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16卫是指哪16卫,各卫大将军都是谁?
唐16卫是隶属于南衙禁军的16卫,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
其中的12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为天下府兵之领,是中央禁军的常备野战军团,府兵制下各地折冲府的府兵轮流抽调士兵到这十二卫军营中效力。
另外四卫兵,左右监门卫掌长安城诸门门禁,左右千牛卫统率千牛备身等为皇帝侍从、仪卫。
这十六卫因为位于皇城之南,所以被称为南衙禁军,又名南衙十六卫,是唐朝中央军的主力。与其对应的是驻扎在皇城之北的北衙禁军,核心是羽林军,其为招募制下的皇帝私人卫队。羽林军中又有一个独立分支机构万骑营,原为李世民喜好游猎,不喜欢动用太大繁琐的阵仗,就成立一个名为百骑的小型卫队,但到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不断扩大成为千骑到万骑。唐中宗韦后专政时期,万骑营将领成功被李隆基策反,成为唐隆政变的主力。
16卫大将军不会固定不动,后期很多都是虚衔,挂职上去。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为掌控禁军,封了9个12卫大将军,分别为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左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吴国公、右武侯大将军;段志弦为樊国公、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为右骁卫大将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柴绍为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潞国公、左卫将军;王君廓为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
上面可以看出,已经担任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的长孙无忌,不大可能真的去带左武卫练兵,而人在幽州的王君廓也不可能跑回长安去掌管左领军卫。
此外,李二因为战功彪悍,被特别任命为十二卫大将军,名义上有统领十二卫的权力,这也是玄武门之变时,南衙十二卫集体观望打酱油的一个原因。
另外现在十二卫大将军中知名度和人气指数最高的,恐怕应该还是李元芳吧,电视剧中他的官职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其中检校的意思识皇帝特批的代理、试用的意思,不过元芳基本上都是去给狄大人当保镖,以及发表看法和意见,从这个看上去这是一种虚衔荣衔。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看唐朝的电视剧,总会听到某某卫大将军,如李元芳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很厉害的感觉,还会经常听到南衙禁军、北衙禁军,神武军,羽林军等等,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称背后代表的到底是什么?通过本篇文章你会了解到大唐兵制、十六卫之间的差别、南衙禁军和北衙禁军不同职责。
大唐立国,继承隋制,兵制也采用府兵制。什么叫府兵制呢,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下。朝廷在全国各地设立折冲府,每个折冲府在所管理的区域内招募士兵,然后给这些士兵分田,平时种田,训练,一旦朝廷有需要,带上装备走上战场。
各地的折冲府数量和大小会根据所在地人口来确定,比如说关中区域人口众多,折冲府数量就多,每个折冲府需招募的人数就多,上等折冲府1200人,中等1000人,下等800人,府兵制鼎盛时期,全国共600多折冲府,在编军队60~70万人。
既然全国有这么多折冲府,就需要在朝廷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而十二卫就是管理天下兵府的机构,为什么是十二卫不是十六卫呢?
唐初卫府数量和名称几经演变,鼎盛时期共十六卫,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其中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与前面十二卫有本质差异。前面十二卫会下辖管理折冲府,每一卫府管理30~55不等的折冲府(主要是关内道),而后四卫不下辖管理折冲府,左右监门卫负责长安各大城门,朝廷官署的日常警卫,左右千牛卫则是负责皇帝的贴身护卫和仪仗。
