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提问时间:2023-07-05 11:16关键词: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点赞1、广安市 网友:江南采莲

“安史之乱”顾名思义,就不是安禄山一个人领导叛军。“安史之乱”自755年12月16日至762年2月17日,历时7年2个月1天。之所以大这麽久,叛军先后出现了四位领导人物,分别是安禄山、安庆绪(安禄山次子)、史思明(安禄山部将)、史朝义,唐王朝内部也是互相掣肘,期间断断续续才打了这麽久。(安禄山剧照)

唐玄宗、杨国忠和安禄山叛乱

安禄山在唐玄宗时期是唐朝东北方向的三个节度使,拥有精兵15万。河北这样一地区由于“五胡乱华”的动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聚集区,民族矛盾比较集中。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假借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叛乱,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攻克了洛阳。唐朝名将哥舒翰和安禄山的部队对峙在潼关,哥舒翰坚守待变,叛军也攻克不了潼关,唐玄宗和杨国忠却执意哥舒翰出战,结果导致唐军大败,长安城也没有积极布防,随即丢失了都城长安。

潼关之败,丢失长安非将领不能战,兵不够强,而是唐玄宗、杨国忠的错误指挥造成的

安禄山之死和安庆绪

安禄山在打下长安后,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据史料记载,安禄山特别的肥胖,有眼睛疾病,脚部也有溃疡,性格变得越来越暴躁,对和自己一起领兵儿子安庆绪也不例外,身边的侍卫也饱受其苦。安禄山有一个宠妃段氏,生了一个小儿子安庆恩,特别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安禄山的帝位,安禄山也有意费除掉自己的儿子安庆绪。

安庆绪知道后,担心自己的帝位和性命,于757年正月初五,安庆绪和安禄山的侍卫谋杀了安禄山,安庆绪自己称帝。(郭子仪剧照)

安庆绪没有安禄山的威望,众多的叛军将领们抢夺了大量的财物和美女后无心恋战。这时唐肃宗李亨没打招呼给唐玄宗就自己称帝了,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等率领下,纷纷击溃安庆绪的叛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庆绪的部队溃散,大部依附了史思明,而安庆绪只带了1300人逃到邺城(河北邯郸临潼)。

邺城之战和唐肃宗的策略

757年陕郡之战,唐军大败安庆绪,安庆绪只带领1300人逃到邺城。按道理,应该快速进军消灭安庆绪,可是邺城之战在一年后才开战,这是为什么呐?

这时唐肃宗在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归长安,忙着权利分配,如何控制唐玄宗这个爹。控制好了 内部权利。唐肃宗又担心了另一件事情,假如叛军被打败了,打败叛军的将领们要是成为第二个安禄山怎么办?唐肃宗特别宠信了一批宦官,如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等,让太监鱼朝恩监军。(史思明剧照)

安庆绪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收拢溃败的军队,迅速壮大起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人马,围攻邺城,奇葩的是这么多的唐朝军队居然没有统帅,粮食后勤也供应不足。尽管这样,唐军仍然击溃了安庆绪的主力部队,安庆绪龟缩在邺城等待史思明的救援,并许诺让位给史思明。号称60万的唐军与史思明5万精锐部队激战,此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天昏地暗,唐军溃败,九路唐军各自回归各自的驻地,史思明乘势夺去了洛阳。

这次唐军的溃败主要原因是唐肃宗对将领们的不信任,宠信太监造成的。不过这一战后,史思明诱杀了安庆绪和他的主要将领,自己成了老大。

史思明之死和叛军的覆灭

758年史思明为了麻痹唐朝政府,假意归降,暗地里却在收拢溃散的安庆绪部队,积攒力量。唐朝对史思明也是不放心,暗地里也在积极谋划消灭史思明部队。史思明觉察到了唐军的计划后,与安庆绪相互为援,邺城之战后,诱杀安庆绪以及他的主要将领,自己回到范阳,自称“大燕皇帝”。(仆固怀恩)

761年3月,史思明又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毛病,自己也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干死了,史朝义自己称帝。不过史朝义的威望也不如史思明,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了。

762年,唐肃宗因为太监李辅国、程元振处理了张皇后,自己也被吓死了。唐代宗即位,启用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统帅,联合回鹘军队,合击叛军于洛阳,打败了史朝义的固有部队和主要援军,史朝义败。史朝义的残部被原来叛军的其他将领所不容,最后自缢在范阳城外的树林中。

这次,唐代宗接受了大臣的建议,大赦投降的叛军,叛军投降的主要将领被封为节度使。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

从此开始了宦官专权和范镇割据的时代,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点赞2、简阳市 网友:六竹书生

确切的说,安史之乱中唐廷和叛军打了七年零两个月。说起来很有意思,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去世了,之后的叛军又接连换了三个领导,而且都是暴力夺权,可以说叛军内部一直处在内乱中,但就是这样看似很容易平定的叛乱却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实际上,期间唐廷不是没有机会彻底平定叛乱,但是机会稍纵即逝,大唐的皇帝们并没有抓住,以至于越拖越久,到了最后也只是平息了叛乱,但并没有真正平定叛乱。由此为大唐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给百姓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劫难。

755年的冬月,安禄山再也不愿意被杨国忠和唐玄宗猜忌,遂起兵反叛,当时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统兵近十五万,虽然并不是全部都听从安禄山的,但也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安禄山还招募了一些其他的兵员,安禄山当时对外宣称的是有兵20万,浩浩荡荡南下。而唐玄宗直到一周之后才真正相信那个憨厚滑稽的安禄山反了,于是赶紧调兵遣将,但并不怎么顺利,安禄山很快就攻下了洛阳,并在潼关几乎全歼哥舒翰的20万大军。

756年六月,潼关失守后,唐玄宗并没有积极组织反抗,反而是偷偷摸摸的带着杨贵妃、太子等人在几千名禁卫军的护送下往杨国忠的老家四川逃跑。唐玄宗一跑,长安就也成了叛军的了。之后就发生了马嵬兵变。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兵变,对大唐的未来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兵变之后,太子李亨与唐玄宗背向而行。唐玄宗继续他的逃亡,而李亨北上灵武决定收复失地。七月,李亨在灵武僭越称帝,然后召郭子仪和李光弼来灵武商讨收复失地的计划。

当时的大唐可以说从上到下是背着耻辱在艰难的前行,而且特别的有力量。郭子仪和李光弼被授予宰相之职开始收复失地,尤其是757年正月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给弄死了,确实给唐廷带来了好消息,叛军的凝聚力下降,而且安庆绪也没有什么军事能力。这一年,郭李二人收复了河东、河南、河西的大部分失地,两京也已经收复,安庆绪狼狈的带着千余人逃回了邺城。

这是大唐彻底平定叛乱的第一个机会,而且不久史思明也带着8万人马降唐,如果这个时候大唐继续攻打安庆绪,并且对史思明做合理的安排的话,安史之乱很可能在758年的上半年就能被平定。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平叛却成了次要的,最主要的变成了回到长安,然后接太上皇唐玄宗回京。而且长期征战很可能已经导致粮草无继。

唐军开始了休整,而安庆绪则利用这个时间来重新调兵募兵,史思明也降而复叛。等到758年的八月,唐军才再次开始平叛,这个时候的叛军也早已恢复了元气。

但这个时候的大唐君臣关系却并不融洽,一旦回到京师,唐肃宗的神经不再紧绷,他不再信任武将,而且身边还围绕着权势滔天的宦官。当再次出兵的时候,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领兵20万攻打安庆绪,但却不设元帅,反而让宦官鱼朝恩监军。最初还比较顺利,当围困邺城的时候,安庆绪求助于史思明,史思明领兵救援。

