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对自己儿子这么残忍,却偏偏宠爱太平公主?
武则天对儿子都很残忍,却为何对太平公主如此宠溺?
做武则天的儿子,的确是没什么好的。人家家的皇子子凭母贵,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个,却个个活得胆战心惊,和母亲之间也没有什么母慈子孝的戏码,基本上是鸡飞狗跳,矛盾重重。武则天对儿子们都很残忍,原因也不难猜,她不是普通的女人,她想当的是女皇,但皇位只有一个,所以她注定是要和儿子们争权力的。李弘李贤两个和她是要明争,李显李旦两个和她就是暗抢,谁赢了都不会放过对方,所以嘛,武则天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待儿子,也就不难理解了——她又不是普通的母亲,她要做的,是史上第一女皇!
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宠溺吗?
感觉上,似乎应该是宠溺的,因为太平公主不会和她争皇位,也没办法继承李家的皇位,别说太平不能当皇帝,就算是能当,也只能从武则天这传,所以啊,不用担心放心爱。她宠女儿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名声啊,退一步讲,也可以填补心灵的空虚啊。
人们也都觉得太平公主得到了许多宠爱。表面看来,武则天为了上位,杀死了亲生女儿,杀死两亲生儿子,那两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咔嚓掉,只有太平公主,活蹦乱跳地,很自在,不用担心她母亲会杀她,武则天恨不得把一个女人能得到的所有的好处都给她。
可是,这都是在没有权力相争的情况下,才有的“母慈女孝”,一旦涉及到斗争,什么宠溺,什么孝顺,都是假的。
别的不用多说,就拿薛绍来说事。薛绍和太平的婚事,是李治定下的,薛绍的母亲是李治的同母妹,薛绍本人条件相当不错,品性也很好,两人成亲,规格之高,轰动京城,婚后两人感情也很好。李治去世后,薛家站在李唐皇室那一边,和武则天成了敌对关系,薛绍的大哥涉嫌谋反,薛绍并没有参加,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武则天把薛绍一起给弄死了,当时,太平公主25岁,幼子满月。
薛绍的死,对太平的打击应该是很大的,当然了,史书也没记太平的心情,她有没有向武则天求情?不知道是史官没记,还是根本没求。人们知道的是,后来,武则天就增加了太平的食邑,再后来,武则天替她毒死了武攸暨的老婆,让她再嫁了个好丈夫。
这么看,又很宠爱咯?把她丈夫杀掉了,再换个就是,天底下好男人多的是,好男人结了婚,就把他妻子毒死,哎,这思路,真的清奇无比。不管怎么说吧,武则天呢,没要太平公主的命,还给了她富贵荣华,也接受了太平公主给她的各种馈赠,时人看着,母女感情应该还是很好的嘛。
在咱们看来,这对母女,关系其实很平常。放眼看整个历史,和别人家的母女比一比就会发现,也不过如此,只能算是有些感情,至于宠溺,个人感觉谈不上。可是话又说回来,武则天她就不是普通人。
和武则天对待她身边的人来看,她对太平,无疑是相当宠的。武则天成功登顶的路上,死了无数人,包括她的儿子女婿们,对他们来说,太平公主得到的,不但是生命,更是有爱了。
帝王之家,要谈亲情,真的很奢侈。和常人比,武则天无疑是残忍的,但是和汉武比,似乎就又是仁慈了,毕竟她没有把李家的人连根拔起,为了皇位,她也没有一日杀三子,晚年经过多番思考,还政于李氏,没有引起国家动荡,还算是有功德吧。
巴拉巴拉的,抛砖引玉咯。期待朋友们的关注。
武则天的残忍只是对跟她有利益冲突的人,太平公主是个女孩不会继承王位,不会对她的地位构成威胁。
所以她特别疼爱太平公主,假如太平公主是个男孩,她照样会杀掉或者囚禁。
武则天只是嫉恨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的人,她想杀的也是对她有威胁的人,一个小宫女或者一个小公主真的不值的她杀。
她喜欢太平公主也喜欢上官婉儿。武则天有无数的男宠,但是她只找有貌无才的,如果是朝中重臣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重用的至自己的床榻之上的。
这样正是武则天的聪明之处,但是她却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她疼爱和认为最安全的太平公主夺走了她的帝位。
我们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爱儿子相对来说都比爱女儿要多一点,最多也只能做到儿女公平对待。爱女儿超过爱儿子,那是极为少见的。而武则天就是这极为少见中的一个。
武则天对她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真是非常疼爱,在太平公主很小的时候,就给了她很优厚的待遇,而且也比较纵容她。武则天嫁女儿,也是古今少有的豪华婚礼之一。史料记载,太平公主的婚车,大的门都过不去,不得不把门墙给拆了。两边照明的烛火太炽热,把行道树都给烧焦了不少。
而武则天对他的儿子们,则非常冷淡和严厉。她先后把她的四个儿子都立为太子过,但四个儿子都先后被她废了。前面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死得不明不白。史料上多次提到,他们的死,与武则天有关。后面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也是立了又废,废了又立,最终,几乎把他们都折腾成了神经病。
(太平公主剧照)
那么,武则天为什么对她的儿子们那么冷淡,对女儿太平公主又那样疼爱呢?
