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浙江巡抚王亶望为何非死不可?
清乾隆四十六年,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群贪大案。甘肃全省官员串通一气,用赈灾的名义集体私分巨额公款,全省官员都分到了银子,没一人举报,而这个案子的最大元凶就是王亶望。
其实在贪腐成风的乾隆年间,王亶望无论从官级和贪污数目上来说,他都算不上名列前茅,但是他一手创立的集体群贪确实让乾隆皇帝头疼了,并且还因此数次改了法律。
王亶望本是乾隆年间的一个举人,花钱买了个知县,后来步步升迁,官至浙江布政使,暂代浙江巡抚。
在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被调到甘肃任布政使。他和当时的陕甘总督勒尔谨串通一气,搞了这起捐监冒赈大案。本来捐监是国家允许的,国家为了解决粮食危机,允许个人捐些粮食买个监生资格。王亶望来了以后,经过和勒尔谨商量,把粮食偷偷改成了银子。
他们又串通了官方官员,谎报甘肃大旱,并上折说不用国家拨钱,他们用捐监的粮食赈了灾,获得乾隆好一通夸奖。
然后,甘肃全省官员按照官职大小,贡献多少瓜分了这笔公款。当然,拿大头的肯定是他王亶望,而下面的官员们为了多分些好处,又纷纷送礼给他,王亶望是捞了个盆满钵满。
而蒙在鼓里的乾隆还把王亶望调到了浙江,晋升为浙江布政使,代理浙江巡抚一职。那么事情是怎么败露的哪?
原来在乾隆四十六年三月的青海循化,因为不满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发生了回民起义事件,他们迅速从循化杀到了甘肃。乾隆皇上唯恐兰州有失,速从各地调兵马支援兰州,谁知还是久战不胜,这么多的兵马,粮饷立即成了大问题。
盛怒之下的乾隆撤了勒尔谨的职务,一时间,甘肃官员个个惶惶不可终日。当时的布政使王廷赞为了自保,自作聪明的上了一本折子,说甘愿拿出自己的积蓄四万两白银,供应部队的粮饷。
没想到这个奏折被乾隆看出了毛病,王廷赞官职不大,官龄不长,怎么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银子来?乾隆立即下令,命大学士阿桂和暂代陕甘总督的李侍尧严密访查。
结果查出了这么一个惊天大案,最后原陕甘总督勒尔谨赐自尽,王亶望和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示众,王廷赞处以绞刑。
在乾隆把贪污标准一降再降的情况下(从原先的贪污一千两到后来的两万两银子才判死刑),甘肃还是有52名官员被判死刑,而发配,抄家的官员有194名之多。
事件复杂,只能长话短说,如有不妥,欢迎朋友们留言探讨。
乾隆执政的中前期,励精图治,将清朝推向了巅峰,但到了晚年逐渐昏聩,他个人沉迷享乐,政务也开始松弛,上行下效,整个朝堂风气急转直下。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甘肃冒赈案。此案件,既是个案、窝案,也是普遍现象,更是当时社会面貌的一个缩影。
乾隆三十九年,甘肃省的有司衙门,给乾隆发了一份报告,反映甘肃这些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生活有困难,因此请示老板,在当地发动捐款赈灾运动,准备给那些捐款大户,每人奖励一个“监生”名额,本质上是做文凭批发生意。
清朝的皇帝对赈灾的事,向来比较重视,乾隆也不例外,因此就批准了甘肃的请示,但是,乾隆没想到,他批的这个条子,到了地方竟然变成贪污的通行证。
当时,甘肃有个叫王亶望的布政使。此人有个特殊爱好,喜欢吃驴肉丝和活驴肉,看见驴肉就像老鼠看见大米。他是通过捐纳走上仕途,也就是花钱向朝廷买官。从政之后,他的花花肠子特别多,也特别会钻营,因此,升官的速度也比较快。通过捐“监生”救灾的事,就由他负责。但王亶望办事的目的,可并不是为了灾民,而是要以此收回买官的成本,甚至取得暴利。
乾隆批准后,王亶望马上撸起袖子开干。他规定,监生文凭五十两银子一张。这价格比现在的自考成本低的多,而且手续方便,连走过场的考试也没有,因此,买文凭的人趋之若鹜,很快就筹集一大笔银子。钱到手后,王亶望并没有用来买粮食赈灾,而是和同僚一体分肥。仅仅三年时间,就收到捐监银两六百多万两。王亶望自己留下一半,剩下的见者有份。
当然,这群人并不仅仅将银子收入囊中就完事。按照清朝的财政规则,各项支出收入都要有帐可查。因此,王亶望要求下面的人,每年都要白纸黑字上报灾情,甚至还给下面下达了灾情指标,然后,将其整理成一本精致的假账上报给户部。即便乾隆看到,也没起疑心。但后来这事又是怎么败露的呢?
