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看完“大彻大悟”的书籍有哪些?
让我大彻大悟的书籍。还是在上学的时候。第一本,还是<唐诗三百首>。
给我朦胧的思想意识,才有了一个完整的答案。拿起笔杆,赞美生活,抒发感情,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
作为一个图书类大号“博库图书馆”的编辑,这个问题我可太有话语权了。
我是一个很爱看书的人,也看过挺多的书,我个人觉得书无好坏,每一本都会给人带来影响。
要说对人生影响重大,或者看完之后会有一些改变和收获的书,那简直不要太多。但其中真正能让人“大彻大悟”的,我认为只有两本。
第一本书叫《霍乱时期的爱情》。
这本书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说过:“《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并且这本书的原著首印量是《百年孤独》的150倍,可见其影响力。
这本书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
没错,这是一本讲爱情的书,厉害的地方在于这本书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果能读懂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不会再在爱情里迷失。
第二本书叫《资治通鉴》。
众多周知,这本书经常拿来宣传的噱头就是:毛主席读了十七遍,还想读第十八遍的书。
我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而这本书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它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也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这本书的内容不仅适用于政治、军事、民族关系,还适用于经济、文化、历史,甚至是个人、职场等它都适应。而且它不仅适应一个阶段,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它都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为你解答困惑。
所以说,如果一生只能读一本书,我建议你读《资治通鉴》,因为它大概是唯一一本适用于所有人,适用于人一生的所有阶段,适用于你遇到的几乎所有状况的书。
阅读修身,多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令人大彻大悟的书籍。
以我真诚真心,竭尽全力为您解惑。
1、《一人之下》(或周易)
我认为令我感触最深的两本书是《一人之下》(或者叫做《周易》)和《平凡的世界》。
这有点儿奇怪,是不是我乱入了。毕竟《一人之下》可是漫画呀,何至于一个漫画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人大彻大悟呢?
《一人之下》中在漫画第238话对整天想入非非无法走出的赵念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教育。
当然这段对西游记的解读也是有很强的颠覆性,无论其是否符合你个人的意志或者想法。但是对我的感触极大。我基本上把这一话全部截图了。但是如果想要有全面的理解,也可以看一下这本漫画。
个人看动画远比漫画多,但是这本漫画值得推荐一下。
当时我看到这个漫画时候,全身一个激灵。有种大彻大悟的感觉。我们读到的书有很多,读到的好书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够让人有所感有所悟的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
为什么我写的时候还要注明周易呢?因为这句经典的话出自《周易》。
(以上图片出自腾讯漫画)
“乾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
这句话出自《周易·乾》,一般用于人事,比喻人初得重用,不仅要整天自强不息,发奋有为;而且一天到晚都要心存警惕,好象有危险发生一样,才能免除灾祸,顺利发展。翻译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整日自强不息,夜晚小心谨慎就好像如临危境,不能稍懈 ,(这样)就没有灾难了。
只有时刻警惕,才能防范我们自己心猿意马,犯下不可更正的错误,所以,曾子也有“一日三省吾身的说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虽然重点有与人交往和师从老师学习方面,但是其也有更多的对自己的反思意味,如果仅仅按照这几句话的表面理解,这样的读书法真的太死板了。
这应该是对我影响最大令我大彻大悟的一本书。毕竟漫画书也算是书籍类型。虽然这句话我从《一人之下》看到的,但是这句话却是出自《周易》,所以我一并都将它们写上。
2、平凡的世界
另外一本,也有令我有大彻大悟之感。
这是从别人的大彻大悟中看到的。这本书大致已经看过八九年了吧,但是那个场景一直记忆犹新。王满银是孙少平的姐夫,一直吊儿郎当,上不顾父母,下不顾妻儿,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忽然有一天,在火车站的镜子前看到自己的面貌,一下子惊呆了。他的头发变白了,也有满面的风尘之色,然后顿悟,立即买票回家,重新做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当时看到这里真的特别感动。
这就像是脑子和思路以及灵魂被堵塞了好久,突然畅通了一样。这次大彻大悟从别人的感悟中得来,也算是很有意思吧。
“他呆坐了一会,无意间拿起桌上的那面破镜子,用袖口揩了揩镜面上的灰尘,举起来端详了一下自己的尊容。
他大吃一惊!他发现,镜子里面竟不是他,而是一个陌生的家伙。瞧他的眼角额头全是皱纹,两鬓角有许多白头发!这是他吗?他奇怪地问。
不是他又是谁!
