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上,张茂则的最终结局如何?
电视剧《清平乐》最近正在热播。剧中由叶祖新饰演的太监总管张茂则进退有据、温润如玉,对倾慕的曹皇后一往情深,却爱而敬之,从不僭越礼制,爱得隐忍,爱得克制。剧中的张茂则受到观众热捧,圈粉无数。
在历史上,张茂则是确有其人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茂则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最终结局又会如何呢?
张茂则是宋朝有名的宦官,在《宋史》中都有为其列传。
张茂则做事极有分寸,为人也非常谦和、低调。所以他在入宫后,很快从小黄门历内侍黄门、内侍高班、内侍高品、内侍殿头,升迁为西头供奉官、勾当内东门。
内东门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署,主管宫禁人员、物品的出入、机密文件的转交以及宫廷的其他内部事务。内东门司的主官称为勾当官,一般设置四人。张茂则即为内东门司的主官之一,深受仁宗赵祯和曹皇后的信任。
1048年正月的一个深夜,崇政殿侍从官颜秀谋逆,率人冲入仁宗赵祯寝殿福宁殿附近的延和殿。
正值侍寝的曹皇后临危不乱,指挥宫女及内侍扑灭乱兵的纵火,保卫仁宗赵祯。
在场护驾的张茂则率领几名内侍前往颜秀等人所在的延和殿,捉拿乱兵。
张茂则首当其中,冲入延和殿,并在与乱兵的交战中负伤。
在颜秀之乱平息后,当时在乱中护驾的宫女及内侍都得到了赏赐,张茂则冒死冲入延和殿缉拿乱兵,为平息作乱立下大功,因此被升迁为领御药院。
领御药院即为皇帝的医药官,主管皇帝的医方和药剂等。此职事关皇帝的人身健康,一般由皇帝信任的心腹内侍充任。
张茂则在任职领御药院时,对针灸很有研究,学到了一手高明的针灸医术。
嘉祐元年,仁宗赵祯在大庆殿朝会时,突然昏厥,苏醒后即语无伦次,胡言乱语。
张茂则被紧急召入宫中,为仁宗赵祯施以针灸。当时仁宗寝殿的内侍打算关闭寝殿的宫门,但张茂则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惶恐,所以建议内侍不必关闭宫门。由此可见,张茂则是一个非常聪明善谋的人。
但张茂则并没有顺利地为仁宗施以针灸。因为这时的仁宗精神状况非常糟糕,当听曹皇后说张茂则要为其针灸时,竟疾呼曹皇后与张茂则合伙谋逆。
其实在1048年的那次颜秀作乱中,仁宗就曾怀疑曹皇后与张茂则合谋谋逆。
因为当时曹皇后猜测到乱兵会纵火,所以事先命宫人做好灭火准备。等到乱兵真的纵火了,仁宗就猜忌会不会是曹皇后事先与乱兵勾结作乱,然后上演了一场救驾的表演,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张茂则一听仁宗怒斥自己与皇后谋逆,吓得回到住处自缢。幸亏被人及时解救才捡回一条性命。
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就曾劝解张茂则,皇帝病中的胡话,你何必当真。你真的死了,那皇后如何自证清白呢?