王亶望这个人精明过头,他是一石二鸟,假借赈灾之事,不仅捞钱,还以此为包装,作为升官的法宝。他仿佛看透乾隆的心理,不停地给朝廷上折子,说自己救了多少灾民,下面的人如何歌颂皇帝云云。乾隆看到这样的吹捧,难免心花怒放。1777年,因王亶望办事“有功”,乾隆将其调往浙江,升任巡抚。从西北边陲到繁华省份,王亶望也兴高采烈,准备大干一场,将来好更上一层楼。
为了早日晋升,王亶望一边花钱铺路,一边给乾隆报喜。乾隆南巡到浙江时,发布指示,要加固海塘,防治海水倒灌。老板发话,王亶望必然要坚决贯彻,为了早日修建好海塘邀功,他一次性捐了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工程款。
结果,王亶望的这次慷慨捐款,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你一个巡抚,一年的正当工资,加上养廉银,也就两万两左右。你到浙江没多久,怎么一次就能拿出五十万两呢?这里头明显有猫腻。于是,乾隆派遣阿桂调查。
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阿桂汇报,敛财的不仅有王亶望,甘肃全省,上至总督,下至府道县,都与此事有关系。上头收钱包庇,下头配合做假账,是一次团伙作案。
乾隆看到调查报告,大吃一惊:
“甘肃此案,上下沟通,侵弩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清高宗实录》”
意思就是说,甘肃上下其手,团伙作案,总数不可胜数,创造了我大清朝的历史记录。
乾隆下令,将王亶望即刻正法,其他相关人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该案件后来被称之为“甘肃捐监冒赈案”,它因贪污数量大,持续时间长,涉案人员多,成了清朝著名“贪污案”。王亶望作为“操盘手”,他若不死,天理难容。
秋媚说:王亶望是乾隆中后期,清朝地方官的典型。王亶望的背后,还有千千万万个王亶望。他倒下了,还有和珅。
实际上清朝《大清律例》规定官员贪污受贿达40两白银就可杀头,但因为官官相护以及皇帝默许等原因真正因为贪污被杀的官员是非常少的。乾隆时期浙江巡抚王亶望被杀是因为他犯的事太大了,皇帝都遮掩不住。
王亶望犯事不是在浙江巡抚任上而是在甘肃时期。因为甘肃常年干旱少雨灾荒不断,清廷为了减少赈灾开支,允许甘肃士民捐献粮食换取国子监生资格,由此参加乡试或取得官衔,称为“监粮”。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上任后与总督勒尔谨议定在整个甘肃地区进行收捐而且不收粮食只收银子,然后让下属知府、知县谎报灾情套取银钱,甘肃自巡抚以下及州县官员一百多人集体贪污一千多万两白银震惊朝野,乾隆为了朝廷法纪威严不得不杀人,连王亶望在内25名官吏被杀,其余的人全部发配充军。
而且王亶望的贪污行为打了皇帝的脸,给自认英明神武的乾隆抹黑。乾隆知道甘肃监粮是块肥肉,所以亲自挑选人担任甘肃布政使这个最重要的职务。王亶望的父亲原江苏巡抚王师是个大清官,因此乾隆觉得家学渊源王亶望也能是清官。但王亶望上任后弄出这么大个贪腐案,乾隆的脸都丢尽了,王亶望不死谁死?
