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政府坚持把甲午战争打下去,结果会怎样?
一种战败,是国家战败;一种战败,是政府战败。
一战中的德国,军队还能打,但国家已经废了。再打下去,德国人民就要饿死。所以,德军虽然还在征战法兰西,但德意志只能认怂投降。
二战中的日本,军队打废,国家打废。再打下去,天皇哪知道美国人有几颗原子弹。所以,与其亡国灭种,还不如赶紧投降。
这是国家战败。国家战败,不投降会咋样?会灭国,就这么简单。
1866年普奥战争,开战之前,欧洲各国普遍认为奥地利必须赢、普鲁士必须死。奥地利帝国,可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底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普鲁士算个什么东西?但是,一交手,奥地利那叫脆败,是真打不过,总共扛了7个礼拜,然后投降了。
1870年普法战争,情节差不多。19世纪初,法国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打遍整个欧洲。法国陆军必须是欧陆第一强军。当时的拿破仑三世从骨子里瞧不起普鲁士。但是,一交手,法兰西也叫脆败,对普宣战45天后投降。战败赔款比中日甲午战争的赔款还要多。
但是,奥地利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是国家战败吗?如果不投降,会被灭国吗?奥地利和法兰西即便再脆再怂,也不会在六七个礼拜内被灭国。
所以,奥地利和法兰西,距离亡国还早着呢。既然国家不会亡,为什么要投降?
再不投降,两国的皇帝大概率被抓了俘虏,两国的政府肯定要倒台清算。而当时的拿破仑三世,基本已经是普鲁士的俘虏了。
这都是政府战败。
国家战败,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亡国灭种加政府倒台。这是最惨的结果。而政府战败呢?
只是执政的政府、现在的这伙统治者不行了,是他们认怂了。却顺带着国家一起认怂了,但国家并没死、还活着。甚至,有的情况下,国家并没战败。如果换个政府、换个皇帝,国家还能继续打。
普鲁士发飙了。它不仅要抓了人家皇帝、打垮人家政府,还要灭了奥地利和法兰西,这个可能吗?
普鲁士没有吞并两大帝国的野心。法兰西帝国不论,只说奥地利,说德语的人口是主体民族。然后问:普鲁士能兼并奥地利吗?
你就是把奥地利送给俾斯麦,他都不要,吃不掉也消化不掉,关键是不想吃。普鲁士从始至终都打算建立一个小德意志,连南部的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和汉诺威都不想要。所以,灭国奥地利是没影的事。因此,奥地利战败、法兰西战败,只能是政府战败、皇帝战败,而不是国家战败。
然后,再看中日甲午战争。
先问一个问题:日本能够吞并当时的大清吗?
甲午战前,日本的常备军是63000人、预备兵是23万人。这是极限。但这个兵力规模,别说撒到整个中国,就是撒到朝鲜和中国东北也不够。关键是日本的国力不支持。甲午战争,对于日本,叫越海征战。把这个规模的远征军队派出去,要花多少钱?
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在鼎盛的时候到达过五十万,而且全在本土作战。但是,大清亡国了吗?清朝是无能、八旗是腐败,但不需要他们动手,曾国藩的湘军就给搞定了。
所以,越海征战的日本,无论是兵力规模还是国家实力,都不足以灭国大清。此时的日本,勉强可以类比欧洲的普鲁士。
那日本为啥打仗?
1887年的《清国征讨策案》,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详细蓝图。就战争要达成的直接目的来看,这个蓝图给出的答案,只是城下之盟。即:
欲使清国乞降于阵前,以我海军击败彼之海军、攻陷北京、擒拿清帝。
但就长远来看,这个蓝图也是一种分裂中国的狂妄,如:
要将自山海关至西长城以南之直隶、山西两省之地、河南省之黄河北岸、山东全省、江苏省之黄河故道、宝应湖、镇江府太湖、浙江省之杭州府、绍兴府、宁波府东北之地,以及第二项所列之地区划归为本邦版图。
这是日本要拿到的地方。但这就扯大了。因为你日本这是打算要了满清一族的命。清朝即便打到当裤子,也不会答应这种领土要求。所以,不说是狂犬吠日,也只能说是长期目标。而在长期目标中,日本认为大清应该被削成啥样,才合适?
