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刘备临死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其中诸葛亮为丞相,主管内政,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诸葛亮如何用计把李严的军权都夺到手并将李严贬为庶人的呢?
公元222年,刘备被陆逊打败,灰头土脸地回到了自己的地界,60多岁高龄的刘备身心憔悴了,心中越想越后悔,我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竟然败给了一个毛头小子,可恨可恨呀!
躺在病床上的刘备会回想些什么呢?想起和二弟三弟一起奋战的场面,想想请诸葛亮出山的那一幕,再想想拿下荆州、益州......历历在目,刘备知道自己气数已尽,该安排后事了。
刘备怎么安排后事呢?刘备聪明着呢!
第一,明确长子刘禅继位。刘备的长子,人并不傻,只是能力平庸。
第二,给诸葛亮绝对的权力。刘备明白刘禅这个小屁孩根本斗不过曹丕、孙权这样的雄主,他必须要一个丞相来辅佐他,这个人非诸葛亮莫属。
第三,让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变得很“迷”。刘备交代刘禅,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这可以说是对臣下非常高的待遇了,那么好的待遇,如果诸葛亮还篡位?他敢吗?
第四,用李严来牵制诸葛亮。诸葛亮权力太大也不好,万一欺负刘禅了,怎么办?刘备放个李严统领军队在永安,用来“威慑”诸葛亮。
第五,召集群臣,勉励下大伙。刘备我要走了哦,你们一个个都给我好生辅佐刘禅。
刘备这样安排后事,有人就猜测了刘备想借李严的手干掉诸葛亮?当然不是!刘备那么做的出发点肯定是希望蜀国能强盛起来的,内斗是他想看到的吗?当然不是啊。万一诸葛亮权力熏心了,执法有过失,李严也可以监督一下他。(理想状态)
可问题来了,用一个人来牵制诸葛亮,选谁不可以,选个李严?原因就在李严这个人身上。
李严:像我这样特殊的人~
李严是谁?什么来历?
李严,字正方,哪里人,荆州南阳人。早年被刘表看重,让李严去当县令,治理得不错。曹操下荆州,李严去西川避难,刘璋又把他任命为成都县令,又很能干。
刘备打算和刘璋决裂后,在进攻成都的途中,打绵竹时,李严投降了刘备。投降刘备后,李严在治所地,率领五千守卫打败了数万人的盗贼,还有一定的带兵经验。
总结来看,荆州人,在刘表手下做过官,别以为这不重要,蜀国的政权本就复杂,一帮荆州派的人,一帮原来是刘璋派的人,一帮益州本地人,一帮跟着刘备从北到南来的人。而刘备死后,蜀国要明确是荆州派的人是老大!
李严又在刘璋手下从事多年,也和刘璋派系有一定联系,所以,李严是个双派系的人,在双方派系不和时,可以做做“润滑剂”,且李严至少有守备一郡的能力,故托孤另一人也非他莫属。
然而,并不像刘备期望的那么完美,现实总是骨感的!主要问题出在哪?刘备对李严的估计不足。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西征,想让李严去镇守汉中重镇。然而,李严推脱说魏国的司马懿等人在那里可以开府(有自己的办公机构,象征着权力)招募幕僚提拔人选,你诸葛亮也可以,我怎么不能这样做?两人并不太和睦。
公元226年,诸葛亮要北伐,又想让李严去镇守汉中重镇。这个李严又推脱,还想把五个郡合并,自己做上巴州刺史。后来,李严负责督办后方事务(粮食军备啥的)。
公元231年,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李严负责督办粮草,可是正赶上夏季和秋季期间,雨水多,粮草搬运上出了点事情,估计供应不上了,李严派人给诸葛亮传话说可以撤军了。诸葛亮知道后就退兵了,撤军后,李严为了解脱自己粮草督办不力的责任,便故作惊讶的向刘禅上表说:粮草绰绰有余,丞相你怎么退兵了呢?是不是为了引诱敌人,然后和他们决战呢?
诸葛亮:李严这点小九九,玩得过我?
这么一做,诸葛亮真的是忍无可忍了!他把所有证据都拿出了 ,向刘禅诉说了很多的苦水,说李严这个人凭着托孤重臣的地位,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国家的事情却不尽心尽力,这次还这样做,过分了哦。
于是,李严被废为了平民,流放到了梓潼郡。诸葛亮死后,李严也去世了。
李严,一个被刘备托孤的大臣,显然没有达到刘备要的效果。他有权力后,就开始膨胀,没有和诸葛亮同心协力,为蜀汉尽心尽力。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感觉诸葛亮总是找他麻烦,这边有大事,让他去,那边有大事,让他去,感觉在“玩弄”他,如果你能力不足,做的不好,小辫子抓住,废了你。(权力的斗争)
求刘备心里阴影面积?????
李严这个人,很不错。他在刘表手下当过秭归县令,在刘璋手下当过成都县令,都是“以才幹称”、“复有能名”。投降刘备后,又先后平定过马秦、高胜、高定的叛乱,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表现出的手段颇为干脆。所以刘备去世时,李严不仅和诸葛亮一起成为辅政大臣,还担任尚书令、中都护,成为蜀汉军事一把手。《三国志》记载称:“(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刘备去世后,蜀汉事实上进入双巨头的时代。文以丞相诸葛亮为首,武以中都护李严为首。如果历史能按这继续发展的话,未来我们看到的应该就是诸葛亮在成都勤勤恳恳治理内政,李严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北伐。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因为,李严被诸葛亮干掉了。
学过历史的人都耳熟能详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懂点现代史的人也深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李严身为军事一把手,竟然被干掉了,不能不让人唏嘘。
他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斗争?