期间鱼朝恩拒绝李光弼的正确建议,放弃了再次攻灭叛军的机会,而且最终唐军败给了史思明。史思明又杀了安庆绪自立。史思明的军事能力甚至强于安禄山,成为大唐的劲敌。而郭子仪被宦官鱼朝恩构陷而失去了兵权,只能待在京城这个皇帝看得见的地方,李光弼接替郭子仪成为副元帅继续平叛,但是君臣相疑、宦官把持朝政已经成为主旋律,这让唐军平叛之路越走越艰难。

761年,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给弄死了,史朝义对于叛军的掌控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与唐军的对战中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这个时候平定叛乱依旧是有可能的,但是李光弼也遭到了构陷。762年,唐肃宗病重,大唐陷入内乱,李辅国收拾了张皇后一党,唐肃宗气绝身亡。唐代宗接过平叛的担子,然后任命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统兵攻打史朝义,并最终逼得史朝义兵败自杀。

叛军大量投降,仆固怀恩上表请求让他们官复原职,唐代宗急于结束战乱,并且想安抚人心,于是同意了仆固怀恩的请求。安史之乱就以这种形式被压了下来。这之后,吐蕃攻进长安、仆固怀恩反叛等等让大唐继续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在更远的未来,河朔三镇成为大唐新的大问题。

点赞3、济南市 网友:莫小羽~

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藩镇打藩镇,叛军和镇压叛军的唐军都是藩镇兵。唐玄宗和唐肃宗两父子对藩镇军队的忠诚度持怀疑态度。因此这就导致了唐军在镇压叛军的过程中:皇帝对唐军的态度很纠结,他既要依靠藩镇去镇压叛军,但又不信任参与平叛的藩镇兵,经常做出一些愚蠢的决定。

于是,参与平叛的唐军就在皇帝不信任和皇帝扯后腿的前提下,花了七年零两个月才彻底荡平安史之乱。

唐朝中前期的皇帝,除了唐高宗李治外,全部都是非正常上位。

高祖李渊篡隋朝江山上位;

李世民靠玄武门之变上位;

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上位;

唐中宗靠“神龙政变”上位;

唐睿宗靠“唐隆政变”上位;

唐玄宗靠“先天政变”上位;

唐肃宗在临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实际上就是篡了玄宗的皇位。

一个通过篡位或者政变才上位的皇帝,他们最害怕什么?必然是害怕别人也用同样的方式篡夺自己的皇位。因此,唐朝皇帝普遍都有多疑的毛病,既不信任亲人也不信任文臣武将,只信任宦官和狗腿子。

但问题是,狗腿子虽然听话,但这些人不能打硬仗。真正要打硬仗了,还是需要真正有本事的人才行。就比如,安史之乱的两个祸首安禄山和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和李光弼,以及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被砍了脑袋的高仙芝、哥舒翰等人。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玄宗皇帝也确实是这样安排的。

比如他在全国设立十个藩镇,其中西北设立陇右、朔方、河西三个藩镇,总兵力约二十一万人,交由郭子仪等人负责;关东设立平卢、范阳、河东三个藩镇,总兵力约十八万人,交由安禄山等人负责。这六大军区的总兵力接近四十万,实际上就是维持大唐江山的基石。然后唐玄宗再让杨国忠这类狗腿子制衡安禄山这些大将,达到内、外臣相互制约的作用。

应该说,这种制约架构还是合理的,唐朝也拜这种架构,达到了鼎盛。但问题是,玄宗给予安禄山的权力太大了,并且唐朝中央军因为无所事事,没有战争的历练,战斗力奇差。于是这就给了安禄山造反的机会。



安禄山造反后,叛军势如破竹,大有直取东都洛阳的趋势。玄宗当时还不知道安禄山叛军的厉害,傻乎乎的派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去洛阳募集新兵抵抗安禄山。其结果自然是没有任何悬念——唐军被打得大败。

其后,封、高二人率残兵退回潼关,想借助潼关之险,防御安禄山。然后等援军抵达后,出关消灭安禄山。但是唐玄宗爱怀疑文臣武将的毛病在这个时候犯了,他怀疑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忠诚度,便在奸臣的蛊惑下,将二人斩首。

斩了封、高二人后,玄宗让名将哥舒翰继续守潼关。可是没过多久,玄宗又开始怀疑哥舒翰的忠诚度。任凭哥舒翰如何力辩,就是逼迫哥舒翰出关迎战安禄山。其结果又是无悬念,哥舒翰被打得大败。

当哥舒翰兵败后,安禄山都要笑疯了,他原本攻不下潼关,有退兵的打算,但是玄宗千里送人头,以近乎于二逼的方式把潼关拱手让给了他。这种美意他岂能放过?于是安禄山大军西进,攻下了长安城。

至于唐玄宗,他在连续逼死大将后,早已经是人心尽失。愤怒的御林军杀掉杨国忠,还逼玄宗赐死贵妃杨玉环。玄宗无奈,只得顺从御林军的意思,处了杨玉环。



这个事件之后,唐玄宗算是没脸了。几十年累积下来的天子威严,在这一刻是到丢得干干净净。太子李亨看出跟着玄宗已经没前途了,便离开玄宗,选择北上灵武,并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在临武登基后,先是召集西北藩镇的将领开会,布置反击的方案;接着又派人去回纥借兵,代价是允许回纥在长安纵兵抢劫三天三夜。在这一系列的布置完毕后,唐军的反击正式开始。

前面说了,唐军的主力分成两大块,一大块是安禄山的关东军,另一大块是郭子仪等人统领的河西军。这两支军队实力相当,若是交起手来,安禄山占不到便宜。而肃宗又拉拢了回纥参战,唐军在实力上占优势。因此当唐军发动反攻后,叛军立刻就崩了,先后退出了长安和洛阳。

其后不久,安禄山被杀,叛军的二号股东史思明宣布降唐。叛军仅剩安庆绪一支。叛军的士气一落千丈,俨然有土崩瓦解之势。这个时候只要唐军加把力,消灭安庆绪,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唐肃宗继承了玄宗多疑的毛病,他以政治家的眼光判断:

安禄山是藩镇,他能造反。郭子仪、李光弼也是藩镇,他们会不会也造反?

太子李俶在前线坐镇,他整天与节度使混在一起,他会不会在平定安庆绪之后,带兵杀回长安,逼自己退位?

想到这些,唐肃宗就睡不着觉了。于是,当唐军集结十个节度使,围剿安庆绪的关键当口,肃宗把太子李俶调回了长安。

然后唐肃宗表示,围剿安庆绪的这一仗,就不要统帅了,太子回长安,他不去了,副元帅也不设了,你们各自为战。但是呢,也不能让你们十个节度使各自为战,这会导致扯皮,所以我要派一个人去筹划全局。这个人就是我最信任的人——鱼朝恩(太监)。

结果大战爆发后,鱼朝恩卵用没有,十个节度使还是各自为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扯皮,局面一团糟糕。十节度使之一的李嗣业扯皮扯烦了,说他自己率军去攻城,然后他就战死了。

早先降唐的史思明听说此事后,立即就起了兴致。他敏锐的判断出,现在的唐军就是一盘散沙,虽然人多,但凝聚不起战斗力。此时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于是,史思明就带着兵来了。跑到离安庆绪不远的魏州(大名县)观望战况。



当时,身为十节度使之一的李光弼本能的察觉到史思明这是来者不善,便向监军鱼朝恩大公公建议:史思明偷偷摸摸的来了,现在我们兵力占绝对优势,应该抽调部分兵力专门盯着史思明。以免他偷袭我们。

对此,鱼公公表示,滚一边去。然后史思明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没人管。

再然后,史思明想确定唐军是不是真的存在指挥不一、互相扯皮的毛病,就大胆的派一支小股部队袭扰唐军的粮草。

由于史思明派出的都是小股部队,唐军认为这就是史思明最大的胆儿了,毕竟咱们这里有十个节度使,号称有步骑六十万,史思明还敢打咱们?

