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中国人常说“人命关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成康之时更是刑措不用凡40余年,所以中国古代以“亲亲”、“亲贤”治国,就此形成了人情社会,都是炎黄一系,名号不同而已,即使是改朝换代也没有对前朝贵族斩尽杀绝。
在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是话语权的保障,对权力的分化和争夺,会使得事情远没有是非黑白这么简单明显,一些人稀里糊涂的被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然后稀里糊涂地死了。汉武帝时的大行令王恢就是如此,只是他要好一些,因为他的政治觉悟,使得在他临死前悟到了他被判罪的真正原因,可算是死的明白了。
(没错,你就是王恢)
王恢究竟有没有可能免于一死?是有可能的。然而王恢却自己堵死了生路,可谓是不作不死。如果王恢在狱中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积极走动关系,兴许还有生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对匈作战背后,是汉王朝的权力的再分配,里面涉及到复杂的权力斗争。王恢的大行令职务,只是一个“外交部长”,平时只负责处与四周蛮夷的交往事物,昧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朝廷的政治态势。
汉高祖刘邦开国,是诛除暴秦,底定天下,以不世之功被众多诸侯王共同推举为帝的。这种推举意味着汉朝在高祖时代不具备实现封建专制帝制的可能,汉朝与其他诸侯国处于宾客之礼的关系。所以刘邦据关守河,守内虚外,把关中平原经营成自己的大本营,并在诛灭异姓诸侯王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往各地镇守。在朝廷里,汉高祖刘邦设计了三权制衡的权力方案:外戚(皇权扶持起来)、功臣集团互相制衡,双方谁都难以做大,都必须依靠皇权来扳倒对方;为避免斗争失衡,形成权臣架空皇权的局面,再设置外藩宗室使之投鼠忌器。功臣集团与外藩没有利益关系,只能依托于皇权与外藩再形成权力制衡。
(汉代分封图)
这一体系运转了60多年,在汉景帝时发生了“七国之乱”,然而,汉朝中央政府并没有借平乱胜利改弦更张,走中央集权的道路,依然在权力制衡的道路上亦步亦趋。直到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这样的权力局面依然没有改观。
这种“三权制衡”的政治局面,使得汉朝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也使得皇权被限制,形成了类似后世“小政府、大社会”的治国思想路线,即是崇黄老之道,与民休息。这种治国策略使得汉朝初年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民间日渐富庶。然而,中央政府的乏力,使得社会资源的组织和调度的效率很低,不利于政府进行重大的决策,比如对外战争。
汉朝皇帝的权利被限制,使得汉武帝在登基后的7年时间里,只能在上林苑打猎,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虚君”。中央权力集中在窦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手中,有过一段时间,汉武帝的太子位都不稳固,在梁王去世后才得到了窦氏的支持。窦太后去世后,原有的外戚集团一时群龙无首,汉武帝趁机让自己的娘舅田蚡上位,压制原窦氏势力,初步收回了部分皇权。然而,让汉武帝始料不及的是窦氏的权势被遏制,王太后周围又再次形成了新的外戚集团。
两个集团都掌握着财富和势力,都能对当时的汉武帝的皇权造成威胁。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中央最容易把分散的权力集中起来?
答案是:以大义的名义发动战争。
(占领道义制高点)
大义所在,是为权力基础。皇帝是战争的总负责人,在大义面前,外戚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不然就会被设计为叛国罪、贻误军机等罪名削除职爵;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财政、吏治、军事、粮草等各个方面,只要皇帝不假手于人,这些物资和人员调度的权力就都会集中在皇帝手里,皇帝也就达到了借发动战争以实权的目的。
(汉武帝即位时疆域)
所以,汉武帝一开始先大造舆论,拿出半个世纪前匈奴单于写给吕太后的侮辱信入手,在民族大义上把阻挠战争的言论压下去,占住了道德制高点。然后令大行令王恢设伏于马邑,调大兵30万云集前线。相应的,不管是丞相、太尉还是朝廷其他官员,都要直接向皇帝汇报。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因为战争而设置的机构和汇报关系不会立刻解除,国家政治体制就会在无声无息中转向到中央集权。
如果马邑之谋一战成功,汉武帝就将取得前线军事、后方政治两个战场的胜利,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君主,汉武帝不想做“虚君”,因此对此事十分重视。
虽然有汉朝前期60多年的隐忍蛰伏,还做了很多诱敌之计,但毕竟是30万人马,难免百密一疏,在最后关头,匈奴单于察觉异样,即刻退军,仓皇撤退。在伏击战中王恢负责军事部分是攻击匈奴人的辎重,可是匈奴全军未损,10多万骑兵大队整建制通过王恢防区,已有戒备。从伏击战的角度看,已经失去了突然袭击的意义。
(马邑之谋)
后世的李定国在磨盘山设伏,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在最后关头泄密,吴三桂大队人马即刻撤出埋伏圈,并扫荡明军埋伏地域。李定国左右没有等到吴三桂清军,见到前方火起,情知不妙,只好就地发起攻击,把一场伏击战打成了攻坚战,吴军和明军都伤亡惨重。
如果王恢此时率军袭击匈奴,也会面临与李定国磨盘山之战同样的局面。王恢为稳妥起见,担心一下子折损太多兵士,会影响皇帝对匈奴作战的意志,因此在犹豫中错过了战机。前前后后筹备了经年之久,30万大军劳而无功。回师后,王恢被下狱。
