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2关键词:唐玄宗

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

点赞1、锡林郭勒盟 网友:潮流范儿

形势所逼,李亨不篡位就得死。

哥舒翰二十万大军潼关喋血。这时候,帝都长安肯定守不住了。非但长安守不住,关中也守不住。于是,宰相杨国忠护着唐玄宗赶紧往四川跑。


为什么是四川?

因为关中和四川之间是秦岭大山,安禄山的范阳铁骑就是再猛,也冲不破秦岭大山。还因为宰相杨国忠的根据地就是四川,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所以,唐玄宗肯定要往四川跑。

但是,关中老百姓不干了。皇帝跑了,老百姓怎么办?全都留给叛军吗?但是,这时候还没轮到关中父老出场。率先发难的,是太子李亨。

马嵬驿之变,就一个目的,即干掉宰相杨国忠。

杨国忠是奸臣还是忠诚,都不重要。但有一点非常重要:他是玄宗皇帝的宠臣加重臣。自宰相李林甫以来,唐朝的宰相跟太子的关系就没法好。李林甫当宰相的时候,就开始搞太子。杨国忠把死人李林甫弄得剖棺取珠,然后也开始搞太子。



为什么宰相一定要搞太子?垂老皇帝与壮年太子的组合,天然就不稳定。太子是皇帝的儿子,但也是储君,是二把手。你让宰相怎么玩?要么提前效忠,跟着太子混,但肯定会被玄宗皇帝搞死。因为跟太子走得太近而被处死的官员,已经数不胜数。玄宗才是大唐政坛的老江湖。要么效忠皇帝,站队老皇帝,那就只能跟太子死磕。所以,李林甫死磕太子,杨国忠也死磕太子。

自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开始,唐朝的太子就是一个高风险职业。最先被立为太子的,基本上都会被搞死。所以,宰相李林甫和太子李亨之间,就是一种天然对立的关系。关键是杨国忠这个宰相,是唐玄宗任命的。所以,天然就要全心全意为玄宗皇帝服务。他这个宰相可能对不起大唐,但一定要对得起玄宗。这也是唐玄宗的成功之处。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崇祯就跑不了。因为他连个铁杆奸臣都没有,没人护着皇帝跑。但玄宗可以,有杨国忠为首的一众亲随护着他跑。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

陈玄礼是禁军的龙武大将军,捏着皇帝的枪杆子。你不用问他为什么要搞杨国忠,就看他为了搞死杨国忠,找谁合谋去了。陈玄礼大将军这个玄宗皇帝的首席保镖,跟太子这个大唐帝国的二把手,“同仇敌忾”了。说是搞杨国忠,但这就是在搞唐玄宗。而这俩人联手把杨国忠杀掉之后,那玄宗皇帝自然就是光杆司令。

但是,吊诡出现了。陈玄礼只反杨国忠不反唐玄宗,带着禁军将士向玄宗皇帝表忠心了。所以,马嵬驿这场政变的结果,就是杀了一个杨国忠,而太子李亨没能上位。



而杨国忠是玄宗皇帝的宰相,还是此次四川出逃的总导演,甚至到了四川还是剑阁根据地的总官家。你把他给杀了,那玄宗皇帝怎么办?所以,就在此时,太子李亨与玄宗李隆基的关系就没法处了。因为马嵬之变收场没收好,李亨没上位、玄宗没下课。

而就在这个时候,关中百姓出现了。干什么来了?就是拦住玄宗皇帝、不许跑。于是,太子李亨和玄宗皇帝,也就都有了回旋余地。处理的方案很简单:老皇帝继续去四川,壮太子留守关中。但是,唐玄宗这个权场老手会认输吗?不可能,在去四川的路上,他下了一步狠棋:

上皇命诸子分总天下节制,谏议大夫高适谏,以为不可;上皇不听。

大唐帝都的十王院、百孙院,美其名曰是给皇室子孙分了大房子,实际是把这些人全给看了起来。因为晋鉴不远,大唐就不允许自己也搞出一个八王之乱。但是,现在,你玄宗皇帝这是干什么?把自己的儿子全都派出去带兵了,这不就是在重蹈西晋八王之乱的覆辙吗?谏议大夫高适不同意,不同意也没辙,诏命就这么下了。非但诏命出天下,连人也派出去了。



“永王璘,幼失母,为上所鞠养,常抱之以眠”。所以,论父子关系,永王李璘跟唐玄宗才是真父子。但这时候就别再腻歪了,安禄山不可怕,太子李亨才可怕。“璘领四道节度都使,镇江陵”,永王镇江陵了,而且亲领四道节度使,基本控制了大唐最后的财源之地。这才叫细思极恐。这时候要说唐玄宗没防太子李亨篡位,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后来,永王果然叛乱,但随即被平。永王毕竟太年轻,干不过太子大哥哥。有人说永王没造反,而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这不重要,他有造反的实力、也有造反的可能,这就行了。如果非要找佐证,你看大诗人李白就行了。这家伙当时就在永王幕府,一口气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每一首都把永王当皇帝夸。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这里的我王是谁,只能是永王。轻秦汉也就罢了,毕竟太远。但“却似文皇欲渡辽”是在跟谁比?是把永王跟唐太宗李世民比。李白不讲政治,这个可以有,这家伙从来就不讲政治,李白想造反也不够格。但是,你永王呢?这时候,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称帝了。

太子李亨留守北方、以抗叛军。这就是说说。他比老爹唐玄宗还要惨。唐玄宗跑路了,但起码知道往哪里跑。而李亨呢?《资治通鉴》载:太子既留,未知所适,李亨就不知道要去哪里。《旧唐书》载:肃宗北幸,至平凉,未知所适,李亨只能往平凉跑,一口气跑到了今天的甘肃省东部。这哪是什么平叛,这实际还是在跑路。

但是,至少有三个因素,让太子李亨峰回路转了。

一个是叛军和安禄山的调性,这个因素最关键。这伙人攻入长安之后,并没有痛打落水狗,死追唐玄宗。甚至,连扫荡关中也没干,而是盯着钱去了。老百姓趁乱抢了大唐的国库,但国库里的钱都是我安禄山的,你们这就叫趁火打劫。于是,叛军就向百姓兴师问罪、主持正义了。



另一个因素是杜鸿渐,这家伙是朔方节度使留后,肯定建议太子往朔方跑。而太子曾遥领过朔方节度使,对这个地方是有情感基础的。

再一个因素,可能是后人杜撰,就是太子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也建议太子去朔方。因为朔方节度使每年要来京向太子汇报工作。于是,建宁王李倓就跟朔方将士建立关系了,“将吏岁时致启,倓略识其姓名”。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预谋良久,大多是走一步看一步。本来不知所往的李亨,终于找到了目标。老皇帝跑到了四川,壮太子跑到了朔方。然后,你就问关中、河西、陇右这写大唐的将士们,会往哪里跑?他们只能去朔方。也没有太多的原因,家就在这里。玄宗逃四川,四川能接待,因为人家是皇帝。这伙人跑到四川,就得按逃兵处理掉。



于是,在朔方,具体是灵武,太子李亨建立了自己的创业班子。这个班子特别强。有名将郭子仪,有能臣第五琦,有军师李泌,还有一众肯于效命的朔方将士。关键是肯于效命这四个字,凭啥这些人肯于效命?

冕等言曰:“将士皆关中人,日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尺寸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

太子李亨刚到灵武,一众幕府僚佐和朔方将士就劝太子“即皇帝位”。没啥可说的,这时候太子李亨就得当皇帝。马嵬之变的时候,唐玄宗也曾让过位。太子李亨当然故作矜持,但这时候也只能是故作矜持。因为形势所逼,李亨必须得当皇帝。

一个是朔方形势。这伙人凭啥肯于效命?你不当皇帝,人家凭啥效命。大家不就是想从太子谋臣变成大唐重臣吗?



另一个形势是玄宗皇帝已经出招了。除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外,还封永王为四镇节度使、盛王为广陵大都督、丰王为西北诸路节度都使。关键是把永王李璘给派了出去。

内要安抚幕府谋臣、近要激励朔方将士、远要权谋人精老爹、外要对垒安史叛军。这种形势之下,李亨就必须称帝。

不称帝,你让郭子仪和李光弼拿啥调动兵马;不称帝,你让第五琦拿啥筹措钱粮。让他们拿太子教命,还是让他们拿兵马大元帅的将令?所以,李亨称帝,才能破解所有问题,而唐玄宗只能被遥尊太上皇了。

后之视前,可能更为清晰。太上皇李隆基移驾长安兴庆宫后,首席保镖陈玄礼被勒令退休,首席太监高力士被流放巫州。而玄宗这个太上皇,竟然被一个太监李辅国带兵威逼。你从这个结果看,唐肃宗李亨与唐玄宗李隆基之间还有什么父子亲情吗?就是赤裸裸的权力游戏,已经没有一丝的感情了。

所以说,李亨灵武称帝,既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也是一种形势所逼的不得已。

点赞2、武汉市 网友:孤独很美

李亨如果不篡位,他的结局极有可能就是个死,国家也可能会灭亡。


事实上,李亨在唐朝历史上,是最悲催的太子之一,而安史之乱恰好给了他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

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其母出自于弘农杨氏,是李隆基的庶妃。

在李亨很小的时候,他的二哥李瑛就被封为太子,但后来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为了谋求儿子李瑁当太子,就将李瑛及另外两个皇子诬陷致死。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李隆基因为看上了李瑁的妻子杨玉环,再加上高力士的干涉,所以没有立李瑁为太子,而是立三子李亨为太子。

李亨虽然很早就被王皇后抚养,但王皇后不受宠,且他的母亲地位也不高,所以他在朝堂没什么根基,以宰相李林甫为首的一帮大臣对其不断进行攻击,试图让李隆基改立李瑁为太子。

在李亨成为太子的前七八年间,由于李隆基根本不出面制止李林甫,导致李亨几乎没有自己的势力,因此心情一直很郁闷。


不过,李亨在这七八年间虽然过得不如意,但也是最安静祥和的一段时光,因为后来发生的事情会让他更加难受,两次大案和两次婚变,都差点让他失去太子之位。

天宝五载,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到长安向李隆基汇报与吐蕃的战争情况,并在朝堂上举荐了韦坚,受到了李隆基的嘉奖,但他下朝之后却私自拜会了李亨。