实力盘点
虽说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名正言顺的辅政大臣,分工也很明确。但二人的权力谁更大一点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看官职高低,一看影响力大小,一看军队多寡。
先说官职。三国继承汉朝的制度,中央政府分为内朝和外朝两部分,内朝以尚书令为首,外朝以丞相为首。尚书令虽然俸禄只有千石,远比不上俸禄万石的丞相,但由于在皇帝身边,充当皇帝的机要秘书,能“总典纲纪,无所不统”,权力极大。所以当法正担任尚书令时,诸葛亮就不敢惹他。但是呢,这其中也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皇帝很强势。如果碰上像汉献帝这样的,担任尚书令的荀彧铁定干不过当丞相的曹操啊。蜀汉也一样。刘备活着的时候尚书令很吃得开,但等轮到刘禅就不行了,毕竟刘禅都对诸葛亮“事之如父”了,还管你李严是谁啊。单从这点来说,诸葛亮略胜一筹。
再说影响力。所谓的影响力就是人脉。后世有一种说法,说诸葛亮是荆州派的党魁,李严是东州派的党魁。在此时的政坛里,外朝九卿(蜀汉九卿有史可考的就没几个人)中的太常赖恭、卫尉刘琰,内朝中的侍中廖立、黄门侍郎董允、黄门侍郎费禕、尚书邓芝,武将中的镇北将军魏延、征南将军赵云,就连李严的手下大将征西将军陈到都是诸葛亮的人,基本算得上一呼百应。而东州派的显赫人物法正、刘巴此时都已去世,唯剩李严独木难支,不可同日而语。从这点来说,诸葛亮取得压倒性胜利。
再说军队。刘备去世时蜀汉军队应该分为四部分,一部分由魏延带领镇守汉中,一部分由诸葛亮带领镇守成都,一部分由刘备统帅东征后留在永安,一部分隶属于各个郡县,属于预备役性质。诸葛亮作为丞相,是没有军事指挥权的(曹操任丞相后,仍兼任车骑将军职务),指挥权属于中都护李严(当时蜀汉没有设立太尉、大司马、大将军等军事领导职位),他名义上可以全部统帅这四部分军队。但由于诸葛亮的人脉影响,汉中和成都的军队实际上都归诸葛亮控制,李严能指挥的只有刘备留在永安的残兵,不过兵力至少也在2万以上。各郡县的军队姑且算中立。这一点,两人基本平手。
综上而言,诸葛亮强而李严弱,这点和《三国志·先主传》里面说的“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是一样的。所以在后面一轮轮的PK中,诸葛亮每每都能占据上风。
第一轮PK:中央谁说了算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既然有两个辅政大臣,那当然也得分一个谁高谁低,谁说了算。从实力对比来说,诸葛亮已经占了上风,但显然诸葛亮并不满足,他要下一盘更大的棋。
处理完永安托孤的后续事宜,诸葛亮返回成都,李严则继续留镇永安,这是一招很高明的政治艺术。因为刘备留有遗令:“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在诸葛亮看来,对于老领导的嘱托,有些话可以不听,比如让李严统率内外军事,但有些话必须听啊,比如让李严留镇永安。如此一来就能顺理成章地把李严排除出中央决策圈,毕竟谁没事为了一个决策还专门从成都跑到永安去咨询一下你李严的意见。而没了参与决策的权力,那么诸葛亮后面的好些事情就好办多了,比如人事任免权(封自己为益州牧)、比如外交关系、比如决定战争与和平等重大事项。对于这个人事安排,李严心里估计是抗拒的,但一方面刘备确有遗令,另一方面朝中无人为李严说话,再加上现在蜀吴虽然停战但毕竟还是敌对关系,于情于理李严都得在这儿蹲着啊。
把李严留在永安只是第一步,重要的计划还在后头。我们都知道,有为才能有位,如果蜀吴一直敌对,彼此战乱不休,那李严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这自然不是诸葛亮所乐见的。搁在今天道理也是一样,比如我们山西这种欠发达地区的省委书记,和广东、浙江、山东这种GDP大户的省委书记相比,虽然都是省部级干部,但话语权能一样吗?
所以,诸葛亮就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蜀吴联盟。而结盟的理由诸葛亮自然不会傻到说是为了打击李严,当然是国贼是曹操,为了恢复汉室等等。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在当年应该也会引起不少风波的。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政治问题:那就是老领导的既定方针。刘备是主张东征的,虽然他临终前同意孙权的请和,但只是权宜之计,待力量恢复后仍想夺回荆州,这从他遗命李严留镇永安就能看出来。但最终诸葛亮不被旧思想所束缚,力争实现了蜀吴联盟,既缓和了蜀汉的外部环境,又安定了不愿打仗的人心,还顺带打击了李严的地位。这才是最合法地假公济私,如果谁看不起我们政策分析者的地位,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按理说蜀吴都结盟了,那似乎也不必让全国军事一把手驻扎在前线了吧,要不然这配置也太太高配了。但诸葛亮仿佛没有让李严回成都的打算,李严只能继续在永安呆着。历史进展到这里,如果还说诸葛亮没有私心,不管别人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了。
当然,这还没完。五年后诸葛亮任命征西将军陈到为永安都督,接替李严的职务,同时李严调整为江州都督(今重庆市)。当然了,永安名义上仍归李严管。这么做的理由是诸葛亮要驻扎汉中北伐,李严需要镇守后方(“当知后事”)。不过这理由实在太牵强了。如果要镇守后方,当然是成都更适合啊,当年刘备攻汉中时,诸葛亮不就是坐镇成都的嘛。夹在成都和永安中间的江州,不伦不类,既参与不了成都的决策,又防止不了永安的敌情,充其量只能做永安的战略缓冲和大后方。
而这其实是诸葛亮的一石三鸟之计。第一只鸟是做给孙权看的,意思是虽然我从永安退兵到了江州,但仍离前线不远,你不要妄动。第二只鸟是做给南蛮看的,意思是虽然我调兵北伐了,但后方仍不空虚,江州地处中央,可以四面支持。第三只鸟是做给李严看的,意思是你就在江州工作吧,中央就别回去了,回去后数你最大,我《出师表》中安排的费禕、郭攸之、董允、向宠等怎么开展工作,要不要向你汇报;永安也别回去了,万一趁我不在,你和东吴勾结造反怎么办,就夹在成都和永安中间吧,反正成都和永安都有不少兵力驻扎,也不怕你起歪心思。而这其中,当然第三只鸟才是最大的鸟,因为驻扎在成都同样可以威胁前两只鸟啊。
这样,诸葛亮就牢牢控制住了中央,不管他在不在成都,权力都一直在自己手里攥着。第一轮PK,诸葛亮完胜。
第二轮PK:军队归谁管
虽然刘备明确任命李严为最高军事指挥,但在中国,没有什么是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诸葛亮的办法,很绝,叫做釜底抽薪。李严不是全国最高军事指挥吗?这个地位我不去动摇,我担任益州牧就可以了。州牧作为地方军政一把手,是有兵权的,而蜀汉只有一个益州,那言外之意就是蜀汉的军队诸葛亮都能指挥,而且包括前文提到的第四部分兵:郡县兵。通过这种变通的方式,诸葛亮就名正言顺的有了军事指挥权。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继任者蒋琬、费禕只是担任益州刺史(能监察地方官,但没有兵权和治权),因为他们都兼任大将军,本身具备军事指挥权,没必要再加一个益州牧的称号了。
益州牧给了诸葛亮一个paper的军事指挥权,但这还不远远够。军队能不能指挥得动,不在于你有没有这个权力,而在于他们愿不愿听你,所以还有待实践检验。而这个实践就是南征,也就是所谓的七擒孟获。
对于此次南征,按理说应该没人反对,毕竟在自己的地盘上造反没有不管的。但还就有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是担任丞相长史的王连。王连认为南方瘟疫横行,堂堂丞相应当保重身体,不应该亲自远征,那言下之意就是派个将领去得了。但诸葛亮不同意,表面理由是认为其他将领才能比不上自己,担心难以成功。