于是,唐军也就继续不管史思明,都在安庆绪的城下守着,准备等安庆绪断粮后,抢一个头功。

结果,史思明见唐军果然是一盘散沙,便率军直接突袭。唐军远远看到史思明大军,都以为是友军,都不做防备。(这就是没有统一指挥的弊病,因为大伙都不知道友军在忙啥,肃宗简直是个“天才”)。

于是,唐军就这么被史思明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十节度使之一的鲁炅直接战死。郭子仪本想反击,但由于碰上风沙,无法组织还击,只得被迫撤退。

然后,唐军就在史思明的攻击下,稀里哗啦的全溃散了。九个节度使退回本镇,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是全军而还,其余都是损失惨重。郭子仪也是损失惨重,只带出一部分溃兵。不过他没有回本镇,而是撤到河阳,因为他担心史思明会打洛阳,所以他就带兵去了河阳(洛阳门户)。

于是,原本很有希望在安史之乱的第三年就提前平定的叛乱,因为唐肃宗这一近乎于二逼的安排,就给又往后拖了四年。



史思明杀退唐军后,他也没追击,而是设计杀掉了安庆绪。然后,他把安庆绪驻守的邺城丢给儿子史朝义掌管,自己回去范阳老巢了。

唐军原本以为史思明会来追杀,一开始还怕的要死,可是见叛军按兵不动后,喜欢闹内讧的毛病又犯了。

唐肃宗派人去斥责郭子仪,质问他是怎么指挥的。郭子仪表示,我又不是总指挥,为什么就来质问我?钦差表示,你虽然不是总指挥,但你以前当过总指挥,这口大黑锅锅不背在你身上,还背在谁身上?

然后,郭子仪就光荣地接过黑锅,被唐肃宗一脚给踢回老家去了。

再然后,唐肃宗夸奖了李光弼,封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让他指挥前线。但是这个副元帅只是个虚职,没人听他的,李光弼只能调动自己手上的那点兵马。

郭子仪之前当副统帅,太子是正统帅,虽然太子不会行军打仗,但是郭子仪以太子的名义号令三军,他的命令是有效果的。可是肃宗只任命李光弼,不给他派镇场子的人,这就直接导致了接下来的大败。(唐肃宗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四个月后,史思明大军反攻洛阳。李光弼手里没人,其他的节度使都不服李光弼。逼得李光弼实在没办法了,只能下达了一个非常无奈的命令——放弃洛阳,让叛军进占洛阳周围各地。然后唐军各打各的,袭扰叛军,但不要和叛军决战。

就这样,东都洛阳继安禄山反叛之后,第二次丢了。

几个月后,也就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唐肃宗稳不住了,质问李光弼为什么还不能收复东都洛阳?你是不是怯战?

唐肃宗在搞倒郭子仪后,又开始准备搞倒李光弼了。

李光弼想到当年的封常清、高仙芝二位,后脊背发凉。看来要是不去跟叛军决战,皇帝要搞死我啊。于是李光弼就下定决心,准备跟叛军决一死战。

但是,唐军的野战能力太弱,野战必输。所以李光弼决定依托邙山列阵,削弱叛军在野战方面的优势。

可是,唐肃宗派去监军的仆固怀恩认为,朝廷从回纥借来的兵,都是花了钱的,依托山地列阵,让那帮回纥骑兵怎么打?于是他就要求李光弼在平原列阵,以便发挥回纥骑兵的长处。

然后,李光弼表示反对,大骂仆固怀恩不懂兵法。仆固怀恩也不甘弱,嘲笑李光弼倒是懂兵法,不也被史思明压着打?

再然后,仆固怀恩拉太监鱼朝恩出来,让鱼朝恩逼李光弼答应自己的计划。李光弼看到鱼朝恩就火大,当年就是因为你才败的那么惨,现在你又来?于是他就更不答应了。

再再然后,就在三个人持续撕逼的时候,就在唐军不知道该在哪儿列阵的时候。史思明的叛军就杀来了。

再再再然后,唐军被再次打得大败,输的连脸都没有了。

最后,仆固怀恩背锅。因为唐肃宗考虑,要是再处理李光弼,唐军就真没人了。难不成要让自己去当大元帅?



李光弼见皇帝没处分自己,心就宽了。接下来他也不收复洛阳,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打,先收复被叛军进占的其它区域,最后再跟叛军决战。虽然这个步骤的进展缓慢,但也还算是比较顺利。

在这期间,史思明被史朝义所杀,史朝义接管叛军;唐肃宗病死,唐代宗继位,安史之乱来到了第七年。

唐代宗借到回纥的兵马援助后,立马让儿子李适(后来的唐德宗)为元帅镇场子,当年背锅的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筹划全局,对东都洛阳发动了反攻。由于这次唐军终于有了总指挥,因此顺利得收复了洛阳。

收复洛阳之后,唐军副统帅仆固怀恩采用挖墙脚的方法,连续诏安了史朝义手下得四个实力派将领,导致史朝义成了孤家寡人。然后史朝义就开始逃窜。

时间来到第八年,仆固怀恩派各路军队追杀史朝义,结果刚投降唐军没几天的李怀仙率军追上了史朝义,史朝义自杀。

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的安史之乱,至此才算是完全终结了。

平定安史叛乱后,唐代宗并没有撤掉叛乱的藩镇,而是把这些藩镇分割,削弱这些藩镇的实力,让他们相互之间牵制,不能威胁到中央的安全。



总结:安史之乱之所以持续时间长,主要就在于皇帝不信任大将,对出身于藩镇的将领时时提防。限制了大将的指挥权,相当于是给叛军送助攻,扯唐军的后腿。这么胡乱的指挥,平叛时间当然就长了。

如果说,当年哥舒翰死守潼关时,玄宗不逼他出战,而是等大军集结后,再来个里外夹击安禄山,或许安史之乱就平定了;

如果说,当十节度围剿安庆绪时,肃宗继续让唐代宗做摆设元帅、郭子仪做副元帅,或许安庆绪当时就被唐军彻底给灭了;

如果说,李光弼收复洛阳时,唐肃宗别让仆固怀恩去洛阳,而是让仆固怀恩率回纥兵去袭扰叛军的后方。让李光弼独立指挥收复洛阳,或许唐肃宗还能亲眼见到平叛的最终胜利。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从玄宗和肃宗两父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错了。因为安史之乱虽然只是一场军事叛乱,但是在皇帝的眼里,这不仅仅是尽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战争可以慢慢打,可是权力,皇帝的权力不能旁落啊!

