来应该是抗清的主力,但是,他却头脑发热攻打南京,美名其曰“清君侧”,其实就是反叛,就是“窝里斗”。

左良玉的反叛,无形中成为了大清豫亲王多铎的“神助攻”,南明弘光政权被两面夹击,最终南京城破,南明失去了最富饶的江南地区,从此奄奄一息。

崇祯皇帝紧急求援,左良玉按兵不动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逼近北京,一路势如破竹,北京城内乱作一团,有头有脸的富商大官们都在计划着出逃。崇祯皇帝急忙发出两道调令,要求大军火速救援。

一道命令是发给三海关总兵吴三桂,另一道命令,就是发给左良玉。

当时左良玉屯兵于武昌,有80万兵力,对外号称百万,在当时来说是明朝兵力最多的一支队伍。

为了调动左良玉的工作积极性,崇祯皇帝还特意加封他为“宁南伯”,封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平贼将军”,并承诺,事成之后,可以让他们父子世代镇守武昌。

但是,左良玉并没有火速出兵,反而先写了一个“出兵计划表”,送给崇祯过目,说:“老板,你先看下这个计划可行不可行,您签字后,我就执行”。

可惜,这个计划还没有送到崇祯手上,李自成就攻破的北京,崇祯在无可奈何之下,上到煤山自尽而亡,临死前高呼:

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接到消息的的左良玉掩面痛哭,哭到吐血。

他是为崇祯之死而哭吗?他是为大明之亡而哭吗?

不是,他是为他自己而哭。

大明公司破产了,他就得自谋出路了,在公司混日子时间长了,早就没啥一技之长了,作为“4050人员”,他的再就业之路可是有点困难啊。

有人说,左良玉不是骁勇善战吗?不是屡破农民军,军功赫赫吗?怎么会是混日子呢?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后来的左良玉拥兵自重,早就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对崇祯的指令是阳奉阴违,而且军纪极差,烧杀抢掠,民怨极大。

孤儿出身,善于做人,左良玉的逆袭之路

左良玉是孤儿,从小在他叔叔家长大,一天学也没上过,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左良玉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非常“社会人”,善于笼络人,这也成为他后来统兵的法宝。

入伍后,左良玉表现的非常勇猛,一开始他在辽东和清军作战,后来在东林党人,兵部右侍郎侯恂的推荐下,进入关内镇压农民起义军。

就是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左良玉不断的收容残兵,逐渐的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慢慢的变得娇纵跋扈起来,拥兵自重,不服从调遣的事情时有发生。

崇祯九年,农民军攻破颍州,进入凤阳后大肆破坏老朱家的皇陵,当时左良玉驻守许州,却拒绝出兵。

崇祯十三年,崇祯命杨嗣昌督军,因为杨嗣昌曾经有意让贺人龙取代左良玉的位置,因此,左良玉对杨嗣昌怀恨在心,眼睁睁的看着张献忠攻打襄阳,拒绝出兵,最后把杨嗣昌给气死了。

说也奇怪,当时的农民军有好多股势力,左良玉可以追着张献忠的屁股打,但是就是打不过李自成,看见李自成的部队就赶紧跑。

崇祯十一年,张献忠来到南阳,左良玉率军追击,在追击的过程中,左良玉两箭射中张献忠的肩膀,并抽出大刀向张献忠砍去,砍的张献忠满脸是血,幸亏被部下及时救走。

崇祯十三年,在川陕一带,左良玉和张献忠再次遭遇,张献忠再次大败,妻妾被俘,众多农民军首领被杀。左良玉因为有功,被加封太子少保。

有人会问,左良玉为什么要追着张献忠的屁股打,难道是张献忠好欺负吗?

其实,这是左良玉玩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他明白,没有了农民军,也就没有他存在的意义了,所以他就和张献忠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张献忠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所以,当时有大臣评价左良玉“养寇自重”。

崇祯十五年,崇祯命令侯恂为督军,并拿出50万两银子奖励士兵,在金钱的刺激下,左良玉和李自成在朱仙镇大战,结果溃不成军,一路小跑跑到开封,李自成攻打开封,左良玉再次逃跑到襄阳,李自成攻打襄阳,左良玉再次逃跑到武昌。

在武昌,左良玉向驻守在武昌的楚王要兵源粮饷,没有得到满足后,左良玉纵兵对武昌城进行了大肆的掠夺,连停泊在漕运上的船只都给抢劫一空,然后跑到了九江猫着。

等到张献忠进驻武昌后,左良玉又逮到练手的机会了,出兵把张献忠赶到了四川,自己占据了武昌。

这个时候的左良玉,虽然号称有80万兵马,但是其精锐已经在朱仙镇一战消耗殆尽,后来的都是补充的新兵,人数很多,战斗力不堪一击。《明史·左良玉传》记载:

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肄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

面对崇祯的求援,左良玉为什么不出兵?

