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活到或者看见朱棣篡位的?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册封六人为公爵。分别是:
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
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这六人均在靖难之役前病死或被杀。
其中,李善长、冯胜被朱元璋处死。
邓愈、徐达是自然病死。
常茂被朱元璋流放,在流放地病死。
李文忠死于医疗事故。朱元璋被怀疑为幕后黑手,但证据不充分。
除开国六公爵外。1378~1389年期间,朱元璋还陆续册封七人为公爵。按册封时间顺序依次是:
信国公汤和、申国公邓镇(邓愈之子)、颍国公傅友德、二代曹国公李景隆、二代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凉国公蓝玉。
这七人中,汤和是自然病死。
邓镇、常升、傅友德、蓝玉被朱元璋干掉。
李景隆和徐辉祖活到了靖难之役,也均参与了靖难之役。
不过这俩官二代在靖难之役期间的表现可谓是天壤之别。
李景隆的表现不忍细述,干啥啥不行。标准的纨绔子弟。
徐辉祖表现很好,不辱其父徐达威名,曾与朱棣打得有来有回。
但是,由于徐达的长女徐氏是朱棣正妻,且徐达的小儿子徐增寿在靖难之役期间多次为朱棣通风报信。
也就是说,靖难之役期间,徐家在建文帝和朱棣之间两面下注。
这引起了建文帝猜忌。建文帝担心徐辉祖也有异心,便削其兵权,调回京城闲置。
朱棣打到南京时,徐辉祖被重新启用。但奈何大势已去,终究没能有什么作为。
除公爵外,洪武一朝,朱元璋陆陆续续还册封了60多位侯爵。
永平侯谢成、崇山侯李新、景川侯曹震
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
德庆侯廖永忠、武定侯郭英、江阴侯吴良
营阳侯杨璟、东平侯韩政、长兴侯耿炳文
永嘉侯朱亮祖、江夏侯周德兴、定远侯王弼
南安侯俞通源、越巂侯俞渊、宣宁侯曹良臣
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
名单太长了,这里只列出一部分。
这60多位侯爷,约五分之二为病死。如临江侯陈德、东平侯韩政、济宁侯顾时等。
约一半人是被朱元璋故意找茬,以他们牵涉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为借口处死的。如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会宁侯张温等。
还有一小部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朱元璋找茬处死。
如永嘉侯朱亮祖贪赃枉法,被朱元璋赐死。
江夏侯周德兴因其子与宫女淫乱,被朱元璋以株坐罪赐死。
还有德庆侯廖永忠,名义上是因为被其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但其实,廖永忠是因为整天发牢骚,把小明王的真正死因捅破了,遭到朱元璋愤恨才被杀的。
总之,朱元璋晚年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大开杀戒。以致最终能侥幸活到靖难之役的侯爷只有七个人。这七人是:
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越巂侯俞渊
二代江阴侯吴高、二代安陆侯吴杰、二代凤翔侯张杰、三代西平侯沐晟
这七位侯爷,除张杰、沐晟外,均参与了靖难之役。
耿炳文
耿炳文不用多介绍,他原本是朱元璋特意留给朱允炆震慑藩王的开国老将。
但奈何不堪大任,在靖难之役期间没什么亮点表现。估计是年迈,老糊涂了吧。
朱棣继位后,为了报复耿炳文。指示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耿炳文,说耿炳文犯了逾制之罪。这是死罪。
耿炳文为了家族不受牵连,只好自杀。
不过,耿炳文自杀后,他的三个儿子,前军都督佥事耿璇、后军都督佥事耿瓛、尚宝司卿耿瑄,还是受到牵连,被处死了。
郭英
郭英是郭宁妃的哥哥,十八岁时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明军南征云南,北征蒙古,郭英均有参与,且功劳不小,也是一员老将。
由于郭英与郭宁妃的关系,朱元璋对其十分赏识。洪武朝四大案,郭英均未牵连其中。
1397年,御史裴承祖、佥都御史张春等人以郭英私养家奴为由,联名弹劾他。同时还弹劾郭英擅自杀官家奴男女五人。
当时的朱元璋,杀功臣已经杀红眼了。但郭英竟然仍未受到任何惩罚。
朱棣造反后,作为仅存的两个开国老将,郭英很自然地参与了靖难之役,随耿炳文和李景隆一起讨伐朱棣。
