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传位给软弱无能、能力平庸的李治?
唐太宗选太子,之所以会看中九皇子李治,主要原因是:
1,嫡长子李承乾作为太子,其能力丶德行都有所欠缺,恐怕将来难担天子重责,所以必须废除其太子之位。
唐太宗有识人之明,这一点他是不会看错的。
2,古代权贵,大多早婚。唐太宗也不例外。太宗不到五十岁就驾崩了,他归天之时,他的儿子们大多数都成年了。
由此判断,唐太宗在废除皇嫡长子的太子之位后,谋划再立太子,应该会考虑候选人的年龄问题。
显然,立年龄偏大的“老”太子,有可能会导致太子,因为着急想继位,而谋害皇帝老爹。
但是,立年龄太小的“嫩”太子,一方面有可能导致诸位皇子谋害“嫩”太子。另一方面,万一自己不幸挂掉,“嫩”太子继位后,又会被权臣掌控,到时候江山社稷很可能会易主。
权衡利弊之后,九皇子李治的年龄是最令唐太宗满意的。不老也不嫩,刚刚好!
3,九皇子李治,也是长孙皇后所生,也是嫡出,与废太子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因此废太子一党比较能接受九皇子当太子。
4,大唐重臣长孙无忌大人,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也是九皇子的亲大舅。若九皇子当上太子,长孙大人于公于私都会倾力的辅佐九皇子。如此一来,对往后的朝政来说,也是极为有利的。
5,九皇子为人温良恭谨,性情宽和,德才兼备,适合当守成之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九皇子的确是最佳的太子人选,唐太宗的抉择是正确的!
如果后人对此有什么异议的话,那只能说明唐太宗没有“千古一帝"资质的儿子,唐太宗只能在庸材之中选良材!
李世民有14个儿子,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子,贞观17年4月初7李治被正式立为太子,贞观23年6月初1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众所周知:李世民的太子人选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生育的三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这三人为嫡子;另有李世民与杨妃生的儿子吴王李恪,尽管非嫡出,但有帝王气质;那为什么最终选择李治作为接班人呢?
1.李世民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维护者,自然而然的大儿子李承乾是太子首选,但李承乾不思进取,贪恋女色,还有断袖之癖,为稳固自己的地位,曾谋害过自己的亲兄弟;事情败露后,李世民心灰意冷,快刀斩乱麻,将他贬为庶人。
2.这样,按照宗法制“立嫡以长”的规矩,李泰就成了太子首选:李泰才华横溢,曾主编过地理专著《括地志》,对书法和绘画艺术也有一定造诣,门下有一批年轻学者;长孙皇后生前极喜欢李泰,李世民对他偏爱有加;但李承乾的被废后,李泰为了上位竟对李世民说:“我当皇帝后,要杀了自己的儿子,将皇位传给九弟李治”;好险!李世民突然感到李泰的居心不良;另:李承乾曾有被李泰排挤、打击自己的供述,足以表明为了太子位,李泰已经丧心病狂,不择手段了,李世民很伤心地又淘汰了他。
3.吴王李恪是李世民与杨妃(隋炀帝的女儿)的儿子,他长相英俊,果敢坚决,身上流淌着两朝帝王的血,处世为人接近太宗,做接班人令太宗放心!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李世民甚至为李恪发脾气:“难道因为李恪不是你的亲外甥吗?”,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思维敏捷:“李治作为太子仁柔,是守成之君!”, 李世民懂得长孙的自私、狭隘,立李恪为太子,会遭到实权派的打击与孤立;万般无奈,只得妥协,改立李治!
4.李治与前三位相比有点平庸,但他大舅正希望这样的接班人,李治柔弱,恰好长孙无忌能大权独揽,李治才能有限,长孙能为其包装,作为权臣,长孙无忌的存在注定了李治才是恰当太子人选!
