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为什么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如此备受推崇?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7关键词:战术

为什么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如此备受推崇?

点赞1、长沙市 网友:倾城半夏

因为我军步兵的穿插迂回战术只有我军能做到,其他国家的步兵就算想要学习模仿也没有这个能力。简单来说穿插迂回战术就是从战场侧翼以极快的速度穿插或迂回到敌人后方,占据要害地形对敌形成夹击或包围之势。

这样看,穿插迂回战术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战术,如果部队机械化程度高,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但我军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装备简陋,别说机械化了,就算普通的枪支弹药在后勤困难的时候都不一定够用,所以我军的穿插迂回都是靠着战士们的双腿实现的,所以才会备受推崇。

而对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最有感触的莫过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悍然出兵干涉朝鲜半岛的“联军”了。

手绘最简单的穿插战术

三所里穿插

38军在入朝后的第一战就因为情报、交通等因素而出师不利,不仅军长梁兴初被彭老总狠批了一顿,38军上上下下也感觉丢人。作为四野的主力,这样的失利对38军来说打击是很大的,要说他们心中没憋着一股火那是不可能的,他们都希望再通过一场战斗来证明自己的王牌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这个机会没有让他们等太久,1950年11月27日傍晚,38军113师师长江潮接到军队命令,让他们务必在第二天早上8点前穿插至三所里并占领这里,切断敌军向南逃跑的路线。如果战术成功,志愿军对敌人就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可见三所里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113师穿插路线

此时113师驻地距离三所里的直线距离有72.5公里,而他们只有不到14个小时的时间,这里很多朋友说14个小时走72.5公里也不是什么太难以完成的任务,平均下来一个小时也就5公里多,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是直线距离72.5公里,事实上由于地形因素就不可能允许113师走直线,而且途中113师还将翻越一座海拔1250米的长安峰,所以这个距离肯定大于72.5公里。其次是此时的38军正在猛攻德川,113师自然也在战斗序列当中,所以他们并不是一支精力充沛,休息充分的部队,而是一支刚经历过大战的疲劳之师。

再次就是113师穿插到三所里并不是去旅游观光的,他们是去阻敌的,所以就算为了赶时间轻装出发,负重也不会低,尤其是炮兵部队。最后,一路上也并非太平,113师先后5次遭遇了从前线溃逃下来的南朝鲜伪军,所以战斗在所难免,这又会耽误不少时间。

从上面的种种困难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113师全体指战员没有丝毫犹豫,因为这是一个证明他们的好机会,所以连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就出发了。一路上正如上述所说,113师的一些战士因为体力不济倒下了,遭遇了南朝鲜伪军,113师也边打边前进,丝毫不敢耽误时间,饶是如此,113师穿插到位并占领三所里时天也已经大亮,距离预定的时间也仅仅提前了5分钟。

伟大的志愿军战士

而就在5分钟后,南逃的敌人就乘着各种机械化交通工具来到了三所里前,并与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的113师展开了激战。最终因为38军113师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敌人遭到我军重创。

而113师之所以会接到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因为敌人此前已经察觉到了志愿军的意图并开始难逃。113师开始穿插的同时,敌人也从一个比113师驻地更近的龙源里乘坐机械化工具难逃。

当然,敌人也知道三所里的重要,但他们更知道此时距离三所里最近的志愿军部队在哪,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志愿军可以比他们先到三所里,于是一路边逃边休息,结果汽车轮子没有跑过我们志愿军的双腿,被113师率先占领了三所里这处要地,最终被重创。

由此可见,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只有像我们这些拥有极高战斗素养绝对令行禁止的英雄能做到,要换做其他军队,就算指挥官有这样的想法,估计也不敢下这个的命令。

就这?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抗美援朝战争的初期,敌人在我军的各种穿插迂回中一次又一次吃亏,要说心中没点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既然志愿军战士凭借双腿都可以一次次成功创造奇迹,那么他们这些机械化程度极高的部队为什么不可以?

1951年5月21日,由于后勤补给困难,敌人头目李奇微也颇为狡猾等因素,彭老总不得不对前线部队下达了全线北撤的命令,李奇微见势觉得将志愿军全歼于“三八线”以南的机会来了,于是也在同一时间下达了反攻的命令。

李奇微这个人并不简单,能被彭老总重视,可见其军事素养还是极高的。所以他虽然下达了反攻的命令,但也并不是一味地向北推进,这样的话并不能实现他要将志愿军全歼的目的,于是想到了我军的穿插战术。

李奇微

越想李奇微越是兴奋,他看着地图上的铁原,如果他能前出一支奇兵穿插到铁原并占领这里,那么志愿军北撤的路线也将被他切断,而且铁原这个地方极为特殊,不仅是一处交通要道,还是志愿军的后勤中转要地,如果计划成功,那么李奇微不仅可以切断志愿军北撤路线,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没有来得及撤回“三八线”以北的志愿军困死在南方,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好谋划。

