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唐玄宗为什么会催促哥舒翰出战?为什么不据守潼关等待战略反攻?

提问时间:2023-07-05 11:43关键词:唐玄宗,潼关,哥舒翰

唐玄宗为什么会催促哥舒翰出战?为什么不据守潼关等待战略反攻?

点赞1、岳阳市 网友:歲月審判

后世之人,每每提及安史之乱时,总会对潼关攻防战之时,唐玄宗那波送人头的骚操作,感到分外不解:

大敌当前,先是不分青红皂白,冤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顶级名将大佬;

后来叛军止步潼关之前迟迟无法攻克,郭子仪等人出兵侧击、颜真卿等人又在河北各种补刀,一时间,叛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唐玄宗竟然又出来折腾了。

按照咱们现代人的看法,就算哥舒翰当时在潼关躺平啥都不干,只要他老老实实守好关门不出去,安胖子那边,先崩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当时安禄山的心态确实一度崩过)。

可偏偏唐玄宗在这个时候,却给叛军们送去了一波神助攻,非逼着名将哥舒翰出关去送死。

当年哥舒翰出关时那个哭呀,鼻涕眼泪一大把。

翰不得已,抚膺恸哭;丙戌,引兵出关。

随后,唐军一战而败,而守卫长安的最后力量,也随之轰然崩盘。

后世之人,大多将潼关失守的原因归结于——唐玄宗老了,老糊涂了,而且急于求成,最终亲手毁了大好的战局。

然而,单单用老糊涂、急于求成来解释的话,确实有些武断了。

作为关乎帝国命运的这次出战,唐玄宗在哥舒翰、郭子仪等名将屡屡劝阻的情况之下,与宰相班子们商议之后,依然坚持要大军出关击敌,自然也有他认为必须出战的理由。

而促使唐玄宗最终不按“常理”出牌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

当时的整体战况确实不错

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初,唐廷方面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加之唐朝精锐部队集于边军,如陇右、安西、河东、朔方、范阳等地,内地军队在比较弱鸡的情况之下,叛军刚开始打出势如破竹之势,倒也不难理解。

然而,等唐廷这边反应过来之后,朝廷这个大机器一旦整体开动起来,叛军这边,以一隅敌全面的的劣势便逐渐显现了出来。

朔方军出击河北,而此时,河北原先假意投诚的朝廷官员们也开始趁机纷纷反正。

一路狂奔到中原的安史叛军,回头一看,我勒个去,我这打天下呢,怎么一不留神,搞成游击战了?

天宝十五载五月,郭子仪、李光弼率部与史思明叛军主力战于嘉山,大破史思明的主力,叛军此战投入兵力五万军众,一战被斩首四万余人,河北叛军主力,算是基本废了。

正是因为这次大捷,使得原本很多已经投降了叛军的州郡官吏,顿时感觉到,这把算是站错队了。

随后,不少州郡便开始了自赎的操作——杀叛军守将,重新归降朝廷。

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杀贼守将而降。渔阳路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嘉山大捷,叛军的惨败,让叛军与渔阳老巢的联系直接断绝。

别说让朝廷闻讯,上下振奋不已,就是叛军头目安禄山当时都开始不自信起来,对于自己造反的冲动,懊悔不已。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

在叛军人心惶惶之际,一直憋屈了近半年的唐玄宗,觉得自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此时,一个探子的回报,更让唐玄宗彻底不淡定了。

据报,现下,洛阳一带安史叛军不过四千,且大多为老弱之辈。

眼前出现了一个软柿子。

捏不捏呢?

必须捏!

唐玄宗随后便有了趁机出关,乘着河北大捷之势,一举打爆安禄山残军,给自己找一回一次场子,壯一壯朝廷声威的想法。

毕竟安胖子是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如今对方突然作乱,先前,自己的面子算是丢尽了。精锐叛军咱们虽惹不起,但找个软柿子使劲捏爆它,重振一下自己的雄风,这点儿本事,唐玄宗自认还是有的。

在唐玄宗看来,哥舒翰毕竟有着二十万大军,搞掉对方四千残旅,这种50比1的打法,怎么打都应该是赢呀。

而且,为了保险起见,唐玄宗已经下旨,从陇右、安西调拨边军精锐部队,不出二十天便可赶来。

即便哥舒翰出师不利,以哥舒翰名将的风范,退回潼关,守住潼关这个底线,应该还是不难的。

然而,哥舒翰却并不想走,对于他的这个不想出关,史书以及后人都将之归结为,他对时局有着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但对于当时的唐玄宗和朝廷来讲,一直在潼关待着磨叽的那个哥舒翰,让人越来越捉摸不透,越来越令人感到不安。

细看那段历史的话,就不难发现,哥舒翰这位,真没咱们想象中的那样老实忠厚。

大敌当前之际,这位竟然还忙着搞宫斗。

哥舒翰也不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以往咱们总会有这样的误解,以为有着中风后遗症的哥舒翰,在领命防守潼关之时,一直都在尽心尽责地跟叛军PK,直到被唐玄宗的昏聩旨令,送出了关外。

这位是真的可怜、真的冤。

但史书却明明白白地记载着,这位是真作死,即便在山河飘摇、社稷不保的情况之下,哥舒翰依然没有放下自己心中的小算盘,开始假公济私、打击政敌起来。

天宝十五载二月,哥舒翰向朝廷上书,诬告户部尚书安思顺勾结堂弟安禄山谋反,按理说,安思顺作为安禄山的亲戚,他谋反的可能性是有的,而且哥舒翰还拿出了关键人证、物证——从潼关外逮住了,安禄山派往长安,给安思顺送书信的奸细。

但安思顺本人的身份,却不仅仅是安禄山亲戚这么简单,人家先前可是朔方军节度使,什么后来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一众名将,都是他的小弟。

而且这个安思顺跟安禄山虽然是亲戚,但两人的关系却并不好,而且安史之乱前,安思顺就曾多次给朝廷提醒,那小子要反。

安思顺是不是奸臣,相信朝廷当时心里还是有谱的,但哥舒翰的条陈列举了安思顺七大罪状,条条件件都是要他命的节奏,而且还明请诛之。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安思顺跟哥舒翰俩人的关系,一直不对付,两人的私仇甚炙。

但此时,一个手控二十万大军的将领,义正严词地告诉朝廷,我逮住了一个吃里扒外的货,你得杀了他。

杀不杀?

只能杀了。

唐玄宗虽然最终昧着良心赐死了安思顺、安元贞兄弟俩,但内心肯定跟吃了个苍蝇似的,恶心到了极点。

哥舒翰这一操作,着实恶心到了唐玄宗,但同时也让另外一个人,感到了一阵后怕,那就是时任宰相的杨国忠。

杨、哥这俩人之前一直都是站在反对安禄山的同一阵营之内,关系相当不错,但此时哥舒翰仗着手握重兵,左右朝政的操作,让杨国忠不由产生了深深的戒备。

这家伙,别是也要反吧?

造反这种大事儿,哥舒翰确实没有想过,但杀杨国忠的可能,他却着实考虑过。

当时哥舒翰的手下将领王思礼就曾建议哥舒翰,安禄山既然以诛杀杨国忠、清君侧的名义造反,杨国忠这位也不是什么好鸟,不如咱们就学一学汉代平定七国之乱的做法,杀掉杨国忠,让对方彻底师出无名。

王思礼当时连操作都替哥舒翰想好了,派三十个骑兵入长安,把杨国忠直接劫持到潼关来,然后杀掉。

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王思礼密说哥舒翰,使抗表请诛国忠,翰不应。思礼又请以三十骑劫取以来,至潼关杀之,翰曰:“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

现在咱们再回头看看这段历史,不禁感到后怕,这得多么无法无天,敢带兵冲入长安,将名义上的宰相逮出来,然后当众处决。

还有没有王法了?

当时的哥舒翰虽然表示了反对,但从这上面,也能看出哥舒翰心态的变化,那就是拥兵自重,这二十万人,正是左右天下大势的力量,出去能平灭叛军,回拳也能打爆长安。

杨国忠虽然无能,但不代表消息闭塞,不久他便得到了哥舒翰想弄死他的消息,此时的杨国忠也很无奈,但坐以待毙,可不是他的性格。

随后,杨国忠开始自救,他向唐玄宗游说,从牧监之中选三千人在内苑训练,以备万一,同时又从长安招募万余人,屯兵灞上。

皇帝和宰相都被逼得不得不紧急募兵屯防自卫,当时要防的人是谁?显而易见。

对于朝廷的动作,哥舒翰也看在眼里,随后他向朝廷提出了一个,连朝廷也无法拒绝的提议。

既然你们也是为了抵御叛军、防备万一而募兵,那么如今前方吃紧,为了防止你们说的万一情况出现,请将灞上的屯兵,隶属于我这边,以便危急时刻,紧急调拨。

这种义正严词的理由,朝廷自然无法拒绝,而拿到灞上屯兵名义上的指挥权之后,哥舒翰便邀请了灞上屯兵的领导——杨国忠的亲信杜乾运,来潼关开个会。

直属领导让自己去,杜乾运自然无法拒绝,随后他便来到了潼关,而等待他的却是哥舒翰的刀斧手。

六月,癸未,召杜乾运诣关,因事斩之;

哥舒翰的狠,让杨国忠着实被吓着了,潼关外有安史叛军,潼关上还蹲着个心怀不轨的哥舒翰,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此时的长安,竟然给人以极度不安的感觉。

杨国忠不能救,由是始畏翰。

再这样下去可能就不只是安史之乱了,安史哥之乱的可能性在不断攀升。

这可咋办呢?