李治平庸还因为作为帝王夹在另外两位强势帝王李世民与武则天中间,显得政绩黯然,但他上位后,完成了唐初以来的各种法律的修订,并加强了科举选材,也算是他在历史上的两大功绩吧!可惜,在他手中李唐江山落入武则天之手,这是他个人作为李唐政治人物的一大败笔。
这是一个错误定位,李治既不软弱无能,在能力上也并不平庸。
从史料上看,李治和武则天确是真爱无疑,对武则天的荣宠也是冠绝后宫,加上影视剧的为满足特殊需求进行了一系列艺术加工,李治这位大唐皇帝就变成了唯唯诺诺的跟屁虫似的花痴形象。
本来李治头上还有两位兄长,李承乾和李泰,但是他的两位兄长情商智商都不太高,加上太宗的刻意偏私,最终造成李承乾被废,而自己也曾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对李泰也不太放心,所以最终李治爬上了太子之位。
李治就那么让人放心么?当然不,皇帝对他人染指皇权的忌惮非常深,太宗同样不放心李治,但是······李治的年岁小,容易控制,短期内培养不起来庞大的势力,这是最大的优势。
很多朋友没有当过皇帝,所以对此表示非常不解,当然,我也没当过^_^,但是通过历代史料的记述和总结,这就是皇权的特性,在皇权斗争中没有任何亲情可言,舔犊之情太宗可以有,但某天李承乾和李泰宫变的话,对他这个父亲必除之而后快肯定不会留手,这是必然的,也是太宗所深深了解的,因为他本人就是这么干的,李渊能颐养天年可不是李世民顾念亲情而手软。
李治无能?那李承乾和李泰就不止愚钝了,简直就是智障。众多史家根据那段时期的史料分析,星星点点的总是能通过事件和人物的排查,联系到李治身上,只是苦于没有实证罢了,李治当然也不会傻到让史官写出来。
大家不要过分注意下文中的李承乾和李泰的举动,您仔细瞅准了李世民的举动有什么深意。
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实在太宗登基不久获得的,为了加强皇子教育,太宗安排了一批名将良臣相辅,但是,这些人中大部分同时也是朝中大臣,这是太宗有意安排,杜绝了某些贤人能士只忠于太子的隐患,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这些人大部分是太宗安插的眼线。
李承乾年纪不小,他会不会心急这个父皇还不升天呢,当时已经有了某些风言风语,至少在太宗看来,李承乾急不可待,已经弑兄“囚”父的自己难倒还要向儿子下手,天下人言可畏,还是引蛇出洞吧。
太宗借着谣言流行坊间,刻意营造出对太子的失望情绪,并且将矛盾转移到李泰身上,李泰哪点被太宗看重呢?哪点都没被看重。
但是,其他皇子被封为各州都督的时候,唯独对业已17岁的李泰网开一面,并为他设置文学馆,并授予招募文士的自主权,说白了就是你可以任何安插拉拢嫡系势力,大唐替你养着,这种设置李承乾当然也有,但是却比李泰晚了三年。
如果学馆是根系,那么特许招收学生那就是培养支脉了,明眼人都知道未来的天要变了,不但如此,太宗仿似担心别人看不出来,还让李泰迁居武德殿,同时在经济方面,太宗给李泰的待遇也远远超出了太子李承乾,只在事后才后知后觉的取消太子度用上限,但被李承乾婉拒。
李承乾深切担忧父亲针对自己的作为,反正某天李泰登基自己也是个必死的结局,索性搏一把,也学父亲搞一场弑兄囚父的戏码好了,没想到连连失败,终被罢黜。
至于李泰,是他自己作死来着,都不用太宗动手脚,李承乾在太子位初期并没有什么不轨行为,尚且受到李世民的忌惮,这个李泰可倒好,哥哥刚被废,自己就投怀送抱的扑到太宗怀里,说什么等我李泰百年之后要杀了自己的儿子,让弟弟李治当皇帝,然后却在背地里威胁李治,和论处李承乾的态势一样,太宗继续装傻感叹,多好的孩子呀。
估计褚遂良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在太宗明知故问之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总结来说就是杀子立弟那是扯淡,他说了你怎么就信了,加上李承乾招供李泰谋嫡和李治告状,太宗假装惊醒,呜呼呀,可不咋地,你敢骗我,去东莱一边玩去吧。
太宗忌惮他人觊觎皇权,李承乾没事还得整点事出来呢,李泰这副迫不及待的嘴脸更没戏了,本来也是利用的工具而已,李承乾完了,你也一边玩去吧,还是小的好控制,就李治当太子吧。
李世民戎马一生身体棒棒的,可不能找个老太子蹲宫里给自己找麻烦,只不过李世民也没想到他五年多以后就挂了。
和雍正帝一样,资料删得挺干净,但是通过当时很多时评,我们还是能了解到,李世民不好道家丹药,却积极引进古印度地区的“圣药”,不光有人进贡,他自己也努力的找方子炼洋丹,看来吃的是不少,否则以李世民的体格实在不应该死的那么早。
