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为什么明以前封王都以秦王赵王魏王等命名,而清朝封王却以恭亲王、礼亲王等命名?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1关键词:清朝,王魏

为什么明以前封王都以秦王赵王魏王等命名,而清朝封王却以恭亲王、礼亲王等命名?

点赞1、眉山市 网友:浅色夏沫

看了一圈答案,发现大多是答的文不对题的,所以尽管有很多回答了,但我还是想来说两句,题主问的其实是清朝的王爵封号名称的问题,很多答主都没有真正说为什么清朝的王的名号,不再用古代的国名,而是用一些好听的字来当封号。在我看来,原因是清朝建国之初,跟其它朝代不一样,后金时代的清朝,还不是封建国家,而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没有分封建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奴隶制国家的财产是人口,不是土地,所以分封是有的,但建国就没有了,这个传统导致了清朝后来不再以古代国名或地名来给作为王爵的封号,真正的原因就是这个。

上图是故宫所藏的醇亲王金印和印文

回顾一样历史哈,清朝以前的亲王爵位的封号,基本上都是以“郡国”地名为封号,通常来说,封王的时候的那个封号,是有等级的。最高等级的就是用春秋时代的大国的名字来封,如秦王、晋王、齐王、楚王等,次一点就是春秋时代的一些小国,如宋王、鲁王等,再次一点就连春秋时代的小国都算不上的,只是后来的州名的,如湘王、桂王等等,这是模拟古代的分封建国之制,亲王的名号都是以地名作为封号。而且这些地名实际上是显示等级的。比如朱元璋的儿子,秦王朱樉地位就比鲁王朱檀高,至于在南明时候,当了永历皇帝的桂王朱由榔,等级就更低了,因为他只是一个州名。

尽管其实后来所谓的分封建国早已名存实亡了,其实不是清朝的时候,才不让亲王去京城以外建国的,唐宋时代的亲王,也都是只有封号而不建国,以致于唐代的亲王,都已经不去封地了,如唐高宗本来封晋王,但他并没有去今天的山西省当过王爷,而是一直留在京城混日子,宋太宗也当过晋王,实际上他也没有去过今天的山西省当王爷,而是一直留在京城当开封府尹,虽然如此吧,但唐、宋时代的亲王跟自己封号相同的那个地方仍然是有形式上的联系的,比如宋光宗被封为恭王(这个恭指的是地名恭州,跟清朝的恭亲王的那个不一样哈),每年恭州的地方官在宋光宗生日的时候要派人来给他送礼,当然,后来宋光宗当了皇帝,立即把恭州从升级为“府”,因为当了皇帝他特别高兴,所以给恭州赐了个喜庆的亲名字——“重庆”,这就是现在重庆市的地名的来历。

故宫所藏的宋光宗画像

明朝虽然恢复了亲王到封地去的做法,比如朱棣是燕王,确实是在北平做他的王爷,不过明成祖造反成功以后,为了防止亲王跟着他有样学样,基本上收回了亲王在封地的权力,亲王们实际上只是人住在封地,并不管事,按明朝的官说,这叫“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那么清朝的封爵制度其实并不特别,跟唐宋是差不多的,惟一的不同是,没有像以前那样出现地名式的王爵,如秦王、晋王之类的,而是用一些好听的字来作封号如恭亲王、睿亲王、豫亲王、怡亲王等等,这是因为清朝建国之时,其实还在关外,当时的后金国的体制,还不是“封建国家”,而是“奴隶制国家”,后金体制看重的是人口而不是土地,所以分封的时候不是“封地”,而赐予人口,所以清朝的封爵制度就来了个根本性的变革,按清人的说法,叫做“诸王不锡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因为它没有分封建国的传统,所以再像之前的朝代那样用古代的国名来作封号就没有意义,至少连上面我们举的那个宋光宗跟重庆地方的那种象征性的意义都没有了。

点赞2、桂林市 网友:慕心倾寒

当年周朝封诸侯,后来侯爵慢慢势力越来越大,变成了王,最早是楚国称王,后来七国都开始称王,把周天子晾在了一边。这是最早的地方王的来历。

到了汉朝,初期封了不少王,有同姓王有异姓王,不过一般同姓是亲王异姓是郡王。后来汉高祖消灭了异姓王,规定非刘姓者不能称王。可是后来发现同姓王也不靠谱,他们发动了七国之乱,直到汉武帝发布了推恩令才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西晋也封了不少王,于是就有了八王之乱。再之后的王朝一直在如何对待王爷们这个问题上而困扰,给王爷权力怕他们造反,不给他们权力怕有人造反皇室没人帮忙,很是纠结。

