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八九十年代,没有选择中专中师而冒险上高中,后来高考的情况如何?

提问时间:2023-07-05 11:44关键词:高考,中专,后来,上高

八九十年代,没有选择中专中师而冒险上高中,后来高考的情况如何?

点赞1、诸城市 网友:单身控

我是64年生人,富农家庭,本人当时成分叫学生。1980年我开始在镇里中学读初中,因为父亲是本校老师,我借光直接到甲一班上学。我们这个年龄段有6个班,每班60人左右,全校大概有360个学生。

因为小学就没有真正学什么东西,即使借光到甲班了,也学习垫底打狼。因为是老小(我家5个孩子,我妈38岁生我),我老爹教高中毕业班班主任,也根本没有时间管我,一晃3年初中就读完了。

我没有考上市重点高中,连本校高中也没有考上。可是高中开学分文理班,文科班竟然只有17个人,不能开班。学校就扩招了13个学生,肯定包括我啊,我爸是毕业班班主任。

我当时有个特点,就是语文好。原因一个是小学虽然没有读好,但是小人书读的多;二是初中别的不行但是我坚持每天写日记,所以一到这个文科班我的语文成绩特别好,经常出范文。当时我们高中是二年制,二年后高考,虽然语文60多,可是数学才19分,总分还是扯淡了,才196。那也考不上啊,怎么办?只能复读。咱也挺用工,第二年考290分,还是差点(当时320分就可以考上本市大专)。第三次考400分,差一点就够本科,专科肯定够了。入取通知书到了以后还犹豫了,老爸说愿意就继续考,反正不用花钱(本校子弟不用交学费)。他知道我想考辽大中文。一想算了,认命吧,再读一年不一定涨100分,我严重偏科。就这样上大学了。

87年大学毕业本来分配到粮库(当时牛逼企业),可是自己比较内向不愿意到企业,正好郊区人事局长是我老爸学生。告诉我到这里来吧,我们刚成立的区,特别缺人,到这里你随便挑单位,我就改派到郊区报到上班,区委调研室。牛逼 吧。其实很正常,那时候大专毕业生比现在的博士生还吃香。因为区级政府根本就分不到大专生,刚恢复高考没有几年的。在这个区5年后,一次全市拉链检查文明村(我这个时候已经调区委宣传部工作),遇到我现在工作的区委付书记,交谈中了解我的情况以后,问我愿意调回市内不,我说愿意,那就找我来吧。就这样92年我又调到现在这个区了。

92年调到市中心区有点插曲。副书记到政府任常务付区长了,原来确定的到对口宣传部改为他分管的人事局。也挺好的,领导安排什么就是什么吧。(为什么这个领导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也没有送过礼,他就这样关照我?这个领导是个性情中人,当时处于上升期,特别重视人才。我当时不到30岁,有学历,有文采,还是党员,也是重点培养那拨人。)到了人事局以后,局长却不待见我。不给我分配具体工作,让我打杂,还到处说我啥都不是(没有送礼啊)。让常务付区长知道了以后,直接给我按排了三个临时工作。一个是进入农村工作组解决国营农场改为民营农村,一干就是三月。二是代表政府接收家具城(当时工商局转为省直管,家具城资产留到区里)。三是进入94年第一次全国性质机构改革办公室,具体负责起草改革方案。(这个局长也是傻,我是他顶头领导认可的人都敢埋汰我。)进这个办公室原因是因为。我们局负责区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局长让他的一个女下属干这个工作。这个女的直接把市里的方案稍加改动交局长,局长也没有好好看,直接提交区委常务会讨论。打脸!区委书记当时就批评这个局长,这个东西怎么敢这个编,一点区里特点也没有,直接把市里方案抄来了,不严肃。责成常务副区长重新组织人员重新编写。就这样两办(区委办,政府办)主管副主任和我就成立了一个小组,我肯定是主笔啊,那两人是给书记区长写材料的。2个月弄好了,通过常务会审定。这期间我也通过政府办考核,完事就到政府办报到任常务副区长秘书。(待续)

