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红楼梦》里为什么贾母没有让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

提问时间:2023-07-05 11:16关键词:红楼梦

问题补充: 难道不知道会害了林黛玉吗?

点赞1、玉林市 网友:轻烟薄暮

在《红楼梦》里,贾母对林黛玉的感情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比较复杂,分三个阶段:思念期、亲密期、厌倦期。

  • 第一个阶段,相距遥远的思念期。

隔辈亲是中国的传统习惯,也是人性的体现。贾母最疼爱女儿贾敏,而黛玉是贾敏的女儿,贾母疼爱女儿,自然爱屋及乌。

当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后,贾母伤感,苦于距离遥远,遂将无法护佑女儿的愧疚转移到外孙女黛玉身上,担心黛玉年幼多病孤苦无依,担心黛玉无人爱护,担心黛玉教育滞后,于是三番五次派人去接黛玉,虽然黛玉牵挂父亲林如海,但终究还是被接进了贾府。

  • 第二个阶段,初次相见的甜蜜期。

黛玉的颜值、内秀、懂事,都让贾母平添疼爱之情。尤其是贾敏病时,她才六七岁,却侍汤奉药,礼数周全,是个家教极好的孩子。

初见黛玉,贾母的感情是不加掩饰的:“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入驻贾府之后,贾母更是对黛玉明显偏爱,包括周围的人,对黛玉都如同众星捧月。这点可从善于察言观色的王熙凤的表现上可见一斑,吃穿用度,处处照拂。

  • 第三个阶段,长期相处的厌倦期。

所以,贾母爱黛玉,爱宝玉。但相比之下,贾母更爱贾宝玉。

毕竟,贾宝玉是贾母嫡亲的孙子,同姓贾。而黛玉只是贾母的外孙女,姓林。

尤其是相处久了,黛玉的缺点一一凸显:多病,心眼小,容易得罪人……这一切贾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会权衡利弊。


综上所述,贾母不愿意宝玉娶黛玉,原因有三:

  • 1、出于传宗接代的考虑。黛玉多病,自然影响后代子嗣的延续。
  • 2、出于家族管理的考虑。黛玉单纯,没有心机,心胸狭隘,不善于协调关系,待人接物都不如宝钗来得八面玲珑。
  • 3、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林家与薛家相比,薛家是四大家族,如果联姻,则强强联手,属于双赢局面。

总之,出于对宝玉长远发展的打算,贾母当然不会让宝玉和黛玉在一起了。


点赞2、儋州市 网友:梦成真

贾母一开始确实支持宝黛姻缘的。

一,王熙凤做为贾母喜欢看重的孙媳妇,许多时侯,王熙凤的态度就代表着贾母的态度。而王熙凤是公开支持宝黛姻缘的。

第二十五回,王熙凤曾公然调侃说林黛玉喝了她们贾家的茶,怎么还不给她们家做媳妇,并指着宝玉问黛玉,是门第儿人物儿配不上,还是家私配不上,李纨也在一旁凑趣儿,说二奶奶戏谑的好。

如果贾母不表态,王熙凤是不敢公开支持的,纵然王熙凤为了私心而想支持,八面玲珑的她也只会暗地里表示,李纨也不会表示态度。更何况还有王夫人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盯着。就算是王熙凤李纨都理解错误,在王熙凤公开给林黛玉贴标签之后,贾母也会敲打他们一番,就算贾母不敲打,王夫人也不会放过王熙凤和李纨,毕竟给林黛玉贴标签对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没有好处。

但很明显,贾母和王夫人都对王熙凤的公开调笑林黛玉和宝玉不闻不问,甚至第三十回,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公开说,宝玉和黛玉两个人就像老鹰抓了鹞子的脚都扣了环儿了,也没有任何表示。

为何贾母最终没有给林黛玉做主,直让林黛玉蹉跎到十七岁,泪尽而逝呢?这其中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贾母并没有众人所想象的那样真爱林黛玉。