一、武则天把对所有子女的爱,都集中在太平公主一个人身上。
舔犊情深,爱儿女是人的天性,是从动物那里带过来的本能。武则天也是一个人,她当然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武则天为什么不爱他的儿子们呢?
其实她不是不爱,是不敢爱。
武则天的权力欲望太强,她想一辈子掌控权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唐高宗李治已经被她调理的很听话,朝中的大小事情都交给她去处理。但李治毕竟是要死的,李治去世以后,他和李治的那些儿子们必然要继位,那样的话,就没她什么事儿了。所以怎么着,她都要整治他的儿子们。也许她的心中也是很爱她的儿子们的,但是为了权力,她没办法把这种爱表现出来,只能让他们过得很悲惨。
相对来说,女儿太平公主和她就没有这样的利益冲突。毕竟女儿抢夺她皇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她用不着压抑对太平公主的爱。同时,她把对儿子们的所有爱,都倾注在了太平公主一个人身上。太平公主真正实现了“三千宠爱在一身”。
(武则天剧照)
二、太平公主怎么做,都很讨武则天的欢心。
我为什么说太平公主怎么做,都很讨武则天的欢心呢?
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的那些儿子们不一样,她和武则天没有权利上的冲突。她四处与人打交道,武则天不会觉得她有企图。她讨好武则天或者巴结李治,她忤逆武则天或者忤逆李冶,武则天都不会觉得她有想法。她对时事发表什么看法,武则天也不会觉得她有什么不对。总之,她怎么做,武则天都会觉得她是对的。
再加上太平公主本身就乖巧伶俐,不该说的她不会乱说,惹武则天不高兴的事,她不会去做。这样一来,武则天就更喜欢她了。
(李治剧照)
三、太平公主对武则天有极大的帮助。
我说太平公主能够极大地帮助武则天,并不是说太平公主有多大的能力,她能够给武则天出什么主意,帮武则天做什么事情。而是武则天可以利用她,让自己的势力变大。
武则天真的称得上是孤家寡人。因为她想要做的那件事情,是前无古人的,她根本就找不到什么人商量。就算武家的子孙,她也不可能找他们商量。而且如果她找武家人商量的话,必然要引出前朝大臣喋喋不休的说辞。因为那样做就是“外戚干政”。而“外戚干政”自古都是被否定的。
在太平公主身上找帮助,却可以避免这些麻烦。武则天先是把太平公主嫁给了薛绍,希望薛绍能成为她夺取权力的一个力量。谁知道薛绍不但没有帮助她,反而去帮助李家。所以武则天才会让太平公主和薛绍离婚。重新把她嫁给了武家后人。这样,作为太平公主的夫家,武家人就可以不再叫做“外戚”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武则天独爱太平公主,一是因为她太像自己;二是因为她太听话;三是因为武则天心里有亏欠。
宫廷斗争非常残酷,权力之路遍布血雨腥风。作为权力中心的武则天,更是六亲不认、冷酷无情,手上沾满鲜血。为了权力她可以向任何人下手,包括自己的亲生骨肉。
武媚娘(武则天)为唐高宗生了四男二女,这些孩子不是被杀,就是被废,还有的惨死在襁褓之中。但是,她对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却非常宠爱,这位公主不但安然无恙,还深得武则天的欢心。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也是存在感最强的公主。大唐乃至于中国古代史上,还没有谁像太平公主这样那么知名。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太平公主不甘寂寞,积极插手宫廷事务,在武家和李家的权斗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唐睿宗赐予“镇国公主”。高宗李治和武皇后对自己的这位掌上明珠非常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有一次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看中了太平公主,请求李治将公主赐予自己。武则天一听坚决不同意,为了留住女儿,武则天急忙让人修建了一个太平观,让女儿象征性地住到里面,对外宣称已经出嫁,这才堵住吐蕃人的嘴。
太平公主小时候非常调皮,经常模仿父皇上朝,把大臣上奏和父皇训斥他们的样子学得惟妙惟肖。有一次她还穿上武官的服饰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手舞足蹈,把他们逗得前仰后合。
武则天大笑着问她:“你又当不了武官,模仿也没用啊。”太平公主回答说:“可以让驸马当武官呀。”武则天听了忍俊不禁:“将来一定给你找个好驸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开耀元年),太平公主16岁的时候,武则天把她嫁给唐高宗的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武则天亲自过问女儿的婚礼,把场面弄得非常排场。婚车做得非常豪华宽敞,为了顺利通过,把举行结婚典礼的场馆围墙都拆了。
太平公主第一任老公因为谋反罪牵连死在狱中后,武则天又亲自为 女儿挑选女婿,让她改嫁自己的侄子武攸暨。武则天为不让女儿受委屈,竟然下令处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由此可见,武则天对女儿的爱是真心实意地,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宫廷斗争让武则天眼里只有权力,亲情早已淡漠,为什么对太平公主如此宠爱?