不过,估计也是年迈的缘故,早年大杀四方的郭英在平乱期间,毫无作为。
朱棣继位后,郭英辞官回乡。竟也没有遭到报复。其武定侯爵位一直传承到了明末。
俞渊
俞渊是明朝开国名将俞廷玉的儿子。
朱元璋早年攻略江南时,由于缺乏战船,无法扩展疆域,对此很是苦恼。正在此时,俞廷玉带来了水军,并助朱元璋攻城略地,解决了朱元璋的燃眉之急。
俞廷玉死后,朱元璋念其功劳,重用了他的三个儿子:俞通海、俞通源和俞渊。
其中,俞通海早年战死。朱元璋追封其为虢国郡公。
俞通源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被朱元璋封为南安侯。
而俞渊靠着父兄荫庇,也捡了个越巂侯。
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时,俞渊受胡惟庸案的牵连,原本应该被干掉。但朱元璋念在俞廷玉的功劳,没杀他。
后来蓝玉案爆发,朱元璋仍念俞廷玉早年的功劳,也没杀他,只是剥其爵位。
靖难之役开始后,朱允炆恢复俞渊爵位,让他领兵征战。结果,一辈子好运的俞渊,阴沟里翻船,在白沟河之战中战死了。
吴高
吴高的父亲叫吴良,早年投奔朱元璋,凭借平定广西蛮夷之功,获封江阴侯。位列淮西二十四将的第三位。(徐达排第一,排第二的是汤和)
吴良死后,吴高袭爵。由于吴高早年在山西等地练过兵,还曾率部队征讨百夷,有丰富的军事训练、作战经验。所以靖难之役开始后,吴高被委以重任,负责辽东军务,牵制朱棣的后方。
对于吴高的才能,朱棣曾这样评价:吴高虽然胆小,但是做事缜密。
也就是说,吴高打仗时,很沉得住气,轻易不冒险。
这种风格的将领,未必有多厉害。但对于朱棣来说,太可怕了。
靖难之役初期,由于有吴高的存在,朱棣愣是不敢出远门。最远也就是保定一带,不敢离开河北境内。因为只要朱棣出远门,吴高就必然趁机出兵抄他老家。
我们知道,朱棣和朱允炆的实力是完全不对等的。朱棣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他必然会被朱允炆耗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朱棣头疼的人。仅仅只是因为谣传,说他可能会造反,朱允炆就把他撤职了,打发到了广西。
吴高被撤职后,辽东明军被击败。朱棣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如果吴高不被撤职,很大概率,后面就不会有白沟河和济南府的战役。更不会有朱棣赌博式的千里南征,偷袭南京的事情。
朱棣继位后,吴高被召回,镇守大同。但好日子没过几年,他就被朱棣废为了庶人。
关于吴高为什么被废,《明史》给出的结论是他对朱棣大不敬。
但从后来明仁宗对吴高的清算来看,他被废的真正原因,很可能卷入了明仁宗和朱高煦的夺嫡之争。他站队朱高煦,干涉皇帝的家事,因此遭到废黜。也是因此,明仁宗才会在听说吴高已经去世后,仍不依不饶,坚持要流放他的家人。
吴杰
吴杰的父亲叫吴复,早年在濠州投入朱元璋军中,凭战功获封安陆侯。
吴复死后,吴杰袭爵。被朱元璋当作优秀官二代,进行重点培养。
靖难之役开始后,吴杰率军多次与燕军正面对抗。甚至在朱允炆已经与朱棣议和时,吴杰还率所部,多次攻击燕军粮道,给朱棣造成了很大麻烦。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心为国的忠臣,竟然只是因为吃了败仗,就被建文帝夺爵,贬为了南宁卫指挥使。
朱棣登基后,鉴于以往的深仇大恨,自然不会恢复吴杰安陆侯的爵位。甚至等到吴杰去世以后,其子吴璟请求袭爵,也被朱棣一口回绝。
张杰
张杰的爷爷叫张龙,早年追随朱元璋,也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张龙这个人,运气很好,躲过了洪武朝的所有大案。寿命也很长,活到了1397年。只比朱元璋早死一年。
由于张龙活得太久,其子张麟竟然还比他先去世。所以张龙死后,他的凤翔侯爵位就传给了孙子张杰。
靖难之役期间,张杰不受重用。并未与朱棣有过正面冲突。但朱棣登基之后,仍然看张杰不爽,将其废为庶人。
沐晟
沐晟是沐英的儿子。至于沐英是谁,就不用多介绍了。
沐英死后,先是长子沐春袭爵。沐春坐了几年西平侯,病死后,因为无子继承爵位,所以爵位又传给了弟弟沐晟。
靖难之役期间,由于沐晟坚定反对朱棣,支持朱允炆。所以朱棣登基后,就先后派出岷王朱楩、左都督袁宇(岷王的小舅子)和顺昌伯王佐前往云南,试图削弱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
然而,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朱棣派去的人,都不是沐晟的对手。仅一年,就全部灰溜溜地退出了云南。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1406年,朱棣调沐晟征讨安南,打算借此消耗沐家的实力。
但不想,沐晟却一战成名,配合名将张辅将安南国打成了明朝的交阯布政司。
