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互联网

有些考古专家(夏商周探源)为什么面对三星堆一言不发?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4关键词:三星

有些考古专家(夏商周探源)为什么面对三星堆一言不发?

点赞1、武汉市 网友:隐退的王

因为这些东西出土,超出专家们的历史知识范围!如果鉴定年限没错是三千多年前的东西,很上推算应周朝之前的东西,从制造和工艺上来看,相当高的工艺和审美水平!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是个漫长的历史,问题是出现了精美金鉑之类雕花工艺,似乎又超出了青铜时代的想像,历史书上没有文字记录,只能从山海经这种传说中去找依据。考古是严肃好科学,不说话是对的。

点赞2、洪湖市 网友:只欠猎物

不是一言不发,而是人家在找依据,不像我们说话,比如我们猜测什么,可能就直接说了出来,专家嘛,至少要对发出来的言行负责,等找到足够依据支撑,那自然会发出来。

点赞3、龙岩市 网友:淡云飘月

三星堆的奥秘?

传统考古是一步一个脚印,靠局部挖掘搞出来的,这类挖掘都是一个一个的孤案,判断事情的来龙去脉,难度很大。

考古最好是多方面印证,不能有明显矛盾,不能逻辑不通,不能急于下结论。

研究要结合气候学、地质学、地形学、天文学、人类遗传基因学、农作物考古等多学科的综合分析,要善于从大数据分析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宏观的大视野来观察问题,如此才有证明力度,避免较大的错误。

要搞清楚三星堆这个问题,首先要尽量搞清楚上古时期一些重大历史背景,我们的分析不能与这些历史大背景有明显冲突,那么上古时期有那些重要大事件呢?

下面我们收集了各学科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基准"来识别三星堆的历史坐标。

早期的人类生产力底下,气候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且游牧生活是其主要模式,大草原地区有明显优势,九寨沟与若尔盖方向草原广阔,大型动物繁多,很适合那时的人类在那一带生活,游牧时代这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农耕时代才逐步转移于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昆仑"的重要性也由此决定,中原文明显然是由更早期的草原文明决定,那么草原文明更早期的进程又是由那决定的?

冰河期与大洪水决定了华夏文明的进程,四川盆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三星堆是四川盆地文明的中心。

下面我们从实证大数据出发,逐步分析整个过程。

冰河期与大洪水,决定了华夏文明的进程,77000∽12000年间的冰河期,人类从北方逐步移民南方,冰河期地球的最低平均温度在0度附近,而我们现在地球的平均温度是14度附近,18000∽15000年间,秦岭以北与华中大平原没有人了,太冷!只有赤道附近才有人类。

四川南部的攀枝花与西昌地区,气候独特属于偏热带的气候,冬季白天平均气温,比成都高出10度左右,冰河期这里的人类还能够居住与生活。

下面是气温分布情况,图中也可以看到,四川盆地就象"子宫"一样,秦岭挡住了西伯利亚寒风。

14000∽10000年间,随着冰河期结束,人类逐步向北移民,四川盆地是首选,10000∽6000年间,川人通过九寨沟方向,逐步向若尔盖大草原移民,进入甘肃,其后进入陕西,黄河文明兴起。

6000∽4000年间,青藏高原冰河期形成的大型冰川越过冰点消融,爆发大洪水,大洪水也是全球性质的,根据挪威雪线统计图,可以看出4600∽4000年间,地球气温是近十万年间最高的,气温高雨水也多。

这期间大洪水年年夏天爆发,华中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灾严重,大禹治水初期于四川盆地,华中大平原地区是无法治水的,没有性价比。

上面是气候学与地质学考察的结果,也证明了大洪水的规模。

当然洛阳到西安地区也有治水性价比,只是性价比无法与四川盆地相比,下面是高清地形图,洛阳黄河出口狭窄

四川盆地重庆附近的山脉走向,挡住了盆地水的泄洪,山峡那边山的走向是顺水方向,问题不大

广阳岛附近,是大禹治水的核心工程,扩展长江故道狭窄段,泄洪四川盆地积水,广阳岛也是船运土石方卸载地,工程量适中。

大洪水后,夏王朝以四川盆地、甘肃、陕西为基础建立起来,其后顺黄河与长江,扩展到中下游地区。

中国人类遗址统计图,是中科大校友做的统计,显然里面隐藏许多秘密,解密上古史需要认真研究这个图,注意大洪水期间中原地区遗址变化曲线,明显受大洪水影响没有增长,而其他地区确增长迅速。

下面人类遗传基因分析人类移民状态情况,与冰河期影响的分析相当吻合

大数据时代的考古,要注意多角度互证,不能有明显矛盾。冰河期与大洪水决定了华夏文明的进程。

我们使用了五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实证数据分析,给出重要结果,考古界历史上还几乎没有这样完整的证据链了。

五个不同领域数据是:

1、海平面高度变化曲线

2、挪威雪线数据统计曲线

3、中国人类遗址统计图曲线

4、人类遗传基因数据分析统计

5、大洪水与海侵地质学与气候学数据分析结果图

综合以上分析,做出下面结论:

中国人类遗址统计图,非常重要,值得深入研究,特别是冰河期、全球大洪水、大禹治水的三者关系,以及所导致人类生存与移民的特征,这些都非常关键,因夏王朝的起源与大禹治水密切相关,考古挖掘必定是小样本挖掘,很难反映全局,需要多方面相互应证,才有说服力。

华夏文明进程:

1、大洪水是全球性质,非局部地区,主要是77000∽12000年这6万年间的大型冰河期,在高山与高原形成的巨大冰川温度越过冰点而消融导致,要知道冰河期的冰川平均比平常期高出200多米,有的地方高出1000多米,海平面比平常低100多米,海洋的水不少都积累于高原地区。6万年的冰河期,人类逐步从北方移民南方,最后主要集中于赤道附近,其它地方太冷,几乎没有人,文明难以发展,四大文明古国均靠近赤道与此密切相关。

2、12000∽10000年间,随着地球气温逐步上升,人类逐步向北移民,四川盆地是最好的地方,秦岭以北还太冷,西伯利亚寒风横扫华中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地方都太冷,不太适合人类生存。

3、10000∽6000年间,全球气温进一步回升,秦岭以北已经适合人类居住,川人移民甘肃与陕西较多,若尔盖大草原非常吸引人,其后扩展到西安、郑州、山西等地。实际上这个阶段四川盆地已经比较繁荣,东方之祖伏羲部落,是从甘南迁徙入北方,在那里发衍出华夏的先民炎帝黄帝部落,很多年后与从南边长江中下游进入中原的苗、瑶先民蚩尤在中原发生战争。

4、从中国人类遗址统计图可以看出,距今6000∽4000间人类遗址大幅度增加,但中原地区增加很少,这说明这期间地球气温上升较多,青藏高原冰河期形成的大型冰川温度逐步越过冰点而消融,年年夏天大洪水,四川盆地水患严重,大禹治水,大规模的水患也导致华中平原不太适合人类居住,大洪水期间也导致海侵严重,大平原地区的人类更是不得不西迁。

5、大禹治水的初期工程,主要是在重庆广阳岛附近,广阳岛是土石方卸载地,扩展长江狭窄的故道,泄洪四川盆地的大洪水是关键,其后是以四川与陕西为基础,建立了早期的夏王朝,四川的夏人顺长江而下,文化逐步扩展到江浙地区。

6、商王朝灭北方夏,但四川盆地的夏继续延续,三星堆文化是华夏文化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与印度文化的交流而产生。

几点说明:

一、大禹治水的情况:

挪威雪线统计图证明,5000∽4000年间,是地球气温近10万年中最高阶段,导致青藏高原冰河期形成的大型冰川越过冰点消融,年年夏天爆发大洪水,当然气温高雨水也会多,这就是大禹治水的原因,不过大禹治水后,碰巧地球气温开始逐步下降,洪水逐步消失,民众惊奇为"大禹的神功",佩服的五体投地,自然认为大禹为神仙下凡,拥为共主,夏王朝以四川盆地、甘肃、陕西为基础,建立起来了,其后顺长江与黄河,扩展到下游地区,此时大平原地区大水已经退去,土地肥沃,华夏文明进入爆发期。

二、网友观点:

"上古历史,盘古,伏羲,女娲,西王母,都在甘肃,或者更西的地方,华夏族从青藏高原,到甘肃,再到陕西沿黄河从上游向下游发展,在中原和蚩尤部落冲突,击败蚩尤部落统一华夏,这是基本的事实,从语言和基因,藏族,犬戎,黄帝部落同出一脉。"

我的评论:

"华夏族从青藏高原出发"

这里的"青藏高原"应该不是很高的地方,因太冷,主要还是川人顺"理县、九寨沟"方向北上,这是明智的选择。

四川盆地有大量的水,湖泊广阔,鱼类多,早期的古人捕猎多,种植少,所以人类在湖泊周边居住是主要情况,但鱼类同重量所占体积比兽类大,不方便保存与搬运,而大草原动物多,捕猎方便,所以上古人类主要在大草原生活,川甘青地区草原广大,是当时人类的生活的中心,所以"昆仑"代表那个时代的"重心"。

此外,九寨沟方向若尔盖大草原,这里捕猎有后方资源支持,四川盆地的盐又充足,可以逐步蚕食的方式向北方推进,而直接从汉中地区过秦岭就没有这么方便了,且秦岭那边草原不够大,黄河的洪水多。

进入若尔盖大草原后,去甘肃天水方向就很自然了,那边"大地湾遗址"出土文物最早是7900年左右,是黄河流域出土文物最早的地方,天水进入西安地区仅是一步之遥。

三、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放在全世界来看,地理极为特殊,其必然有惊人的奇迹,实际上四川盆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那么古籍中描述"开山劈岭,疏通九条大河",这里的"九江"又是那九条大河呢?