武则天弥补自己愧疚
武则天原名武媚娘,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但并没有得到恩宠,进宫12年默默无闻。直到李世民临终前,她与太子李治互生爱慕之情,另攀高枝。后来李治辗转将她迎接回宫,封为昭仪,开始受到恩宠。为了跟王皇后争宠,得到后位,武昭仪不择手段,不惜亲手扼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
武昭仪这一招果然厉害,因为杀亲生女儿有违人之常情,所以高宗确信王皇后就是凶手,武昭仪就这样轻而易举搬到了王皇后。武则天一直大权在握,杀女儿的事出自野史,正史上是不会有记载的。但野史上记载的,有时候往往可信度更高。
武则天杀了女儿之后虽然目的达到了,但人非草木,她内心痛苦无比,充满懊悔。太平公主降生后,武则天对她爱不释手,以弥补自己的愧疚。
太平公主是665年出生的,当时武则天已经封后十年,宫中地位没有人挑战,她的母性中柔弱的一面开始展现出来。而太平公主又是自己唯一的女儿,武则天对她宠爱再正常不过。
女儿太平公主最像自己
武则天不仅貌美如花,还有心计。不然不会轻易把儿子辈的高宗征服,还能三千宠爱在一身。太平公主非常像母亲,漂亮而多权谋;无论心性和行事模式与她的母亲武则天如出一辙,所以武则天很欣赏自己的女儿。
即使后来太平公主夫婿、驸马牵连到薛绍,也只是惩罚薛绍,使他饿死狱中;并没有责怪太平公主。而且武则天还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给女儿封户增加将近四倍,达到一千二百户。
会讨好母亲的公主太平公主由于第一次婚姻的打击,开始看透人生,及时行乐,作风不检点,除了到民间招收美男,还与朝臣关系暧昧。太平公主知道母亲失去丈夫之后也非常寂寞,她就非常慷慨,不惜忍痛割爱,将自己手里比较英俊的男宠张昌宗,送到母亲那里。
太平公主听话没有野心
太平公主虽然跟母亲一样权力欲极强,但是非常听话,不惹麻烦。太平公主虽然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帮母亲整理文件、出谋划策;但她非常低调,原因是武则天怕产生负面影响。而太平公主也非常配合母亲,从不对外张扬自己干政的事。
所以,太平公主与武则天的关系.既是母女,也是领导和秘书、还是亲密战友。最重要一点,太平公主的政治立场始终跟武则天保持一致。
武则天在晚年,打消了把江山传给武家的念头,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太子,太平公主就支持李显,为他广招党羽、扩大影响。但在维护离家利益的时候,始终不冒犯武则天的男宠,还跟李显、李旦与联名表奏武则天,请封张昌宗为王。
凡此种种,都说明太平公主对母亲体贴入微、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还是她政治上的好帮手,谁遇到这样的女儿不宠爱?武则天驾崩后,太平公主飞扬跋扈,跟哥哥、太上皇李旦和自己侄子李隆基争权失败被迫自尽,留给历史一声叹息。
标题这种说法不够严谨,武则天和其亲生子女们的关系应该分阶段、分角色看待。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一共生育有四子二女,子女们作为武则天在后宫争宠和稳固权势的有力助力,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武则天曾经对他们充满了母爱,用尽力量给与他们最好的待遇。
不过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充满了积极进取的野心。她和历史上不少男性统治者一样,具有刚强果断狠辣的个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旦子女们成为她权力道路上的阻碍,她也可以翻脸变成冷酷的刽子手。
武则天和唐高宗一共生育有四子二女六个孩子,他们分别是孝敬皇帝李弘、章怀太子李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安定思公主李氏、太平公主李氏。
对自己亲生的这六个孩子,武则天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具有极强的慈母心怀。她对他们充满关爱,费心地为他们争取最好的地位和待遇,为他们安排显赫的官爵、为他们安排良好的婚姻。同时,武则天又不是一味溺爱子女,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武则天对子女的管教可称严厉。她的几个儿子都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武则天要求他们读书要用功、做人要知礼、行为要检点,而她的长子李弘的表现可以说是儒家典范的君子了。