王满银那颗愚顽痴蠢的心,就象被利锥猛戳了一下。
这是我?我老了?脸上有了皱纹?头发上有了白发?他在这镜子面前久久地发呆。
在这寂静的深夜里,这样呆坐着的时候,他耳边似乎突然传来远方猫蛋和狗蛋喊“爸爸”的声音;他恍惚地看见儿女们戴着红领巾和他们的母亲一块立在罐子村的公路边上,在等待着他回来……
他看见镜子里的那个家伙嘴咧了几咧。
这个逛鬼不由伏在桌子上哭开了,鼻涕涎水泪珠子搅混着糊了一脸…… 王满银似乎从这面破镜子里认识了他是谁,是个什么人,过去曾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我得要回去!”他对自己说。
这个逛鬼猛然间开始想念起了他的孩子,老婆和那个破墙烂院里的家。人啊,真不可思议!
的确,有时候,往往一个极偶然的因素,就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王满银得感谢大上海小旅馆里的这面镜子。它不仅照出了他的嘴脸、他的衰老,而且也照出了他前半生荒唐而愚蠢的生活。这是一面《西游记》里的照妖镜,照出了“妖怪”王满银和人的王满银。
王满银一旦“觉醒”,也没有太多的心理过程。反正他一下子开始对他过去的生活厌倦了,而立刻想回到老婆和孩子们的身边——他甚至都等不得天明了! 这一夜他无心再睡,他就坐在这张小桌前,尽管脑子很乱,但想的完全是罐子村,老婆,猫蛋,狗蛋……他真奇怪自己不呆在罐子村家里享福,为什么这么多年逛到外面来受罪呢?两个娃娃多亲!听说念书都很能行。老婆也多好!带孩子种地,侍候他好吃好喝;而且他什么时候想和她睡觉都由着他,何必在外面看人家搂抱亲嘴呢?自己的老婆情愿怎亲哩,还不要花钱!
天一明,王满银便火烧屁股一般急着蹿上了西行的列车。这个一改旧性的人,归心似箭,恨不得马上就回罐子村。
他下了火车,便跳上汽车。一路上任何新奇事都再不能吸引他了。
到黄原时,他在东关把那一箱袜子胡乱卖掉,钱全部给老婆和孩子买成衣服,就又蹿上了开往老家的汽车……逛鬼王满银没到年根而破例在秋天回到罐子村,立刻成了本村的一条大新闻!
又据到兰花家串过门的人回来说,这家伙此次返家不准备再出去逛了。人们更是惊奇不已。
哈呀,这不是半夜出了太阳?
“狗改不了吃屎!”有人不相信地摇头说。
但是,王满银的确是不准备再出门了。
这个逛鬼竟然真的开始依恋起了这个家。
唉,细细一算,他已经是快四十岁的人,逛了多年门外,逛白了头发,却依然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他又不是个天生的白痴,一旦悔悟,也会象正常人那样思考问题。他现在才意识到,他一生中唯一的财富,就是这个含辛茹苦的老婆和两个可爱的娃娃。现在回想起门外风餐露宿的生活,他都有点不寒而栗,甚至连去黄原的勇气也丧失了。他突然感到自己脆弱得象个需要大人保护的儿童。在他眼里,如今身强体壮的兰花不仅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母亲。他甚至感到连猫蛋和狗蛋都比他强大。两个孩子说书上的事。他在旁边敬畏地听着。而当孩子们亲偎着他,叫他“爸爸”的时候,他感到“荣幸”并为此而心酸……过了一些日子,王满银竟然对妻子说:“我也跟你到山沟里去。”
“甭!你多少年没劳过动,乖乖在家里盛着!那点地我能种了哩!”
可怜的兰花坚决不让男人去劳动。只要丈夫不再离开她,夜夜搂着她睡觉,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了。现在,别说那些地,就是再给她一些地,她都有心劲种哩!只要满银在她身边,她不仅不让他劳动,还想办法让他吃好喝好。家里好一点的东西她都舍不得吃一口,总是让男人和娃娃吃。她确实也把男人当娃娃来养——她满心爱他啊!
王满银尽管不是好庄稼人.但在农村妇女的眼里,他是个很有情趣的男人。他性格活泼,爱耍爱笑,唱起信天游来嗓音震得岸瓜瓜响。正月里闹秧歌,鼻子上划块白,身上斜挂驴串铃,手里甩着绳刷子,能把人笑死!