将东三省及内兴安岭山脉以东、长城以北之地分与清朝,令其在满洲独立,在清国本部。
日本人相当了解中国历史,你满洲人才是侵略者,所以大清应该从哪来回哪去。那其他的地盘怎么办?
则迎明末后裔建立王国,割与扬子江以南之地,使之成为我之保护国,以镇抚民心,在扬子江以北、黄河以南,再行立一王国,使之为我所属,在西藏、青海天山南路,立达赖喇嘛,在内蒙古、甘肃省之准噶尔,选拔其酋长或人杰,使其为各部之长,且受我监视。如是分割十八省,在满洲立一国,区划西藏、蒙古,平均其力。
日本人都准备请出明朝后裔了。所以,长期目标,一定是分裂中国。但是,指望甲午中日战争完成这个任务,却不现实。
打仗还是要看军人怎么说。日本军人,主要是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官员,这些人分别写了进攻中国的六个方案。
这六个作战方案,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构想是:以联合舰队击败北洋舰队,取得黄海和渤海的制海权,然后占领旅顺和大连湾,深入辽东半岛;占领威海卫,夺取山东半岛;最后经山海关直逼北京。
这六个方案的构想,最为接近甲午战争的发展态势。但真实目的是什么呢?还是直逼北京,换取城下之盟。
为什么不能进一步,攻下北京、抓了皇帝,然后实现《清国征讨策案》的长远目的?
这不可能。
以《中国近代军事史》的资料:日本陆军总共7个师团,计14个旅团,兵力12万人,这应该是动员之后的兵力,加上后备兵力,日本可动员23万人。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实际出征的兵力在17万到18万人之间。
这就是极限。但能不能再多一点儿?
人还有、兵能招,但枪炮装备以及后勤运输怎么解决?军队要从日本本土运到中国,这个成本太高。日本是这幅德行,那清朝呢?清朝光练勇就可调动35万人。
马关议和的时候,日本甚至调动了东京湾和下关海峡的守备部队去进攻澎湖列岛。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赶紧上书大本营说:“大举远征,防卫尽撤”、“第三国(指俄国)虎视眈眈”。
啥意思?你们倾巢而出了,俄国来了,咋办?关键是日俄关系一直不好。
1891年大津行刺案,一个叫津田三藏的愣头青,差点儿刺杀了俄国皇太子。这个皇太子就是尼古拉二世,在1894年当了沙皇。
俄国人在这个时候捅你日本一刀,怎么办?当年你干我家沙皇、今天我揍你家天皇,这不过分吧?
这就是日本人的国际危局。而中国战场上,也不怎么样。
1894年10月,日军轻取九连城重镇,清军望风而逃。日本人在《日清战争实记》是这样记载的: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而日本随军记者甚至感慨说:“东西旦夕相望,庶民子来”,古人之言,不欺我也。
日本人的描述竟然是这种脚本:兵临中国如王师驾临,而中国百姓竟箪食瓢饮以迎王师。
如果真是这样,那为什么还有旅顺大屠杀?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有些话,你一定要看是谁说的,以及他为什么这么说。肯定是日本人说的,而且是怎么好听怎么说。为什么日本人会这么说?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候,大清要在条约中自称中国,但日本坚决不同意。日本认为你满清本来就是占据中原的夷狄,现在又被我打成这样,还怎么好意思自称中国。
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我们才是中国、大清是夷狄。正是因为这种古老的意识形态,所以日本人才会把战争中的自己描述成中国百姓要箪食壶浆的王师。
但是,中国人真把日本当成王师驾临吗?