如果贾母真的不为或无力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做主。那么无论当初让宝黛过分亲密,还是对众人拿宝黛情感做筏子打趣宝黛而不闻不问,都说明贾母过分的自私和残忍。

因为在那个社会,男女七岁不同席,而贾母竟然让宝玉、黛玉七八岁了还同吃吃住,这实在不是为黛玉考虑了的。真爱,便应为之计深远,而很明显,贾母只图让宝玉、黛玉安享眼下的岁月静好,而没有为黛玉的将来考虑。更别说放任众人公开打趣宝玉、黛玉,甚至给两人贴标签的行为了。

贾母把林黛玉强势接到贾府,一开始放任宝玉和黛玉发展感情,事后有不管不问,最后残忍的破坏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她的这种做法完全不是真爱不说,甚至怀疑她对林黛玉只有利用,而根本没有爱。

另一种情况则是:贾母真爱林黛玉,在后文中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主张,但因为种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宝黛二人中没有结成良缘。

对于宝黛二人最终没有结成连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贾母最后出头,让宝玉和黛玉订婚了,但是,此时的贾府不但经济萧条,而且政敌林立,因而宝玉与黛玉订婚不久,宝玉就因得罪权贵而不得不出去避祸。黛玉则因担心宝玉而忧郁成疾,日夜垂泪,最终泪尽而止。此后才有了黛死钗替的故事。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贾母自始至终不同意金玉良缘,最后死于宝玉与宝钗成婚之夜,因而直至宝玉撒手悬崖,宝玉、宝钗都不曾圆房。

当然,这两种说法都有缺憾,我其实更支持第三种说法,那就是根据藕官、菂官、蕊官三个小戏子演绎的"假凤虚凰"的故事而推测的"黛死钗替"后,宝玉既念旧情,也珍惜眼前人的结局。

如果贾母最终给宝黛爱情一个交待,那么,林黛玉是她的真爱是妥妥的啦。

因《红楼梦》未完,两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读者推测,都是做不得真的。换句话说,就是贾母未必真的没有让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一起,也未必是真的疼爱黛玉。

点赞3、开封市 网友:浪漫刺客

贾母在宝黛感情上到底持什么态度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贾母是贾府里少有的几个真心疼爱黛玉的人。

为什么呢?下面列举部分事例来说明:

初见黛玉,贾母的表现就足见其对黛玉的重视程度。



这一段则是最明显的体现了,可以看出贾母对黛玉的疼爱竟然远超于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几乎与宝玉并驾齐驱。


现在我们切回正题,为什么贾母没有让黛玉和宝玉在一起?

个人拙见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宝黛二人的互相试探

其实在红楼梦中不难看出,宝玉对黛玉必定是不同的,但是宝玉这个“风流胚子”总是要去戏弄大观园里的女孩子,无论是亲朋姐妹,还是丫鬟戏子,总使黛玉醋意横生,伤身伤心。

反观黛玉,细腻如她,总是爱拿刺儿刺探宝玉的心意,光是“金玉良缘”这事,黛玉就不知道提了多少次,往往弄得宝玉急得不行,黛玉伤心垂泪。



在紫娟开玩笑黛玉要回扬州老家时,宝玉就着了一次魔,贾母何曾没有看在眼里?这两个小祖宗若是结为夫妻,不知要惹出多少事端。不知黛玉要流多少次眼泪,宝玉又要摔多少次玉。

基于这一点考虑,贾母希望黛玉放宽心,莫只念着宝玉一人。

其二:出于家族利益,贾母只能牺牲黛玉

贾母是疼爱黛玉,甚至可以说是偏爱黛玉的。但是她同样也是贾府的一家之主,要为贾府考虑。

首先,贾府败势已显,若是让黛玉掌家,一不得民心,二无法改变此局。

其二,黛玉父亲虽是巡盐御史,但比起贾家的家财和权势依旧是不可比的。

黛玉虽也是大家闺秀,来到贾府依旧“处处小心,时时在意,唯恐让他人笑了去”