当然,夜里的炕上生活,他也能让兰花心满意足。
满银如今对妻子产生了一种缠绵感情——这是长期单身生活的自然结果。真的,如果是兰花白天出山去劳动,他呆在家里还怪想她哩!
因此,他不听妻子的劝说,硬跟着她出山去了。当然,他对农活相当生疏,又确实吃不下苦,也干不了什么活。他只在妻子劳动时,中间跑回家给她提一罐喝的,或拿一点吃的。要么,就给她说些外面的新奇事,说些怪话,或唱一段子信天游。兰花高兴得都忘了劳累。有时候,这个二流子也转悠着在附近的地里捡一点柴禾。他就象一只老绵羊,天天跟在妻子身边。这使我们想起几年前狗蛋跟他妈出山的情景……每天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兰花肩着劳动工具,王满银胳膊窝里夹着几根他捡来的柴禾,夫妻二人就双双从山里往家走,王满银一路上还咧着嘴唱信天游哩!
到家以后,兰花做饭,满银烧火,儿子狗蛋爬在小桌上做作业。女儿已在石圪节上初中,星期六回家来……王满银收心务正的“事迹”立刻传遍了东拉河一带的村庄。据说罐子村的艺术家王明清已经把满银的事编成了秧歌剧,准备春节作为罐子村在石圪节乡汇演的压轴戏;同时还听说王满银自告奋勇要演他自己!
孙玉厚全家人也都知道了王满银的情况。玉厚老汉虽然对这个“坏松”女婿照旧满怀怨恨,但心头总算舒展了一些。不过,自女婿回来,他还没去罐子村——他的别扭情绪也许得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除。
(为了防止角色形象影响个人的体验,因此就不放这个电视剧中王满银的形象了,这样对没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书和电视的人也不是剧透了)
平凡的世界的功力真的很不一般,不仅主角生动饱满,配角也很出色,看过这本书的书绝对对这个形象难以忘怀。甚至于这种浪子回头也特别令人感慨和动容。
爱读的一个原因就是能够弄别人的生活中,发现照亮自己世界的阳光吧。
阅读修身,再次多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以上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以我真诚真心,竭尽全力为您解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阅读修身。阅读修身:一个关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会,小说,热爱阅读的教育领域创作者。
金刚经,无量寿经,妙法莲华经,等等,很多佛经都会让你大饱眼福,觉得自己活得真是遇到宝了。如果你也喜欢看看吧,决不吃亏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著作,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书就是毛主席著作,《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毛泽东文选》《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论持久战》《毛主席诗词》等因为毛主席著作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使中国人民由社会主义奔向共产主有了正确方向。凡是真正的中国人都是世世代代怀念感恩伟大领袖毛主席。当然是毛主席著名的还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被广大群众称为,毛主席的老三篇。毛主席著作,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虽然,是毛主席在延安时,出席张思德烈士的追悼会上,毛主席亲自讲的悼词,但这也是毛主席革命的为人民服,奋斗的一生。因此,后来,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有关纪念白求恩,主要是歌颂伟大的白求恩,是个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延安,不顧个人安危,为抢救八路军伤员而光荣献身的崇敬国际共产主义精神,至于毛主席们愚公移山,主要是毛主席运用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激发人民军民的奋勇向前,永不止步的打败一切反动派,取得最后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因此,老三篇是我们的做人做事的精神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当然,我也喜欢毛主席的老三篇,也是学习老三篇,边学边用,活学活用成长起来的。而且,我相信,我们在毛主席时代工作的人,都会读老三篇,不少人还会背老三篇,因此,都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努力奋斗的干好自已本职工作,为国争光而自豪的人生。
爱民者、民恒爱之,为民者、民恒卫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有一个人却燃尽一生,写出了千古巨著。
谢谢邀请,我是沈坤,财经领域创作者,拥有35经验的资深营销策划专家,我用亲身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1997年,我从上海一家图书馆里买到一本“创新思维”的书籍,看完这本书,让我真正的大彻大悟,甚至改变了我坚持了好多年的世界观。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人类使用了2400年的逻辑思维第一次提出疑问,并对太多逻辑观点进行剖析和反驳。
譬如:在逻辑思维模式中,知识的价值非常高,所以我们要读书;而在书中,作者认为知识没有价值,或者知识的价值在于使用者的思维能力;同时他也认为光读书没有思考也没有意义。
更为叛逆的是,他认为一个人拥有小学知识就足够,不要在多读书,而应该加速自己的大脑训练,让人的思维能力超越所有人!1998年,我正式开始探索大脑思维技能,并不再读书,而是每天进行思考训练,同时反思以前的大脑观点,然后一个个给予破解。
从1998年开始,我学会立体和透视看待世界,并把原来的世界观彻底打破,学会了宇宙观,也就是说,人,在宇宙中是一个特别渺小的生物,比蚂蚁还可怜。地球在宇宙中也只是一个小星球。由此,我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了新的认知。我的世界里不再有家、民族和国家,而只有人与人。
在营销领域,我的思维技能立刻让我看透传统营销的弊端,并成为中国营销界唯一的创新破局专家。当别人还在为“爱情需要金钱”的观念时,我却用我的思维技能,快速俘获了完美的爱情。当普通人都在买房买车做股票的时候,我却叛逆到“不买房、不买车、不存钱、不要孩子”,过一个超脱于世的消费者,一个人没有负担就生活轻松。
这个思维技能又让我的大脑成为了一台赚钱机器,我想要多少钱,我就能赚多少钱。我想要什么就能要什么。同时,我还能看透身边的人的烦恼,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深刻感悟。应该说,这本书,让我的大脑彻底感悟,悟透了自己身处的社会!
