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自学中医,该先学针灸还是先学内经?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4关键词:针灸,中医

自学中医,该先学针灸还是先学内经?

点赞1、合肥市 网友:稀释の念

自学中医,该先学针灸还是先学内经?我给你的答案是:


一、先学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包含了阴阳,五行之说,脏腑表里之说等。对于治疗疾病有指导方向的作用。如治病的根本就是调理身体的阴阳,因为《黄帝内经》里讲“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人身阴阳平衡了,才不会有病。再如五行中,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相互间,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原理。根据这个相生相克的五行原理,衍生出的的培土生金之法,滋水涵木法,泻南补北法等治疗疾病的方法;再如脏腑肝与胆相表里,如肝出了问题,也会连着胆出问题,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问题也影响到小肠的功能等等。这些都属于中医基础知识。


二、看《黄帝内经》,因为临床治疗上,往往离不开《黄帝内经》里的中医理论。明代名医缪希雍(补益滋生丸的传播者),当时众多医生治不了他的病症,他就是从《黄帝内经》中,得到的答案,用药治好了他的病,从而走上行医之路,终成一代名医。还有很多名医,治疗杂病难病时,均是从《黄帝内经》里找到的答案。这正是《黄帝内经》魅力的所在。


三、看中医诊断,熟练望,闻,问,切四诊。四诊中,望诊必须要精,望诊主要包括望体形,如胖人多气虚,瘦人多血虚等;望五官五色、望目、舌、头发、耳朵、手指甲等等。脉诊只是给前三诊做最后诊断用的。如用诊脉断人阴虚还是阳虚,左尺短为阴虚,右尺短为阳虚。是表证还是里证,是那个脏气出了问题等等,做到精准到位。

四、看再看病因赋(我写的文章中,有这方面内容,在此不再繁述),人生病皆有因,治病寻根,才能治疗一劳永逸。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病人的疾患。


五、看药理,用药如用兵,治病和排兵布阵相同,分君臣佐使,君药(治主病及主症的药)、臣药(加强君药治疗主证的功效及治次要病证的药)、佐药(加强主药和次药功效的药或者是减少主药不良反应的药及反佐药)、使药(1、引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兼治次要的病2、起调和诸药作用)。只有心中知道药性,清楚了药性,才能清楚如何布阵,谁当主帅、谁当主将,谁当偏将、谁当兵,攻伐疾病,将主病和次要的病症一网打尽。细品《伤寒论》中的用药,就是排兵布阵打仗。

又如药物的四气(寒、熟、温、凉、平)五味(辛、甘、酸、苦、咸),归经(如归肝经的药有抗惊厥等作用),升降沉浮(如有升阳举陷作用的升麻,发汗解表的麻黄,沉降泻下的大黄等等),毒性(什么药属于十八反、十九畏的范畴,每种毒性药物的用药限量是多少)等等。清楚了这些,等于给治疗不同病证,指明了用药的方向。记住,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只是指明了用药的方向。而不是起治疗疾病的作用。

六、看方剂学,精通用药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背经方,清楚经方组方的特点(君臣佐使等),功能及主治,为自己将来组方,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七、最后,学针灸推拿。针灸推拿是近代才从中医里细分出来的,到现今又分出针灸科与推拿科(有时我对此很是不解,这是不是人为的开中医的倒车)。因为无论是清朝,还是民国时期,针灸推拿是每个中医师医治病患,必会的中医技能。因为他们治病时,往往会遇到不能或者是不用吃药的病人,这时做为医者,就得用其他的治疗方式,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这种情况下,针灸推拿就派上了用场。当然,治病也包括情志法。所以,做为学习中医的人,也必须学习好针灸推拿,怒喜思悲恐五个相生相克的情志关系((中医基础理论)里有)。这一套下来,基本上能治疗一些简单病症。再多学多练,中医治疗疾病的能力,定会水涨船高。中医知识及技术的增长,是一个人长期不断的学习积累分不开的。

而一个人能不能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是他没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因为学好中医,太需要一颗坚定的心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交流指正。

点赞2、启东市 网友:看自满

针灸是术,内经是道,针灸依靠内经的理论做指导;内经的理论通过针灸的方式治病救人;两者缺一不可,本身就是枪和子弹的关系。

既然说起了自学中医,那首先你的涉猎面就必须要广,不仅仅是针灸或者内经,和中医有关的书籍都可以涉猎;如果做不到博览群书,再加上自己悟性不足,个人建议还是不要学中医,就算学出来也只不过是个搬运工而已。

虽然内经代表不了全部中医,但它可以给你之名方向,就好比你要去北京,你连北京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就是你是神行太保(就算你的针扎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中医理论十分丰富,但却不会扎针,不懂药性,又能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呢?到头来都是一纸空谈而已。

所以,自学中医没有先后,但从你的提问来看,你也不打算学中医,只不过是想随便学个针灸,给人扎扎针,混口饭而已。如果营销做的好,或许还可以发一笔小财,毕竟中国十几亿人,一天忽悠百十来个,这一辈子也忽悠不完,对吧?