但事实呢?事实上诸葛亮在这之前压根就没带过兵!一个没打过仗的认为那些经常打仗的将领比不上自己,这是什么逻辑。而从平叛的结果来看,叛乱的三郡中,李恢平定了建宁郡,马忠平定了牂牁郡,诸葛亮主力只平定了越嶲郡。因此,如果诸葛亮不亲征,派魏延、赵云这样的老将过去,应该也不费吹灰之力。对于这次南征,王夫之解释为北伐前的练兵,我则认为是诸葛亮首次统兵后的磨合。不管怎么解释,最终结果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诸葛亮掌握了兵权。
也许有人问了,自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小动作不断,李严就不会反抗吗?答案是李严不是不想反抗,是没资格反抗。他都被踢出中央决策圈了,哪有说话的份。但是,一旦诸葛亮求到他头上,他就开始反击了。
第三轮PK:李严的反击
李严第一次反击来自于诸葛亮的北伐。诸葛亮虽然掌握了三部分兵力,但蜀汉实力太弱,北伐兵力仍不够用。所以诸葛亮就和李严商量,把他的兵拨一部分出来镇守汉中。有这么一个机会,李严当然不会放弃了。他就提出,把益州东边的五个郡划出来成立巴州,由他当巴州刺史。
李严的算盘打的很响。诸葛亮不是借着益州牧的职位统管全国军队吗?那我就另立一个巴州来分你的兵力和权力。诸葛亮当然不傻,拒绝了。但至于李严的兵到底借到了没有,史料没说,反正最终的结果是巴州不仅没设立,两人还结下了梁子,彼此起了戒心。诸葛亮把李严从永安调到了江州(前文一石三鸟之计),李严则干脆在江州建设大城,做负隅顽抗的准备。第一次反击失败。
第二次反击李严选择主动出击,他建议诸葛亮加九锡,并且称王,想借此毁坏诸葛亮名声。但诸葛亮不是那种权力迷住双眼的人,一下子就识破了,不了了之。第二次反击又失败。
第三次反击是曹魏促成的。建兴八年,曹真三路大军伐蜀,诸葛亮要求李严亲率2万大军赶赴汉中救援,李严则趁机要挟,要求开府治事。此时屡屡吃瘪的李严也算是想明白了,军权什么的都是浮云,最管用的还是人脉,而攒人脉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开府,招募自己的属官来辅佐自己。诸葛亮当然不会答应了,于是变通了一下条件,让李严的儿子李丰继任江州都督、授予李严全权处理丞相府事务的权力。李严目的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面临敌国进攻这样的大事,也不可能过分矫情,否则就成了全民公敌了。到汉中后,李严以中都护的名义管理丞相府大小事务,虽好歹有了一些权力,但事实上成为了诸葛亮的属官,置于诸葛亮的控制之下。第三次反击更是失败。
第四次反击也可以算是一次被反击,过程更是一个谜。简单来说,就是诸葛亮外出打仗,李严负责督办的军粮因为连续下雨送不到前线,他就写信让诸葛亮退兵,结果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很多为什么退兵,以推卸责任。结果诸葛亮大怒,拿出他前面写的信对质,然后就把李严废了。这个事情疑点重重,作为一名资深公务员,李严竟会傻到留下书信证据,实在说不过去。况且,李严委托送信的是诸葛亮的参军马忠,后世就有人说是诸葛亮故意栽赃陷害,这里姑且不论。总之,第四次反击李严彻底失败。
总之,经过三轮PK,李严政治斗争失败,由堂堂的全国军事一把手沦落为平民百姓,也落了个贪慕权力、不顾大局的名声。但是,如果不是诸葛亮刻意地打压、冷落、夺权,让李严这样一位“以才幹称”的人无用武之地,他又何必像泼妇一般斤斤计较着手中的权力。
李严给诸葛亮写信说,丞相应该受九锡,进爵称王。同为辅政大臣的我,哪怕不如丞相,称不了王,可是做一州刺史足够了吧?奈何蜀汉本来就只有一州之地,于是李严向诸葛亮请示,单独划分五个郡出来,成立巴州,自己做这个巴州刺史。
降将李严
《季汉辅臣赞》对李严的评价是“都护李严性自矜高”,意思就是有点自大、高傲。
原因也可想而知,先帝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李严作为仅次于诸葛亮的托孤大臣,在朝中享有莫大的权利与尊荣,诸葛亮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而李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哪怕比不上诸葛亮,也应该跟他相差不多。
事实上,李严的能力确实出众,不然有识人之名的刘备也不会托孤于他,但是除此之外,他的缺点就更多了。
比如曾经降将的身份。
李严原本是刘表麾下,虽然有才能,但是一直在县里工作,最高的时候也才到县令。
208年,刘表病逝,曹操大举南下,官任秭归县令的李严为了避难,跑到了益州。
益州牧刘璋听说李严在荆州名气不错,为了彰显自己善待贤士的心胸,刘璋将李严任命为成都县令。
要知道,同样是县令,成都作为益州州牧的治所,跟秭归县相差了2个级别,可以说这个县令与两千石的郡守地位都是差不多的。
刘璋对李严不可谓不厚待。
211年,刘备入川,第二年就与刘璋反目,213年,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人抵御刘备的入侵,很快被刘备击败,吴懿投降,张任等人退到了绵竹。
此时,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率领所有在绵竹的军队一起抵抗刘备,包括张任等人的溃兵。
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三国志·李严传》
然而,刘璋所托非人,李严主张投降刘备,致使绵竹很快失陷,张任等人不得不退到雒城,最终随着雒城的失陷,张任也被活捉。
面对刘备的招降,张任宁死不屈,说道:“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
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息焉。——《益部耆旧杂记》
从此之后,李严以降将的身份事刘备,确实有能力,又被刘备重用,一直担任犍为太守。
刘备麾下的降将很多,他用人也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包括谋主法正也是一个投降派、带路党,这也是刘备能得人才的根本原因。
但是,刘备是开国之主,他有自己的魄力去任用降将,也有这个心胸去容纳他们,但是在其他人心中,降将永远是降将,随着政权的交替,降将在第二代被重用的永远都是少数。
白帝城托孤
221年7月,刘备亲率大军伐吴,第二年8月,兵败退回到永安,而223年2月才将诸葛亮招到永安托孤,4月刘备病逝。
从退守永安到病重托孤,这中间足足有半年时间,诸葛亮到永安之后又有2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刘备深思熟虑,找到合适的托孤人选。
最终,刘备选择了诸葛亮和李严。但是从他的遗命上来看,二人并非同等地位,而是一正一副。
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先主传》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对李严的安排也很详细,虽然有个统领内外军事的权利,但是要求他留镇永安。
刘备退守白帝城之后,孙权曾派人前来求和,刘备也答应了,但是正如之前的孙刘联盟,这个合约到底有保持多久,谁都没底,刘备自然要防备孙权顺势攻入益州,这才有了让李严留守永安的命令。
从刘备的遗命可以看出,真正的托孤重臣其实只有诸葛亮,毕竟他都对诸葛亮说了,“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而李严呢,一直留守永安,自然无法参与成都的中枢决策,虽然有辅政大臣之名,其实也就一个边关将领的实权。
李严的失势
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人尽皆知,可是对于另外的托孤大臣李严,知道的人就非常少了,这是为何?
原因很简单,自刘备死后,诸葛亮大权在握,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上的任命基本上都由诸葛亮全权掌控,要不是他没有篡位的心思,与曹操、司马懿地位也无多大差别。
而李严呢?