此时,之前因皇帝发动战争被削除权力的外戚集团就此拥有了反对战争的理由,所谓“与匈奴打仗就是跟自己的影子作战”之类,其真实目的,是将皇帝借战争收去的权力再夺回来,他们甚至因此形成了庞大的同盟军,向皇帝施加压力。
汉武帝十分清楚他们的意图,他们反对战争是假,反对汉武帝集权是真。他们否定战争决策的正确性,是要在发动战争的权力上要挟汉武帝,使之不能再借战争之名行削权之实。汉武帝没有跟着这些权臣们的思路走,他揽下战争决策的责任,并力保发动战争的道义不失,与权臣做针锋相对的斗争。汉武帝自己为马邑之谋代言,已经到了赤膊上阵的地步,群臣要是再敢反对,就等同于与汉武帝摊牌。也即是说,马邑之谋失败的那一刻,朝堂上政治斗争就开始了。
(汉武帝在政治战场上纵横捭阖)
在王恢被羁押期间,汉武帝连行改钱法、疏通河道法等三项决议都在廷议中被否决了,汉王朝在权力斗争中再次朝向黄老之道转向了。黄老之道的意思是,汉武帝就要再回上林苑打猎,将国政悉数委托给这些朝臣。
如果此时王恢在狱中与汉武帝同声连气,坚定对匈作战的正义性、必要性,写奏折申明自己的贻误战机的罪过,深刻检讨自己不敢放手一搏的心理(给那些反战争的群臣上课),帮着汉武帝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都给递出去,如此会让汉武帝赤膊上阵时,不至于这些孤单。如此,汉武帝出于保存政治盟友的考量,会将他树立起一个汉朝人畏战、怯战,却知耻而后勇的榜样,容他戴罪立功。
可是,王恢却行贿于田蚡等人,使得外戚集团有充足的口实来攻击汉武帝的对匈战争的决策。如果王恢在此时被释放,那么今后汉武帝就再难有发动战争的合法理由。因为权臣会说:当年马邑之谋,空费大兵30万毫无所得,圣上不知兵,自取败之道也。这等于是绝了今后汉武帝再借战争之名集权的路,怎么能够容忍?在政治角度上,王恢这种做法,等同于投敌叛变,性质相当恶劣。可以说,王恢先输在了战场没有亮剑,又输在政治上立场不够坚定。所以,当他想明白这一层后,自语说:自己花钱买了个死。是夜,王恢自尽于狱中。
(廷议舆论纷纷)
王恢之死,确立了汉武帝对维护发动战争权力的坚强意志,此后汉武帝行借力打力之法,最终得以集权。汉武帝后期的丞相的权力已经被限制到很小,朝政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在藩国问题上,汉武帝再“推恩令”,打击地方豪强,使得中央的能量远远大于地方。经济上,重用桑弘羊实行国进民退的经济措施,大行搜刮之法,充实国库。执政理念实为法家,然而法家的棱角过于鲜明,外以儒家饰之。此后,汉朝贯彻的“外儒内法”的政治道路为历代所模仿。
谢头条!马邑之围是汉朝放弃怀柔政策、主动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的第一仗,是役汉朝调动几十万大军,采取诱敌深入战术,意图对来犯马邑的匈奴十多万军队进行合围全歼,不料作战意图被匈奴单于识破,在没有进入伏击圈的情况下,匈奴军队便向北撤去,被在此役主要负责袭击匈奴军队的淄重给养分队,并负责扎上口袋,切断匈奴军队败逃退路的大行令王恢遇到,王恢以匈奴军队没有进入伏击圈、自己三万人马难以抵挡匈十多万军队为由,没有对匈奴军队进行阻击,被汉武帝以怯战畏敌斩首示众。
作为皇帝,当然有斩杀大行令王恢的诸多理由,我想主要是为了告诫全军将士,在遇到人数上多于自己的匈奴军队时,怯战畏战甚至不战或逃跑,其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在事关军队打胜仗问题上,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可讲的,汉武帝斩杀王恢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大家都象王恢一样,遇到匈奴军队都不战和放过的话,今后汉朝军队怎么才能战胜强悍的匈奴军队?又有谁象李广那样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敢拔刀亮剑?
治军必严,治将更要严。王恢虽然在执行马邑之围任务时没有违反任何规定和纪律,但他面对逃跑之敌放而不打,本身就是一个领军之人最大的耻辱,汉武帝就是汉武帝,如果他在治军治将问题上心慈手软,和一般人一样见识,那他就不是千古一帝汉武帝了。
事实证明,慈不掌兵。放掉了一个王恢,汉朝很有可能就有一百个王恢站出来,到那时,恐怕我们大家又在怪罪汉武帝治军不严了。所以,为了治军,有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谢谢!
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下面从两个方面分别说一下:
一、杀王恢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权力与政治斗争的需要
汉武帝时期,人强马壮,国力强盛,而匈奴内部正是危机重重,这时的大汉王朝,不甘听命于匈奴,汉武帝希望通过对匈奴战争可以把军权一步步抓在自己手里,以获得整个政权,就是对外战争和对内夺权,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军事战争与政治斗争的关系,这完全是一场权力与政治的斗争。
1、首先说一下当时的派系格局,利用派系斗争
汉武帝刚继位时,朝中是四个派系集团
第一派系是帝党:就是汉武帝和汉景帝留下来的几个老臣,遭到排挤,还有卫青、公孙敖等年轻人,这时的李广还属于蛰伏期。
第二派系皇太后:这是继窦太后专权后,接着是母亲和舅舅田蚡专权,掌控朝廷大权。
第三派系窦太后:为首的是窦婴,虽然窦太后下课了,但是党羽众多,太皇太后的威力还在。
第四派系军队:实际上每个派系后面都有军队的参与,这才形成有力的派系集团。
从上述派系而看,最主要的就是皇太后与太皇天后的人在掌控整个权力中心,而王恢实际上是太皇太后的人,只有重用王恢才最正确,因为当时当权的是舅舅田蚡,挡住了汉武帝,只有利用王恢才能分化舅舅田蚡的的权利,在当时田蚡的宰相的权利太大,但碍于母后的问题,初期只有加大九卿权利,逐步分化,这样就使得宰相的在不知不觉中分散瓦解。
王恢和田蚡是两条线上的人,汉武帝就是利用矛盾达到最后夺权的目的,这就意味着王恢早晚要出事的,出事后皇帝可以收权。汉武帝上台时,王恢的官职是大行令,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是很有实权的,皇帝收权而田蚡是不会反对的,汉武帝很好地利用了两个派系的斗争。
2、马邑之围的实际情况,王恢有死罪吗?
