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今年博士毕业,同时面试过了家乡普通大学的教师岗位和外地县特殊引进人才的管理7级岗位,自己科研教学能力都一般,倾向于管理岗位。但不清楚待遇和以后发展前景怎样。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非常不建议选县级事业单位。
本地2020年通过人才引进方式免试招录了31个211以上的硕博学历毕业生,全部使用事业编制安排到市级事业单位或市直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为了吸引他们加入本地,组织人事部门开出了优厚的条件。
比如补贴待遇,承诺给予35万的购房补贴,购房前给予每月1000元的租房补助,也可以申请人才公寓,象征性缴纳百来块钱房租;安家费,硕士8万元,博士15万元,分两年支付;优先调任,工作表现出色,在机关有职位空缺的前提下,优先调入机关工作转公务员;定级待遇,硕士毕业试用期转正定管理八级,博士定管理七级;其他待遇,承诺重点培养,在提拔晋升方面给予倾斜……
当时到各大学校做宣讲时,组织人事部门抛出一大堆政策,听得很多人热血沸腾,二话不说和组织人事部门签了约,并约定了服务期。毕业后,满怀期望上岗赴任。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就传出了异样。很多人开始抱怨工资低,吐槽招聘时什么都说得好好的,就是没谈工资,无不感觉自己被骗了。实话说,本地事业单位工资确实低,管理八级满打满算每月到手2800元,算上30%的绩效返还不会超过3500元,管理七级最高不会超过4100元。除此之外,就剩年终增量绩效,标准参照公务员核发,但比公务员少了几个专项绩效,管理七级和八级一个标准大致在28000元上下,而且因为财政紧张经常缓发。这样加起来,副科的管理八级一年到手收入大概7万左右,正科的管理七级勉强到八万。与他们的心理预期相去甚远,不抱怨才怪。
特别是一些人当时冲着人才引进这个名头,还放弃了更好的选择。入职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大相径庭,因此有颇多不满。在与单位和组织部门多次沟通后,出于个人考虑,很多博士学历、工科硕士人员相继辞了职,辞职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强。现今,组织人事部门虽然口头上不定性这次人才引进的成果,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其实已经失败了。而造成这次引进的“失效”,最大的原因就是待遇。不是政策待遇不足,而是工资待遇不高,不足以完全留住人才,让人才扎根下来。
市级层面尚且如此,县级事业单位可想而知。要知道,县级财政普遍不如市一级,意味着津补贴和绩效比市里要低,工资待遇自然就低。一个博士学历人员在市级单位定管理七级每月只能拿到4000元左右,到了县里大概率四千都不到。寒窗苦读十来年才从大学熬到博士毕业,以为毕业能够有好的前途升官发财,现在只拿这3000多一个月的工资,你甘心吗?
而如果选择去大学当老师,月收入保底是去地方事业单位的一倍以上,而且还有课题费、科研经费、安家费、购房补贴等等,地方事业单位能享受的,去大学都有,且只高不低。经济上首先有保障。更重要的是,大学工作环境相对宽松,自由,有寒暑假期,还能发挥专业优势做项目、搞兼职,找对象也有优势,等等条件都是地方事业单位所不能比的。
诚然,在大学当老师要想有好的前途,也有教学压力、职称压力,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有的人会有不适应期。可到地方工作就没压力了吗?
显然不是,恰恰相反,压力可能更大。首先是地方单位本身工作节奏和强度就比大学好,以人才引进方式进入地方事业单位工作的,多半被借调到机关当作主力来使用,作为新人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顶着博士、硕士头衔,又是211毕业等名校毕业,在大家心目中高学历代表着高素质,如果你在工作中不表现出应有的水平,藉此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很容易就被人打上“高分低能”、“水货”的标签,给后期的提拔晋升埋下隐患,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并不小。
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样有压力,为什么不选择环境更宽松、更容易上手的大学教师岗位?更何况,以博士学历,你还有更多选择?