一般来说封王也有讲究。王爵是最高爵位,是超品的,超越公侯伯子男更超越文官的品级。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亲王一种是郡王。一般来讲一个字的都是亲王,如魏王楚王,韩王齐王,信王德王等等。两个字的王是郡王(西晋除外),如淮南王渤海王,成都王琅琊王等等。郡王的地位低于亲王,不过也非常尊贵了。

而在亲王里,秦,楚,齐,晋,这四个春秋时期的大国则又不同。以这四个字命名的王在亲王里地位最尊,号称叫“一字并肩王”,在评书演义中这种王见了皇帝可以不下跪,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确实地位极高,如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是秦王,他射死的弟弟李元吉就是齐王。

扯远了,说说明朝。明初的时候,朱元璋为了保证全国各地的稳定,大量分封亲王,把儿子们分到各地镇守,亲王们可以拥有大量武装。可是老朱当时脑子短路,他只知道自己是爹,而且生猛无比,儿子们有十个胆子也不敢造反。可是自己死了以后就未必了。

果然朱元璋一死,建文帝想削藩,削着削着就削出事儿了,逼反了本就不老实的燕王朱棣。一场靖难之役打下来把建文帝给灭掉了,燕王当了皇帝。

朱棣继位以后,明朝王爷们的苦日子来了。朝廷纷纷让他们交换领地,把一个辽王生生给分到了湖北。不仅交换领地,还限制出境。没有皇帝命令,连出城都不允许,更别提掌握军队了。整个一个高级囚犯。就这样,明朝还发生过好几起王爷造反的事情。

到了清朝,清朝实在不放心把亲王分封在地方,而且还有三藩之乱的故事在前面(吴三桂是平西王),索性不分封,连念相都不给你,什么齐楚燕韩赵魏秦,统统不封。给一个好字,礼啊瑞啊,恭啊肃啊,老老实实在北京趴着吧~

点赞3、玉林市 网友:闭眼听风

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王爵的爵号都是诸侯国的名字,比如秦王、晋王、燕王等等,可清朝的王爵却是一个特例,不仅把“王”改成了“亲王”,而且爵号也改成了表示美好的字,比如恭亲王、礼亲王等等。为什么清朝的王爵爵号就这么与众不同呢?

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理一理中国历史上王爵爵号的变迁。

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就是除了周天子占据了天下最肥沃的两块土地之外,其余的土地都要分封给宗室和功臣,这些分封出来的小国家就是诸侯国。

但同样是诸侯国,也有大小高低之分,从级别上来看,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从大小上来看,封地相差至少十倍以上。最开始的时候,级别和大小是成正比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国发展得好,有的发展得不好,慢慢的就出现了级别高但国家小,或者级别低但国家很强大的情况。

尤其是到了西周中期,天子的实力逐渐衰弱下去,各诸侯国的实力明显增强,原来的等级体系已经彻底崩溃,其中楚国是最显著的一个。楚国建国的时候,封的是子爵,属于第四等,算是级别比较低了,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楚国早已成为所有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当然会不甘心屈居人下,于是自称为“楚王”。

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合规矩的,按说要进行讨伐,由周天子号召,各诸侯国出兵协同,共同惩罚楚国,不过由于周朝势弱,而楚国太强,所以当时的周天子也不敢动手,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这就是“王”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时期,周朝王室实力更弱,各诸侯国中实力稍强一些的,纷纷自称为“王”,比如齐国的国王就自称“齐王”,晋国的国王就自称“晋王”,等等。再经过三百多年的相互吞并,小的诸侯国逐渐被消灭,只留下了七个最强大的国家,这就是战国七雄,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这么看来,似乎中国的王爵在周朝就出现了?其实这么理解是不对的,因为以上所述的所有王爵,都是各国自封的,只是一种称呼,而非一种爵位。就周朝来说,爵位只有五种,那就是公侯伯子男。