并没有。日本进攻辽东的时候,当地猎户两千余人加入了依克唐阿军,“其中多能战之士,先后斩倭二千余名”。1895年1月,辽阳民团奋勇出击,致使日军不敢轻进。而岫岩州(今岫岩满族自治县)的煤矿工人以及村民,还组建了乡团,自发抗击日军。
这就是民心可用。如果都是这个样子,日本别说什么长期目标了,就是兵临北京也不可能。我们往往依据地图来评估形势,但地图恰恰误导了我们的评估。
野田正彰写的《战争与罪责》,里面有很多侵华日军老兵的战地描述。其中一个日本军医说:日军占领了太原,却只是占领了太原一座城,太原城外全是危机和仇恨,动不动就有日军士兵被弄死。
这才是真实的情况。你的确占领太原了,但太原能成为你的根据地吗?不能,只是负担。所以,占领旅顺的日本也差不多是这种窘境。否则,你根本解释不了日本人为啥要屠城。
既然民心可用,那么,大清为什么要签订马关条约呢?跟日本人打,死磕到底,打不死他们也能累死他们。
问大清为什么投降,也应该问一下奥地利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为什么要投降。不投降、不赶紧结束外战,本国政府就要倒台、本国皇帝就要下台。
对于国家可以不投降,咱们还能死磕。但对于皇帝,不投降就得死;对于政府,不投降就下台。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既然大清可以投降,那日本一定见好就收,它跟普鲁士的套路必须是一样的。至于灭了大清、把大清赶回满洲甚至肢解中国,这些只能是想想。
帝国最关心什么?政府最关心什么?帝国最关心皇帝是不是自己,政府最关心权力在不在自己手中。
大清可以继续打,但打下去的结果:
一个是日本累死了。这时候,谁能保证沙俄不动手、英国不动手?在日本抢到的殖民地,那也是殖民地。
一个是大清倒台了。忠顺的科场举子,大清的预备干部、中国的地方缙绅,居然搞了公车上书。接下来,凭啥不能换个皇帝、换个朝廷。
大清是帝国,他的思维范式跟法兰西和奥地利,如出一辙。简单说就是:宁愿割地求和,也要忍辱偷生、委曲求全。而且,大清的逻辑,更为不堪。
钱穆认为满清是一个落后的“部族政治”。什么叫“部族政治”?就是为了维护小团体部族的利益,而死死抱住旧制度不放。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足以解释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大清。因为大清不算弱者也没被淘汰,而它却被打败了,成了生存下来的弱者。那应该怎么解释呢?
群体中的自私打败无私。无私的群体打败自私的群体。除此之外都是注解而已。
所以,这就是一种群体中的自私。近代中国,在对外战争中一直吃亏,根子就在这里。
中法战争不败而败,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大清朝就不能跟外边打仗,但凡打仗必须吃亏。李鸿章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而年轻气盛的光绪皇帝却只有尝到战败的苦果后才会认识到。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甲午战争的最后,如果晚清誓死不降、坚持抵抗到底的话,日本人是毫无胜算可言的。
试想一下,后来发生的抗日战争,我们是怎么取得胜利的呢?实际上也没啥好办法,真正的办法只有一个:全民抗战,即使正面战场打不过,拖也把日本人给拖死了。
世界上所有的战争失败只有两种:一种叫做,国家彻底的战败了;另外一种叫做,国家尚且能战而这个国家的政府却率先投降了。
二战中的德、日两国那就是典型的国家战败了。德、日两国已经把所有的战争潜力都发挥出来了,但是还是不行,再打下去的话就会亡国灭种了。
这就是典型的整个国家被打崩溃了以后,没有办法才最终选择投降了。
同样是二战期间,法国人那就是典型的政府战败了。当时德国打法国的时候,法军伤亡并不大加在一起的伤亡才30万人不到。可是法国人却义无反顾地选择投降了。
这就是典型的:法国这个国家完全可以继续坚持战斗的,可是当时的法国政府却率先投降了。
中日甲午战争那也是典型的——慈禧不想打、也不敢打了。但是对于晚清整个国家来说并没有战败,完全有能力与日本人血战到底的。
甲午战败的结果对于晚清来说可谓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甲午战争以前,尽管晚清打不过英国人、打不过法国人、但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是不错的。
甲午战败以前大清朝好歹还算是亚洲第一强国、日本当时在我们面前还是不敢放肆的。很多人肯定会不同意我的说法,大家会说:甲午战败以前,大清朝不也是照样的被打败、被迫割地赔款吗?
我想说,被人打败很正常,关键要看对手是谁了。历史上不可一世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都被无情地打败过。当时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输给当时的英国人其实也不丢人。
话说回来,日本人当时不也是被美国人砸开了大门,签订了屈辱的《美日友好和善条约》吗?说句不该说的话,当时整个亚洲人从心里面都认为:败给欧美列强那是不丢人的。
可是我们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人打败以后,这国际地位从此就一落千丈了。大清朝完全成为了:列强们眼中的“盘中餐、筷中肉”、彻底的任人宰割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了,输给欧洲列强在当时那是属于正常情况。可是输给自古以来都是自己小弟的日本,那就彻底的证明了——晚清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了。正是甲午战败以后,外国列强又重新掀起了瓜分晚清的新的高潮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晚期坚持打下去、誓死不投降的话,日本真的有实力完全占领大清朝吗?
