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为什么明朝的火器那么先进,可是到了清朝却又进入冷兵器时代?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9关键词:清朝,明朝

问题补充: 最近看了《荡寇风云》,为什么明朝的火器那么先进,可是到了清朝却又进入冷兵器时代?

点赞1、宜春市 网友:雲有泪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晚唐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最早的火药武器,到了宋代现代火枪、火炮的雏形开始出现,女真、蒙古在同宋朝的战争中也逐渐掌握了火药的生产制造技术,通过蒙古西征和丝绸之路贸易火药逐渐流传到中东和欧洲。到了明代终于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成建制的火器部队——神机营:在大明建国十年后出现了“凡军一百户,铳十”的明文规定。到了明成祖朱棣时代更是明确规定明军的日常训练科目为:五分习刀剑,三分习弓弩,二分习火器。尽管此时明军还是以冷兵器作为主要装备,但已有二成左右的明军装备了火器,这意味着火器在明军之中已不是零散的临时性装备了。朱棣迁都北京后组建了拱卫京师的三大营,其中的神机营就是明军中专门掌管火器的部队,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支独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在朱棣五出漠北打击北元残余势力的战争中明军综合运用冷热兵器屡屡得手。

16世纪以后欧洲的火器技术后来居上,尽管此时在整体国力上明朝仍强于西欧列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尽管在美洲、非洲可以横行无阻,却屡屡败于明军之手,然而明朝方面并没被这一次次的胜利冲昏头脑——每次战斗后明军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图做到知己知彼,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明军发现西洋火器的威力已日渐赶超乃至在某些性能方面已然超越明朝火器。对此当时的决策层没以天朝上国的架子将其斥为“奇技淫巧”,而是认真研究仿制。此后在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以及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明军综合运用国产火器和仿制火器大显神威。

1626年2月后金大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率13万八旗劲旅攻打明军驻守的孤城宁远,结果在付出1.7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后仍未能将宁远城攻克,甚至连努尔哈赤本人也被明军的红夷大炮击伤,后金军队不得不被迫撤退。被炮火击伤的努尔哈赤对宁远之败耿耿于怀并于8个月后急火攻心而死。1627年刚继承后金汗位的皇太极再次攻打宁远以报其父努尔哈赤之仇,结果再次被明军的红衣大炮击退。经过此战后皇太极对明军的火炮威力有了清晰的认识,于是在1631年正月皇太极命佟养性组织了一批汉人工匠仿制火炮,此后以骑射起家的八旗军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乌真超哈,翻译成汉语就是重兵部队的意思,其实指的就是炮兵部队。在当年八月的大凌河之战中后金首次使用红衣大炮“击坏台垛,中炮死者五十七人,台内明兵惶扰不能支,乃出降”。此战后金缴获了3500门各种火器。两年后明军中火炮最多、炮术最精的孔有德、耿仲明部叛变,至此后金与明之间在火器力量上的对比被极大的改变了。

1636年皇太极为解除伐明时的侧翼威胁而东征朝鲜。本来朝鲜也是以弓箭作为主战兵器的,火器装备相当落后。但在经历了壬辰抗倭战争后朝鲜的火器迎来了大发展时期1619年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就曾征调朝鲜火枪手助阵,而那时后金八旗军尚不知火器的确切威力,更不用说仿制了。然而在1636年的战争中朝鲜人赫然发现:八旗军不仅已成功仿制了明军最新式的红衣大炮而且已能组织起持续几天几夜的猛烈炮击。

事实上从1592年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爆发到1690年康熙御驾亲征葛尔丹这近百年的时间里东亚地区一直在进行着军备竞赛:先是朝鲜战场上明朝、朝鲜、日本三国的各种新式火器纷纷登场亮相;继而后金八旗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接着荷兰人入侵澎湖、台湾并与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者爆发混战;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3年施琅平定明郑政权;1685年—1688年清军对占领雅克萨等地的俄军发起自卫反击;1690年康熙御驾亲征葛尔丹。在这百年的战火历练中各种新式武器都在这一地区轮番上阵,应该说直到1690年清朝的火器技术仍处于上升发展过程中:在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中准噶尔军队“以万驼缚足卧地”组成“驼城”,“士卒于垛隙发射矢铳”;而清军则“以火器为前列,遥攻中垒,声震天地”,至此以后清军的火器就给准噶尔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阴影。