李治对时局看的很清楚,避免了一切可能招致怀疑的举动,但同时也造成他的势力单薄,能在短期内执掌乾坤这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能做得出来的么,要知道那朝堂上都是人老成精的家伙连带着深不可测的根系,长孙无忌只是支枪而已,真正手黑的是李治,同时李治也有能力随时随地随意地干掉长孙无忌。
如果李治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会这么杀伐果断的废掉长孙无忌逼令自尽么?自隋文帝起,隋炀帝、唐太宗总是想拼死搞定高句丽,最后还不是在李治治下完成了前辈的宏愿么,换个平庸不爱生事的主子,早把李勣养废了,哪来的绝世功劳。
政治斗争总是很复杂,但李治的事儿别想得太复杂,太宗对李承乾和李泰都不放心,借他人之手革除罢黜以后扶立看似规矩的小儿子起来方便控制不容易生事,仅此而已。
至于武则天,李治活着的时候,在政治地位方面,她啥都不是,并不是李治生病给她几天权力她就能生根了,即便李治死后,武则天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啥都不是,最后武则天掌权是因为裴炎这个没脑仁的家伙变向的主动奉上权柄,所以武则天利用裴炎的恶状搞掉了李显,把持了朝堂,这并非她个人有什么势力和能力,从朝堂到军方根本没人待见她,即便有也是她借机掌权后的事儿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李治并不无能,相反他非常有作为。
在国内政治上,李治颇有作为。
唐太宗时期,传承南北朝时代的恶习,朝廷有一些残酷的政策,非常害民。
李治上台以后,就大量废除民众的苦役和劳役,也将国家强行征用的土地还给农民。
此举,稳定了国家的局势。
在李治生前,大唐经济有着很快的发展。
很多人认为李治被武则天操纵,其实李治仅仅是在病情严重,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才完全交给武则天掌握朝政。
但病情好转以后,李治就可以掌握大部分权力。
在位最后一年仍亲自任免宰相、更压制武后的势力如贬抑她的亲信李义府、许敬宗。
但是,李治因病情严重,儿子李显又懦弱不堪,也是死前主动将权力交给武则天而已。
李治的军事能力更是很强,首先彻底消灭了高句丽。
在这之前,中国和高句丽血战几十年之久,隋朝隋炀帝、唐朝唐太宗都付出绝大代价,没有彻底打垮高句丽。
李治时代,利用高句丽内讧,彻底将他消灭。
同时,他还消灭百济,打垮西突厥。在李治统治时期,唐朝疆域非常大。
李治还非常会用人,他提拔了很多著名大臣,比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德、张文瓘、魏元忠等人。
可以说,李治为武则天甚至李隆基,打下了一个很好地基础。
作为承上启下的皇帝,李治做的很好。
回答问题前,先表明不同的观点:唐高宗李治并非软弱无能,也不是能力平庸。恰恰相反的是,他雄才大略,西征突厥,东平百济和高句丽,他统治下的大唐,疆土达到了有唐290余年的顶峰,他延续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国策,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史称“永徽之治”。之所以留给历史软弱无能的形象,完全是因为女皇武则天的强势反衬出来的。
李治能够在李世民众多儿中胜出,成功继承皇位,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然。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的储位之争,主要在李世民的三个嫡子之间展开,李治作为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由于大哥太子李承乾的密谋造反,二哥魏王李泰的凶狠阴险,都先后被李世民排除在储位之外,而且在同一天被废黜流放,太子之位自然而然地落到李治头上,这是偶然因素。
李治温和柔弱、宽厚孝顺,对太子之位本无争夺之心,又恰恰符合了皇帝李世民与朝廷重臣长孙无忌等人对未来皇帝的所有期望,这是必然,是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李治为什么不愿意主动争夺太子之位呢?