甲午战争以前,日本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明治维新运动,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可是日本的整个体量就在那里摆着在,国内的总体战争实力那还是极其有限的。
当时日本勒紧裤腰带,才搞了常备军63000人、预备兵是23万人,这已经是极限了。日本当时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如果再加大征兵力度的话,估计就要饿肚子上战场了。
但这个兵力规模,别说完全占领大清朝了,就是撒到随便一个地方那也是不够的。关键还是日本的国力不支持。
日本天皇当时为了建造海军军舰,甚至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日本国民都开始捐款了。这也说明:日本人当时已经属于是竭泽而渔了。
大家都知道,甲午战争导致我们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了。我们来看看,当时日本的海军实力如何呢?
截至1894年7月海战前夕,日本海军拥有军舰69艘,总吨位超过70593吨。其中超过一千吨的无防护军舰10艘,炮舰7艘,鱼雷艇37艘,改装巡洋舰4艘,合计千吨以上主力舰21艘。
以上就是日本军事实力的全部家底了。这点实力难道能够完全占领大清朝吗?
想想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算上预备役才30万的兵力;海军的所有舰船才7万吨左右。这点实力是根本不可能占领大清朝的,只要大清朝坚持战斗的话,日本人一定会被打败的。
当年太平天国巅峰的时候,兵力那是在50万人以上的。可是大清朝败了吗?
虽然绿营不行、八旗军也不行,但是大清朝整出了一个曾国藩的湘军,照样摆平了太平天国运动。没办法,太平天国运动要的是慈禧的老命。
可是甲午战争的最终结果却是无情地打脸的,甲午一战大清朝那是彻底的战败了。战后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不光赔了日本白银两亿两,还割了好几块地方给日本。
日本人拿着大清朝赔的钱,送的地,往后又开始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最终导致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其实当时日本高层对晚清的战争态度也是无比心虚的,他们非常害怕晚清反悔从而孤注一掷地战斗下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李鸿章在马关签约的时候被日本的“愤青”打了一枪,导致李鸿章不能正常地谈判和签约了。这下整个日本高层都炸锅了,他们不但严惩了凶手,还天天派最好的医生给李鸿章治病。日本国内的高层也是登门给李鸿章道歉等等。
日本人之所以要摆出这个姿态,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极其害怕李鸿章借故不签约了,然后回国继续再战。当时日本已经打的是山穷水尽了,万一大清朝真的不签约继续战斗的话,日本估计也就耗不下去了。
我们一起来简单地分析一下:为什么晚清慈禧急于和日本求和呢?
甲午海战的结果就没啥好说的了,大清那是战败了。我们来看看:大清朝的军事上损失到底有多大呢?
一是,北洋舰队那是全军覆没了,几乎所有的军舰要么被击沉了、要么被日本人给俘获、要么为了防止日本人俘获自己给炸沉了;
二是,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的是,大清朝的军队人数损失那是极其有限的。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海战、陆战加在一起的话,晚清的军队只损失了4万多人而已。反观日本的话,他们自己也有1.2万人命丧战场了。
其实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只要晚清和慈禧坚持战斗的话,日本人别说全面占领大清朝了,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都难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清朝的损失根本就不是毁灭性的,那么为啥急着向日本求和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原因一:慈禧并不想坚持战斗到底了
甲午海战整个过程的决策者实际上是光绪帝本人,此时的慈禧已经跑到颐和园去休养了。如果光绪帝坚持战斗到底并且打赢了此战以后,势必就会真正地把大位给坐稳了。
这样一来,慈禧那不就真的面临彻底退休的局面了。这不是慈禧想看到的现象,当时慈禧有很大一部分心理是:借着甲午战败打击光绪帝,从而再次出山主持大局。
原因二:要想坚持战斗的话,势必又要组建新军,这样对慈禧不利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事实:太平天国的时候,晚清正是允许地方势力做大才搞定了太平军的。晚清靠着曾国藩的湘军才最终搬回了颓势。
甲午战争的时候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如果大清朝继续坚持战斗的话,势必又要再一次地编练新军。这样一来,地方势力势必会又一次地走向历史的前台。这一次如果碰到的不是曾国藩而是曹操的话,慈禧又该如何自保呢?