自从在刘备临终前巅峰出演了一次之后,基本上就沦为了透明人,主要原因有2个:
1.脱离中枢,不能参与决策,失去了影响力;
2.孙刘再次联盟,永安虽然是战略要地,但是多年无战争的情况下,只能沦为小透明。
随着诸葛亮在朝中的经营,权势越来越重,已经一手遮天,而这个曾经跟他同为辅政大臣的李严,又有谁还记得?
诸葛亮与李严的矛盾
诸葛亮与李严是没有私仇的,但是从诸葛亮上位之后,逐渐削弱李严的影响力,最终将其贬为平民,直到随着诸葛亮的死,李严也郁郁而终,可以说李严的衰退与诸葛亮的兴起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为何非要把李严搞掉呢?
主要原因有二:
1.一山不容二虎:
刘备临终前留下2位辅政大臣,哪怕李严是副,诸葛亮是正,但是只要李严在朝堂一天,他就始终与诸葛亮地位相近,是最能对诸葛亮造成伤害的大臣。
诸葛亮也许没有称帝的野心,但是他有揽权的野心,他要实现自己的报复,重兴汉室,就不得不将弱小的蜀汉拧成一根绳,只有这样,才堪堪有能力去北伐。
2.李严手中的兵权:
刘备当时东征的时候,可是抽调了整个益州近乎所有的兵力,虽然因为战败的关系,死了绝大多数,但是退到白帝城的时候,还是收拢了不少溃兵的。
对于曹魏来说,也许这点兵力不足挂齿,但是对于本来就弱势的蜀汉来说,这些兵力足以决定大局。
因此,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就希望李严带兵到汉中来听从调遣,他想要的并不是李严这个人,而是他手中的兵。
对于诸葛亮来说,整个蜀汉,几乎所有的兵力他都能调遣,除了李严手中的,因为那是刘备的遗命,李严自己不同意,没有人能勉强!
在这个无法化解的矛盾下,除非李严能心甘情愿交出兵权,安心辅佐诸葛亮北伐,否则,诸葛亮一定会利用自己的权利去从李严手中夺取兵权,并将李严赶下台。
诸葛亮的三部曲
1.淡化李严:
就如之前所提到的,李严贵为辅政大臣,在刘禅登基之后,竟然成为了一个小透明,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上,基本上都已经淡忘了还有这么一号人。
从223年刘备驾崩,到226年,诸葛亮北伐,整整四年时间,李严一直守在鸟不拉屎的永安, 毫无作为,彻底失去了在朝中的影响力。
2.征调李严:
226年,诸葛亮已经彻底掌控了朝堂,也终于开始对李严动刀,他刚到汉中,就开始征调李严的部队,让李严率军来镇守汉中。
李严甘心吗?
在永安,他有“辅政大臣”的名义,又手握大军,可以隐隐与朝堂分庭抗礼,将兵权交给诸葛亮之后,只能任人揉捏。
第一次李严拒绝了,但是诸葛亮很快又想了一个办法,让李严的儿子接替他的职位,督江州防务,又将李严升为骠骑将军。
这个时候,李严已经没有违命的余地,毕竟刘禅(诸葛亮)如此厚待,他怎么能还握着兵权舍不得叫出来?
230年,就是这一次北上汉中,诸葛亮收了李严的兵,让他以中都护的官职来管理丞相府事务。
231年,诸葛亮再次并发祁山,李严负责督运粮草,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人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
3.彻底撸掉李严
李严到汉中仅仅一年,就因为贻误战机被诸葛亮彻底撸了下来,而且是一路到底,从仅次于诸葛亮的辅政大臣,到一介白身。
李严的罪名
李严因为督办粮草不力,致使诸葛亮北伐失败,不得不退回,诸葛亮非常生气,于是上书弹劾李严,诸葛亮对李严的罪名主要有以下几条:
1.屡次推脱诸葛亮的征调
诸葛亮认为,自从先帝驾崩之后,李严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全然忘记了国家大事。
诸葛亮为了北伐而征调李严,李严却屡次三番找借口推辞。
2.自己想任巴州刺史
诸葛亮想征调他来汉中,李严却对诸葛亮说,希望能划分五个郡出来,独立组建巴州,让李严担任巴州刺史。
不仅如此,在此之前,他还私下给诸葛亮写信,说以诸葛亮的威望和功绩,应该受九锡,并称王。
3.借战争谋取私利
诸葛亮将李严升为骠骑将军,并让他的儿子李丰接任江州事宜,并非诸葛亮的本意。
而是在此次征调的时候,李严以司马懿在那边开府的名义,希望诸葛亮给他一些利益,诸葛亮为了安抚他,这才上表破格提拔李严的儿子。
於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三国志·李严传》
诸葛亮对刘禅的上书中诉尽了李严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因此被流放到梓潼郡。
李严不无辜
234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悲痛不已,发病而死。
李严的悲痛并不是为诸葛亮的死而悲,毕竟自己的官职都是被诸葛亮撸掉的,他对诸葛亮并无好感。
而是李严知道,以诸葛亮如今在蜀汉朝堂的地位,无论他生死,除了诸葛亮本人之外,没有人敢启用自己,毕竟自己是诸葛亮发话贬为平民的,其他人没有这个胆量去跟诸葛亮对着干,哪怕他已经死了。
如果诸葛亮活着,也许他看在自己的能力份上,还有希望重新启用自己,可是现在诸葛亮已死,自己起复已成奢望,于是失望而死。
从李严临死前的心态可以看出,他不愧是工于心计之人,虽然远离中枢,但对朝堂看得明明白白,这也是他被刘表、刘璋、刘备三位君主重要的原因,确实是一个能干事实的人。
可惜,正如诸葛亮对他的弹劾一样,他的确是一个不顾大局的人,一心只为了自己的私利。
对于蜀汉来说,走出益州迫在眉睫,北伐事宜是整个蜀汉最大的事,虽然诸葛亮征召李严,会使得李严自身利益受损,但是对于蜀汉来说,这是利大于弊,或者说是不得不做的事。
在此关键时刻,李严为了自己的地位,多次拒绝征召,早已经使得满朝上下对其不满,不止诸葛亮一人,想必志在重现大汉辉煌的蜀臣都不希望看到他的不配合。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诸葛亮弹劾李严之时,满朝上下并无一丝反对的声音。
诸葛亮什么计也没有施,是李严自已作死,试图陷害诸葛亮,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把自已赔进去了。
也许是蜀汉在夷陵之战把老本赔光了,也许是刘备手下人才极度匮乏,刘备在临死前托孤时,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托孤大臣就是李严,李严是南阳人,先后在刘表及刘璋手下从事,刘备攻打益州时,刘璋派李严出战,结果李严一转身就投降了刘备。
李严的投降博得了刘备巨大的好感,同时也由于李严颇有些才能,官职一直亨通,升得很快,从投降之初的裨将军,到平定成都之后的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再到打击盗贼有功的辅汉将军,最后到刘备托孤之时的尚书令,在刘备时代,李严可谓一路高升。
不知道蜀汉向来有这样的传统,还是刘备手下多是性格高傲之人,像关羽,像魏延,都是这种恃才自傲之人,简单的说,就是仗着自已有能力,就看不起同僚,与人处不好关系,李严也是这样的人,继承了关羽和魏延的毛病。
李严任郡守时,与郡功曹杨洪不和,导致杨洪辞职,都督江州时,李严又与牙门将王冲不和,导致王冲叛逃曹魏。蜀汉政权中,没有人能与李严合得来,这也是日后诸葛亮弹劾李严时,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在弹劾李严的奏章上签字。
当然了,李严性格高傲也好,与他人不和也好,都没影响刘备将李严设定为托孤大臣,这是因为蜀汉的政治生态决定的,以荆州派为首,以东州派为辅,打压益州派的基本国策。
刘备一向看人看得比较准,可是在临终前,确实看走眼了李严,李严作为托孤辅臣,却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诸葛亮是丞相领尚书事,头号重臣,总管蜀汉政务,坐镇成都,李严是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掌蜀汉全国兵权,留守永安。
如此一文一武,看上去似乎很合理,但实际一想,却显得很奇怪。辅政大臣有在外驻守的吗?诸葛亮陪着皇帝刘禅在成都坐镇,李严掌握着全国的兵马在外驻守,要是李严真有能力和野心的话,带兵进入成都逼宫,让诸葛亮交出政权 ,不是很容易吗?