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的长女安定思公主。根据史书记载,安定思公主很有可能是武则天为了谋求皇后之位,在和李治原配王皇后后宫争宠斗争中,被自己亲手掐死嫁祸给王皇后的。安定思公主之死反应了武则天作为政治人物为达目的不惜毁灭一切的冷酷个性,不过武则天当皇后之后,又大肆追悼这个早夭的公主,这又反应了她为人之母愧疚的一面。
武则天在安定思公主夭折后,再也没有生育过女儿,在最后一个儿子李旦出生五六年后,已经四十多岁的武则天竟然中年意外得女,生下了最后一个孩子太平公主。因此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尤为宠爱。
太平公主不仅是母亲的小女儿,她的长相和性格也类母,美丽动人聪慧机智,武则天当然是更加喜欢。太平公主长大后被父亲李治嫁给了李治姐姐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公主出嫁时,一路送嫁的火把都烤焦了长安城沿街的槐树,武则天还嫌弃薛绍两个嫂嫂出身不够,甚至想逼他们出妻。一年多后,太平公主生下第一个孩子,唐高宗和武则天为她大赦东都进行庆祝。
不过随着武则天权势欲望的增长,她和自己的儿子们逐渐成为了政治的对立面,因为母子双方都是最高权力的竞争者,因此武则天利用自己的母亲身份和政治权势先发制人对儿子们进行了压制和打击。其中她的长子李弘因病早逝(一说是被武则天毒死)、次子李贤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废黜太子之位并流放(武则天称帝后杀害了李贤)、第三子中宗李显被母亲废黜并惨遭流放、第四子李旦被母亲立为傀儡皇帝长期幽禁。
由于中国古代是以父权宗法制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女儿的身份被天然排斥出家族继承人范围,因此在这场母子之间相互厮杀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虽然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薛绍,但她本人在女皇的安排下得以保全,联姻武家,并继续成为女皇武则天最宠爱的孩子,而且逐渐获得了政治权势,太平公主也利用武皇的信任,在武周晚年以及神龙之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被中宗李显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之后又和侄子李隆基联手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拥戴睿宗上位,并且在睿宗年间继续把持朝政,直到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铲除姑姑。
历史被你误解了。对太子李弘,武则天是非常非常好,真的没有话说,可惜早逝。太子李贤是姐姐和高宗生的,挂在武则天名下,恨还来不及,能对他好?违反人性。太子李显,一个怕老婆的窝窝囊囊老实人,这么大的国家交给他真的不放心,干脆一脚踢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老四李旦,六味帝皇丸,受尽父母宠爱,但李旦是真的有大智慧知道取舍的,聪明人和聪明人打交道很简单的。最后谈太平公主,确实是惯坏了的熊孩子,还觊觎最高权力。她最后灭亡是看不清形势,李隆基扑杀她肯定请示过李旦并得到同意。当时局面很复杂,最好的敌人就是已经挂了的,人头不是韭菜,割了敌人那一党人也就彻底消停了。
说到武则天对自己儿子很是残忍,却偏偏宠爱太平公主的原因,这里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颇具心机,谋划未来。
武则天14岁以秀女的身份,选入后宫成为了李世民的妃子,随着李世民逐渐步入老年,体力不允许他左拥右抱了,临幸武才人的机会几乎屈指可数。
小巧玲珑的武则天,生得容貌姣好,李世民越看越喜欢,高兴之余赐号“武媚,”世人皆称武媚娘。但武则天陪王伴驾几年,没有半点孕育子嗣意思,使她泛起了无限的愁云。
恰在此时李世民病卧床塌,已经到了大限将至,武则天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之事。
无意间她一眼瞟到了前来探望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心说他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开始施展她的全部妩媚本领,竟然勾引起“儿子”李治来了。李治哪里架得住她这番“狂轰乱炸,”被武则天给拿下了!