能与贾家相称的也只有史家,王家和薛家。

护官符上说得很明白: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综合各项因素考虑,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会做人”,而且又能为贾府巩固势力,自然宝钗是最佳人选。

因此,虽然心痛,贾母依旧选择牺牲了黛玉。

点赞4、天水市 网友:偏执狂

有人说,《红楼梦》里贾母与王夫人是两派,一个支持宝黛在一起,一个暗中较劲支持金玉良缘。由于最后四十回里,贾母态度突变,同意了娶宝钗,还瞒着黛玉,并且语言里颇有对黛玉对宝玉产生了爱情而有此微词,表露出不喜欢来。然后很多人都说,后面四十回续写得不咋的。

果真如此么?贾母真的就一直支持木石前盟吗?其实未必。

首先,一开始贾母待她如亲孙女。这个原因很简单,贾敏是她最疼爱的女儿,结果女儿死了,只留下这么一个苗苗,贾母自然是疼爱的,把自己对女儿的疼爱转接到外孙女身上,所以一接到府里,就让她与宝玉一处,和自己住在一起。这个时候她并没想到要黛玉跟宝玉在一起,而是因为自己太疼爱黛玉了,加上黛玉刚刚失去母亲,她也刚刚失去女儿,把黛玉放在眼前是最恰当的。关键是宝玉也是她最爱的孙子,也一直跟她住一起。原文里说原本要让宝玉搬出去,让黛玉跟着她的,结果宝玉说就住外间,何苦搬出去,贾母同意了两人才住一起,一个里间,一个外间的,隔着一层橱纱窗。

其次,贾母有心促成木石姻缘的阶段。这个阶段大概是在贾府还没怎么败落之前,她看着两个玉儿一起成长,一起交心,作为过来人,她不是没有发现,不是没有感觉,只是在那个时代,礼教比什么都重要,她不愿意明说,只能借说戏什么的来敲打,毕竟黛玉是自己女儿的女儿,又是跟着自己长大,如果明里说出来,就会打自己的脸,说自己没有教好。所以,在急得不得了的时候,她只说两个冤家什么什么的。那段时间,从王熙凤嘴里也能听到取笑黛玉与宝玉的话语,明显是贾母的意思。

第三,贾母转为同意金玉良缘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一是贾府的处境越来越不好,外面不断出事,内里又亏空逐渐增大,元春也越来越不好,凤姐也慢慢的生病不大能理家事,贾府需要一个支撑家业的人,需要外戚的支持;二是黛玉的身体越来越差,黛玉从小带来的肺结核,在古时称为痨病,是有传染的,而且多数是医不好的,书里也多方位展示她的病越来越严重,一年没几天是好的,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的贾府,又怎么能给他找一个多病不理事的内助;三是贾母从家族的利益考虑,也不会再选黛玉了,贾母从孙媳妇熬到自己也有了孙媳妇甚至是有重孙(贾兰)的人了,一个家族的命运何去何从,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支撑下去,她比谁都通透,本来有心成全黛玉与宝玉,却看到她病越来越严重,心眼也越来越多,心下就有了不喜欢的情绪,态度的转变也就显而易见了。

这是笔者拙见,如有不喜,飘过。

我是青鸾惊鸿,一个爱读书爱写作像汉子一样的女子。感谢遇见,感恩喜欢。

点赞5、英德市 网友:逆天邪神

贾宝玉是不是和林黛玉结合,原著中没说,高鹗续书中讲的是贾母与王夫人等以掉包计拆散了宝玉(贾宝玉,林黛玉),让另一对宝玉(薛宝钗、贾宝玉)结合了。

于是,原著中设计的“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就被续书写没了。但是,续书作者写得很有道理,“木石前盟”根本就不可靠。所以,贾母最终是不会让贾宝玉、林黛玉在一起的。

以续书的写法,贾母必定是要维护“金玉良姻”而牺牲林黛玉的,为什么?