想到就做,在李奇微看来,志愿军凭借双腿都能屡屡穿插成功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他拥有全世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队,想要实现这样的穿插应该更为轻松。于是他命令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执行这一命令。

就这样,一的效仿志愿军穿插战术的计划开始实施了,一开始确实如李奇微计划的一样,他们凭借机械化部队很轻易就穿插到了铁原,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完美,接下来只需要用他们的飞机、坦克、大炮将铁原变成一片火海并占领就可以实现这一战术目的了,这也正是他们所擅长的。

然而他李奇微能想到的,彭老总又怎么可能想不到,傅崇碧将军的63军临危受命坚守铁原,为前线志愿军北撤争取时间。这位儒将并没有辜负彭老总和人民的信任,在铁原阻敌12个昼夜,尽管自身损失惨重,但成功扼杀了李奇微穿插占领铁原并全歼“三八线”以南志愿军的企图。

铁原阻击战

李奇微和范弗里特始终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他们不计代价对铁原志愿军各个阵地狂轰滥炸了12天始终不能占领铁原,明明穿插战术已经成功了啊。

只能说李奇微只学到了志愿军穿插迂回战术的皮毛,真正的精锐他并没有学到,那就是我军那种能不畏强敌一往无前的气势,能克服一切困难的战斗意志。他们过分依赖能给他们提供强大火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忘了决定一场战争胜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

他们以往的战斗都是几轮轰炸加炮击后,利用坦克掩护,步兵对阵地发起冲锋,这样的战法让他们几乎没有怎么遇到过抵抗,无往不利让他们但凡遇到一点抵抗就会瞬间溃败下来。用曹刿论战的说法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们这种一次攻不下来,几次还是攻不下来,士兵的士气只会越来越低,最终彻底的失败,这就是李奇微穿插的奇兵并没能起到奇效的原因之一。

钱多就是好

结语

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在历史上确实备受其他国家的推崇,就算是到了今天都还有不少国家在进行研究,然而就像麻花一开始说的那样,这样的穿插战术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明,李奇微就曾有样学样,只要时机适合都是可以运用的,真正厉害的其实还是在于我军指挥员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在关键时候能做到直插敌人要害。而其他国家之所以一直在研究,麻花认为他们不过是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士兵在战斗意志上不如我军的现实。

点赞2、普宁市 网友:王有道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我军的穿插战术为什么被如此推崇?

总结起来就这么几个字,使的顺手,用的效果好,其他国家干瞪眼,还学不了。可不就备受推崇了吗?

您要知道历史上,不少敌人都栽倒在这战术手上,别的不说,就说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美国人被这战术打的那叫个丢盔弃甲慌不择路。

接下来,咱就具体问题给大家伙解释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穿插?


一说到这里,估计很多小伙伴要乐了,这小编灌水也不是这么个灌法的,这也用解释?

您先别乐,说一点您就知道,真正的穿插和您想想的还真就不一样。

您如果有幸翻阅到美军和苏军的战术手册,就会发现,他们的整本手册中,就没有穿插这个词,如果非要说相近的词语到是有,那就是渗透和迂回。

猛然一看渗透貌似就是穿插吗?还真就不一样,告诉你,穿插战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所独有的战术,他们根本就学不来。

咱要是用定义去解释这两种战术的话,太费口舌,也解释不清楚,咱们用一个比喻吧。

穿插他就像一柄利剑,能隐蔽则隐蔽,不能隐蔽,那么就一路打过去,打你的目的地,然后想钉子一样地钉在哪里,再一次挺起利剑把在目标地上你能看到的敌人杀光或者击退,敌我双方只能有一个胜利者。

而渗透就像一柄投枪,狠狠地投过去,一路一定要注意隐蔽,到达目标地,像标枪一样把目标摧毁或者干掉,那么你的任务就算完成,赶紧撤。

一样吗?不一样!这个世界上,孤军奋战,投入到敌人的大后方实施穿插任务,而且像钉子一样地钉在哪里防范一切来敌,打退他们或者杀光他们,只有我军做到了,其他国家的部队就没那份能力。

但您要说渗透,这种任务那个国家的部队都干过,苏联,美国,德国二战的时候相互渗透的战术做得可不少。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军和苏军的战术手册当中,看不到穿插这个词汇的原因,他们都用不了。

如果用真正的定义去描述穿插的话,您会看到这么一句话:

穿插是指利用敌人间隙或薄弱部位插入其纵深或后方的行动。主要用于割裂敌部署战斗队形,夺占敌纵深要点,袭击敌重要目标,断敌退路,阻敌增援,配合主力攻歼敌人。

而穿插有三个类型,其一是强行穿插,边打边穿,一路打过去,其二是秘密穿插,部队进行伪装隐蔽进行穿插,其三就是强行穿插和隐蔽穿插相结合。

这么说干巴巴的,小编给您举个例子,您体会一下。

五马峙穿插行动。


这是发生在第五次战役中的一场战斗。当时我军集结了十四个军,这里面包括三个朝鲜人民军团,在1951年四月二十二号的时候,对聚集在三八线一带的敌人发起了攻势。

那么在这种状态之下,美国人撑不住了,再撑下去他损失就更大了,所以美国人带着其他国家的部队就选择了撤退,二十七号的时候,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就算是结束了。