其实慈禧不愿意坚持战斗,有一个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大位的安全性着想的。她不愿意看到:为了抗击日军从而又生出了地方上的强势人物出现。
原因三:甲午战败对慈禧本人没啥损失
很多人不了解慈禧的核心利益在哪里,其实慈禧的核心利益只有一点,那就是:权力的安全性。
甲午战败了又如何、割地赔款又怎么样呢?只要慈禧还是大清朝的“一姐”就行了。反正赔款也不用慈禧赔、割的地也不是慈禧自己家的地。只要慈禧的生活水平不降低、权力还在手,那就一切好说、一切好商量了。
举个例子:庚子事件中慈禧为什么要对十一国誓死宣战呢?其实核心原因不是慈禧看列强不爽、也不是慈禧忍受不了列强侵略我们。
当时的核心原因是:列强们要求慈禧还政给光绪帝,这就完全触碰了慈禧的底线——大位的安全性问题了。
这样一来,慈禧也就毫不犹豫地宣战了。反观甲午战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触碰到慈禧的核心底线和利益。
原因四:如果晚清坚持打下去的话,首都估计会不保了
当时日本陆军已经逼近京城了,坚持打下去的话京城自然就不保了。这是慈禧无法忍受的事情,这就严重地触犯了慈禧的底线了。
其实外国列强们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了,很多次战争中他们都是直接攻打京城的,例如:两次鸦片战争、庚子事件等等。
日本人其实也知道:打别的地方、占领别的地方没啥用,只要威胁到了京城、威胁到了慈禧总部的话,那么慈禧一定会选择罢战求和的。
以上就是晚清和慈禧不坚持抗战到底而急于求和的真相和原因了。说白了就是:在慈禧的眼中,战败不可怕、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能保证自己的江山永驻就可以了。
晚清在所有的对外战争中一直吃亏,其实根子就在这里。很多时候是不败而败、是明明可以坚持战斗却选择投降,已经彻底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了。说白了就是:大清朝的本质决定了就不能跟外边打仗,但凡打仗必须吃亏。
最后我想说,甲午战争如果大清朝不投降继续坚持战斗的话,日本人是毫无胜算可言的。可是大清朝、慈禧们的本质决定了:他们是永远不会坚持战斗到底的,因为在他们心中大位和权力的安全性才是第一位的。
甲午战争,如果光绪等人坚持打下去,其实日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甲午战争,日军参战军人17万,参战军夫15万,其中军人死亡1.34万,负伤3800多人,军夫死亡7000。日军一共死亡2万人,负伤3800人。
日军老底就是7个师团,连同军夫已经死亡2万人,而清军才损失3.5万人,其实从全国来说,清军还有60万配备洋枪的军队还没有参战。根据日本自己的情报,日本认为清军还有61万战斗部队,这些部队拥有1700门火炮,23万枝洋枪,以及4万枝老式火枪,就在在辽东,清军的6万主力,还保持完整。
在日军攻击田庄台的时候,清军2万对战日军3个师团,日本人当时称:“日军合大兵而战。以田庄台之役为始,清军兵力亦不下六十余营,是田庄台之役实一大战斗也。”经过激战,日军虽然取胜,但是据日方记载,“敌兵殊死奋战,我军亦应战极烈,彼我炮声,如百雷齐发,仿佛天柱将裂,地轴已倾。”
而且由于清军阻击,日军第5师团想包抄合围的计划也破产了。在这甲午战争最后一战当中,清军主力并没有受到严重损失,大部分部队都撤出战斗进入下一个位置。日军只是取得了向锦州,山海关或者奉天进发的资格,就已经让清廷担心日军一举打到北京,而匆匆开始议和。
辽东清军精锐6万主力都在,如果在东北慢慢打,从南方和西北方向增援新部队上来,日本的财力恐怕第一个受不了。清军山东前线的最高长官李秉衡三次上奏折说本财力已尽,希望继续打下去。
日本国内部队已经都到了我国战场,而且那时日本兵役制度刚刚开始不久,根本没有什么预备役可以动用。现在已经是日本军力的最顶峰,再也没有更多部队可以派出来。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不得不承认:“国内海陆军备殆已空虚,而去年来继续长期战斗之我军队人员,军需固已告缺乏。”无论是战斗损失,还是非战斗损失,日军损失2.4万人才导致清军损失4.5万人。以这个比例打下去,清军再损失几万人也不会怎么样,可是日军再损失2万多人,就要失去战略进攻能力了。