边镇节帅与太子私自往来,这是非常大的禁忌,宰相李林甫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就开始派人盯梢李亨和皇甫惟明。

那一年元宵节这天,李亨到街上去玩,偶遇了韦坚,两人进行了长时间交谈,事后韦坚又立马去见了皇甫惟明,两人还一同夜游景龙道观,一直到很晚才分手。

这一切当然都被李林甫知道了,他就上书弹劾韦坚和皇甫惟明“欲共立太子”,李隆基勃然大怒,下令将韦坚和皇甫惟明给法办了,至于太子李亨,由于李隆基不愿意再引起夺嫡之争,所以并未对他怎么样。


韦坚死后,他的弟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上书为他鸣冤,还说太子李亨可以为他们作证,这就让李隆基异常震怒了,觉得李亨确实在暗中培植势力。

李亨吓得半死,跑去见李隆基,极力为自己辩解,还说要跟韦妃(韦坚的妹妹,李亨的妃子之一)离婚,以此来显示自己“不以亲废法”,得到了李隆基的同意,李亨这才安全着陆。

韦妃是李亨喜欢的妃子,二人离婚之后,李林甫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找了各种借口对韦氏一族进行打压,被处死者甚众,韦妃也在无奈之下剃发为尼了。

因此,李亨虽然安全着陆了,但韦氏一族却无法再继续支持他了,他的实力也因此受到极大损伤。

但这还没完,没过多久李亨的妃子杜良娣一家也出事了,李林甫安排亲信诬陷她父亲东宫属官杜有邻,致使包括杜有邻在内的一大家子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被牵涉进去的李亨亲信也有几十人之多,李亨的实力受到毁灭性打击。

为了自保,李亨不得不再次宣布与杜良娣离婚,得到了李隆基的同意。短短一年间发生这么多事情,让李亨感到身心俱疲,精神也受到巨大创伤,一度十分颓废。


后来,李隆基发现其实都是李林甫制造的冤假错案,他对李亨的芥蒂就小多了,但也没有对李林甫进行任何处罚。

转眼到天宝十一载,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在隐忍良久之后,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借一个谋反案将他的老主子李林甫给扳倒了,不久后他就取代李林甫成为宰相,李林甫一气之下卧床不起,不久后去世。

李亨虽然少了李林甫这个对手,但继任的杨国忠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并且他在政治上也不支持李亨,还处处与之为敌,试图扳倒李亨立一个好控制的皇子为太子,李亨的日子依然不太好过。

然而,杨国忠上台之后,除了他跟李亨的矛盾之外,唐朝另一个潜在的危机也逐渐暴露出来,而这一危机的制造者就是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

在李林甫的帮助下,安禄山在天宝三载的时候已经是三镇节度使了,后来他通过巴结杨玉环受到了李隆基的赏识,逐渐掌握了边境茶马贸易权,权势可以说是非常大了,也逐渐有了谋反的资本。

从天宝十载开始,安禄山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并在城中暗中招兵买马,铸造武器,储藏粮食,为造反做准备。


杨国忠继任之后,觉得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就几次劝说李隆基早做准备,李隆基就把安禄山召入京城询问情况。

要说安禄山也是个不简单的人,他居然真的去了长安,还以自己是异族容易遭人怀疑为借口来开脱,并通过继续巴结杨玉环来取悦李隆基,结果李隆基竟然把他给放回去了。

后来,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李隆基和杨玉环都表示不相信,还要将说这话的人给抓起来审问。

就是在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保护”下,安禄山造反的各项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只须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起兵。

在此期间,李亨与杨国忠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李亨总体上处于下风,要不是李隆基不想再出现一日废三子(就是太子李瑛等三个皇子被杀之事)的事情再次发生,李亨的太子之位恐怕早就被别人取代了。


天宝十四载,也就是李亨当太子十七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巨大危险也就此到来,但同时也是他咸鱼翻身的最大机会。

由于李隆基对安禄山造反没有半点防备,所以叛军很快就占领了洛阳,不久后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也铁血潼关,长安因此危在旦夕。

惊慌失措的李隆基决定带着杨玉环逃走,但逃去哪儿呢?

因为杨国忠是四川人,所以他劝说李隆基去蜀中避难,还说四川与关中之间都是秦岭大山,安禄山的铁骑就是再厉害,也很越过艰难险阻打到四川去。

李隆基同意了杨国忠的方案,但另一个问题就摆在眼前了,皇帝如果逃离京城了,关中百姓肯定不会干,一些前方将士也不会干,那么谁还愿意替朝廷卖命,从而减缓叛军进攻的步伐呢?

李隆基转头一想,这个问题好办,太子是国之储君,他可以先走让李亨殿后,这样就说得过去,等叛军快到京城了李亨再离开,就没有问题了!

说干就干,李隆基,杨玉环和杨国忠便带着三千人先行逃离了长安,而李亨则带着二千人冒着生命危险留了下来。


然而,李隆基的这一举动,就给了李亨咸鱼翻身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他当时有两个优势:

第一,他的军队中有最精锐的部队飞龙禁军,战斗力十分彪悍;第二,他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俶(后来的代宗李豫)和建宁王李倓都在他身边,他没有后顾之忧。

于是,在离开长安之前,李亨就开始跟亲信们谋划政变了,目的之一是杀死他的死对头杨国忠,因为只要他多活一天,李亨的日子就不会太平;目的之二是逼迫李隆基杀死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杨玉环,并禅位给他,从而领导军队对抗叛军。

李隆基离开长安后不久,叛军就逼近长安了,李亨在城破前一刻也逃走了,于六月十四日赶上了李隆基的队伍,地点是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

让李亨没想到的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再次出现,由于将士们赶了很久的路,再加上缺乏粮食,所以都很饥饿劳累,有些将士甚至口出怨言,对皇帝不敬。

李亨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于是派遣心腹太监李辅国去联络李隆基身边的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跟他密谋除掉杨国忠和杨玉环之事,得到了陈玄礼的同意。


借着军队的骚动,李亨和陈玄礼果断出手了,他们先是将杨国忠乱刀砍死,还杀死了他的儿子杨暄及杨玉环的姐姐韩国夫人。

紧接着,由陈玄礼出面与李隆基交涉,陈述了杨国忠和杨玉环祸国的事实,还说杨国忠已死,让他将杨玉环也处死。

那时候军心动荡不安,李隆基虽然不忍心处死杨玉环,但更在乎自身安全,所以让高力士将杨玉环勒死。

但是,让李亨措手不及的是,陈玄礼虽然逼迫李隆基杀死杨玉环,但这仅仅是出于爱国之心,他对唐玄宗还是非常忠心了,因此在事后竟然跪下来向李隆基请罪。

陈玄礼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保护李隆基不被李亨伤害,也是为了确保李隆基可以继续当皇帝。

这样李亨就尴尬了,政变已经发生了,却只杀了两个人,并没有成功当上皇帝,还跟李隆基的关系闹僵了,如果不想点办法,结局不妙啊?

怎么办呢?

一个叫做杜鸿渐的人出现了,他是李亨的亲信,他对李亨说,现在是战乱时期,谁能掌握兵马,谁就有话语权,你何不去朔方,那里兵强马壮,还方便联络河陇兵力和回纥铁骑,只要手上有兵了,你就可以称帝;如果再收复了两京(长安和洛阳),那就天下归心了!


李亨大喜,于是带着部众一路狂奔到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先是将朔方军权收回,然后在将士们的拥护下登基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事实上,由于那时候李隆基的表现实在太差,大多数将士已经不愿意效忠他了,而李亨作为太子,又是个主战派,自然更容易得到众人支持。

在成为皇帝之后,李亨的号召力明显加强,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带着七八万精兵强将也都去到了灵武,河西、安西的两万精兵也随之赶到,灵武一下子就成为了当时军力最强盛的藩镇。

有了军权的加持,李亨的地位算是坐稳了,而远在四川的李隆基在接到被成为太上皇的诏书之后,虽然内心充满了愤怒和不安,但也是无可奈何,谁叫他自己作出事了呢,而且他手上还没兵,不接受现实也不行。

事实上,李隆基也曾挣扎过,早在李亨分兵去灵武之后不久,他就意识到这个儿子对自己意见挺大,搞不好要篡位,得采取一些措施去组织他,于是下诏封李亨为天下并马大元帅,通过提高他的地位来阻止他称帝。


但李亨那时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为他不称帝无法自保,不称帝无法将部队笼络到一起来抵抗叛军,不称帝恐怕有更多人投靠叛军或者造反另起炉灶,所以他只能冒险抢夺皇位,但好在由于形势对他有利,并没有人反对他。

但实际上,李亨称帝之后,李隆基依然有权势,他为了限制李亨,曾准备分封诸皇子领天下节度使,但被大臣们劝阻下来,不过他还是坚持封他心爱的儿子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以此来培植自身势力,从而在未来夺回皇位。

李璘在江陵站稳脚跟之后,有了数万精兵强将,李隆基一度十分得意,认为自己还是有机会的,但李亨做事更绝,他先是下诏阻止李璘到四川与李隆基汇合,李璘不听,李亨便以谋反罪名出兵讨伐他,取得大胜。

而就在李璘兵败被杀之前,李隆基见大势已去,为了讨好李亨,也为了保全李璘,便下诏“降李璘为庶人,谪迁于房陵”,但李亨不吃这套,依然杀死了李璘,李隆基的势力就此彻底丧失,只能乖乖当太上皇了。


李亨称帝的第二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将其杀死,李亨趁着叛军内部动荡,联合回纥收复了长安,李隆基也被接了回来,居住在兴庆宫。

李隆基这会算是彻底老实了,承认了李亨皇帝的合法性,自己也自称太上皇,开始过起了养老生活。

不过,你以为李亨就此安心了,他见李隆基身边还有高力士和陈玄礼陪伴,不太放心,就找了些借口流放了高力士,还让陈玄礼退休,并赶走了负责李隆基生活娱乐的玉真公主及一帮歌女,只剩下李隆基孤零零一人。

李隆基在长安又顽强地活了五年,受尽了儿子李亨的冷眼和太监李辅国的欺负,最终于762年去世,享年78岁,不久后李亨也因病去世了,享年51岁。

总结一下,李亨之所以要在安史之乱期间篡夺皇位,是因为他不得不这么做,不然他性命不保且不说,也没有人带领军队去跟叛军打仗,国家就会因此灭亡。

点赞3、鹤岗市 网友:萌小沫丶

李亨要是不篡位,大唐还不知道要出现多少个皇帝。这也是在四川避难的唐玄宗接到了一封,只有二十七个字的信,才敢动身回长安的原因。



其实,在这之前,他的儿子,已经是唐肃宗的李亨,给他写过一封信。

那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李亨说,他已经收复长安了,请太上皇还是回来做皇帝,他还是当太子,老老实实奉养唐玄宗。

唐玄宗看到这封信都要吓死了。为什么呢? 因为李亨这封信写的一点都不真诚!这个儿子,也太虚伪了吧!事情要从马嵬之变开始说起。

马嵬之变就是在太子李亨的默许下进行的,就是篡夺皇位的第一步!