到了1408年,朱棣也不再找茬了,以沐晟收复安南有功,进封为黔国公。
除了公爵和侯爵外,洪武一朝还先后册封了四位伯爵。
分别是: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伯温、徽先伯桑敬和东莞伯何真。
这四人,只有何真是善终。其余都是惨死。
刘伯温死于胡惟庸之手。
桑敬因牵涉蓝玉案被处死。
汪广洋被朱元璋以结党欺君为借口处死。
不过,虽然何真因为死的早,善终了。但他的儿子们,终究还是没逃过一劫。
朱元璋兴起蓝玉案后,何真的三个儿子受牵连被杀。何真的弟弟何迪担心也受牵连,想着横竖也是死,不如造反拉倒。竟然起兵造反了。
而何迪造反的结果,就是何氏一族几乎被斩杀殆尽,就连何真的何公祠也被夷为平地。
这个要求比较高。
首先这个人要足够长寿,毕竟从明朝建国到朱棣篡位有足足三十五年时间。其次这个人要足够幸运,能够逃过朱元璋死前的两个大案:李善长案和蓝玉案。最后还要在残酷的靖难战争中幸免于难。
符合这些条件的老臣有且只有一个:武定侯郭英。郭英能够成为这个幸运儿,当然并不是因为他的妹妹是朱元璋的郭宁妃。
郭宁妃剧照
明初功臣大全
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我们不可能去一一列举。个人以为明朝建国后获得爵位的那些功臣们,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范本来考究。
吴二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吴王朱元璋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开国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由于明军主力此时正在南北两条战线上为了国家统一而浴血奋战,所以封赏功臣的大典直到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才正式举行。本次大封功臣共封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合计36人,名单如下:
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侯爵:中山侯汤和(后进封信国公)、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江夏侯周德兴、淮安侯华云龙、济宁侯顾时、长兴侯耿炳文、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荣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南雄侯赵庸、德庆侯廖永忠、南安侯俞通源、广德侯华高、营阳侯杨璟、蕲春侯康铎、永嘉侯朱亮祖、颍川侯傅友德(后进封颖国公)、豫章侯胡美、东平侯韩政、宜春侯黄彬、宣宁侯曹良臣、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陆聚。
伯爵: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基。
到了十二月,朱元璋又补封了一位侯爵:永城侯薛显。薛显这个人功劳很大,但他在北伐途中滥杀无辜,被老朱认为“此罪难恕”。但开国之初朱元璋生怕背上杀功臣的骂名,所以最终按照功过一分为二的原则:薛显有功,封永城侯。有罪,罚他发配海南。
朱元璋剧照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加封养子沐英为西平侯。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十一月老朱第二次大封功臣,本次共册封12位侯爵,名单如下:
永昌侯蓝玉(后进封凉国公)、安庆侯仇成、永平侯谢成、凤翔侯张龙、安陆侯吴复、宣德侯金朝兴、怀远侯曹兴、靖宁侯叶昇、景川侯曹震、会宁侯张温、雄武侯周武、定远侯王弼。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由于督造孝陵有功,朱元璋封老乡李新为崇山侯。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四月,因为收复云南的功劳,老朱再次大封功臣。本次共册封4位侯爵,名单如下:
普定侯陈桓、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鹤庆侯张翼。
此后直到李善长案之前,又册封3位侯爵,分别是:舳舻侯朱寿、航海侯张赫、全宁侯孙恪。
李善长画像