点赞2、江阴市 网友:ㄨ_花叹

没有选择中师让我后悔一辈子,现在苦难曲折的生活都是因为我当时一意孤行而造成的。

我是九十年代初期初中毕业 ,初中的成绩特别好,在全校总是名列前茅,那时正好赶上我们那里有贫困山区中师定向招生,定向招生可以降低30分录取,按照我的成绩,只要报考中师百分之百可以录取中师,我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母亲早逝,爸爸因为特别宠我,自己吃了很多苦也要供我上学,上面三个哥哥都是初中没毕业,中考报考志愿时,班主任老师考虑我家的经济条件建议我报考中师,可我从小的理想是当一个出色的新闻记者,报考中师就中断了我的梦想,凭我的成绩去上高中肯定能实现我的梦想。

家里的父亲也一再恳求我报考中师,那个年代农村女孩只要丢了锄头就改头换命了,可如果去上高中,还要过三年战战兢兢的高中生活,不知三年高中有多少变数,家里的三个哥哥也都劝我报考中师,可我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就是选择报考重高。我根本不会去考虑家里的生活到底有多苦,因为家里的四个男人独宠我一个女孩,也无视亲人的苦苦哀求。

那一年如果我报中师,妥妥的录取了,而重高不会降分录取,反而差了一分,家里人都为我惋惜,本来我可以通过中考轻而易举改变我的命运。最后只得去上普通高中,高一的时候成绩还是非常优秀,没想到在高二时爸爸因为一场意外而离世,父亲在世时,都是父亲努力赚钱供我上学,三个哥哥也偶尔资助,父亲离世,我和三哥成了孤儿,大哥,二哥已经成家,三哥答应供我上学,可是那个年代农村家庭要供一个学生读高中确实不易,再说三哥还要娶妻成家,家里所有的亲戚都劝我退学,包括两个大哥都没有出声,因为两个大嫂不同意我上学呀!由于父亲离世,生活的极度贫困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勉强熬到高考,高考名落孙山在我预料之中,高考之后我也不好再要三哥资助我复读,独自流泪坐上南下的列车走上打工的生涯。

后来成了一名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两年之后远嫁他乡,结婚生子,可是遇人不淑,第一段糊涂婚姻持续了5年最后分道扬镳,生了一儿一女,什么也没要净身出户,自己在外又漂泊了五年,赚了一点钱觉得还是要读点书,2000年之后听说大专非常容易录取,我又动了读书的凡心,31岁那年去参加了高考,最后录取了一所师范大专院校,反正还有点积蓄,自己边读书边打工,三年之后大专毕业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但是要考编制已经过了年龄,只能去私立学校应聘,还好私立学校应聘成功,我去的时候这所私立学校还是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所私立学校也蓬勃发展,我的工资也水涨船高,在不惑之年进入了第二段婚姻,可我心里还是想着我那过着贫困生活的一双儿女,以及远在千里之外回不去的家乡和三个哥哥。

听说在家乡跟我一届录取中师的同学后来都考取城里的老师,现在都过着比较如意的生活,而我的第二段婚姻也是磕磕碰碰,毕竟我总是要不时的资助我那一双儿女,而老公要资助他的儿子,二婚总是在经济上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楚。

快三十年过去了,可我总在后悔那一年的自己的举动,自己真是鬼迷心窍,如果不是自己的一时冲动,可能我的生活轨迹会一帆风顺。


点赞3、镇江市 网友:雷老虎

1984年,我和我的同学王一田参加了中考,结果我没考上高中,王一田考上了高中。

我通过复习在1986年考上了中师,但是我的同学王一田在最后却连高考都没有参加,直接回家了。其中缘由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和王一田是同村好友,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同班同学。小学时,我始终是班级的第一名,他始终是班级的第二名或第三名。

王一田家的巷子头是我们村放电影的固定场所,一来放电影的,全村就好像过节一样,大人小孩全出动,热闹非凡。这是上世纪八九年代农村最常见的场景,可惜现在全消失了。对于看电影,我是兴趣非凡,甚至追着电影队去外村去看。但是王一田却从不出来,说是得在家学习,他娘怕她学习学傻了,就想让他出来散散心,可是喊也喊不出来,最后动手拽他出来,可怎么拽也拽不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的毅力真是可怕,连看电影这么有诱惑力的大杀器都吸引不了他!