"开山劈岭",显然是指重庆广阳岛附近这类地形,大禹治水是扩展长江特定狭窄段,泄洪四川盆地积水获得耕地为目标,工程量适中,性价比高。

那么"九江"呢?

古蜀正好有九江: 乌江、渠江、嘉陵江、涪江、赤水河、沱江、岷江、横江、金沙江。

古籍中的"江州"是指的那里?

巴国建都江州,《华阳国志》中有明确记载:“巴子都江州。”

后来张仪修筑重庆城,史称“仪城江州”。

"涂山"指的那里?

《华阳国志》说的江州涂山,意思就是重庆涂山,即朝天门长江对面的南山。

以上不会那么巧合,各种迹象表明,大禹治水在四川盆地。

结论: 冰河期与大洪水,决定了华夏文明进程,华夏文明的摇篮在四川盆地,昆仑山附近的大草原,是游牧时代的重心,夏王朝初期是以四川盆地、甘肃与陕西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三星堆是夏王朝的晚期阶段。

点赞4、鸡西市 网友:南风未起

三星堆文明是中国历史学家一件脑壳痛的事,黄河文明说了这么久,三星堆却还要早,出土青铜器工艺精良程度超出历史学家的认知。

尼罗河流域特色的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有没有关联?大洪水时代,先祖们是不是北上建立商周文明?

这其中关键是夏朝在哪里?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夏朝遗址,历史学家又不甘心于认定华夏文明来自长江流域,选择集体沉默。

中国人对于旧的思维没有颠覆意识,只能用谨慎来遮掩,人类历史发展就如黑夜中的璀璨流星,从哪里来都是冥冥之中的事,中原找不到夏朝,自然条件更好的长江巴蜀之地必是文明起源绝佳之所了。

点赞5、陆丰市 网友:女人味

一言不发?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说话是要负责的,因为没有历史资料!三星堆应该是和商朝同时期的,只是商朝文化比较发达,地方也大,所以留下的痕迹也多!三星堆出土了一堆青铜器,没有任何文字,只是一些符号,说明这个地方的文化在当时还是很落后的!

点赞6、安庆市 网友:猫小喵

丢饭碗的事情能随便发表意见吗?再说如果专家说出不符合夏商周历史体系,会遭到很多所谓专业的喷子的网络攻击,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做法,做了有什么意义?中国现在建立的历史体系,是以四大文明古国为基础,以陕西,山西,河南为主的华夏历史体系,这种观念已经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但是三星堆遗址的出现,直接冲击了中原文明的起点,专家又无法解释其原因。所以搬出来含糊不清的蚕从一族来做解释,其实这种解释不仅没有帮助我们解决谜团,其实给我们增加了更多的谜团。

关于三星堆到底是怎么回事,《山海经》早就给出了答案,“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也就是说,三星堆属于炎帝后裔,祝融一系降到江水所建立的文明。


很多人习惯性把江水翻译成长江,这种翻译是错误的,在《山海经》中江水是只是长江的一个支流,而单独的江才是长江。其实中次九经给出了江水的河流流向,是一条从西向东然后向南流入大江的河流,接着大江向南流入江,然后就是江向东流入大海。所以符合江水的只有一条河,就是三星堆北方的鸭子江。

三星堆出土了最著名的青铜一号神树,它的构造非常符合,“汤谷上有扶桑,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的描述。其实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并不是凑巧,而是古巴蜀人为了纪念曾经的过去重新铸造的青铜神树。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铜神树的原因,因为这些扶桑树都是有古巴蜀人看守的。

提起扶桑树我们不得不提起上古大神帝俊,是他开始了山海经计划,开辟了昆仑虚,然后有炎帝一族守卫扶桑树。炎帝为什么被称为炎帝,被称为太阳神,祝融被称为火神,一切的根源都是扶桑树上的十日。


想解开三星堆的谜团,就必须要知道扶桑树位置在哪里。《山海经》多次提到扶桑树,比如海外东经的,“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以及大荒东经的“汤谷上有扶木,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不难看出扶桑就在汤谷上,汤谷在哪里?西次三经描写了,“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这里提到了一条重要的河流英水,由此可以推测一件事,扶桑树就在青丘山上。


青丘山在哪里,在今天的印度的奥里萨邦的一座山,前面已经描写,这里不做论述。南山经的位置就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到奥里萨邦之间的十座山。而古巴蜀人从古印度迁移到四川,祝融降江水是最好的证明。为什么祝融降的是江水,而不是大江和江,因为只有三星堆北方的鸭子江,其他的河流都有自己的名字。

点赞7、保定市 网友:花骨埋香

提这些问题的人基本上是没有读过书的,至少没有读过大学。

做学术研究不能和网络喷子一样随口胡说八道的。特别是历史研究,有几份证据说几分话。一个历史学家,如果他没有接触到三星堆的文物,不是专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你让他说什么?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