马邑之围是汉匈战争的爆发点,当时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只有王恢主张实施马邑之围。王恢提出计划,占据马邑,诈降消灭匈奴主力,但匈奴发觉后跑了,没能实施。
而当时不止是王恢一个人,是有两路人马负责收口的,就是李广,按理李广也有责任。而李广是皇帝的卫队长,没有皇帝需要的权利,王恢是有皇帝迫切需要的权利,这就是王恢死罪的原因。
正是由此挑起了太后和太皇太后两个派系的斗争,王恢一出事,田蚡就积极打击太皇太后派系,皇帝借助舅舅田蚡之手杀死了太皇太后派系的窦婴。从元光二年起,田蚡和窦婴的冲突就升级了,王恢死后,在五年中窦婴和田蚡相聚死去,最后两败俱伤,由此造成一批官员及9个宰相的下台,汉武帝将权利收入手中,离权力的顶峰不远了。
二、王恢为什么非杀不可呢?是利用其剩余价值
在汉朝时期,对于位列九卿的王恢是应该没有死罪的,判罪只是临阵退缩,况且王恢是可以用军功抵罪,罪不该死,所以不是法令让王恢死的,是汉武帝逼迫自杀。
王恢之死的意义:就是汉武帝在利用王恢的最后剩余价值,在马邑之围之后,在对匈奴战役中多次出现全军战死,很少出现临阵脱逃,王恢被定义为怯懦,不能退缩,贪生怕死不行。汉武帝怎么击败匈奴的,靠的就是由此形成的大无畏的牺牲,以人口下降1500万为代价,换取的战争胜利,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勇敢。
汉武帝的成功不是凭空取得的,这一打就是40年,这一生都在对匈奴作战,国土从20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50万平方公里,代价是3000万人口,下降到末年的1500万,汉武帝是个争议很大的皇帝。
确切地说,王恢是马邑之围的谋主。
马邑之围是汉朝对匈奴政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从汉高祖直到汉武帝,汉朝一直对匈奴采取怀柔政策。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朝的实力已经足够与匈奴一战,大行令(即大鸿胪,省部级)王恢极力主张停止与匈奴和亲,兴兵征讨,以获得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建元七年,王恢更是建议:匈奴现在对汉朝没有戒心,可以诱之以利,围而歼之。
王恢的计谋被汉武帝采纳。于是雁门马邑的地方豪强聂翁壹受命潜入匈奴,向单于表示愿意为内应,杀死马邑的地方长官,迎接匈奴大军入城。单于欣然应允,果然亲自带领十余万大军前往马邑。汉朝悄悄地动员了二十几万大军,分别由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人统领,埋伏在马邑周围。王恢的任务是代郡出发,袭击匈奴的辎重,同时也是截断匈奴的后路。
这一计策着实是大手笔,也只有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君主会批准实施。如果成功,确实是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匈奴问题。问题是,细节上出了一点错漏。单于到了马邑外一百余里的地方,看到满山遍野的牛羊,心下大喜。然而再看,发现不对劲——只有牛羊,没有牧民。于是先攻下马邑城外的一个据点,抓来俘虏一问,知道了汉军的计谋,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挥军撤退。
匈奴大军连汉军的伏击圈都没进,就匆匆撤走了。各路汉军纵马追击,哪里追得上,只得无功而返。王恢的三万部队倒是到达了指定位置,可是看到匈奴人全师而退,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一箭不发,也撤退了。
马邑之围的出发点是好的,功败垂成,当然是因为计划不周。对于汉武帝来说,这次行动一是丢脸,二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是错失了突袭匈奴的良机。所以回来之后,他将怒火撒向了王恢,指责王恢临阵逃脱。王恢对此并不服气,反驳说:在这种情况下发动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白白送了三万将士的性命。汉武帝一怒之下,将王恢下狱。当时定的罪是“逗桡”,也就是临阵畏缩,当斩。王恢托人间接找到太后,向汉武帝说情,大概意思是:王恢是马邑之围的谋主,如果杀了他,反倒是给匈奴报了仇了。
汉武帝对此反驳:马邑之围是王恢提出的,为此而调动几十万人马,天下震动。就算匈奴大军逃掉了,他如果如约出击,至少还可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不杀王恢,无以谢天下!话说到这个份上,王恢当然活不了。至于是怎么死的,《史记》的两处记载不一,《韩长孺列传》说是自杀,《匈奴列传》说是斩首。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王恢死?客观地说,马邑之围既然失败,王恢再出击也确实没什么意义,白白损失三万将士而已。作为一军之长,临机决断,全师而退,并没有大错,甚至值得表扬。如果是从提振士气考虑,那么将三万人投到十几万匈奴大军之前,悲壮是悲壮,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一战而损失三万人,对本来已经失败的马邑之围来说,无非是雪上加霜。唯一的解释,是汉武帝必须要找一个人来当替罪羊,否则的话,也确实是没法给天下人交代了。
《马邑之战失败,必须有人承担责任,王恢难逃其责!》
“马邑之战”,是汉武帝对匈奴战略的转折点,对匈奴的防守战略,改变为对匈奴进攻战略。汉朝以边塞重镇“马邑”为诱饵,聚集汉军主力30万,试图歼灭匈奴单于10万骑兵。但是由于大行令王恢和间谍巨商聂壹的“百密一疏”,造成“马邑之战”行动泄密,导致包围歼灭匈奴主力的战役“功亏一篑”。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了,汉武帝全面掌控军政大权,开始着手改变对匈奴的“防守战略”。一个经常出入匈奴的汉族大商人聂壹,找到了当时的大行令王恢,出了一个天大的主意。以囚犯的头颅假冒“马邑令”的头颅,由聂壹向匈奴单于诈称“马邑反叛”,诱使单于率匈奴主力前往接受“马邑”,汉朝埋伏重兵聚歼匈奴主力。
王恢和聂壹将计划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觉得计划可行,着令王恢具体实施该计划。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出五位将军连同车骑步共三十万在马邑设伏。这五位将军是卫尉李广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轻车将军,大行令王恢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护军将军。各位领军都隶属韩安国,约定在单于进入马邑时纵兵出击。
当匈奴单于率领10万骑兵,杀气腾腾的奔向马邑时,在马邑城的外围“只见牛羊不见人”,单于遂命人攻占一个哨所,经过审讯后得知30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准备聚歼匈奴主力。单于随即命令大军后退,逃出了汉军的包围圈,“马邑战役”功败垂成,原因是保密工作出了问题,汉朝马邑方面“上自将军、下到士兵”,全都知道这件事。
马邑之战失败后,汉朝军民上下沸腾,必须有人为这次巨大军事行动失败承担责任。那么,承担责任的人选有三个,汉武帝、王恢、韩安国。汉武帝是汉朝的最高统帅,是“马邑战役”的决定组织者;王恢是这次战役的具体策划实施者;韩安国将军是这次战役的指挥者。
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都不能让最高统帅汉武帝承担责任。做为战役的军事总指挥韩安国,没有明确的失误和责任。
作为策划人和具体实施者王恢,没有做好保密工作是有责任的,在组织马邑设伏的时候,除个别高级将领外,不应该让普通士兵和百姓知道,结果马邑城的老百姓全跑了,导致马邑假兵变出现反常现象,被匈奴人识破战役意图。王恢被汉武帝“正法”,聂壹下落不明。后来,三国名将张辽自称是聂壹的后裔,为躲避“马邑之战”的罪责,不得不改姓为张。
汉武帝时期,以汉武帝为首,王恢为辅的君臣二人组合,密谋策划一次对匈奴的大型围歼计划,历史称为“马邑之围”,这场著名的谋划,却没能为王恢带来盖世奇功,反而因此命丧黄泉,令人唏嘘不已。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王恢在这一年见了一个商人,这人的名字叫聂壹,他正是来自马邑。聂壹见到王恢后,立刻坦露心声,表示自己在马邑经商多年,深知匈奴之害,如今匈奴兵强马壮,和亲只会养肥匈奴的野心,不如来一次围歼战,一举定乾坤,从此令匈奴无法寇边。
聂壹的一番言论令王恢热血沸腾,但是王恢也十分清楚,匈奴之所以难以平定,正是因为远征匈奴路途遥远,而且匈奴骑兵居多,机动性极强,虽纠集百万之众,却难以觅其踪影,更妄谈决战。
王恢见聂壹见识不凡,说出自己心中忧虑,聂壹却坚定地表示,他可以利用自己多年于匈奴交易的身份,以利诱引匈奴单于大军至马邑,汉军只需在马邑设计包围圈即可。
聂壹之言,王恢在内心反复推敲后,觉得可信,将此计划与汉武帝及群臣商谈,由于汉与匈奴和亲多年,王恢的计划刚一提出,反对之声便劈头盖脸地袭来,尤以御史大夫韩安国的反对之声最为强烈,他认为汉高祖英明神武,亲征匈奴仍然被围白登,更何况是我们呢?