卫府如何管理折冲府呢?每一个卫府会设大将军1人,将军2人,下面还有长史、参军等官吏,很多情况下大将军都不管理卫府具体事物,比如说帝国宰相长孙无忌,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他不会去实际管理左武卫府的事情,由下面的将军、长史等具体负责。卫府只有管理折冲府日常事务的权力,没有调兵之权,更没有统兵之权,府兵调动、出征需要皇帝的诏令以及赐予统兵大将的军符。
另外唐朝府兵还有一个职责“上番”,简单说就是各地府兵轮流到长安、洛阳执勤,卫戍京师,这些府兵到了京城后,需要找所属的卫府报道,在京执勤期间接受卫府的领导。
因为十二卫府的官署设在长安和洛阳宫城南面,所以他们又被统称为南衙禁军。
与南衙禁军相对的是官署设立在御苑内的北衙禁军,初唐时期北衙禁军下辖四军,分别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
左右羽林军最先出现,前身是李世民在玄武门设立的左右屯营,高宗时期改变为左右羽林军,武则天时期脱离南衙禁军,正式独立建制,成为“天子私兵”,这也是北衙禁军的开端。
左右龙武军前身是李世民设立的飞骑七营,原本一直是负责皇帝出游、巡狩等事宜,经过高宗、武后时代逐步扩充到万人,在唐隆政变、先天政变中都是李隆基的坚定盟友,李隆基登基之后,将其升格为左右龙武军,列入北衙禁军。
北衙禁军守卫着皇城,谁控制了北衙禁军,谁就控制了权力中枢,唐初的各项政变中,都有禁军的身影,唐玄宗之后,还有左右神武军加入禁军,特别是平定安史之乱中,大名鼎鼎的神策军横空出世,从边军转变为禁军,可惜从唐德宗开始,神策军为宦官掌控,成为其倾轧皇权的工具,最后随着大唐一起走向灭亡。
说不清的历史,窥一斑而见全豹。
欢迎关注“荣耀历史”,一起感受历史荣耀。
大唐禁军制度,起源于西魏、北周、隋朝以来的“府兵制”。西魏以六柱国十二大将军领兵,统管国内平时耕种土地、农隙时训练、作战时从军出征的自耕农,并配合“均田制”,给予出征作战的军士按户籍和功劳授田,将“耕战制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隋朝能够消灭北齐、南陈,一统华夏的重要原因所在。
府兵制的基层组织在西魏、北周称为“军府”,长官为“开府、仪同”,在隋朝称为“骠骑府”或者“鹰扬府”,长官称为“骠骑将军、鹰扬郎将”。至唐朝立国后,将府兵制发扬光大、推广到天下诸道,其名称改为“统军府”,长官称“统军”。贞观十年(635年),唐太宗正式改基层府兵组织为“折冲府”,长官为“折冲都尉”,此后这一名称保持了上百年,直至天宝八载(749),唐玄宗下诏停止折冲府上下行文鱼书、不再调派军士入卫作战为止。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后,虽然“折冲府”的名称和“折冲都尉”的官职还在,但都是虚置虚衔而已,“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所代替,走到了衰亡的尽头。
唐代的折冲府,最多时有八百府,一般时也有六百多府,其中关中就设置了二百八十多府,河东也有一百六十多府,这两个地方的折冲府数量几乎占全部折冲府的一半,这也是唐朝“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和“内重外轻”军事思想的体现。
要统帅数量如此众多的折冲府军士,单凭皇帝本人或者兵部官吏是万万管不过来的,而“折冲都尉”只是管理“府兵”们的在乡军籍、训练,不能管理“府兵”们宿卫长安时的行动,更没有作战时的军事指挥权。因此唐太宗将天下折冲府都归置为中央禁军十二卫遥领,在府兵“番上宿卫”长安时加以统领,而有作战任务时则由皇帝任命的行军总管、行军元帅加以指挥,如此一来,府兵组织上下有序、行动迅捷,皇帝可以自上往下轻松指挥、驱使,使得大多由府兵组成的唐军实力强悍、作战勇猛、四方征战所向披靡,将大唐的旗帜插遍了周边四域。
大唐禁军十二卫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军号、府号名称,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浏览,这里采用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定百官名号时所制定的十二卫称谓,加以介绍:
一、左右卫(由隋时左右翊府改称,唐初定名)
二、左右武卫(由隋时左右武卫府改称,唐初定名)
三、左右金吾卫(由隋时左右候卫府改称,唐初改名左右武候卫,龙朔二年定名左右金吾卫)
四、左右骁卫(由隋时左右骑卫府改称,唐初改名左右骁骑卫,龙朔二年定名左右骁卫)
五、左右威卫(由隋时左右领军府改称,唐初改名左右屯卫、左右武威卫,龙朔二年定名左右威卫)
六、左右领军卫(由隋时左右御卫府改称,唐初改名左右领军卫、左右戎卫,龙朔二年复名左右领军卫)
以上合计十二卫,天下六百余折冲府都由这十二卫遥领,每卫大致下辖折冲府四十至六十府,诸折冲府到长安、洛阳轮番宿卫的府兵们皆受其统辖,卫戍都城和出征四方时都按照各卫统领序列执行军令,府兵和禁军由此合二为一。由于十二卫属于尚书省下的兵部直接管辖,而兵部位于长安皇城以南,所以称其为“南衙禁军”。