金玉良姻不真,木石前盟也是假

以原著中所说,金玉良姻指的是薛宝钗的金锁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一对,而木石前盟则是林黛玉是绛珠仙草,要配赤瑕宫的神瑛侍者。

假如仔细理会,这其中有蹊跷。贾宝玉是“假宝玉”,与金锁、绛珠仙草相配的不是贾宝玉,而是贾宝玉身上戴的那块通灵宝玉。而且,贾宝玉只是“神瑛”的侍者,他不是“神瑛”,“瑛”是玉的光彩,理解为彩玉也对,这块玉是赤色的,也就是“朱玉”。贾宝玉是“朱玉”的侍者,而不是去配金锁、绛珠的“玉”。

也就是说,这三个人都不能配成一对。故而,书中的史太君看上的是薛宝琴。作者还在书中暗示,妙玉跟贾宝玉有暗通款曲之嫌,妙玉,其实就是通灵宝玉。


第五回书中,唱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的《终身误》、《枉凝眉》就交代得很清楚,宝黛“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贾宝玉一个都得不到。所以,续书中说,薛宝钗因掉包计替换了林黛玉,但最终还是“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高鹗拆散了贾宝玉、林黛玉,应当符合原著精神。

还有一说,书中的史湘云是曹雪芹生活中的妻子,其实大谬不然。虽然这一说不靠谱,但也说明书中有暗示,史湘云最终就在贾宝玉身边,做了批书人,也就是脂砚斋。史湘云做批书人,甚至是作者都有可能,在作者身边,也极有可能就是生活的真实。不过,这一对人物最终都出家了,一对出家人,如何做夫妻呢?

史湘云之“史”,其实也通“石”,木石前盟未必不是讲的这个角色。凹晶馆联诗,先是“木石”,后是妙玉续完“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这个场景,其实也是“金玉良姻”、“木石前盟”,史湘云有金麒麟。史湘云与另一个出家人都有“金麒麟”,“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肯定不会是贾宝玉、史湘云。

我倒是觉得,“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这回书恐怕是八十回的最后一回,后来为了续书而调整了原著的位置。因为,中秋联诗,正好照应“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以中秋开头,以中秋收束。中秋象征的是“明”月,《红楼梦》的故事贯穿整个王朝,包括南明。所以,书中写月的情节,与月相关的人物、故事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

那么,金玉良姻、木石前盟究竟是怎么回事,《红楼梦》中谁跟谁才是应景(谶)之人呢?


林黛玉的“木石前盟”

有读者朋友提出过这样的质疑,林黛玉明明是绛珠仙草,怎么就是“木石前盟”的应景之人,草怎么变成木了呢?

这个质疑非常有道理,细想还真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把“绛珠仙草”是个什么东东搞明白了,那么,林黛玉也是“木石前盟”的应景之人。这里,咱们先看书中的一段描写: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这是第三回书中写的,林黛玉在荣禧堂见到的场景。这个场景所隐藏的信息量大,我简要说三点,以证林黛玉也是“木石前盟”的应景之人。


万几宸翰之宝:指的是万历皇帝,这块匾暗喻的是万历皇帝亲手所书。为什么,咱们在后文再来解读,其中必定与林黛玉有关。

大紫檀雕:螭,是没有角的龙,说白了就是大蟒,与林黛玉在王夫人那里看到的金钱蟒是一回事。这个书案就证明了贾府是明代藩王级别的规制,王夫人其实就是“王府人”,木头人,其实也是“木石前盟”的应景之人。那么,荣国府究竟是哪家藩王,也是后文一并揭晓这个答案。

东安郡王穆莳:此处只讲“穆莳”。“穆莳”谐音就是“木石”,也就是木石前盟的“木石”。

这些场景出现在林黛玉的视角中,她应当就是“木石前盟”的应景人之一。其实,“绛珠仙草”就是天香草,而“天香草”在书中明写的有两个实物,一个是月中桂子,另一个就是“兰”。