点赞4、兴安盟 网友:马路天使

安史之乱是指唐玄宗末年(公元755年)到唐代宗初年(公元763年),由唐朝藩镇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人发动的叛乱战争,时间持续长达七年多。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为唐代由强转弱之转折点,亦可说是中国历史之转折点,此外之明、清诸朝再也无法有开元时期之盛况矣。
摘自钱穆《中国通史讲稿》
北宋为什么不能抵御辽金,以致于给元朝灭掉?这个根是五代种下来的。五代时候,为什么要去勾结异族,请他进来?这个根是唐朝种下来的。
摘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安史之乱的经过

安史之乱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755年12月到756年6月安史叛军最初的胜利阶段。

这一阶段是安禄山在范阳起兵,迅速南下攻占洛阳并自立为帝,但却因潼关天险久攻不克,而且河北第二战场安史叛军大败,叛军主力首尾不能相顾,进退维谷。

第二阶段是从756年7月到757年11月安史叛军达到鼎盛阶段。

这一阶段是唐玄宗逼迫哥舒翰出关作战,中伏兵败,安禄山乘胜攻占长安,唐玄宗狼狈出逃,河北第二战场也随之被安史叛军平定。

第三阶段是从757年11月到759年4月官军收复京都和接近平息叛乱阶段。

这一阶段为安禄山死后,安庆绪无力统领叛军,使得唐军收复两京,并接近平息叛乱。

第四阶段是从759年4月到762年10月叛军重新崛起并进入长期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是官军围攻邺城被安史叛军击败,史思明杀掉安庆绪并取而代之,叛军重新占领洛阳等地重新崛起。

第五阶段是从762年10月到763年1月官军最终平定叛乱阶段

这一阶段是唐朝向回纥借兵平叛,史朝义(史思明之子)众叛亲离,兵败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安史之乱持续多年的原因

安史之乱中,安史叛军内部矛盾冲突激烈,叛军建立的燕国四任皇帝除了安禄山之外,都是杀死前任才登上帝位。而且叛军都是职业军人出身,在他们占领中原控制两京期间,没有迹象表明他们采取了稳固统治,重建政府秩序的行为,反倒是反抗他们的行动比较普遍,由此可见唐朝在大义名分和民心上占有绝对优势。按理说唐朝应该能迅速彻底的平定叛乱,恢复对全国的控制,但是却因种种的原因,导致叛乱持续多年且平叛并不彻底。

一、唐朝政府多次战略决策失误,导致安史之乱持续多年

安史之乱中,唐朝政府有过多次机会彻底平息叛乱,但都因当朝执政者的原因错失,导致安史之乱持续多年。

  • 安史之乱的第一阶段,安禄山领兵南下,攻占洛阳后,急于在洛阳登基称帝,没有迅速追击封常清的败军,从而使得封常清和高仙芝合兵退守潼关,安史叛军面对潼关天险无计可施。此时河北等地风起云涌的义军和朔方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开辟的河北第二战场已经让安禄山首尾不能相顾,一度使得安史叛军被分割在洛阳和范阳两地,安禄山甚至打算放弃洛阳,回军范阳老巢。如果战略得当,安史之乱应该在唐玄宗手上就有平定的可能。但是唐玄宗不听前线将领的正确意见自毁长城,强令哥舒翰出潼关攻击安史叛军,导致潼关一线唐军主力全军覆没,安禄山攻占长安,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只能撤出河北,第一阶段对唐朝政府的有利态势全面崩溃。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尚、庄惧,数日不敢见。田乾真自关下来,为尚、庄说禄山曰:“自古帝王经营大业,皆有胜败,岂能一举而成!今四方军垒虽多,皆新募乌合之众,未更行陈,岂能敌我蓟北劲锐之兵,何足深忧!尚、庄皆佐命元勋,陛下一旦绝之,使诸将闻之,谁不内惧!若上下离心,臣窃为陛下危之!”禄山喜曰:“阿浩,汝能豁我心事。”即召尚、庄,置酒酣宴,自为之歌以侑酒,待之如初。阿浩,乾真小字也。禄山议弃洛阳,走归范阳,计未决。
《资治通鉴》

(李泌的平叛方略)

  • 在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弑杀后,安史叛军因内部矛盾放缓了进攻,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代替老迈昏聩的唐玄忠领导平叛战争,在初步恢复元气后,唐朝名臣李泌提出了较符合实际的平叛方略,即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利用叛军的矛盾分兵四路,分别攻击袭扰长安、洛阳、范阳和河北(常山),不仅切断叛军的联系,达到疲惫敌军,激化安史叛军内部矛盾并使敌自溃的目的。但是唐肃宗过分看重收复两京尤其是帝都长安的目标,使兵力资源消耗在收复两京的过程中,从而导致战争时间变长。
因从容问破贼期,对曰;“贼掠金帛子女,悉送范阳,有苟得心,渠能定中国邪?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馀皆胁制偷合,至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逾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抚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帝然之。会西方兵大集,帝欲速得长安,曰:“今战必胜,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阳乎?”泌曰:“必得两京,则贼再强,我再困。且我所恃者,碛西突骑、西北诸戎耳。若先取京师,期必在春,关东早热,马且病,士皆思归,不可以战。贼得休士养徒,必复来南。此危道也。”帝不听
《新唐书李泌列传》
  • 在安史之乱的第三阶段,唐军终于收复两京,迫使安庆绪退回河北困守邺城,唐军在大好形势下组织了大量兵力围攻安庆绪,可是唐肃宗却因安史之乱的缘故,不信任领兵的将领,几十万大军不设统帅,只安排宦官担任监军,结果被史思明以少胜多,东都洛阳得而复失,安史叛军重新崛起。

三次机会均被唐玄宗、唐肃宗父子错失,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平叛时间延长数年,也导致唐朝政府实力一次次的受损,最终导致唐朝政府无力彻底压制安史叛军,只能采用借兵平叛和招降安抚的手段来平叛,也使得平叛结果不彻底,唐朝政府无法彻底控制河北藩镇,留下许多隐患。

二、安史之乱中唐朝政府缺兵缺粮,没有能力迅速平定叛乱。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唐朝政府短期内能够迅速动员的力量本身还不能完全压制安史叛军,但只要潼关一线仍能坚守,河北第二战场继续保持压力,安禄山集团的斗志就会迅速瓦解,短期内平叛的可能性就很高。但在哥舒翰兵败后,唐朝政府可以作战的机动兵力消耗殆尽,只剩下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朔方军,因此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郭子仪和李光弼只能撤出河北回师朔方。此后虽然叛军内部矛盾爆发,但唐朝政府却已经缺兵缺粮,短期内根本没有能力发动对安史叛军的进攻。

  • 在军力方面:因为潼关之败,河西、陇右抽调回来的精兵损失殆尽,只能依靠朔方军,但朔方军一共才几万人马,远不足于发动反攻。于是唐朝政府在各地募兵之外,只能继续抽调北庭、安西、河西、陇右的军队在朔方集结(这也导致唐朝政府彻底放弃西域)。但无论是募兵,还是继续调兵,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并形成战斗力的。

  • 在钱粮方面:安史之乱爆发后,尤其是长安失陷之后,河北、河南、关中大部分地区、河东部分地区均被叛军控制或变为交战区,唐朝政府北方的税赋来源几乎全面断绝,而江南通过运河的输送线也经常被安史叛军袭扰,这也是为什么安史叛军攻占洛阳后就分兵南下的缘故(只是张巡等人在睢阳的坚守才使得安史叛军抢占东南税赋之地的战略企图破产)。剩下的唐朝政府只能依靠四川和西北等地的陆路运输来支撑,但是显然远远不能满足战争需要。因此唐朝政府在平叛过程中也不得不打打停停(例如757年十月唐军收复两京之后,安庆绪逃回邺城,唐军直到第二年九月才开始围攻邺城,这中间长达一年时间没有大的战事发生),实质上就是因为钱粮物资的供应跟不上。而这种打打停停的方式也使得安史叛军能够从失败中恢复元气继续抵抗。
  • 反观安史叛军的后勤支援则要强于政府军,首先安史叛军的大本营范阳军镇本身就处于河北这个富庶之地,在叛乱之前这里就是可以依靠管辖地的资源自给自足的军镇,而唐朝政府后来的反攻基地西北军镇本来就需要唐朝中央政府从其他地方贡献的税赋中支持才能运转,而这些地方失陷后唐朝政府在西北就地取得的资源显然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同时因为安史叛乱初期,官军败的太快,安禄山起兵一个月左右就占领洛阳,获取了东都洛阳的大批物资。而潼关之败后,事先没有任何准备的唐朝政府仓皇逃离,无法将京师长安多年积累的物资财富运走,最后被安史叛军全面接收。当时也有人提出将这些物资全部焚毁以免资敌,但唐玄宗拒绝了这一提议,反观安史叛军得到这些物资都不远千里的全部运回范阳大本营,所以唐军收复失地往往也得不到什么物资补充,不得不暂缓攻势。
上过左藏,杨国忠请焚之,曰:“无为贼守。”上愀然曰:“贼来不得,必更敛于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吾赤子
《资治通鉴》