或许正是御史大夫韩安国的这句话,激怒了心怀大志的汉武帝,汉高祖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他汉武帝做不到,最终,汉武帝顶着压力,力挺王恢之计,一场数十万人级别的大型伏击歼灭战马邑之围,便由此展开。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农历六月,汉武帝豪赌一场的“马邑之围”正式拉开帷幕,30万精兵,由5位将领负责,分别是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汉武帝的豪赌?因为马邑之围成功的几率不是很大,需要商人聂壹诱敌成功,需要匈奴单于集结主力,并且需要这几十万大军之中,无一人泄密。
难度虽然大,一旦成功,则可定匈奴于一役,一战可换来边陲数十年的安定,所以说,这是汉武帝的一场豪赌,更是完成汉高祖也做不到的事情。
聂壹就是带着的重任前往匈奴,当他见到军臣单于时,便利用自己多年与之经商的熟络关系,声称自己可以利用商队的数百人,斩杀马邑县令等官员,献城于军臣单于。
显然,马邑之利对军臣单于有不小的诱惑,加上聂壹与之交往多年,有一定的可信度,军臣单于决定集结主力大军十万,配合聂壹行动,攻占马邑。
聂壹的计策成功了,军臣单于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发往马邑,聂壹用四囚徒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谎称是县令头颅,军臣单于深信不疑。
只是数十万大军与当地百姓共同保守秘密谈何容易?为了确保机密,汉军将百姓都收入城内,造成马邑方圆百余里内只有牛羊,没有放牧人的情况出现,这一点令军臣单于产生疑虑,他俘虏一名边防小亭的雁门尉史,终于这个弥天大谎毁于一旦,随后匈奴部队撤退。
在这个过程中,负责埋伏在马邑打歼灭战的将领有三位,分别是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而另外两位将军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则负责袭击匈奴后续辎重部队。
军臣单于的辎重部队在王恢面前的路过,但是王恢却没有按照预先计划进行攻击,因为他知道军臣单于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始撤退,他率领的三军精兵如果此刻袭击辎重部队,必然要面临与匈奴十万主力大军交战,为避免被敌人全歼,王恢选择悄然退去。
“王恢等兵三万,闻单于不与汉合,度往击辎重,必与单于精兵战,汉兵势必败,则以便宜罢兵,皆无功。”
当负责歼灭的汉军主力部队发现匈奴军队已经撤退时,倾巢而出进行追击,却为时已晚,一场惊天的大型埋伏战役,就这样宣告破产,王恢因临阵畏战,被汉武帝下入狱中。
“塞下传言单于已引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罢”
心中害怕的王恢,以重金贿赂田蚡,希望田蚡能够在王太后面前帮他求情,田蚡确实为他求情了,王太后也确实为他和汉武帝说话了,只是这一次,汉武帝杀王恢的心却异常坚决,得知此事后,王恢自尽身亡,留给自己最后一点尊严。
王恢之死,汉武帝为何如此决绝?王恢又为何在马邑之围后,成为那个非死不可的人呢?
关于汉武帝对王恢不满的原因,在史料当中有明确的记载,“上怒恢不出击单于辎重也”,就连王恢自己也曾经说过,“臣击其辎重,可得利”,由此可见,王恢和汉武帝都明白,如果王恢能够不顾后果,全力出击攻打匈奴辎重,马邑之围不会如此草草收场。
定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即便与君臣单于交战,如果陷入胶着状态,负责歼灭战的大军也很有可能会赶来支援,进而扩大战果。
王太后为王恢求情的时候,汉武帝对王太后说了他的看法,“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王恢率军畏而不前,此举在军法当中,判处斩刑并无不妥,因为包括汉武帝在内,都认为王恢如果出击,此役定有斩获,而不是如王恢所言,出击则会全军覆没。
汉武帝杀王恢,有理有据,但也并不因此一事。
当初王恢与汉武帝谋划马邑之围时,汉武帝可是顶着巨大压力,力排众议,一力支持王恢,结果在实施的过程当中,王恢居然畏而不前,马邑之围成了徒耗财力之举,也成了汉武帝的人生污点,这如何让汉武帝不愤怒呢?