兰,不是兰科的兰,而是一种香草,这种香草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赤瑕宫神瑛侍者浇灌绛珠仙草,就是这个寓意。

《说文解字》中说,“兰,香草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 衡兰芷若”。如此,妙玉、宝钗也都与绛珠仙草有关了。除了这两个人而外,袭人也是“空云似桂如兰”,她也应当是“木石前盟”的应景之人。

但是,绛珠仙草之“兰”毕竟还是草本植物,不是“木”。所以,书中真正的“木”,应当指的是另外一种“天香”,那就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桂”了。

桂花树,这才是木石前盟真正的“木”。


金玉良姻指的又是什么

这里,我先解读上面提到的几处设问。

其一,林黛玉在荣禧堂所见,证明贾府就是一座明代的藩王府,是桂林靖江王府。这是因为,荣禧堂、穆莳、东安郡王中,藏有“荣穆王”三个字。荣穆王是倒数第三代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他的儿子名叫朱亨嘉。这个朱亨嘉,就是书中导致贾府败落的第一波大冲击的“不肖”。

其二,“荣禧堂”牌匾当是万历手书。《红楼梦》以秦可卿之死为一大关节,大致以崇祯自缢为时间分界点,后文书重点写的是南明时期各大藩王的故事。明亡以后,遗老遗少均以万历之后为大明正统,最终拥立了万历皇帝的孙子桂王朱由榔,这就是南明最后一个正统皇帝永历帝。

桂王,朱由榔,既是“月中桂子”,又是木字辈的朱家皇室之后。这应当是《红楼梦》中具有收束式意义的“木”,木石前盟到这里才算彻底瓦解。


因此,木石前盟的“木”,指的就是桂林靖江王以及桂王朱由榔。那么,“石”又是指的谁呢?此处,我还得卖个关子,放下“石”,先说“金”。

金,指的就是明朝。大明建立于戊申年,亡于甲申年,都是猴年,是书中“树倒猢狲散”的寓意出处。申属金,这就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的一个共同符码,猢狲、金公。因而,薛宝钗的金锁上写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前四个字,说的就是“金玉良姻”,后四个字就与李斯所篆传国玉玺的“既寿永昌”是一个意思了。金玉良姻必须“不离不弃”,才能“芳龄永继”。

史湘云的金麒麟,同样是明朝的寓意,但却与永乐皇帝朱棣有关。《明史·榜葛剌传》记载,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榜葛剌奉表来贺,进贡麒麟及名马万物。朱棣认为麒麟来朝,乃国家祥瑞,皇帝治国得道,遂命宫廷画师画麒麟图,并诏令沈度做“麒麟赋”。

其实,这哪里是麒麟,分明就是长颈鹿。所以,作者在书中借“金麒麟”讥讽了这件糗事。而史湘云的金麒麟,就是这个来头。史湘云的金麒麟是要去寻找另一只,以完成“因麒麟伏白首双星”。麒麟,仁兽也,主长寿、太平,史湘云与另一个拥有金麒麟的人躲过了末世劫难,在太平的时代成为“白首双星”。另外一个拥有金麒麟的人会是谁,也将在下文中揭晓。

到此,就大致理清楚了“木”、“金”是怎么回事了。那么,“石”指的又是什么呢?


贾宝玉不可能与这些女性在一起

靖江王府,是朱元璋于洪武五年下诏敕建的。这座王城以石头筑成,规模小于南京皇城,但结构基本上仿建的是明南京禁城。因而,书中的金陵(石头城)未必写的就是南京,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桂林靖江王城这个小石头城中。

王城之中,有独秀峰,恐怕就是书中的青埂峰。那块写满故事,又挂在贾宝玉脖子上的通灵宝玉,原本就是青埂峰下的一块女娲补天石。这块石化作扇坠般大小,衔在贾宝玉口中,随这个主人公一同来到凡间,享受荣华富贵。其实,真正进入红尘的不是贾宝玉,而是那块通灵宝玉,这块玉才是“石兄”。