最终,朝廷出了一个驱狼拒虎的招,把哥舒翰调到关外去跟安禄山死磕,届时安西、陇右精锐边兵来了,再重新部署可靠的潼关防御。

如此一来,哥舒翰出关,便势在必行,也只有他出去了,朝廷才能心安,杨国忠才能睡得着觉。

当然,除了主观原因之外,确实也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客观原因,那就是——粮草问题,在这个问题逼迫之下,哥舒翰最终也不得不妥协出关。

粮食尴尬了

对于粮草问题,在当时的唐玄宗看来,确实是个大难题,毕竟二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同时长安城这么大一个国际大都市,城内人口数目众多,每日消耗物资甚巨。

根据天宝三载,岑参《秋夜闻笛》里面的描述: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当时的长安百万家应该有些文学夸张,但日本史学家始终坚持长安当时有百万人口的说法,应该还是有可能的。

想象一下,一百万城镇人口加上关内郡县的那些卫星城,再加上潼关的屯兵,此时,朝廷所靠的粮食供应之地,只有关中平原、河中和巴蜀。

而唐廷一直依靠的粮食生命线——东南、淮河、泗水、汴水、洛阳这条线路,此时已经被叛军截断了将近半年时间了。

朝廷依仗东南,这是当时唐廷一直以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先前,为了东南粮食运输,唐玄宗还专门开凿了一条小运河,从洛阳直接转运长安,以保证长安的供给。

咱们想象一下,当年黄巢被困在长安之内,没有粮食的状况: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缺少粮食的长安有多可怕,只有当事人才感受得到,从哥舒翰上任防御潼关,到最终朝廷下令他出关抗敌。

朝廷已经忍了近半年的时期,这半年,朔方军平叛需要军粮,边军的军粮更不能挪用,山南也在聚兵防贼,没有多余的存粮上供。

朝廷只能靠着巴蜀崎岖山路运粮、以及河中一地的存粮度日,能硬捱这么久,也确实苦了唐玄宗和一帮度支大臣们了。

但,输粮主动脉堵塞了,靠着支路续命,总不是个办法,而且凡事也总是有个上限期限。

六月份,就是朝廷储存粮食的大限。

夏输无过六月。

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存粮以及能够调拨的粮草,最多能撑到六月,再搞不定,那就都要饿肚子玩完了。

这恐怕也是唐玄宗以及宰相班子,在五月之时,不断催促哥舒翰上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面对这种情况,哥舒翰即便心里另有打算,即便有一万个不想出关,但只要他还不想反,就不能看着长安因为饥饿崩溃了。

因此,当时的哥舒翰应该是不情愿,又不得不最终接受了唐玄宗的诏令,领兵出关而去。

尾声:

然而,所有人,包括哥舒翰自己都没有料到,大军出关数日之后,二十万朝廷大军跟叛军接触作战之时,竟然发生了闪崩,而且逃亡之际,战况惨烈,损失惨重。

王师自相排挤,坠于河。其后者见前军陷败,悉溃,填委于河,死者数万人,号叫之声振天地,缚器械,以枪为楫,投北岸,十不存一二。

王师溃败回潼关不过万人,连哥舒翰自己随后也被部将逮住,送到了叛军阵营。

守军不过万人,且都已成了惊弓之鸟,能守的大将还跳槽了,而亟盼边军此时尚未赶到。

粮没了,兵没了,将也没了,后补还没赶到。

估计当时得知消息的唐玄宗都要抓狂了,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那句名言来套的话,即便是二十万头猪,一个个砍的话,也得砍几天,一天,你哥舒翰就给我把二十万大军全报废了。

这让我接下来,怎么守?

只能跑路了。

再后来的剧情发展,大家便再熟悉不过:潼关失守、长安沦陷、唐玄宗跑路、杨贵妃陨落,唐玄宗提前被退休。

唐玄宗的盛世,哥舒翰的英名,化为一缕烟云,最终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点赞2、桂林市 网友:嗜魂龙吟

因为唐玄宗的皇位不稳,他等不了。

并且,唐玄宗当时怀疑起了哥舒翰,认为潼关守军也可能会造反。

洛阳失陷后,唐玄宗听信了宦官边令诚的诬告,将封常清、高仙芝斩杀。

之后,玄宗召见哥舒翰,希望其能出山。

哥舒翰不傻,他知道出山就意味着出征。

这平叛的仗,打好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万一打不好,自己可能会人头落地。就如同封常清、高仙芝那样。

所以,哥舒翰在百般推脱无果后,就与唐玄宗立了一个口头协定。

内容大致就是,前线军事由哥舒翰一人全权负责,玄宗不能插手

如果玄宗不能答应,那就麻烦另请高明。

当时的唐玄宗,被叛乱搞得是焦头烂额。

为了尽快平叛,他便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然而,当哥舒翰抵达前线,挫败了安庆绪的一次试探性进攻后,玄宗马上就食言了。对前线是各种插手。

明明说好的事,为什么玄宗说话不算话呢?

原因很简单。唐玄宗的皇位不稳,他太需要一场大胜来挽回面子了。

众所周知,安禄山造反前,早就有人给玄宗通风过。但玄宗不信。

后来安禄山造反,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的第一反应还是不信,怀疑有人在造谣。

为了“辟谣”,唐玄宗反复强调,安禄山是自己干儿子,义子怎么可能会造干爹的反?

之后,叛军势如破竹,仅一个月时间,就攻陷了河北的所有州县。

可以说,正是由于玄宗的不作为,才导致叛乱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后来,玄宗终于相信安禄山造反,并委派封常清和高仙芝东征平叛。但由于玄宗怀疑封高二人的忠诚,竟然把他们都杀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带入到唐玄宗的处境。

就当你是唐玄宗,你在面临玄宗当时那种情况时,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态?

很丢人现眼,对不对?

安禄山可能会造反,早就有人提醒你了,但是你不信。

安禄山造反后,不断有人给你打报告。你本来有时间调兵遣将,不致使局面失控。但由于你依然选择不信,最终搞得不可收拾。

后来封常清和高仙芝带着新兵出征,替你擦屁股。这本来就是苦差事,封、高二人打输了很正常,打赢了才是奇迹。

但你为了面子,且怀疑他们的忠诚。又莫名其妙杀了他们。搞得卧病在床,腿脚不方便的哥舒翰不得不出山,替你擦屁股。

你说说,你捅出这么大的篓子。你是不是得承担责任?

比如说,像汉武帝那样,发个罪己诏,安定民心。

否则,你凭什么服众?有什么脸面坐在龙椅上?凭什么让文武百官和普天之下的老百姓臣服于你?

当然,你不担责也是可以的。

历史上捅篓子的皇帝多了,发罪己诏的皇帝屈指可数。只要皇帝能在民心尽失之前,力挽狂澜,依然是大家心中的万岁爷。

当时的唐玄宗就是这么做的。

他不想担责,就把本不适合出征的哥舒翰推到前线,给自己擦屁股。

在他看来,只要哥舒翰尽快搞定叛军,自己仍能稳坐龙椅。

可是,哥舒翰在潼关与叛军对耗五个月。叛军长期不能剿灭,让玄宗实在坐不住了。

于是,玄宗也就不得不食言,把宰相杨国忠推出去,让杨国忠到前线催促哥舒翰出兵。

而也正是因为玄宗的这一手操作,让哥舒翰与杨国忠的矛盾激化。继而,又导致玄宗也开始怀疑起了哥舒翰。

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哥舒翰对玄宗还是很忠诚的。

杨国忠催促他出征,他认为时机没到,不能出征。但他又不敢忤逆唐玄宗的命令。于是他就只能把矛头对准了杨国忠。

比如杨国忠为了跟哥舒翰叫板,曾命令杜乾运新建一支万余人的部队,监视哥舒翰。

(杨国忠)即募牧儿三千人,日夜训练,以剑南列将分统之。又募万人屯灞上,使腹心杜乾运为帅。

结果,哥舒翰直接把杜乾运杀了,然后上奏玄宗,吞并了这一万多人。

翰疑图己,表请乾运兵隶节下,因诡召乾运计事者,至军,即斩首枭牙门,并其军。国忠愈恐。

后来,哥舒翰与杨国忠的矛盾越来越大。一些将领就建议哥舒翰清君侧,带兵回京,让玄宗罢免杨国忠。(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玄宗当时皇位不稳)

或说翰曰:“禄山本以诛国忠故称兵,今若留卒三万守关,悉精锐度浐水诛君侧,此汉挫七国计也。”思礼亦劝翰。翰犹豫未发,谋颇露。国忠大骇。

关于这一则史料,由于是以后来唐肃宗的视角所写,所以后人每每读起来,总认为潼关守军想用武力迫使唐玄宗换掉杨国忠这个奸臣,这才多大点事嘛?

甚至而言,还会认为前线的爱国军人为了帝国利益,希望老年痴呆的玄宗赶紧下台,这才多大点事嘛?

但问题是,如果以唐玄宗的角度看呢

潼关前线的守军,居然想兵谏,迫使寡人撤掉杨国忠。这是要干嘛?

这就是潼关守军想造反的节奏啊!

安禄山和是哥舒翰,都是节度使。

安禄山和哥舒翰的兵,都是藩镇的兵。

既然安禄山这个节度使能造反,那拥兵自重的哥舒翰,自然也有可能造反。

潼关到长安,也就几天的路程。

一旦哥舒翰造反。或者说,潼关守军裹挟哥舒翰清君侧,那长安就完犊子了。

所以,尽管哥舒翰不同意清君侧,他对唐玄宗也是忠诚的。

但是,由于玄宗的利益与杨国忠一致。

最起码,在维护皇权威严这方面,唐玄宗与杨国忠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皇帝因为军队闹事就妥协了,那皇帝也不存在所谓的天子威严了。具体可以参考马嵬驿之变)

于是,玄宗也就不管了。忘记了先前对哥舒翰的所有口头承诺,让杨国忠领着圣旨,逼迫哥舒翰出兵。

而出兵的结果,就不忍细述了。可以说,这一败,改变了唐朝的国势。

后来为了平叛,唐肃宗从西北藩镇调边军补充中央。结果导致西北空虚,吐蕃和回鹃趁机崛起。

等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西域、河湟陆续被吐蕃、回纥吞并后,唐朝彻底转衰。

点赞3、乌海市 网友:笑人怎伤

说起安史之乱,我们眼前就会很快会浮现起这样一幕“:

天宝十五载(756年)阴历六月四日,潼关阴云密布、山雨欲来。

皇帝使者手按尚方宝剑在一旁怒目而视,半身不遂的老将哥舒翰恸哭失声,被部下抱着上了战车,带领20万大举杀出潼关。

刚一出关,哥舒翰大军便被严阵以待,埋伏在山道边的叛军砍瓜切菜一般,杀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20万大军死的死,降的降,转眼之间只剩8000人。

接下来,主帅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长安失陷,唐玄宗则狼狈逃往蜀中。

那么,是谁造成这一悲剧?

唐玄宗不是个军事家,但是傻子也知道依据潼关天险能以一当十,而潼关之外的灵宝,有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简直是一个活棺材,唐军必遭灭顶之灾。

既然如此,唐玄宗为什么会逼着哥舒翰出战,让20万唐军送死?