马邑之围的失败,必须要有人对此事负责,而此事的两个主要负责人,汉武帝和王恢,死的只能是王恢,他如果不死,王太后的势力便可以此为借口趁机发作,对汉武帝十分不利。
如果说窦婴的死是汉武帝无奈之举,那么王恢的死则是王恢自己取死而已。他不仅没能主动出击,事后也没能主动揽下全部责任,在入狱之后居然又行贿田蚡,让王太后为他求情,如果他真活着出狱,他必然倒向王太后一方,汉武帝更不能放过他。
王恢之死,主要是王恢咎由自取,其次是汉武帝与王太后的暗中较量,有人认为这是阴谋论,其实不然,马邑之围,离不开王太后的身影,因为马邑之围的主策划王恢,虽然参与了军事行动,但却是负责攻击辎重部队的将领,而主要将领却是当时极力反对马邑之围的韩安国担任。
这样的人事安排,很可能是王太后与汉武帝博弈后的产物,这也令汉武帝对马邑之围有更大的希望,因为马邑之围胜利,他才能赢下这一局与王太后的较量,尤其是王恢的表现,他最为看重。可惜王恢令他失望了,汉武帝的这一次豪赌,显然所托非人,不仅没有取得优势,反而陷入被动,在王恢的最后时刻,王恢居然贿赂田蚡求生,更加令汉武帝失望。
汉武帝之所以支持马邑之围,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思,他想利用此役取得一定成绩,打破自汉高祖以来,形成的汉军畏惧匈奴军队的心里阴影,这个意图没有达成的情况下,处死王恢以儆效尤,也是希望此后杜绝汉军对匈奴望而生畏的现象。
事实上,汉武帝的做法并没有错,王恢之死符合当时的律法,也符合汉武帝当时的处境,并且对后来汉军对战匈奴影响很大,即便是李广在不敌匈奴的情况下,也多次拼死与匈奴厮杀,并不敢避而撤退,因为有王恢之例在,避匈奴而逃者,死也!
“马邑之围”是汉武帝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的第一战,至关重要,而王恢作为计谋的提议者积极力支持者,却在临阵时怯战脱逃,不得不说对汉武帝是个极大的讽刺,因此汉武帝杀王恢于公于私都是十分必要的。
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秦未,正当中原大地陷入反秦起义和楚汉战争之时,位于蒙古高原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自此拉了塞外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族二千年战争的序幕。
公元前200元,汉高祖刘邦率军讨伐韩王信叛乱,结果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七天七夜,最后在陈平的计谋下,向匈奴送予美女财宝才得脱困,这就是有名的“白登之围”。过后刘邦认识到汉朝一时不敌匈奴,便采用了“和亲”政策,暂缓与匈奴的关系,这一政策一直延续了七十余年,直到汉武帝开始反击匈奴为止。
汉武帝转变和亲政策为反攻政策
汉武帝为汉朝第七位皇帝,他从小目睹自己的亲姐姐在和亲时的悲痛伤心情景,立志一定要改变和亲政策。同时汉朝经过“文景之治”的恢复,国力已变的十分强盛,因此当十六岁的汉武帝登基后便想大展宏图,实施对匈奴的打击。但由于窦太后的阻挠,汉武帝抱负未得实施。
六年后窦太后去世,汉武帝掌握大权,便开始采用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对内实施“罢除百家、独遵儒术”,对外实施“王道”。先是在解救东瓯国过程中小试牛刀,接着便越过南岭平定东越、南越,将汉朝疆域扩展到南海、交跂,后又将云南纳入版图。
平定南方后,汉武帝将目光转向北方的匈奴,决定停止屈辱的和亲政策,实施战略反击。但是由于和亲已久,汉匈未进行过大规模战役,朝中的许多大臣过惯了平稳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对匈奴开战,因此反对声音很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马邑之围”。
“马邑之围”计划的失败
王恢当时是汉朝的大行令,负责朝廷的外交和礼仪的,有一天一个大商人聂壹来找他说,自己可以将匈奴的军臣单于(这时候匈奴已经是军臣单于时代)诱到马邑,只要汉廷设伏便可围歼。王恢其时出于一种投机心理,便向汉武帝提出了这个建议,汉武帝一听十分兴奋,便召大臣们进行商议。朝堂上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极烈反对,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激烈支持,双方进行了激烈争论,最后汉武帝支持王恢,准备在马邑设伏袭击匈奴。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农历六月,汉武帝派遣精兵30万,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率3万多人出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一举全歼匈奴主力。汉武帝同时派遣商人聂壹前往匈奴诱敌。
结果呢匈奴军臣单于真的率领10万大军来了,但是由于汉朝长期未对匈奴进行过大战,在战场布置中的出现问题,让军臣单于嗅出了战争的气氛。原因是进军沿途有羊群在吃草,但没人放牧,不象一派平安现象,于是就抓了一个雁门尉史,威逼利诱下说出了汉军的计划。军臣单于听后大惊,立即下令撤军。
王恢这时候已率三万大军出代郡等待截击匈奴大军后方的辎重部队,得知匈奴撤军后十分惊呀,但又自思敌不过匈奴大军,便率军退回了。韩国等率领的主力大军在伏击点埋伏几天没消息,便改变方案率军出击,但匈奴大军已经跑的无影无踪。
“马邑之围”计划破产后,汉武帝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廷尉判处王恢畏敌观望死刑。王恢虽买通田蚡通过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求情,但仍无法平息汉武帝的愤怒,王恢被迫自杀谢罪。
汉武帝必杀王恢的原因有三
第一,秦法规定将军临阵脱逃者是死罪,怯战者也是死罪,而且执法森严。汉承秦法,军法一样森严,因此王恢临阵怯战,率军自退,这是死罪。
第二,“马邑之围”是汉武帝对匈奴的首场战役,而且王恢是这一计划的提议者,又是政策的策划者和战场的设计者,结果第一个临阵怯战脱逃,这无异是对汉武帝的一个巨大疯刺,也是对朝中主战派的一个打击。