之后,张茂则再次为仁宗针灸。仁宗病体逐渐好转。
仁宗康复后,欲升迁张茂则为入内内侍省押班,侍皇帝左右。
但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张茂则,经此前一吓,婉拒仁宗的升迁,反而恳求仁宗将其外放任职,远离宫中。
于是,张茂则由领御药院外放为果州团练使,为永兴路兵马钤辖。
1063年,仁宗赵祯驾崩,英宗赵曙即位。但英宗即位后即染病,由曹太后临朝听政。此时,张茂则又被召入宫中,任内侍省押班等职。
之后,张茂则再次升职为入内内侍省副都知。神宗熙宁年间,张茂则与翰林学士司马光治理水务。因政绩卓著,张茂则再次升职为入内内侍省都知职。
神宗熙宁六年元宵,宰相王安石因在东京开封的宣德门没有下马,当值的张茂则就命人揪打王安石的马夫。
一个内侍,为何胆敢冒犯的当朝的宰相?这是因为张茂则的背后有曹后撑腰。曹后政治保守,一直不赞成王安石变法。特别是王安石的变法在触动了曹后胞弟曹佾的利益后,曹后更是在神宗面前建议外放王安石。
因张茂则一直是曹太后的心腹,在曹太后于1079年去世后,张茂则失去了靠山,也申请退休,但神宗赵顼“仍进其官”。
在哲宗赵煦即位后,张茂则仍圣眷不减,升职为宁国军留后、两省都都知。
张茂则身居内侍高位,衣食却非常俭朴。
张茂则七十九岁时病逝,得以善终。
至于《清平乐》中演绎的张茂则与曹后的动人情愫,我们看看就罢了。历史上张茂则就是曹后的一个贴心、忠诚的内侍。
异常凶猛的宋朝太监
说来历史真的挺有趣儿的,与明朝那些超级太监比起来,宋朝的太监似乎有点拿不出手,除了童贯恶名在外,基本没啥叫得出名号的。事实上这个印象是完全错误的,宋朝的太监们其实比明朝还凶猛,而且他们的名声还很好。
说起凶猛的宋朝太监就不得不提秦翰秦仲文,这位老兄13岁净身入宫当小黄门,吐槽机估计他应该是得了太祖赵匡胤的武道真传,端的猛得不像人类。在他64年的人生中大小上百战,被创四十九,曾经带兵追着数万契丹人狂砍,比兰博还兰博。
题主问的张茂则大抵也应该归类到凶猛太监的行列,虽然他没能像前辈秦翰那样追着上万人砍,但也是内廷能治理,外放能领军的猛人。难得的是这位仁兄还是一个全才,啥都能拿出来比划两下。
勇抓盗贼的大内高手
张茂则的生年不详,根据生平推测他应该也是少年净身入宫的,而且同样是从基层小黄门做起。他没有秦翰那种机遇,多年积累当上了西头供奉官,吐槽机不晓得宋朝皇宫里是不是有本叫做《葵花宝典》的书,不然很难解释这帮太监为啥都武力值爆表。
大约是在仁宗年间,皇宫里进了盗贼,不用多想我们也知道那个盗贼必然身手不凡,皇宫那种地方哪是随便就能溜进去的?这个盗贼进去后很快就被发现,困在了一间屋子里,这时候一代高手张茂则悍然冲了进去,三下五除二就把盗贼抓住。
如此凶猛的战斗力自然该被赏识的,这哥们很快就被派去掌管御药院,虽然吐槽机想不明白超级高手和药材有毛线关系,但毫无疑问这是高升了。
平步青云的外放太监
张茂则是个人品很好的太监,虽然下边挨了一刀,但从来没想过报复社会,更不贪图黄白之物。故此宋仁宗对他一直另眼相看,仁宗生病,特意半夜把他叫进内廷,跟班们以为两人要说私密话,就准备把门掩上。
这时候张茂则就显示出了自己的人品,他告诉跟班,“本来就没啥可担心事儿,干嘛弄得内外生疑的”?为了避免自己沾嫌疑,他在仁宗生病期间直接申请外放,去当果州团练使。
到了神宗登基后,这个超级太监已经可以和司马光结伴巡查的高官,两人一起视察了恩、冀、深、瀛四州,转正成为内都知,当上了天字第一号太监。
求去不得的溘然而逝
神宗年间那场大火又一次成就了张茂则的功绩,他处变不惊的灭火措施让神宗颇感欣慰,赐给了他窄衣金带。大抵张茂则也知道盛极而衰的道理,从那以后一直申请退休,然而足足7年也没被批准。
后来神宗也驾崩了,哲宗继位,年事已高的张茂则再次被委以重任,成了宁国军留后。这个职务大抵就相当于宁国军节度使的替补,在节度使领兵打仗期间主持日常工作,最终强烈希望退休的老太监死在了任上,终年79岁。