然而清朝的火器发展大致就以1690年为界出现了断层:这时的清王朝已平定三藩、台湾,沙俄和准噶尔的威胁也被削弱。在统治者看来天下已然承平——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说在此前近百年战争中明军、清军的火器发展是在一次次实战中历练出来的,那么在1690年之后近百年时间里中国进入了一段相对安宁平静的岁月,统治者开始满足于这种天下承平的盛世景象,同时又不失时机推出了闭关锁国之策。从此清政府对外国火器技术的发展一无所知,甚至当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主动邀请乾隆皇帝的爱将福康安检阅英国最新式的火器部队操练时却被一口拒绝。尽管康熙年间的火器大师戴梓发明了新式的连珠铳,却被清朝统治者出于防备汉人的目的而未能流传开来。

清朝火器的发展停滞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不过就此认定清朝的火器不仅没发展,甚至倒退回了冷兵器时代就属夸大了:1758年乾隆帝命宫廷画师郎世宁描绘了自己在1739年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这幅作品被称之为《大阅图》——图上清晰反映出清军的火器阵列已达到17世纪古斯塔夫改革后的水平,交之明末孙承宗的“车阵”无论是火器装备率,还是技术水平,乃至战术编制都有相当的进步。1766年又由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四人绘制了《平定伊犁回部战图》——从中也能看出:清军、回部和准噶尔均大量使用火器。在《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图》中可以看出:清军在和大小和卓的叛军对峙过程中双方均已掌握三段式连续射击战术。在《平定伊犁受降图》中叛军跪在清军的马前,双手奉上的不再是冷兵器,而是火绳枪。但我们仍需注意到:这时已是18世纪晚期,但从这些作品中反映的战争场景来看:清军的火器水平大致相当于欧洲17世纪的水平,也就是说自1690年康熙御驾亲征葛尔丹之后清朝的火器装备几乎就没再经历什么大的发展。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在过去国人传统的印象中一提起这场战争就是拥有坚船利炮的英军战胜了还用着大刀长矛的清军。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中清军和英军使用的都是前膛装填的滑膛枪炮,弹药都是用黑色火药制成,当时两国武器的代差并没过去想象中那么巨大。真正导致清军战败的更多的是军队士气和训练体系上的差距,至于武器装备本身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差不太多,可清军居然出现过有的枪炮已有上百年时间未曾使用的现象,也就是说长期以来自以为天下承平的清政府根本没给军队更换武器装备,而在后勤维修保养上也实在不敢恭维,所以当清军一上战场拿出表面上看和人家差不多的武器一打才发现不是哑火,就是炸膛。

点赞2、镇江市 网友:胭脂易染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

明清火器算是个老话题了,接下来所述不考虑1860年后的清军。

与同时期火器强国横向对比:清朝比明朝更落后,至少在明朝前期,中国火器之于西方还是占优势的,不过从嘉靖年间开始引入西方火绳枪和弗朗机以至于后来的红夷大炮就说明,明朝火器发展已经略显疲态了,不过好在能勉强跟进,没有形成代差,至少在东亚是一流水准。

反观清朝,虽然清朝火器部队一度高达全军7成,装备也基本整齐划一,但和已经使用燧发枪,并运用弹道学的西式职业军队已经毫无可比性了,另外,在对先进火器乃至技术的重视程度来说,清朝也不及明朝,明朝火器发展繁多虽大都不堪用,不过探索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有些武器虽不实用但的确颇具创造性。