常见的说法有以下三个:

一是,唐玄宗被叛将崔乾佑故意释放的叛军只有四千来人,而且还都是老弱病残,装备也非常差("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的假情报欺骗,作出了敌人不堪一击的误判。

各地唐军开始被打得措手不及,但此时已经回过神来,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屡战屡胜,全国形势大好,唐玄宗被胜利冲昏头脑。

二是20万大军在那里已经待了五个月,军粮消耗不起。

三是唐玄宗老了,人再英明,到了老年都会年迈昏庸,成为糊涂蛋。

但是仔细一想,这几条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误信假情报说

唐玄宗既然把半身不遂的哥舒翰请出来,足以说明他对人家的军事才能是认可的;而哥舒翰在出潼关之前,已经反复讲过:

"禄山习用兵,今始为逆,不能无备,是阴计诱我。贼远来,利在速战。王师坚守,毋轻出关,计之上也。且四方兵未集,宜观事势,不必速。"

什么意思?哥舒翰告诉皇上,安禄山远道而来,只能速战速决,不然后勤补给跟不上;而且周围唐军还没有赶到,贸然出关对我们不利。

我们只要坚守,安禄山就打不进来。

哥舒翰把话说得如此明了,唐玄宗是信叛将还是信哥舒翰?

形势大好说

形势大好不假,但是后方杀敌的两员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给唐玄宗上书是这么说的:

"翰病且耄,贼素知之,诸军乌合不足战……若师出潼关,变生京师,天下怠矣。"

意思是说,别看哥舒翰有20万大军,是临时征召、拼凑的,属于乌合之众,没有什么战斗力,说什么也不能主动出击,如果失败的话,长安就危险了,还会影响到全国平叛战争。

唐玄宗可以不信哥舒翰,能不信郭李两位大将?

要知道这时候高仙芝、封常清已经被李隆基杀掉,郭李二人是唐朝的救星,中流砥柱,唐玄宗无论如何也不会不听他们的建议。

军粮消耗说

送死和消耗军粮哪个更可怕?当然是前者,没有人因为担心军粮消耗而去送死。

何况哥舒翰守的是一个关口,并不是一座古城还有大后方,能源源不断提供支援。

这20万大军也不是地上冒出的,不还是在长安周围征集的?他们平时不吃饭?

相比之下,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不得人心,他们更熬不住。

因此,军粮消耗说是无稽之谈。

老迈昏庸说

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已经71岁,放在今天不算老,还能胜任。

那么,唐玄宗到底出于什么目的要逼着哥舒翰出关,将他送上死路?

对胡人不再信任

那就是对哥舒翰不再信任,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胡人身份。

唐玄宗时,胡人将领非常多,他最信任的就是安禄山。

在他眼里安禄山是最忠诚的,因此他将其认做干儿子,还让自己的妃子杨玉环给其洗澡,委任其为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

尽管如此,安禄山还是反叛了。

最信任的人伤俺最深,而这个人是胡人,你让唐玄宗怎么还敢相信胡人将领?

安禄山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哥舒翰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

要说表现,安禄山表现比哥舒翰好多了;既然安禄山都会反,哥舒翰更靠不住了。

唐玄宗让哥舒翰挂帅,确实是无奈之举。

哥舒翰的不当举动

如果说唐玄宗仅仅是从内心里不信任也就罢了,偏偏哥舒翰因为心眼小,加上政治上不成熟,作出了一系列不动举动,让唐玄宗对他的猜疑心更重、恐惧加深。

不当举动一:逼迫唐玄宗处理安思顺。

安思顺是安禄山的族弟,哥舒翰一向反感这兄弟俩,横竖看不顺眼。

但是当时这哥俩都是唐玄宗身边的红人,哥舒翰无可奈何。

安禄山造反之后,哥舒翰大权在握,心想报仇的机会终于到了。

于是,在部下王思礼的协助下,伪造安思顺和安禄山勾结的证据,将其安思顺抓获,送到唐玄宗那里,还递交了其通敌的七条罪状。

这时候唐玄宗为难了,因为他明白安思顺对他是忠心不二的,之前他多次在自己跟前提醒,我那族兄安禄山不是什么好东西,迟早要谋反。

如果他要是谋反,还会这样做?

再说了,当时唐朝主力名将郭子仪、李光弼正率领朔方军跟叛军进行激战,而朔方军是安思顺一手打造的,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是安思顺的马仔,说这支队伍是“安家军”一点也不过分。

假如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内应,朔方军恐怕早就反了。

但是说安思顺是内奸的不是别人,是手握20万重兵的哥舒翰,唐玄宗还能怎样,只能将安思顺与弟安元贞皆被赐死。

不这样做的话,唐玄宗真担心哥舒翰杀个回马枪,到长安造反。

干儿子安禄山都能反,同样是胡人的哥舒翰同样也能造反。

经过此事,唐玄宗对哥舒翰产生疑惧。

让谁去催促哥舒翰?人选非常需要。

这人在朝廷地位要高,这样说话才分量;而且跟哥舒翰关系还要紧密,这样他才不会抗命。

谁最合适?杨国忠。

杨国忠是杨玉环的哥哥,唐玄宗的大舅哥,当朝宰相;关键是他还是哥舒翰的盟友,两人曾一起对抗安禄山,关系非常铁。

但是没曾想,杨国忠一催促出兵,哥舒翰跟他也翻脸了。

因为哥舒翰知道,安禄山已经在关外经营几个月,出兵没有胜算就是送死。

但是出兵是皇帝的命令,哥舒翰不能抗命,不然就会像之前的大将高仙芝那样,脑袋被皇帝咔嚓了。

怎么办?部下王思礼想了个妙招,借唐太宗之手除掉杨国忠。

安禄山造反的理由据说是因为杨国忠这个外戚干政,杀了他就让安禄山少了一个借口,再继续造反就站不住脚了。

但是哥舒翰觉得这样做风险太大,跟造反差不多,皇帝老儿不但不会答应,还可能会把自己宰了。

想来想去,他没有采纳王思礼的建议;但是他也没有向杨国忠透露,更没有向皇帝汇报此事。

但是这时候已经埋下了祸根。

因为皇帝既然对哥舒翰不信任,肯定要在军中安插卧底;杨国忠老奸巨猾,也会在哥舒翰身边安插眼线。

哥舒翰虽然没有采纳王思礼的建议,但是他的沉默已经表明了态度,让杨国忠如临大敌。

“思礼亦劝翰。翰犹豫未发,谋颇露。国忠大骇,入见帝曰:"兵法,安不忘危。大兵在潼关而无后殿,万有一不利,京师危矣。"

意思是说,杨国忠得知哥舒翰对自己有敌意后吓得魂飞魄散,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要有所行动。

他对唐玄宗说:现在形势危急,不能没有预案。

我们要组建一支部队防守国都长安,万一哥舒翰顶不住或者造反了,不至于那么被动。

因为被哥舒翰逼着杀了安思顺兄弟,唐玄宗心里也开始防备,心说哥舒翰要是做安禄山第二,自己的死期马上就到了,因为距离长安太近了。

于是他采纳了杨国忠建议,组建两支队伍,一路由剑南军将李福德率领,在长安布防;一路由杨国忠亲信杜乾运率领,在灞上驻扎。

为了不引起哥舒翰怀疑,声称是为了应对叛军。

于是,就引出了哥舒翰的第二个不当举动。

不当举动二:杀杜乾运

杨国忠和唐玄宗这点小把戏,怎么能瞒得过老江湖哥舒翰?

哥舒翰对此忍无可忍:好你个杨国忠,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贼防?

哥舒翰以开会为名将杨国忠的心腹杜乾运召集到自己的驻地,二话不说给斩首,把人家的队伍也给兼并了。

这样一来,杨国忠傻了。

“国忠愈恐,谓其子曰:‘吾无死所矣!’——杨国忠对儿子说:‘我怕很快要被哥舒翰给杀了’。”

这时候,唐玄宗彻底震怒了。

杜乾运是杨国忠的人不假,但他可是皇帝亲自委任的官员,他的军队就是皇帝的军队,杀他就是造反,等于把刀子架在了皇帝脖子上,这还了得?

如果这时候唐玄宗还没有动杀机,那就真是草包了。

别说他老糊涂了,就是不糊涂,也会这样下决心除掉哥舒翰的。

而直接杀他,恐怕会引起兵变,只能逼着他出战,让他跟叛军死拼,来个驱虎吞狼。

那么,此刻哥舒翰什么心态?

“然翰亦不自安,又谋久不决。”

哥舒翰这时候也非常恐惧,但是他的心情非常矛盾,犹豫不决。

首先他对唐朝还是忠心的,没有下决心造反;其次他真要造反,也没有胜算,他已经在卧床休息很久,军中的事自己很少插手,将领能不能听自己的很难说。

换言之,他对军队的影响有限。这20万大军不是自己的子弟兵;如果说要造反,他们也不见得会听自己指挥。

于是,在唐玄宗的催促下,哥舒翰只能硬着头皮带兵出战。

为什么20万大军如此不堪一击?

一是因为作为主帅的哥舒翰是哭着出去的,自己没有必胜信念,这仗还怎么打?