王城筑就,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孙子朱守谦之藩,这就是第一代靖江王(其实是始祖为第一代)。原本,朱洪武只封皇子亲王为藩王,但却念在大哥情分上,封了这一脉为藩王,享受亲王规制,俸禄减半。原本没有希望为藩王,朱洪武以亲缘情分,封了大哥的后代——这就是“金玉良姻”。

靖江王藩地桂林,原本叫做静江府,朱元璋改做桂林府。这样改,不知是何深意,从《红楼梦》的“天香楼”来解读,恐怕与明朝的“月”有关,是“月中桂子”之意。朱元璋似乎是在告诉大哥的子孙们,别忘了你们是大明的藩王,是受皇恩所封。也希望大家永世“不离不弃”,与大明王朝“芳龄永继”。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记载了一段“仙缘”,说的是朱元璋出世前夜,他母亲梦见在舍南麦场遇到了一个黄冠道人,这个道人给了她一粒白色药丸,吃下之后“口有香气”。这就是《红楼梦》中的“天香”,薛宝钗的“冷香丸”。

贾母当然知道这其中的“仙缘”,只有做到“不离不弃”,贾家才能“芳龄永继”。因此,她必须要“掉包”,牺牲掉林黛玉。所以,我不赞同高鹗续写一点都“不合”的观点,高鹗写得非常“合”,只是因为当年的时代背景,他也不得不写得很隐涩。

桂林也是朱元璋改的地名,所以,这就是“木石前盟”。


但是,到了荣穆王的儿子朱亨嘉这里,就背弃了“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违背了“莫失莫忘”的祖训,因而,贾府“仙缘”断绝而不能“仙寿恒昌”了。

上文讲到,史湘云的金麒麟与永乐帝朱棣有关,书中确实也伏写了靖难之役,燕王成了金陵之主。如此,“金”在史湘云这里就换了主子了,不再是朱洪武所象征的“金”。如此,贾宝玉便根本就不理睬金麒麟,对张道士的明确暗示也不听不闻。

张道士是荣国公的化身,也就是朱履祜的化身。这其中的寓意,是朱履祜提醒他的儿子一定不要忘记“金玉良姻”。但是,朱亨嘉却造反了。

大明灭亡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645年,朱亨嘉在桂林称帝(监国),以洪武278年为纪年,取代了大明皇统。这是因为,朱洪武在《朱氏世德碑》中把大哥朱兴隆以“孟兄”之名,降为了“庶出”。这也是书中贾探春痛恨“庶出”的原因所在。

朱亨嘉很快被朱洪武九世孙朱聿键所灭,秘密吊死在福建连江,宣称朱亨嘉是得暴病而亡——玉带林中挂。贾宝玉“都只道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他是不承认永乐以及以后的“金”,只记得朱洪武的恩德,所以,以洪武纪年取代了之后所有的大明年号。“莫失莫忘”都没有做到,当然就不能“仙寿永昌”了。

当然,贾宝玉只是朱亨嘉的一个影子,书中很多人物的结局才是照应这代靖江王结局的,比如林黛玉等。

1466年,朱聿键以“木石前盟”再续“金石良姻”,以朱亨嘉堂弟朱亨歅继任靖江王。这也是荣国府贾赦、贾政的写照,贾赦住在黑油漆大门里,其实也是隐喻已经故去的朱亨嘉。此时,靖江王已经到了“末世”。

前一代靖江王谋反被缢杀,朱聿键仍然让这家藩王继续存在,岂不就是高鹗写的“沐皇恩贾家延世泽”吗?高鹗怎么就“不合”了呢?