纵向对比的话,清朝肯定是比明朝有进步的,清朝中期火器部队占比达到6到7成,比明朝4到5成的占比显然是进步的。

另外进步还体现在淘汰了明朝一票落伍以及华而不实的火器,这其中包括:从明初用到明末的祖传火门枪(三眼铳,迅雷铳之类的),气密性不合格的弗朗机,以及火龙出水,神火飞鸦这类“烟花”火器,而且明朝火器质量一直是个大问题。

清朝将火器统一为火绳枪和管型火炮,这对操练和后勤无疑都是有利的,时代证明这些武器也的确更堪用。

点赞3、陆丰市 网友:落魄佳人

清朝统治者为了牢固统治人数众多的汉族,故意禁科学技术,防止汉族开智复苏,乱改明史,毁史书无数,大兴文字狱,极度愚民虐民奴民。从文化思想上,政治上,精神着手。哪怕是号称“乾康盛世”,底层百姓们普遍破衣烂衫,生活贫困。清朝,啥也不是。

点赞4、乌兰察布市 网友:自嘲i

谢邀;我没有看过《荡寇风云》,仅凭感知作答。

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也是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明代著名的冒险家万户(陶成道),就设计了最原始的火箭,把自己射向天空,成为了人类航天探索的先驱。

与西方火器相比,明朝赢在了起跑线上,这就是当时(相对)先进的原因。

由于中国文化重德而不重技的原因,导致读书做官的人有文化没有科技知识,摆弄火器的人有技术又没有文化,对火器的设计、构造、强度等,缺少材料学的知识,更没有标准化的概念;对火药的成份配比,燃爆的强度速率,缺少化学的分析研究;对火器的瞄准射击,弹丸的飞行,缺少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导致了火器粗制滥造,火药配方不一,不仅使用危险(炸膛),而且使用威力大打折扣。火器使用逐渐被冷落,火器营沦为声势很大、作用一般的唬人“炮仗队”。

于此同时,在西方,伴随以科技为先导的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火器得以系统研究和分类制造并广泛使用,以其先进性逐渐取代了冷兵器,成为炮兵、步兵、骑兵、水兵的标配。中国老师不但落伍了,而且还要聘请这些学生(最早是葡萄牙人,然后是德国人)当顾问。

清朝入主中原后,明朝遗留的弊端没有解决,而且统治者更缺少开眼看世界的能力,除了向西方买入“红衣大炮”之类笨重火器用于城防、海防,基本上没有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机动部队。因为,他们不会轻易放弃传统(中国人通病),这就是骑在马背上,用弓箭大刀得心应手夺天下;况且,这些冷兵器对付使用锄头扁担菜刀的农民起义,已足也!

清朝回到冷兵器时代,是盲目的自信和守旧、对科学的无知、对外部世界的无知综合造成。

它的猛醒,是八旗骑兵与英法炮、步兵联军在北京郊八里桥的对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8月21日),洋火器全胜冷兵器。教训是深刻的,3万人不敌8千人,大批不屈的蒙满勇士瞪着眼死去。代价是惨痛的,不仅生灵涂炭,清政府还被迫签署了一个个丧权辱国条约。

点赞5、青州 网友:笑凌风

明朝末年,辽东形势遽然紧张起来。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后,袭夺沈阳,意欲占领整个辽西,前锋直抵锦州城外,山海关近在眼前。

明朝孙承宗采取筑城防守的策略,将辽东走廊400里土地僻成宁锦腹地,成为抗击后金军队的前沿阵地。

后袁崇焕弄权,杀了毛文龙,导致毛文龙手下孔有德等人不安,孔有德就带着明军的大炮部队投降了后金。

明朝辽东巡抚黎玉田痛陈:酋以大炮百位排设而击,即铁壁铜墙亦恐难保……奴之势力往昔不当我中国一大县,每临阵犹势相均力相敌也,迄于今而铸炮造药十倍于我之神器也。

明朝的火器发展,备受重视。明军与后金军队拉锯的时候,以城墙为依托,以火器为打击火力,屡次将后金的骑射压制的毫无办法。后金军队野战厉害,但是攻城不行,往往在城墙边上丢下很多尸体,不得不撤退。