秦国将其他六国扫灭,建立了秦朝,当然也确定了自己的爵位制度。这个制度是当初商鞅变法时就制定好的,秦始皇并未改动,仍然是将全国的爵位分为二十等。但是,秦朝爵位中级别最高的为“彻侯”,并没有王爵。这是因为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取消了封国制度,所有地方长官都是皇帝的下级,直接向皇帝效忠,这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然而,秦始皇死后仅六年,秦朝便灭亡了,当时人们觉得秦朝的制度不好,于是就又改回了战国时代的格局,也就是各自建国称王,比如项羽就自封为西楚霸王,而且还强行分封十八路诸侯,其中刘邦就被封为汉王。

在之后的楚汉争霸中,刘邦打败了项羽,但这绝不是刘邦自己的胜利,而是有其他诸侯国的帮助,所以刘邦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取消封国制度,于是只好大封异姓王,比如楚王韩信等。这些就是中国历史上王爵的雏形。

因为汉朝封的王爵,是建立在战国各国归属的基础上的,所以爵号往往是战国时各国的国号,这其中有的是因为封地在原国家的都城,有的是因为其祖上是某国人,总之理由虽然各不相同,但王爵和爵号就这么定了下来。

诸王在各自封国的权力极大,比如可以设置自己的官署,可以自己制定赋税,可以自己征兵,甚至可以铸造货币……而且天高皇帝远,皇帝对他们毫无制约之力。对此,刘邦感到很不放心,于是相继将各异姓王一一诛杀,其中死得最惨的就是韩信了。

消灭异姓王之后,刘邦与大臣们杀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封王。”这一条规定,被以后所有的王朝都继承了下来,并逐渐演变成了“非皇室宗亲不得封王”,将封王爵的资格留在了皇室内部,事实上除了皇帝的兄弟和儿子之外,其他皇室宗亲也是没资格的。

从汉朝开始,中国历史上的王爵制度就算是基本定住基调了,以后历朝历代虽然都有所修改,但基本内容并没有变,王爵一直是爵位中最高的一级。

但是,随着封王的人越来越多,战国时期的几个国号慢慢就不够用了,于是开始增加春秋时期的国号,比如晋王、越王等等。

尤其是到了西晋,封王更多,而多了自然就要分等级,于是就将王爵位细分为“王”和“郡王”两个等级,其中“王”还是以春秋战国时的国号为名,那么“郡王”的爵号就要低一个等级,改为比国低一级的郡的名称,比如岐阳王、汝南王、琅琊王等。

而且,因为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意识到,诸王手中的权力太大,对皇权是一个威胁,于是一直努力于削减诸王的权力,这就叫做“削藩”,比较著名的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在历朝历代的努力下,王爵逐渐变成了一个地位尊贵、但没有实权的荣誉。

从汉到明,各朝代的皇帝对封王的策略是不一样的,对皇权掌控比较严格的朝代,往往不允许诸王到自己的封地任职,防止他们坐大,但诸王的俸禄和收益,往往还是来自于自己的封地,所以诸王和封地还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比较典型的朝代就是唐、宋,诸王往往都是遥领封地,人是住在京城里的。

而有的朝代没那么严格,允许诸王到自己的封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晋和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只有自己的儿子才是最值得信任的,所以他将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全部封王,分封到各地,不仅能守卫边疆,还能拱卫京师,确保天下掌握在他老朱家手里。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燕王朱棣在封地发动了靖难之变,直接打到南京抢走了朱允炆的皇位。所以朱棣继位之后,虽然不好意思改变他爹朱元璋封王的策略,但却削夺了诸王的权力,也就是所谓的“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但纵观一千多年的王爵历史,你就可以发现,无论诸王是否到封地就藩,也无论是王还是郡王,他们一定是有自己的封地的,也一定和自己的封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个规律,到了清朝就打破了。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建国时他们还在关外,没有进入中原,所以汉化不深,说白了就是对中华传统礼仪这些事还不太懂,所以在很多地方就按照自己的理解乱来,也闹了不少笑话。

在清朝以前,中国各朝代封王时,是只有“王”这一个字的,比如秦王、晋王、赵王,虽然将这些一字王称为亲王,但绝不会在正式的文书中加入“亲王”两字。打个比方,你可以称李世民为亲王,也可以称其为秦王,但你绝不能称他为“秦亲王”,那可就闹笑话了。

不过清朝统治者当时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区别,而是直接将“亲王”作为一种王爵的等级,直接写进了正式文书之中,于是“王”就变成了“亲王”。