事实上李严并没有太大权力,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南征南中是“文臣”诸葛亮指挥的,北伐汉中也是诸葛亮主导的,掌管军事的李严,却跟诸葛亮换了个身份,从事诸葛亮最拿手的工作,督办粮草。
身为辅政大臣的李严,实际上沦为诸葛亮的陪衬,除了与李严的性格高傲有关外,就是与李严的政治能力低下有关,当然李严也是有点才能的,但其才能与地位严重不匹配,导致李严的地位一落千丈。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也好,让诸葛亮划一个巴郡给他当太守也好,无非就是想打击诸葛亮,顺便捞点地位和利益上的好处,李严是没有野心的,但其手段确实太过低下,以我们开上帝视角的眼光来看,李严就是幼稚,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幼稚的政治人物一大堆,又何止李严一个。
李严最终栽倒在督运粮草的问题上。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在前线已经用卤城之战大败司马懿,想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后方的李严来信说:丞相,我们没粮了,退兵吧。于是,诸葛亮无奈的退兵回来,李严看到诸葛亮退后回来,结果故作惊讶的说:丞相,你怎么退兵了?粮草还多着呢?这还不够,李严又给皇帝刘禅去了一封信说:丞相退兵是在使用诱敌深入之计。
这也就是李严的水平了,诸葛亮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于是联名上表弹劾李严,这简单是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嘛,而在这封上表中签名的人有:刘琰、魏延、吴壹、高翔、吴班、杨仪、邓芝、费祎、姜维、胡济、杜祺等人,李严可算是得罪了蜀汉上上下下的官员,各个派系都有,这就是诸葛亮清除托孤大臣李严的方法。
这不是诸葛亮的阴谋,而是阳谋,光明正大的联合一批人上书皇帝,谁让李严之前作死的,陷害不成蚀把米,把自已的官职也赔进去了。
不过诸葛亮算仁慈了,并没有杀李严,只是将李严贬为庶人,削去所有官职和爵位,也没有连累李严的家人,李严的儿子李丰仍在蜀汉为官。
诸葛亮死后,李严听到消息,认为再也不会有人起用自已,郁郁而终,诸葛亮罢免了李严,李严还一厢情愿的希望诸葛亮起用自已,不知道是李严太过自信呢,还是诸葛亮太过仁慈?
首先,我要严肃指正,诸葛亮并没有用计搞掉托孤大臣李严,而是李严自己作死,诸葛亮依法办事而已!
诸葛亮与李严的事情,详情如下:
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讨伐东吴,不料惨败而回,不久便病倒了。刘备临终前召见诸葛亮和李严,嘱托他俩辅佐少主刘禅,并任命李严为中都护,掌管内外军事,镇守永安。
诸诸葛亮大家都知道,那我就说一说李严是谁。李严,荆州南阳郡人,才能出众,年少时先后在郡中各县做官。荆州牧刘表去世后,其子刘琮投降了曹操。于是李严去了蜀地,投靠益州牧刘璋。刘备夺取益州时,李严率众投降。刘备夺取益州后,论功行赏,封李严为犍为郡太守,兴业将军。李严当郡守期间,平定几次小规模的叛乱,于是,李严升为辅汉将军,兼任以前的郡守。不久,李严升任为尚书令,进入了朝廷中枢系统。
后主刘禅继位,此时李严掌管蜀汉全国兵权,恐怕诸葛亮也要忌惮他三分。这或许是刘备让李严和诸葛亮互相制衡,避免影响到刘禅的地位。刘禅的政权稳固后,李严被改任为前将军,他任然握有相当大的兵权。此时,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比较和睦。
后来,诸葛亮在汉中出兵北伐,想让李严带兵镇守汉中。汉中郡在益州西北边境,李严很不情愿,百般推脱。李严借此要求划分5个郡设立巴州,让他做巴州刺史。蜀汉本来就地盘很小,诸葛亮当然不同意。为此,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公元231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北伐曹魏,李严负责监督运输粮草。夏末秋初,正逢连绵大雨,粮草运输时常中断,李严派人告诉诸葛亮情况,并让诸葛亮回来。诸葛亮率军返回后,李严假装惊奇地说:“粮草还有很多,大军为何返回了?”李严的目的是想为自己督运粮草失职推卸罪责,并彰显诸葛亮按兵不发,无功而返的过错。
李严担心后主刘禅会派人调查诸葛亮无故退军的真相,同时也不想将事情做的太绝,于是他写奏折给刘禅,为诸葛亮辩解说:“大军故意撤退,是想诱敌深入。”李严认为这样做,对领导刘禅有了一个合理的交代,对同事诸葛亮也能维持友好关系。
老谋深算的诸葛亮看穿了李严拙劣的诡计,他将李严写给自己的书信全部呈给刘禅,证实了李严的过错。李严理屈词穷,只好认错谢罪。于是诸葛亮上奏给刘禅说:“李严贪图权位,只顾追名逐利,不为国家考虑。当初臣认为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对他有些宽容和厚爱。然而,臣本以为李严做的事都只是在求取荣华富贵,却没想到李严竟然颠倒黑白到了这种程度。如果再放纵李严,将会造成大祸。”
于是,李严被废为平民,流放在外。李严常常盼望诸葛亮能再次起用他,后来他听说诸葛亮死了,感到希望破灭了,所以情绪非常激愤,突然发病死了。
参考史书《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檐雨坠珠,转瞬流年千秋。阶苔行蚁,方寸浮世万象。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在病逝前夕,刘备将国事和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俩人同为刘禅的托孤大臣,但最后的人生境遇令人唏嘘,诸葛亮成为一代名相,而李严却在默默无闻中死去,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扳倒同样是托孤大臣的李严呢?