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很快我们就发起了第二阶段的战斗,目标锁定在东线聚集的南朝鲜军的三个师,第七师,第三师和第九师。

那么为什么选择这三个师呢?首先南朝鲜军比较弱,挑柿子咱得挑软的捏,软乎吗?第二这三个师看似是在一块的,其实处境是孤立的,还突出了,您说说不揍他揍谁呀,那么显眼。

所以当时志愿军用第九兵团作为突击集团,让二十军担任主攻。

而二十军的任务是,从正面突破昭阳江这道天险,然后向富坪里一带推进,进而掐断南朝鲜军第七师和第九师的联系,顺道掐断第三师和第九师的退路。

那么要想很好的完成这一战略预想,我们就必须在发动战役之前,就派部队抢占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那就是五马峙。

而五马峙这个地方,是在敌人纵深腹地,这还不算,就这个点还是南朝鲜军第三师和第九师的一个战略补给点。

难吗?很难,但您要是拿不下这个点的话,之前所有的布局就全部白搭了,白忙乎了。

最终这个穿插任务就落在了六十师的身上,而主攻就落到了一七八团的身上了。

当时一七八团开了一个会,研究计划。

穿插距离是七八十里地,选择晚上穿插是最好不过了,毕竟白天有敌人的飞机,但问题是这个点是夏天,本身夏天的晚上时间就短,而这一路过去,敌人的防御阵地可不少。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只能进行强行穿插,一路杀过去,杀出一条血路,然后占领五马峙,只要这样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但这一切还必须快,不能因为一边打一边穿插而耽误时间。

所以当时一七八团把下边的三个营进行这样的分配,首先三营作为突破昭阳江的主力,攻占这条江的各个支点,而二营就具体负责这次穿插任务,一营作为整个团的预备队。


任务下放下去,时间走到五月十六号十六点三十分的时候,穿插任务开始。

首先我军用一顿钢铁炮弹,对着昭阳江南边的南朝鲜第七师,一顿胖揍。这顿火炮可把南朝鲜第七师给炸蒙了,于是三营八连和一八零团的二连,开始发起强渡昭阳江的战斗。

这条江的江水虽然有齐胸深,水流还特别的急,还二百米宽,但我们仅仅用了十分钟就冲过了江,并占领了对岸,很快三营的七连和九连跟进,占领了对岸的支点。

穿插任务的大门被打开了,一七八团的二营,随后就开始推进。

当时六连作为尖刀冲在最前边,当起了先锋的职责。

但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点偏差,六连攻占了阴阳里,击溃了对方一个营之后,再尾追敌人的时候,脱离了预定的路线。

没法子,时间紧迫,三营营长也不能立马去追,这会耽误时间的,于是让四连担任尖刀,开始推进,到了二十一点的时候,四连和敌人一个营的兵力接触,当时这个敌人营正在抢修工事,趁着这个机会,四连一个冲锋就把这一个营的敌人给解决掉了。

面对溃逃的敌人,四连又去追了,结果方向又偏了。

营长发现之后,只能让五连担任尖兵,并派人把部队收拢回来。

部队走到这里的时候,离五马峙还有一大半的路程没有走完。

五连长吸取了六连和四连的教训,把一张地图下发到各个排长手里,这张地图上标注了沿路的一些重要地方。出发之前,五连连长再次和三个排长提出,这次任务不仅要快,还要把握好方向。

只要敌人没有发现我们,没有开枪,我们就只管赶路,但要遇到敌人阻拦,如果能绕开就绕开,绕不开就赶走他们,不要着急抓俘虏。

这一路过来,五连打了十三仗,都是用最快的时间解决战斗。路上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股子敌人,把五连认成了自己人,毕竟这算是敌人的大后方。


结果尾随了很长一段路之后,被后卫的六班和炊事班给发现了,这两个班一转头,把这股子敌人给打下来了,还抓了十八个俘虏。

不管怎么说吧,这一路穿插过来,一共用了十二个小时,兜兜转转的打了一百里路,最终在第二天早上七点钟的时候到达了五马峙。

到了地方的时候,五连两个排直扑五马峙两侧的高地,而连长带着一个排,扑向了公路,直接截住了敌人一个准备逃的汽车队伍,一仗下来又俘虏了数百人,这里头还抓住了三个美国顾问。这还不算,还缴获了六十多辆汽车,外加三门榴弹炮,这仗打的。

至此五马峙就算是落到了我军的手上,这就算切断了敌人的退路。

南朝鲜军一听说我们占领了五马峙,把个南朝鲜第三军团的军团长刘载兴吓了一大跳:

“中国军队长了翅膀,飞过来的?”