三、唐朝政府的内部矛盾也始终没有解决

在整个平叛过程中,唐朝政府虽没有发生如安史叛军内部弑君自立那样的血腥冲突,但是也绝不是团结的像铁板一块。

  • 首先中央政府和前线将领的互信问题长期存在。在唐玄宗对边将安禄山的无节制的宠信导致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唐肃宗父子都不敢放手让前线将领指挥作战,往往都派宦官这样的身边人担任监军。比如潼关之战时,宦官边令诚陷害封常清和高仙芝导致两人的正确战略没能得到采纳,而且两位名将也被处死。再比如准备一年之久发动的邺城之战,唐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兵力,但是唐肃宗依然不信任前线将领,几十万大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监督各军,又导致一场大败。

  • 其次战时体制导致内乱不息。因为缺粮缺兵,唐朝政府不得不从东南和四川征集更多的资源来支撑平叛战争,再加上政府军在平叛过程中也有劫掠行为,使得唐朝剩下的统治区也爆发了许多反抗起义,这也牵制了部分唐军的行动。甚至一些野心分子也乘机发难,比如唐玄宗第十六子李璘被派往江陵,本指望他是皇族有足够的忠诚度能够镇守东南,筹措物资保障平叛,结果他自己在江陵割据造反,不仅一度中断了物资的运输还使唐朝政府不得不派兵平叛。

  1. 丙寅,剑南兵贾秀等五千人谋反,将军席元庆、临邛太守柳奕讨诛之。

  2. 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据其五,二城坚守。支度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
  3. 南充土豪何滔作乱,执本郡防御使杨齐鲁;剑南节度使卢元裕发兵讨平之。
  4. 戊申夜,蜀郡兵郭千仞等反,六军兵马使陈玄礼、剑南节度使李峘讨诛之。
  5. 邛、简、嘉、眉、泸、戎等州蛮反
  6. 璘领四道节度都使,镇江陵。时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璘召募勇士数万人,日费巨万。璘生长深宫,不更人事,子襄城王瑒,有勇力,好兵,有薛镠等为之谋主,以为今天下大乱,惟南方完富,璘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宜据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上闻之,敕璘归觐于蜀;璘不从。
《资治通鉴》

终上所述,安史之乱中,唐朝政府的连续战略失误导致一再错失胜机,进而加剧了政府在军力和财力上的困窘,从而使得唐朝政府无法迅速平定叛乱,最终只能妥协性的结束这场战争,平叛的效果极不彻底,留下了许多隐患,直接导致后来唐朝的藩镇割据等一系列问题。

叛乱是在没有任何最后的和决定性的胜利的情况下结束的,这种方式反映在763年河北建立的新权力结构方面。朝廷不但愿意赦罪和保证安全,而且确保叛乱将领的权力和官阶,其原因有二:它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急于结束敌对行动;它预料一旦和平和现状得以确立,就能够控制以前的叛乱将领。但在这时这种政策的实施结果就不如预料的那样。河北——中国人口最多和最富饶的道之一——这时一分为四,并且落到了被代宗朝廷任命为节度使的前叛乱将领手中。政府与其说是镇压叛乱,倒不如说通过妥协的解决办法来结束叛乱。在河北,妥协的代价证明是昂贵的。
《剑桥中国隋唐史》


点赞5、鞍山市 网友:桃花灿烂

安禄山的叛乱被称为“安史之乱”自然不是只有安禄山一人,真实领导叛乱的有安禄山、安庆绪父子和史思明、史朝义父子。

安禄山是这场叛乱的发起者,他的被刺杀促使叛军分裂,加速了叛军的灭亡,但是“安史之乱”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要将其扑灭,必然要费更大的力气。

安禄山久在三镇,心怀异志,培养了一批不愿臣服唐朝的将领

“安史之乱”的爆发,一方面是因为唐玄宗因为战争的需要,提升了各镇节度使的权力,成为军政一把抓的封疆大吏,使其有了对抗朝廷的资本。

另一方面,唐玄宗时期,宰相大都是由各地节度使升任,到李林甫为相期间,为了防止有人从节度使升上宰相,向唐玄宗进言重用番将为节度使,自此开始安禄山就开始走向高位。

天宝元年,唐玄宗设置平卢节度使,任命安禄山担任,天宝三年,安禄山又接替裴宽成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不断贿赂朝廷官员,买通其在唐玄宗面前给自己说好话。

后来安禄山又通过贿赂杨贵妃,成为杨玉环的养子,愈发获得了唐玄宗的宠信,向唐玄宗索要河东节度使,平步青云,成为权倾天下的三镇节度使,手握十余万兵马。

安禄山升任范阳节度使后,不久就开始了密谋造反,在范阳北面修筑雄武城,以防御外族为名,私藏武器、粮食,准备叛乱之事,训练的战马就有一万五千多匹,开始做叛乱的部署。

从开元二十年,安禄山成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义子开始,安禄山就盘踞在河北达二十多年,成为三镇节度使后,安禄山网罗人才,培植自己的反叛势力。

多年的积累,安禄山网络了张通儒、李庭坚、平冽、李史鱼等谋臣,提拔了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等武将。

虽然说唐朝历时八年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从安禄山叛乱开始,河北之地就已经不是唐朝的国土了,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名为大唐藩镇,其实是国内的割据势力。

河北三镇节度使基本都是内部世袭的,基本不听从朝廷的指令范阳的李怀仙、魏博的田承嗣、成德的张忠志,这些都是安禄山的部将,可见安禄山在河北的势力之强大。

安禄山的死,本质上是叛军内部的权力争夺,加速了叛军的分裂

安禄山本身就是一个三百斤的大胖子,又加上眼睛有点问题,起兵以后不久,就视力越来越差,最后都看不见东西了,同时有得了疽病,性情越来越暴躁,对周围的人不是打就是骂,经常痛下杀手。

洛阳称帝之后,安禄山就经常居住在深宫之中,很少与诸将议事,诸多事务都是由严庄来传达,因为严庄见安禄山次数比较多,被安禄山骂得也比较多,时常被安禄山鞭打,心里十分怨恨。

比严庄还怨恨安禄山的是安禄山的内侍李猪儿,李猪儿是契丹人,从契丹部落逃出,跟随安禄山随侍左右,李猪儿本不是宦官,却被安禄山阉割了,陪侍安禄山左右,挨打最多,心里的怨气也最大。

安禄山称帝后,比较宠爱妾室殷氏,对殷氏的儿子安庆恩也很宠爱,时常想让安庆恩取代安庆绪,安庆绪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就与严庄、李猪儿联合,公元757年正月初五,三人趁夜进入安禄山的住处,李猪儿挥刀将安禄山杀死,并将安禄山埋在床下的深坑中。