李严的地位。
在《三国志》李严传记载: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
很多人由此判断李严和诸葛亮同为辅政大臣,因此无论地位还是分量在刘备心里是一样的,如果这样认为,那也太抬高李严的作用,低估了刘备的用人能力。
李严虽然出生于南阳,在刘表的荆州任过职,但是在曹操进入荆州的时候,他就加入益州刘璋集团,成为当时东州集团的代表人物。对于刘备来说,他更加喜欢益州集团和荆襄集团,因此在人员任用上倾向于这两个集团,但是并不否认他会忽略东州集团。在对待东州集团上,也只有黄权和李严受到特别重用,而黄权投降魏国后,就只剩下一个李严的代表人物撑门面,所以刘备将李严推上前台代表他东州集团的利益。
但是无论是在军队还是行政中,李严的根基很薄弱,他很难调动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自己所用,这点在后来连粮草的运输都无法完成这点就可以看出来。
李严的作用。
既然李严可用的资源并不是很多,那么刘备还要把他放在托孤中呢?在《三国志》李严传里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用来加强李严的职位。
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很多认为这个“统内外军事”就真的是统领蜀汉所有的军队,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那就说明刘备太草率了吧,刘备怎么可能把所有的军权交给一个认识不是很长的人呢?我们注意,紧跟着还有一句话就是“留镇永安”,这个要求就是对前面“统内外军事”权力的极大的限制。
留在永安的目的就是防守东吴的侵犯,那么就需要有统御全国的军事权力;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当前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内部的叛乱和曹魏的威胁,而是来自永安城外虎视眈眈的孙权部队,一旦永安一线防守有所松动,东吴就会像饿狼一样扑过来,所以永安的防守需要有调动全国的力量;只要东吴来袭,坐镇永安的李严就有权力调动全国的兵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李严军事能力的承认,但是也是一种限制,而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感知不足的一个表现。
李严的权力。
坐镇永安防守东吴,具备调动全国军队的权力,这就是刘备赋予李严的使命,但是这个有时效性,并非一劳永逸的存在。
随着东吴和蜀汉关系的缓和,两国互通来使并且开始盟誓,不再将对方视作生死敌人,那么主要的矛盾就从孙刘转向刘曹和孙曹,那么永安的地位就大大不如以前了,不打仗了,李严手里的“统内外军事”的权力也就徒有虚名。
等到诸葛亮开府治事领益州牧之后,李严权力则被限制于永安防线了。
诸葛亮的计策。
刘备去世后,刘禅在成都立帝位,而成都则成为蜀汉的政治和权力中心,但是李严却根据刘备的遗嘱被留在永安镇守,这就相当于被发配边疆,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等到诸葛亮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后,所有的行政大权归属丞相府。经过两年的人事安排后,诸葛亮开始着手对付南中的叛乱,这样蜀汉大部分的军权就掌握在诸葛亮手里。
第一,将李严调任为前将军。
诸葛亮从南中回来后不久,就调任李严为前将军。以前至少有掌握全国军队的名义,现在只是一个比普通将领更加高级的将领而已,但是没有了都督中外的权力了。
第二,调陈到去永安协助李严。
诸葛亮准备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派陈到到永安协助李严防守东吴,但是永安也就是那么大一块地方,根本就无需那么多军队;诸葛亮又让李严将驻点移到江州,就这样,李严彻底丢掉了这个都督中外的权力了。
第三,夺取李严手里的兵权。
公元230年,刘禅敕封李严为骠骑将军,这个官职很高,但是大多是虚职,如果辅以兵权,权力确实很大。很快魏国快曹真来犯,诸葛亮就把李严手里的两万兵马就借口抽调来汉中,让他的儿子李丰去了江州做督军,把他干脆变为中都护署府事,也就是把他调到丞相府里来干活,成为诸葛亮的下属了,至此李严完成了一个巨大的改变:从与诸葛亮平级的托孤大臣到成为诸葛亮下属。
综合以上的情况来看,诸葛亮步步为营,先是把李严固定在永安防守东吴远离政治中心,然后自己回到成都扩大自己行政权力,利用对南中用兵的机会,把兵权拿到手里;当曹真来袭时候,将李严手里有限的兵权剥夺,让后将他调离原来位置,成为自己下属,这样俩人的关系就彻底的变得不对等。
直到最后,利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逼迫李严最后摊牌,从而名正言顺的把李严从朝中罢黜,就此从权力枢纽消失了,李严从云端掉入了尘埃。
诸葛亮在蜀国之地位,如同曹操在东汉的地位。蜀国皇帝刘禅几乎成空架子,帝国事务无论巨细,都是诸葛亮说了算。然而,诸葛亮毕竟是臣而不是君,是臣,权力就不可避免遭到同僚的挑战。
挑战诸葛亮者,正是刘备指定的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
李严原是荆州南阳人,曾在刘表手下任职,官至秭归县令。刘表去世后,曹操南征,李严入蜀投奔刘璋。公元213年,他向刘备投诚,后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公元218年,盗贼马秦、高胜起兵,聚众数万人,李严以手中仅有的五千人马,大破贼人,杀死马秦、高胜,平定事变。此役他展现非凡的指挥才能,令刘备刮目相看,加封辅汉将军。四年后(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惨败后,提拔李严为尚书令,进入权力中枢;次年,刘备去世前,李严与诸葛亮一起被指定为托孤大臣,其中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备的安排,与当年孙策的安排有异曲同工之处。孙策以周瑜、张昭为辅佐大臣,周瑜掌兵权,张昭掌内政,周瑜在外,张昭在内。可是蜀国后来情形的发展,与吴国是完全不同的。李严基本上是有名无实,不仅内政,连国家军事大权也掌握在诸葛亮手中。无论是南征还是北伐,都是诸葛亮说了算,“统内外军事”的李严却成为旁观者。
诸葛亮是怎么架空李严的呢?
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他自领“益州牧”。大家想想,蜀国的地盘,也就是一个益州,益州牧就是益州最高军政长官,也就等于蜀国最高军政长官了。从国家角度说,李严是中都护,掌全国兵权;而诸葛亮是益州牧,掌益州兵权;益州兵权就等同于全国兵权,这么一来,李严这个军委主席被完全架空。
李严当然不干了。你我都是先帝指定的辅佐大臣,权力本应平分秋色,现在你要一手抓,这怎么行!李严一肚子无奈,他斗不过诸葛亮,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李严对军队的掌控力不行,名为中都护,实际上在军界威望不是很高;其二,李严在朝廷里没势力,他是在刘备临死前才入权力中枢,还不是呆在首都,而是驻扎在永安,没什么影响力;其三,他的声望与诸葛亮没得比。
这里有个小插曲挺有意思。李严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改为“李平”,这的确令人相当不解。一般人改名,是在默默无闻之时,很少有人在身居显位改名字,大名都为天下人所知了,还改什么名呢?所以我想,他改名的背后,一定是在表达某种不满。李平的“平”字,或许是表达要与诸葛亮平起平坐之义吧。
怎么夺权?