贞观十年,李治九岁,这一年长孙皇后去世。一个九岁的孩子,永远没有了母亲,没有了母爱,失去了庇护,在无情最是帝皇家的皇家,父亲是所有人的父亲,只有母亲才是自己的母亲,李治心中充满了无助和悲凉。长孙皇后的去世,在幼小的李治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痛,这也是他长大成人后,胆小懦弱、缺乏自信的主要原因。也有史书认为,他后来长期的“风疾”之病,也正是幼年时长期痛哭流泪留下的后遗症。
李治比李承乾小十岁,比李泰小八岁,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储位争夺战的时候,李承乾和李泰都已成年,而李治才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再加上性格上的缺陷,他选择退出,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李治虽然性格软弱,而且年纪尚小,但却非常聪慧。他非常清楚自己没有任何实力和资本去争夺储位,与其去争那本就不现实的太子之位,成为哥哥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最终落得父辈们“玄武门之变”时身首异处的下场,还不如安安稳稳地做个太平王爷。于是,李治选择超然储位争夺战之外,不依附太子,也不结交魏王,将自己完全置身事外。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本无意储位的李治呢?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门”军事政变,杀死自己的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提前退位,才夺取的皇位。虽然是这场政变的最终受益者,但是到了晚年,对于曾经的那场杀戮,李世民心中已经没有了成功的喜悦,相反有了后悔和自责!特别在贞观朝后期,自己的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为了东宫之位,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李世民更能体会父亲当年的心境和悲凉,更能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十多年前的那场宫廷喋血,他甚至有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对父亲是如此,对两个兄弟更是如此!
所以,李世民登上皇位后,下诏追封大哥李建成为息王,追封弟弟李元吉为海陵王,以诸侯王的仪式,重新安葬,并亲自前往送行!贞观十六年六月初六,李世民再次下诏,恢复李建成太子的身份,追封李元吉为巢王。
与此同时,李世民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阻止当年“玄武门之变”流血事件的重演。他果断地废黜了悖逆谋反的太子李承乾,紧接着又干净利落地将阴险狠毒的魏王李泰幽禁流放,改立年仅十五岁的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并宣告天下。将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统统扼杀在摇篮之中。
虽然李世民对晋王李治性格的软弱曾有过担忧,中途还曾计划选择吴王李恪代替李治。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完全满意的李治,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只有选择了宽厚仁孝的李治,所有的儿子才能保全,兄弟相残的流血事件才能真正避免!当然,吴王李恪在李治登基后,还是以谋反的罪名被冤杀,但那并非李治的意愿,是权臣长孙无忌的阴谋和权术。
长孙无忌等朝中重臣为什么要支持李治呢?