最重要的是以王亶望为首的甘肃官吏不只是谎报灾情骗钱,即使是真有灾情赈灾款也被这些人贪污了,弄得民不聊生民众闹事不断,特别是河州回民苏四十三作乱围攻甘肃首府兰州,各地民众响应掀起反清暴动,震动清廷。民众造反是动摇国本的事情,乾隆能放过引起民变的首恶王亶望才怪。
所以不论是出于国法还是乾隆皇帝私人原因,王亶望必须死。
没办法,王亶望胆子太大了,贪污数额太大了,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我来简单说明一下王亶望贪污这个事儿的前因后果。
1)甘肃旧例,百姓可以捐点粮食(豆麦)之类获得一个国子监生的身份。当地官员,或多或少,都可从中牟利。
2)乾隆三十一年,这一旧例被废除了。
3)少了一种捞钱门道,当地官员很捉急,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锦上奏:甘肃地瘠民贫,经常有灾荒,希望朝廷恢复旧例,这样在丰年之时可以接受一些人捐监,作为灾年的赈灾储备粮,乾隆同意了。
4)乾隆特意调派浙江布政使王亶望前往甘肃担任甘肃布政使,主持收粮捐监事宜。
5)王亶望到达甘肃后,和当地官员沆瀣一气,开始利用这一旧例大发横财。操作流程是这样的,以前捐监收的是粮食,现在捐监收的是钱,当然给朝廷上报的时候还是要说收到的是粮食的。
6)收来的不管是钱还是粮食,都是公家财产,怎么能把他们合理合法的据为己有呢?很简单,人为的制造灾情就行了,没饥荒说有饥荒,然后说把收来的粮食拿去赈灾了,这样账面上就做得很干净了,我是收了粮食,但我也拿去赈灾了啊。其实是当地官员把这批捐监得来的银子分赃了。
7)乾隆这么聪明的人,不会不起疑心,就问勒尔锦,甘肃不是说穷吗?不是没粮食吗?怎么年年这么多捐粮食买国子监生身份的?勒尔锦回奏乾隆,这些捐监的都是一些外省的经商之人,主要是因为新疆开辟,商贾流通,经商之人多经此路,获利丰厚,就向当地富户购买余粮,踊跃捐监。
8)乾隆虽然疑惑,但是派人去查也没查出来啥,反正甘肃没捅啥大篓子,就让他们去呗。
9)事情泄露还是因为一次军事行动。乾隆四十六年三月,甘肃河州爆发了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民起义。乾隆派和珅阿桂到甘肃主持征剿事宜,阿桂到甘肃后,发现雨水太多,妨碍征战。
10)这就让乾隆迷惑了,甘肃年年有灾荒,全靠捐监才能应付过去,怎么会雨水太多呢?加上早就怀疑甘肃捐监的未免太多了,就派阿桂和署陕甘总督李侍尧严查此事。
11)就这样,王亶望贪污案爆发了,王亶望因为此事贪污得银几三百万两,这样的人,不杀留着过年吗?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最终导致王亶望被斩首示众的案件,就是清代历史上第一大贪污案——“甘肃冒赈案”,此案情通过度娘可以查到大概过程,其他答案也有讲述。
↑乾隆统治中晚期,腐败已经蔓延↑
然而这个案件本身,其隐含的政治意味,远超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且听小编分析一番。
王亶望因为巨额贪污,自然无法逃脱责任,但他最大的死罪,却不是贪污,而是触动了乾隆的痛点。
1. 欺君之罪不可饶恕
乾隆皇帝是非常精明的一个人,甘肃冒赈案发生在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到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此时乾隆虽然年老,但精明未减,可是王亶望就是能把乾隆骗的一愣一愣。
王亶望真是个牛人!