后来的事情也证实老太监眼光超前,哲宗在绍圣年间还是重启了变法,与司马光走得很近的张茂则自然受到牵连,被追贬为左监门卫将军。只是吐槽机估计这个老太监大抵也不会在乎了,扯淡完毕。
我是小九,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他是一个太监,一直辅佐着宋仁宗,也是宋仁宗和曹皇后的小亲信。他一面全心全意的为皇上劳心劳力,一面悄悄收起对曹皇后的心思。
初补小黄门,累迁西头供奉官,勾当内东门。擒获盗贼有功,领御药院。宋仁宗患病期间,受到猜忌,出任永兴军兵马钤辖。宋英宗时期,授内侍押班、内侍省副都知。宋熙宁初年,跟随司马光巡视,授大内都知。扑灭上元节火情,获赠窄衣金带。
宋哲宗即位,迁宁国军节度留后,加任两省(内侍省和殿中省)都知,卒于任上,时年七十九岁。后来,论罪“元祐党人”,追贬左监门卫将军。
在史书中,对此人的详细记载并不多在《宋史》卷四百六十七·列传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中,对于他仅有约300字的记载:
张茂则,字平甫,开封人。初补小黄门,五迁至西头供奉官,干当内东门。禁 庭夜有盗,茂则首登屋以入,既获贼,迁领御药院。仁宗不豫,中夜促召,茂则趋入扶卫,左右或欲掩宫门,茂则曰:“事无可虑, 何至使中外生疑耶?”帝疾间,欲处以押班,恳求补外,转宫苑使、果州团练使, 为永兴路兵马钤辖。入为内侍押班,再迁副都知。熙宁初,同司马光相视恩、冀、 深、瀛四州生堤及六塔、二股河利害,进入内都知。上元夜,宫中火,督众即扑灭。诏曰:“宫禁不惊,帑藏如故,惟忠与力,予 固嘉之。”赐以窄衣金带。累乞退休,言受国厚恩,廪食过量,积而未请者七年, 乞令三司毁券。诏褒之,仍进其官。哲宗即位,迁宁国军留后,加两省都都知。卒, 年七十九。茂则性俭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数年不易。绍圣论元祐人,以茂则尝预任使, 追贬左监门卫将军,崇宁中入党籍。
这些文字粗略的记载和描述了张茂则从入宫到立功,再到被重用过程!简单的描述了他的品行与特点!
平日,张茂则十分节俭,粗茶淡饭,衣着朴素,这更加证明他在宫内日久,深知在其间生存不易,必须低调再低调,谨慎再谨慎。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和曹皇后之间微妙的关系,但史书中却只字未提,那这件事难道是凭空捏造吗?
南宋著名历史学家李焘所作《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一段记载:
庚申,诣内东门小殿问起居,上自禁中大呼而出,曰:“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语极纷错。宫人扶侍者皆随上而出,谓彦博等曰:“相公且为天子肆赦消灾。”彦博等退,始议降赦。茂则,内侍也,上素不之喜,闻上语即自缢,左右救解,不死。彦博召茂则责之曰:“天子有疾,谵语尔,汝何遽如是!汝若死,使中宫何所自容耶?”
宋仁宗生病,群臣前去问安,不料皇帝跑出自己的房间大喊:“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一旁随侍的宫人赶紧跟了出去,对守候在外的文彦博等人说:“您可得给官家做主啊!”文彦博等人退出禁中,开始议论此事。
张茂则是宫中内侍,一向不被仁宗喜欢,听到这话,吓得立马上吊自杀了,幸亏被人及时救了下来,没有死成。
为什么仁宗会喊出那样的话,为什么张茂则又吓得自杀,为什么南宋史学家李焘会有这样的记载。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个人观点认为,张茂则应该和曹皇后走的很近,所以才被仁宗怀疑!