王一田学习如此用功,但是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我在学习用的功夫比他差远了,可他的考试成绩从来没超过我。我们都是我们村的名人,我是小学五年中始终第一而闻名全村,他是以把看电影的功夫都用在学习上而闻名全村。


王一田还有个癖好令我不解,就是他在写作业的时候,尤其是语文和常识作业,如果作业中有的句子写完后,但是一行格子还有空格,他必定得写上一两个无关紧要的字,不把这一行写满他是不罢休。到现在我可能有点明白,他是不是有强迫症?

1981年,公社中学在全公社招了两个尖子班,我和王一田都顺利考中。上了初中后,我因为第一次期终考试考了第14名,没能名列前茅而灰心丧气,学习上渐渐没了劲头,最后在二三十名之间晃荡。王一田依旧非常用功,学习成绩渐渐就超过了我,但是也就在十来名上下。

因此1984年中考时,我连高中也没考上。但是我的学习底子还在那里,最后复习两年还是考上了中师。后来,我听村里人说,王一田跟他父母说,考什么小中专,没什么出息,要考就考高中,到以后好考大学。

王一田在中考的时候,选择了考高中,说考不上就复习,还是考高中,绝对不选择考小中型。但是王一田考上高中后,越来越用功,可是成绩却是越来越差。也可能是脑袋瓜子不太聪明,学习变得非常吃力,到高二的时候,一学习就头疼,最后不得不休学一年。

王一田复学后,这种一学习就头疼的毛病也还是一直没有好转,直到高考临近,他忽然崩溃,最后连高考也没参加,灰溜溜地卷了铺盖回了家。

真是可惜!如果他在初中时复习个一二年,考上个中专还是十分有把握的!

王一田后来的情况也不是很好。高中毕业后当了代课教师,教了几年后,最后在清退代课教师的时候又回了家。

后来找了个媳妇,两口子在村子里开了个饭店,生活的倒还凑合。

可是他近几年的情况不是很好,饭店倒闭了,娘去世了,妻子也在前几年得病死了。唉,他这真是祸不单行啊!

但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儿子结婚后,给他添了个孙子后,儿媳妇又与儿子打离婚走了。这时,家里只剩下了王一田的父亲、王一田、王一田的儿子和王一田的孙子四个人。

前几年,在妻子得病去世后,王一田在网上谈了一个对象,就在二人谈婚论嫁准备结婚的时候,儿子横插一杠子,怎么也不同意,王一田只得作罢。

祖孙三代三个光棍子,看着一个孩子,村人都感叹,说这家人的命真是太惨了!

如果他当时选择复习考中专呢,那绝对会给他带来一个与现在全然不同的命运。

不同的选择,决定一个人的一辈子。

唉,唯有一声长叹!

点赞4、克拉玛依市 网友:傀儡娃娃

这个我有发言权。

我89年中考,姐姐在我前一年进了中师,我本来想报高中的,但15岁的农村孩子没见过世面,老师一劝说我就填了中师。老师是真心为我好,说我家困难,姐姐妹妹都在上学,还有承诺我毕业出来不用去村小,直接让我进现在在读的初中…

成绩出来了后我进入了面试,就是问几个问题,唱歌做操(不是跳舞哦),我本来就不怯场不扭捏,发挥很好,顺利被录取。

在我等通知书的那段日子,同村一起玩的一个男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那颗读高中的心又蠢蠢欲动了。赶巧不巧,几天后跟婶婶一起在邻居家看电视(对,那时候我家没电视,但不知道超有钱的婶婶为什么也在邻居家看电视),婶婶用很不屑的口气跟我说:“又填师范,家里已经有一个老师了,要那么多老师干什么…”婶婶一向瞧不起我家,她的话深深刺激了我,当然,也可能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我决定了--读高中。