王亶望是山西临汾人,他的老爹王师曾任江苏巡抚,作为一个高官的官二代,王亶望从小就很熟悉官场各种潜规则。
↑王亶望是官二代,很熟悉官场规则↑
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做到了甘肃布政使的位子上,他发现了发财的机会——捐监。
甘肃地处偏僻,长年灾害频繁,朝廷鞭长莫及,苦于赈灾难行,于是早有捐监赈灾之举,乾隆元年,捐监赈灾之事被朝廷明令停止。
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奏报朝廷,请求在甘肃恢复“捐监”。乾隆皇帝予以批准,但强调,“捐监”时一律以粮豆收捐,不得以银两折收。
乾隆为了防止其中潜在的寻租行为,还特地派他信任的王亶望出任甘肃布政使,没想到王亶望不但没有遵照乾隆的旨意搞“捐监”,反而中饱私囊。这对乾隆颜面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王亶望上任之初,还一度坚持只收粮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发财机会,于是把收粮豆改为银子折现。朝廷为什么会同意呢?后文再谈。
王亶望在贪污大量银两的同时,不断向乾隆上书救了多少多少灾民,灾民们又是如何饱含热泪感谢朝廷,感谢乾隆明君,哄得乾隆心花怒放。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王亶望因为办理“捐监”有功,出任浙江巡抚。
如此欺瞒,简直把乾隆玩弄鼓掌之间,单是这条,就能让王亶望死一千次了。
2. 地方贪腐成集团化趋势
这是王亶望甘肃冒赈案中,最让乾隆震撼的地方。
此案表明,甘肃官僚集团上下齐心,呈现高度组织化贪腐倾向,共同欺骗朝廷,中饱私囊。相比单独一个人贪腐,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甘肃冒赈案并不复杂,却持续了七年↑
而王亶望在此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串联省内所有相关僚属,结成同盟,这种组织和掌控能力,让人思之恐极,所以,就连乾隆也称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就连他都没有见到过这种场面。
此案一共波及到甘肃全省上下二百多名官员,从总督勒尔谨到经受实办的基层官吏,从前任王亶望,到继任王廷赞,从乾隆深信的王亶望,到老百姓交相称颂的王廷赞,完全成为一锅酱汤,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
3. 地方官吏与朝廷重臣相互勾结
其实,官员要想在某个地方作威作福,必须摆平的就是朝廷内部的关系,所谓“朝廷有大树,方得好乘凉”。
王亶望背靠的大树,就是当时掌管户部的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
↑于敏中表面清廉,实际上是个巨贪↑
于敏中老奸巨猾,更甚王亶望,他表面清白廉洁,实际上贪污甚巨,当初王亶望向朝廷建议开捐并且折色为银,乾隆曾经犹豫,正是于敏中不断怂恿,才让王亶望愿望成真,自然,于敏中的好处是少不了的。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乾隆曾经派人去甘肃查粮,检查“捐监”赈灾一事,本来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瞒过去的,但在于敏中提前打招呼与暗中帮忙下,王亶望等人竟然顺利过关。
可以说,没有于敏中,王亶望再能干,也不可能造出如此贪腐大案,并且在七年的时间里都未被朝廷发觉,甚至,要不是王廷赞这样的猪队友,乾隆可能还不会发觉甘肃冒赈案有诈。
可见,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已经脆弱到何等程度,而一个于敏中,又对朝政之糜烂能够起到何等作用!