  • 唐玄宗逃离长安非常的仓促,让太子李亨很绝望

当唐玄宗没有看到潼关的平安烽火时,就知道潼关失守了。惊慌失措的唐玄宗问计于群臣。群臣在宰相杨国忠的淫威之下,已经很早就不敢说真话了。都等着杨国忠开口。

杨国忠这个怕死鬼,安史之乱一起,就开始在四川储备粮食,修高城池以备不时之需了。这下派上了用场。人家开口先把安史之乱的责任推到唐玄宗不肯听大家的警告上来。接着就说,咱们跑吧,到剑南道去!

群臣唯唯,太子李亨心里十分的不情愿去剑南道。因为李亨恨死了杨国忠。以前李林甫打压他的时候,杨国忠就次次冲在前面,十分积极。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就是反映的那一次的事。



安史之乱发生,唐玄宗感觉到年老而力不从心,就想要太子李亨监国,杨国忠要吓死了,害怕李亨掌权之后会针对他。就让杨贵妃嘴里含着土请命不要交权。结果这事还真就停了。你想啊,衔土请命那是臣下请求死罪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杨贵妃以死来威胁唐玄宗不要交出军权。从这点说,杨贵妃还真不是个贤惠的妻子。

国家大事,就被以这种方式轻易的改变了,可以说,李亨这时候就已经想找机会拿到权力,甚至,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如果这次唐玄宗不跑,李亨也会找机会发动一次“天宝政变”。毕竟他老子唐玄宗也是发动了两次“政变”当上了实权皇帝的。

李亨都45岁了,当了20多年的太子了。早就对杨国忠恨之入骨,而杨国忠又是剑南道,也就是蜀地四川的节度使,经营多年。李亨听到唐玄宗决定去蜀地避难的决定,不仅是不情愿,简直是绝望了。

  • 唐玄宗逃离长安非常的不厚道,让太子李亨很失望

一手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唐玄宗,竟然连臣子和老百姓都骗!

大唐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早晨,群臣上朝,因为唐玄宗昨天说了,他要御驾亲征,连宫门的钥匙都交给宦官边令诚了。

可是,一进皇宫,群臣们发现,宫女和宦官们,在找皇帝!唐玄宗不见了!跑了!

这下子,长安城,大乱!



达官贵人赶紧收拾细软往城外跑,老百姓往城里跑,看看能捡着什么漏。甚至据说有老百姓骑着驴上了金銮殿。

唐玄宗呢?他昨天就偷偷从闹市中的兴庆宫跑到了北边的人少的禁苑。第二天早上,谁也没告诉,就带着杨贵妃姐妹,杨国忠,宫里的皇子皇孙公主,宰相韦见素,御史大夫魏方进和家眷,还有高力士他们,在以陈玄礼带领的几千禁军的保护下,从禁苑西门,溜了!

李亨真的对这个父亲失望至极了。昨天监察御史高适请命死守长安,李亨多么希望父亲能慨然答应,民心难得啊!这样窝窝囊囊的偷偷逃跑,还有机会再回到这大唐的京师长安吗?还有机会能收拾已经沦陷的半壁江山吗?江山都没了,他还有机会当皇帝吗?

  • 陈玄礼决定杀掉杨国忠稳定军心,事先请示了李亨,终于推动了李亨篡位的关键一步!

人困马乏的唐玄宗一行终于在第二天到了马嵬驿,这个注定要影响大唐从此改天换地的地方。

人们出于同情弱者的心思,总是觉得马嵬驿针对的是杨贵妃。而忽视了,最先被杀掉的杨国忠。

由于唐玄宗安排的先遣官员临阵逃脱,他们从逃出长安就已经吃不好睡不好一天多了。将士们虽然行前得到了重赏,但是妻儿可是都在长安呢。

所以,队伍开始了骚动。首领陈玄礼,曾经参与过斩杀韦太后的“唐隆政变”,知道必须稳定军心,否则唐玄宗的性命,堪忧。

想来想去,他觉得最坏的那个杨国忠是个不错的目标。但是,他一个领兵的将领,是绝对不能担负这样的形同反叛的责任的。

他找到了太子李亨。

《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未决。

啥意思?就是太子没反对,默许了!



我想,太子李亨这时候,应该非常高兴:机会来了!这证明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反对这种无耻的逃跑。

果然,陈玄礼一发动,将士们的目标就对准了杨国忠。

恰巧杨国忠巡视回来,几个跟着一起逃跑的吐蕃使者饿坏了,找他要东西吃。

将士们不知道谁大喊一声:杨国忠勾结胡虏谋反!

一哄而上,斩首,大卸八块!据说愤怒至极的将士们还生吃了杨国忠的肉!

唐玄宗听到杨国忠和胡虏勾结谋反那是一百个不信的,但是他得出来安抚军心。

结果,将士们还是原地不动,不肯散去。唐玄宗毛了,高力士赶紧过去做工作。

结果陈玄礼说;杨国忠谋反了,再供奉堂妹杨贵妃,不大合适吧!

唐玄宗心疼啊,不愿意杀杨贵妃,高力士说话管事了:贵妃虽然没罪,但是将士们已经杀了她堂哥,而贵妃又长伴您左右,您觉得将士们能安心吗?您杀了贵妃,将士们才能觉得安全,您也才能安全!

其实简单说就是,小命要紧,有你没她!

唐玄宗为了保住性命,连长安城的百姓和官员都不管了,会顾惜杨贵妃的性命吗?

告别之后,高力士,动手勒死了杨贵妃!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长恨歌》说的凄婉,但如果唐玄宗当机立断,当场传位给太子李亨呢,会不会就能救回杨贵妃一命?

但是他没有,李亨,再次失望,但是,他已经找到了办法。

李亨巧借民心,父子终于分道扬镳!

第二天,一行人刚要继续一路向西,逃跑。

突然冒出来几十个老百姓,劝唐玄宗留下,恢复河山。老百姓还说的在理,还说的特别有文采。

长安城的宫殿,是您的家,陵寝,是您的祖坟。您这不要家也不要祖坟,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就差说:您怎么这么不要脸面的吗?

唐玄宗,愣了好长时间,最终竟然还是拨转马头,继续向西!真可耻!

接下来的情形,就有些诡异了。

忽然多出来好几千百姓,拦住了太子李亨!



李亨当然不能慨然答应,哪怕心里千肯万肯也不行啊。他一边流泪一边说:这千山万水的,我不跟在皇帝身边,太不孝顺了!再说我还没当面向皇帝汇报呢,

说罢就要打马追赶父亲,结果被他两个儿子和太监李辅国拦住了。

请注意,这个李辅国,就是未来的唐肃宗李亨的心腹大太监,未来的高力士那样的角色。

所以,我们也不奇怪,他能说出下面这番话来:大意是,您孝顺父亲,这是小道。现在民心可用啊,如果您侍奉父亲到了四川,一旦贼兵烧了栈道,您可就不好出来了。等费尽千难万险再出来,那时候民心早就散了。不如趁此时民心可用,把郭子仪和李光弼从河北叫回来,和西北边军一起,收拾河山!

到时候,光复长安,打扫宫室,再把玄宗他老人家接回来,这才是大孝道啊!

太子,不走了!等唐玄宗在前面听到消息就说了两个字:“天也!”

也不知道是想说这是天意,还是只感叹一下儿子大了,没法管了。

李亨这时候选择单飞,到底对不对呢?应该说,很及时!不然他跟着唐玄宗去了四川,靠什么来收复两京呢?靠蜀地那三万人马吗?他的兄弟们在外领兵的不少。万一谁收复了两京,那还有他当太子的机会吗?恐怕一收复两京,就趁势登基了吧?那么为什么他不可以这样做呢?

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李亨一到灵武,第三天就登基当了唐肃宗,虽然他也假模假式地推让了五次!

唐玄宗跑到蜀地,安定下来,也终于想起自己还是大唐的皇帝,于是颁布诏书,封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其他几个儿子也各自节制几个地方的兵马。

可笑的是,他的诏书刚发出去不久,其实也就是到了成都的第十二天,唐玄宗惊喜的得知:自经已经升职为太上皇了!

这方面,他还是蛮有经验的,远的,高祖李渊,近的,他爹李旦,都担任过这个光荣而重要的职务。

他爹李旦,还是他亲手送上太上皇的职位的,如今,轮到他儿子送给他这么一顶高帽了。

他认命了,没办法,已经是七十多的老人了,没那个心力再争了。当然也体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胸怀,为大唐,做出了最后一次贡献。



他命令,以后他的圣旨就不叫“制”,改成“诰”。以后的军国大事,都报给新皇帝就行了。但是必须让他保留个知情权,给他这里备份一下。

《资治通鉴》记载:

上皇喜曰:“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

这戏,演得不错!

那么为什么李亨这么着急篡夺唐玄宗的皇位呢?