二是其中有七十里长的狭窄隘道,叛军居高临下采用滚石、木头再加以火攻,哥舒翰大军只有挨打的份。

三是哥舒翰军队内部派系众多,主将王思礼和李承光,谁也不服谁,不能同心协力、统一行动。

哥舒翰被迫出潼关,表面上是军事问题,其实是权力斗争。

可以想象,无论这场战斗是胜是负,哥舒翰的结局都好不到哪。

当他决定跟杨国忠较量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注定了。

换言之,唐玄宗只是将他当做棋子,无论失败都会拿他开刀,皇帝绕了他杨国忠也不会放过他。

对此,哥舒翰心知肚明。

因此,当他被俘虏时,马上对安禄山表示要归降,还说愿意去招降李光弼等抵抗的唐军将领。

不过不能怪哥舒翰背叛唐玄宗李隆基,而是李家对不起人家。

一个对大唐忠心耿耿的将领,立了那么多战功,卧病在床也不能安生,还要领兵挂帅。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用人家,就应该完全放权。

可实际上哥舒翰却处处受掣肘,被皇帝像贼一样防着,哥舒翰真是太委屈了。

正因如此,哥舒翰虽然被俘后曾经跪在安禄山跟前求饶(后来被处死),但还是被唐朝皇帝追赠太尉,谥号"武愍"。

愍的含义是什么?忧患、痛心。

这说明唐朝皇帝还算有良心,知道哥舒翰这老头死得冤。

唐玄宗逼迫哥舒翰出征后果严重,不但害死一员大将,还导致长安失守,自己仓皇逃离。

途中不仅牺牲了自己的爱妃杨玉环,而且还不得不把皇帝宝座让给太子李亨。

如果不是这样,叛军很难攻到长安,李隆基也不会失去权力和女人。

真像网友说的,好好的一张牌给打烂了。

点赞4、萍乡市 网友:狂为叻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其实是各方面矛盾积累下来的复杂结果,并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

我们一点点来看:

第一,唐玄宗对于军事上的干涉。

唐玄宗并没有实际带兵打仗的经验,同李世民之流开国皇帝是不同的。

既然对军事不懂,就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而唐玄宗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每每在关键时候干涉军事。


退守潼关坚守的战略,并不是哥舒翰一个人的主意,也得到了大将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的支持。高仙芝可以说身经百战,哥舒翰也是多次同强悍吐蕃军队决战的一线将军。

他们各方面经验和军事才能不可能不如唐玄宗,制定的战略也是正确的。

其实将领也是如此,郭子仪、李光弼远在外地上书劝谏:“贼人知道哥舒翰老了而且病很重,而且我们的军队训练不足以应战。贼人派精锐往南占领宛、洛,而其余的人守幽州。我直捣敌人老巢,抓住他们的族人威胁它们投降,就可以得到安禄山的脑袋。倘若潼关的大军出战打败,京城安全出现问题,那天下就完了。”


当时安禄山虽然拥有10多万兵马,表面上实力很强大,但一来是叛军,名不正言不顺,麾下官兵很多不同他一条心,将领也有二心,都在官网局势;二来安禄山纵容胡兵在占领区烧杀奸淫无所不为,引起老百姓的极度痛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哥舒翰等人认为,只要坚守住潼关牵制安禄山主力,同时利用安禄山占领区的唐军不断袭击,通过持久战获胜:延至次年正月,叛军前阻潼关,后绝范阳,军食不继,军心不稳。河北诸郡中归附叛军的“唯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六郡而已”。处境困难,进退维谷。于是安禄山迫不及待地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商议转入退却,回守范阳。



而安禄山也明白这个道理,命令一线的崔乾祐无论如何都要速战速决,不然自己必败无疑。

崔乾祐虽不断视若,奈何哥舒翰不上当,也无计可施。

没想到此时,唐玄宗却突然干涉前进指挥,强迫哥舒翰出兵作战,最终导致一败涂地。



第二,将相不和。

唐玄宗要求哥舒翰出兵,大部分原因是杨国忠的鼓动。

杨国忠是个政治流氓,并没有什么真实才干,是他将一直犹豫不定的安禄山直接逼反。

哥舒翰同杨国忠一向有矛盾,同杨国忠手下安思顺的矛盾更是尖锐。

此次开战以后,哥舒翰为了消灭政敌,派人伪造信件污蔑安思顺通敌,导致安思顺被处决。


见安思顺被杀,杨国忠极为惊恐。当时有人跟杨国忠说:“天下兵马尽在哥舒翰之手,如果他想西进,那您岂不危险?”杨国忠大惧,不断在唐玄宗面前说哥舒翰的坏话,试图将其搞掉。

唐玄宗对杨国忠很信任,开始怀疑哥舒翰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就强迫他出兵作战,最终惨败。

哥舒翰是统兵大将,杨国忠是朝廷丞相,双方却能闹到你死我活地步,在敌人大兵压境时候还在互相内讧甚至要弄死对方,不败才有鬼。



第三,节度使制度的反弹。

早在安禄山担任三镇节度使时,大量官员就认为不能将边防卫戍部队三分之二的兵力,交给安禄山一个人。

当时唐军是府兵制度,最强悍的部队都在边境卫戍,国内的军队都是乌合之众,战斗力不高。

哥舒翰、高仙芝之所以被迫退守潼关,就是因为这些军队战斗力不能主动进攻,不是安禄山叛军对手,只能借助城市防御。


可以这么说,安禄山手中就是唐朝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一个人完全掌握等于鼓励他叛乱。

但唐玄宗就是不听,认为谁都会背叛,安禄山绝对不会反叛他。

现实打脸后,唐玄宗转而对所有节度使高度怀疑,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之前高仙芝、封常清兵败洛阳之后,被迫退守潼关,试图持久战。

这本来是正常的战略,然而唐玄宗却怀疑这两人同安禄山一样,拥兵自重。


所以,在索贿失败的监军宦官边令诚诬告下,唐玄宗竟然犯了兵家大忌,也就是阵前杀死大将、阵前更换大将。

这导致唐军士气受到重挫,而已经中风偏瘫的哥舒翰,被迫带着生病的身体去潼关指挥军队。

由于哥舒翰病情严重,又对这些军队不熟悉,导致指挥能力不足,后来出现严重后果。



第四,高估己方实力,对叛军认识不足。

唐玄宗之所以让哥舒翰主动进攻,根本原因是他没有把安禄山和叛军放在眼里。

即便北方领土大面积沦陷,唐玄宗也自认为安禄山不足为患。

虽然洛阳被占领,但唐玄宗看到很多报喜不报忧的战报,认为唐军还掌握着局势,不过是花费一些时间就可以消灭叛军。

其实,唐玄宗养尊处优久了,常年沿着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比如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已经看不到什么国家、军队的真实情况了。

他做梦也想不到,哥舒翰15万大军从潼关出击,竟然被打的只剩下八千人的老弱残兵逃回来。如果唐玄宗知道这点,他也不会敢让哥舒翰出兵。



说来说去,安史之乱以及哥舒翰的惨败,其实是唐朝体制问题一次矛盾大爆发,是复杂原因决定的。

点赞5、江阴市 网友:甜是你

谢邀,原因很简单,哥舒翰也想“清君侧”了,那跟安禄山有什么区别。

哥舒翰守潼关后,有人就对他说,要不我们“清君侧”吧,喝水没说话。

这件事传到杨国忠耳朵里,杨国忠就跟唐玄宗说了,唐玄宗肯定就怀疑哥舒翰了,因为“清君侧”跟造反是一个意思,安禄山就是打着“清君侧”口号造反的,吴王刘濞、燕王朱棣也是一样。

《旧唐书》:翰至潼关,或劝翰曰:“禄山阻兵,以诛杨国忠为名,公若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此汉挫七国之计也,公以为何如?”翰心许之,未发。

唐玄宗于是新招募一万士兵,屯兵霸上,防着哥舒翰,哥舒翰直接杀了将领,收编了这一万人,这就是造反了吧?

有客泄其谋于国忠,国忠大惧,及奏曰:“兵法‘安不忘危’,今潼关兵众虽盛,而无后殿,万一不利,京师得无恐乎!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人训练于苑中。”诏从之,遂遣剑南军将李福、刘光庭分统焉。又奏召募一万人,屯于灞上,令其腹心杜乾运将之。翰虑为所图,乃上表请乾运兵隶于潼关,遂召乾运赴潼关计事,因斩之。

这种情况下,唐玄宗只能逼哥舒翰出兵了,因为不出兵,随时都可能回头灭了唐玄宗,千万别说哥舒翰是忠诚啊。

点赞6、松滋市 网友:浅浅夏


安禄山虽然肥胖,但跳起胡旋舞来却能旋转如陀螺。他在755年刮起的旋风舞,就差点将大唐帝国吹翻。


01 渔阳鼙[pí]鼓

渔阳就是现在的天津蓟[jì] 县,这座小城因在渔山之南而得名。唐玄宗一直认为,将安禄山驻军在此是为他看守帝国的北大门,对付那些不安分的契丹和奚族,他根本没想到安禄山这家伙会调转矛头刺向他的大唐江山。


意外,太意外了!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当安禄山起兵的战报传到唐玄宗耳朵里时,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然后对他的爱妃说:“爱妃呀,又有人告我那个禄儿造反了。”贵妃娘娘听了,也是嫣然一笑,两人心照不宣,都将此事当作一个笑话一笑了之。


他们都没想到,那渔阳敲响的鼙鼓,没过多久就惊破了他们的《霓裳雨衣曲》。安禄山从起兵到洛阳沦陷,只用了短短的三十四天,叛乱来得如此措不及防,实际上源于安禄山的准备实在是太充分了。


安禄山是唐营州柳城人,是一名出身低微的胡人,但此人善于无耻邀宠,趁着被唐玄宗和杨贵妃接见的机会,装出一副憨态取悦于二人,不是大跳胡人舞,就是大拍马屁,甚至恬不知耻的认了比他小很多的杨贵妃为义母,因而一步步成为皇帝的座上宾,并逐渐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利益。


唐天宝年间,安禄山一人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统兵18万,而当时唐朝边地九镇外加一个经略使,全国统兵也不过57万。也就是说,安禄山一人就掌握着大唐三分之一的兵力,不能不说这对唐帝国是巨大的威胁。


更为关键的是,安禄山利用自己“双料胡人”的身份,集结起本族的粟特商贸人,而这些人长期在大唐各地经商,虏获了庞大的财富,这些财富最后也流入了安禄山的大本营,为他发动叛乱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后盾。


渔阳是范阳与平卢之间的必经之地,魏武帝攻打乌桓,唐太宗东征高丽都从这里经过。安禄山也把渔阳视为叛唐的策源地,他在渔阳县境内的黄崖关长城一带也设立了据点,屯兵六万,由其义子统领,成为起兵叛唐的虎狼之师。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率领着一支由同罗、奚族、契丹、室韦等通古斯系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混编部队,号称二十万(实际十五万),以“剿灭国贼杨国忠”为名,在华北地区举起了反叛的大旗。


杜甫有诗云:“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李白早在安史之乱前就写下了一首《北风行》:“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由此控诉安禄山统治的北方一片黑暗。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亦写下:“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然而唐玄宗在叛乱发生七天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安禄山真的造反了。但杨国忠的一番话很快又让他镇定了下来。“安禄山一个人掀不起什么风浪,其他人不会响应的。用不了几天,他的脑袋就会被快递过来,叛乱即可平。”


于是,唐玄宗就在这样的思想下,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失败,唐朝因此而走向衰落,那些战场上失利的大将还不得不为这场失败买单,比如高仙芝和封常清。