乾隆对这些现象自然是无法容忍的。
于是,不单是王亶望被斩首,就连已经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去世的于敏中也没有放过,于敏中死时六十五岁,乾隆让他进了贤良祠,现在看来何其讽刺啊。
↑乾隆自忖精明,却在“甘肃冒赈案”上跌了跟头↑
后来查出于敏中贪腐两百多万两,折合到今天,相当于两个多亿,盛怒之下的乾隆把于敏中牌位从贤良祠里挪出。
直到乾隆六十年时,记仇心切的乾隆把赏给于敏中后代的世袭罔替赏赐全部褫夺,又狠狠下旨骂了于敏中一通,可以想象,如果于敏中还活着,恐怕早就被砍头了。
综上所述,王亶望死罪并非贪腐那么简单,而是触犯了乾隆最忌讳的几点:欺君,结党营私,对抗朝廷。
王亶望的“甘肃冒赈案”不但彻底抹黑了乾隆英明圣君的面子,更是揭露了所谓“康乾盛世”的虚伪,自然死罪难逃。
讽刺的是,王亶望名字中的“亶”字,意思是实在,诚然,信然。
王亶望冒赈贪污案发于乾隆朝中后期,当时乾隆已经不像年轻刚继位时那样对物欲有所节制,朝廷上下在乾隆穷奢极欲的物质追求和“议罪银”等恶政的怂恿影响之下,腐败之风无孔不入,大清在乾隆自认为的空前繁荣下面已经千疮百孔。
这事得从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说起,乾隆四十六年甘肃爆发回民起义,王廷赞自告奋勇主动提出愿意捐出四万两银子以解军饷之急。乾隆毕竟还没有眼老昏花,一看王布政使这份猴急样,是在皇帝面前捐钱邀宠,问题是乾隆觉得甘肃那地方穷乡僻壤,官员普遍收入惨淡,一个布政使怎么会有那么多钱,肯捐四万两说明他家底有十倍都不止。
这下乾隆来劲了,派人暗查王廷赞的财产来源,从此捅开了甘肃贪污窝案。原来早在乾隆三十九年,王廷赞的前任布政使王亶望就已经先下手为强伸出了黑手,作为继任王廷赞只不过是“前腐后继”。
当年王亶望奏请乾隆,讲到甘肃连年干旱,本来这地方就民贫地瘠,老百姓实在没法过了,他请朝廷批准他进行捐粮运动,富户们捐得多的可以取得“监生”资格。朝廷出名利,富户出银子各取所需的事,一向对赈灾比较重视的乾隆考虑几日也就批准了。没想到王亶望歪嘴和尚念坏经,只收银子不收粮食,搜刮到上百万两银子一分钱也没有用来赈灾,同各级官僚串谋后私自分掉了。
王亶望在捞银子的同时还没忘替乾隆歌功颂德,不断上奏朝廷说他收了多少粮食救了多少大清的灾民,甘肃全省都对皇帝感激涕零,折子写得天花乱坠,把个乾隆忽悠得晕乎乎的。这样王亶望边腐边升,调任浙江升任巡抚,后王廷赞接任。
乾隆也曾经寻思过甘肃的赈灾问题,他也曾经派人到甘肃检查粮仓是否如王亶望所述。事发之后才真相大白,原来乾隆四十二年初那次朝廷上边派人突击检查,甘肃那边下有对策,各府州官员串通作假,在粮仓内放置隔板,上面撒满粮食,给人粮食满仓的感觉,简直是拿朝廷大员开涮。
据事后统计,从乾隆三十九年到四十六年,甘肃近三十万人捐了监生,收银一千五百多万两,被甘肃官员冒赈吞没近三百万两。涉及甘肃官员自布政使以下二百号人,甘肃中高级干部一网打尽,关键是七年时间内没有一人举报,要不是皇帝“细心”,还不知道要瞒到何年何月。
乾隆又回想起来,当初王亶望的开捐奏折他本来还犹豫不决,是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不断地给甘肃省助言,乾隆才批准了奏折。显然当年朝廷派人去甘肃检查捐粮极有可能是于敏中通风报信,怪不得他两年前死后家里为二百万两家财闹得不可开交。
这下乾隆作为皇帝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对于乾隆后期各级官员贪污腐败的集团化,高层化,公开化,他是不肯承认的,乾隆一直认为只是个别官员放弃德操绝对不是大清上下的普遍现象。而甘肃冒赈贪污窝案最大程度说明了如今贪腐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并且从省的各级官僚一直到国家政权中枢,连军机处领班大臣都沆瀣一气。
这个事使朝廷,使乾隆丢尽了脸面,但乾隆更多地还是将其看作偶发事件,把它当成一个污点,只要抹去它帝国就会重新焕发出光彩,迈入老年的乾隆已经具有了实足的鸵鸟心态。
乾隆开始了他的“清污”行动,现实问题是如果问责甘肃全省官员,那甘肃必将政务瘫痪,乾隆不得不画下杠杠,贪污两万两以上死罪。就这样还有五十六名官员被处死,包括总督勒尔谨,两任布政使王亶望和王延赞等等,另外革职,流放,畏罪自杀数十人,本来入贤良祠的于敏中被撤除,他倒是死了干净。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