李严想了一个办法:要求划出五个郡,成立一个巴州行政区,由他出任巴州刺史。这样子等于把蜀国分割成两个州:益州与巴州。诸葛亮当益州牧,李严当巴州刺史,一人坐镇一州,平分秋色。这一建议遭到诸葛亮的断然拒绝。为什么诸葛亮一心要架空李严呢?我们不好揣度历史人物的内心,只能合理地推断: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必须要有独断专行的权力,他不能让任何人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不过,李严毕竟是先帝托孤之臣,作为中都护,辖下军队也有数万人,不可小觑。诸葛亮一直想把李严及其部队调到汉中,这样就可以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可是李严不干,想方设法推脱不去。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国发动反击,兵分数路攻蜀。这给了诸葛亮绝佳的借口,他要求李严率两万人从江州(今重庆)前往汉中驻防。诸葛亮也是颇有心计的人,他知道李严一定不甘心前往,会找借口搪塞,便下了一步棋:奏请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
这下李严无话可说了,只得率部前往汉中。调离李严是诸葛亮的第一个步骤,出了江州,李严的命运就不是自己所能掌握了。
关于李严被废,史书上含糊其辞。
据说是这样的:
诸葛亮出祁山,李严负责粮草督运。由于遇上阴雨连绵,粮草供应不上,他便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称得到皇帝的指示,命令诸葛亮班师回国。诸葛亮从祁山撤军后,李严又装模作样地说:“粮草如此充实,为什么要撤军呢?”还打算杀掉粮草督运官岑述,把他当作替罪羊。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他又是另一说法,称撤军是为了诱敌深入。
后来,诸葛亮把李严前后所写的信件与奏章都拿出来,李严无话可说,只得认罪。诸葛亮便上书皇帝刘禅,历数李严之罪,罢其官,夺其爵位,流放梓潼郡。
依以上的说法,若说李严相陷害诸葛亮,实在是拙劣之极,那种智慧,简直比市井之徒都不如。你都有白纸黑字落在人家手里,还能信口雌黄?还有,拿什么皇帝的指示压诸葛亮,皇帝什么时候有过指示,皇帝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整个蜀国都快忘了有皇帝存在呢。
所以,诸葛亮只是找了个借口,把李严轰下台去。
李严下台了,可是他儿子李丰不还当江州都督么?很快,一纸调令,把李丰调入京师担任中郎将、参军事,实际上剥夺他的实权。诸葛亮还写了一封信给李丰,其中有一句:“否可复通,逝可复还”,就是暗示他,你要是表现好,你老爹还是有重新起用的机会。
诸葛亮清洗李严父子,动机何在,我们后人不好多加揣测,但这次清洗,的确令诸葛亮的权势达到无以复加的鼎盛,他的北伐计划将得到更强有力的执行。
刘备叱咤半生终于成就帝业,但却未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就接连遭受了亲友离散悲痛、国土丢失恼怒、兵败夷陵的愤恨。公元223年,这位汉末枭雄突然病重垂危,于是,安排后事便成了当务之急。然而,谁能继承他的遗志?谁能辅佐幼主刘禅呢?马超本是一方诸侯,势穷来降,不能委以重任;赵云性情过于耿直,不谙为官之道,难以统领全局;关羽、张飞、庞统等人俱已故去。想来想去,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就只剩下孔明一人了。但是刘备仍不放心,孔明才堪大用,但主少国疑,难保孔明未来不欺凌幼主。于是,刘备又想到了一个制衡诸葛亮的人物,此人便是李严。然而,这个刘备苦心经营的平衡局面,却引发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宫心计”。
在刘备的计划中,诸葛亮为丞相,掌控朝局;李严为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从而使二人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局面。但是,诸葛亮虽然感动于刘备托孤的真挚情感,却似乎从未想过遵从刘备的遗命。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刚刚故去,诸葛亮便开始了他排挤李严,重新划分蜀国权力架构的行动。
一、分权制衡
刘禅继位后,蜀国做出的第一个重大人事调整便是提拔赵云。《三国志》记载“建兴元年,为中护军”。显然,刘禅一继承大统,赵云便担任了中护军之职。那么,这个中护军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其职责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统领禁军,其二是负责军官选拔。这一职务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却与刘备临终时的布局相违背。因为如此一来,蜀国的军事权力就被分割为内外两部分了,即李严统领外军、赵云主管内军。
尽管违背刘备的遗命,但在刘禅看来似乎也是顺理成章。当时的李严,以中护军之职屯驻永安,这并不能令初登大位的刘禅完全放心,至少要将禁军掌握在手中方能安心。而赵云无论人品口碑,抑或是与刘禅的私人关系都没问题,自然是担任这一职务的最佳人选。而在李严看来,这似乎也不是大事,毕竟自己手握蜀汉最重要的四镇之一——永安,又有统领全军之名号,禁军一事,是否归属于自己便不太重要了。为了安抚李严,刘禅与诸葛亮又加封李严为都乡侯,这可是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爵位,李严心中自然乐得开花。
二、明升暗降
在这样一种平衡的状态下,诸葛亮与李严共同辅佐了刘禅四年。期间,诸葛亮曾经南征孟获,李严因为需要防守永安方向,顺理成章的被排除在了这次军事行动之外,不过诸葛亮显然通过这次与“蛮夷”的战争在军中树立了威信。
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以屯驻汉中,即将伐魏为由,建议李严转任江州都督,以便于负责诸葛亮北伐后的国内事宜。这一调动似乎又是合情合理,但造成的结果却是李严由边关守将,逐步向腹地和诸葛亮靠拢了。当然李严之所以乖乖就范,因为诸葛亮又给了他两个甜头。其一,任命李严为前将军;其二,让接替李严都督永安的陈到也归属其统管。这看起来确实是扩大了李严的权力,但其实却是抑制。首先,又永安转向江州,更靠近诸葛亮的势力范围,便于诸葛亮的控制。其次,交给李严统领的陈到是何许人也?那是与赵云齐名的刘备旧臣啊,真要有什么事情,他会帮着李严吗?李严又指使的动吗?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诸葛亮以曹真逼近汉川为由,命令李严提兵进驻汉中。与往常一样,这次调动又是给予了李严足够的好处,先是封李严为骠骑将军,接着又以任命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为条件,让李严乖乖离开了江州。李丰的能力和威望能胜任江州都督这一重要职务吗?显然不能,李丰临终前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朱提太守而已,能让他担任江州都督,不过是诱使李严到汉中的诱饵而已。而这也为后来李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可以看出,从建兴四年到建兴八年,李严的职位逐步升高,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但他的实际权力却被逐步削弱了。
三、军粮纷争,落井下石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北伐中原,身处汉中的李严则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诸葛亮北伐的军需官。这一次,通过木牛转运粮草,诸葛亮的兵粮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于是,司马懿只能坚守不出,与诸葛亮对峙。然而,就在一切都朝着有利蜀军的方向发展时,蜀国内部却出问题了。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李严假传皇帝口谕,说军粮不足,命令诸葛亮撤军。对此诸葛亮丝毫没有怀疑,在撤退过程中在木门道设伏,杀死了魏国名将张郃。而到达汉中后,李严却又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另一方面,李严又对后主刘禅说,前方大军不过是伪退,实为诱敌之计。诸葛亮知晓后怒不可遏,将此前二人往来的书信全部公之于众,而李严言行前后不一,百口莫辩。