李治本人对太子之位不感兴趣,是基于对自身实力的准确评估和判断。自己不争,却偏偏有人主动为他争,而且还是绝对重磅人物,这个人就是朝中第一号权臣,也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贞观朝最有实力的大臣,出身关陇大族,是大唐的开国功勋,更是李世民夺取皇位最核心、最关键的人物,位居凌烟阁24功臣之首。李世民曾在临终前交待:他能有天下,都是长孙无忌的功劳,足见长孙无忌的实力,也足见他是皇子储位之争的关键人物。
作为当年“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者和亲身经历者,他对当前的朝廷局势洞若观火,对李世民的心思和想法了如指掌。当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长孙无忌明白,属于他的机会来了。
长孙无忌选择支持李治成为皇太子,正是因为李治柔弱的性格和不争的心态。性格柔弱的李治成为皇太子,将来做了皇帝,作为权臣的长孙无忌,便于掌控和实现专权,如果是强势的李承乾或者狠毒的李泰将来做了皇帝,长孙无忌如果想专权,是难有机会的。同时不争的李治,也长正好让孙无忌展现自己在储位争夺中的作用最大化,将来李治坐上皇位,完完整整是长孙无忌的功劳,足以成为将来谋取新王朝专权的资本。
长孙无忌对李治支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动了几乎整个宰相班子和绝大多数的朝中重臣,包括诸遂良等大佬对李治的坚定支持。这股力量,是皇帝李世民无法忽视的,新的王朝要实现平稳过渡,国家要实现平稳发展,离不开新帝与宰相们的和谐与齐心。正是由于一班重臣的支持和运作,才使得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立李治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软弱不争的李治,最终成为最后的赢家。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李世民正式下诏,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这一年李治十五岁。6年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于翠微宫,同年六月,21岁的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正所谓“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可汗李世民对内励精图治,创造出了影响历史数千年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把帝国的版图开拓到了西域。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冠绝古今。
有李世民这样父亲,几乎在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人物,去要求他的儿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也就是说,李世民的儿子们再努力一百年,也赶不上李世民分毫。因为李世民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这种人在历史上是非常稀少的。而李世民的儿子们则是普通人,生活中随处可见。
最重要的是,有李世民这样牛到天的父亲,他的儿子们得经常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有办法超过他的父亲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有这样的父亲,做儿子的只能低调。
即使是这样,有人会说:“李世民的儿子虽然不可能比上李世民,但也不至于选一个最懦弱的李治来当皇帝!”
是的,李世民的儿子不仅有李治,还有聪明绝顶的李泰,英武进取的李恪,为什么李世民非要选众人眼中略显懦弱的李治呢?我们今天就顺着历史的轨迹来看一下!
1)李世民不仅是一个英明的帝王,还是一位父亲。
《雍正皇帝》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用演义的形式再现了康熙时代“九王夺嫡”时奇谋百出的场面。最后无依无靠的老四胤禛胜出还是让很多人不理解。
康熙为什么会对大阿哥那么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阿哥给康熙献计要杀太子,这触动了一个父亲的逆鳞。所以康熙要用雷霆万钧之势拍死大阿哥,以震慑那些凶相毕露的诸皇子。因为不管哪个皇子,都是康熙的儿子。做父亲的第一就是要保全儿子。
因为儿子之间一旦形成派系,互相杀害,最后就是家族灭亡。所以最后没有派系的胤禛能当上皇帝,不仅是要为“澄清吏治”考虑,最重要的是保全康熙皇帝儿子们的性命。因为没有生死之仇。
同样我们看李世民,为了皇位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同时也杀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成了李世民永远的痛。
所以当自己选太子的时候,李世民肯定是要以保全自己儿子性命为前提。太子李承乾虽然是造反罪,但李世民仍然不忍心杀他。而魏王李泰因为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深得李世民喜欢。李泰也的确表现出自己的杰出才华,甚至主编了地理名著《括地志》。
但就是因为李世民过分溺爱,使李泰有了做太子的想法。就在私底下聚集势力,和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
这样就形成了太子党和魏王党。而太子李承乾因为和魏王这样长期斗争,有了自己位置不稳的想法,因此他铤而走险密谋叛乱。结果被李世民提早发现,就把李承乾流放了。
凌烟阁功臣,名将侯君集参与太子造反!