第三,停止屈辱的和亲政策,对匈奴实施军事反击是汉武帝一生的宏伟目标,是汉朝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朝中的反对声巨大,结果第一战却失败了,这是汉武帝军事反击匈奴政策的一个严重打击。汉武帝若不杀王恢,很难震住朝中反对者的声音,军事反匈奴政策就会实行不下去,一生宏图也就无法实现,这才是杀王恢的主要原因。
马邑之围看似很完美,却存在先天缺陷,不可能实现
一是王恢存在投机心理,他是为了迎合汉武帝的好战心理,想取得首功。但他不是一个刚毅的将军,没有决死的心,自己制定的计划,却第一个逃跑,没有紧急应对措施。
二是汉武帝也存在侥幸心理,想毕其功与一役,一战而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汉匈之战是一场大战,不是一两场战斗就可以解的,想借一场伏击战达到效果根本不可能。
二是“马邑之围”有先天缺陷,如此大的军事计划靠一个商人去诱惑本身就不高明,而边关的下级军官都知道,老百姓更是跑的没有一个,不能不让久经沙场的军臣单于生疑。任何计划越是设计的完美,越是不可能实现。象这样的大计划必须作出一部分牺牲,甚至要牺牲马邑城,不能让马邑城的军民知道要在此打伏击。
四是“马邑之围”的谋划没有第二套、第三套应急方案,匈奴人发现怎么办?匈奴人不来怎么办?这些预案都没有,只在哪傻等,也没派出探子,对战场变化一无所知,不能临机应变。
总之,王恢必死,否则汉武帝军事反击匈奴的政策无法顺利执行。
王恢之死,在于他把眼光盯在了战争本身,而不能理解战争背后的政治,更不能洞悉汉武帝胸中的一盘大棋。所以,汉武帝只能把他当弃子,以堵住舆论对他的挑战。
元光元年秋,匈奴向汉帝国提出和亲要求,汉武帝将这件事交给大臣们讨论。朝堂之上,除了大行令(外交官员)王恢外,几乎一边倒地赞同御史大夫韩安国的和亲主张。
王恢认为,匈奴人出尔反尔不守信义,和亲只是他们勒索的手段,从来不能保证汉匈和平,所以必须放弃幻想,武力才能解决问题。
王恢出生在燕地,这地方与匈奴接壤,因此王恢早年就经常出入边境,对匈奴的状况比较熟悉,也最能深切体会汉民遭受匈奴劫掠的痛苦。
不过,王恢的主张只能算作是一种“理想”,除非能找到可行的办法。韩安国就强烈反对战争,他说当年高祖多牛叉,还被围白登山七天七夜,差点回不来。王恢扯脖子反对,当年高祖和亲不是高祖无能,而是当时帝国太贫弱,如今国富民强,完全可以支撑得起对匈作战。
最后,韩安国抛出了他著名的三大理由,他认为汉帝国对匈战争,存在三个致命短板:找不到、打不赢、守不住(王立群老师语)。
所谓“找不到”,就是指北方草原面积太大,人烟稀少,匈奴人如同幽灵,行踪不定,我们不熟悉草原,想跟他们交战都找不到对象。大军远征,如同没头苍蝇,岂不是以身噬虎?
所谓“打不赢”,就是指匈奴的作战方式,对汉军有天然的克制。匈奴是骑兵军团,他们的士兵从小就生在马背上,行军速度快。汉军则以车马和步兵为主,跟匈奴人相比差距太大。另外汉军深入草原作战,后勤补给也是个大问题。
所谓“守不住”,就是指即便一时打败匈奴,我们也不能留守草原,那里没有城垣做防守要塞,也没有良田可供百姓耕种,打下来也得弃掉。
韩安国提出的三个理由,成了所有人都无法破解的死结。可是有备而来的王恢,居然拿出了一个破解方案——诱敌深入,擒贼擒王!
原来,王恢利用熟悉匈奴的优势,发展了一个叫“聂壹”的商人给他做间谍,可以给匈奴人设个套——引诱匈奴人偷袭马邑,我们在马邑张网等待。
王恢说,我这个计划,根本不需要到草原作战,不存在“找不到”。我们只需要在马邑周边张网以待,也不存在“打不赢”,当然更不存在“守不住”。
对这么完美的一个计划,韩安国虽觉不妥,可是也无力反对,于是汉武帝力挺王恢,著名的“马邑之谋”拉开帷幕。
元光二年夏,汉军兵分五路,在马邑附近布下一个三十万人的大口袋,静等十万匈奴人来“作客”。
然而意外的变故,让这场精心策划的“马邑之谋”落了空。原来匈奴人一路走来,发现沿途百里竟然不见一个人影,甚至连一只羊都看不见。嗅觉灵敏的单于预感不妙,于是让人攻破一个卫所,俘虏了一个汉军小头目。逼问之下,小头目把汉军计划和盘托出。
单于大惊失色,好在他们还没有完全进入口袋,于是调转马头撤军。
这个意外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唯一发现匈奴行踪的正是王恢。王恢原先的任务是,当匈奴前队与汉军主力交战时,他从背后伏击匈奴的粮草辎重,可如今他却对上了匈奴主力。
王恢思虑再三,以自己三万人马,肯定不是匈奴主力的对手,弄不好全军覆没,放过匈奴人至少不失败。于是他错过了与匈奴人交战的机会,也把自己推上了断头台。
战后,汉武帝以“畏战失机”为由,将王恢下狱,王恢自杀于狱中。那么,汉武帝到底为何非要处死王恢,王恢冤不冤?
当然冤了,王恢的理由很充足,计划有变不是他的责任,他有权临机决断。假如他不顾形势变化,跟匈奴人硬拼,结果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打,至少米还在,凭什么让他背锅?
不过,如果我们跳出战争的视野,从政治角度来分析“马邑之谋”,王恢在这场未遂的战争中,表现得有点“低能”。
- 一、王恢不理解马邑之谋对汉武帝政治意义
“马邑之谋”在西汉历史中的地位很重要,虽然它没打一枪,从那一刻起,汉匈之间维持七十年之久的和亲政策终结,代替它的是武力征服。也就是说,这是汉匈关系逆转的第一枪。
第一枪最重要的是什么?一定要响,一定要振奋士气,一定要凝聚人心,至于这一枪会不会伤着自己人,甚至会不会失败,那都不重要。
汉武帝的表述很清晰,他根本不在乎王恢那三万人马,哪怕打光了他也不会心疼,他需要王恢打出士气,打痛匈奴人。汉武帝会不惜以惨烈的方式,拉开汉匈之战吗?当然会!
汉武帝从即位开始,就已经在为汉匈战争悄悄准备,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又组建羽林军,期望弥补汉军战斗力薄弱的状况。他又兴建养马基地,希望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由此可见,汉武帝对匈作战,是长期谋划的结果,马邑之谋只是个“鸣炮开业”的契机。应该说汉武帝对汉匈作战的艰苦性,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马邑之谋假如失败了,他也是可以承受的。
我们试想一下,假如马邑之谋王恢出击,最坏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但是匈奴人也一定会损失惨重,一方面他们的军力做不到把王恢围起来打,另一面他们又担心被增援的汉军包饺子。所以他们一定会在惶惶不安中,边战边退,损失少不了。
哪怕王恢以三万人换匈奴几千人,甚至只打掉了匈奴人的辎重,这点收获,也足以让汉军像男子汉似的屹立于匈奴人的面前,同时让长期受匈奴人欺凌的汉帝国人民,一吐块垒:从此我们不再软弱!