第二天早晨,严庄对外宣布安禄山病危,立安庆绪为太子,主持军国大事,不久后安庆绪继位称帝,对外发布安禄山的死讯。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命令史思明返回范阳留守,范阳是安禄山叛军的大后方,安禄山从长安、洛阳劫掠的大量财宝都储存在范阳,史思明返回范阳后,靠着安禄山留下的财宝,不断积蓄力量。

另外,安庆绪暗弱无能,在长安、洛阳等地屡屡战败,叛军人心惶惶,如青州、齐州节度使能元皓,德州刺史王暕等人先后归顺唐朝,安庆绪败退邺城后,部将李归仁率精锐部队逃回范阳,归附史思明,史思明逐渐强大起来,不再将安庆绪放在眼中,不听其号令。

“安史之乱”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史思明,杀死安庆绪,高举反叛大旗

唐肃宗至德二年,也就安禄山死的同一年十月,安庆绪领导的叛军丢失长安后,又在陕郡遭遇惨败,安庆绪从洛阳败退到邺郡,安庆绪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在相州拼死一搏,设计击败李光弼的军队,一时间声威大震,原本离散的叛军又纷纷归附。

此时躲在范阳默默发展的史思明,因为李归仁率领三万大军归附,实力越来越强大,随着安庆绪在邺城又再次不问政事,整日宴饮,又听信张通儒谗言,杀死大将蔡希德,再次人心离散。

史思明的兵力越来越强大,安庆绪慢慢开始忌惮史思明,开始密谋除掉史思明,判官耿仁智趁机进言,认为唐朝中兴在即,应该归顺朝廷,同时乌承玼也认为安庆绪不能长久,不如归顺朝廷。

于是史思明趁安庆绪派阿史那承庆、安守忠、李立节前往河北征调各路兵马的机会,出城迎接他们,将他们引入府中,将其部下缴械,拘禁阿史那承庆,斩杀安守忠、李立节,向唐朝上表投降。

唐肃宗得到史思明归顺的消息后,非常高兴,加封史思明为归义郡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命他率部讨伐安庆绪,一时间河北各路除安庆绪占领的相州外,其余各地都重新归顺唐朝。

但是,史思明的归顺朝廷,并不是真心的,仍与叛军来往,并不断招兵买马,引起朝廷的警觉,同时李光弼也上书认为史思明还会再次叛乱,于是唐肃宗密令乌承恩借机除掉史思明,不想事情泄露,史思明再度反叛。

公元758年,也就是安禄山起兵的第三年,唐肃宗派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合计二十万大军围攻安庆绪,安庆绪一路败退,撤入邺城,派人向史思明求救,表明愿意让出帝位。

史思明从范阳发兵十三万,南下救援安庆绪,派兵攻下魏州后,唐军内部发生分歧,邺城久攻不下,史思明趁唐军疲敝之时,派兵劫掠唐军的粮草运输,待时机成熟后,两军在安阳河北岸列阵交战。

在两军正交战之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全都大惊而退,唐军因为缺乏统一的指挥,一发不可收拾,除郭子仪退守河阳桥外,其余各镇节度使均退回本镇,邺城之围解除。

史思明解除邺城的围困之后,在叛军中获得了领导地位,不久之后假意诓骗安庆绪出邺城,进入他的军中,乘机谴责安庆绪弑杀安禄山的罪名,将安庆绪兄弟四人全部杀死,夺取了叛军的统制权,返回范阳后史思明称帝。

史思明成为叛军的统帅,登基称帝后,因为唐军在邺城的失败,短时间内难以再度组织起庞大的平叛大军,再加上唐朝皇帝对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的猜忌,重用宦官鱼朝恩等人,打仗外行,添乱内行,唐朝的平叛一时陷入低谷。

此时史思明趁机发展势力,一路向南进攻,一度攻入洛阳,使潼关以东仅剩李光弼坚守的河阳三城,史思明久攻河阳难有进展,史思明在河阳陷入困境之后,此时安史之乱的叛军势力才开始慢慢瓦解,大量叛军将领投降朝廷。

直到公元761年,唐军开始反攻洛阳时,并且不久之后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才宣告安史叛军逐渐走向灭亡,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6年之久了,两军的战线还僵持在黄河一线,可见唐玄宗给予安禄山的势力之强大啊!

点赞6、马鞍山市 网友:红泪偷垂


别看安禄山只造反了一年多,但他为此准备了十年,而且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够唐王朝喝一壶了。


与此相对的是,唐王朝的统治也是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晚年昏聩的唐玄宗几乎失去判断力,将唐朝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图为剧照 安禄山


安禄山的“发家”之路

安禄山是胡人,原名阿荤山。父亲在他幼年时早逝,其母改嫁给安姓的突厥人,从此,阿荤山随了继父姓,改名安禄山。


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安禄山还是个语言天才,熟练掌握多门胡语,长大后没事就在边境上为客商充当临时“翻译”,30岁之后才投奔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部下当了兵。


唐初的对外用兵一直处于积极的扩张进攻状态,到了唐玄宗,边疆形势发生了变化,唐关用兵转攻为守,并加强了边疆地区的军镇建设。


图为唐玄宗


但是,这却给了少数民族壮大的机会,东部地区有东突厥、契丹、渤海国以及统一漠北的回纥人,在西部与西南边境则有崛起的吐蕃和南诏。


这些少数民族为了获取生活资源,经常袭扰唐朝的边境。尽管都是一些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对唐朝的统治构不成威胁,但是边关百姓却不堪其扰。


按照唐原有的军事建制,当游牧民族来袭时,必须上报至中央,由皇帝来完成军事部署,从指挥官的任命到后勤粮草的准备,都需要皇帝亲力亲为。这样一来,对于少数民族作战的时效性就大大滞后,等到唐兵反攻,黄花菜都凉了。


为了减少游牧民族袭扰,把威胁较大的游牧民族打得远离边境,使其在短期内无法发动新的侵扰,天宝元年,唐玄宗设立了10个节度使。


节度使的手里有一支机动部队,并且拥有军事指挥权,可以根据边境局势来随时组织军事行动,这样大大保证了边疆防御力量的时效性。这是唐朝增设节度使的初衷。


安禄山在张守珪手下工作很卖力,也确实很有能力。每次出战经常以少胜多,还能擒获不少契丹人,深受张守珪的器重,被其收为养子,封了偏将,这是安禄山的第一个干爹。


安禄山得意了一阵子之后,便马失前蹄,在攻打反叛唐朝的奚人和契丹人时,几乎造成全军覆没。按照大唐律例,当以斩首,然而有干爹的关系在,被鬼使神差的送到了京城长安。


唐玄宗也是爱才惜才之人,他念及安禄山立了很多战功,便赦免了他的死罪,免其所有官职,并让其立功赎罪。于是,大唐的定时炸弹开始计时了。


安禄山本非庸才,先是凭借军功当了平卢兵马使,随后便走上了一条腐败却十分有效的贿赂之路。御史中丞张利贞收了安禄山的好处,为其谋到了营州都督,充平卢军使,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


之后安禄山又通过收买皇帝近臣,包括李林甫。李掌权后排挤朝廷文官,猜忌边境节度使,总之就是千方百计的打击别人,以确保自己的位置不会变。他认为胡人没文化,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于是就唆使唐玄宗重用胡人。安禄山就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虚报战功博皇帝欢心,最终当上了平卢节度使,成为雄踞一方土皇帝。


安禄山表面装做憨厚老实,内心十分狡诈,又有一张巧嘴,把唐玄宗哄得团团转。民间流传的故事可以说来当笑话。当了节度使第一次上京,就自编自导了一出忠君戏码。他对唐玄宗说,营州境内出现了害虫,他诚心祈祷,然后打北边来了一群黑鸟,一下就把害虫吃光了。唐玄宗听了之后,居然让他代替裴宽兼任了范阳节度使。