看完《邓小平文选》才悟到改革开放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如果条件允许,再早改革开放二十年,人民就不会挨饿。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现在坚持深化改革,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大彻大悟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前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某一刻觉悟。
分享一下,引领我走上大彻大悟这条路的书:《平凡的世界》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高三的时候,那时候课业特别繁重,我在晚上抽空看了这本书。这本书带给我我启迪最深的有三点。
第一点:人生是需要觉醒的。
《平凡的世界》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从这句话里面我意识到人生是需要觉醒的。有意识的去追求觉醒的时候和无意识的让它自然的觉醒,这两种觉醒花费时间的量级相差很多倍。
第二点:好书中有你追寻问题的答案。
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在求学期间读了一些好书,像《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书为他打开了一扇门,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如果觉醒是一个宝藏,这个宝藏被一扇扇上锁的大门锁着。好书就像一串钥匙,拿着这串钥匙,通过不断的尝试,你就有可能打开这一扇扇上锁的大门,得到每一扇大门后的宝藏。
第三点:认准一条路,就算有千难万阻,也绝不认输。
《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了各种磨难,但是他没有在这些磨难面前低头,而是迎难而上,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觉醒,我觉得是这个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想要得到这么珍贵的东西,一路上横列在我们面前上锁的大门一个接一个。你只有保持足够的耐心,永不服输的精神,才有可能打开这一扇扇上锁的大门,得到里面最珍贵的宝藏。
报刊亭的大爷,教我看什么书大彻大悟!说的很有意思,分享出来。
我家楼下有个报刊亭,一天到晚就卖几瓶水,几本故事会,摆满了书刊杂志没有人买。老板是个老大爷,喜欢看书看杂志,他说话很有意思。我常常问他问题。
我问他:有什么书籍是可以看完之后大彻大悟的。
他说:有啊,街边报刊亭里的《故事会》,和那些杂志,还有那些报纸。或者说手机上有很多这样的鸡汤,各种文章这些和图书馆里的藏书一样都有这样的功能的。
我哈哈大笑,我说:你这真会开玩笑。那要是这样大家都在报刊亭里随便买本书,就去大彻大悟了。
他说:大彻大悟的不是哪本书的力量,而是你自己的力量。
要看你这个人有没有开启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当你看到一些文字,你就能够得到启发,启动你内心智慧。
如果你有开启这个通道,那么任何文字对你来说都是可以得到领悟的,甚至有可能触发你大彻大悟。这世上有哪一个字不能拿来领悟呢?
照这个道理,这世上有哪一件事有哪一个人不能拿来领悟呢?
我们之所以开启不了这个通道,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用一些知识,用一些别人传授的东西来填补我们的大脑。我们总认为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等我们知道了就大彻大悟了。于是我们苦苦追寻着这样的东西。
我们不远千里跋涉去找这些东西,去站在我们认为有灵气的地方,去靠近我们认为有神通有智慧的人,去寻找这些让我们惊艳的文字。
可是你的心的通道不开启,即使你找到这些东西,你依然只不过是用一种谋取的模式来填补你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对升华的奢求。如此这样大彻大悟一定能离你很远。
我说:我只是希望你推荐我看几本书,你跟我说这一大堆。照你这个道理,拿着一本八卦杂志,看一些无聊的八卦,难道也能大彻大悟?