可是师范那边已经录取了,怎么办?只能想办法不让他们录取。小脑瓜开始飞速旋转。那时候也没有电话,公用电话都没有,就算去邮局打,也不可能知道学校的电话号码,学校在隔壁县城我也没能力去,我长这么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县城,一次作文比赛,再就是这次面试,所以我决定写信。

写信首先要有地址和收件人,不敢问姐姐,超级幸运的是堂哥以前说过,他高中老师前一年刚好调到这个学校去当教导主任之类的了,我旁敲侧击地问出了名字,然后写了一封煽情的信,说这是我父母老师的志愿,不是我的,我要读高中……

蒙在鼓里的老爹老娘满心欢喜地等啊等,村里的小姐妹录取了,堂舅家的表哥录取了,怎么就没我的呢?老爹坐不住了,拉上我直奔师范学校。8月中了,教导主任跟老爹说,你家孩子文笔很好…

县教育局的领导说,你家孩子通知书本来已经到局里了又收走了,浪费了县里一个师范指标,2年内不准再读书……

一地鸡毛,不是幼稚的我能想到的后果。还好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没有联网一说。我现场换了个名,进了镇里普高,默默地读了一学期,初中班主任又帮忙转进县一中。三年后,如我所愿,进了重点大学。

感谢父母,也感谢初中班主任--我敬爱的盘老师!

点赞5、南通市 网友:夜忧傷

我是1981年初中毕业就考上中师,1985年毕业的四年制师范生。我来聊聊我们初中同学这方面的情况吧。

宁夏在西北,我们县在宁夏的南部,是个不到二十万人的小县,以前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我们学校是个乡镇中学,我们年级共四个班,共有260多人。

我们初中毕业时,绝大部分学生报考了中专。据我所知,在我们全年级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年级排名前50名)的同学中,只有一人没报考中专。这个人高中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农学院,本科毕业后,很快升任局长,目前是正县(处)级职务。

81年我们年级应届只考了14个中专生,分别被师范、卫校和农校三个学校录取,都没有走出本市(那时叫地区)。之后,通过补习,又有十几人考上了中专,还有十几人上了高中后考上了高中中专(两年制)。共有二十几人上高中后考上了大学,上了农学院、医学院、师专、宁夏大学等院校,但都在本区内(这些人就是后来大家常说的差生反而上大学的那群人)。我也没搞清楚,不知是当初宁夏教育滞后,还是录取名额的限制,当时宁夏考上外省学校的学生很少,不像现在,就是我们小县,动不动还出现个清华北大学生,至于其他985、211院校毕业生,不是太多,但真的不少。

我们那届260多个初中生,最后“端上公家饭碗”的不到三分之一。大家的收入不好统计,但总体讲都差不多,还真不如好多搞个体的老同学。这现象全国是一个样,我们都是工薪基层。按职务讲,当初考上师范的同学中,还有一个副厅级职务,一个正县(正处)职务的。

好汉不提当年勇,但今天说这事,就实话说,我初中学习很好。毕业时家长和学校都主张报考中专,我一直完全理解他们。人常说“早知三天事,富贵一千年。”那时比我们年龄大的人,害怕政策有变,先有个职业的想法是没有错的。现在三十几年过去了,我也一直没有后悔过。因为我觉得,文凭只是个基础,工作过程中存在好多的机遇和挑战,就看你能否抓得住。