贾政,其实也是“假文正”,也就是朱兴隆之子朱文正。朱文正谋逆遭到叔叔朱元璋处罚,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而封杀他的儿子,仍然封朱守谦为靖江王。历史不幸又重复了一次,到了朱亨嘉这里,又谋逆造反了。假(贾),其实是借喻之意,以贾政、贾宝玉借喻历史人物贾政、贾宝玉暗藏了靖江王系的两次谋逆

过了三春,朱亨歅又被明朝降将孔有德缢杀,“三春过后诸芳尽”,靖江王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金玉良姻”、“木石前盟”也随之消散。

但是,在朱亨嘉被活捉前,一个太监将他三岁的儿子抱出王府,藏在雪洞之中——“金钗雪里埋”。这个雪洞又叫刘蟾洞,是书中刘姥姥的原型,所以,她救了巧姐。

朱亨嘉的儿子名叫朱若极,逃出王府后,随太监(喝涛)来到全州湘江边上的湘山寺出家。这就是后来的清代四僧之一、大画家石涛。“湘江水逝楚云飞”、“襁褓之间父母违”,大观园画家贾惜春所隐藏的故事,说的就是这段历史。而来自独秀峰下的石涛,是不是书中的“石兄”呢?

很多人怀疑史湘云就是脂砚斋,那么,“石兄”是不是就是从旁指导的批书人呢?与石涛同时代的另一位朱家之后,也就是宁王朱权的后人八大山人,恐怕就是书中所写的金麒麟的另一个主人,石涛与八大山人才是“白首双星”。

卫若兰,是“未若兰”,竟然都挨不到“天香”的边,他哪里配得了史湘云?


这几个女性缢杀的缢杀,出家的出家,怎么还能与“贾宝玉”在一起呢?

至于桂王朱由榔(永历帝),则又隐藏在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以及香菱的故事之中。如此,也不可能与贾宝玉是“木石前盟”。至于这几位红楼金钗是如何隐喻朱由榔的,不在本题的讨论范围之内,按下不表。

点赞6、玉溪市 网友:小鳄鱼

应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林黛玉去她姥姥家时,姥姥已然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了,她是因为喜爱女儿贾敏,才连带着喜爱黛玉的,她是把疼女儿的心给了外孙女。贾母是有让自己的孙子,和外孙女结成夫妻这个愿望的,当然现在这样是不行的,近亲结婚是违法的,生的孩子也可能有问题,但曹雪芹时代是可以的,还美其名曰,亲上加亲,贾母从私心的角度来讲,还是支持木石前盟的。不过木石前盟的缺陷太多了,首先一点林黛玉生来就有不足之症,从小就是个病秧子,又咳又喘的,怎么做贾家的媳妇?又怎么为贾家传宗接代?林黛玉明显处于劣势。贾母已经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已经放权了,所以她说话已经不是那么管事了,贾宝玉是她的孙子,他的亲事自有他父母去管,贾母没办法直接干涉。金玉良缘的抛出贾母虽然极力反对,并且与之斗智斗勇,又是给宝钗过生日,又是清虚观打谯,最终也没能扭转局面,后来也不尽心了,由她们去吧!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妹妹,王夫人不喜欢小姑子贾敏,连带着也不喜欢林黛玉,林黛玉跟这个舅妈也没有什么交集,薛宝钗是自己的妹妹的孩子,又会讨王夫人的欢心,王夫人肯定会选薛宝钗的,林黛玉父亲母亲都没有了,贾母要是再给她作主,也就没人管她了。贾母也不会为了一个外孙女,去得罪自己的儿媳妇王夫人,况且王夫人一直没什么错,自己的孙子才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就是自己如何享受了,反正留给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点赞7、鄂尔多斯市 网友:青山绿血

′宝玉没娶黛玉,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贾母明里是贾府最高首领,实际上她当不了真家。按照封建礼法贾母是贾府的大当家,所有晚辈都得接礼法尊重她。这只是表像。