所以,我的建议是去高校。如果选择去县里的事业单位,你这个博士就瞎了,很大概率会后悔。
能问出来这样的问题,不免让人觉得你的博士有点白读了。如果是选调生你就去,如果只是单纯的人才引进果断拒绝。面对这两种选择,毫无疑问普通大学的讲师更适合你,你之所以想去县级事业单位,可能是因为你没在体制内呆过,你所说的单位好像是县委党校吧。建议你去大学当讲师,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就两个单位的平台大小而言,毫无疑问普通大学完胜县级事业单位。县级的人才引进管理岗7级,一看就是事业单位,说实话县里面的事业单位最多也就是正科级单位,平台太小了,自己的未来发展也受限,而且县里面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未来的子女教育和医疗,远远没有省会城市的环境好,县级单位平台小,机会真的太小了。普通大学则不同,平台高工作气氛轻松,关键是还有两个寒暑假,确实让人羡慕,大学讲师最大的好处就是未来的子女教育问题,有充足的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充足的时间陪孩子。
2.人尽所长,大学的氛围更适合你做科研。当我们对一个行业或者一件事情不了解的时候,还是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既然博士毕业,肯定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不用太担心了,也可能只是没有别人那么优秀而已,正常情况下博士毕业大部分都去了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都很轻松,更适合你未来的发展。
3.县级事业单位的工作并不轻松,关系更为复杂。不要想着县级单位的关系简单,其实小县城里面关系更复杂,地方小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都很熟悉,办事全靠关系,很多事情看的是关系而不是能力。大学则不同,平台大更多的是看自己的能力,有能力就有发展前途,人际关系简单,更适合你的发展。
4.从收入待遇上来看,大学也比县级事业单位的工资高。我所在的城市大学讲师一般一个月工资在6500-7500元之间,这只是工资。还有一部分科研经费,每年只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基本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科研经费,年综合收入远超县级事业单位了。
因此,毫无疑问博士毕业应该选择去大学做讲师,不管是普通大学还是重点大学。
很明显选择普通大学的讲师比较合适。
首先,这两个都是事业编制。
县级的管理岗7级也就是正科级职员,我不知道是不是给你安排的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估计大概率不会直接安排领导岗位。
大学的讲师是专业技术岗位,一般博士毕业应该是专技10级岗位。这两个岗位一个是管理,一个是专技。
其次,我们看一下发展。
在县一级的事业单位,管理7级基本上到头了,管理岗6就是副处级,一般县里没有这种级别的事业单位,除非专任到公务员岗位,还有发展的可能,不然基本就到头了,现在的引进人才不像以前那么重视了,很可能过几年就把你埋没了,真心话。
在大学发展的空间就比较大了。中级岗位工作满一年,只要你的科研成果够硬,其他方面也都不错,完全是可以评副高职称的,评上副高职称,待遇就比7级职员高出一大截了。而且大学一般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普遍待遇是要高于县里的事业单位的。
最后,大学是有假期的。
每年寒暑假这两个大假期一般的县里的事业单位可没有,利用这两个大假期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旅游、看书、安心搞搞科研,都是非常不错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走管理吧,县级大学没什么科研前途的
建议选择家乡普通大学的教师岗位。
有一个例子非常真实,这个女生就是选择了家乡县城里的人才引进获得了事业编。她是2018年毕业的硕士生,非临床类医学学硕,双非一本。当时组织部在学校里进行宣讲,给出的承诺是免笔试,享受中级待遇,作为储备干部培养,分配人才公寓,硕士津贴5万。因为从小父母就给她灌输,女生要进体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的观念促使她签了合同。
10月份正式入职,单位离家走路十几分钟,车程6分钟,工资待遇在小县城算高的,一年全部到手8W左右。现在她觉得自己真正实现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状态,自己也挺满意。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仅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还让她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刚入职就被借调到其他科室工作,原来还以为很快就会结束借调工作。没想到,这里借调完了,那边又开始了,可以说是没完没了。这让她一点归属感都没有,而且借调她的单位都不会把她当成自己人,就和临时工差不多,除了干活还是干活。至于晋升,基本上和她没有关系。
小县城“大社会、三代单传”。小县城里最好的工作就是编制内的工作,大家都抢着去,能进入的大部分都有关系,只有极少数的人是通过正规的考试进入的。这些关系户盘根错节,有事是真不上,有功是真不让。所以,干活的反而是获得最少的,好事都是关系户的。
学历不平衡。在小县城里很多领导是大专学历,本科都不多。现在新进来的关系户更可恨,先做临时工,再来一个函授本科,然后就可以通过单位自行组织的招聘考试进入编制了。正式的全日制本科生很少,一想到自己一个全日制的研究生整天被一群没有什么学历的人欺负,心里就极度不平衡。
婚恋被挑选。虽然现在男多女少,但是小县城的体制内却是明显地不同,单位里有80%的女性。女性想找一个体制内的男生太难了,往往有一个单身男生刚进体制就会有一群人给他介绍对象,而女性则成了被挑选的对象。硕士生虽然学历高,但是在婚恋市场,尤其是男方市场的情况下,基本上只看颜值,女性基本都是“下嫁”。大概三分之一走人才引进的高学历人才会辞职,而留下的要么有关系,要么不再有上进心,主动选择被边缘化。