我很喜欢历史,因为历史上的很多事件都是表象,而形成历史那么是那些深层次我们可能不到的东西,甲午战争从表象上看就是一个不那么彻底细化改革的新兴军国主义国家击败了一个巨大而孱弱的老旧帝国,重新确立了东亚的秩序,这和一战的原因很相似,就是老二企图击倒老大自己来做老大,两次的结果不同而已。但深层次有很多更有趣东西,在这场战争之前,双方其实都对对方有很大的戒意,这种戒备最终表现成两国的军备竞赛,一个变成了一个近现代的军事团体,另一个是淮军,但双方做的准备工作就有本质性区别了,战前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充分的对于中国的战争能力和战争潜力进行了评估,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在骨子里看不起日本,虽然作为当时最精锐的淮军团体对于日本有一定了解,但了解的情况往往较为肤浅,。仅仅停留在双方军舰的吨位,主炮的口径,军队的数量等等。
在战争之前日本在英国发行了战争公债,刨去日本本身没什么钱之外,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把西方主要的国家捆绑在日本一方。
再有从世界环境来看,英国当时和俄国在克里米亚争得不可开交,急需要一个亚洲的小弟来分担他的压力,所以对于中日这场仗,西方并不希望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只是希望在两个小矮子中挑一个比较强壮的来拖一拖北极熊的后腿,这个在甲午之后没多久日俄战争的爆发可以看到甲午的后续。
而中国当时又处在一种很微妙的时期,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人口众多的民族,民族主义在这个国家已经萌芽,直接结果就是这个老大帝国根本不可能用全部的力量来打一场国战,所以现在有种说法,甲午战争其实不是中国和日本的战争,而是淮军和日本的战争,当然当时中国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军队。
这种种的原因造成了中国在朝鲜和黄海稍微一失利,战争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即使像某些同学说的如果继续打下去,会拖垮日本的想法,其实是不存在的,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当时的亚洲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即使我们可以继续打下去,处于主要地位的英法等国家也会施加压力给中日双方,因为世界不需要一个破碎的东亚,而这场战争中清军的无能尽显,使得主流国家对于用中国来拖一拖俄国的后腿也不报太大希望,谈判桌上才会倒向日本反向中国施压。只能说在十九世纪末,世界曾经给过中日双方一次相对公平的机会,来追赶世界的脚步,日本抓住了,而中国没有抓住也没有能力抓住。
历史没有如果,只是在一次次的偶然中走向必然。
我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本就处于会输的一方,无论这场战争持续多久,中国最终都会输。原因在于李鸿章的战略规划。纵观整个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根本就没有设计任何反攻日本本土的计划,而是一味地绥靖,如放弃琉球。
如果下过棋就知道,无论象棋,围棋,军棋,五子棋……只要是个棋类就可以试试,一方完全攻击,一方完全防守,防守一方绝对会输。战争也是如此,比如像题主所说,一直打下去,总会有个头吧?日本人攻不下山海关,攻不进北京,但是拿下辽宁省大部倒是没问题。好了,问题来了,如果这个时候日本主动议和,条件是中国割让台湾,辽东,胶东,澎湖,朝鲜,赔款3亿两,但是会返还辽中,辽北,辽西,你们觉得李鸿章会不会同意?日本撤离辽北,辽中,辽西的时候进行大屠杀,把所有物资掠夺一空,你觉得日本人会不会做到?然后,你们觉得李鸿章会怎么样?
所以,以李鸿章的战略手段,这一场战争在开战以前中国就已经输了。其实,我一直认为以当时中日两国国力,这一战本不该输。中国战略纵身十倍于日本,一旦朝鲜开战,就集结陆军援助朝鲜,同时训练一支精锐陆军由北洋水师护送于日本登陆。同时,北洋海军炮轰日本各大港口。当然,中国本土也会被联合舰队袭击,不过你毁我一港,我毁你一港,双方付出代价一样吗?