也就从这时开始,武则天为李治生下了四子二女,依次为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安定公主、太平公主。有了这些儿女,武则天才有了改变身份的砝码。
李治冲破了世俗成见,封武则天为皇后娘娘,武则天终于走出了计划中的一小步!
为了权力,亲情无关重要。
李治为了李唐江山后继有人,册封李弘为太子,李弘也不负父亲的良苦用心,在做监国的时候,打理得井井有条颇受臣民的赞赏。可是随李治行至洛阳时,暴毙而亡,时年二十三岁!
武则天对于这个噩耗竟然无动于衷,如果说是她谋杀李弘,好像没有什么足够的证据,但从中可以看出武则天的“人性冷漠!”
她环顾四周之后,觉得自己剩下的三个儿子,才是她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她要实现她一生的抱负,即“凤在天上龙在地!”
李治只好又立李贤为太子,李贤少年有为,颇具领导才能,这令武则天感到了沮丧。要排除这颗“定时炸弹,”必须得到李治的支持。在武则天吹动的“枕边风下,”昏庸的李治将李贤流放巴州。
公元684年,李治驾崩后,武则天派人到巴州,逼迫李贤自尽,时年二十九岁。
虎毒不食子,何况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武则天怎么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真是“母性如此之恶,世之稀有!”
李贤驾鹤西去后,李显自然要接替皇位,年轻人初步君临天下,也想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照说儿子想有这番作为,母亲应当高兴才是,可武则天的理想怎么实现呢?
一个条件那就是架空李显,李显发号施令几乎等于零,李显的一腔热血变成了愤怒。却奈何不了母后武则天,于是在朝堂之上大发了一通雷霆。
武则天一看,心说小子还有些不服!那么就找个地方让他冷静冷静。这一冷静不要紧,竟被囚禁了十四年。
李显被废囚禁时,武则天已经五十九岁了,但是又不能马上做女皇,迫于压力让小儿子李旦做七年傀儡的皇帝。
这时候的武则天到了六十六岁,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因为她与李旦耗不起时间!一狠心把李旦废为太子,自己做了“大周新君。”
李显第二次复出做皇帝,要感谢两个人,一位是发动神龙之变的张谏之,一位是神探狄仁杰。公元705年,这时的武则天已经病入膏肓,在张、狄二人的苦心劝说下,才同意放出李显。
子母君臣,母子君臣,为了那个黄龙椅子,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将皇家风光无限,演义成了血泪史,这是武则天对儿子残忍的缘故吧!
为什么偏偏宠爱太平公主呢?
这里有五个原因,使武则天对太平公主宠爱有加。
一。太平公主对武则天独揽皇权构不成威胁,封建社会的嫡长子制,是统治阶级一致认可的,天经地义公认的,没有其它只有之一。
二。母女俩的个性极其相似,太平公主作为一个最小的女孩子,不仅武则天和李治很喜欢她,四位哥哥也处处谦让着小妹,这样一来从小就娇生惯养,专横跋扈。
武则天很欣赏小女儿,见她为人处世雷厉风行,从不拖拖拉拉,比起几位哥哥来,要优秀的很多。
三。太平公主是武则天身边最得力的帮手,武则天豢养的男宠冯小宝,因为吃武则天的醋,放火烧了武则天得天命的标志性建筑,这让武则天丢人现眼不说,关键是影响太恶劣了。
派别人去解决这个问题,武则天难以启齿,她想到女儿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真的不负所望,杀死冯小宝后,焚尸灭迹做的悄无声息,这一手令武则天更加喜欢女儿。
武则天是离不开男人的主,知母莫过女儿心,太平公主给武则天寻觅一个男宠叫张昌宗,武则天自然嘴上不说,心里乐开了花。
在铲除异己来俊臣的问题上,又是太平公主首当其冲,协助武则天扳倒了来俊臣,武则天从此才看出,女儿绝对是一位搞政治的高手。
四。太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嫁给了武攸暨,自然是武家的媳妇,可谓亲上加亲。太平公主的这段婚姻,是奉武则天之命才嫁到武家的,你说武则天能不喜欢她吗!