这个揣测刘载兴也来不及琢磨了,他还有三个师要赶紧的回收,所以立马命令这三个师,赶紧撤退。

结果到这个点上了,一切全都晚了,五马峙落到我军手上,那就意味着一个大口袋已经布置完成,而且袋口也被扎紧了。

南朝鲜军第三师和第九师,算是完了,两万五千人的部队,这一仗打完之后,就剩下两千人了,没多久这两个师的番号就被撤销了。

瞧见没,这就是穿插战术。

其实穿插战术,我们不仅仅在朝鲜战争中使用,解放战争中也用不少,当年鲁南战役的时候,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差不多一个军的实力),就是被第一快速纵队,用穿插战术,给分割成了好几部分,然后被各个击破的。

所以穿插战术的一个特点就是,深入敌后,他是独立作战,四面受敌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部队要面对很多突变的情况,都要应对好,很考验指挥员的指挥能力。

比方说五马峙穿插,前后两次,两个连队走岔了方向,这很要命的,但是我们依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这要搁给其他国家的部队,有汽车有大炮,有飞机的也不见的能守住。

接下来咱再来说说渗透战术。


渗透战术,各个国家都有,但使用的方法还不同。

我军的渗透和苏联的有点相似,而美国人的渗透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军和苏联的渗透,强调的是小分队的秘密侦查和破袭行动,您比方说奇袭白虎团,这就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渗透行动。

整个过程就一个班的兵力,渗透进入到南朝鲜军的白虎团团部,当时就击毙了正在开会的白虎团军官五十四人,直接就把这团的指挥系统给搞乱了。

渗透任务完成之后,他们就撤了。毕竟敌人的指挥部你咋个守吗?而且没有意义。

顺道这个班,还对二零三师的穿插任务进行了一个引导,最终将白虎团给全歼了。

而美国人的渗透力呢?

他们理解的是进攻部队,对对手的阵地的入侵,而这个进攻部队可以是整个战斗的一部分进攻部队,也可以是全部。

瞅瞅,这能一样吗?渗透和渗透都是不一样的。

我军和苏军的渗透仅限于侦查和破袭,这和美国人理解的牛马不相及的。

为了更好地把渗透和穿插搞清楚,接下来,小编就和您总结一下他们两者的不同之处,有兴趣的小伙伴您接着看。

为什么要说这一段,毕竟有时候有些小伙伴在翻阅外军资料的时候,就会碰到外军老是把穿插和渗透当做一个战术了,最明显的是外国描写我军战术的时候,往往把穿插战术,写成渗透战术,这就不好了。

穿插和渗透的不同之处。


首先目的不同,穿插战术强调的占领敌人纵深的致命地点,用分割的方式,将敌人有序的部署彻底搅乱。

敌人一乱了,我军的机会就来了,那么歼灭敌人就成了一种可能。

所以一说到穿插战术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这一场战斗,甚至是一场战役的棋眼就出现了,他决定着整个战斗或者战役的胜负成败,这是关键性的战术。

而渗透就不一样了,他是一种配合战术,不是关键性的。您比方说奇袭白虎团,打掉这个白虎团的团部,那是最好了,削弱了对手。但如果没能成功打掉,但这个班成功地将穿插队伍引导到指定位置,这个白虎团同样跑不掉。

接着就是行动方式是不同的。

您要知道穿插战术的首战,他是寻找对手的突破口,打开突破口之后,部队随即从这个口子进入,开始推进。

所以他将这个过程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破口的部队,另一个是穿插部队。

而穿插的过程,他不管你隐蔽不隐蔽,打不打,他只有一个要求,在最快的时间里,穿插到指定位置,把那个地方守好。


所以过程你可以边打边穿插,或者隐蔽穿插都可以。

而渗透就不一样了,全过程强调的是不被敌人发现,毕竟你是侦查的,进行破袭的,被对手知道了,你还怎么侦查,怎么破袭,怎么给敌人搞破坏?

最后一点就是兵力上的多少。

渗透一般都是小部队干的,一个小分队,或者一个战斗小组,甚至是一个人都能成。

但是穿插呢?虽然部队的规模小,但他绝对是主力部队,而且规模绝对比渗透的人员多,整个穿插过程中,还要对敌人实施正面进攻。

最后再说一句,其实美国人看到我军穿插战术这么好使,也想使用一把,这就是著名的铁原狙击,结果美国人撞铁板上了。

所以穿插战术不是随随便便那支部队都可以使用的。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点赞3、石嘴山市 网友:听春雨

穿插作战是新中国军队最喜欢使用的特色打法,算是一种突击战,但与外军那些同类战法不同,我军在表现上更具有高度纪律性、高度协调性、高度坚韧等自我风格,使之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悄悄接近,绕背闷砖,石灰撒脸,揪住暴揍。

没法子,早期都是轻步兵,上没飞机下缺大炮,走路靠11号,通讯靠人跑,要揍那些飞机大炮样样精通的,就得迂回加穿插,这是我军总结的经典轻步兵突击战术。

现代军事史上的突击作战有很多种,它存在一个发展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俄军面对奥匈帝国庞大的防线,采用了一个非常疯狂的打法。