显然,这一场军粮纷争是诸葛亮与李严政治斗争的高潮,李严通过不断的向朝廷、向诸葛亮要官要爵,满足了自己的私欲,却依然要受到诸葛亮的节制和打压,这使他想要放手一搏;而诸葛亮也开始觉得李严“功高”难赏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诸葛亮抓住了机会,利用李严在这一事件上的纰漏落井下石,直接将这个位极人臣的托孤重臣推入深渊。
当时,除了在朝廷中揭露李严的过失,诸葛亮还联名所有蜀国军方要员,上疏皇帝,要求罢黜李严。在这一封联名信中,包括魏延、吴懿、姜维在内的所有前方高级将领都有署名,与其说是李严搞得天怒人怨,倒不如说是军方集体逼宫,要求皇帝罢免这位所谓的军方一把手。
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位托孤重臣,军方的主事之人,被连降N级,贬为庶民。诸葛亮甚至连戴罪立功的机会都不给李严了。
从李严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他并不一定是有宏图大志的人,但是却是个十足的官迷,诸葛亮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把李严一步步逼上绝路的。即便诸葛亮最初没有谋害李严、打压李严的心思,至少也是诸葛亮一直采用不合适的斗争策略,才使李严最终身败名裂。
刘备白帝托孤虽然成为千古佳话,但其效果却未必算佳。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虽然竭尽心力辅佐刘禅,但却并非依照刘备当初的设想。遥想当年东吴孙策故去之时,留下遗命,以周瑜主外、张昭主内,最终巩固了江东基业,使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白帝托孤的设想或许也是参照了当年的孙策,但却没能实现。或许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执政思路,他感谢刘备给他的机会,却不想受到刘备遗留框架的束缚。若诸葛亮能老老实实的遵从刘备遗命,或许蜀国会有不同的命运吧!
我先说结论吧,诸葛亮都不需要用计,是李严自己把自己弄成一个平民的。那我们来看看具体怎么回事吧,来看一看李严是怎么从一个托孤大臣,变成一个平民的。
李严是什么人?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后来改名叫李平。李严,早年是荆州那边的一个郡吏,十分的能干,刘表就让他到郡里的各县去任职,后来荆州投降了曹操,李严当时是秭归的县令,他不想跟曹操,于是就跑到了益州去了,刘璋就任命他为成都的县令。这个很了不得了,毕竟成都是当时益州的治所。
刘备来了,李严做了什么事情?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严被任命为护军,率军前往绵竹那边去抵挡刘备,李严却直接率军投降了刘备,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刘备拿下成都之后,又任命他为犍为太守。
李严还与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一起制定了蜀国的法律【蜀科】,说明刘备还是十分看重李严的。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还在汉中打仗,盗贼马秦高胜就带着数万人造反,李严变率领本郡士兵五千人,打败了这伙人,不久之后,南蛮高定也造反了,李严也率军前往,也将高定打败了,李严就被刘备加封为辅汉将军。
章武二年,刘备夷陵之战失败,李严被招进永安宫,任命为尚书令,章武三年,刘备病危,就让诸葛亮与李严做为托孤大臣,一起辅佐刘禅。
李严是怎么被贬下来的?
建兴四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想让李严镇守汉中,但是李严不肯,还要求从益州划出五个郡设立新的巴州,由他来做巴州刺史,诸葛亮当然没有答应了。李严还劝诸葛亮加九锡封王爵,诸葛亮也拒绝了。
建兴八年,曹真率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令李严率两万部队支援汉中,李严不肯,还说司马懿已经开府治事了,诸葛亮只能表李严为骠骑将军,还让他的儿子李丰接任江州防务,李严才同意北上救汉中。
建兴九年,诸葛亮北伐,李严负责粮运押运,因为当时阴雨不断,断草供应不上,李严就写信让人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一撤,李严又很惊讶的说,军粮很充裕呀,怎么又退军了呀?
这个想把这个锅甩给诸葛亮了,李严还跟刘禅说,诸葛亮是假装撤军,就是想诱敌深入,然后加以埋伏。诸葛亮实在忍无可忍,把李严前后的书信拿出来,李严自知理亏,只能认罪。
公元231(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李平负责督运粮草。夏秋之季,正逢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诸葛亮与群臣共同上表,列举了李严的很多罪状,最后李严被贬为民。李严听说诸葛亮死之后,李严也随之而死了。因为李严生前一直很希望诸葛亮再重新启用他。
李严的儿子李丰最后也官至朱提太守。
所以,李严的下场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诸葛亮可没有使什么计的,李严还指望诸葛亮重新启用自己呢。
其实题主的这个问题显然是被阴谋论所迷惑,从而问偏了。李严不是被诸葛亮用计搞掉的,而是他未能深刻地理解刘备和诸葛亮的用意,从而错失了机会而被搞掉。这里就来说说刘备托孤于李严、诸葛亮的真相。
章武三年春,刘备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终前,他任命了两位托孤大臣:丞相诸葛亮与副手尚书令李严。这种安排和配置一直为后世之人多加揣测,很多人对陈寿说的“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的“心神无二”产生了怀疑,认为刘备也不是很放心诸葛亮,所以才以李严为副手,殊不知,这正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正是‘如鱼得水、君臣相得’的一步棋。
我们来看,刘备崩殂后,正史中只记载了诸葛亮上表后主,以及刘备遗诏后主,使之‘父事诸葛亮’。整个过程中都只字不提李严,最后刘备把同为辅政大臣且管理国家中枢机构的尚书令李严留在了永安。既然给了李严辅政副臣、中都护的职位,那有把他晾在边陲之地的永安,这不是刘备的自己矛盾吗?当然不是!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刘备为什么要用李严。对于蜀汉的成分:最亲最得力的荆州派、土著益州派、迁徙而来的东州派。李严本是荆州人,后来避难入川,在后来得到刘璋重用,仅此一人便身兼三种身份: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他的身上流着这‘三种血液’,是调和沟通三种势力的首要人选。所以刘备任命他辅佐诸葛亮,也是出于调解益州内部矛盾的考虑。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刘备让他辅政,却又把他外放了。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我们要是参考一下《唐书》中,李世民临终前欲重用李勣,却反把他外放的事件就可以得出答案了。不错,刘备和李世民想的一样,他是要让孔明施恩李严,把这个调回李严的大人情交给诸葛亮去做,事实证明,诸葛亮后来也是这样做的,只可惜李严不感恩罢了。看到刘备临终前还能如此精密安排,笔者不禁心生敬佩,“君臣之至公”,诚不虚也!
所以李严不是诸葛亮用计搞掉的,而是他误解了刘备的意思,刘备用他不是让他制衡诸葛亮,而是让他辅佐诸葛亮的,故李严是自己搞掉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