在此之后,安禄山非常注重与唐玄宗的直接联系,又是在朝廷安排他的耳目,又继续保持他在唐玄宗面前的憨直形象。一次,他见了皇太子故意不拜,随后说自己不知道太子这一官职。皇帝问他,你肚子怎么这么大,他说腹内别无其他,全是对陛下的一片赤胆忠心。可见,此人恭维的境界之高。


因杨贵妃得宠,杨家在朝廷也是横着走的。安禄山也不会放过巴结杨氏的机会,他适时地认了杨贵妃为干娘,自然唐玄宗就是他干爹,这也是他的第二个干爹。


果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凭着干娘干爹,他又升任了御史大夫,之后一路绿灯,东平郡王,兼任河东节度使。


天宝晚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不仅将唐朝的半壁江山收入囊中,而且手下还有将近二十万能征善战的部队。相比之下,中央政权执掌的禁军不仅在人数上远远落后于安禄山,而且这些人几十年都没有打过仗。


所以,当安禄山起兵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惊慌的不只是唐玄宗,估计禁军也捏了把汗。


安史之乱为何打了八年?

安史之乱发生时,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纵情享乐。当他听到此消息时的第一反映便是,这一定是别人诬陷安禄山而编造的谎言,然而当各方皆传来敌情时,唐玄宗不得不面对眼前残酷的现实,他的“好儿子”安禄山真的谋反了。


  • 安禄山充分的准备

公元755年11月8日,安禄山在范阳打着诛杀杨国忠的旗号,正式起兵反判唐朝,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为了这一刻,他可谓装疯卖傻,经心策划了将近十年,所以,安禄山的起兵基础是雄厚的。自从他获得了唐玄宗的赏识,便借口防御外敌,大肆修筑城墙、储存兵器、囤积粮草,为日后叛乱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其次,在用人上,他也网罗了各色人种,储备了不少文武之才。他先是大量招募了少数民族的青年参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之后又任用了汉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


最后,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一大批精兵,集结了手下精兵达15万之多。所以,他一起兵便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烟尘迷漫,杀声震天。沿途百姓见此阵势,十分惶恐。地方官员要么逃跑,要么投降,要么被杀,基本上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


仅用了十天时间,叛军就占领了河北地区。随后横渡黄河,进入河南境内,虽然受到了陈留守将张介然的抵抗,但以不足一万的兵力抵抗15万精兵,终因寡不敌众,陈留失守,近万将士也惨遭杀戮。


叛军几乎屡战屡胜,士气高涨,又用很短的时间便攻下了荥阳、武牢、葵园等地,直逼东都洛阳城。守城封常清同样敌不住叛军的疯狂进攻,最终洛阳也失守,东都的繁华经过安禄山的洗劫之后,变得面目全非,唐王朝的统治也更加走向穷途末路。


潼关是长安的门户,如若潼关失守,叛军直捣京师则指日可待。原镇守陕郡的高仙芝,和退败的封长清决定放弃陕郡,全力守住潼关。


安禄山攻下洛阳后,开始洋洋得意了,他把重心放在了自己的称帝上,只派了小股力量进驻陕郡指挥潼关作战。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建起了“大燕”政权,自称“雄武皇帝”,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作了天子的安禄山开始沉湎于酒色歌舞,逐渐失去了昔日奋斗的精神。他原计划以“闪电战”的方式拿下唐王朝,不想自己的部队在潼关遭遇了关卡,久攻不下的局面,将战争拖入了相持阶段。这样的形势令安禄山忧心忡忡,心争如焚。


但是有一个人比安禄山还急,这个人就是唐玄宗,且看唐玄宗面对“安史之乱”瞎指挥,不断将大好局势拱手相让给叛军。


  • 唐玄宗晚年的政治腐败

唐玄宗是一个被劈成两半的君王,前半生活得通透谦虚,后半生堕入昏聩。玄宗晚年,身边有两大红人,杨国忠与安禄山。


这两人也曾欢快地玩耍过,两人还联手除去了大奸臣李林甫,之后杨国忠一跃成为当朝第一宰相,仕途之路达到了巅峰。


人一旦掌握了权力,便总想一劳永逸霸占着。杨国忠觊觎安禄山的能力,总想将其收归己用,但安禄山的野心更大,离开了杨国忠贴上了他妹杨贵妃,40多岁的人管30岁的女人叫“干妈”,安禄山也真是够拼的。


安禄山的发展势头,让杨国忠产生了大大的危机感,于是他没少在唐玄宗面前说老安的坏话,当然也说到了安禄山要谋反,结果都被老安破解了。


之后杨国忠对安禄山步步紧逼,先后铲除了安禄山在长安的耳目,重创了安禄山在长安城的势力。可以说,杨国忠的逼迫直接导致了安禄山的起兵。


当叛乱的消息传来时,杨国忠是很得意的,毕竟中了他的预言。而对叛乱,唐玄宗以往的精明果断都不复存在,只好找杨国忠来商量。杨国忠说了,对于乱臣贼子,众将士肯定不会与其同流合污,过不了几日就会有忠义之士去取了他的首级。轻敌是唐玄宗所犯的第一桩罪。


于是,唐玄宗于仓促间制定了防御战略,根据叛军路线,做了山西、河南的防御工作。在山西采用一线三点的部署,即以郭子仪、王承业、程千里为支点,组成一道防线。在河南也设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陈留(河南开封),由河南节度使张介然驻守,兵力1万。结果,如上所述,被安禄山15万兵碾压,防线被破。第二道防线东都洛阳,由名将封常清就地募兵6万驻守,结果如上所述,层次不齐的守兵同样无法抵挡叛军的进攻,洛阳沦陷。第三道防线陕郡(河南三门峡西北),由大将军高仙芝率京师5万兵驻守,结果战争形势不允许,高丢卒保车,选择了死守潼关。


洛阳失陷后,唐玄宗的防御系统就只剩下潼关了。如果潼关守得住,对安禄山是极其不利的,很可能大大缩短安史之乱的时间。但是最终潼关并没守住,而且这“功劳”也得记在唐玄宗的头上。


唐玄宗听信谗言,一怒之下,犯了行军打仗之大忌--阵前杀将,高仙芝、封常清,这两位经验丰富的大将被唐玄宗处死,这无疑为潼关的失守,长安的安危,敲起了丧钟。阵前杀将是唐玄宗的第二桩罪。


高、封二人被杀后,唐玄宗启用了陇右节度使,有“常胜将军”的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并征募了8万余士兵增援。哥舒翰的战略方针是以守为上计,因为安禄山远道而来,经不起时间的丈量,一个拖字足以让其吃不了兜着走。物资供应一旦出现问题,安贼必自乱阵脚。


果然潼关在哥舒翰的手里固若金汤,持续了半年之久。同时,郭子仪与李光弼也接连挫败了叛军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的交通线。判军东进又被张巡阻于雍丘(河南杞县),南下又被鲁炅阻于南阳,安禄山一时腹背受敌。


正当形势向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时,唐玄宗又听了杨国忠的建议,要求哥舒翰尽快与叛军决战。改变战略方针,这是唐玄宗所犯的第三桩罪。


前有高、封二人的前车之鉴,哥舒翰抗命就意味着受死。硬着头皮出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后果,多半都是惨不忍睹的。20万大军出战与叛军在灵宝山西部平原展开激战,最后只剩八千余人退回潼关,很快又遭遇了叛军的攻城,哥舒翰战败被俘,变节投降。