五。武则天到了老年时期,她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问题,生老病死是谁都不能避免的,她只能依靠女儿为她料理后事,这是武则天未雨绸缪的真实想法,所以太平公主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来回答。
李弘是武则天长子,很早就被李治立为皇太子,并派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杨思俭等大佬陪太子读书,每隔五天参决一次政事,李治每次和武后去洛阳休养,就让李弘监国。李弘看到萧淑妃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四十岁了还没嫁出去,顿生恻隐之心,就上表请求把两人嫁了,武后很生气,把两位公主嫁给了李治两个贴身侍卫,从此对李弘失去信任。没过两年就把李弘毒死了,年仅二十四岁。李弘是李治最为中意的接班人,李弘死后,李治一反常态,追封儿子为孝敬皇帝。老子追封儿子为皇帝,李治可谓独一份。
老二李贤,办事端庄得体,从小被李治所爱,李治多次跟李勣夸这个儿子聪明。李弘死后李贤继任皇太子监国,处理政事简洁明快,满朝文武举手称赞。李治亲自写信表彰。李贤也建立了自己的行政班子。但是宫里人却传言李贤是武后姐姐韩国夫人的儿子,李贤听多了半信半疑,武后多次写信批评李贤,李贤更加不安。母子猜疑更甚,武后于是派薛元超、裴炎等人搜查太子府,结果搜出好多兵甲。此事报到李治那里,李治说,孩子不懂事,略施薄惩可以了。可是武后说,李贤心怀篡逆之心,我要大义灭亲,不能赦免。废为庶人。武则天当了皇帝,让丘神勣迫令李贤自杀,年三十四。
老三李显,李弘李贤一死一废之后被立为皇太子,李治死后当了皇帝,尊武后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后。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建自己的班底,于是想把韦后父亲韦玄贞提拔为侍中(宰相职),宰相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其实这只是一句气话,可是裴炎听后立马报告了武后,武后趁势把继皇帝位只有55天的李显废为庐陵王。李显被废期间度日如年,多次吓得要自杀,幸亏韦后跟他挺了下来。虽然后来复位,但是已成惊弓之鸟,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老四李旦,由于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唐高宗宠爱。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对文字训诂方面很有研究。武后废李显为庐陵王后改立李旦为皇帝,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李旦被软禁后宫不得预闻政事,不但不能随意出入宫廷,甚至在皇宫中也不能自由行动。武则天篡唐立周,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最终艰难生存到武则天死后把权力交给李隆基放手一搏方才保住大唐江山。
太平公主是高宗和武后最后一名子女,太平是她的道号。吐蕃前来求婚,点名要娶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后不想让爱女嫁到吐蕃,便修建太平观让她入住,借口公主已经出家避免和亲。16岁下嫁唐高宗嫡亲外甥薛绍。薛绍因参与谋反被武则天杖责一百饿死狱中。不久太平公主改嫁武攸暨。武则天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还处死了武攸暨妻子。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成武家儿媳而避免了危险。之后太平公主一直参与政事,是武则天安抚李武两家的纽带和代言人。武则天死后在与李隆基斗法中失败,被赐死家中。
武则天四个儿子,两个被她亲自杀死,两个被她活生生逼成废人,不可谓不残忍。常言说虎毒不食子,她比老虎还要无情。但是对女儿太平公主却宠爱有加。究其原因,儿子们都是李唐王朝法定皇帝继承人,她想篡夺李唐江山,只好把这些儿子们都搞掉。而女儿没有法定继承资格,所以能够善终。因此一切归根结底都是权力惹的祸。像武则天这种毒妇,可谓几千年中华史罕见。
欢迎点赞。
作为一个母亲,武则天对自己的四个儿子确实有些残忍,长子李弘不少史料认为是被武则天鸩杀;次子李贤从一场风化案演变为谋逆案,最后被逼自尽,背后动手脚的人也是武则天;三子李显当了皇帝又被拉下来,还被贬到千里之外,到需要他的时候,李显还得无条件服从安排;四子李旦见到三个哥哥被母亲整得死得死,贬得贬,只好夹着尾巴做人,一切都是老妈说了算。
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母亲在女儿太平公主面前却展现出了另一面。太平公主从小就很受父母的宠爱,长大后父母又给她办了一场唐朝的世纪婚礼。在她的相公被处死后,武则天又着急的为她选亲,之后又成为武则天执政的好帮手。
这么一对比,武则天对女儿和对儿子确实天差地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中缘由有三点:
其一,在四个儿子当中,老大老二是她帝王之路的绊脚石。老三老四要么自大,要么窝囊,依武则天的个性,她并不欣赏这样的人,即使对方与她有血缘关系。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儿子们的存在对于她的女王梦有着巨大的影响。
其二,太平公主确实继承了武则天身上的不少特点,你看她后期干得那些大事就知道了,她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女性,这也让武则天对她刮目相看。
其三,太平公主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她作为武则天的政治筹码,很好的拉拢了武氏一族。
以下为具体分析:
四个儿子如何得罪了武则天?