清朝皇帝虽然对中华传统文化没弄懂,但他们对如何掌握皇权却很有心得,他们认为给予诸王封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会让诸王威胁到皇权,所以干脆取消了封地这一说法,改为用代表美好意义的字来代替王爵爵号,比如恭、礼、安、睿、康、怡等等。而没有封地,诸王也就没有出京就藩的理由了,所以清朝的王爷终其一生,都是要住在京城里的,非奉命不得外出。

综合以上两条,清朝的王爵爵号就显得和以前历朝历代不一样的,赵、秦、晋这些国家名,就变成了恭、礼、睿等字,“王”也变成了“亲王”两字,连起来就是恭亲王、礼亲王、睿亲王等等了。

综上所述,之所以清朝的王爷爵号,和历朝历代都不一样,根本原因在于清朝的统治者在确定王爵爵号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他们简单的以为,要切断诸王和封地的联系,就不能把爵号和国名、地名联系起来,而“王”和“亲王”是一样的意思,所以就出现了恭亲王、睿亲王这样的叫法,在我看来,很是不伦不类,但几百年时间下来,很多人都习惯了这种叫法,反而不知道正统的爵号是怎么回事了。

点赞4、乌鲁木齐市 网友:柴扉轻叩

这个要从大历史来看就非常容易明白!

明朝外部的环境有点类似周朝,在明朝统一北方的时候,北方地区已经是蒙古族和汉族混合居住,这些地区的治理非常复杂,语言文化差异比较大。

朱元璋搞分封制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派自己的儿子去镇守边境是最可靠的,如果随便派一个将军去大都,朱元璋不放心,而且将军们可能形成割据武装。

皇帝派燕王朱棣镇守北边,就相对来说更加容易团结各种地方势力,而且王子的威望比较高。

在少数民族头领那里更加好打交道!

事实上,清朝康熙皇帝的分封是虚职,而“秦王”的秦是地域名称,“魏王”的魏是河南这些地方的意思。

也就是说“秦王”、“赵王”、“魏王”等等,他们往往是代表某某地方的王,是有土地的王。

清朝的“礼亲王”没有土地,当然不能再用“秦王”这样的“地域王”称呼了。

蒙古也是王子领兵打战,朱元璋派王子出镇边陲,也是为了更好的与各族首领贵族打交道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金朝灭宋的过程中,总是要求宋朝派王子去谈判,其中赵构就参与了与金兵的和谈,可见少数民族的首领谈判有对等身份的要求!

事实上,蒙古人也是如此,他们有让皇族领兵的传统,朱元璋这样子,也是要适应大环境,毕竟蒙古有分封制,而且有四大汗国,更为重要的是当年蒙古人的分封制还有力量。

秦始皇之所以实行郡县制,那是因为周朝分封制已经实行800年,各种弊端已经充分暴露,就像一个千年老屋,只有推倒重建了。

而到朱元璋的时候,大蒙古帝国的分封制,才实行100多年,各种弊端没有显露出来,而且看上去还比较合理。

如果蒙古人的分封制真的不堪一击,那么北元早就投降大明了,为什么没有投降,而是分庭抗礼?

就是因为分封制还有自己的作用!

事实上,分封制的最大作用就是有利于割据,这种分封制可以把大元朝失败的危机隔离开来,毕竟大元朝的大都对蒙古各地的影响非常有限,大都丢掉了,还有各个诸侯国,他们本来就是相对封闭的“小国”,所以能够在元朝退出大都后,保存了蒙古人北方的力量。

朱元璋当然看到了蒙古国分封制的这些有利的地方,所以才没有彻底抛弃分封制。

清朝有点类似秦朝,康熙有点类似秦始皇,平定三藩之乱和结束战国七雄有某些相似之处

早期的清朝太像秦朝了,特别是康熙皇帝面对的天下局面,跟秦始皇差不多!

康熙皇帝好不容易平定了三藩之乱,他怎么可能再去搞分封制呢?

事实上,从元朝初期的公元1200年到清朝的初期的公元1680年,分封制已经实行了500来年,明朝的分封制到崇祯皇帝的时候,可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了,朱元璋的后代,秦王被李自成干掉了,各地的诸侯王又没有什么作用!