从他一手抚养长大的弟弟李璘趁着安史之乱割据江东,我们就可以看出,李亨的决策非常的及时。

他要不是赶紧在灵武登高一呼,大唐还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皇帝呢。

本来他就是太子,再加上身边跟随的那一票人,总得给他们一个交代吧。

所以,他到灵武的第三天,就登基了。再向亲爱的父亲学习,遥尊父亲为太上皇,这事,就成了!

所以,当他收复了长安,觉得有必要把唐玄宗接回来给自己正名的时候。

唐玄宗根本就不信他信里所说的要退位的说法。

都这么迫不及待的登基了,会心甘情愿让给我?

再想想先祖们那些刀光剑影的过往,唐玄宗回信,干脆把剑南道划拨给我,我在这里养老算了。

后来,大臣们来了一封信,只有二十七个字:

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

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这个皇帝,不是太子自己相当的,是我们这些大臣当时在马嵬坡劝他留下来,又是在灵武劝他登基,太子还是很孝顺您老人家的。这就相当于给唐玄宗和唐肃宗留足了颜面了。而及今成功说的是太子当这个皇帝那是凭功绩当上的,是实打实的有基础,不怕别人(您)惦记,当然也就不会猜疑您了。快回来吧,回来了才是父慈子孝,别让老百姓看笑话。

所以,看唐玄宗看到这封二十七个字的信,心里就有底了,踏上了,回长安的莫测征途。

点赞4、泰州市 网友:猫在裙角

热播大剧《长安十二时辰》下周一再更新一波,应该就大结局了,这部剧将唐朝中期的历史带火了一把,纵横前前后后解读《长安十二时辰》也有几万字了,对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前十年的政治斗争了解了个遍。

想要了解李亨为什么会在安史之乱中篡夺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通过《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就会有一个很深刻的理解。

李亨篡夺唐玄宗的皇位,纯粹是压抑多年的一次爆发

唐玄宗晚年的时候,感觉自己前半生创造了丰功伟绩,对自己做出的成绩十分满意,大有洋洋得意的样子,并且将开元年号改为天宝,也就是想安享晚年。

中国古代皇帝,但凡在位超过四十年,或者年龄超过六十的,都会犯一种叫作老年皇帝综合征的病,临床症状为,倦政,昏庸,好色,好大喜功,滥杀无辜。

在古代,也有很多皇帝在岁数大的时候不喜欢政治,就将皇位让出,交给儿子打理江山,自己在幕后颐养天年也好,在幕后操盘谋划也好,总之,退居二线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是李隆基太害怕一旦交出权力,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因为这里是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当初为了夺权,弑兄逼父,杀死太子李建成,逼得李渊将皇位传给自己,最后郁郁而终,等到唐太宗晚年的时候,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李承乾竟然谋反,李世民虽然从父子亲情的角度没有杀他,但也开启了唐朝皇帝与储君之间拥有矛盾的先河。

李治的儿子个个都不容易,直到李隆基作为太子,废了很大的劲,杀了自己的姑姑,逼得自己的父亲让位,最终成为唐朝一代圣主,正所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在李隆基前半生的政治斗争中,他从未败北。不是因为他是一位仁慈的皇帝,而是因为他够狠。

李隆基亲政后,开元三年就册立李瑛为皇太子,担任太子二十多年,结果因为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的诬陷,李隆基连查都不查就将李瑛以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贬为平民,不久就赐死。

虎毒尚且不食子,唐太宗弑兄逼父,到自己儿子造反的时候也没能忍心处死,到了李隆基这,好家伙,一日杀三子,放眼整个中国帝王史,再心狠手辣的皇帝也没有一天杀过三个儿子的。

李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太子,可想而知内心是怎样的忐忑

翻看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有几种太子最难当,一种是明君的太子,因为明君太聪明,一眼就看透你了,假如你不如他,他不高兴,假如你比他优秀,稍微有点见解,他认为你跟他不一条心;还有一种是活的岁数大的皇帝的太子,这样的人太能熬,甚至能把太子熬死;还有一种,就是唐朝的太子,所有唐朝的太子都不容易!

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李渊的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等等等,可以说,这些因素,李亨全摊上了,这个太子当的实在是太TM的难了。

李隆基防火防盗防太子,致使李亨每天都如履薄冰,生怕陷入政治构陷当中,即使是这样,朝臣也没有放过他,《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林九郎,原型就是李隆基时期的宠臣李林甫,深得李隆基的信任。

李隆基一日杀三子里面就有李林甫的影子,当时李隆基要杀三个儿子,宰相张九龄极力劝阻,李林甫却说:“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

李林甫当时想要拥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以夺取拥立之功,但是李隆基却中意李亨,李亨被立为太子后,李林甫因为没有拥立之功,害怕李亨登基之后对其进行报复,因此对李亨多加构陷。

唐玄宗以为自己玩的是一手权衡之术,可把儿子李亨给坑惨了,从天宝五年开始,李林甫就利用宰相的身份打压太子集团,当时韦坚与皇甫惟明相约,被李林甫得知,对二人进行弹劾,说他们二人“欲共立太子”。

当时唐玄宗也是岁数大了,不想把自己的儿子杀的一干二净,就没有将此事牵扯到李亨,但是却让李亨与妻子韦氏(韦坚的妹妹)离婚,让其出家为尼。

李林甫对李亨的打压,一直持续到天宝十一年,去世才停止,可见,不要说得罪小人,就是没有给这样的小人好处,他也一样会向疯狗一样咬你。

李林甫最后被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取而代之,李林甫刚死,杨国忠就被拜为宰相,杨国忠为了报自己被李林甫打压之仇,在李林甫还没有下葬的时候就与安禄山一块告发李林甫活着的时候要造反,李隆基就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材,以庶人的礼仪安葬。

回到太子李亨这里,大家肯定会认为,李林甫死后,李亨的日子会好过一点,结果杨国忠在清算李林甫的过程中一样没有放过李亨,把年纪轻轻的李亨头发都逼白了,就连李隆基都看不下去了,在李亨第二次大案后,他第二位妻子也被废黜,李隆基亲自给安排了婚事,希望李亨能够安心一点。

李亨为了博得李隆基的喜欢,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一次李隆基让李亨去割羊腿,割完羊腿后,李亨手上全是油,这个时候李亨就顺手拿起了饼擦手,当时李隆基以为李亨是在浪费粮食,有点不高兴,但是李亨却将擦过油的饼拿起来吃了,李隆基因此对李亨有了一丝好感。

也多亏当时李隆基岁数大了和杨玉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要是真有个儿子,我估计李亨也挺难受的,当然,杨玉环有没有相当武则天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指挥失策,导致叛军逼近长安,李隆基离开长安的时候,总共有三千多人,而李亨掌握了两千多人,这才让李亨有了反击的机会,这个时候要是再不把李隆基踢下去,估计自己一辈子都当不上皇帝了。

马嵬坡事变中,杨国忠被乱兵所杀,杨玉环也被兵将逼迫殉难,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成了孤家寡人的李隆基也只能认命,承认李亨的合法地位!

点赞5、呼伦贝尔市 网友:泪满衫

谢邀,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权力的游戏”,而且是很经典的“权力的游戏”。

一、李亨的太子做的很憋屈很苦逼

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子,其大哥李琮早死,二哥李瑛被立为太子。按理说太子之位是与李亨无缘的。

太子李瑛母亲是赵丽妃,之前极受玄宗宠爱,但后来唐玄宗宠爱武惠妃,丽妃失宠受到冷落。武惠妃为玄宗生下寿王李瑁,也颇受玄宗喜爱。武惠妃便与勾结宰相李林甫陷害太子李瑛让寿王李瑁取而代之。

最终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发生了著名的““三庶人事件”:太子李瑛被废被杀,连同太子被杀的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虽然李林甫和武惠妃除掉了太子李瑛,李林甫极力推荐李瑁上位,但是唐玄宗依旧按长幼顺序立李亨为皇太子。

就这样,因为大哥早死,二哥被杀,李亨坐上了太子之位。

李亨被立为太子之后,便面临和二哥李瑛一样的处境,他直接面临着来自李林甫这个把持朝政多年的宰相和在后宫受宠的武惠妃的联合打击。

在天宝五年的年头和年尾,李林甫对李亨发起了两轮攻势,制造了两起大案。

这两起大案,李林甫都是从李亨的妃子入手,罗织罪名,意图以此废掉李亨太子之位。而李亨也极尽隐忍,两次大案起时,他果断“离婚”,撇清自己的罪责,最终保住了太子之位。

两次大案,两次离婚,李亨被李林甫打压的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屈辱离婚,舍弃妻子,十分窝囊憋屈。

李林甫打压李亨,玄宗是默许的,因为他担心太子羽翼太过丰满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之前太子李瑛被杀就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说到底,这就是权力的游戏,哪怕是父子间也是如此。

好在李亨从两起大案中挺了过来,熬到了李林甫去世。

熬死了李林甫,新宰相杨国忠上台,这位靠杨贵妃关系上台的宰相在清算前任李林甫的同时也不忘敲打太子李亨,李亨依旧过得提心吊胆。

这种局面,直到安史之乱发生到来才被打破。

二、权力的游戏需要时机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年,叛军兵锋直指长安。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率后宫和侍卫向离京出逃。

十四日,途经马嵬驿发生了兵变。

玄宗仓皇出逃,护卫军约有3000余人,而李亨率领殿后人马就有2000人,其中还包括禁军中的精锐部队——飞龙禁军。此外李亨两个儿子子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都有亲兵扈从。

一个极好的机会摆在了李亨的面前。

荒郊野外,皇帝逃命,手中有绝对的军事力量,自己又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从权力场的争斗中闯出来的李亨不可能没有看到这个机会更不可能放过这个天赐良机。

即使他想放过,太子的幕僚谋臣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最终的结果,禁军士兵适时因饥疲劳顿发生骚动,乱刀砍死杨国忠和其子等杨家人。然后陈玄礼出面奏请玄宗将杨贵妃正法,唐玄宗无奈赐死贵妃。