至此为止,这一批开国勋贵合计公爵6人、侯爵50人、伯爵2人(均只计算最初爵位)。在李善长案之前,寿终正寝的有: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淮安侯华云龙、济宁侯顾时、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德庆侯廖永忠、南安侯俞通源、广德侯华高、营阳侯杨璟、蕲春侯康铎、东平侯韩政、汝南侯梅思祖、永城侯薛显、安庆侯仇成、安陆侯吴复、宣德侯金朝兴、雄武侯周武,诚意伯刘基,合计23人。
另有1人战死:宣宁侯曹良臣。2人因罪赐死:永嘉侯朱亮祖、豫章侯胡美。1人畏罪自尽:忠勤伯汪广洋。
爆发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四月的李善长案,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本质上是以朱标为首的太子党(包括江南文人以及新晋武勋)和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老兄弟之间的一次总摊牌。虽然朱元璋并不情愿让淮西勋贵覆灭,但是在儿子和老兄弟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儿子。李善长案名单如下:
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宜春侯黄彬、河南侯陆聚。
朱标剧照
当然此案过后,兴许是为了安抚所剩无几的淮西勋贵,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进封老乡张铨为永定侯。此外死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之前的还有郑国公常茂、航海侯张赫、东川侯胡海。换句话说,在皇太子朱标去世之前,在世的开国勋贵合计21人,名单如下:
宋国公冯胜、信国公汤和、颖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江夏侯周德兴、长兴侯耿炳文、西平侯沐英、永平侯谢成、凤翔侯张龙、怀远侯曹兴、靖宁侯叶昇、景川侯曹震、会宁侯张温、定远侯王弼、崇山侯李新、普定侯陈桓、武定侯郭英、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全宁侯孙恪、永定侯张铨。
朱标之死,犹如南美洲扇动翅膀的那只蝴蝶一般,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历史进程。当年六月,西平侯沐英因太子薨逝后伤心过度,不幸暴卒。八月,江夏侯周德兴和靖宁侯叶昇因罪被杀。九月,朱元璋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一场大清洗即将拉开帷幕。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震惊天下的蓝玉案爆发。原先的太子党,现在被认为是太孙继位的不稳定因素,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存在。本次涉案勋贵名单如下:
凉国公蓝玉,怀远侯曹兴、景川侯曹震、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全宁侯孙恪。
蓝玉剧照
这里略作解释,蓝玉案涉及到的勋贵自然不止上面这些。但因为有部分是二代勋贵,因此不计算在开国功臣行列之中。此后为了防止戍边亲王的势力过分做大,朱元璋又在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和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先后除掉了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永平侯谢成和定远侯王弼。再加上因病去世的信国公汤和、凤翔侯张龙、永定侯张铨以及因罪被诛的崇山侯李新。到朱元璋去世之前,还活着的开国功臣仅有两人: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正月,耿炳文佩征西将军印为总兵官,郭英出任其副手,率领陕西和甘肃的精锐步骑巡边西北,这已经是当时朱元璋手上最大的牌面了。然而等到郭英于当年年底返回京师南京之时,还有言官对其进行弹劾,幸亏被朱元璋一手保下,不然就真没人能活着看到朱棣篡位了。
壬子,宥武定侯郭英罪。时英自陕西还。监察御史裴承祖劾英私养家奴百五十余人,又擅杀男女五人,请治其罪。上以英功臣,诏勿问。左佥都御史张春、都给事中冯峄等执奏不已。乃命诸戚里大臣议其罪,使知所警,已而宥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五》