仁宗死后,曹皇后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力排众议给当时只有48岁的张茂则升了官!可当时规定,内臣年满50岁才可到此职位!哲宗即位后,尊曹皇后为太皇太后,对她极为孝顺,张茂则的职位也得到了再次升迁,一时间权倾后宫内臣,风光无限。(如果说他俩之间没事,真的很难让人相信!怪不得仁宗会猜疑)
若史料记载属实,1063年张茂则48岁,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他大约生于1016年。巧合的是,曹皇后也是1016年生,他们俩恰巧同岁。曹皇后64岁病逝,张茂则活到79岁寿终正寝。
可以说,宋仁宗去世后,曹皇后真的在张茂则的陪伴下走完了余生。
可内臣终归是内臣,他和曹皇后来说也只能算是知己,在当时的皇宫深处来说,有这样一位知己也是难得!
寿终正寝在当时朝堂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内臣最好的归宿
以上就是小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张茂则是宋朝有名的宦官,在《宋史》中都有为其列传。
张茂则做事极有分寸,为人也非常谦和、低调,所以他在入宫后,很快从小黄门历内侍黄门、内侍高班、内侍高品、内侍殿头,升迁为西头供奉官、勾当内东门。
内东门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署,主管宫禁人员、物品的出入、机密文件的转交以及宫廷的其他内部事务。内东门司的主官称为勾当官,一般设置四人。张茂则即为内东门司的主官之一,深受仁宗赵祯和曹皇后的信任。
1048年正月的一个深夜,崇政殿侍从官颜秀谋逆,率人冲入仁宗赵祯寝殿福宁殿附近的延和殿。
正值侍寝的曹皇后临危不乱,指挥宫女及内侍扑灭乱兵的纵火,保卫仁宗赵祯。
在场护驾的张茂则率领几名内侍前往颜秀等人所在的延和殿,捉拿乱兵。
张茂则首当其中,冲入延和殿,并在与乱兵的交战中负伤。
在颜秀之乱平息后,当时在乱中护驾的宫女及内侍都得到了赏赐,张茂则冒死冲入延和殿缉拿乱兵,为平息作乱立下大功,因此被升迁为领御药院。
领御药院即为皇帝的医药官,主管皇帝的医方和药剂等。此职事关皇帝的人身健康,一般由皇帝信任的心腹内侍充任。
张茂则在任职领御药院时,对针灸很有研究,学到了一手高明的针灸医术。
嘉祐元年,仁宗赵祯在大庆殿朝会时,突然昏厥,苏醒后即语无伦次,胡言乱语。
张茂则被紧急召入宫中,为仁宗赵祯施以针灸。当时仁宗寝殿的内侍打算关闭寝殿的宫门,但张茂则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惶恐,所以建议内侍不必关闭宫门。由此可见,张茂则是一个非常聪明善谋的人。
但张茂则并没有顺利地为仁宗施以针灸。因为这时的仁宗精神状况非常糟糕,当听曹皇后说张茂则要为其针灸时,竟疾呼曹皇后与张茂则合伙谋逆。
其实在1048年的那次颜秀作乱中,仁宗就曾怀疑曹皇后与张茂则合谋谋逆。
因为当时曹皇后猜测到乱兵会纵火,所以事先命宫人做好灭火准备。等到乱兵真的纵火了,仁宗就猜忌会不会是曹皇后事先与乱兵勾结作乱,然后上演了一场救驾的表演,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张茂则一听仁宗怒斥自己与皇后谋逆,吓得回到住处自缢。幸亏被人及时解救才捡回一条性命。
当时的宰相文彦博就曾劝解张茂则,皇帝病中的胡话,你何必当真。你真的死了,那皇后如何自证清白呢?