李亨是马嵬坡兵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一举清除了玄宗时代宰相集团对自己的打压,彻底坐稳了太子之位。

兵变之后,李亨在马嵬坡与玄宗道别,李亨分兵另谋发展不随玄宗入蜀,彻底摆脱了唐玄宗的阴影,更摆脱了可能发生的日后清算。

天宝十五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登基之后便派人将这个消息告知在四川刚安定下来的唐玄宗,并索要象征皇权的印玺等器物。

大势已去,唐玄宗无奈之下只能接受自己成为太上皇的事实并交出印玺。

这场权力的游戏以李亨获胜告终。

以上是我的看法,学识有限,是一家之言,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点赞6、台州市 网友:焦点家族

唐肃宗在安史之乱期间自立门户,不仅是为了完成他的平生之愿。也是他在分析当时的时局后,做出的正确决定。



一、父子恩怨。

唐玄宗和唐肃宗的关系,一言以蔽之。

一般。谈不上父子反目成仇,但也谈不上是父慈子孝。

唐肃宗在做太子时,先是宰相李林甫跟他不对付。后来杨国忠也跟他不对付。李、杨等人无时无刻不在筹划搞倒他。

而就在肃宗深陷政治漩涡中时,玄宗却不管不问。他有三十几个儿子,不在乎一个儿子的死活。他故意让肃宗和宰相死磕,以保证自己皇位的安全。而这也就导致肃宗一直希望老爷子早点挂,自己能早日登基。

其实肃宗想登基,倒不是说他有多想当这个皇帝。而是他没有退路。大唐立国伊始,传到此刻时,就没有一个太子是好死的。如果肃宗不争取一下,登基继位,那他的下场就得跟他二哥李瑛一样,落得个惨死。

所以对于皇位,肃宗可以说是觊觎已久,志在必得。

二、唐玄宗的失势。

唐肃宗想做皇帝,但主动权并不在他手上。

毕竟唐玄宗是创立了开元盛世的一代雄主。

自己父亲不死,肃宗想继位。难纳。

然而,真是打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就在肃宗感叹自己要扛不住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造反了。

而唐玄宗对安史之乱的处理,偏偏又全都是骚操作,愚蠢到了极点。

他首先是不相信前线报来的奏报,导致错过了镇压叛军的最佳时机。

随后他又急功近利,派太监冤杀封常清和高仙芝。导致自己无人可用。只得让腿脚不方便的哥舒翰挂帅,前往潼关御敌。

等到哥舒翰稳定前线局势后,唐玄宗又再次急功近利,威逼其出战。

结果,唐军全军覆没。叛军攻破潼关,一溜烟的就杀到了长安城下。

这个时候,唐玄宗可以说是人心尽失。他如果还想挽回人心。就只有一个选择——留守长安,与长安文武百官及百万民众共存亡。

如果打赢了,他仍然是真命天子。没人敢挑战他的皇帝权威。

即便打输了,已身殉国。他在大家心里也仍然是一个大英雄。

君王死社稷,这是皇帝最了不起的壮举。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唐玄宗偏偏放弃长安溜走了。

他当时悄悄地溜走,只带了妃嫔、太子、心腹大臣及少量御林军。不仅舍弃了百姓,就连众多朝臣也被他舍弃了。堪称人品尽丧。

此时此刻,玄宗虽然还活着,但他在大唐子民心里已经死了。

而且出长安后,玄宗往西南方向跑。可唐军主力在西北,他却往剑南跑,几个意思?他是不想收复长安了吗?

跟着唐玄宗的大臣们并不傻,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唐玄宗已经没有能力胜任皇帝了,自己继续跟着他,怕是没有活路。

命运,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乎,当唐玄宗逃到马嵬驿时,御林军在几个将领的带领下,便干掉了对玄宗的心腹杨国忠。同时还逼死了杨贵妃。



关于马嵬驿兵变。一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肃宗是幕后黑手,目的是为了搬倒杨国忠,脱离玄宗掌控,为自立门户做准备。

也有人说肃宗不是推手,陈玄礼等人才是兵变策划者。肃宗只是知情,顺便捡了便宜。

不管真实情况怎么样吧。总之,此事件导致唐玄宗的威望大跌。就如前文所说,他的肉体虽然还活着,但他这个人在大伙心里,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至于唐肃宗,虽然他在此前碌碌无为,但由于他只是太子,并非决策者,一直被唐玄宗压制着,大家不可能把玄宗的骚操作,怪罪在他头上。所以,他的形象不仅没有因安史之乱有任何折损。反而有所提升。

当时不少人认为,只要肃宗登基,就能逆转危局。对其产生了幻想。



三、分道扬镳。

平息了兵变后,玄宗此时估计也猜到自己在大家伙心里,已是个死人了。所以,他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不顾百姓挽留,继续往剑南方向逃命。面子没了,能保住一条老命也是极好的。

肃宗则被百姓劝留,没有跟随玄宗去剑南。

此时,留下的肃宗有三条路可选。

①:就是留在关中,返回长安城。当时叛军还没有杀入长安。肃宗此时回去,还有希望稳住长安局势。

②:放弃长安,前往灵武(宁夏),聚拢当地忠于李唐的唐军,反攻长安。

③:放弃长安,前往陇右(青海),聚拢当地忠于李唐的唐军,反攻长安。

到底该选哪条路呢?

马嵬驿离长安大约一百多里,不远,但当时兵荒马乱,肃宗搞不清楚长安情况。万一叛军进城了呢?万一城内大乱,他回去也收拾不了残局呢?此时回长安,危险系数太大。

所以,他也就没有返回长安。

不回去,那去陇右还是灵武?

陇右相比于灵武,离长安稍远。所以,相对也更安全。

但是,肃宗并不是去逃难的。他过去,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收拢大军,反攻长安。此时叛军离得还远,自己犯不着退到陇右那么远的地方谋求发展。

因而肃宗就选择了离长安相对最近,并且对他还算忠诚的朔方镇,作为自己的立脚点。

想好就出发。不久后,肃宗抵达灵武。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此时的他,威望大涨,已经具备了登基,取唐玄宗而代之的前提条件。



四、唐玄宗的调整。

唐肃宗分道扬镳,前往灵武的消息传到玄宗阵营后,追随玄宗入蜀的人,情绪变得更不稳定了。在这种背景下,这些人难免又会私下发表各种大逆不道的言论。

也就是继续私下讨论,皇帝现在老年痴呆症状越来越明显,我们还应该继续追随他?就如他们在马嵬驿兵变前那般模样。

这时间一长,流言蜚语一多,有些话就传到了玄宗的耳朵里。玄宗此时此刻,面对人心尽失的局面,智商总算是恢复了。

为了平息舆论,也为了打败叛军。

他首先是做了自我批评,对大家做检讨,说一切都是他的错,以致使大家跟他一起背井离乡跑路。

然后,他开诚布公的说,你们不愿意跟我继续走,现在就可以拿一笔路费,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的好去处。比如追随肃宗去灵武。我不会怪罪你们。

大家见玄宗的态度如此端正,被其感动。所以骚动的人心,也就渐渐平息了。

之后,玄宗继续保持清醒头脑。他主动下诏追认了肃宗与他分道扬镳的合法性,同时还要求河西三镇节度使在肃宗抵达后,归其节制。并希望大家能紧密团结在肃宗身边。共抗叛军。

五、木已成舟。

当然,玄宗也不是躺尸,没做一点防备。他为了避免自己被肃宗架空,也分别任命了永王、盛王、丰王坐镇江陵、广陵、武威,负责长江中下游和西北的军事。

他想让三个儿子和肃宗,分别在外统兵,相互牵制。(当时玄宗没有授予肃宗节制另外三个弟弟)

只不过,玄宗的这种努力终究是失败了。因为肃宗没等三个弟弟羽翼丰满,他就在灵武火速登基,并遥尊玄宗为太上皇了。

从他抵达灵武,到继位登基,中间只有五天时间。一点调整部署的时间都没给玄宗留。

而肃宗称帝后,河西三镇均表示拥护他。这也就意味着,肃宗掌握了军权,而且是当时唐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河西三镇无视玄宗,拥护肃宗,是因为玄宗远在剑南,他们继续拥护玄宗,拒绝站在肃宗一边,难免会被肃宗当做贰臣处理。并且他们拥护肃宗得到的回报,也确实远大于继续跟着玄宗)

唐玄宗一看,肃宗已经登基,他此时如果不承认肃宗的帝位,不仅会引发内斗,让叛军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父子两一起抱着完蛋。

而且肃宗此时有兵权,他不承认也没辙。他又打不过肃宗。

因此他也就只能打碎牙齿往里咽。正式承认了肃宗的帝位。

公元756年九月,即肃宗登基两月后,河西三镇二十万唐军在回纥军协助下,一战收复长安。

次年二月,肃宗回到关中,先驻凤翔,后回长安。此时,江南的钱粮也运到了。长安百姓听说肃宗兵强马壮,皆附于他。

见此,肃宗很高兴。一切都稳了。为了巩固既得权力,肃宗一面下令唐军继续向东追击叛军,一面派人到剑南接玄宗回来。

毕竟,天下人心还未全部归附。不把玄宗控制住,难免不会有藩王、地方节度使产生另立朝廷,不承认肃宗合法性,挟玄宗以令诸侯的可能性。

在肃宗看来,老爷子一日不回长安,不能被他软禁,他就一天睡不稳觉。



当时的玄宗大概能猜的到肃宗心中所想。也明白自己在外面可能会给朝廷带来动荡。他想歇歇了。累了。于是,他也就高高兴兴的回到长安。“高高兴兴”的在回家后,被肃宗软禁了起来。

点赞7、丽江市 网友:潮流少女

简单来说,李亨觉得时机成熟了,有足够的把握可以夺取唐玄宗的皇位。


第一,唐玄宗本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但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个人威信急剧下降,昏招迭出,一手造成了哥舒翰的潼关惨败,这才被迫从长安出逃,一副仓皇出逃的狼狈模样,再无威望可言;而李亨呢,他渐而成为了大唐官员和军队中的“抵抗派”领袖,人望提升很快,既然唐玄宗要逃往蜀地,就随他去吧,反正还有太子李亨愿意留下来重整军队与安史叛军鏖战,既然老态龙钟的皇上自己不负责任的“抛弃”了天下,何必不把皇位交给更愿意负责任更年轻的太子呢?