见死不救是左良玉的一贯作风。

左良玉这个人,在当时的口碑极差,崇祯十一年,许州发生兵变,他一家被灭门就是一个例子,没有天大的仇恨,不会祸及妻儿。

在当时,左良玉名义上是大明王朝的军队,实际上和私人军队已经差不多了。崇祯穷啊,拿不出更多的军饷来,左良玉只能靠榨取地方来获取军饷。

每到一处,左良玉都会对地方进行抢劫一空,当地的巡抚,总督等地方官在左良玉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自从自己一家被灭门后,左良玉已经心灰意冷,不想再为大明卖命了,他只剩下一个儿子左梦庚了,他更想为他父子保命。

左良玉不出兵,还有3点其他原因。

第一,左良玉怕李自成。

左良玉和农民军打了很多仗,他能完虐张献忠,但是唯独怕李自成,他和李自成交手,就没有赢过。

当时围困北京的正是李自成,你让左玉良去救援,这不是让耗子去见猫吗?以左玉良的性格,他能去才怪。

第二,勤王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年皇太极搞定了蒙古以后,借道蒙古突袭北京,守边大将袁崇焕急忙调兵回援北京,结果被崇祯皇帝批评守关不利,凌迟处死,家人流放千里之外。

1636年,多尔衮的弟弟阿济格率军攻打北京,身在南阳的唐王朱聿键主动带兵进京勤王,结果被崇祯以“违反祖制,藩王未经诏不得出封地”为名给关了7年。

第三,明朝大势已去,消极怠工已成常态

接到命令的左良玉也在观察,他发现三海关总兵吴三桂也在消极怠工,一周的路程墨迹了一个月还没有出三海关,左良玉就决定先按兵不动。

一念之差,左良玉做了大明最后的掘墓人

李自成贡献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后,留在南京的明朝大臣史可法,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就是历史上的南明“弘光政权”。

当朱由崧的继位诏书送到左良玉那里的时候,左良玉居然拒绝接受,经过别人劝说才勉强接下。有将领表示,既然新皇帝已经继位,我们就领兵南下,归顺新皇帝吧。

但是左良玉坚决反对,他的副将马士秀甚至架起船上的大炮,阻断长江航线,并表示:“谁要走我杀了谁”。

左良玉为什么不肯归顺弘光政权?其实还是源于党争。

左良玉是侯恂提拔的人,而侯恂是东林党的人,因此,左良玉也被视为是东林党的人。

马士英和他的好基友阮大铖都是魏忠贤提拔的,算是“阉党”的人。他们始终对左良玉不放心,甚至在西线布置了一道防线,专门布防左良玉。

就在这一年,发生了“假太子案”。一位叫王之明的少年,自称是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在街上招摇撞骗,被送到了南京,经过曾经担任太子伴读的人指认,确认为冒牌货,随即被关到监狱。

而一向对弘光政权不感兴趣的左良玉,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他对大明王朝的无限忠心,他声称:“监狱里的少年,就是大明太子朱慈烺,马士英扶持的福王朱由崧不合法,应该由太子继位”。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左良玉开始集结大军,要攻打南京,进行“清君侧”。

左良玉是良心发现了吗?为什么突然有如此的爱国之心?

其实不是左良玉有多么的爱国,所谓的“清君侧”也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原因是“老鼠见到猫”了。

李自成从北京跑出来以后,辗转来到湖北,攻克襄阳,马上就要捅到左良玉的屁股了,左良玉最害怕的就是李自成,所以,他要再次跑路了。

但是,跑路多不好听啊,“清君侧”就显得非常高大上了。

左良玉顺江东下,光船队就排了200公里。到达九江的时候,左良玉邀请总督袁继咸上船,出示了他伪造的“皇太子密诏”,被袁继咸当场看穿,拒绝与他一起。左良玉的手下就火烧九江。

就在九江,左良玉病死,众人推举他儿子左梦庚继任将领。

左良玉的东进,吓了史可法和马士英一跳,他们赶紧把江北四镇的兵力抽调出来,向西布防。

结果,正好被虎视眈眈的大清豫亲王多铎逮住了漏洞,趁着江北兵力空虚,多铎一举攻克了南京,福王朱由崧出逃,弘光政权覆灭。

左良玉的“清君侧”正好成了大清八旗的“神助攻”,此后,左梦庚率众集体投降了清军。

作为大明朝最后一支有生力量,面对清军的进攻,左良玉本应该奋起反抗,最起码也应该和弘光政权一起守好长江防线。

本来,左良玉是有机会成为名垂千古的抗清名将的,但是,一念之差,他做了大明最后的掘墓人。

正因为此,左良玉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存在感,即便有人知道他,也会说他是大明的一个忠臣。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认知偏差?有两点原因:

第一,左良玉很会装。

崇祯吊死,左良玉哭的死去活来的,很好的展现了一个忠臣的自我修养,给了大家一个错觉。

“假太子案”,左良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拥护崇祯皇帝的太子,至于那个太子到底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在舆论战上,左良玉已经赢了,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又被他骗了一次。

第二,《桃花扇》的宣传作用。

《桃花扇》是明末文人孔尚任写的一部传奇剧,描写的就是南明小朝廷的事情,在这部剧中,左良玉被塑造成了一个忠臣的形象。

这部剧后来被改变成了黄梅戏,京剧,话剧,流传的非常广。在人们普遍不认字的年代,戏剧就是普通群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其实,对于左良玉的评价,顾诚先生在著《南明史》时,就说过:

左良玉是个“勇于虐民,怯于大战”、“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的人。

我觉得这个评价,应该是最公正的。

一个没有任何信仰,没有任何价值观的军头,本就没有资格在历史上留名。

点赞12、钦州市 网友:种花兔

纵观左良玉一生,前半生遇到贵人,加上自己的打拼,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变得膨胀,没有了国家大义,只有一己之私。其顺江东下,直接威胁弘光政权,牵制了南明的大量军队,致使门户大开,助大清军队如入无人之境,导致了南明政权的灭亡,是十足的罪人。然而为何会在崇祯朝受到青睐,被称为忠诚呢?

作为山东人的左良玉,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抚养成人。崇祯元年(1628年)已是辽东车右营都司的左良玉,受辽东发生兵变的牵连被免官,而后积极向东林党人侯恂靠拢。按照侯恂之子侯方域《壮悔堂文集》记载:侯恂 “役使之(左良玉)”。役使是指差遣。一是表明了两者的主从关系,左良玉投入侯恂门下;其次再次证明了侯恂很有眼光,因为赫赫有名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当年知县届满回京述职,便是由其推荐进入兵部,成就了辽东的一番事业。由此左良玉开始平步青云。

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城被后金军队围困,崇祯皇帝命令尤世威引兵援救。侯恂靠着曾与尤世威共过事的关系,推荐左良玉担任其副将。虽然大凌河此役,明军大败,但左良玉却因祸得福,《明史·左良玉传》:恂荐为副将,战松山、杏山下,录功第一。左良玉一跃成为了明朝辽东战场的大将,为此,侯恂赐予其“昆山”之字。

崇祯朝时期,内忧外患,明朝不得不面对农民起义军与后金军队两个战场,常常是顾头不顾腚,摁起葫芦起了瓢。只能将数量有限的军队大部,优先应对威胁大的战场。1632年,左良玉便被崇祯调至山西,与曹文诏等人共同镇压农民起义军,因功升至总兵,但也逐渐开始私欲膨胀,变得不听指挥,自己擅作主张:

1、因意见不和,拒绝执行总督、巡抚的调兵公文,甚至暗中收留投降的士兵,加强己方的军事力量;

2、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奉命与汤九洲部共同夹击起义军的左良玉,见对方势大,擅自带兵逃跑,致使汤九洲部大败。

至1643年,左良玉已是平贼将军,援剿总兵官。以崇祯皇帝的脾气,何以至此?原因是左良玉拥兵自重,崇祯皇帝不得不加以安抚、倚重。此时左良玉部在明朝兵部册籍上,虽然只有25000人,但其对阵起义军时,按照“柿子专拿软的捏”的原则,又积极招降纳叛,兵力已达80万之众,成为了长江中游一带最有实力的军阀。

而明朝财政捉襟见肘,只能供应这支军队1\10的军饷,其余是左良玉靠着搜刮当地民脂民膏弥补。也再次说明了这是明朝行将崩溃的标志,中央失去了地方军队的控制。即便对于侯恂的命令,北上援救开封,左良玉也只是象征性得派出一部分兵力,还算念及当年的“提拔之恩”。

当李自成等部攻占襄阳之时,左良玉顺流而下,一路烧杀抢掠,到芜湖时,扬言要到南京筹措军饷。后经安庆巡抚反复劝诱,才以15万两库银成交,打消了南京筹饷的念头;待李自成等部转移后,左良玉进驻后,以大捷上报。崇祯皇帝不得不打碎了牙往肚里咽,封左良玉为宁南侯,儿子挂“平贼将军”印。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