兵力严重不足的勃鲁西洛夫,在奥军长达400多公里的防线上标了30个突击点。

这30个突击点被分配下去,指挥官们被告知,仗再不像以前那么打了,俄军将分散建制,化整为零,以单独的集团军和军甚至师的规模发动进攻。

高层大骂勃鲁西洛夫疯了,他这样搞不符合任何作战流程,他的兵力不够,应以防御为主。

但勃鲁西洛夫固持己见,他让部队悄悄潜行到奥军防线75-100码的距离上,然后突然发动了攻击。

这些发动的部队中,分为主力突击部队和次级战斗部队,他们从多个面上迅速压制了奥军,然后从一点突破的大突破口穿插进去。

穿插的部队根本不搞什么稳固阵地的法子,他们沿着敌方的阵地不断深入突击,很快就引发了奥军全线的恐慌,当战壕里的奥军发现身后也有俄国人时,所有的阵地都被突破了。

于是多路形成突破的俄军开始追着奥军屁股杀,各路突破的小部队迅速在奥军身后形成大部队,包抄阻截并吃掉被围的奥军,然后循着奥军漏洞百出的弱点继续突击,直到打不动为止。

勃鲁西洛夫攻势完成了一场超大的胜利,以50万人的伤亡,换来了奥匈帝国150万、德国35万的损失,是孱弱沙俄最后的荣光。

这场仗也被称为“闪电战1.0”,它与后世德军的闪电战极为相似,也与解放军的穿插很是相近,尤其与志愿军在朝鲜进攻联合国军防线的战术近似,它是20世纪运动战的鼻祖。

后来勃鲁西洛夫攻势被英国人富勒看重,由此诞生了《装甲战》。

富勒一方面强调部队以机械化克服步兵、坦克间的配合问题。另一方面则强调部队的作战速度和高密度的战场协同,使之能产生“连续性的突击”目的。

他非常瞧不起一战那样布置成死防线的阵地战,提出了用坦克进行对敌纵深的突击战,继而高速杀入敌人核心,直捣黄龙,摧毁其指挥体系的战法。

他把军队的装备、战士比作人体的肌肉,把交通后勤比作肠胃、血管,把指挥机构比作神经和大脑。能通过快速突击最大限度的破坏其组织,就能干掉它。

这套思想影响了戴高乐,也影响了古德里安,由此诞生了二战的“机械运动战”和“闪电战”理论及实践。

德军最善于利用闪击战结合钳形攻势,或者说整个西方国家都善于钳形攻势,唯独德国最先将闪电战与之结合起来,形成了德式风格的突击法。

钳形攻势很好理解,把两个指头比作两股军队,桌上的饭粒比作敌军,用手指捏它就是一次钳形攻势。钳形可以是左右包夹,也可以是前后夹击,或者多个钳子一起夹。

这种战术西方很早就有,但在一战的堑壕战面前它被贬得一钱不值,直到二战的机动作战兴起,钳形才重新兴起。

二战德国人习惯利用装甲闪电战集中对敌军薄弱点发动突然袭击,以预定的突击目的进行钳形包夹,一鼓作气就能将敌军斩断并拉进包围圈歼灭。

后来在诺曼底,盟军对德军实行的也是钳形攻势,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诺曼底登陆也是一次大穿插。

苏联人在同期开始接受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战略”理论,他们在发起一次战役时,已经将下一次战役规划好了,以此进行一波又一波的平推。

大纵深的突击理论相当有苏式风格,苏军认为,既然有强大的火力和机械化部队,那么有些时候不需要攻击敌人的薄弱环境,应该攻击敌人最坚硬厚重的地方,这样才能将之揍趴。

总的来说,苏式突击理论也是换汤不换药的闪电战——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和火力,在一个占方面军部署总宽度7-12%的地方集中50%-80%的机械化兵力,用飞机大炮坦克和层出不穷的梯队往敌方纵深使劲拱,打烂当面之敌后飞速穿插到敌方侧后进行包抄,然后利用包围圈围困、消耗,继而再发动总攻。

苏军把追击的机动部队列为坦克-摩步组成的先锋,以及主力组成的主阵,预备队组成的后阵,一旦交战,马上展开火力和突击,被认为是二战到冷战时期最凶猛的打法。

新中国军队的打法其实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主旨核心与上述的外军其实是一样的,运动-突击-迂回-包抄-分割-包围-歼灭。

所不同的是,中国军队的风格更加细致,属于轻步兵的极致。

受国情条件影响,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中印冲突、反击战,虽然历次穿插都相当成功,但机械化能力一直是我们的短板,这影响了我们的作战风格,造成了更细分也更讲究部队分散-整合的打法。