02 高仙芝与封常清

封常清是由高仙芝一手提拔起来的,然而二人却先后成为大唐的祭品,作为替罪羊被杀,他们的死直接导致了潼关失守,长安沦陷。


封常清自幼父母双亡,被流放到安西的外祖父养大。他常目睹高仙芝出巡游威风凛凛,因而产生了想要投靠高仙芝的想法。


高仙芝是高丽人,相貌俊美、勇武善战,根本看不上身材瘦小,眼斜脚跛的封常清,于是便以随从名额已满为由拒绝了他。


不料封常清一连十几天天天来高府门前站岗,最终高仙芝被打动,收下了封常清,让他做了随从兼幕僚。几年下来,封常清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才能,高仙芝也对他刮目相看。



天宝六载(747年),时任安西副都护的高仙芝远涉千里,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冰川,攻破吐蕃重镇连云堡,灭掉了投靠吐蕃的小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吉尔吉特一带),震动西域七十二国,被阿拉伯史家称为“山地之王”。


后来封常清代替高仙芝出任安西节度使,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跋涉数月,千里奔袭,灭掉了大勃律(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因此,高、封二人都称得上是玄宗时代赫赫有名的战将。


安史之乱发生时,封常清来京朝见,于是,唐玄宗便与他商讨起了讨贼方略。曾经横扫西域的封常清,其实当时并不真正了解安禄山的实力,于是夸下海口,说:“只因天下承平日久,百姓才会一闻反贼风声就惊恐不已。然而事情有逆有顺,形势有变有常,臣请打开府库,招募勇士,跃马扬鞭北渡黄河,计日取逆胡之首级献于阙下。”


唐玄宗听了甚是欣慰,之后在半个月内设下三道防线。第一道由河南节度使张介然率军一万阵守陈留(今河南开封);第二道由封常清作为新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守洛阳,就地募兵六万;第三道由高仙芝以兵马副元帅身份守陕郡(今河南陕县),兵力五万。


有此三道防线,再加两位亲密战友共同奋战,安禄山应该嚣张不到哪里去。然而很快唐玄宗就被打脸了。


高仙芝在十二月刚离开长安,五天后陈留就失守了。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到任没几天,叛军就已渡河而来。中原地区承平日久,几代人都未经历过战争,诸郡打开军械库才发现军械早已朽坏,没有兵器的士兵只能手持木棍迎战。这样的作战状态,陈留失守也不意外。就这样,第一道防线破。


拿下陈留后,安禄山引兵西进,兵锋直指荥阳郡(今河南郑州)。荥阳太守崔无诐[bì]虽据城抵抗,但敌不过叛军的来势凶猛,十二月初八,荥阳郡失守,叛军距东都洛阳270公里。


荥阳陷落后,安禄山以铁骑作为前峰发起对洛阳的进攻,镇守洛阳的封常清不淡定了。他就地招募的临时士兵都是些未经训练的市井之徒、无业游民,又没有兵器,根本无法抵挡来势汹汹的叛军。


一战下来,唐军大败;二战于葵园(今河南洛阳市市郊),再败;十二月十二,安禄山的大军从四面八方赶来,这日大雪纷飞,叛军却势如破竹,鲜血将雪地染成一片殷红,封常清边战边退,退至都亭驿大败,退守东城宣仁门又败。


连败之后,封常清从提象门奔出,推倒墙壁才逃出洛阳城,之后率残兵西奔陕郡,至此,东都洛阳沦陷,距安禄山起兵不过短短的34天。就这样,第二道防线破。


东都洛阳陷落后,封常清才从睡梦中惊醒,我的乖乖!原来叛军这么强大!待他退至陕郡,与高仙芝汇合后,两人依据当前战局,终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那就是放弃陕郡,据守潼关,确保长安的安全。就这样,第三道防线不战自破。


然而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在帝国的危急时刻,大唐帝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三道防线被破后,临汝、弘农、济阴、濮阳等郡纷纷投降叛军,朝野震动。为鼓舞势气,唐玄宗决定御驾亲征,并下诏由太子李亨监国。这让杨国忠大为惊骇,因为他与李亨关系并不好,甚至协同李林甫一起谋害过李亨。


如若李亨当政,一定不会放过杨国忠,于是杨国忠发动他的姐妹后援团对唐玄宗发起了游说,最终说服唐玄宗打消了亲征的念头。这样一来,帝国也就失去了一次自救的机会。


除了在帝国内的政治斗争,在战场上也在进行着一场内讧,监军边令诚与高仙芝、封常清之间的个人恩怨也在上演着。唐朝实行宦官监军制度,边令诚就是唐玄宗派到高仙芝身边的监军。


作为一名宦官,自然不懂军事,但边令诚偏偏喜欢仗着他的身份颐指气使,甚至向高仙芝明目张胆的索贿,身经百战的高仙芝自然不把他放在眼里,对于他的无理要求更是不予理会。


这样一来,高仙芝自然也就得罪了边令诚。于是,边令诚借着封常清战败和高仙芝的战略转移为由,在向唐玄宗的奏报中故意夸大封、高二人在前线的失利。


图为天宝末年在边疆设置的九个节度使与一经略使


70多岁的唐玄宗宁愿相信奸佞小人的妄言,也不愿接见封常清三次派来陈述战况的使者,最终以“失律丧师”为名,令边令诚于潼关处斩高仙芝和封常清。


封常清听到圣旨后,不禁叹道:“讨逆无效,死乃甘心!”,并在临死之时呈上遗表,他在遗表中写道:“臣死之后,望陛下不可轻视此贼,勿忘臣言。”


封常清死后,高仙芝看着昔日战友的尸体,悲愤地说:“我遇敌而退,确实有罪,死也应该;但说我偷盗军粮及赐物,则全是诬陷我也。”


说完他回头对着部下说:“我如有罪,你们可以说;我若无罪,你们就喊冤枉!”,结果士兵们齐声大喊冤枉,喊声震天。


高仙芝再看看封常清的尸体,说:“封二,你从卑微至显赫,乃我提拔你做了副手,又代替我做节度使,今日又一同死于此地,岂非命呼!”,之后从容授斩。


就这样,帝国又失去了一次自救的机会。


高仙芝、封常清案影响深远,就唐代而言,它开启了宦官干政左右朝局的祸端。就历史而言,同样的错误明代是高峰期。


高仙芝、封常清死后,谁能成为接盘侠,唐玄宗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哥舒翰。


03 潼关保卫战:哥舒翰败给了一场阴谋

哥舒翰跟安禄山、高仙芝一样,都是番将,只不过三人的族别不同,安禄山是粟特,高仙芝是高丽,哥舒翰则属于西突厥的分支突骑施,他们以部落名“哥舒”为氏。


唐玄很器重安禄山,让其节制东北三镇。而杨国忠与安禄山两人有矛盾,对此杨国忠很是不安,因此,杨就安排了哥舒翰节制西北。安禄山封东平郡王,哥舒翰就封了西平郡王。可以说,哥舒翰实际是杨国忠手里用来节制安禄山的一张牌。


正因如此,哥舒翰与安禄山也是矛盾重重。唐玄宗为了缓和他们二人之间的紧关系,甚至亲自出面调停过。


玄宗让高力士设宴款待二人,酒过三巡后,安禄山为表示亲切,就对哥舒翰说,我父是东胡人、母亲是突厥人,而你父是突厥人、母是东胡人,咱们血统一样,为何不能成为好友呢?


哥舒翰听了,就回说,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老哥如果愿意与我亲近,我又怎敢不诚心呢?


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安禄山听了哥舒翰的这番话,他以为哥舒翰在讽刺他,因为“狐”与“胡”同音。于是,安禄山也毫不客气的回敬了他,跳起来大骂哥舒翰是突厥狗。最终双方不仅关系没有缓和,反而积怨更深了。


在种种积怨之下,哥舒翰成了安禄山的死对头,再加上哥舒翰又是昌河西、陇右节度使,兼西北两大军镇,曾于天宝八载(749年)攻破石堡城,大破吐蕃,可以说威名显赫。


因此,经过综合考虑之后,唐玄宗启用哥舒翰为新的统帅,拥兵二十万,镇守潼关。但是,当时的哥舒翰身体状况很糟糕,当他得知玄宗要启用知己时,便以老病为由极力推辞,然玄宗不许,哥舒翰只好硬着头皮于十二月二十三率军赶赴潼关。


天宝十五年间的河北攻防图


唐玄宗亲自在兴庆宫勤政楼为哥舒翰送行,百官则行至郊外饯行,旌旗绵延两百里,十分壮观。


但无论如何任用一个病人作为潼关保卫战的总指挥,总是有点不踏实的感觉。但匪夷所思的是,这名病患老将居然宝刀不老。在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十天后,哥舒翰居然击退了进犯潼关的安禄山次子安庆绪,好歹算是为唐帝国打了一剂强心针,然而更残酷的政治斗争也在前方不远处等着他。


当哥舒翰被赋予潼关总指挥,拥兵20万后,权力的制衡自然形成,他也就站到了杨国忠的对立面,曾经的队友变成了敌人,杨国忠对他的防备也连连升级。


特别是在哥舒翰因个人原因利用玄宗之威斩杀了安思顺之后,杨国忠就更怕了。再加上当时朝野上下一致认为,正是杨国忠的骄纵跋扈才招致了安禄山的叛乱,朝中不少人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灵宝之战线路图


驻守潼关的王思礼甚至向哥舒翰提议,以清君侧为名率精锐之师回京把杨国忠斩杀了,安禄山也就失去了进兵的借口。但哥舒翰还没有老糊涂,如若照此做,那造反的就不是安禄山,而是他哥舒翰了。


哥舒翰虽然否决了王思礼的提议,但风声还是传到了杨国忠耳朵里。为了防备哥舒翰,他向玄宗提仪,京师空虚,可以招募三千监牧于宫中训练,并招募万人屯于灞上,交由他的心腹杜乾运统领。


这批人虽然在名义上是作为朝廷的后备军,防御安禄山,实际上是杨国忠为了防备哥舒翰而准备的。身经百战的哥舒翰,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也疑心杨国忠要对他不利,于是也上疏玄宗,要求把灞上的军队划归潼关统一指挥。


天宝大事件


唐玄宗不明就里,马上就同意了。随后哥舒翰又以商讨军情为由,将杜乾运召至潼关给杀了。至此,杨国忠与哥舒翰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哥舒翰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摆平了杨国忠设置的障碍,这让杨国忠更加恐惧,于是,为了制服哥舒翰,他想到了安禄山。此时此刻,也只有安禄山才能摆平哥舒翰。这个主意打定之后,他就频繁鼓动玄宗,让哥舒翰出关迎敌,将其往死路上推,让他们二人在潼关之外决一死战。