蒙古的分封制到清朝的时候,也已经寿终正寝,总之还是那句话:时间长了,总会出现各种弊端。

康熙皇帝看到了分封制的这些弊端,所以灭掉三藩之后,不可能分封皇子为“秦王”“赵王”这样的诸侯王。

这个跟秦始皇是一个道理,自己亲手消灭了诸侯王,不可能马上又去分封诸侯王,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但是,康熙皇帝又不能让自己的皇子们闲着,于是就封王,比如“恭亲王”“礼亲王”之类的。

在元朝末年,朱元璋没有看到分封制有什么弊端,反而看到了各种“山大王”,比如陈友谅、张士诚等等,这些人都是自封的王

和康熙皇帝不同,朱元璋一生的对手不是诸侯王,而是功臣集团,他要用分封制来制衡那些封疆大吏,毕竟他自己就是通过当地方官,当“山大王”才当了皇帝。

所以,朱元璋更加害怕将军们会造反,他对分封制的弊端没有切实的体会。

总之,朱元璋和康熙对分封制的感受和看法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分封制的命运。

也就是说明朝的分封制比较有实权,有诸侯国的样子,有权有地,清朝的分封制已经是一种荣誉头衔,没有实权,也没有土地,而“秦王”的秦是地域名称,没有土地,当然不能再用“秦王”这样的地域王称呼了。

所以,清朝往往分封“恭亲王”、“礼亲王”这样的虚位王,而明朝和明朝之前往往存在“秦王”“赵王”“魏王”这样的诸侯王命名。


一起聊一聊明朝和清朝的各种“诸侯王”!欢迎关注!

作者|龚柳辉

点赞5、邹城市 网友:突击风暴

最早的封王那是货真价实的封王,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小朝廷,有自己的税收,有自己的铸币,除了名义上归属天子,本质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也正是因为有自己的封地,所以很多王就以封地的名字做自己的名号。

随着历史发展,中央开始集权,封王们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弱,像铸币权啊,税收权啊都陆续让中央政府给收回去了。到了明朝,燕王朱棣作为一个封王夺位成功,所以他是深深知道封王的危害,所以开始持续的削藩!到了清朝,王爷们不但铸币权,税收权,小朝廷,军队,封地统统没有之外,还被按在北京不准随便出去!堂堂的王爷竟然失去了部分人身自由。。。。。

这种王爷是被大大阉割过的封王,还怎么以封地为名号?

点赞6、湘乡市 网友:冷如烟

明以前对封王也很讲究的,王爵是最高爵位,是超品的,超越公侯伯子男更超越高官的品级。在亲王里,秦、楚、齐、晋这四个字命名的王在亲王里地位最尊,号称叫“一字并肩王”,地位是很高的。

到了清朝,清朝实在不放心把亲王分封在地方,三藩之后,索性不封,给一个好字,礼啊瑞啊,恭啊肃啊,把他们统统留在北京,便于掌管。

点赞7、三亚市 网友:墨染如画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历史上的分封制度从来都是以分封到某地建立行政管理机构的。并且这种分封在三皇五帝的时候就自己出现了。中国的百家姓,很多都是地名,就是分封之后以封地为姓的结果。




到了秦末,由于山东反秦势力的兴起,各诸侯国的贵族也纷纷加入反秦大军。等到项羽推翻秦朝之后,又进行了一次分封,依然延续了封地建政的制度。并且在后来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也是郡国并行。这种制度就一直沿用到了明朝。

明朝时期,朱元璋把他的儿子们封到各地做藩王,结果导致了靖难之役。等到朱棣当了皇帝,他又重新进行分封,规定了藩王无旨不得进京,无旨不能出封地等等。但是王毕竟是王,距离皇帝的位子就差一步,谁又能不垂涎?尽管明朝如此提防,还是发生了宁王叛乱,唐王起兵等等事件。



于是,清朝建立之后的封王就采取了封而不建的策略。一来满清在关外的地方太小,没法把地都封给皇帝的儿子们。二来就是汲取了历代王朝的分封教训,并且规定亲王无旨不得出京。既然没有封地,自然就没法以地名做为王爵的称号了。因此,清朝就用了一种褒奖的词汇来给王爷们册封。于是就有了睿亲王,礼亲王,恭亲王等等封号。

点赞8、随州市 网友:就滚开

这个问题本身是有毛病的,因为这种现象并非明清首创。

皇子封王,是从西汉刘邦开始的,这种封叫裂土分茅,也就是有王爵,有领土,有官署,是正经立国,在这之前的周的分封,封不出王来,因为周天子本人才是王,分封的子侄,爵位最高的也就是侯,反倒是宋国这种前朝殷商之后,封的是公爵。