亲眼见证朱棣篡位的唯一功臣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随即发起了规模浩大的削藩行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率军从封国北平起兵造反。
朱棣剧照
消息传到南京,建文朝廷并非如后世所描写的一般慌作一团,而是早有准备。七月十九日,长兴侯耿炳文出任征虏大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大举北上平叛。从得到消息到大军出征,中间仅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说明朝廷方面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只是在等待一个出兵的理由。
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选错了统帅,耿炳文虽然是洪武三年的开国元勋,但他一生最主要的功劳在于守城和练兵。大明建国前耿炳文坚守长兴十年,斩断了张士诚集团向朱元璋腹地挺进的任何可能。建国后耿炳文长驻陕西,为北伐明军训练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兵员。
乙酉,遣使敕谕右参将、全宁侯孙恪率长兴侯耿炳文所操马军,往会征虏前将军、颍国公傅友德北征。—《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九》
可是耿炳文对于指挥大兵团作战确实是缺乏经验,这一点他甚至比不上郭英。根据《明史》的记载,耿炳文在滹沱河北和朱棣打了一仗,失败之后退守真定城。慑于其守城专家的威名,朱棣没有进一步纠缠,见好就好撤围而走。由于这次战败,建文帝派出嗣封曹国公李景隆北上取代了耿炳文的指挥权。此后这位长兴侯再未出现在靖难战争的记录之中,直到朱棣篡位之后才被记载为自杀。
燕王称帝之明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僣妄不道。炳文惧,自杀。—《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靖难战争剧照
这个说法,是大有问题的。《濠梁慎庵耿公墓田碑记》,是黔国公沐晟(沐英次子)为其表哥耿琦所写的一篇碑文,里面明确记载了耿炳文的结局:“援真定,殁于阵”。沐晟是建文朝廷军方高层,他麾下的云南明军深度参与了靖难战争全过程,他的话无疑具有极高的权威性。而且即使是在明代官方史书《明实录》中,也隐晦地透露了耿炳文之死的真相:
壬戌,上将轻骑数十绕出城西,先破其二营。适炳文送使客出,觉之奔还,急起桥。我军散断桥索不得起,炳文几被擒。上引满射之,应弦而毙,城中惊惧。—《明太宗实录卷三》
联系上下文,这里“应弦而毙”之人只有可能是一军主帅长兴侯耿炳文,这才会“城中惊惧”。耿炳文死于真定,板上钉钉。
前文说到郭英比耿炳文更适合做大军主帅,是因为他在明军收云南、定辽东、平漠北的几大战役中不但全程参与,后期更是作为大将军蓝玉的副手在捕鱼儿海直捣北元王廷,无论是实战经验还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都要高于耿炳文。
然而可能因为郭英的女婿辽王朱植也是九大塞王之一,让建文朝廷对其并不太信任。除了将郭英调离深耕多年的辽东外,在耿炳文败亡的情况下仍然不肯让他挂帅出征燕王。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白沟河战败之后,郭英也退出了靖难主战场。
朱允炆剧照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军从金川门进入京师南京,朱允炆在皇宫奉天殿自焚殉国,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相当于就此覆灭。六月十七日,朱棣在残破的奉天殿登基称帝,不知亲眼目睹这场悲剧的郭英,心中作何感想。对于郭英的结局,史书的记载是“罢归第”。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十七日,武定侯郭英去世,享年67岁(据其神道碑铭应为69岁)。当年五月,朱棣下旨追封其为营国公,谥威襄。
结语:此前有很多专家认为朱元璋特意留下长兴侯耿炳文,是利用其善于守城的特长来为皇太孙保驾护航。那么善于打硬仗的郭英为什么能活下来?就凭他妹妹是朱元璋的郭宁妃?显然不可能。
郭英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其本人的《神道碑铭》给我们做了总结:“及闻征讨之命,即日就道,未始以老疾辞其事”。郭英一生大小百余战,称得上是遍体鳞伤,每到阴雨天就疼痛不已。即使是这样,这位武定侯对于朱元璋布置的任务从来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这样的部下谁不爱?