但自从有了火炮,一切就不一样了。

明朝的两支常胜军:戚家军和白杆军,在浑河一战中,本来阵势极难攻破。努尔哈赤气急败坏,急召全军围战。在最后阶段,也是来自后方的沈阳城的明军降将,以千金重赏明军炮手,令轰击在城外血战的戚家军和白杆军。最终,明朝的精锐步军,尽数殁于此地。

后金军见识到了火炮的厉害,在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后,就设置了自己的火炮营,专营火炮制造,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始黎玉田奏疏所称的建奴火炮已然十倍于明军。

后期明军财政破产,人心离散,已经不能组织起一支精锐的部队抵抗后金军队了。

这说明,后金军队的火器,在与明朝进行作战的时候,是不存在代差的,甚至后金军的火炮,还要优于明军。

清军入关,天下一统,偃武修文。

清军的火器也在发展,在与准噶尔的战斗中,也是火炮立下了头功。不过自雍正起,清朝皇帝们认为骑射乃满洲根本,而且周边大的势力都已被削平,发展火器的的紧迫性不高。加上清朝闭关锁国,对于外边的世界充耳不闻,枪支的发展已经从前燧式到后发式,而清朝军队还在装备两人操作的抬枪、鸟枪,比起日本的军事装备都有差。

鸦片战争后,洋人开始横行,清朝官员们也开始引进一些先进武器。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的武器装备都要比清朝军队先进的多,这也让很多国外观察家们大跌眼镜。战乱平息后,清军的装备也跃升了一个档次,国外的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会倒腾进来,但是洋务运动半途而废,并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现代化军事工业。

当清朝亡国时,清军的军事装备也已经以火器为主了,与世界先进水平没有多差,也留给了民国一些军械所,能够生产一些军备。到了抗战时期,由于战争频发,建设滞后,很多国军士兵还在使用清朝时制造的”汉阳造“。经常有电视剧台词说:还在用这种枪啊,膛线都磨平了。

所以,明军虽然重视火器研发,但是后金军(后来清军)的火器装备水平,并没有比明军差,到了后期,甚至还要比明军好。

时代总是进步的,清朝虽然一定程度上开了历史的倒车,但是积累并没有完全荒废,只是看起来原地封存了,所以我们看到好像清军又进入到了冷兵器的时代了。

其实在前燧枪时代,排队枪毙的战术,中国人一直也没有发明出来。之所排队枪毙,乃是因为前燧枪的准头确实差,只能用这种看似呆板的战术,保证击杀效果。对于来去如风的骑兵骑射而言,只要突破了枪阵,枪兵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只是后来枪支发展了,战术进步了,而清朝又不失时机的锁国了,没有看到这种变化,所以才导致后来,用几乎冷兵器的战法去对阵欧洲的士兵,甚至还闹了很多笑话,比如破符消灾,破法等等,国人的愚昧无知,盲目自大,麻木不仁,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已经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而这,也不得不归罪于当时的执政者——满清。

点赞6、吴川市 网友:挥剑问情

谢邀回答问题。问明朝的火器那么先进,清朝为什么又回到冷兵器时代?



我没看过《荡寇风云》,也不知电影中展示火器的形式,但我觉得不能用文艺(或者文学)作品做为事实。因为你看到的必竟是经过艺术加工(渲染)过的文艺作品,顶多只能做为一种参考,甚至当成一种视觉享受去消遣、去娱乐,因为你看到的是影像作品,而不是历史亊实。



至于明朝的火器什么样?具体又是什么水平?到底又有多么先进?还要由这面的专家们做评论。如果把电影中看到的认定为事实,反正我感觉有些不妥。

我们的祖先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火药,之后经过不断的研制。到公元九世纪己经被应用于烟花爆竹,再之后才被应用在战场上,(投掷火药包和突火枪)。直到公元12世纪才传到亚洲各国,又经过一个世纪才传到了欧洲。