而你作为一位博士,又是去外地县城,情况更难。即使整体待遇能够让你满意,以上这些情况你也很难应对。
家乡大学的教师岗位整体上肯定比县城管理岗更好,课题费、科研经费、安家费、购房补贴等等收入绝对比县城的事业单位要高。大学教师相对来说空闲时间比较多,你可以好好地发展一下自己的科研能力。
大学里的勾心斗角相对来说较少,心理压力会小一点,再加上寒暑假可以用来调剂一下自己的生活。
总之,你要明白无论哪个工作都不会轻松的,还是要有一个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做了选择之后,就好好干。
选择当大学老师更合适。
理由:
一、在高处随时可以下低处,在低处很难再到高处,左右位移都挺难。大学正常是正厅级,县级事业单位正常是科级。在中国,级别好像很重要。
二、平台越大,机会越多。大学比任何一个县级事业单位的规模、人数、前景都大得多,机会多得多
三、视野不一样,大学关注的、接触的较之县里的具有太大的优势。
四、人情世故是越基层、越地方小、越人少、越封闭的空间越浓厚,越不利于外地人、一直读书的知识分子。
五、为未来的孩子着想,一个县里小事业单位干部、知识分子的孩子与一个城市大学老师的孩子,条件、眼界、未来、起点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
六、如果你没有对象或者成家,哪个更好处对象?哪里安家更好?用脚趾头都能比较出来。
七、大学环境较之县城可能更有利于跟紧形势,清楚社会发展趋势,看得更远,更有大局观。
八、引进人才计划所列的待遇等客观条件有兑现不了的可能(最起码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再回大学还有可能吗?
九、大城市的市民无偿使用、享受的县城无法相比的公共资源太多了:环境、文化、公共基础建设设施、卫生医疗、安全、教育、交通……
十、相对个体的自然人而言,越大的城市越宽容。
如果你是愿意致力于为基层服务的有志青年,且专业与县里事业单位需要的相符,同时客观条件有利于你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你也坚信有与众不同的观点、能力,那另当别论。
一家之言,自己斟酌。
要看地方,南方经济条件好的地方人才引进可以去,比如浙江,江苏,广东
我以一个专业人士的角度,建议你去家乡普通大学的教师岗位。两个选择都是事业单位,不同的是岗位不一样,一个是管理岗位,一个是专业技术岗位,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大学教师的待遇是很不错的,属于专业技术岗位,上班时间弹性,不用坐班,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环境单一不复杂,可以一门心思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拿正高待遇是没有问题的,相当于正处的待遇,社会地位也高。离家近,同学家人在一起,有个什么事可以相互照应,人生不会寂寞。
外地县特殊人才的管理7级岗位是管理岗位,相当于正科级的待遇,工资待遇低,在县级单位基本上正科待遇也就到头了,如果要到正处级,你得奋斗到县委书记、县长那个级别才行,这样的职位全县也就4个,对你的人脉和个人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如果你情商很高、目标明确、有悟性,有管理能力,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可以考虑,既然是去外地,人脉关系要靠自己去建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以上是在职的待遇,退休待遇也是有差别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待遇高于管理人员的退休待遇。
以上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以我自己的经验,毫无疑问要去普通大学做讲师,过几年科研成果积累好还可以走人才引进去个211或者985高校做副教授或教授,大都可以做硕导,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也很优秀。一年两个大假期也会让公务员羡慕的不行。
现在的许多县也很发达,特别是县级市也需要进行创新,也需要搞科研,或者到大中专院校,所以引进去以后也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的。
但是也有许多县是领导或者组织人事部门一厢情愿认为需要人才、缺乏人才,但是人才到了以后如何使用就没人管了。特别是缺乏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本科生就能干的工作岗位,由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来做。这样的话,几年后你和同学差距就拉开了,因为学术上没有进步,而行政上的许多事情是看不到成果的。
另一个在收入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它的最大特点是超级稳定。只要进步的愿望不是很强烈的话,就安心在这儿熬资历、熬经验,收入和大公司、民营企业、大学差距很大。所以一定要忍得住寂寞。假如说你有非常高的情商和在行政方面的天赋或资源,那么也可能会得到很快的提拔,也就是常常在媒体上看到的年轻县长或者市长,但是这种机会很少,凤毛麟角。
普通大学的老师,其发展前途也很明晰,将来可以当副教授、教授,做一些学问。将来拿到一个项目以后,收入待遇比较高。同时个人的自由度也比较大一些。
所以呢到底到哪儿去,取决于几个因素:这个县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有没有搞学问的平台;你个人未来的兴趣爱好是做什么;你对个人收入的期盼和重视程度。
肯定不如普通大学讲师。
前者……未来可选择……狭窄
后者……未来可选择……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