登陆日本的部队,比如登陆于日本伊势半岛,一两千人的部队,在伊势半岛疯狂的破坏,然后部队一路北上,攻击爱知县,同时海军巡弋于伊势湾附近,等待约定时间就炮轰冈琦一代,然后接应陆军上船,接着继续找到日军防御薄弱处继续炮轰,登陆,破坏,炮轰。接应。如此办法,在朝鲜作战的日军将不得不回到本土。
但是,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其海军不足以于海上全歼北洋水师。至于陆军,他们只是一个岛国,被这样打法,他们陆军又能有什么作为?最后,日本只能提请议和,议和的时候中国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将其联合舰队一股脑搬回家。
唉,当然,我这一想法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我真的觉得这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当时就有一位中国外交官打算这么干,可惜没来得及实施,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了,可惜。
1894年9月15日至17日,日军分别在平壤和黄海大东沟向清军发起进攻。
这两场战役。
平壤之战,清军完败,被迫弃守平壤。这导致日军完全战领了朝鲜半岛。而清朝失去朝鲜半岛的代价,就是甲午战争后续的陆上战斗,都发生在了中国境内。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遭到日本海军重锤。等到战役结束后,北洋水师奉李鸿章之命,退入威海卫,再也没出来。这导致黄海的制海权自此落入日本海军之手。
而失去制海权的结果,就是日军在黄海水域如入无人之境,想打哪就打哪,想在哪里登陆就可以在哪里登陆。
10月24日,日军在休整一个月后,以三万兵力向清军布防的鸭绿江防线发动攻击。
其实,日军进攻之前,清廷为保老家,从各地抽调了三万精锐布防于鸭绿江一线。
也就是说,此时清军与日军的兵力相当。
但是,由于清军的三万多人,是从各地临时抽调来的,各营之间缺乏默契。
而以清军一贯的尿性,如果日军集中兵力专攻一点,其他方向的清军大概率不会去救援受攻击的友军。
所以,这场鸭绿江保卫战,毫无悬念。
战斗打响后,日军一个突击,直接就捅破了清军的防线。而清军也是不出意外,当防线被日军捅破后,各部争相逃命。让日军轻轻松松就杀入了辽东。
10月26日,也就是日军攻破鸭绿江防线的第二天,大连东北方向的庄河被日军攻陷。
日本海军载着两万多陆军,在庄河的花园口登陆,在辽东半岛的中间位置将辽东清军一刀劈为两部。
之后,日本海陆两军趁势南下,又在旅顺口登陆。围攻驻守金州、旅顺的清军。
前面说了,李鸿章不允许北洋水师出战。而清军的主力此时也被挡在了辽东半岛北部。
因而接下来的旅顺战役,驻守金州、旅顺的一万多清军,便只能在得不到任何援助的情况下,与源源不断而来的日军激战。
半个多个月后,驻金、旅的清军战败。日军在没损失多少人员和物资的情况下,缴获了清军几十万发炮弹,近千万发子弹。
这是什么概念?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总共消耗子弹124万发,炮弹34090发。
也就是说,单单旅顺一役,日军缴获清军的弹药就比他们在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打出去的弹药都多。
而正在此时,日军高层又制定了一个“直隶作战计划”。
山县有朋计划集中几万精锐,直接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就像当年的英法联军一样,直插清政府的心脏——北京。
不过,由于当时渤海即将进入封冻期,如果一旦海面封冻,突入天津的日军的后勤肯定就无法解决了。所以,山县有朋的这个直隶决战计划也就被首相伊藤博文否决了。
见日军竟然企图掏自己心窝子,清政府立即从南方调兵到北方参战。
1895年1月17日,两江总督刘坤一率三万湘军北上增援。
待增援到位后,清军立即对辽东日军发动全面反击,试图将日军赶出国门。
然而,清军的战斗力实在太烂了。三万生力军加入战场后,仍然不是日军对手。
1895年1月底至2月初,清军先后四次对驻守海城的日军发动反击,结果全部失利。
在这四次反击战中,清军战斗力稀烂和清军指挥水平落后的问题被暴露得一览无遗。
1895年1月20日,就在清政府将目光集中在辽东战场时,日军以两个师团,三万兵力,对胶东半岛发动登陆战。
对于日军的这一企图,清军其实是知道的。
但是,由于清军搜集情报的能力不行。加之北洋水师又不敢出战,清军没有制海权。因此山东的清军便在搞不清楚日军会在哪里登陆的情况下,只能是处处设防。
而处处设防的结果,就是处处不设防。