第二, 一些历史学家怀疑,马嵬坡之变本来就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只是台前的执行者,背后的大BOSS是李亨,李亨一方面利用了军中对唐玄宗仓皇逃窜的不满,一方面也推波助澜主动下药,杀掉杨国忠和杨贵妃是手段,架空唐玄宗才是最终目的。通过兵变,唐玄宗不仅意气颓唐丧失了争雄之心,在实质上也丧失了对局势和御林军的控制能力,而太子李亨则趁势掌握了军心和实权,随后在灵武自行称帝,唐玄宗除了默然就范和尊重既成事实做太上皇以外,也没有其他应对能力了。


第三, 从合法性上看,在大唐时代,皇子发动兵变从父皇手中夺权是常态,最后给父皇搞个太上皇当当就是了,并不像后世那样大逆不道。唐太宗的皇位哪里来的,玄武门之变啊;唐玄宗自己的皇位哪里来的,不也是通过兵变干掉太平公主而来的。因此,李亨在灵武来称帝这一招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至少大唐朝野不会觉得很突兀,更不会用什么儒家君臣之义去激烈反对,甚至会觉得太子在效法前辈伟大帝王的“成功之路”。

点赞8、锡林郭勒盟 网友:縯出結涑

我们首先要确认是李亨是否是篡位,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先皇是否驾崩或者退位,二是李亨是否是合法登基。也是就说,他是否符合封建纲常,即取得的途径合法性才是关键。显然,李亨在两点都不合法性,李隆基还是在位的皇帝。李亨属于篡位。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杀杨国忠为口号起兵造反。渔阳鼙鼓动地来,惊霓裳羽衣曲。短短一个月就杀到洛阳城下,当了四十三年的太平天子已经没有了早年的果敢和魄力,更没有了当年的能力,年老昏聩已经70岁的李隆基带着杨国忠,杨贵妃和太子李亨部分宗室逃离长安。应该说,当李隆基逃离长安那天起,他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就动摇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丧失。

在逃离的途中,李亨已经开始四处“串联”利用朝堂上下对于杨氏一门的不满,积极争取政治支持。应该说,在当时。整个朝堂对杨国忠一系已经的愤恨无比,满腔怒火,此时必须要有人对安史之乱负担政治责任,(如果李隆基后来复位,也一定要杀杨国忠)李隆基自然不可能承担,而李亨就是利用这个“时机”与高力士,陈玄礼联手发动“马嵬坡之变”激杀杨国忠和杨贵妃,此时,李隆基失去了对政局的掌控,政治利益集团已经倾向于李亨,也就是说,官僚体系军队实质上,已经把这笔账算在李隆基名下的,李隆基政治权威丧尽。他的政治生命已经死亡。对于他来说只剩下的是如何退场。 生命安全现在是第一位的。

从现实角度来说,李亨继位是“合理”的,但李亨是不合法的,就是说从封建纲常来看,李亨是篡位,但如果这个时候李亨不站出来称帝,地方宗室完全有可能自立。地方就会提前藩镇割据,而此时李亨毕竟是合法的太子,在封建法统他的最合法的,套用现在的政治术语就是说:政治的客观形势要求李亨必须登基,这不以李亨的个人意志为转移。李隆基毕竟也是当了四十年皇帝,对形势判断也很清晰,承认了了肃宗之位,这才有能力和条件去平定安史之乱。

如果李隆基不承认李亨登基、就认定是篡位。那这样大唐就三个皇帝,西北一个篡位的肃宗,洛阳一个安禄山,成都一个李隆基,到底听谁的,首先李隆基和李亨就得争“正统”打起来。大唐完全就得提前亡国。但也是由于李亨“篡位”登基,才导致他急于收复两京,才最终导致了后来的藩镇割据。所以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指出,唐肃宗自立为帝,有违礼法,必欲早立大功以固位,于是肃宗急功近利,不惜引回纥夷狄以践中原,更为及早收复两京,而错失直捣幽燕,永消河朔割据跋扈之祸的良机。应该说,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点赞9、项城市 网友:魍魉影魅

自古以来,都是皇帝去世后太子才能登基。但太子李亨却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带出了盛唐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一口气跑到了四川。而太子李亨却北上到了灵武,然后自己在灵武直接做了皇帝。

唐玄宗爱江山更爱美人,和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爱情。为此白居易曾经写诗称赞:“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而大唐发生了“安史之乱”,很多人把这个罪过也安在了两个人的爱情上。

但这一段故事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安史之乱是不是因为这段感天动地的爱情引起的,男人的江山和红颜的泪水是不是真的不可共得?而李亨为什么敢在没有玄宗的支持下称帝?这一切都是谜一样的神秘!

1)李隆基和杨玉环,公公和儿媳妇的不伦恋,引出了大唐的灾难。

唐玄宗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是一个标准的八零后。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出生于公元719年,比李隆基小了34岁。

杨玉环的前夫是寿王李瑁,生于哪一年已经不可考,和杨玉环结婚那年是公元735年。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李瑁的母亲武惠妃的年龄推算出李瑁和杨玉环结婚时的大致年龄。

武惠妃是李隆基非常喜欢的美女。武则天的侄孙女。可见武家的基因就是好,美女多。武惠妃生于公元699年,后来嫁给李隆基,生了四个儿子,李瑁排名老三。所以我们可以大致估计出在公元735年,李瑁和杨玉环结婚那年,大致是15岁左右。

公元737年年底,李隆基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据说是因为惊吓去世,因为做了亏心事,诬陷太子后良心不安而得了重病。要按说这也是天理报应。但李隆基没有了武惠妃后,感觉人生没有意义。

而这时候,有人就告诉唐玄宗李隆基,寿王李瑁的老婆杨玉环倾城倾国。没想到李隆基这个老色鬼,竟然还真的去偷窥了杨玉环,并且还一眼相中了。

《红楼梦》中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有一腿,被人骂的体无完肤。而李隆基在五十五岁的年纪,看上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强行娶到手里,还被写成是可歌可泣的爱情。真是地位不同,待遇不同。

公元737年,这个年份非常特殊,是盛唐的真正转折点。这一年李隆基认识了杨玉环,这一年盛唐的最后一位名相,历史上最有风度的宰相张九龄被贬出长安。李林甫作为宰相开始真正掌握权力。

很多人都很遗憾,为什么李林甫能赶走张九龄,这可是玄宗皇帝曾经最尊敬和喜欢的人。但时代不同了,因为玄宗皇帝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一件事。这一件事就需要李林甫这样的人才能帮他完成。这件事就是,玄宗要娶他的儿媳妇杨玉环做老婆。


你说像贾珍一样偷情也就算了,玄宗要颠覆法律和人情世故,为了他所谓的真爱。当玄宗皇帝开始践踏这些既定的法律和规则,只能这样说,大唐那些对天下臣民有约束力的东西,一下子全部被玄宗皇帝斩断了,大唐可以裸奔了。

首先,玄宗不能再让张九龄这样的正人君子站在朝堂,因为这种违背人伦道德的事情,张九龄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其次,玄宗需要李林甫这样的无耻之人来为他打掩护,背书,背锅。大唐的朝堂就需要大换血。

第三,有了这样的皇帝做示范,大唐的秩序已经开始混乱。

所以李隆基这种做法为天下臣民所不齿,而这件事也成了玄宗皇帝的忌讳,他只能听进去好话,而不能听任何坏话。做错了事情的人反而内心极度敏感,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疑心别人在针对他。

正因为这样,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等等,这样祸国殃民的败类才一个一个走上历史的舞台,开始他们的丑恶表演。

所以说,当唐玄宗娶了杨玉环,大唐就开始变了天,变成了一个群魔乱舞,小人当道的时代。

2)李隆基对李亨的打击不遗余力。

其实李亨和李隆基的年岁还是悬殊毕竟大的。李亨出生于公元711年。等到李亨20岁的时候,李隆基已经46岁。按理说这是一个对皇帝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年龄。这个比较好是放在当时平均寿命不到五十的基础上的。

等到太子长成人,老皇帝也差不多去见了上帝,所以老皇帝对小太子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为了国家的安定和谐。但问题是玄宗皇帝太能活。在太子李亨成人的时候,玄宗皇帝还是壮年。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

这时候玄宗皇帝就希望宰相不能站在太子这一边,要跟太子斗,玄宗才能掌控这个大局。所以玄宗希望宰相李林甫经常去找太子的麻烦。让太子天天都有杂事去做。这一点可以参考活的同样久的乾隆皇帝,手下的得力干将和珅天天压着嘉庆皇帝。宰相和太子越闹的凶,皇帝越喜欢。这也是太子的保命之道。总之,太子和宰相不能站在一起。


李林甫是个拍马溜须的大师,玄宗的这点心思哪能不知道。所以天天找太子李亨的事。

问题是李林甫做这事不是适可而止,而是把太子往死里整。玄宗皇帝的上一个太子李瑛,就是李林甫和武惠妃联手整死的。本来武惠妃想让自己的儿子李瑁接替太子。但可惜的是,太子是被弄死了,但武惠妃也受惊而死,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李亨就成了意外受益者。

唐玄宗不会相信安禄山会反,但他肯定会相信李亨会夺他的位置,因此,李林甫就充当了一只不停咬人的狗,对着李亨天天“汪汪”!