之后,张茂则再次为仁宗针灸。仁宗病体逐渐好转。
仁宗康复后,欲升迁张茂则为入内内侍省押班,侍皇帝左右。
但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张茂则,经此前一吓,婉拒仁宗的升迁,反而恳求仁宗将其外放任职,远离宫中。
于是,张茂则由领御药院外放为果州团练使,为永兴路兵马钤辖。
1063年,仁宗赵祯驾崩,英宗赵曙即位。但英宗即位后即染病,由曹太后临朝听政。此时,张茂则又被召入宫中,任内侍省押班等职。
之后,张茂则再次升职为入内内侍省副都知。神宗熙宁年间,张茂则与翰林学士司马光治理水务。因政绩卓著,张茂则再次升职为入内内侍省都知职。
神宗熙宁六年元宵,宰相王安石因在东京开封的宣德门没有下马,当值的张茂则就命人揪打王安石的马夫。
一个内侍,为何胆敢冒犯的当朝的宰相?这是因为张茂则的背后有曹后撑腰。曹后政治保守,一直不赞成王安石变法。特别是王安石的变法在触动了曹后胞弟曹佾的利益后,曹后更是在神宗面前建议外放王安石。
因张茂则一直是曹太后的心腹,在曹太后于1079年去世后,张茂则失去了靠山,也申请退休,但神宗赵顼“仍进其官”。
在哲宗赵煦即位后,张茂则仍圣眷不减,升职为宁国军留后、两省都都知。
张茂则身居内侍高位,衣食却非常俭朴。
张茂则七十九岁时病逝,得以善终。
嘉佑元年,冬,深夜。
宋仁宗穿着睡衣,披头散发,从寝宫里急奔而出,一边跑一边大喊:“救命啊,皇后和张茂则谋反!”,太监们急忙扶住了仁宗,将他带回了寝宫。
此事记载于正史上,真实性毋庸置疑。
那么,仁宗为何如此失态?张茂则真的谋反了吗?
事实上,并没有!大臣们怀疑仁宗得了失心疯,这是老宋家的遗传病,后代有几个皇帝都得了这个病。
除了仁宗之外,爹爹宋真宗、儿子宋英宗都有这个病,典型特征是疯疯傻傻,时而正常,时而癫狂,还疑神疑鬼。
仁宗的此次“癫狂”发作,让向来持重沉稳的张茂则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谋反,这可是杀头的买卖。
张茂则被仁宗的这句癫狂之语吓得魂不附体,甚至于上吊自杀以自证清白,好在家人及时发现了,果断阻止了他。
大臣文彦博知晓此事后,义正辞严地“教训”了张茂则一通:“你死了,别人肯定认为你是畏罪自杀,你让皇后咋办,难道跟着你一起死嘛?”。
张茂则听罢,惊出一身冷汗。
张茂则陷入舆论浪尖,曹皇后同样不好过,周围投来了异样的目光,她能怎么办呢?召集群臣,一边哭,一边自我辩白?
不行!这样只会让大臣愈加怀疑,欲盖弥彰。曹皇后的应对方法是沉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去辩白,一心治好仁宗的病,只要仁宗病好了,谣言不攻自破。
好在,仁宗的病真的好了,对之前的“狂语”只字未提,曹皇后继续管理后宫,张茂则继续当差,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那么,张茂则的结局如何呢?
仁宗死了之后,张茂则迅速升了官,成为内侍省押班,为此事,司马光还上表劝谏一回,因为祖宗留下的规矩,太监不到五十岁,不能封为内侍省押班,张茂则刚刚四十八岁。
但是曹皇后偏偏不听。
好在张茂则是个太监,就算长得再帅,也还是少了一件重要零件,曹皇后不可能与他有什么,但张茂则是曹皇后的死党这是毋庸置疑的。
《清平乐》中,张茂则帅气有型,温润如玉,心里深爱着曹丹姝,但却只能隐藏起来。
张茂则对曹丹姝的爱,曹丹姝是懂的,但她不敢接受,也不能接受。
张茂则活了七十九岁,寿终正寝。
在虚构的影视剧中,张茂则的形象是广大影迷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他虽身为一个地位卑贱的宦官,却识得大体,懂得规矩,既不擅自僭越,也不妄自菲薄。即便他对德才兼备的曹皇后颇有好感,也深谙尊卑贵贱的道理,只将这份儿爱慕之情深藏心底,转化成对主子的格外尊重。
(张茂则剧照)
在正史上,张茂则确有其人。那么,历史上的张茂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和曹皇后之间的传说是真的吗?