在西汉法律层面,这些国王,就叫诸侯王,或者简称“诸侯”,注意,真正封的“侯”,比如说张良的留侯,正式的名称是“彻侯”,是军功爵的最高等,在汉武帝时比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改为“列侯”。

这些诸侯王,自己的国家,有自己的宗庙,不和长安的汉室公用一个哦,其实法理上就是单独的国家,只是要对长安的皇帝效忠。

从汉到魏晋都大体是这个样子,只是待遇有所区别,所以,封王的王号,要么是单字的“国名”,比如赵、齐、楚、梁,这是为了标识封地区域,不会出现封赵王,封地在江南的情况;要么就是双字的“郡国名”,比如河间、淄川、济北、琅琊、东海等等,都是封地为郡,这就是“实封”加“就国”。

到了唐代,制度化地确认了,定亲王、嗣王、郡王等级别,但都属于“封而不建”,也就是说,有封号爵位可以领取对应的收入,但是不建国,自然也就没有对应的封国,王号和封地之间不再存在联系。

所以,在唐代,尤其是唐玄宗之后,吉利话的王号广泛出现,比如说他的儿子永王、延王、怀王、信王、义王、寿王,如果硬贴,这些名字也都能说有地名靠得上,但更多得是吉利话成分,毕竟唐玄宗设十王宅,将皇子王孙们集中监管居住,本身就不再是前代的实封制度了。

宋代的宗室管理制度,也是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基本继承了唐制,而且封爵多为终身爵,世袭很困难。

元朝就不细论了,仍近似于草原的分封制度。

而明朝朱元璋重新恢复了封藩建国的制度,明朝早期的藩王有封国、有护卫,有官署,到了明成祖靖难之后,才进一步压缩藩王利益,形成“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到了清朝,宗亲封爵肯定是没有封国的,所以名字往往是吉利话,而不再用地名,不过也有例外,比如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郑和豫应该取得也是地名,不过意思已经和前代完全是两回事了。

既然不再用地名区分大国、小国,大国、郡国,自然也就可以随意一些,比如顺承郡王,克勤郡王、衍僖郡王、平郡王,这仨名字都是一家子的事儿。

点赞9、雷州市 网友:亦难。

实际上王号来源从古代国名转向吉祥字眼的过程远早于清代,至晚在唐朝就已经发生过一次。而明后期许多王号也是取吉祥字眼,把这个归结于清代新制纯属扯淡。


唐代的皇子按惯例封亲王,而亲王封号的来源除了古代国名如秦、赵、魏等等之外,还有的就是唐代的州名。而州名中的取名缘由很多也是来自吉祥字眼。例如唐玄宗诸子中有仪王李璲、永王李璘、寿王李瑁、延王李玢、盛王李琦、信王李瑝 、义王李玼等等,这些是唐代的州名,但基本都不是古国名。


(在王号中大量使用吉祥字眼的唐玄宗李隆基。明人绘像。)


此外唐初有亲王出任刺史的惯例,甚至贞观十一年(637)一度实行世袭刺史制度,其中就有21名王爵担任的刺史。但王号和世袭刺史并不一定一一对应,例如吴王恪世袭安州(今湖北安陆市)刺史,但安陆并不是古代吴国地盘。可见“以古代国名为王号”和“实行分封制”之间并无确定的因果关系。只要皇帝愿意,可以任意安排某王的王号与封地。




再说到明朝,的确明初封王多用国名及地名,但大约从成化朝开始已经用无明确地名意义的国名,且与封地对应不起来。如英宗之子见浚封吉王,中古的吉州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而吉王府在长沙;世宗之子载圳为景王,明代景州在北直隶(今河北景县),而景王府在湖北德安(今湖北安陆市);神宗之子常洵封福王,福王府也不在福建、福州,而在洛阳,等等。可见分封制不要求王号一定来自古代国名,更不一定让封地和封号一一对应。


至于明代最后数个王号信王、定王、永王,如果都在中间加个“亲”或者“郡”字注明等级,和清代的王号看上去又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清代的确有多铎家系的信郡王和永璜家系的定亲王、定郡王。


至于清代的王号,实际上和内亚传统的贵族称号有关,清入关前很多封号是先有满语词、后有汉语翻译的。但选择吉利字眼和分封制没有必然关系。“平西王”从字面上看和云南也没有一定关系,清初不还是把云南省实际封给了吴三桂吗?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