点赞6、聊城市 网友:他很寂寞

我85级初中毕业,以总分253分(最高280,录取分240)考入重高,最终因英语太差(29分,40分录取),没有去上普高,选择复读,复读。我们公社属于偏远地区,86年县教育局给我们公社一个中师定向名额,降低30分录取。恰好我大哥也中师毕业,我去参加考试时,我哥的所有同学都劝我不要考中师,毕业就是孩子王。考试时我也没上心,考得不好,但还是比同去的同学多了十来分,如果我上师校,、她就没资格,她有点小乖,而且又是对我最好的老师的女儿,也许是情豆初开,我去区文教办,签了协议,放弃中师,读高中,晚上回家我父亲气得当时昏倒在地,幸好我哥哥在旁好好相劝。我发誓:上高中,好好读书,考大学。我档案一直在师校那里(我没参加重高单独考试,当时说直接录取)直到九月开校我还没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到九月中旬县教育局出面解决,分到年级最差的班,只有二十来个考上来的,其余都是县政府,公安局,教育局,国企等领导的子女,我同座就是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儿子,高一我很努力,年级前100,妥妥的大学生,高二说分班,我可以进重点班,结果多个成绩比我差的领导子女进了重点班,而我没进,心里失落了,高二同座是一所普通高中转过来的粮食局领导的儿子,那时流行打台球,看录像,跳舞,打游戏(街边一台黑白电视机加一个手柄),他样样精通,篮球又打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晚自习天天陪他出去玩(差班没人管),89年高考预选没上,痛定思痛,90年复读,我1.73米,身体棒,体育还可以,我选择了考体院,90年体育考试时我拉肚子,脚又扭断还没完全好,67分未上线,文化上线。91年再复读,也许是心里负担太重,体考前一晚整夜未眠,加上有点中暑,考场上浑浑成成,一点力气都没有,77分(78分上线),命运又一次开了个玩笑。最终我没有选择复读,通过父亲的关系进了一家乡镇企业,当了一名炼钢工人,直到现在,也许这就是命

点赞7、英德市 网友:碧海潮生

我和哥哥都是八十年代末期,同一年考上大学的。

不同的是,我报考中专,被省内的一所卫生学校录取。而我哥,是多读了三年高中,因为哥哥读的是文科,很吃力的,录取的是外省的一所大专院校,专业也不算太好。

当年父母都在务农,养育了哥哥,姐姐、我和弟弟四个孩子。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就期待着我们四个能好好读书,有一天能飞出农门。

所以父母很少让我们下地做农活。那些年,哥哥和我学习很卖力,姐姐读了初中,感觉读不下去了,就离开学校。弟弟从小贪玩,每天放学后就背着书包玩耍,直到妈妈满村子找他吃饭才回。

哥哥作为老大,父亲也逼得很紧,希望他出人头地。那时候我看到每个假期,哥哥总是趴在书桌上读书,不停地练习作业。我也跟着哥哥默默苦读。我比哥哥幸运的是,小学五年级被父母送到县城的姑家寄宿,从而考入县内的最好初中,接受了当时小县城最优质的初中教育。而我哥,只能在离家和县城都有一些距离的乡镇读了初中和高中。

无论当时学习多艰辛,我和哥哥同年(一九八八年)的夏季,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满村沸腾,村里当时给父母送来了写有“教育有方,誉满全村”的一张大镜框,与此同天,还在村部免费为全村父老乡亲放映了两部电影《上甘岭》和《小兵张嘎》……

我是两年半的在校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半年的医院临床实习,实践顺利结束后,听从政府部门逐级分配,九一年秋季,按部就班地去县城下边的一个乡镇卫生院干小护士。

我哥呢,大专三年毕业后,因为工作需求,回到本省内的一个央企的二级单位工作。

一个中专毕业的小护士,工作兢兢业业,多年来,不断业余提升学历,陆续读了成人大专,成人本科。由于县城医院的需求,我又考入本县的医疗单位,尽职尽责,工作不断努力,前几年顺利考了高级职称,晋升为副主任护师。

我哥工作更卖力,他从一个二级单位的小助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工作出色,业余还不忘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视日常工作的理论实践,年年被评为单位的优秀工作者。三十年来,也被单位陆续提升职务,现在已经是局机关单位的核心管理人员之一了。五十出头的哥哥,头发已经长出白发,还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工作使命,天天为工作加班加点……