武则天是什么时候有了称帝之心的呢?在她为李治处理朝政大事,开启干政之路时,恐怕这个念头就已经产生了。因为在她的筹划下,李治还在位时,她就一步步把自己推上了与李治同等尊贵的地位。
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到咸亨四年(公元673年),高宗与武后都是同时临朝,她与高宗并称“二圣”。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为天后,在她的人生中第一次使用了“天”字,她把自己的身份也抬高到了君权天授的合法地位。
此后,武则天日日临朝,反倒是高宗偶尔才临朝,在地位上已经出现了反转。这些迹象足以证明武则天的目标不止是参与朝政,她也要像男人一样过一把坐龙椅的瘾。武则天称帝是在公元690年,在此之前,她所做的工作就是要逐步清除通往龙椅的障碍,那么首当其冲的最大阻碍就是她自己那些有合法继承权的儿子们,而在所有儿子们当中,首先要治理的就是太子。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当上了皇后,之后长子李弘也就自然被推上太子之位。当上太子的李弘深得父亲高宗的厚爱与重视,他自己也很上进,并赢得了“仁德”之称。公元671年,李治出巡东都洛阳,委以太子监国,可见,高宗对李治信任之深。
但是在公元675年,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时却猝然离世。太子李弘确实身体孱弱,但究竟是不是突然发病离世,这是值得探讨的。李弘8岁便成为太子,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正宗儒家传统观念。他对武则天参政议政的做法很有成见,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在朝中也笼络了一批自己的势力。
更为关键的是,高宗尊崇祖训也是站在太子一边。武则天在太子和高宗的夹击下,甚至提出过退后,虽说这是假意,但足以见证母子间的权力争斗有多激烈。实际上,按照封建皇权的处理方式,高宗完全可以制止武则天参政,但高宗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最后倒向了武则天,与她一起称天皇天后,这也为武则天进一步的行动埋下伏笔。
因此,太子李弘的境地就越发难过了,于是,便有了他突然离世的消息,时年23岁。但即便李弘死了,后来人还是有的,武则天的次子李贤便是接班人。
李贤身强体壮,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但他并不拘泥于礼法,也不像哥哥李弘那样做事谨慎,这样的性格为他日后遭陷害也埋下了隐患。在做了一段太子之后,他的不良习惯也就露出来了,更为大胆的是,他曾借注《后汉书》的机会指桑骂槐,这是让武则天难以忍受的。
再之后武则天也没有对他客气,抓住他的不良习惯,将一场风化案办成了谋逆案,因此被贬为庶民,流放巴州(今四川巴中市)。从675年当上太子,到680年被废黜,五年时间就被踢出局,至684年被逼自尽,时年29岁。
李贤下马了,武则天儿子多,第三位太子走马上任,他就是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在此,我们要提一件事情,就是武则天著名的驯马之道,如何驯服一批烈马,给她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和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实际上,这套驯马之道也是她的驭人之术。
李显于680年当上太子,683年高宗驾崩,李显顺利继位,武则天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距离武则天称帝还有7年时间,为什么她没有在高宗驾崩后马上称帝呢?因为她还没有完全掌控舆论导向,也还没有完全控制朝中势力,培植起自己的铁杆同盟者,所以,她还需要些时间。
但是对于李显,相比对付李弘和李贤已经简单多了,不到一年,李显便被从龙椅上赶了下来,被废为庐陵王,赶出了权力中心。到了四子李旦已成为惊弓之鸟,他完全明白了武则天的最终目标,为了明哲保身,老妈说什么便是什么吧,要怎样便怎样吧。
这么看来,武则天的驯马之道是不是驭人之术呢?从屠子到驯服,她算是做到了,既够狠又够毒,绝对的残忍。
那么,太平公主为什么会是个例外呢?