所以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之中,唯有郭英既躲过了李善长和蓝玉两个大案,又活到了朱元璋死后,还在和朱棣的交手中全身而退。但是作为老朱的忠臣,他却只能痛苦地目睹反贼朱棣篡位称帝,这样的人生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有啊。耿柄文就是。朱隶造反时,建文帝任耿柄文为大将,帶兵讨伐朱棣,大败。被建文帝免去职位。代之以李景隆。不料,李景隆指挥更糟糕。而且暗通朱棣。导致主力被歼灭。
有,先看看朱元璋和朱棣的时间线: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二十五岁(1352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建立明朝统治。1368年—1398年在位,朱棣(1360年—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
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活到或者看见朱棣篡位的,时间上必须是在1352年-1368年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又活到1402年后的。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34个开国功臣,朱元璋干掉了29个,只有5个幸免:徐达、汤和、沐英、耿炳文、郭英5人。前三个去世时朱元璋还在,所以只有两个符合条件:
郭英(1335年—1403年),朱元璋评价:唐之尉迟敬德不汝过也。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明史评价:“耿炳文守长兴,而吴人不得肆其志。缔造之基,其力为多。
开国帝王的功臣有多不易?
自来开国帝王和左膀右臂之间的关系,都仿若进入了一个轮回怪圈,一起白手起家拼事业时,那可真是肝胆相照,把命搭上都没有二话。
不过一旦功成名就、天下大定,功臣的地位就尴尬了,一般会有年数不等的蜜月期,大家开心分享胜利果实,颇有点苦尽甘来的意思。
可随着局势稳定,前朝残余势力被一一剪除,功臣们就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莫名熊熊燃烧起来的猜忌之火,闹腾的君主是吃不下也睡不香,犹如糟糠之妻,怎么看都不顺眼。
相对能维持双方体面的,就是功臣恰好病逝了,将交情终止在最绚烂的时刻。
皇帝一边放下心中的大石,一边为其悲伤欲绝,有趣的是,为他们知情知趣地死舒一口气也是真的,真情流露的哭泣也是真的。
前者是预感到未来或许会发生的兵戎相见,扼杀在尚未萌芽之际,后者则难免怀念起打天下时,那段后背交付给对方的畅快日子,这就是复杂微妙的人性。
朱元璋的功臣们结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如此,随他开辟这番功绩的老臣们,在他执政的30年里几乎做到无人生还,具体有多么惨烈,我们就从数据来看。
公爵前后共封13人,病死五人,八人或被处死或被流放,侯爵约封了60多人,只有不到20人是病逝,其余40多人皆被处死。
——仅存两位老臣命比朱元璋长,一度见证了朱允炆和朱棣的殊死搏杀,他们就是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
这些老臣在血雨腥风的乱世战场,不仅活了下来,还帮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可却没挨过和平盛世的猜忌和人心倾轧,被赐死的理由各不相同。
总结一下,胡惟庸和蓝玉案,牵连诛杀了一大批,侥幸躲过浩劫的,还有贪赃枉法、淫乱后宫、僭越、拆朱元璋老底等各种原因。
真正罪大恶极的能有多少呢?仅从江夏侯周德兴的死因,就能看出来几乎都是借口罢了。周德兴跟朱元璋是自小相识的玩伴,很早就成为得力干将为其冲锋陷阵。
从左翼大元帅、指挥使、一直做到湖广行省左丞,待朱元璋称帝,也兢兢业业四处征战了二十年,最终因儿子周骥和宫女乱搞被揭发,判处父子一块诛杀。
这个连坐就有点不讲道理,周骥秽乱内宫,完全可以只杀他一人,可却按照“子不教、父之过”的传统连带其父一起处死,追根溯源,周德兴之所以没时间管束儿子,还不是连年在外打仗的缘故吗?