简而言之,中国军队可以把部队从集团军规模一直分散到战斗小组规模,对敌军防线进行快速渗透和长距离的突破。

先以迂回、隐蔽前行的方式,尽力避免攻坚的同时插入敌方要害,抄住敌方后路,将敌人阵势拆得稀碎,形成混乱和崩溃。

继而再根据实际情况,各穿插部队迅速完成重新组合,或包围吃掉残敌,或以更大的组织形成更大的包围圈,或抢在要道完成阻截,或围点打援。

这既是“迂回-穿插,分割-包围,围点-打援”的成套技战术,联合国军简直吃够了这种亏,莫名其妙就发现中国人已经跑后面把路抄了,要不就是已经进入了包围圈,搞得连连崩溃。

所以后来的李奇微才要采用磁性战术,志愿军一打,他们就大踏步的狂撤,坚决不给一点穿插的机会,拖到志愿军补给不够再打回来。

志愿军的一套打法在信息化时代才由美军在伊拉克勉强复刻了出来,但在非信息化时代,中国军队仅靠稀少的无线电台、人员传令,甚至是默契配合、战前预推、指挥官和战士的临场发挥就玩了个炉火纯青。

多数时候我们没有成群的坦克,没有掩护的飞机,没有机动化的车辆,却完成了举世最高难度的轻步兵突击。

比如对印时候的庞国兴小组,他们就是个最小的穿插单位,却硬是干出了深入敌纵深15里,五次战斗,攻占两个炮兵阵地,击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缴获火炮七门,炮对镜、望远镜各四副,推土机、汽车四台的大事儿。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嘛,印军的炮兵估计也是懵圈了,这哪儿来的人呢?

国力发展以后,机械化装备、信息化能力、合成化部队都已经逐步成型,但参考历次军演,解放军的主要战法仍有很强的自我风格,也非常强调锻炼部队的高速隐蔽移动和穿插。

比如反击战时的“东溪坦克穿插战”,我43军坦克团一路狂穿,快速翻过靠松山,仅3小时便神兵天降到东溪,越军吓得炸开水库拦截。

类似这样的坦克穿插战在反击战时比比皆是,虽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装甲化,但我军的突击作战仍然具有鲜明的色彩。

至于后来嘛,知道的都知道,当年搞满广志的时候,几个军区的部队都是怎么咬着牙混到朱日和去的?

尽管我军已经形成了强悍的重型集群攻击能力,但“穿插”这个法宝可一直没丢,已经进化成新时代利用电子技术,信息化技术和高度组织能力的新战法了。

甚至我们还可以参考这次湖边的对峙,平时看解放军阵地只有老88等玩意儿,连个15轻都不来。结果等双方撤军的时候印度人才发现一大票99、96都摆到脸前了。很显然,这仗如果真被撩起来,又是一次大穿插。

点赞4、和田地区 网友:弱柳扶风

渗透迂回也许是各国军队都曾实行过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战术。它可能还有胡蒂尔战术,风暴突击群战术等其他名字……

但是!!!

穿插战术!看清楚了,穿插战术,无论在美系还是苏系的步兵战术手册里,都看不到"穿插"的概念,只能找到类似但是不同的"渗透""迂回"。

可以这么说,穿插战术是独有的概念,在解放军出版的《战术学》里有明确定义:"穿插分为强行穿插,秘密穿插及两者结合穿插,目的在于突破敌人薄弱间隙,夺占纵深要点,袭击重要目标,阻敌增援,断敌退路",其他的大部分官方定义都差距不大。

穿插战术与其他各国大同小异的"渗透"战术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这个"强行穿插"上。在其他国家的定义里,渗透战术永远是正面战场的配合,属于战术层面的活动,目的以侦查和破袭为主,就算有分割敌人的任务,层次也低的多,以小队或者部分部队为主。

而穿插在我军地位很高,常常在战役乃至战略级别里占据战场主要而不是配合作用,其分割包围,阻敌增援,断后阻击很多时候都是整个战场歼敌的关键,从事穿插的往往是我军拳头部队,主力部队,比如强穿三所里的38军一一三师。

所以我军在穿插行动时,并没有像其他军队那种"被发现即失败"的特种部队式偷偷摸摸,而是穿的过就穿,穿不过就打着强行穿的暴力模式,一次穿插活动很有可能要与被穿插之敌军反复交战,属于阳谋。

渗透部队在敌后可以化整为零,隐蔽性保证了渗透部队的兵力分割可以非常灵活,但是穿插部队在敌后只能整体行动,一旦分兵必然遭受重大损失。渗透部队一般不与敌军主力接触,主要从事侦查,破袭,扩大突破口,为后续主力打开缺口创造条件。

穿插部队自己就是主力,往往主动分割包围敌人。目的就是打包围歼灭战。

所以可以看出,穿插与渗透虽然很相像,但仍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战术。至于你问为什么外军学不会穿插战术。原因非常简单,大规模的敌后穿插意味着基本失去后勤和火力支援。而在现代大国军队中,能够习惯零火力支援的部队只有那么一个。

事实上,这也是穿插战术最大的缺点,抗美援朝后期被美军掐住了这个点的志愿军,穿插战术的成效便没有前期辉煌了。

点赞5、邵阳市 网友:曙光女神

穷则迂回穿插,达则给老子炸

大家有没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军事堡垒啊,仿佛就能一个点,但是缺能控制整片地区?