他说:我刚才说了,你要开启这样的通道,才能有这种机缘。如果人的心有很多种模式,其中有一种模式勉强可以叫做共振模式。
你如果能调到这样的频率和你的环境共振。也许你能感受到你环境中的任何一件都是归于那个本质的。
你坐在某处闲坐,看着墙上的树影子。你坐在咖啡厅里,随手翻开一本书上的那几行文字。你穿梭在人群中,偶尔听到耳边身旁人所说的那几句话。
一草一木一动一静。都是你拿来修心领悟生命智慧的好素材。
我说:我不太相信你这种鸡汤,我觉得有好书和能够让我开启智慧的文字,我都应该赶快吸收,怎么可能随便就行了。
他说:确实,问题是你要真吸收才行,一般大多数人是吸收不了的。
我有个朋友家里书柜里面放了很多很多关于修行的书籍。我常常能够在里面看到我都很想要找的那些版本。基本上各大名师的开示各种经典。他都搞齐了。
可是我这位朋友为人非常刁蛮泼辣,身边的人常常被他搞得很烦,他脾气又大,做人常常很计较利益得失。所以自己的烦恼也非常多。
有一次我问他这些书你有时间看吗?他说大概都看过一些。我又问他,那对你有帮助吗?他说其实我也都不记得了。
所以吸收没吸收是看你懂了这个道理之后有没有去做。正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我们时常就是喜欢做那个闻道的上士,却从来不勤而行之。
一个人如果能够真实去行道,这是最值得称赞,最难能可贵的。
虽然说求道不能抱着一种过于苛求的心态,然而你不去行不去做还是不行的。
我说:有时候我觉得很多人进入修行的初步是很贪心的,那这样好吗?就像我们去贪婪大彻大悟。
他说没有这样的贪心,常常也走不到这个圈子里来。但是重要的不是你因为什么进来,而是你进来之后应该怎么样。
如果你一辈子总是在贪图所谓的大彻大悟,那可能这一辈子也就很难有所成就了。
有的人一开始求道心切,确实是抱着贪心进来的,可是那种贪心很纯粹很炽热。他因为在这种贪心上。能够做到极其的执着,能把这件事做到专一,做到锲而不舍。
当然还是有功效的。有时他能够遇到一些明师,稍微点拨指点一下,破除这种贪婪的执着,马上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问题是你要行动起来。才有所谓彻悟的可能性。
想看几本书而得到大彻大悟的,这种贪心并不是说有多不好,只是他有一种不完整的认知偏差,缺陷就是常常有这种贪心的人不太重视实际的行动,只是重视文字上的理解。
真正所谓有上根大根器的人,能从文字上听闻而马上领悟的极其极其地少,而且这种领悟也建立在他的其他方面良好的根基上,正所谓顿悟其实也就是渐悟嘛!
在古代,一个人能够看到一本好书,听到一些好的道理是很难的,一般人穷苦大众布衣,没什么太多机会看到什么好书。
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金刚经》,这样的书像六祖慧能能够在机缘下听到别人念一下,念到他动心之处。
已经是非常厉害的缘法了,所以他们凡是听到这种东西都很珍惜。因为珍惜当然勤而行之。
可是我们现在太容易了,打开手机可以一分钟内搜到大藏经所有内容和所有大德善知识的开示,你可以拿一个星期什么都不干就是看就是听。可是,看完听完回到生活中,毫无改变。更不用提大彻大悟了。
实际上不要说大彻大悟,小悟一下,也是稀有难得的,小悟不断,就有大悟嘛。可是不行不修,自然小悟也没有。住在藏经阁里面也没有用。
我问:不能大彻大悟,是因为不愿意去行动,不去勤而行之,那么,书和文字,到底有没有分别,是不是有些文字就是厉害就是好就是高妙。难道金刚经道德经这些和街边故事会真的一样吗?
他说:文字和世界上的事都一样,都有分别,都有各自的作用,故事会是给人看故事的,老人报是老人看的,金刚经是修行人破相执的,怎么会一样呢?
可是这个分别,和万物的分别一样,都是你心意识的分别,你如果因为这样的分别,变成趋高弃低,一定会走向清高我慢。
如果你知道在性相上本质上,这些文字无二无别,都是你窥破大幻的工具而已,那就意味着,你可以在诸相非相上延展开去,开启这样的心的通道,凡是眼耳鼻舌身意所受,皆能有机会因此破执化空,彻悟本来。
这就是为何古代禅宗祖师们,一会睹桃花悟道,一会见流水悟道,一会看见野鸭子飞了也悟道,因为万事万物何不是彻悟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