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学子进京赶考究竟是怎样的体验?
清朝明朝一个样,
都为出头把榜上。
个个学子有压力,
考上才能把心放。
封建等级制度体系里,不违法,不得罪势利眼的小人,按部就班地参加考试便好。更不要去结交魔鬼的狐朋狗友,让自己一不小心就下地狱,而万劫不复。
人生短暂数载,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时,有得必有失,心态乐观向上,生活最终只不过是为了生存。
成功:改换门庭;
失败:祖宗有光。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平民百姓们能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就是“科举”——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全国一盘棋”的环境下,科举有多么劳心劳力、激烈残酷可想而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头悬梁、锥刺股”……
诸公皆一生都在为理想执着地追逐着,痛并快乐着——如果不能功成名就,在众人眼中就是穷困潦倒、不务正业、一事无成!
有“苦心人”大半生都得靠家里女人“供着”的:
不但尽不了丈夫应尽的责任——赚钱养家,奉老教幼;
甚至连男人的责任也尽不了——挑担砍柴,花前月下……
被妻子儿女轻视——就连大名鼎鼎的李白也不能幸免,虽然其只是为了仕途!
被左邻右舍嘲笑——如孔乙己穿的再“人五人六”也阻止不了成为“美谈”,都是科考制下的牺牲品!
科举总的来说要分“四关”——
院试
又叫童试,童生(指未考过试的,无关年龄)参加,很多还要先经过县、府两级选拔或考试,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
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
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员
殿试
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大家看看就知道有多复杂了吧!
能走到进京赶考这一步的要么是天才儿童、超级学霸;要么就是“数十年磨一剑”的“枯禅道达人”……
蒲松龄观其一生也只是个“秀才”;
范进年近花甲也仅是个“举人”!
无论如何,总算跑到最后一关了,到了“临门一脚”的地方总该放松一下了吧!其实真不是这样:
赴举者刘蜕曾诉说了他赶考的辛酸:“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
可以得知进京赶考对于路途遥远的举子来说无疑是一次“苦行僧”体验!这个可以参照我们以前坐“绿皮车”的时代——再想想步行或骑驴的时代,那画面真的太美……滋味太酸爽哪……
中途迷路的,生病的,逃荒的,逾期的——进京考试者十剩六七……
考前
有憧憬,有兴奋,有紧张,有恍惚,有恐惧——人生百味……
考后
演绎了一出出活灵活现的世间百态(参照高考压力十倍以上)……
一举成名天下扬
如果问清朝举子进京赶考的感受,感觉就是在追梦的路上!一日高举得中变光宗耀祖,八面威风。一旦名落孙山,就想赌徒失意见不得人。过去有人考了几十年不中,幸运的皇帝开恩赐个功名。不幸就在乡间教个书,做个师爷,或者失意的流浪……现在的高考状元的感觉类似清朝的科举进京!
目的跟现在考大学,考公务员一一样,为了前途,为了改变命运,就得进京赶考。如能考上进士,还可弄个官做做。殿试面君,何等荣耀!有被选上三甲(状元、榜眼、探花),那前程似锦,状元还有可能被选为附马,成皇帝的乘龙快婿,何等荣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另外还可以顺便走出家门,看看世间风景,体验各地风土人情,阅尽人间春色,赏遍帅男倩女,[捂脸][捂脸]偿还十年寒窗寂寞之苦,何乐不为?
进京赶考前,精通国学、八股文,能写好馆阁体书法,且通过了乡试
进京赶考途中,雇辆马车;吃饭、住宿条件不错;沿途吃点儿特产;在酒馆、茶楼和文人雅士对诗词歌赋;头痒洗头,解下辫子,洗完半天不干,干了再系上辫子;走到某地发现石碑、研究研究金石学;遇到民间艺术家探讨一番;遇到土匪响马,随机应变,当了几天师爷
到京城了,喝碗大碗茶,吃碗炸酱面,吃点儿小吃,最后尝口豆汁儿,全吐了
考试时,写文章,蘸墨荡笔,馆阁体小楷跃然纸上
考试后,等待发榜
听说清朝学子进京赶考的体验是复杂多样的。为了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光宗耀祖,十年寒窗苦读“四书”“五经”。此后,千里迢迢进京赶考。除一路上吃苦耐劳外,心里充满着复杂心情:担心能否考取,默默地猜测考题与计划应对。一路上总是担惊害怕,脑子也无法平静下来。在投入考试中,写八股文,又臭又长而且还自以为是。一旦榜上无名则悲观至极;若榜上有名则如“范进中举”疯疯癫癫,自信不疑,苦等官位,妄图贪腐,盛气凌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