你的提问方式决定了你的格局和你的思维模式,个人觉得你不适合学中医,建议学其它的比较快,例如修车、修电器等。

点赞3、防城港市 网友:潇舞梅魂

不懂经络,开口动手就错!因此,先学针灸后内经,最后再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及参考其他各派书籍。

点赞4、西宁市 网友:一生征战

学针灸了你懂扎针,那么请问你扎谁?谁该扎哪呢?还有哪儿不能扎想过吗?比如来个人说反正哪都不舒服,你给扎成刺猬?豪猪?再说学内经,内经懂了,但是内经没处方啊,来个人说我头晕,心慌,我看你内经怎么使?打通任督二脉?把经络拔出来重新组装????就算你针灸内经都会了,比如:紧则伤寒肾不移,虚因伤暑向胞推………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你扎哪?

所以,你这两个选项肯定不对,就像你让幼儿园的孩子去学奥数一样,他能学吗?正确路径只有一条,先学基础诊断学,药性药理炮制,循序渐进,不要动手就是伤寒杂病论,内经针灸,金匮素问,那是没法学明白的,入门之前看似简单,入门之后你怀疑人生,年轻人,老夫看好你,试试水再看吧[呲牙][呲牙][呲牙]

点赞5、阳春市 网友:会久伴i

我这里有一本书,书里正好讲了你问的这个问题。

作者大学期间学完了教科书里的针灸基础课程以后,便迫不及待的学习各种医书中的经验,图书馆针灸专栏的书籍一本接着一本读,特别认真的那种,一边读一边做笔记,每日三省吾身,睡前还要把自己白天做的笔记看一遍。

自己倒是觉得非常充实,笔记中记满了各种经验,各种绝招,各种特效穴,各种特效手法……

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后,第一件事便是背诵各种针灸歌赋,繁忙而充实。

但作者在自己的治疗中,却发现所有的这些特效绝招,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没用。这就让作者非常困惑,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

后来作者接触到了《黄帝内经·灵枢》,利用书里的思维给病人治病,效果开始超出自己的想象。


最后,作者就写了这本书。介绍了自己在接触到这本书之前,自己走过的远路,以及深入学习《灵枢》以后,自己的感悟。

通过这个作者的经历,其实学习中医,应该从《黄帝内经》开始。先有了中医的操作系统,然后再安装各种软件。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用。

点赞6、曲靖市 网友:大掌门

要成为一个好的中医

首先需要天赋!

如果没有

可以学学中医技术

我经常说的

做个术医!

学学针灸、推拿、刮痧等

解决问题就行了

大问题就去公立大医院

民间也大多数是术医

真正的中医哪里找?

点赞7、淄博市 网友:淡淡香水

最好跟师学习 这样有人带可以少走弯路 近代大家无不是有家学 或前辈带 不去 京城四大名医

点赞8、株洲市 网友:夜无眠

不好回答:针灸需要内经,内者,器物之内,内有太极之道,道者,经文,合曰内经,经文的文,玄学象数天地人之文。

现代中医不学易,易者,有中的无,既西医物形之人内在太极之道,太极之道与玄文的天地合气为人对齐就是中医以礼齐人的原则。礼是太极,形是浑天……这些都是《黄帝内经》的基础理论,……人不是人,气不是气,学不是血,藏府不是脏腑……没有意识形态的人(易者),如何“认识”自然生命的人。

咋学?现代中医教材与临床把《黄帝内经》的基础理论全抛弃,以西医物形为标准,藏府变脏腑……,针灸的经脉是西医理论吗?世界学院名录取消了国内著名中医药大学资质,就是不承认中医西医化的理论。

针灸的医学理论变成“传统”了。

点赞9、吉林市 网友:血屠杀手

关于中医正规中医院或二甲医院及三甲医院的中医,针灸拔罐和中药开方是不同的科室。正规中医院校就是学西医也要学针炙。我二哥早年是学西医,他是外科医生但他会针灸,说明主刀外科医生要懂得人体穴位图。而自学中医为自已所发疾病叫做学用结合,但是也要懂人体穴位,尤其是常用的穴位,也是学中有悟。所为学中医靠悟,不仅对人体十二经络与五脏(六脏包括膻中穴心包络)六腑的关连,由此可见会针炙必须懂人体穴位图,不会针炙也要懂人体穴位,尤其是人体常用穴位。以我多年自学中医见成效最快方法;先学古代药典《神农本草经》,从三百多种中草药中分类:草药、矿物类药、动物药,其次分上品、中品、下品及其对人体养命,治病的功效,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可见,不会针炙学会看懂穴位图,内外(对穴位按摩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和途经)相结合治疗的作用十分显现。在学习中医中药过程中,有时针对疾病相关穴位靠悟,悟透会用不乏学习《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就是讲到人体穴位),这就叫学以致用。

点赞10、衢州市 网友: ̄蜜糖ゝ

《黄帝内经》是总纲,是基础,是学习中医的指导思想;针灸是目,是具体诊治方法,是操作治疗的一个分支,所以先学内经后学针灸。

点赞11、德阳市 网友:格桑花開

直接看伤寒杂病论,医宗金鉴,就能看病。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