在平息叛军的思想上,哥舒翰与高、封二人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反贼远道而来,利在速战,而潼关险要,利在坚守,勿轻出关,计之上也。


从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下旬到次年五月底,唐军依靠潼关天险,坚守不出,令叛军无法前进一步。安禄山对此苦恼不迭,进退两难,双方形成僵持之局。


但是唐玄宗求胜心切,急于收复洛阳,一雪失地之耻。于是,对于杨国忠的建议也十分认可。与此同时,安禄山也不愿看到战争一直处于胶着状态,因为天下大势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安禄山起兵后曾经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但经过半年的征战,战场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由郭子仪和李光弼统帅的大唐政府军在黄河以北频频告捷,沦陷区人民也进行了敌后抗战。而安禄山的死党史思明却被困在范阳,不敢南下,范阳与洛阳的通道也被切断了。


很明显形势的变化对安禄山非常不利,救援河北吧,等于放弃东都;进攻长安,又忌惮于潼关之险;留守洛阳吧,他这个大燕国皇帝一点安全感也没有,感觉项上人头随时会搬家。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有人给他献上了调虎离山之计。哥舒翰不是死守潼关不出吗,只要让他离了潼关,那就好办了。


很快唐玄宗就收到了这样的密报,说驻守在陕郡的燕将崔乾佑兵力不足四千,而且全是老弱病残,戒备松懈,根本不堪一击。


当这个烟幕弹释放出来的时候,哥舒翰当然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但是唐玄宗并不这样认为,下令哥舒翰立即出潼关,进兵陕郡,意图收复洛阳。


尽管哥舒翰上书给玄宗解释此中意味,郭子仪和李光弼也上奏表劝阻,说哥舒翰老病昏耄,守关有余,出战不足。一旦哥舒翰离开潼关,剩下的那帮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以与敌军抗衡。只要哥舒翰守住潼关,按照他们的计划,击破安禄山指日可待。若潼关出师,有战必败。到那时京师不守,天下之乱就很难平定了。


但是这些话玄宗统统听不进去,再加上杨国忠在他耳旁不断地煽风点火,一心要治哥舒翰于死地,将国家利益置于一边,落个被乱刀砍死的结局还是便宜他了。


唐玄宗和杨国忠,君相二人铁了心把哥舒翰往火坑里推,可悲的哥舒翰大哭一场后,于六月初四引兵出关,四天后与叛军会战于灵宝西原,史称灵宝之战。


战争极为惨烈,哥舒翰的部队几乎从一开始,就毫无悬念地进入了叛军的伏击圈,对方则犹如猫捉耗子一般,将这位老将玩弄于股掌之上。其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哥舒翰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而哥舒翰本人最后投降了安禄山,一年多之后,被安庆绪杀害。


潼关在灵宝会战的第二天就落入了敌手,从潼关到长安沿途的守将和兵勇也如鸟兽散,河东、华阴、上洛、等郡纷纷弃城而逃。


自安禄山反叛之后,唐朝便恢复了从潼关到长安的烽火,每隔30里高一烽台,每当夜幕降临,潼关放火一炬,站站传递,长安见此烽火,便知前线太平无事,因此称为“平安火”。


但到了六月初九这天晚上,夜空一片漆黑,平安火迟迟不至,唐玄宗恐惧万分,潼关破,长安陷落也就不远了。


公元756年六月十三凌晨,唐玄宗西逃,六月十四日行至马嵬驿,杨贵妃杨国忠被杀,玄宗与太子李亨就此分道扬镳,唐玄宗的时代在这场离乱中结束了,唐朝的辉煌落幕了,中国历史即将进入下一个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


综上所述,唐玄宗不断催促哥舒翰出战,有他个人急于雪耻的因素,也有佞臣杨国忠从中作梗的原因。哥舒翰为了不陷入不忠不义的境地,只好忍辱负重,凛然赴死。

点赞7、南昌市 网友:幻听※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大唐毫无准备,连失去洛阳、开封等重地,人心动摇。

然而,在一众名将的努力下,大唐很快从混乱中恢复过来,并取得了主动。

此时,形势对大唐十分有利。只要大唐坚守住潼关,将使安禄山集团陷入绝望之中。

然而,唐玄宗却“神助攻”,强令哥舒翰出潼关作战。

结果,哥舒瀚全军覆灭,潼关失陷,唐玄宗只好放弃长安,开启了悲催的逃亡。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利的形势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由于大唐毫无准备,安史叛军风驰电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仅33天时间,即袭占开封,气势如虹。

然而,在大唐众多名将的努力下,大唐缓了过来。

高仙芝、封常清在交战失利后,退守潼关,击退了安史叛军的先锋,遏止了安史叛军西进势头,使关中形势暂时稳定了下来。

随即,颜皋卿、颜真卿带动河北军民奋起反抗,声势浩大,而郭子仪、李光弼出井陉,与河北军民一道,几乎切断了叛军基地范阳与洛阳的联系。

同时,张巡挺身而出,坚守雍丘,阻止了叛军向江淮发展,而鲁炅坚守南阳,也阻止了叛军向荆襄发展。

此时的叛军,“前阻潼关,后断渔阳”,向南发展也受挫,陷入绝境。

安禄山斥责劝他起兵的谋士高尚、严庄:你们劝我造反,说事可万全。现在我们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唐军四面合围,而我只有洛阳、开封数州,万全何在?

安禄山,意识到自己陷入绝境,大唐众将军自然也意识到了。

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都上书,指出只要潼关守住,就能取得绝对主动。

然而,唐玄宗,已经听不进去了。

失去理智的唐玄宗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理智。

唐玄宗是极信赖安禄山的。

安禄山的造反,给了唐玄宗心理极大冲击。

一方面,他对众将也不再信任。

封常清、高仙芝,以新募的败退之军,退守潼关,据险守关,是形势得以稳定的关键。

力不能支,退却防御,这是正常的军事行为,而据险稳固形势,更是有功于国。

可是,唐玄宗居然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谗言,以“以贼摇众”、丧失律地的罪名,将两位当时名望最高、战功最多的顶级名将(当时高仙芝、封常清的名望、资历在郭子仪等人之上)斩首了。

前线将士“大呼称枉,其声振地”,然而,已经失去理智的唐玄宗是不会去听的。

因此,对于进退战略,他自然也不会去听取哥舒翰、李光弼们的建议了。

同唐玄宗的第二种情绪是:愤怒!

愤怒之下,唐玄宗有着速胜倾向。

叛乱爆发之初,唐玄宗就气愤地要御驾亲征。

其后,他给荣王李琬和高仙芝的任务是“统诸军东征”。

在斩杀封常清、高仙芝,换哥舒翰上来后,他又屡屡催促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看出玄宗的速胜心理后,上书表示:“要在成功,何必务速”?反对“速胜论”。

然而,唐玄宗不但听不进去,还对哥舒翰起了不满。

玄宗对哥舒瀚不满。这事,哥舒翰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危险”的哥舒瀚

哥舒翰,很早就厌恶安禄山,也厌恶安禄山的亲戚安思顺。

安思顺,时为朔方节度使,也位高权重。不过,他与安禄山不是一伙的,甚至提醒过唐玄宗“安禄山必反”。

因此,安禄山造反后,安思顺虽不再带兵,但也没有被问罪。

哥舒翰趁着手握重兵,开始公报私仇。

他令人伪造安思顺与叛军联络的书信,上书请诛了安思顺。

这一下,杨国忠坐不住了。

杨国忠和哥舒翰关系也很不好。

你哥舒翰能收拾安思顺,自然也能收拾杨国忠!

何况,当时,安禄山造反,打出的就是“清君侧”(除掉杨国忠)的旗号。

因此,唐军中有许多将领认为:应该效法当年汉景帝杀晁错的事情,把杨国忠也杀了。

王思礼等将领纷纷建议哥舒翰:留兵把手潼关,回军诛杀杨国忠。

哥舒翰犹豫未决,而这些事情让杨国忠知道了。

杨国忠遂向玄宗建议:大军在潼关而没有后应,很危险,应再组建一支军队。

哥舒翰见此,心中恐惧,认为是杨国忠要对付自己的。

于是,哥舒翰设计杀掉了杨国忠新建军队的将领,吞并了其部队。

哥舒翰的作为,针对的是杨国忠。

而杨国忠背后,站的是唐玄宗呀!

真要效法汉景帝杀晁错,也该是唐玄宗自己去处理。你哥舒翰手握重兵,不去进攻敌人,却在这里与杨国忠搞来搞去,早晚出事。

因此,让哥舒翰率重兵长期驻扎潼关,唐玄宗是不放心的。

在唐玄宗看来,此时安史叛军的威胁比哥舒翰要小得多。

被表面现象所忽悠

唐玄宗得到的消息是:安史叛军兵力薄弱,在陕州“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

杨国忠极力建议唐玄宗令哥舒翰出征。

哥舒翰强烈反对:安禄山不是草包,他善于用兵。既然造反了,又怎么可能无备呢?必然是要诱我出击!我出击,正好堕入其计中。现在我们只要固守住潼关就能稳操胜券,“请且待之”。

郭子仪、李光弼也表示:潼关的军队守住不出机会好了,等我们清理了敌人的河北老巢,敌人就完蛋了。

众将之言,都是金玉之言。

然而,如前所说,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理智。

他为安禄山的造反所震撼,不再完全相信众将;他为安禄山的造反所愤怒,急切要消灭敌人,忍不了!

其实,正如哥舒翰所说,安禄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陕州无备呢?安禄山是在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会摆出这么一个容易被识破的假象。

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只愿意去看自己愿意看到的,只愿意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他已不能对眼前的敌人,乃至整场战争作出理性的判断了。

何况,唐玄宗大概也想不到:代价会如此惨重。

出乎意料的代价

哥舒翰出战的风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唐玄宗有理由认为:就算安禄山是诱哥舒翰出潼关作战,那又怎么样呢?

此时,哥舒翰手下有号称20万的兵马。

而且,这些兵马中,虽有一些新募之兵,但也有不少河西、陇右过来的精兵。

而安禄山呢?