所以忌惮其兵权,才是朱元璋的核心想法。
一众老臣在数次雷霆之势的血洗之下,已经殒命得七七八八,尤其赶上朱元璋为嫡长孙继位铺路,又处死了许多人,能留下的郭英和耿炳文,就真的有点保命的本事在身上了。
郭英
武定侯郭英,是跟兄长郭兴一块投奔的朱元璋,此人年轻时不仅个子高、长得帅,还有勇有谋精于骑射,属于内外兼修的一个能人。
郭英跟随朱元璋立下了数不清的战功,格外亮眼的在鄱阳湖大战身负重伤,却以顽强的意志力丝毫不让出阵地,大败陈友谅,并于同年将其亲手斩杀。
洪武十四年的平云南战役,郭英也打得十分漂亮,先是提前砍树做好木筏,趁着夜色偷袭元军,直接生擒其首领。
相信当年也是让朱元璋拍案叫绝过得一号人物,但能保命直到朱棣登基,仅凭战场实力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朱元璋已今非昔比,位子坐的越高,得失心就越重,反倒能力是挂上朱元璋“死亡笔记”的首要理由。
郭英在后期能让朱元璋安心,主要就是谦卑,拿其当作衣食父母来谨慎应付,恩宠越隆,郭英就越小心。
其他功臣搞类似置地买田扩大产业等事,郭英从不参合半点,待朱元璋试探问询原因,就恭敬地表示,自己本是平民,仰仗恩宠有了封爵,子孙们生活富足,不敢再增加。
真正做到了“一饮一食,皆感沐皇恩”朱元璋对他的姿态十分满意,所以就没有找茬把他处死。
可正所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待朱允炆上位,立刻安排他讨伐朱棣,早年征战四方的郭英,却以打酱油的态度敷衍了这次讨伐,给人的理由自然是老了、心力不够用了。
所以朱棣登基,就也没下死手对付郭英,只将其罢官回家,勉强也算全身而退了。郭英最终是在67岁时死于家中,算明初老臣里下场体面的一位了。
耿炳文
长兴侯耿炳文,则没有郭英的好运气,他的父亲是管军总管耿君用,战死于对敌张士诚之时,耿炳文承袭了父职,继续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
立下的战功自不必说,耿炳文的作战特点其实不在能打,而是防守,比如曾跟宿敌张士诚人马周旋了十余年。
朱元璋后期之所以没处死耿炳文,除了他擅长防守而不是进攻,相对造成的威胁不大以外。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长子耿璇,娶了太子朱标的长女江都公主,朱元璋对朱标的爱,那可是有目共睹,爱屋及乌之下就留下了耿炳文。
可耿炳文在讨伐朱棣时却没有走过场,跟朱棣且打且退、死命对抗,不惜拿出看家本事“守城”来跟朱棣人马较劲,导致结下了梁子。
待朱棣登基,立刻就有刑部尚书郑赐等人弹劾耿炳文僭越,耿炳文自知朱棣不会听自己辩解,直接就在家中自尽,以希望能减少株连,但朱棣仍旧连坐了耿炳文的三个儿子。
揣测耿炳文讨伐朱棣时卖力气的心理,估计还是跟长子娶了朱标的长公主有关,相当于按照亲疏与朱允炆会跟近一些,肯定希望由建文帝当皇帝。
那么朱棣连锅端掉耿炳文一家,也是合情合理。
综上所述,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只有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见证了朱棣篡位,郭英因讨伐时打酱油,只是被朱棣罢官,耿炳文则跟其三子一起被诛杀。
至少有两位,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他俩都是死于1403年,就是朱棣即为后的第二年。