但这样以来,李泰就比较显眼了,并且李泰精心谋划夺嫡的事情也暴露了。对于精心谋划夺太子之位,李世民是非常反感。在李世民的意识里,太子之位只能是我来定,你怎么能自己想夺呢,难道你比我还厉害,也想发动玄武门之变!
正因为李世民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所以特别忌讳别人有这种想法。而李泰的这种打算,让李世民非常警惕。再加上李泰对年幼的李治进行威胁。所以李世民马上采取行动,彻底断了李泰的念头。避免了皇家再次流血事件的发生。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黜,流放黔州。而魏王李泰也因暗中参与夺嫡,同年被降封顺阳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
这也是李世民的一片苦心,这样可以保全三个儿子的性命。
2)为什么皇位一直在李承乾,李泰,李治中间选择?
在《旧唐书》记载中,李世民曾经夸过吴王李恪“英果类我”。为什么李恪好像从没有参加过“夺嫡”之争!
其实很简单,李承乾,李泰和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是大唐皇帝的嫡子。李恪是杨妃所生,不是李世民的嫡子。按照嫡子继承家业的封建制度,皇位只能在嫡子中选择,如果没有嫡子,在按年龄选择。因此,李恪再英武也只能靠边站。
这才是李泰能和李承乾抗衡的原因,也是李泰要威胁李治的原因。因为只有这两个人才是李泰登上皇位的阻碍。李承乾本来就是太子,是国家的合法继承人。本可以父慈子孝,和和睦睦的一起生活到永远。
但就是因为李泰的出现,使李承乾感觉到了危机。因为李泰放在现在那是妥妥一个学霸。李泰从小就表现出来惊人的天资,他聪明过人,又喜欢读书,因此深受李世民喜欢。
公元628年,年仅9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封地更是多达22州!至于同时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只有8州。可见地位的悬殊。
并且此后李世民对李泰的溺爱一直不减,而是越来越多,李泰的兼职越来越多,赏赐也越来越多,甚至都已经超过了太子。引起了朝臣们的强烈不满,但李世民不以为意。而李泰在这过程中,逐渐有了当太子的想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泰是李世民捧上来的。没办法,李渊喜欢老二李世民。现在同样的,李世民也喜欢老二李泰。李唐基本上都是老二比较英明。后面李治的老二李贤,也是聪明绝顶,才华横溢。
但问题是有老大在,就没有可能传给老二的。老二如果不去争夺,光靠等死老大这种事要看老天爷的安排,比雷击死的概率都小。如果老二参加争夺,如果不成功就成了造反者,会被杀个片甲不留,也不可能得到王位。而李家的老二又特别厉害。所以老二想当太子就陷入了两难境地。李家这么多英明的老二也只有李世民自己逆袭成功。
所以李泰不得不争夺,谁要自己那么优秀呢!但老大李承乾就非常傻X了,他不学李世民一样发动政变干掉老二,而是想直接干掉李世民,提前继位。他也不想一想,他老爹就是靠政变登上皇位的,怎么能让他得手。因此李承乾还没有开始行动,阴谋就暴露了。
而李泰也心太急,直接告诉他爹:如果让他当皇帝,他会杀掉他的儿子,将来会把皇位传给李治。好让李世民觉得老二是真的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才要当皇帝,因此也十分同情。但经褚遂良一番分析后,让李世民认识到李泰不仅心狠(杀子),而且还靠计谋谋取皇位,这无疑是不孝的表现。让李世民看清了李泰的真面目。
就这样李泰自己暴露自己,成功出局。现在只剩下李治了。因此,李治就成功的成了锦鲤。
3)李治是一个英明的君主。
李世民生于公元599年,李治生于公元628年。等到李治二十岁的时候,李世民恰好50岁。这个年龄正是父慈子孝的时候。因为古人的寿命普遍比较短,李世民也只活了五十二岁,李治刚刚成人,是向父亲学习的最好的时候。两个人的年龄对于皇权的交接,是最恰当的年龄。一个刚成人,一个要老去,所以李世民对李倾囊相授,李治也需心学习。