安禄山叛乱后,新募了一些部队。不过,其手下有经验的部队为18万。

当时,安禄山为打破困境,将重点放在恢复与范阳的联系,令史思明、蔡希德率领包括最精锐的“曵落河”在内的数万精锐回救河北。此外,令狐潮率数万军围攻雍丘,武令珣率数万军进攻南阳。

此时,即便安禄山真的是在诱敌,哥舒翰在力量上也是不处于劣势的。

何况,即便作战不利,难道几十万大军会被一口吃下吗?难道不能再退守潼关吗?

这种情况下,哥舒翰强调安禄山诱敌,是说服不了唐玄宗的。

正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豪言:“纵有埋伏,我何惧哉”?

说出这样话的人,一般都···


唐玄宗急求边功,不断加大安禄山等边将权利,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唐玄宗急于取胜,强令哥舒翰出战,导致长安沦陷。

其自唐肃宗急于取胜,以“晨昏之恋”,拒绝李泌方略,急切反攻长安、洛阳,导致不能彻底肃清叛乱,安史治乱的残余在河北祸乱了大唐一世。

“要在成功,何必务速”。

欲速则不达。

点赞8、寿光市 网友:来份骚鸡

李隆基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觉得能打赢,二是他认为自己必须速战速决。

我们先搞清楚当时的形势。

公元755年11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造反,麾下囊括了唐朝北方的精锐边军,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各部悍卒,总数多达15万。他们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所到之处如摧枯拉朽,很快杀到洛阳附近;

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所以也没做任何准备。当时唐军主力都分布在十大边镇,中央只有数万禁军,在叛军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于是,李隆基一边就地募兵,一边征召朔方、河西、陇右等镇将士进京勤王(限定20天内抵达长安)。

至于将领的问题,说来也巧,时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刚好入朝。这位仁兄可是个威震西北战线的名将,对于战胜叛军也是相当的自信。于是李隆基派他去洛阳,就地募集了6万人,做好抵抗叛军的准备。

到了12月初,李隆基又派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统帅、宦官边令诚为监军,带着另外五万人马赶往陕郡,和高仙芝互为犄角。


说明两点:

其一,封常清的6万人全是新兵,而高仙芝的5万人由禁军、部分在京城的边军、新募兵组成。

其二,高仙芝是前任安西节度使,也是封常清的老上司,几年前,就是他带着唐军在怛罗斯跟阿拉伯打了一仗(那一仗虽然落败,但考虑到是2万对10万、且因葛逻禄临阵造反导致,他可谓虽败犹荣)。

由此可见,中央军将领的水平绝对没问题,但问题是士兵太拉胯。由于事出突然,封常清招募的6万人还没来得及训练就被拉到战场,哪是精锐边军的对手?于是就有了以下让人心酸的场景:

在武牢关,他们被安禄山的铁骑冲了个稀里哗啦;

封常清不愧是个狠人,他聚拢败卒,在葵园继续抵抗,又败;

但封常清并没有放弃,战于上东门内,再败;

随后安禄山大军攻破洛阳城,封常清率领残部战于都亭驿,继续败;

退守宣仁门,又败。


打到这份上,封常清算是对的起自己的岗位、对得起李隆基的信任了。不得已,他只好率领残兵推倒禁苑的西墙、逃到陕郡与高仙芝汇合。随后他俩合计:

一方面,叛军士气正盛、锐不可当,陕郡无险可依,在野战中难以匹敌;

另一方面,关中的门户潼关无兵守卫,如果叛军突入关中,京城长安可就危险了。

于是,他们立即带领所有兵马退守潼关,及时将随后赶到的叛军挡在关外。随后,各路援军陆续赶到,局面暂时稳住。

但问题往往出在内部。由于跟高仙芝不对付,监军边令诚随后向李隆基告黑状,说他俩养寇自重、挪用物资等等。李隆基勃然大怒,让边令诚带着自己的手谕火速赶到潼关,临阵处死了高仙芝与封常清。史书记载,当时的前线将士“皆大呼称枉,其声振地”。

李隆基这么做有双重打算:一是杀将立威,二是想借机换上自己最相信的另一位将领——哥舒翰。这位时任河西、陇右节度使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来的,属于铁杆亲信,那时刚好因病在长安休养,而且他跟安禄山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用他来统领朝廷军队,那再合适不过了。


接下来,哥舒翰抱病赶到潼关。由于各路援军陆续抵达,加上高仙芝、封常清留下的部队,此时潼关的兵马已达18万,对外号称20万。

军队规模虽大,但问题也很突出:

这些人马是临时拼凑而成,包括各镇边军、中央禁军、临时募兵,都由各自的上司统领,互相之间并不对付;

而统领全局的哥舒翰虽然威望、战功足以服人,但他那时久病未愈,就把大权委托给行军司马田良丘;

但田良丘自认资历、能力不够,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就让哥舒翰的副手王思礼掌管骑兵、李承光率领步兵,但这俩人互相抬杠,导致军中组织混乱、号令不一;

再加上哥舒翰的领军作风向来是严刑峻法、不讲人情,当初为了执行李隆基的命令,曾经牺牲了几万人打下石堡城。所以这些因素的叠加下,士卒们意志松懈、士气低落,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


对于这些情况,哥舒翰本人也许心里有数,于是他一连几个月在潼关整顿军队,并没有主动出击。

另一方面,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那时正联手在河北抄叛军的后路,仅仅嘉山一战,他们就斩杀史思明率领的精锐叛军四万人;在东南方向,另一位狠人张巡则死死地把几万叛军挡在淮水一线。

也就是说,当时的安禄山三线受阻,所以一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甚至还考虑退回范阳。

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叛军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长安城里的李隆基不干了。他的考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敌我力量杜比悬殊。潼关的守军规模惊人,而当时的安禄山一方在中原各条战线四处分兵,每个方向的兵力都极为有限。据他收到的线报,潼关外驻扎在陕郡的叛军崔乾祐一部仅有4000人。(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是安禄山为了吸引唐军出关的疑兵之计)

第二,他对哥舒翰也起了疑心。安禄山造反,打的是“诛奸臣杨国忠”的旗号,足以说明当时的杨国忠有多招人恨。连潼关的将士们都对他气得牙痒痒,王思礼也劝哥舒翰诛杀杨国忠、鼓舞士气。而探到风声的杨国忠也不甘束手就擒,他派自己的亲信杜乾运带着一万人驻扎灞上,名为御贼,实为防备哥舒翰。

这么一来,原本没啥想法的哥舒翰急眼了,为了避免被杨国忠从背后捅刀子,他先上奏朝廷、请求统领灞上兵马;随后找了个理由把杜乾运砍了脑袋。这么一来,杨国忠越发心虚,他以“哥舒翰有养寇自重之嫌、错失战机”为名,鼓动李隆基逼其出兵。


第三,李隆基需要速胜立威。安禄山从一个边境杂胡成长为统领三镇的节度使,李隆基本人是头号责任人。宰相张九龄、名将王忠嗣多年前就警告安禄山并非善类;随后几年,举报安禄山图谋不轨的信息纷至沓来,但举报人要么被李隆基处死、要么被押到范阳送死,导致再也没人敢提这事。

因此,当安禄山起兵后,李隆基脸上很是挂不住,他还装模作样地宣称:自己在去年就想传位给太子了,但当时想亲自处理水灾、旱灾,给耽搁了;如今逆胡安禄山竟敢谋反,自己将御驾亲征、让太子监国,任务完成后,将高枕无忧地退居幕后、让贤给儿子。

当然,李隆基这番表态,只是迫于民怨沸腾所演的一出戏,最终自然是不了了之。如今看似形势好转,又让他再度燃起了信心。抱着急于挽回尊严、重树威望的目的,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他连发多分诏书,强令哥舒翰出关灭敌,即使远在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上书劝阻也无济于事。


于是,哥舒翰只能“抚膺恸哭,引兵出关”,他的18万大军落入了叛军精心设计的陷阱,几乎全军覆没,逃回潼关的仅有8000人。关中门户大开,形势彻底倒向了安禄山一方,本有希望在短期内平定的安史之乱,由此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决定历史走向的原因,往往就是这么让人无话可说。

点赞9、泰州市 网友:死亡谷

简单的说就是没粮食了,唐朝时期已经需要从江南调运粮食到西北,叛乱一起粮食运输阻决,长安没有粮食给潼关守军了,要么出战,要么吃完了粮食军队大乱

点赞10、咸阳市 网友:旧街古人

因为唐玄宗需要最快的胜利。

哥舒翰军虽有12部近20万,但派系非常复杂,哥舒翰自身有病,很难管理,所以采取坚守策略。

当时,局势对唐皇朝有利,安禄山叛乱之后遭到各地抵抗,进展缓慢,安禄山甚至有退兵回去的想法。郭子仪李光弼等部也在迂回攻克常山等地,这些将领都上书唐玄宗,赞同坚守潼关。

可是杨国忠很害怕。安禄山以清君侧名义造反,口号就是杀杨国忠。当时有人建议哥舒翰派兵3万回京杀杨国忠,哥舒翰有顾虑。消息泄露后杨国忠不断小动作甚至组建1.3万军队,哥舒翰怕杨国忠对自己不利,请唐玄宗下令调兵给自己再杀了统兵的杨国忠亲信杜乾运。杨国忠自然更加恐惧,不断在唐玄宗面前吹嘘,希望哥舒翰兵败或两败俱伤。

叛军此时在潼关前布4000弱兵,结果哥舒翰没有上当,但唐玄宗派去观察的人上当了。唐玄宗就不断派使者,催促命令哥舒翰与叛军决战。

核心因素是,此时唐玄宗皇位不稳。因为之前无数人举报安禄山谋反,唐玄宗不是杀了就是送到范阳去给安禄山杀。安禄山叛乱之后,政治上被打脸的唐玄宗需要尽快平定叛乱以坐稳皇位。

灵宝之战:756年6月4日,哥舒翰大哭后出兵,4天即溃败,只逃回8000。败退后预备坚守潼关的哥舒翰,也被手下番军捆绑送给了叛军。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基本的军事道理没有得到贯彻,唐玄宗判断失误,被杨国忠误导,违背常识插手指挥,强迫哥舒翰出兵,这是李唐的劫难。此战后,唐朝衰落已是必然。

我们无法假设:再坚守潼关三个月,安禄山必然崩溃。繁华占全国近四成的关中若能保存,哪还会有什么藩镇割据?