但李亨不敢怠慢,他的前任的下场摆在眼前。公元746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被玄宗召见,在京城多次与李亨的小舅子韦坚喝酒吃饭,并多次一同夜游长安。被宰相李林甫发现,指使手下人举报太子亲属与边将密谋,共举太子。

玄宗毫不犹豫的下令审案,结果是把韦坚和皇甫惟明处罚,太子李亨躲过一劫。

结果韦坚被贬之后,他的弟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上疏替他鸣冤叫屈。他们还想让太子亨作证,谁知这样一来,招致玄宗的震怒。太子李亨见状,极感恐惧,为了逃脱自己与韦坚兄弟之间的干系,立即上表替自己辩解,并以与韦妃“情义不睦”为由,请求玄宗准许他们离婚。

玄宗皇帝同意,太子妃韦氏只好削发为尼出了家,才让李亨涉险过关。

没想到李亨还没有出一口气,另外一个妃子杜良娣的家里又出事了。杜良娣的老爹被女婿柳勣告了,罪名是: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也就是杜良娣的老爹杜有邻要通过诅咒术替女婿李亨上位。又是天大的事,又被李林甫利用了。

这次处理的结果是,李亨又失去了一爱妃,前老岳父惨死狱中。玄宗在最后关头,没有废太子。

但李亨两次婚变,整天被李林甫盯着,过的是天天谨小慎微的日子,以至于差点得了抑郁症。

3)马嵬坡之变,李亨的幕后逼宫。

李亨在日子的一天天煎熬中,终于熬死了李林甫。而唐玄宗的纵情声色,结果也等来了“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开始在范阳起兵造反。唐玄宗开始还不相信,安禄山都打到洛阳了,唐玄宗才反应过来,派大将高仙芝,封常清平叛。

但由于兵力悬殊过大,高仙芝封常清采取守势,在洛阳被攻破后,两人在潼关防守,阻挡了叛军的进攻。按理说这是最好的防御办法,只要抵挡住叛军的三板斧,叛军的气势就会很快瓦解。

但可惜的是,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完全失去应有的判断力。听信谗言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启用卧病在床的哥舒翰。哥舒翰的本意也是先固守潼关,然后再等精锐边军赶到,围歼叛军。但可惜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已经完全昏了头脑,命令哥舒翰出去迎敌。

哥舒翰没有办法,只好出潼关,被叛军打的大败。潼关失陷,长安门户大开。这时候唐玄宗再也顾不得江山社稷,带着杨玉环仓皇出逃,太子李亨跟随。

逃跑队伍走到马嵬坡的时候,太子李亨看到一行的队伍对玄宗皇帝和杨贵妃意见很大,就稍微煽动了一下,结果士兵群情激愤,就开始闹哗变。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马嵬坡之变。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出逃,跑到马嵬坡这个地方的时候,由于杨国忠家族平时的作威作福,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再加上这次长安攻破,士兵的家属都落到叛军之手,所以心中怒气压不住。

这时候李亨就和禁军首领陈玄礼商议,要除掉杨国忠。没想到两人还在商议的时候,下面的士兵已经开始行动,杀了杨国忠。这时候士兵心中的不满已经抑制不住了,要杀掉杨玉环。


而玄宗皇帝这时候也清醒了,明白杨玉环不死,今天这一关是过不去了。于是没有办法让人勒死了杨玉环,算是抚平了士兵心中的怒气。李亨本以为借此可以逼玄宗退位。但大将军陈玄礼在“唐隆政变”时就一直跟着李隆基,不肯背叛。

马嵬坡之变虽然平息,但玄宗皇帝已经怀疑这件事李亨是幕后主使。对李亨已经不满,因此,李亨没有跟玄宗去四川,而是分道扬镳去了灵武,朔方节度使的大本营,大唐最精锐的边军部队。

玄宗逃亡四川,让天下臣民很失望,让大唐精锐的边军感到非常气愤,而太子李亨的到来让这些将士们大喜过望。一致要推举李亨为皇帝,领导天下抵抗安史叛军。李亨顺水推舟,就在灵武即位。

最重要的是,天下人都认为玄宗皇帝要对“安史之乱”负责,这时候李亨出来当皇帝,对天下人也是一种交代。李隆基已经威望尽失。大唐急需一个新的英主来给天下勇气。李亨的继位顺应时代潮流。

综上所述:唐玄宗李隆基前明后暗,为了自己的色欲,葬送了大唐的大好河山。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颠倒了天下的是非观。而他为了堵天下悠悠之口,任命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小人,把盛世大唐搞了个稀巴烂。

最重要的是,李隆基在犯了这么多大的错误后,他不但没有承担任何责任,反而自己带着孩子老婆跑去了四川,让长安的官民被叛军欺凌。让天下臣民伤透了心。

这时候太子李亨没有逃走,反而到灵武领导边军继续抵抗,极大的振奋了大唐将士们的士气,也给天下带来了希望。这时候赢得了人心,顺理成章的被推上了皇位,直接架空了逃跑的李隆基。

是李隆基自己把一手王炸打成烂牌,怪不得别人。如果李亨也像李隆基一样跑到四川,那样就是把天下让过的安禄山,这才是最可怕的。


点赞10、达州市 网友:夏晚晴天

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沦陷,大唐岌岌可危。

然而,太子不但不追随父亲,反而擅自称帝。

太子为何如此大逆不道?

更离奇的是: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不但得到了百官、将士的支持,甚至连老皇帝唐玄宗也麻溜支持。

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我放弃的唐玄宗

唐玄宗没有主动传位,但是,他事实上已经放弃了。

长安沦陷后,天子逃走。

马嵬坡,贵妃宰相死,天子继续南走。

此时,马嵬坡的父老乡绅纷纷拦道,请求天子留下:历代皇陵都在长安,陛下又要去哪里呢?

唐玄宗犹豫良久,还是决定走了,只是留下了太子安抚这些百姓。

唐玄宗的这一走,事实上放弃了天子的责任。

当时,大唐依赖的军队是西北边地陆续回援的精兵;大唐与叛军角逐的主战场是北方。

而唐玄宗要去的,是成都。

蜀道难,入川去,确实能得到安全。然而,蜀道难,与外界联络交通也不便。

在古代的通讯、交通条件下,坐镇成都,远离自己的军队和主战场,如何及时发号施令,领导全局呢?

可以说,退去成都,本质上就是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退出了政治舞台!

“顶上去”的太子

天子直接放弃对全局的掌控,等待大唐王朝的就只有3种结局了。

1、被叛军推翻。

2、西北强镇中出现强力人物,完成镇压任务。

后来,黄巢起义,大唐天子也逃入成都,诸强藩镇压起义,李克用、朱温等人成了了时代主角···

3、由皇室其他成员代替天子领导全局。

显然,第3种,是最理想的结局。

拥护大唐的百姓们也是这么想的。

唐玄宗走了,留下太子安抚百姓。

父老对太子说:天子走了,请太子留下。我们愿意率领子弟,随您杀回长安去?如果太子和天子都去了蜀地,中原百姓由谁来领导呢?

太子还在推辞,表示仍然要陪伴天子左右。

此时,太子的儿子建宁王和宦官李辅国拉住太子的马,表示:真要走了,中原人心可就散了!只有联合西北边军,召回郭子仪、李光弼,一起反攻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孝。像一般儿女一样,跟着老皇帝嘘寒问暖,却不能保全江山,有什么用呢?

于是,太子决心不随天子南去,并派自己的儿子广平王去给唐玄宗报信。

唐玄宗本在等待太子,得到此信后,感叹:天意如此!

于是,唐玄宗将殿后部队交给太子指挥,并勉励天子:朕待西北诸将不薄,他们一定会听从你的!

由此,对军队的指挥权,对平叛战争的指挥大权,实际上已经托付给了太子。

而且,由于远去蜀地,唐玄宗一点基本上很难再插手这一领导权,基本上是完全由于太子一人领导了!(这与后来唐肃宗又以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有本质区别)

当时,平定叛乱,是大唐王朝的核心任务。

核心任务就交给了太子,唐玄宗事实上已经算是一个太上皇了。

两个中央:用脚投票

随后,太子到灵武,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领导全局,天子则到了成都。

一时间,天下事实上在灵武、成都各有一个“中央”。

然而,拥有名分的唐玄宗,得到的跟随却很少。即使是一些皇亲国戚也没有跟去。

相反,到了灵武的太子,却迅速成为了天下的中心。

西北边军迅速汇集到灵武,接受太子的指挥,郭子仪留李光弼守晋阳,自率军赶往灵武。而且各地坚持抗击叛军的将领也纷纷与太子联络。

这是由将士们的需求决定的。

长安沦陷后,各地与朝廷的联络一度中断。

一些原本还在抵抗叛军的将领投降,叛军也以“唐已亡”来劝降张巡等将领。

失去与朝廷的联络,诸将得不到统一协调,各自为战!

他们最急切需要的,不是知道“天子下落”,而是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能够统一领导他们作战。

因此,在灵武与成都之间,诸将选择了灵武!

登基之请

然而,唐玄宗只要是天子,在法理上就依然拥有最高决策权。

所以,唐玄宗仍然能干许多事情。

他分封了诸子到各地坐镇,又封赏、提拔了许多到达蜀地的官员,如未立功劳的房绾,到了成都,就被任命为相,一些其他入蜀官吏也都得到封赏。

这有两个问题。

1、你乱任命,实际上是在制造分裂,这会导致全局的混乱,乃至失败。

比如被封江淮地区的李璘就有割据自立之意。(大唐财赋多赖江淮,如果事成,后果不堪设想)

2、你不断封赏入蜀吏士,引发了前线将士的愤怒。

相比之下,太子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权限有限,能够给予的封赏是有限的。

这当然既不公平,也充满风险:将士们拼死搏杀,天子看不到,得不到应有的封赏,而远在后方的人却能步步高升!

当然,对于太子身边的人来说,太子做了皇帝,他们的地位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因此,在灵武的将领、官员、侍者,纷纷请求太子登基。

话讲得很明白:大家跟着你跑到偏远的灵武来,就是希望立功受赏的。如果您不能满足大家的愿望,大家就会散去!

如此,太子登基!