到了元代,又将竹制突火枪改用金属来制造,称之为火铳。再之后又有了火药推进的箭矢—火箭。甚至还有推进药与炸药分开的“火龙出水";以及最原始的地雷与水雷等等。

古代我国对火器的研发和使用是世界上最早的,所以一直都领先于世界各国,尤其体现在火铳和火炮方面。



火铳以发射霰弹为主,作战中多使用手铳和重火力碗口铳,后来又由碗囗铳发展成为火炮。

到了明代中后期,火器研发有些停滞。但仍与欧洲技术相当,甚至优于欧洲各国水平。

到了清代,由于起初满人自信他们骑射的威力,放松对明代火器的继承和发扬,致使火器停留在原点上,可此时又是欧洲研发火器进入到突飞猛进的时期,燧发枪和火炮都走到世界前列。



清朝虽然也重视火器的改造,比如把火铳改成了火枪,火炮也有了不小的改进,但在重视程度和投入上远远不够,从纵向比较清代的火器要比明代进步很多,但横向上比较却落后于欧洲。尤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之后,更是被欧洲远远甩在了身后。

再回到本题,电影《荡寇风云》中所展示的火器,其形式和威力不能证实明代的火器就比清代强,因为你没有看到清代的火器,更没有进行科学的比对,只是你的猜想罢了。



由于本人火器方面的知识有限,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感谢您的阅读。

点赞7、包头市 网友:星辰变

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明朝的火器不总是那么先进的。明初时,中国的火器的确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像什么碗口铳啊、洪武大炮啊、快枪啊、手铳啊,其冶炼技术都是非常高超的(相比于世界同期),而且明军的火器的装备数量也是同时期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成祖的时候,大明成了专门的火器部队-神机营,这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的火器部队。

不过进入1460s之后,明军的火器就开始渐渐不如欧洲的了,欧洲此时使用的火炮就是大明16世纪非常流行佛郎机大炮,不过在欧洲,这种炮叫做长管炮,玩过帝国时代三的玩家应该对这种反炮利器非常熟悉。

当大明正热衷于欧洲已经逐步淘汰的佛郎机时,欧洲又发展出了威力强大的前膛加农炮,也就是明末的利器红夷大炮。所以说,明代的火器发展是早期先进,中后期落后,后期通过西学东渐又逐渐和世界持平,甚至有些方面还反超了西方。

其实如果坚持这股势头,中国不至于落后世界,到也有可能假如帝国主义行列。

到了大清,火器并没有得到废止,反而装备率要比明朝还高。而且大清对火器进行了精简化处理。像什么三眼铳这种落后的火门枪就直接被抛弃了,实验性武器也被放弃,最后留下的都是先进好用的鸟铳、红夷炮和佛郎机。在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让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改进鸟铳,仿制了一批番肠鸟铳。

对红夷炮进行调试,增加火炮的射程和精准度。雍正时期,在和准格尔的战斗失利之后,清军又进行了最后一次不收外力干扰的军事改革,燧发枪进入中国,和鸟枪并用于军队,而且鸟枪也全部改进于土耳其的鲁密铳。火炮采用了沙俄的样式,统一为6磅炮、10磅炮和12磅炮。另外就是清军对于火器的运用也要高于明军,发展出了近代的方阵战术,只不过不被中国的所谓历史专家重视而已。

在近代和英法联军在大沽口的战斗中,装备老式鸟枪的桂军就是以火枪方阵对战英法联军,只不过枪的射程和火力都不如英军,而且战斗意志不强。当然清军的这些进步在当时的火器发展程度来看还是退步,到了乾隆年间,火器的发展彻底停滞,而且由于吏治腐败,火器的铸造也开始变得不合格,质量也就随之下降了,但总体来说,大清的火器,依然是要胜过150年前的大明的。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