点赞11、日照市 网友:叶落吾心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唐朝爆发力“安史之乱”,起兵反叛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大军杀向洛阳、长安。

当时唐朝的国防力量布置是外重内轻,安禄山叛军战斗力要大大强于守卫内地的朝廷军队,所以,一起兵就席卷了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如梦初醒的唐玄宗仓猝间派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前往御敌。可惜官军无法阻止叛军的势如破竹,先是洛阳失守,后来退守潼关,坚壁不出。

高仙芝等人的失败让唐玄宗只觉得是奇耻大辱,又听信宦官的诬陷,派人将高仙芝、封常清斩首示众。




潼关这个大唐第一雄关,这可是直通长安的咽喉之地,大唐的生死枢纽啊!

现在潼关危机,谁来带兵坚守呢?唐玄宗思来想去,想到了病废在家的名将哥舒翰来。

哥舒翰虽然有病,由于他和安禄山及其族弟弟安思顺是死敌,就凭这一点,他守关让人放心。

西平郡王哥舒翰年初得了个半身不遂的后遗症,此时正在长安闭门养病。一听说皇帝征召,连忙上书推辞。

可是目前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唐玄宗哪能给他推辞的机会,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先来。

哥舒翰领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

大军开拔时,唐玄宗亲率百官到郊外相送,又对哥舒翰加官进爵,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真是赶着鸭子上架了。




哥舒翰的身体虽然不好,可却是一员福将,他的运气特别好,到了潼关,很快击败了安禄山儿子安庆绪的一次进攻。

打了胜仗,朝廷犒劳,那哥舒翰在朝廷也有了话语权,可是此时他考虑的不是如何退敌,而是如何清除政敌来。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直接直指安禄山的堂兄安思顺。

这个安思顺当年是哥舒翰的顶头上司,俩人产生过矛盾,但那时的安禄山在皇帝目前要比哥舒翰红,所以他为其堂兄打抱不平,于是这哥俩都和哥舒翰有了矛盾。

虽然安思顺和安禄山是堂兄弟,但大家都知道他们并不是一路人,此时安思顺已经卸任节度使,在朝中任户部尚书。

可是这难不住哥舒翰,他派临摹高手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来信,并让人假扮信使,然后在潼关城门口被抓后献给了朝廷,同还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状,请求唐玄宗处死安思顺。

唐玄宗接到奏报,他心里明镜一样,安思顺是被诬陷的。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为了安抚哥舒翰,连杨国忠建议也没有接受,处死了安思顺,并把其家人流放到岭南。




这次构陷,看起来哥舒翰取得完胜,但同时为他后来的失败种下恶果。

首先,哥舒翰在众人中的美好形象直接崩塌,同时又得罪了杨国忠。

安思顺受诬告时,重金贿略杨国忠,想让其出面摆平此事,可是没想到此时唐玄宗居然没卖杨国忠这个面子,这让杨国忠很不爽,并且意识到哥舒输已经对自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还有一件事让杨国忠惊魂未定,当时朝廷上下舆论都认为安禄山叛乱,就是杨国忠骄横放纵所致。哥舒输的部将王思礼出主意,让哥舒翰杀杨国忠以谢天下,当时哥舒翰并没有答应。可这次密谋,不久就传到杨国忠的耳朵里,于是杨国忠开始行动了。

杨国忠想出了一条对策,他给唐玄宗献策,为了增加双保险,在京师附近另外训练一支军队,由自己的心腹将领杜乾运统领,一边为抵御叛军做准备,一边用来防范哥舒翰。

作为一个军事将领,杨国忠这些小伎俩哥舒翰岂能看不透?他马上上表请求,将灞上的军队纳入自己的麾下来统一指挥,又以商讨军情为名,将杜乾运召到自己的大营,杜乾运一来,立即将其斩首,军队也被哥舒翰吞并。

经过这次较量,杨国忠恐慌万状,哥舒翰也整日不安,一将一相,都在心里打鼓。




就在哥舒翰固守潼关、与杨国忠明争暗斗期间,在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两路大军的努力下,河北的战争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哥舒翰凭天险固守潼关长达半年之久,叛军始终无计可施。这种做法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来说,都是绝对正确的。

在军事上来说,哥舒翰是正确的;在政治上来说,杨国忠认为并不高明。他怀疑哥舒翰不肯出兵,最终目的是为了“清君侧”,是针对自己。

于是立即给唐玄宗出主意:“现在要还不打,将来就没机会了。”

这句话在唐玄宗心里起了波澜——他也渴望一场胜利,来鼓舞朝廷上下的士气,于是连续的催促哥舒翰出战,并且还专门派了宦官前去督战。

宦官的前来给哥舒翰造成极大的压力,他知道抗命的后果就是步高仙芝、封常清的后尘。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阴历六月四日,哥舒翰在万般无奈中大哭一场,带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踏上征程。

六月初七,官军与叛军崔乾的部队在灵宝西原遭遇了。

崔乾祐预先把精兵伏在南面山上,自己亲领老弱之兵,作为诱敌之计,边战边撤。

等官军追击到狭窄的崤函道上后,叛军伏兵突然出现,他们居高临下,从山上下滚木石,唐军将士顿时乱作一团,死伤惨重。

叛军又将几十辆装满干草的大车纵火焚烧,大火一起顿时浓烟弥漫,官军因看不清目标,便乱发弩箭。

此时崔乾祐命精锐骑兵又从官军背后杀出,官军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互相排挤践踏。

哥舒翰一看败局已定,便带数百骑逃出,于是潼关失守。

哥舒翰逃到关西驿站,张贴告示收集残兵败将,打算重新夺回潼关。




此时哥舒翰的部下番将火拔归仁等人,看到官军大势已去,便起了异心,他们暗中商议后,派人来到驿站,对哥舒翰谎报军情:“叛军来了,请你上马迎敌。”

哥舒翰上马出驿站后,火拨归仁率部下将其双脚捆绑,直接投降了叛军。

后来哥舒翰也投降了安禄山,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潼关之败,表面上是败于安禄山的叛军,实则是败于朝廷内部的倾轧,败于哥舒翰和杨国忠之间的勾心斗角。

哥舒翰在不恰当的时机,不利的条件下出战,并且由于伤病,没能亲自勘察作战地形,失败似乎是必然的了。

当然,听信谗言的唐玄宗也损失惨重,安禄山的叛军一打下潼关,长安城肯定不保,唐玄宗只好带着一干众人仓皇西逃,在逃跑过程中,失去了“爱妃”杨贵妃,又失去“爱卿”杨国忠。这还不算,自己最后还失去了皇位。

导致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实就是唐玄宗本人,他最后落到这个结局,可谓是“罪有应得”了。

点赞12、汝州市 网友:流光易逝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哥舒翰在唐玄宗的再三催促下兵出潼关,二十万大军在灵宝遭遇安禄山叛军的伏击而全军覆没。灵宝之战的失败,使得潼关防线崩溃,大唐国都长安岌岌可危,唐玄宗被迫南逃巴蜀。

兵出潼关与叛军决战是一步险棋,为什么唐玄宗不顾劝谏屡屡催促哥舒翰出关呢?小编觉得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叛形势转好,盲目的玄宗以为决战时机成熟,他渴望这场胜利;二是哥舒翰与杨国忠不和,杨国忠要借出战的机会陷害哥舒翰。

安禄山四面楚歌

自郭子仪和李光弼出兵河北之后,史思明在他们的打击之下丢城失地,叛军洛阳前线与大本营范阳之间的联络中断;东面战场,叛军被张巡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南面又被鲁炅阻于南阳(今河南邓州);西面的潼关在哥舒翰的经营下固若金汤,叛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

此时的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焦急忧虑的安禄山曾对唆使他起兵的谋臣骂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

照此形势下去,只要哥舒翰能固守潼关,郭子仪和李光弼经营河北,安禄山叛军指日可定。

唐玄宗急于胜利

安禄山的反叛对于唐玄宗的打击很大,他没想到如此宠信的臣子会背叛他。随着河北战场的节节胜利,玄宗不断收到前线的捷报,使他昔日的忧愁一扫而光,对平叛的前途充满信心。此刻的他,急需一场大胜仗来抚慰受伤的心灵,重振他皇帝的威严。

当玄宗收到潼关前线只有几千老弱叛军的情报时,就急不可耐的催促哥舒翰出城迎战。

杨国忠借机报复

杨国忠是独掌朝政大权的宰相,哥舒翰是手握重兵的统帅。自古将相和则胜,将相斗则败,可惜的是杨国忠与哥舒翰之间矛盾重重,争斗不断,大唐的命运可想而知。

安禄山起兵之时就打着清除奸相杨国忠的借口,使得杨国忠惶惶不可终日。哥舒翰进驻潼关后,其手下大将王思礼就向他建议诛杀杨国忠以绝叛军口实。哥舒翰虽认同这个提议却认为如此行动相当于反叛朝廷,所以没有采纳。可是,这个事情却传到了杨国忠那里,哥舒翰与杨国忠之间由此开始明争暗斗。

为自保,杨国忠上奏玄宗从皇宫各部门抽调三千精壮加以训练,以备不测。这三千精兵由杨国忠的心腹杜乾运率领进驻霸上,名为抵御叛军,实为防备哥舒翰。哥舒翰得知后火冒三丈,奏请将霸上军队划归潼关统一指挥,随后将杜乾运调到潼关借口杀掉,并吞并了这三千人马。

经过此番较量,杨国忠更加害怕愤恨哥舒翰。杨国忠深知玄宗此刻急需求胜的心理,他便谎称潼关前线的叛军仅有几千老弱,应催促哥舒翰出城与叛军决战。杨国忠的话正和玄宗心意,使他看到了一雪前耻的希望。

接到出战命令的哥舒翰一下子懵了,他明白出战就意味着败亡,紧急向玄宗上书请求坚守潼关。在杨国忠的忽悠下,玄宗不顾一切地催促哥舒翰出战,他一心只想着反攻和胜利。在两三天的时间里,玄宗接连派出了几十拨传诏使者奔赴潼关。往往是前面一拨刚刚宣完诏书,后面一拨紧跟着又到了,《资治通鉴》记载:“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无奈的哥舒翰只得率军出关,之后就是兵败灵宝的那一幕。

从以上可以看出,唐玄宗、杨国忠和哥舒翰三人对灵宝的兵败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唐玄宗盲目自大、急于求胜,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杨国忠与哥舒翰国难当头却争斗不断,特别是杨国忠为一己之私利赌上几十万将士和大唐的命运。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