虽然史籍中对张茂则的记载不多,远远比不上出将入相的文武官员,但他在宋仁宗时期却大名鼎鼎,《宋史》中也对他有过300多字的传记。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张茂则的生平。
张茂则是开封人,大约生于公元1062年前后,最开始只是个小小的宦官。不过他为人忠厚,办事认真,手脚麻利又任劳任怨,数次升迁后被提拔为西头供奉官、勾当内东门。
所谓“勾当内东门”是指在内东门做主事,负责外来重要物品或人的接收接引,包括一些机密文书的上奏,宫内宝货的供取,外臣外使上供物品的受纳等等。
此时的张茂则,已经跻身宦官头目,成为了皇帝身边的近侍,深得皇上的重用,领导着手下一帮小宦官为皇帝服务。
有一天深夜,宫内防卫松懈,进了盗贼,众宦官畏首畏尾,只是在原地大呼小叫,不敢贸然上前。张茂则却赤手空拳地第一个冲进屋内,将盗贼堵在房间里,待侍卫们悉数赶到后,和众人一起合力擒贼,最终将他抓获。
宋仁宗认为他擒获盗贼有功,升迁他为领御药院。可别小看这个“领御药院”,一般要三十年以上内臣、十年未升迁并屡有功劳的,才有资格入选。史籍载:“御药一职,最为亲密。”可见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以及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宋仁宗剧照)
宋仁宗历来体弱多病,经常会在半夜时分突发疾病。有一次,他半夜突感不适,紧急召见张茂则。作为“领御药院”的他,自然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仁宗的病榻前。当张茂则进入房间后,手下的太监以为皇上病重,为防不测赶紧将后宫之门关闭了。
张茂则见状,训斥手下道:“皇上偶感不适,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为什么要关门呢?这不是制造紧张气氛,让大家起疑心吗?”在这件事情的处置上,足以看出张茂则心思缜密,处变不惊,在关键的时刻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仁宗准备再次赐封他官职,升为押班,但张茂则却婉拒了,反而请求将他外调。照理说,此时的张茂则正值隆宠优渥,巴不得快快升迁,或者继续留在皇上身边,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但他深知进退之道,不贪功邀赏,主动申请外放,担任了宫苑使、果州团练使、永兴路兵马钤辖等职务。
仁宗去世后,英宗继位,张茂则回到皇宫,被英宗赐封为押班,但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理由是张茂则的年龄只有48岁,还没到内侍省押班最少50岁的规定。英宗没办法,只好在两年后将他提升为押班,而后又升为副都知,官至正六品。熙宁年间,张茂则还和司马光一道治理过水患,足见此人能力非凡。
有一年的上元节,宫廷内失火,张茂则指挥若定,迅速带领着宫人扑灭了大火,致使“宫禁不惊,帑藏如故”。事后神宗称赞他“惟忠与力,予固嘉之”,赐给他窄衣金带。
哲宗继位后,张茂则萌生退意,多次向哲宗提出告老还乡,但没有得到哲宗的批准。而后,张茂则又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捐给了朝廷,得到哲宗的高度评价。
(曹皇后剧照)
那么,张茂则暗恋曹皇后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呢?
关于此事,史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毕竟一个是内臣,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皇后,按理说是没有这种可能性的。不过,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可以看到这样一则记载:
说的是在宋仁宗生病期间,大臣和宫人纷纷前去探望,却不料仁宗自己却跑出了房间大声喊道:“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听到这话的宫人们议论纷纷,对宰相文彦博说:“你可得认真调查此事,为皇上分忧解难。”
张茂则听到了皇上所说的话后,内心恐惧,吓得上吊自杀,亏得众人合力将他救下,才让他捡回了一条性命。
文彦博找到张茂则,斥责他道:“天子有疾,谵语尔,汝何遽如是!汝若死,使中宫何所自容耶?”意思是说,皇帝患病,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胡乱说话,你怎么就吓成这样了?你死了倒不打紧,让皇后如何自处呢?