其二、贾府真正当家人是宝玉母亲王夫人。这个女人城府极深,也隐的深。王夫人与自己的亲侄女王熙凤联手控制贾府。

王夫人最讨厌林黛玉,她与黛玉之母不合。

王夫人不会让宝玉娶黛玉,所以和王熙凤联手搞了偷梁换柱,把林黛玉换成了雪宝钗。

在这桩婚姻争夺战中,雪宝钗是做足了功课。她早就看穿贾府谁是真正的当家人,所以她极力讨好王夫人与夫熙凤连同她们身边的丫环。

尽管贾母不喜欢雪宝钗,但她也无奈,她没有实力掌控这个家。他只是按封建礼法摆在家族上层的木偶。

贾宝玉也做不了主,他无法违抗母命。

这场婚姻的悲剧始做蛹者就是王夫人与王熙凤这姑侄俩。

点赞8、昭通市 网友:一味爱你

贾母没有让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正像没有让宝玉和其他姑娘在一起一样,男女有别,恪守伦理,没什么好猜测的,只不过是宝黛木石前盟的原因,又因二者纯洁的爱情,使得读者们对贾母的态度有了一些微词。

其实,贾母虽说是一家之主,但对宝黛的婚姻大事还是比较谨慎的。虽然贾母对宝玉宠爱有加,对黛玉视若明珠,但考虑到黛玉弱不禁风的身体,从贾府传家继世的角度出发,她不得不将二者的距离先拉开一些,期望黛玉身体好转后再考虑二者的结合,防止生米煮成熟饭后影响贾家的命运;同时将二者的关系进行冷处理,也是在试探儿子贾政、儿媳王夫人以及贾府上下人的态度,这也算是一种民意测验。

最终没让宝黛结合,贾母也是家族利益至上,儿女情长第二,抑或是放任不管,明哲保身,任由王夫人等做主,让宝玉娶了宝钗。这样的结果,看似无情,也很符合封建礼教和人情世故。世俗腐朽的封建制度才是拆散宝玉和黛玉爱情鸟巢、不让二位佳人长相厮守的真正罪魁祸首!

点赞9、四平市 网友:鹿!@

原因很简单,因为整部小说《红楼梦》就是描述四大家族的联姻和内部势力的较量。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首先,林黛玉是贾母的外甥女,她不属于贾,王, 史,薛四大家族的范畴,只是自身的亲支。

所以,贾母为了考虑从加强四大家族联姻的政治目的,因为,只有把四大家族紧紧地抱在一起,贾家的命运才能够长久,稳定。因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皇家帝王,富甲官吏都把婚姻看做实现其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可以从西汉时期,为了安抚匈奴 ,减少其对边境线的骚扰和危害,自汉高祖刘邦起,就主动把皇家公主外嫁给匈奴大单于。

而在《红楼梦》当中,贾母就是为了加强和薛家的联姻目的,把薛宝钗选做贾宝玉的正室夫人。

其二,就是人的性格问题,对于男人选妻,谁不想娶一个温柔贤惠的老婆,在生活事业上是自己得力的助手。在这方面薛宝钗确实远在林黛玉之上,薛宝钗大气温柔,又能管束宝玉性情当中的散漫和不逊。而林黛玉却是有些尖酸刻薄,小气,而顽性却和贾宝玉相同。这样不利于男人专注自己的事业,另外,薛宝钗善于心计和表现,她不仅刻意流露出自己和林黛玉的不同,而且还上下打点笼络人心,哄得贾母和府内仆人丫鬟都赞成她,念她的好处,就是现在的左右逢源,这就是人生的长处。按道理来讲,林黛玉和贾母的关系最近,在考虑贾宝玉的婚姻问题上,首先应该想到林黛玉而不是别人,可就是出于上述原因,所谓的“木石良缘”没有实现。

还有就是林黛玉自小就体弱多病,特别是搬进贾府居住以来,小病不断,最典型的就是肺部的咳嗽,其实按现在的医疗理论来讲,就是肾虚火旺,肺痨两咳。这样的身体肯定不能长久,所以通盘考虑,贾母还是忍痛割爱,放弃林黛玉,而促成贾薛之间的“金玉良缘”。

这也反映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和情感变得一文不值。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