太平公主的个性及政治性
如今提起太平公主,试问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历史的人多半会说,她也是一个权力的欲望者,而且胆子大,有能力也有魄力,更重要的是还有威望。史书则评价她“多权略”、“频著大勋”,说她是一个既有政治抱负又有政治能量的政坛女强人
或许每个母亲对于子女都有些不同程度的偏厚,太平公主是幸运的。她自出生之日起,就受到父母的超级宠爱,而且她似乎从小就很懂事有天分。在她大约六七岁的年纪,为了给外祖母修冥福,提出出家去当女道士,从此,“太平”成为她的道号。
但是太平受到武则天的垂爱,不仅仅只是出于亲情,背后还有着深层的原因。跟随在武则天的身边,她自然见证了母亲的手腕,凡是和母亲作对的人,都被武则天搞定了。所以,她选择的生存之道是顺从与收敛,当然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母亲喜欢男宠,她便为武则天敬献男宠,比如张昌宗就是经太平公主引荐入朝的,之后他把自己的哥哥张易之也引入武则天的后宫,这两兄弟也祸乱了一段时间。但同时,太平公主作为李唐子孙,对于武氏集团也并无好感。
在唐朝的历史上,太平公主也做了不少大事。比如诛杀酷吏来俊臣,武则天登上帝位后,为了打击反对她的政治势力,建立了匦检制度,鼓励人们告密。一旦揪出反对她的人,便进行严厉的惩罚,由此培养了一批酷吏。来俊臣就是其中势力比较大的酷吏,在太平公主的谋划下,诛杀了来俊臣。
再比如,太平公主还参与了有历史意义的神龙政变,诛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与五大臣拥立李显回归,把母亲武则天赶下了台,因此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
李显当政后,韦后集团崛起,在李显病逝后,为保住李氏江山,太平公主又联合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铲除了氏韦集团,还政于唐睿宗李旦。此后,太平公主也为了自己政治前途,与李隆基一较高下,在先天政变中,被李隆基铲除。
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足以见证,太平公主不简单,而且也非常擅长抓住机遇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具有非常敏锐的政治性 。对于她的这些特点,与母亲武则天有着相似之处,依武则天的性格,她也并不喜欢无能之辈,钟爱太平公主并不排除女儿像她的因素。
此外,太平公主在武则天的政治生涯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与武氏集团的联姻。
太平公主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太平公主一生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嫁给了薛绍,夫妻二人恩爱有佳,婚后孕育了四个子女。但和谐的家庭很快遭遇了变故,武则天为了给自己称帝铺路,策划了一系列“天授神权”的事件。
比如洛水宝图事件,武则天借此事件为自己加了个名号“圣母神皇”。为了庆祝,她要求所有李唐王室子孙都到洛水参加天祭活动。李唐子孙担心这是武则天为他们设的局,目的就是为了将他们一锅端。
于是,李唐子孙终于忍不住动手了,发起了谋反运动,结果以失败结束。不幸的是,薛绍的哥哥也参与其中,薛绍也因此跟着被抓起来下了大狱。尽管太平公主苦苦哀求,但武则天还是没有放过薛绍,时过境迁,如今的她对李唐家族不能手软,留着都是祸患,最终将其饿死狱中。这样,太平公主也就成了寡妇。
但是很快诡异的事情就发生了,薛绍尸骨未寒,去世不足一年,太平公主便由母亲做主嫁入了武氏家族,成为了武攸暨的夫人,此年为公元690年,也是武则天称帝的年份。这桩婚姻发出了一人强烈的信号,那就是武则天有意将太平公主置于权力的争斗当中。
武则天在称帝前已借助李唐宗室谋反案血洗了一波李唐宗亲,这意味着她与李唐宗室的关系已完全破裂,为了填补李唐宗亲的空缺,她需要大力扶持自己的势力,这其中就包括武氏一族。
为了得到武氏一族的拥护,得到他们的支持,太平公主就成了牺牲品,被迫嫁给了武攸暨,有史料说原本选的是武承嗣,太平公主没看上,野史说此人有口臭的毛病。而且为了成全这桩婚事,武则天还赐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夫人,她的狠毒可见一斑。
或许在太平公主的人生理念中是无意于政治的,但是身处权力中心,如果要生存就必须学会运筹帷幄,否则极有可能步哥哥们的后尘,所有的经历都激发了她去奋斗,直致也产生了想当女皇的想法。
不过可惜的是,她遇到的对手是更胜一筹的李隆基,只能说,两强相争,必有一伤,这就是皇室的命运吧。
综上所述,我们也了解了武则天为何不喜欢四个儿子,而独钟情于女儿太平公主的原因。如果有来生,恐怕他们都不愿做武则天的子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