汉武帝万万不能承受的就是炮哑,连起码的亮剑精神都没有,汉军的气势自矮三分,匈奴人不笑掉大牙?国人心里该有多丧气?
- 二、王恢让汉武帝在内政上处于被动局面
其实,即便是马邑之谋得逞,汉匈关系就彻底颠覆了吗?韩安国说的三个理由就不存在了吗?不可能的嘛!汉武帝之所以要迫不及待地打响马邑之谋,根本没指望一战就解决问题,而是跟他在内政上的图谋有很大关系。
我们知道,到元光元年,汉武帝虽然已经登基七年,但是实际亲政才一年,之前的六年,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窦氏的手中。
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虽然亲政了,但是他还面临着旧势力的掣肘。窦太后留下了旧势力还在,王太后和田蚡势力又崛起,他想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必须扳倒旧势力,实现皇权独揽。
发动汉匈战争,就是汉武帝宣示皇权,培植亲信,压制反对派的最好契机,这叫国内关系压力国际关系释放,古今亦然。
只要汉匈战争打响,汉武帝就可以获得更多势力的拥护,在民族大义面前,所有的反对派都会闭嘴。当然,提前条件就是,你得打出士气来。
偏偏王恢的举动,让“马邑之谋”成了笑料,让汉武帝在旧势力面前颜面丢尽。这个结果,当然会助长旧势力对汉武帝挑战的野心,尤其是反战声音很强力的田蚡一派。
- 三、王恢向田蚡求救犯了汉武帝的大忌
入狱的王恢,依然不能洞悉汉武帝的内心世界,他居然向田蚡行贿,企图田蚡能救他出狱,岂不知这个举动,恰恰触动了汉武帝最敏感的神经。
相对于窦太后的“遗老派”,田蚡这个“新贵派”,才是汉武帝最大的政敌。田蚡在野心勃勃的王太后支持下,培养了一大批势力,汉武帝曾经气得怒吼田蚡:给我留几个官位行不行?
在汉武帝心目中,田蚡就是他通往皇权独揽道路上,必须清除的势力。王恢没看清楚这一点,只看到田蚡背后有王太后,错误地把宝压在了田蚡身上,从而激怒了汉武帝。
王恢本来就不属于汉武帝培养的“帝党势力”,但他主战的立场,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假以时日,其前途不可估量。可惜的是,王恢对政治形势不能洞悉,走不到汉武帝的心里。
以上种种,导致“马邑之谋”成了压在汉武帝身上的重负,“肇事者”王恢,又连出昏招,把自己放在了汉武帝的对立面。汉武帝本来就需要一个人,对马邑之谋的失利负责,以延缓自己的压力,王恢自动触网,汉武帝还客气啥!
公元前141年,16岁的汉武帝继皇位登基。此时汉朝已经建立了60年,大汉朝经历刘邦的无为而治,和文景之治,已经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然,这一切在16岁的汉武帝眼中却是一派虚荣。朝廷因60年的无为而治而沉闷迟暮,北方匈奴不断侵扰。大汉朝需要不断地为匈奴输送大量物质,并送嫁公主和亲。
没有安定的边境,还断地送嫁公主陪送物质。各地方势力割据,朝廷各派你争我斗,没有完整的统治,没有中央集权,没有安定的社会算什么繁荣昌盛?
汉武帝决心改革朝政,却遭到了窦太皇太后的反对。这个老太太是尝尽了无为而治甜头的老人,当年她的丈夫汉文帝就是因为无为而进京当上了皇帝。
大汉也是经她丈夫和儿子的无为而治,呈现出经济繁荣,民心思安的昌盛景象,她要守住丈夫的业绩,要守住目前的繁荣。
当她发现孙子欲对朝政进行改革,要改变她丈夫创造的繁荣,要剥夺她手中的权力时,便不顾一切地大打出手,将汉武帝的建元新政扼杀在摇篮之中。
无奈的汉武帝只有采取熬的办法,他要等窦太皇太后死。于是,他暂时退出朝政,整天骑射狩猎。骑射的这段日子,更激发了汉武帝英戎之心。这段日子的指挥调动的沉淀积累,也为日后的抗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亲还是出击
建元6年,匈奴又派使者向汉朝请求和亲。汉武帝将和亲之事置于朝堂,分发给群臣商议。每一件事发生,都会产生两派。此次议论和亲之事,朝廷当然还是分成两派。
一派以王恢为代表的主战派认为:
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
《史记》
意义是说,以往汉匈和亲,只换来暂时的和平,没过多久,他们就又会背信弃义地侵袭中原。所以不能答应他们的要求,而应该是派兵反击匈奴。
另一派是以韩安国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游牧民族遂水草而居,行踪不定,很难琢磨。汉人习惯定居,让我们的军队去追踪匈奴的军队很难。
我们组织大批军队奔赴于千里之外,与他们作战,从地理的角度来讲就吃亏了,匈奴军以逸待劳,而我们则是长途奔袭,这可是兵家大忌。既然是无胜算的战争,还不如和他们和亲。
年轻的汉武帝,面对窦太皇太后和朝廷里保守派的强大势力,只好同意和亲。结果,事隔半年压在汉武帝头上的窦太皇太后死了。
马邑之围
窦太皇太后死了,加在汉武帝身上的枷锁,虽然减少了一个。但是,地方势力的割据,朝廷保守派的分权,仍然是汉武帝心头的痛。不打开这此枷锁,中央集权将是空想,没有权力的支撑,汉武帝怎么实现自己大一统的理想。
那么要想搞中央集权,就必须发动战争,因为秦朝的中央集权就是在战争中实现的,统一调动,统一分配。终于、终于,汉武帝等到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好机会。
公元前133年的一天,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中部,汉朝时汉匈交界处)的地方豪强聂翁壹找到王恢说:
“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
《史记》
趁汉匈刚和亲,匈奴人对汉朝放松警惕之机。我们派人假逃叛,利用单于的贪婪,去对单于说:可以里应外合将马邑县令、县丞杀掉,然后举全县老百姓投降。单于听了肯定会答应,等匈奴进入我们的埋伏圈后,我们就一举歼灭匈奴的主力军。
王恢觉得这个办法挺好,就向汉武帝做了汇报。汉武帝也觉得可行,便拿到朝廷上朝议。朝议一如既往地分成两派,还是韩安国等保守派反对,理由也还是那套嗑。
韩安国说:茫茫草原怎么找匈奴主力,先别说找主力军作战,就是杀几个百姓,我们也找不到他们的人。再说了,战线拉得这么长,部队跑快了,补给跟不上。部队跑慢了,仗又怎么打?