潼关的陷落,长安城最终落入了安禄山之手,但是,他却没享用多久,便死了。公元757年正月,在严庄、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和宦官李猪儿的谋划下,安禄山被杀。从他起兵到死,时间也不过一年多,叛军的所取得的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


唐玄宗与安禄山的较量,随着玄宗逃离长安,安禄山被杀,而宣告结束。所以,之后安史之乱的平判与唐玄宗没有什么关系,由唐肃宗接管了。


剧照 唐肃宗

  • 权力的更替

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即位,严庄则独揽朝政大权。同样,唐玄宗离开长安之后也失去了手中的权力,其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至此,新的“君王”之间又拉开了一场较量。


不得不说,安禄山启用了一批精英良将,为唐军制造了很大麻烦。唐肃宗得知安禄山死后,便集结人马,拉开了帝国反击战的序幕。


郭子仪是在安史之乱中脱颖而出的唐军名将,在他的组织下,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庆绪残部逃到了邺郡(河南安阳),在蔡希德、田承嗣等将领的组织下,又纠集起了六万人马。


剧照 史思明

但是史思明不干了,自安禄山死后,史思明看出安庆绪不是唐军的对手,于是判离了燕朝。史思明两边不讨好,安庆绪想除掉他,唐肃宗也想除掉他,相比之下,他在安庆绪这边存活率更高,遂又再次倒戈。


公元758年,唐肃宗命九大节度使,集结步骑兵二十余万人,向邺城发起了总攻。但有意思的是,唐肃宗介于安禄山的教训,并没有为此次总攻设立统帅,而是安排了一个宦官去督战,美其名曰“军容宣慰处置使”,其作用与统帅是一样的。


这是唐军所犯的又一个重大错误,群龙无首,犹如一盘散沙,不过一帮乌合之众。结果也是如此,唐大军将安庆绪围困在一个弹丸之地,却久攻不下。那边却给了史思明一个机会,当他发现唐军的统帅是一个无用的宦官后,大胆与唐军展开决战,大败数十万唐军。


史思明打了胜仗后,便把安庆绪给杀了,回范阳自立为大燕皇帝,改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随后,他大举南征,又夺回了洛阳,随即时攻李光弼驻守的河阳。史思明也像当年的安禄山一样,信心满满地认为击溃唐军指日可待。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史思明的如意算盘被李光弼给牵制住了,就像当年在潼关,安禄山被封、高二人牵制一样。史思明被李光弼拖了一年零四个月,同样解救他的还是得靠唐朝的君王。


当年唐玄宗受杨国忠的唆使,时光一转,唐肃宗受宦官鱼朝恩的唆使,也是不断催促李光弼与史思明展开决战,结果也相似,唐军大败。


但史思明没有嘚瑟多久,就被儿子史朝义给杀了,之后史朝义篡取了燕朝的皇位。唐军这边也更换了皇帝,唐代宗即位。


至此,我们看到安史之乱期间,双方这种权力的更替相当频繁。对于双方而言,都不利于把握战机。比如,唐肃宗组织的平叛失利后,郭子仪成了替罪羊,被解除兵权。唐肃宗病重期间,又重新启用郭子仪,正当他全力征讨叛军时,又被新上任的唐代宗罢免。这也挺耽误时间的,重新组织一支新的部队,难道不用时间吗?


唐代宗上位后,兵分三路从不同方向大举围攻洛阳,史朝义实际根本调不动史思明的部下,无力抵抗,公元763年,史朝义最终自杀身亡,至此结束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总结:


安史之乱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失衡。之所以持续八年,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安禄山的精心策划,文武人才储备充足,这些战将对战争影响深远。

第二,唐玄宗晚年昏庸,身边没有得力的办实事的的干将,受杨国忠蛊惑,不断的错判形势,把机会留给了叛军。

第三,唐军不断的犯战略上的错误。

第四,权力更替太频繁,不利于战略方针的贯彻实施。

第五,唐朝国力的衰弱,各方面影响力下降。


综上所述,通过安禄山的发家到起兵,再到安史之乱终结,总结了以上五点原因。仅供参考。

点赞7、鹤壁市 网友:不落皇都

安禄山虽然起兵造反后一年多就死了,但大唐朝廷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歼灭叛军,平定叛乱。安禄山死后先后三个叛军首领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期间,叛军主力尚存,虽然凝聚力越来越差,但一直到安史之乱结束也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安史之乱最终平定也是半拉子工程,是靠认可叛军残余势力实际割据地方结束的。叛军残余势力形成的河北三镇,之后一百多年一直是大唐朝廷最头疼的问题。

天宝十四(755年)年十一月初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起兵造反。跟随安禄山起兵的边军编制兵力有范阳镇(兵力91400人)、平卢镇(兵力37500人)、河东镇大同军(9100人)等部,多达138000人,是全部大唐边军的三分之一左右。安禄山还驱使了同罗、契丹、奚等胡人部族共同叛乱。安禄山叛乱时的实力,在中国历史上的体制内造反中,堪称空前绝后了。

安禄山虽然兼任河东节度使,但大部分河东镇兵力没有跟随安禄山造反。安禄山起兵前派人劫持杀害了在太原的北京副留守杨光翙,让河东镇暂时陷入混乱。安禄山横扫河南河北时,各路边军都没来得及回援,内地没啥有战斗力军队,安禄山很快一路占领洛阳、直逼潼关。边军陆续回援,战线在潼关一带稳定下来。

(安禄山)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以河西军陇右军边军为主力的哥舒翰部20万人出关作战,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唐军最大的一只重兵集团河西陇右军基本覆灭。

潼关惨败后,叛军进入关中,唐玄宗逃往四川。唐玄宗逃亡途中,发生了马嵬坡之变,杨国忠杨贵妃被杀。马嵬坡之变后,太子李亨前往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唐玄宗继续前往四川。李亨到达灵武后自行继位,成为皇帝,史称唐肃宗。

安禄山晚年是个大胖子,身体其实很差,应该有严重糖尿病之类症状。安禄山起兵后,很快就病重不能正常理事,喜怒无常,宛如疯子。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儿子安庆绪、谋士严庄等人合谋杀掉了安禄山,安庆绪成为新的首领。安禄山起兵造反开始到被杀,不到13个月,事后看造反对他自己其实毫无意义。

安庆绪没有安禄山的威望,叛军内部开始四分五裂。

至德二年(757)九月和十月,发动反攻的唐军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安庆绪逃往邺城。

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九家节度使在围困邺城的安庆绪数月后久攻不下,原本已经降唐的史思明重新背叛唐朝,起兵从范阳南下救援邺城。唐军与史思明交战中惨败,诸军皆溃,这是哥舒翰惨败后唐军又一次战略决战失败。

史思明进入邺城后杀安庆绪,成为新的叛军首领。叛军再度占领东都洛阳,唐朝形势又重新回到安禄山起兵初期危在旦夕的时代。唐军此时的主要军事将领李光弼(郭子仪邺城惨败后失去兵权在长安为官)还算得力,局面还能维持。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与史思明大战,因为唐军内部李光弼与仆固怀恩等人的矛盾,唐军大败。史思明乘胜直逼潼关,看起来很有机会再次占领关中。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杀史思明成为新的叛军首领,叛军内讧自然不再威胁关中。史朝义的号召力更差,叛军内部实质已经四分五裂。

广德元年(763年),叛军首领史朝义被唐军斩杀,安史之乱表面上平定。但安史叛军残余势力并没有真正被剿灭,唐军也无力彻底消灭叛军。叛军余部向唐军投降,但实际继续割据一方,形成四个河北藩镇。其中的三个藩镇被称为河北三镇,一直是唐朝后期的心腹大患。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