李焘为什么会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这件事,确实有点意味深长。而且,仁宗所说的“谋大逆”究竟是何意思?是不是仁宗恰好患病期间,将心中所思说了出来,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仁宗确实不喜欢曹皇后,而张茂则又是曹皇后的亲信,有可能引发了仁宗的胡乱猜测。
张茂则一生简朴地活了79岁,“性俭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数年不易”,死后被列入“元祐党人”碑,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宦官之贤者”。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
近日,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国人们兴起了一股宋美学热,服饰,饮食,历史等更是被津津乐道。
而剧中的宦官张茂则,很多人希望都他跟曹皇后组成CP。
笔者想说,各位要理智追剧啊,张茂则再得曹皇后宠那也不可能做CP的,第一他是阉人,先天不足。第二臣下勾搭皇帝的老婆,是大逆不道,吃里扒外,像娱乐圈的宋某人勾搭王某人的老婆一样。
所以,小说也尊重历史,不会虚构出皇后也喜欢阉人的剧情来,这个得点赞。
那么历史上的张茂则又有着什么样的人生呢?
出生于大宋首都开封的张茂则,字叫平甫。刚开始入宫做最低级的小黄门太监。由于干得出色,累计升级到西头供奉官,守内东门。
一天,不知道哪里来了肥胆的盗贼偷进皇宫,欲行不轨。被发现后,张茂则带着领众太监率先进入屋内,与盗贼搏斗,最后大家擒住了盗贼,张茂则因为功劳升级到领御药院太监。
(清平乐里张茂则剧照)
又有一次晚上,宋仁宗生病时,急招张茂则过来陪伴,在张茂则进入了仁宗寝室时,在门外站立值班的小太监想关闭宫门,张茂则赶紧喝止了他们的举动:“官家本来没有大碍,你们关门干嘛?让别人生出疑心吗?”
皇帝生病期间,累计把他升级到押班,放到外面地方去做官,从宫苑使、果州团练使,为永兴路兵马钤辖等官做了一圈,又转入皇宫做回内侍押班,不久又升级成副都知。
熙宁四年七月时,张茂则被仁宗派去陪大学士司马光到黄河巡视决堤情况。
大名府边新建的河堤第四、第五堤决口,洪水淹没馆陶、永济、清阳以北,朝廷特意派张茂则去察看情况。
八月份,洪水蔓延到澶州曹村,十月份,涨到卫州王供。
那时候新建的河堤每6个就决口2个,黄河下游的恩州、冀州,直接成了汪洋大海。皇帝心忧灾情,经常派人去救灾,修理河堤。
当时张茂则汇报给皇帝:“洪水不可堵塞,不如疏通它,在水流特别湍急的,不妨直接开挖河堤,人工导流,在那些接口地方又多挖深坑,既可以解决水患问题,又为以后的耕种储蓄水源。”
仁宗觉得这注意不错,就采纳了。
而张茂则因为这次的水利问题,立功升级到内都知,离宋朝顶级太监只差一级了。
有年上元夜,皇宫中起大火,张茂则率领众多太监扑灭了大火。
皇帝诏奖赏曰:“宫禁不惊,帑藏如故,惟忠与力,予固嘉之。”随即赐以窄衣金带。
到宋哲宗继位时,张茂则已经侍奉了4位皇帝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老太监被宋哲宗加封为两省都都知,不久,他就老死了,活了79岁。
经历过四朝皇帝的时光洗礼,张茂则根本就没有了儿女情长。即使曾经有仰慕过曹皇后,也因为仁宗临终前一句大喊:“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吓得他赶紧上吊,而掐死了这个念头。
他终于活成了一个俭约素雅的太监,出则结交当朝大学士,入则起居有常,饮食有度,又因为擅长养生,每次都是粗饭一碗,喜欢饮食清淡,油腻重口味的食物,他绝对不吃。正是因为控制饮食,他才在平均50岁寿命的宋代活到79岁,历经四朝。
茂则每劝人必曰:“旦少食,无大饱”——《医说·卷7》
这个太监比起大部分心理变态的太监好得多,更像一个素雅之人,或许他是受到了仁宗的人格感染才如此吧。
参考:《宋史》
文: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