无论是当年我读的小中专,还是哥哥费劲读了高中而去考取的大专,我们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过着平凡而幸福的小日子。我们感恩父母当年给我们提供的学习环境,感恩父母为我们辛苦的无私付出。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定会好好孝敬老人家。








点赞8、茂名市 网友:居奇啞女

当年小厉本来十拿九稳考上师范学校,因被同班同学考场作弊调换试卷,只能被高中录取,后来他考上重点大学,现在是省城厅级干部。

您说那个作弊的同学是不是他生命中的贵人?

这不是故事,是我老家上个世纪80年代发生的真实事情。

那一年是师范学校在初中招生的第二年,因为读师范就成了国家干部,上学还有补助,毕业就能端上铁饭碗,所以读师范成为贫困家庭的不二之选。

有位少年姓厉,兄妹多个,家里很穷,父亲一心想让他上师范,好早点工作拿工资补贴家里。

小厉特别争气,考试成绩一直在学校前三名,老师们都说他上师范板上钉钉了。

但在中招考场上出了大意外,因为小厉后面坐着一个超级学渣小陈。

几门考下来,小厉春风得意,小陈却如坐针毡,连续几门考得一塌糊涂,如何向脾气暴躁的父亲交待?

看到前面小厉的背影,小陈又急又恨,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最后一门考英语,小陈开始故意不写试卷名字,等到考试快结束时,他在自己试卷上写上小厉的名字和考号。

交卷时场面比较乱,早早答完的小厉第一个走出考场,小陈趁监考老师不注意,迅速将两人的试卷调换过来,并把小厉考卷的名字和考号涂掉,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考号。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厉英语成绩只考了30多分,不仅与师范无缘,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

他的父亲是个农民,长吁短叹这就是命,小厉虽然不相信这个成绩,但乡下人老实,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小厉家有个亲戚在外面工作,懂得些事情。他听说这件事已经是一个多月后了,觉得很奇怪,鼓动小厉父亲去教育局查分。

小厉父亲不敢去,这位亲戚就去找校长,校长也支持去查分,并亲自带着小厉去教育局,结果在试卷名字上发现了问题,将两份试卷找到一比对,真相大白。

小厉亲戚要求恢复小厉真实成绩,这个真实成绩超过师范录取分数线,当然也要恢复他师范生身份。

教育局为难了,因为师范生指标固定,录取通知书都下了,没法再追回,就拒绝了小厉家人要求。

小厉亲戚要去政府投诉,教育局提出协调方案,安排小厉读县重点高中。

事已至此,小厉一家也没有其它办法,只好答应。

小厉和小陈家在一个村子里,因为这件事儿,两家吵了几架,还差点打了起来。

小陈自觉无脸见人,就出去打工,多年不回家。

小厉读高中后,学习刻苦努力,三年后考上了一所有名的财经大学。

小厉父亲喜忧参半,含辛茹苦,供他读完大学。

小厉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省城一家银行上班,后来又转到政府部门工作。

三十年过去,随着职务升迁,他成了家乡名人。

而当年的小陈已经成了老陈,打工后回家娶妻生子,过着普通的农家日子。

有一年,身居要职的小厉回老家,还特地去看老陈,并请老陈吃了顿饭。

老陈酒醉饭饱,胆子大了起来,笑嘻嘻地说:“老同学,要不是我那一次换了你的卷子,你恐怕没有今天吧?”

当年小厉哈哈大笑,两人举杯同饮。

是啊,如果不是当年小陈调换卷子,小厉的人生之路就是另一副样子,他会考上师范,毕业后会在乡村当个普通老师,为生计操心,为职称劳神,平平淡淡一生。

在那个年代,能读师范的初中生如果真的要去读高中,考个像样的大学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儿。

当年小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然,每个人命运不同,你现在的样子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