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作者为创作是否会主动寻求悲伤等情绪?
俗话说,愤怒出诗人。对绘画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
如果说愤怒是一种力量,可以让文艺作品获得真实的情绪化表达目的,更加充满情感张力,那么,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63年——1944年)就是善于用愤怒情绪建构画面主题的代表人物。
《桥上的少女》
在蒙克生活的时代,欧洲绘画已经逐渐脱离客观形象的描摹,偏向于把作者主观情绪凝结在画面中,用画面传达作者的悲苦情调,甚至整个时代的苦难意识,是当时画家所认可的艺术观。
蒙克这种重视内在情感而忽略外在形式的表达方式,让他在美术史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他被誉为表现主义先驱。
《绝望》
蒙克所有作品,都是在看透生命本色的前提下,试图通过绘画来阐述抽象的生命哲学,让这些抽象变成具象图式,来展现生命的悲苦,情感的愤怒,精神的焦虑,生老病死的无法逃避,道德的坠落,这些主题伴随了蒙克一生。
《呐喊》
无论在蒙克人物画还是风景画里,不容易看到阳光的东西,看不到人的微笑,他画中人物几乎都有一张因不幸而焦苦,因愤怒而扭曲,因不安而惊恐的脸。即使风景画,也是浓笔重彩,以冷色调为主,给人压抑沉闷的感受。
《生命之舞》
蒙克这些绘画特征,在我看来,主要源于三个因素。
其一,年轻时经历了不幸生活。
还是孩子时,蒙克就失去了爱他的母亲和姐姐,她们的死亡在他心理蒙上了阴影。
其二,蒙克受狄尔泰,伯格森,尼采等哲学大师的生命哲学观念影响很深。
《女人的三个阶段》
因此,他在绘画思想上,努力地接近这些哲人的观点。无论是他的代表作《呐喊》,《生命之舞》,《男人和女人》,《青春期》,还是其它作品,都有这个倾向。
其三,上世纪前半页相继发生了一战和二战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对人们家园的破坏和精神的创伤很大。
蒙克亲眼目堵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性,用绘画的形式控诉战争,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又成为他绘画的一个主题。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想到了一位画家,他就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古斯塔夫·库尔贝。
我们说,每幅画作都是画家思想情绪的流露和表达。或欢喜,或悲伤,或愉悦,或愤懣,或舒畅,或压抑。而这些在库尔贝的作品中都得到了较好的诠释。
库尔贝(1819一1877)生活时代的法国正是资本主义经过原始积累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巨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各种思潮活跃,社会动荡不安。这个期间,还爆发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运动。
库尔贝早期的绘画作品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笔风雄厚洒脱,恣意狂放,甚至有些巴洛克艺术的风格。后来当他更多地接触到社会底层人们的劳动生活状况,心中充满了同情、郁闷和对现实的不满。他的画风也随着这种情绪发生了很大变化。库尔贝认为,画家不应该漠视现实而去表达一些空虚空洞的东西,更不应为了所谓的“艺术”而凭空想象,“无病呻吟”甚至自我陶醉,而应该以求实的态度和精神去创作。他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群,为此创作了一些极有现实意义的画作。《矿工》、《筛麦妇》等是这其中的代表作品。
库尔贝《矿工》
库尔《筛麦妇》
画家的思想情绪是丰富而且复杂的。库尔贝生活在当时充满矛盾的法国,他个人的命运也充满坎坷挫折,痛苦纠结甚至愤怒的情绪常常通过他的画作表现出来。包括他的很多自画像,既是一种自嘲,也是对当时社会的嘲讽。
库尔贝自画像
库尔贝通过真实的情绪表达,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期某些社会层面的缩影。
库尔贝,你好!向大师致敬!
库尔贝《库尔贝,你好!》
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确的说法。不论是文学或者绘画艺术,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论是孤独,或者说愤怒都是艺术灵感的源泉。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花天酒地的,天天人间天上地日子的人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南唐后主李煜,如果不是兵败被俘,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怎么可能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千古流传的名句。
在绘画艺术领域,自找悲伤经历的故事,高更是将这一状态发挥到极致的。他为了寻找艺术的自我,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伤害了妻儿与朋友,来到一个孤岛上,与土著女子同居,他在不被世人理解、试图多次自杀,又多次被救起之后,在这里他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高更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据说,在创作这幅作品时,高更因为贫病交迫和世俗否定让高更的精神濒临崩溃,为此曾经多次自杀。但在被救起来后,他又萌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他认为这幅画是绝望的、遗嘱式的作品,也正是这幅作品让高更登上了艺术巅峰。
除了高更,与高更作为好基友在巴黎生活过两个月的梵高,更是将孤独进行到死。梵高就是在知音难觅的孤独情境中,与高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结果就割耳自残,住进精神病院,并在狂乱而绝望的最后两年中,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伟大作品。
▲梵高《耳朵绑着绷带的自画像》
▲梵高作品《悲伤》
之后,梵高饮弹自杀,那个与他一起生活了两个月的高更,去了塔希提岛,寻找新的孤独与悲伤去了。
个人以为,为了进入某种创作状态,静下心来是必要的,但不至于寻求悲伤的情绪,那不成了为赋新诗强说愁么?
主动去体验是没多少效果吧,也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还是自然点好吧。
因为主动去为之,你的心里已经做好了承受的思想准备,那么去体验的时候,有力一定的“免疫力”能力了,也显得不那么真切和真实了。
艺术家也不可能什么都要去经历,也没必要去经历,完全可以通过采访、观察、思考等,照样能够提高艺术修养的。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艺术家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宝贵。
武侠小说家自己都不会武功,也没有去“江湖”混过,不是一样能写出经典的优秀的武侠小说的吗?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大家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甚至被许多人痴迷,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家比比皆是。
所以没必要主动寻找悲伤情绪,或者更刺激的感觉吧,但是主动观察了解思考采访等等还是必要的。
不会!因为伤心会伤身!身体不行,怎么创作?艺术工作者应该有悲天悯人之心,有忧患意识,可多愁善感,但不可走火入魔,故意为之。
艺术来源于生活,只要深入生活,与人为善,并且亲近动物,亲近山村,亲近自然,就会有七情六欲,"悲伤”情绪自然会来!
艺术来源于亲情,有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兄妹情等等,歌曲《父亲》《母亲》就很感人!
艺术源于爱情,“梁祝"的爱情改编的电祝《梁祝》,小提琴《梁祝》都非常感染人心。
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如果没有作者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历程,以及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就不会创作出这么有烟火气又荡气回肠的情歌!
我是紫红的乡村史,欢迎您关注,点赞,留言!
我觉得不会,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一直信奉“真,善,美”的创作原则,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只有这样的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文艺工作圈里虽然流行着“悲愤出诗人,苦难出作家”这样的话,但前提是真正经历了悲伤苦难的生活而产生出来的情绪。这样的生活经历产生出来的能量是无穷大的,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有无穷的潜力。另外我相信文艺工作者也不想让自己经历这么多苦难悲伤的生活。从纯粹的作品角度来讲,只要是真情流露出来的作品都会是好作品。所以不存在主动寻求悲伤情绪的说法,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