例如一个防线,绝对不是人人拉手,排队,而是整个防线只有几个防御点?

问题在于,如果敌人这些防御点溜进去之后怎么办?

根据军事理论:部队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形成战斗力,从这些防御点溜进去的部队,无法形成持续,长久的战斗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啊,穿插进去的部队,无法跟后面主力部队保持有效的联系,指挥链不完整。

内外无法联系,这要求穿插任务的部队有绝对的组织度,这个很难做到,深入敌军包围,孤立无援,这种部队需要的是信仰,以及顽强的战斗经验,其指挥官需要极高的战术战略水平——而这恰恰是解放军的强项,过去那个敌强我弱的年代,无数的部队就是独立作战的····他们一点都不觉得联系不上上级是个多大的问题

换句话穿插迂回,大家都研究,但是都不敢试。美军如果搞穿插迂回,进去的部队如果跟后面失去联系,就崩溃了。

这里要提一下,秦国,武安侯,白起,长平之战,就是秦军一些成功的穿插迂回,可以说在军事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当赵括挺近长平的时候,白起派出5000秦军,打击了赵国轻部队和辎重部队的分界点,让辎重部队无法和主力轻装部队会合,这个操作看似不难,但是在那个时代,是超越时代的操作

今天的历史,我们无法得知白起的决策,以及有胆量执行这种操作,那5000秦军的将领是谁,孤军深入,截断赵军,并且白起调动大军配合这5000秦军的行动——在完全没有联系的情况下

这5000秦军,绝对是秦军精锐中的精锐,有信念的部队。

其实吧,国军,日军,美军的战术水平基本上都是平行推进,日本也就会个“分进合击”,美国,炮火开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

朝鲜战争,志愿军根据国军认为美军应该是国军精锐师的样子,例如张灵甫的74师的那种精锐部队。

美军根据国军的样子,以为志愿军就是国军

双方一交手,各自骂了老蒋一句:老蒋真坑

志愿军被美军炮火轰的近乎全员耳聋/耳背·····美军则被志愿军的神出鬼没迂回穿插整的草木皆兵····

人类历史上两只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在战后都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美军一股脑的研究迂回穿插了

解放军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一直以范弗里特弹药量作为标准····

达到了人手一筒子的地步,注意啊,这个筒子,不是标配,就是,你们出发的时候,自己想拿就拿,不想拿就不拿,拿几个随便,反正一次性的······

有的战士,这病更严重一些,背两个····天下就没有两发火箭筒解决不了的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我们上战场的时候背枪子弹作甚,每人发四个筒子不就完了吗····甭管什么,管他什么碉堡,战壕,掩体,坦克,装甲车,一发入魂·····而且还不用苦练瞄准····毕竟火箭筒的瞄准比步枪容易多了。

越南战争的时候,我军也体验了一把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爽,真香······什么迂回穿插,费哪个劲,直接炮弹洗地,把越军都打懵逼了····

越战中解放军的打出的弹药超过了范弗里特弹药量,有的炮兵战士,胳膊不停的上炮弹,一口气上800发····第二天胳膊都浮肿···

反观美军,在伊拉克明明可以平行直推,非要搞什么“中心开花”。

解放军和美军终于变成了各自讨厌的样子····

影响深远

点赞6、贵平市 网友:亟欲。

1950年10月的“第一次战役”,原四野王牌第38军奉命担负战役迂回任务,负责穿插敌后断其退路。初战中由于38军行动不够迅速坚决,只配合主力另外五个军兜歼了美韩军15500余人,虽然给了麦克阿瑟当头一棒,但是战果不够辉煌,彭老总战后是骂了娘的。


第二次战役是从1950年11月6日打响的,这一次我军实施了更加大胆的“双层战役迂回”,以第38军、第42军分两路向敌后之德川地区穿插,占领预定地域后构设阻击阵地。尔后主力在正面发起大规模进攻,如此南逃的美韩军迎头撞上了我穿插部队,第38军知耻而后勇,浴血阻击南逃之敌,涌现了“松骨峰战斗”等光辉战例,截住了相当一部分敌人,最终歼其36000余人,彭总大喜,亲电谓之“万岁军”。


而在1950年最后一天打响的第三次战役,我军仍然以穿插迂回配合正面攻击,一举推进到“三七线”附近,歼敌19000余人,彻底扭转战局。美韩军丢盔弃甲全线撤退,一边跑路一边还得担心,不知道哪座山中会突然冒出我穿插部队,基本上快被这种迂回战法打神经了,你说他们能不害怕吗?吃亏了就肯定要研究,研究完了就是推崇,因为他们确实很难做到。



穿插迂回战术是我军大打“歼灭战”的重要手段,特别适合于狭长作战地域和山地作战环境,也就是不跟敌人进行简单的正面平推,而是先以有力之一部,利用夜暗条件或者山地环境隐蔽插入敌后,占领其撤退必经之路上的城镇、山峰或者桥梁等要点。及至穿插部队基本就位后,主力再从正面发起进攻,前堵后追,完成对当面之敌的战役合围,再一举歼之。