王恢说:战国初期,一个小小的代国尚且能够抗击匈奴,让匈奴不敢轻易地入侵。大汉为何抵挡不住?就是因为大汉一直对匈奴太软弱,没有树立起大汉的威风。
韩安国又说:平城之围,连汉高祖刘邦这样的皇帝都被匈奴围困,7日不食。正是因为知道汉匈之间的差距,所以刘邦回来后没有再发动战争为自己复仇。因为他知道复仇肯定打不赢的,发动战争会给老百姓带来重大灾难,如果不能确保胜利就毫无意义可言。所以才定下了汉匈之间的和亲政策。
韩安国的这番话真的很犀利,他不仅从战略上提出质疑,还把刘邦也抬出来,向高祖这样的皇帝尚且不能成功,作为他的孙子就更应该遵守祖制。
王恢马上又说:高祖当年之所以不报平城之怨,并非能力不足,而是为了百姓能够得到休养生息。现在我大汉经历了60多年的调养生息,已经恢复了元气。而边境却仍在匈奴人的不断侵扰中。我们花大量的财富和亲匈奴。
结果呢,边境源源不断地送回死伤的士卒。这样的情景无论是谁都会悲伤,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和亲结果吗?
再说了,我们这次军事行动,不是去茫茫草原找匈奴作战,而是诱敌入境伏击歼灭之。至于你以前说的和今天说的这些困难根本不存在。
这次,汉武帝力排保守派的异议,坚决支持王恢代表的主战派。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遣了5位将军,王恢、韩安国、李广、公孙贺、李息率30多万大军奔赴马邑县旁的山谷里,等待着打一场伏击战。
然,事与愿违,马邑之谋行动泄露失败。汉30万大军白忙活一场,连匈奴人的一根马毛都没捡回来,大汉承担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汉武帝气愤地大骂王恢,问他为何不追击匈奴,抢回匈奴军的辎重。
王恢为何被斩?
30万大军无功而返,汉武帝气愤地问王恢:朝廷上你王恢主战叫得最响,却为何不追击匈奴军。就因为你不敢追击匈奴,才使得整个行动无一点战绩,你让我怎么向全国上下交待?
接下来汉武帝把王恢交给了司法部门。最终定罪:
恢逗桡,当斩。
《史记》
王恢听说后为保命,悄悄地派家人给当朝丞相田蚡送去重金,求他帮忙在汉武帝面前求个情。田蚡便找到姐姐王太后说:王恢是为了打击匈奴才设计的马邑之围。现在马邑之围失败了就要杀王恢,这不等同于在为匈人奴报仇吗。
王太皇把话转给了汉武帝,但汉武帝并不这样认为。汉武帝认为:我冒着朝廷保守派极力反对的风险,支持王恢等人的主战。我调动30万大军千里奔赴边境,财力人力遭到巨大损失。这么大的历史事件总得有人承担罪责。这样我才能威慑保守派,才能继续发动战争抗击匈奴。
王恢得知汉武帝的心意后,狱中自刎。
总结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时代,是多民族大一统奠基和巩固的大时代。汉武帝为了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扩大中原政权的统治,主动寻找机会出击匈奴。
王恢的“马邑之谋”失败了,他的头被汉武帝为了战争借走了。然,有奋斗就会有牺牲。王恢仍青史留名,他的死是为华夏多民族大一统而死的。
前有“马邑之谋”,而后才有“河南之战”、“河北之战”及“漠北之战”等系列战役。在抗击匈奴的战役中,有无数英雄人物立下赫赫功勋。虽然他们有的人立功后未得善终,有的人默默战死沙场,还有的人获罪自杀或被杀等等。
然,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有了华夏民族的代代努力,英勇奋战,才有我巍巍的大中国。
我们是华夏子孙,身体里流动着大汉帝国的血液。今天我们面对台湾、南海问题,我们仍然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必定要收复台湾,统一祖国。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领土,我们必定寸土不让。
历史是用来明鉴的,更是守卫家园的精神财富。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死于汉武帝之手的冤鬼达十几万。
汉武帝所杀之人90%是无辜冤死,如杀公孙贺、太子、皇后和长公主。
9%是为推卸责任,栽赃嫁祸。如杀江充、张汤、刘屈氂。
唯独杀马恢,汉武帝是赏罚分明,马恢死的不冤。
是马恢建议,改变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也是马恢参与制订了马邑之围的计划。
马恢制订的计划有疏漏,不严密。再加上被匈奴抓的小吏是怂包,泄露了计划。在这一点上,马恢有过错,但罪不至死。
匈奴单于得知几十万大军埋伏于马邑附近,欲全歼匈奴后。仓皇逃跑。
此时,马恢麾下有三万大军,任务是断匈奴辎重,并切断匈奴退路。但马恢却畏战,匈奴逃脱置之不理。
马恢的理由是自己只有三万人,而匈奴有十几万大军。贸然出击是以卵击石。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匈奴单于得知汉军有几十万伏兵,是仓皇逃跑的,心中恐惧,战斗意志肯定不高。
李广四千骑遇到匈奴左贤王四万骑。也没逃跑,而是圆阵御敌。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李广连续以射杀匈奴数位副将,将士浴血奋战,终于抵挡住了匈奴的进攻,并盼到张骞的援军。
李陵帅数千步兵。迎战匈奴八万骑兵。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斩杀数倍于己的敌人。
马恢帅的是三万大军,去截击五倍于己仓皇逃窜的敌人。最重要的,并非孤军奋战。李广、公孙贺等援军近在咫尺。匈奴必定惨败。
说到底,是马恢畏战。如果他有李广一半的亮剑精神。马邑之围,匈奴必定被全歼。(军事常识:消灭敌人80%以上,就是全歼)
调动几十万大军,要花多少钱粮。不是过家家玩游戏。因你一人畏战,丧失战机,功败垂成。马恢之死,当其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