利大唐

太子擅自登基,从传统的君臣父子之道上来说,多少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然而,对大唐来说,这却是有利的。

自安史之乱发生以来,唐玄宗昏招迭出,已经用事实证明:他确实不适合做大唐的天子了。

太子李亨,虽然也不是雄武英才,但在当时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事实证明,尽管太子在许多方面都有不足,但他在灵武凝聚起军队,是大唐开始转入反攻的开始。

点赞11、中卫市 网友:芷莲。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李亨的篡位行为是一种别无选择的必然行为。这其实和李唐王朝的皇位传承现象有着莫大的关系——自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以来几乎每一代唐朝皇帝的继位都是通过残酷的政变斗争实现的:李世民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储位之争最终却意外使李治受益;唐高宗李治死后把持大权的武则天先后操纵李显、李旦两个傀儡皇帝,后来更是索性自己登基称帝;公元705年李显又在宰相张柬之等人的拥立下迫使武则天让位;李隆基则是通过政变粉碎了韦后集团才因功被册立为太子的,两年后李隆基的父皇李旦夕禅位于李隆基,次年李隆基在扳倒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的势力后才算真正大权在握。李唐皇族内部的权力斗争被后世形容为政变多、太上皇多,到了李隆基时代立国百余年的唐朝已诞生了李渊和李旦两代太上皇,尽管从绝对数字上看并不算多,可要知道很多朝代连一代太上皇都没出过,而唐朝在立国百年之际已诞生两代太上皇,如果把神龙政变后的武则天也计算在内可就是三代了。别急唐朝的太上皇传统并没就此中断,事实上李隆基自己后来也成为了太上皇,而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时期太上皇数量实际上更超过了之前。

李亨作为李隆基的太子的处境其实并不好:自玄武门之变以来李唐皇族内部的权力斗争一直波谲云诡,在这种形势下太子其实成为了一种高危职业,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废被杀。具体到李隆基时代而言:李唐王朝这种政变频繁的权力斗争格局以及李隆基个人的人生经历使其对自己的手足至亲始终充满猜忌,为此他在长安城内特意修建了十王宅,李唐皇室子弟被集中安置于此,严格禁止诸王与群臣交结。随着皇子们年长后陆续成家生子,又于十宅之外修建“百孙院”。这么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让皇室子孙集中居住以便于集中监视和管理。事实上李隆基确立的第一个太子并非李亨而是李瑛,然而李瑛却被李林甫和武惠妃联合构陷勾结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意图不轨,结果导致李隆基在一夜之间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个儿子一同赐死。李瑛以及之前历代唐朝太子的下场时刻提醒着李亨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固,而李隆基对李亨本身也谈不上新任,可以说李亨从被立为太子之日起就始终处于一种如履薄冰的状态,而他最大的敌人就是构陷前太子李瑛等人的李林甫和武惠妃。这两人一个是手握大权的宰相,一个是李隆基最宠幸的妃子,对李亨这个地位并不稳固的太子而言:这两人的力量是足以令他感到恐惧的——毕竟前太子李瑛的下场还殷鉴不远。

然而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武惠妃自陷害李瑛等人后就始终疑神疑鬼——据说她曾屡屡见到李瑛等人的鬼魂,最后活活被吓死了。武惠妃的死使李亨所面临的压力稍微减轻了一些,可他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李林甫还时刻对他虎视眈眈。在李林甫与李亨的较量过程中李隆基是从来不加干预的,这其实是一种帝王权术思维的表现——即使是亲儿子也需要有牵制他的力量。天宝五载(746年)对太子李亨而言可谓是最危险的一年:这年正月陇右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从驻地来到京师长安向唐玄宗李隆基进献对吐蕃作战获得的战利品。早在李亨还没成为太子之前就和这个皇甫惟明颇有交情,因此进京后的皇甫惟明与太子李亨之间自然不免有些交往。皇甫惟明在向玄宗的奏言中明确表达了应当将李林甫撤职的态度,又大加赞誉韦坚的才干,而这个韦坚恰恰就是太子妃的哥哥、李亨的大舅哥。这件事被李林甫抓住把柄攻击太子李亨勾结边将插手朝廷政事,此事最终以韦坚被贬告终,皇甫惟明的兵权也被移交给朔方、河东两道节度使王忠嗣。这个王忠嗣和太子李亨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此这次政治风波对李亨而言可谓有惊无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李亨可以高枕无忧了。

韦坚被贬之后他的弟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上疏替他鸣冤叫屈,二人为实现目的还引太子李亨作证,结果引起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猜忌。太子李亨为撇清与此事的干系,于是以与韦妃“情义不睦”为由请求玄宗准许他们离婚,以此表明“不以亲废法”。玄宗对李亨加以慰抚,同时听任他与韦氏断绝关系。李亨的谨慎使他度过了这场政治危机,只是共同生活多年的韦妃不得不从此削发为尼。李林甫对韦坚一案大加株连,被逼死者甚多。不用说在这一过程中李亨其实也是时时刻刻战战兢兢的,直到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死后此事方才停止。天宝五载(746年)年底李亨的良娣杜氏的父亲杜有邻又被指控“妄称图谶,交构东宫,指斥乘舆”,在李林甫的授意下此案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大有废太子李亨于朝夕之势。韦坚案、杜有邻案两次大案都险些置李亨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尽管最终有惊无险,但李亨也因此身心蒙受巨大的创伤,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即使在李林甫死后李亨依然感觉喘不过气来,因为继李林甫之后的新任宰相杨国忠又成为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我们不难想象李亨是多么渴望摆脱这种长期提心吊胆的生活,然而朝政格局决定了只要他一日没登上皇帝宝座就难以安心,然而要登上皇帝宝座何其之难?父皇李隆基的身体没任何异常、对权力的把持也是严丝合缝,反而是长期担惊受怕的李亨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他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还能不能活到继位那天。从后来的事实来看:李亨这种担忧并非多余——实际上他和自己的父皇李隆基死于同一年。这时安史之乱的爆发给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安史叛军气势汹汹,李隆基带着杨国忠、杨贵妃和太子李亨等部分宗室成员仓皇出逃蜀中,事实上这一刻李隆基的政治合法性和正统性已然动摇。长期以来朝中对李隆基重用杨国忠的行为早就说敢怒不敢言,如今连大唐江山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李隆基的质疑和对杨国忠的敌视已到达了临界点,而李亨敏锐地意识到属于他的时代到来了,于是李亨迅速串联起反对杨国忠的势力制造了马嵬兵变。马嵬兵变向人们清晰显示了李隆基的虚弱无能,于是人们开始在已然虚弱无力的老皇帝和年轻的太子之间选边站队。事实上马嵬兵变之后唐朝的官僚系统和军队系统已越来越倾向于李亨而非李隆基,尽管这时李亨尚未正式登基称帝,可实际上李隆基的政治生命终结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李亨登基称帝一事尽管从唐朝的国家体制层面而言是不合法的篡位之举,然而在当时的特定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时的形势是安史叛军气势汹汹,而身为皇帝的李隆基竟一心只想着避难,这就使他人心尽失。相比之下李亨在马嵬兵变后官僚系统和军队系统已倾向于他的情况下前往灵武指挥平叛战争,在这样的形势下前线将士几乎都听命于李亨,李亨实际上已然将财政、军政、人事等大权操之于手。这时李亨登基实际上已然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与此同时李亨也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于私马嵬兵变后他已和父皇李隆基撕破脸了,如果不登基称帝难保将来李隆基不会进行报复;于公万一地方宗室趁天下大乱之机自立,那么大唐王朝真要国将不国了。对李亨自己而言、对李唐王朝而言都已到了命运的关键时刻,局势已由不得李亨有丝毫片刻的犹豫,况且他应该压根就没犹豫——长期担惊受怕的李亨恐怕早就盼着这天的到来。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身在蜀中的李隆基得知此事后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此事——如果他和李亨起冲突,那么只能令安史叛军的势力更加做大。李隆基已看清形势:自己的权力反正是保不住了,那么交给自己的儿子总好过交给安禄山。李亨称帝对李隆基而言还可以作为太上皇度过残年,可如果安禄山得了天下李唐王朝就得改姓了。表面上看起来李隆基对李亨称帝可以选择承认,也可以选择不承认,然而实际上这其实是一道政治单选题,事实上李隆基除了承认李亨称帝的既成事实之外没任何选择的余地。

尽管如此李隆基仍并不甘心完全交出权力,于是他预留了一个后招——”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这句话就是李隆基为自己预留的后招:尽管对李亨的灵武政权予以承认,以告诉天下太上皇和皇帝和睦无间,以号召各路势力共同勤王平叛,但军国大事在优先由皇帝处理的同时仍需要奏报太上皇,同时太上皇有权颁布自己的诰书。这样一来李唐王朝两个权力中心并存的格局就以诏书形式明确化制度化。问题在于:出于统一事权以利平叛而言这种格局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对此李隆基给出终结这一格局的时间表”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就是说等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后自己就彻底交权。然而恰恰就是李隆基给出的这个时间表深刻影响了此后唐朝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当时身在灵武的李亨曾就平叛方略问计于名士李泌。李泌明确指出:安史叛军不过是一群没任何宗旨和战略目标的乌合之众,尽管看似强大,实则如潮水一般来得快也退得快。有鉴于此李泌建议: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诩,入河东;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与李光弼互为犄角直捣叛军老巢范阳(今北京)。这一计划作为着眼于平叛的军事方略而言无疑是极其高明的,然而此时李亨的着眼点更多放在了政治层面——早一日收复长安、洛阳就可以名正言顺将父皇李隆基接到自己身边就近看管起来,彻底结束两个权力中心并存的格局。在这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下李亨仍选择在叛军重兵集结的长安、洛阳硬碰硬,结果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得以收复两京,李亨随即马不停蹄派人去蜀中迎接太上皇李隆基。这时的李隆基还能怎么办呢?如果拒绝不等于昭告天下原先太上皇和皇帝的和睦无间都是装出来的,当今皇帝自作主张继位不合礼法,这样一来身为大唐天子的李亨的合法性将受到质疑,这无疑是在变相鼓励叛军以及潜在的野心家。在这样的局面下李隆基即使再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回到李亨身边,此后的李隆基实际处于被软禁的状态。李隆基、李亨父子之间的权力之争就此画上句号,然而正因为李亨没采纳李泌之计而丧失了一鼓作气彻底歼灭安史叛军的良机,安史之乱就此演变为一场持续八年之久的叛乱,唐朝国力因此由盛转衰,即使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河北藩镇仍保持着极强的实力,形成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