不管哪个地方的兵力,都不足。日军想在哪里登陆都没问题。
所以,日军的这场登陆战,几乎是没遇到一丁点抵抗,就轻松从山东的荣成登陆了。
1月25日,日军在完成登陆后,立即兵分两路夹击威海卫和北洋水师所在的刘公岛。
此后八天,清军陆战连战连败。
到了2月3日,日军攻占威海卫,并将炮台上的炮口调转,瞄准刘公岛的北洋水师。
自此,北洋水师的灭亡进入倒计时。
2月12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巨大压力之下自杀。
又两天后,北洋水师中的主降将领与日军签署投降协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悉数交给日军。
2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岛上仅存的济远,广丙,镇中,镇东等10舰,屈辱得被日军俘虏。
最后经过交涉,仅有一艘康济舰,被日军允许放行。这艘军舰在后来民国海军司令萨镇冰的驾驶下,载着丁汝昌等六人的灵柩,极其屈辱得离开了刘公岛。
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甲午战争的胶东半岛作战也以清军的完败告终。
搞定了胶东清军后,日军随即调整部署,对辽东清军发动总攻。
2月28日,总攻击开始。
清军六万人在日军攻击下,一战即溃。仅仅十天时间,就被日军赶过了辽河。
值得一提的是,清军在溃败期间,再次发扬其丢盔卸甲传统。丢弃三百多门火炮,七位数的炮弹,八位数的子弹。
战争打到这里,很显然,清政府已经没有打下去的资本了。
于是在慈禧的授意下,3月20日,李鸿章前往日本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
就在谈判期间,李鸿章挨了日本好战分子的一记冷枪,差点丧命。
李鸿章本想借机与伊藤博文讨价还价。
但是,伊藤博文此时也不是没有后手。
为了逼迫清政府在条约上签字,伊藤博文重启了山县有朋的直隶作战计划。决定集中七十多艘军队和陆军第一军、第二军、近卫师团,共计六万多人,在大沽口登陆,直接攻击北京。
在这种的情况下,经慈禧拍板,李鸿章最终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签了字。
自此,甲午战争以清朝的完败结束。
回看甲午战争,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清军都败得都很惨。毫无排面,全程被吊打。
不投降,接着打,对于有四亿人口基数的清朝而言,确实有操作的可能性。
毕竟汉人士大夫被八旗压榨了两百多年,早就烦透了,早就想翻身当家了。
就像后来的台湾军民抗日之战。大家积极参与抗日,未必是因为忠于清朝。但肯定有反感被日本人统治的感情因素。
所以,如果不投降,接着打,汉人士绅大概率不会像两百多年前那样,箪食壶浆,再迎奉一个日本人来做自己的统治者。如果日军敢扩大侵略范围,必然要遭到地方实力派的抗击。
但是,对于以八旗为基础的清政府而言,不投降,继续打,是没有可操作性的。
清军打不赢,慈禧和光绪,固然还可以跑。
就像后来的庚子国难一样,慈禧还可以退到西安。
但是,皇帝逃跑的后果很严重。
就像后来的东南互保一样,地方督抚一声招呼不打,直接就能把老太后和皇帝给卖了。
所以,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慈禧此时只能是投子认负,尽快结束战争,然后安抚各地的督抚和豪强实力派,维持住早已经岌岌可危的统治秩序。
至于说如果清朝不投降,继续打的情况会是如何,个人认为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清军在直隶决战中被日军击败,慈禧携光绪逃往内陆;
南方实力派趁机互保,不再听朝廷号令,并积极抗日,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
日军由于无法套现,只能是以战养战,能捞一点算一点。而这会进一步导致其在华北占领区的老百姓积极参与抗日行动;
从后来义和团在山东、直隶兴起来看,这是很可能出现的一幕。
但是诸如沙俄之流,此时必然要趁机介入中国战场,蚕食土地。
当然,沙俄和其它西方列强此时也有一定几率对新生的日本下手。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被拖垮了财政。此时正是西方列强收割日本的好时机。
越往后推演,局势会越混乱。清政府的灭亡当然是必然的。即便不会立即灭亡,其灭亡的时间也会大大加速。
至于中国最终会变成怎么样,这很难说,有可能提前进入军阀割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