李治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软弱,原因是他之前对长孙无忌,他的舅舅非常忍让。无论什么事都不做主,都是听他舅舅的。后来武则天做了皇后,李治又是有名的怕老婆,对武则天言听计从。
但李治真的是软弱吗?一点都不,李治是继承了李世民良好基因,生性宽仁。李世民对大臣的宽仁程度前无古人,被魏征怼的只能到长孙皇后那里发火。但没有人说李世民软弱。李治也是这样,但由于李治没有李世民的强大军功,因此就显得有点软弱。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帝王是否强大的一个标准是看他是否有进取心,是否为帝国开疆拓土。我们看李治一朝,大唐的武功怎么样:
永徽元年650年,在李治登基的第二年六月,大唐北庭安抚使、陇右道大总管高侃率军出击突厥车鼻部,大军直接攻到阿息山(蒙古察斯图博格多峰),高侃一路势如劈竹,战无不胜,大胜车鼻部,在金山捕获突厥车鼻可汗,尽得其地,高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从此,突厥人全为唐朝封土内的臣民。这个高侃我们可能不熟,但他的孙子我们都熟,就是高适!
显庆二年(657年),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西突厥亡。李治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乾封二年(668年)经过两年的征伐,大将军李勣率军帅高侃,薛仁贵攻破平攘城,高句丽灭亡。
高丽这个地方很有代表性,我们都知道隋炀帝三征高丽,结果隋朝灭亡。李世民东征高丽,也是无功而返。最后高丽还是在李治的手中被收服。从此以后老老实实变成我们的属国。
至此有唐一代的最大版图诞生了,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
所以李治是一个非常有进取心的君主,他不显山不露水的就把大唐的版图开拓到了最大。这样的君主怎么会真的软弱。
所以李治不但不弱,反而是很厉害的君主。虽然可能是他命好,接了李世民的班,但就这样的军功历史上还是没有几个皇帝能比的上的。
李治听长孙无忌的,因为长孙无忌是一代名臣。李治听武则天的,那是因为公元669年,李治经常头晕目眩。感觉很不舒服。这时候李治并没有像历史上某些皇帝一样,再也不上朝了,安心养病,不管国家如何。
李治而是敏锐的发现武则天的政治才华,让武则天处理国家大事。并且手把手的教武则天怎么处理政务,经过几年的培养,终于把武则天培养成为一个政治治国高手。保证了李唐国家的强盛,政权的安稳。这种识人的才华,也只有李治才有。
甚至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加严重的时候,已经和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处理政务,被宰相郝处俊劝阻:“陛下怎么能将高祖、太宗的天下,不传给子孙而委任给天后啊!”李治因而暂时停议。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治对几个儿子的能力一清二楚。大唐在武则天治理下的延续了国富民强,政通人和。而太子李显当了皇帝没几年就被自己的老婆毒死了。
在做好领导这件事上,李治跟李世民学的很到位。领导越谦虚,越礼贤下士,显得什么都不会,下面的人干事越努力,越有成就感。领导越是万事通,什么都知道,下面的人事做的越差。李治的领导就做的非常好,这样宽仁的领导才是盛唐的伏笔。
综上所述:李世民选择李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因为太子李承乾造反阴谋败露,被流放到黔州。第二是顺位继承人李泰也因为暗中谋划争夺太子之位,被贬出了京城。只剩下他唯一一个嫡子,所以只能有他继承皇位。
李治对待下属比较宽仁,不是那种用严刑峻法统治天下的残酷无情的皇帝。李治有识人之明,提拔了很多有才华的人。所以在他的治理下,大唐人才倍出,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特别是大唐的疆域,在李治的时候是最大的。
一代权相长孙无忌那么厉害,还是被李治轻松的收拾了,所以看一个是否软弱不是看表象,而是要看人家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