耿炳文长期在长兴一带防守张士诚,所以后来封为长兴侯,他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躲过朱重八的屠刀是因为善守不善攻,朱重八觉得他对于朱家王朝构不成威胁反而能帮忙守天下,燕王起兵最早就是他去镇压,毫无悬念的败下来了,建文帝起用李景隆代替他,他自己于1403年畏罪自杀。
郭英最早是朱重八的卫士,后征战沙场,他为人睿智圆滑不为洪武所害,后也随耿炳文征讨朱棣被革职,同样死于朱棣登基后。
初代目而且还要活到永乐年间的记得的就两个:武定侯郭英和长兴侯耿炳文,其中的耿炳文还是朱棣杀掉的。
徐辉祖是忠于朱允文的,但不被信任。徐辉祖曾领兵抵抗朱棣,本已有战胜之兆,朱允文把他突然调回南京,使朱棣得喘息之机,然后攻取金陵!朱棣攻进金陵,徐辉祖居家不出。朱棣宣他,他不逢诏。后被朱棣列为奸臣之首,因是与朱棣是内亲,未被杀害。被朱棣将他削职为民,永不录用。一年后便病死,死时四十一岁。我祖是徐辉祖的带刀侍卫,靖难战争中官居青州卫兵马指挥使,曾随徐辉祖一起抵抗朱棣。徐辉祖被建文帝调回南京后,我祖也回青州任上待命。靖难战争胜利,我祖也被罢职去临淄屯田。靖难战争后,凡参加抵抗的天下武官,十之八九被杀。我祖虽未被害,从此也失去功名。直至明朝中期,我族人才有在朝为官者。从此看徐辉祖绝非是那种两边下注的投机者,他的兄弟是向着朱棣的,但在世袭魏国公的只有徐辉祖,而徐辉祖手中有朱元璋的丹书铁券。虽然朱棣很恨徐辉祖,但不能杀他,他是徐达的嫡传世子,又是朱棣的内弟,徐皇后的兄弟!
朱标的亲家耿炳文算一个。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明朝开国功臣。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之后以军功封长兴侯。朱元璋去世之后,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讨伐朱棣。不久却兵败真定。建文帝遂以曹国公李景隆代耿炳文为主帅,结果连战连败。燕王朱棣即位后的第二年,耿炳文遭到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的弹劾,从而畏罪自杀。
耿璇(耿璿),驸马都尉、前军都督佥事,娶懿文太子朱标长女江都公主。
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
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参加东昌之战,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永乐年间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年间又进河间王,改谥忠武。
长子张辅,官至左柱国、太师,初封信安伯、新城侯,进封英国公,追封定兴王。曾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宣德四年(1429年),被解除兵权,加授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明英宗即位后,加号翊连佐理功臣。张辅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与“三杨”、蹇义、夏元吉等同心辅政,促成“仁宣之治”,并维持了正统初年的朝政清明。
耿炳文和张玉这俩人有个共同点,都跟过蓝玉,但都没卷入“蓝玉案”。
随朱元璋打天下,又看到朱隶造反的老臣很多,但不会是大功臣,因为大功臣都被杀了,小喽啰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