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颇不容易,主要是对穿插部队的考验非常巨大,穿插兵力如果太多,则容易被敌人发现过早暴露战役企图;如果穿插兵力过少,又可能在战役打响后,虽然占据了敌后要点,却因力量薄弱无法阻击大批逃窜之敌。就好像第二次战役中,第38军113师要硬堵美第八集团军主力,还要坚持到主力到达,因此战斗非常惨烈。


同时穿插部队在深入敌后过程中,还要克服道路和环境不熟悉、携带的物资弹药不足、以及随时可能跟敌人后方警戒部队遭遇等各种困难,既要按时到达穿插指定位置,又不能打草惊蛇引发敌人警惕,所以对指挥员和部队素质要求甚高。尤其是半岛那冰天雪地零下30多度的北部山区,稍微想想都清楚秘密行军之困难,因为行军是不可能走被敌人控制的主要公路。


所以在历次战争中,“打穿插”都是我军最光荣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选拔来执行任务的也肯定是最精锐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因为事关战役成败,同时也意味着将面临许多困难或者重大牺牲,没两把刷子是绝难胜任的。笔者个人看法,最经典最成功的穿插迂回战例,当属1949年10月二野陈赓兵团的千里大迂回。


在解放中南地区的作战中,二野四兵团临时划归第四野战军指挥,陈赓司令员率部从江西赣州秘密出动,在地图上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从江西入广东,再从广东经广西直插云南,彻底封闭了中南地区所有蒋军、桂军、粤军的出海和出境退路,然后林彪的四野大军再从北向南掩杀而来,前后夹击的结果,就是该地区的所有敌建制部队,全部灰飞烟灭。


这是一次大手笔的战略级穿插迂回,也是我军集中兵力大打歼灭战的精彩呈现,而从蒋氏到白氏,乃至于粤军的薛岳、余汉谋等将领,都对这样的战法缺乏足够和清醒的认识,眼睛里只有林彪,却不想被陈赓抄了后路。等到如梦初醒时,大势已去也,几十万军队陷入庞大的合围圈当中,再无生路。


所以作为我军军事思想中的重要篇章,穿插迂回被传承下来成为经典作战手段,并且屡试不爽。无论是1962年还是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中,我边防部队都经常使用这一战术,以完成对当面之敌某一战役集团的合围,再一举加以围歼,这方面的战例非常之多,就不赘述了。实际上,对此战法研究比较透彻和最为推崇的,当属美军将领李奇微。


这家伙在第五次战役中,也在反攻阶段首次使用了装甲支队的穿插战术,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点赞7、毕节市 网友:小怪兽队

确切地说,我军推崇的是建制分合下的大纵深穿插,最著名的就是抗美援朝前四次战役,毫不夸张的说,将联合国军打蒙了。而我军的穿插和二战德军的闪电战也不一样,德军是利用强大的装甲部队,打开缺口推进到后方反包围。而我们是将强有力的突击力量,短时间化整为零,向敌军主力集团穿插,在合适的战略位置重新组织建制,对敌军后方进行打击,甚至围歼。


我军穿插战术备受推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战争中磨练,早已成熟的战术体系。抗日战争时太行山腹地的根据地,游击战术。解放战争时中原突围。直到抗美援朝初期达到巅峰,作为二次战役的棋眼,38军主力从27日夜晚开始,向美军后方纵深开始了营团级规模的大范围穿插,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成功的一次穿插,成功地达成了突袭和包围。113师作为穿插主力,分出339团3营向川铁路桥开进,,337, 338两个主团则作为38军的尖刀,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直插三所里,直插美军的咽喉!三所里是三条公路的交点,是美军补给线和撤退通道的咽喉,这里有几个能互相掩护支撑的高地群,天造地设的阻击阵地。这里,将敲响第八集团军的丧钟。可以看到我军在兵团级会战中,将建制化成营团级,几百人灵活的突击力量,美军从来没有见过。


2.强大的执行力,意志力。穿插是战斗意志的决胜。无论是近代战争还是现在战争,说到底拼的还是人员,再强大的战术,没有人去执行也没用。我军党指挥枪,信仰决定一切,就为战术的成功奠定了基调。几百人的队伍抛弃重武器,以轻步兵的火力去攻击一个师级单位,以连排为单位死守一个高地几十个小时,只是什么样的勇气与魄力。


3.优秀的基层军官,高素质的兵员。

而且我军尤其重视基层指战员的培养,在战场上,小部队是有可能创造奇迹的。在没有通信,没有后勤的情况下,指挥员的才能会被无限放大,有敏锐的战斗意识,快速对敌我力量进行评判,进而下达命令,在运动战中尤其重要。轻步兵作战能力我军可称世界第一,主观能动性凸显。


说句题外话,吃过亏的美军现在相当重视这个战术,海湾战争歼灭伊拉克装甲主力,03年伊拉克战争巴士拉战役,摩苏尔战役都有印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