但是我们在提及大唐禁军制度时,都是称之为“南衙十六卫”、“北衙六军”,以及中后期的“左右神策军”,可上面介绍的南衙只有十二卫,那么其余的南衙四卫、以及其他禁军番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南衙禁军中,还有另外四卫,但不遥领折冲府府兵,也不执行卫戍京师、出征作战的任务,只负责守护皇帝、典仗宫门警卫的职责,这四卫是:
一、左右千牛卫(由隋时左右备身府改称,唐初改名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时尚名左右奉辰卫,直到咸亨元年(670年)才改称左右千牛卫)
二、左右监门卫(由隋时左右监门府改称,唐初定名)
这四卫也是属于兵部统管,所以被纳入“南衙”系统禁军中, 和上面的十二卫一起合称“南衙十六卫”,其中左右千牛卫属于皇帝亲军,负责贴身侍卫皇帝本人、出入侍从,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不包括缉捕监视职责),左右监门卫则负责守卫长安、洛阳城中的皇宫门禁和其他各处皇家宫殿、御苑,检查出入皇宫的官员和其他宫中差役侍从进出宫门时的安全,相当于皇宫守卫。
而“北衙六军”则是由唐太宗在贞观初年设立,起初是从禁军中选取擅长骑射的士兵大约一百人,命名为为“百骑”,在皇帝出猎时随扈侍卫,平时则在皇宫北门玄武门驻守巡查,这就最初的北衙禁军。后来唐太宗于玄武门外另设左右屯营,从南衙诸卫中选优异者为将,起名为‘飞骑’,扩大了北衙禁军。龙朔二年(662年),唐高宗将左右屯营扩充为左、右羽林军,正式设立了北衙禁军,而“百骑”则逐步扩展为“千骑”、“万骑”。
此后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以“万骑”建左、右龙武军,至德二载(757年),唐肃宗又设置左、右神武军。至此,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全部建成,由于驻守在皇宫的北面,所以合称“北衙六军”。这个时候,“南衙十六卫”已经名存实亡,唐朝中枢最有威力的禁军,就是这北衙六军了。
而中晚唐以后,北衙六军也衰弱不堪,于是,设立于天宝十三载(754年)的边军之一——神策军,在永泰元年(765年)奉诏屯于长安禁苑,分为左右厢,正式成为天子禁军,并由宦官典军。从此后,唐朝中后期的朝廷禁卫军,就几乎由神策军全部担任,其他南北衙禁军,都成为了虚置其名的礼仪机构,作用微乎其微了。
南衙十六卫设立之初,各卫分别设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为本卫长官,其下还有中郎、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参军、仓曹、兵曹、骑曹、胄曹诸参军等职,而大将军基本上由开国重臣以及军中宿将担任,而且多有作为加官以彰显功臣们功劳的作用。中唐以后,在大将军之上再设上将军一人,为一卫最高长官,不过不常设,也是作为元勋重臣的加官。
所以,唐代朝廷重臣们出任过十六卫大将军的不计其数,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人担任过诸卫大将军,这份名单既长且杂,不是特别研究唐史和古代职官制度的专业人士,对这个名单不会有太多的兴趣,所以下面只截取了唐太宗至唐高宗以及武周时期,部分曾经担任过诸卫大将军的元勋重臣和军中宿将名单,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说明:
左武候大将军齐国公长孙无忌
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
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
左武卫大将军冀国公秦琼
右武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左卫大将军潞国公侯君集
右卫大将军霍国公柴绍
左领军大将军彭国公王君廓
右骁卫大将军郕国公契苾何力
以上是唐太宗时期,部分曾经担任过十六卫大将军的元勋重臣,其中某些人还多次调任其他卫担任大将军(比如程知节,先后任左领军大将军、左屯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转官各卫,以示尊崇。
而在唐高宗以及武周时期,担任过诸卫大将军之职的元勋宿将有:
左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没错,又是他,升官了)
左武卫大将军刑国公苏烈
右卫大将军闻喜郡公裴行俭
右威卫大将军平阳郡公薛礼
左骁卫大将军平原郡公程务挺
左卫大将军凉国公契苾何力(晋爵、升官了)
左武卫大将军燕国公黑齿常之
左骁卫大将军吴国公李孝逸
左卫大将军清源县男王孝杰
和太宗时期一样,这些功臣们大都先后转官诸卫,出任过多卫大将军,以示尊崇和嘉勉。而在武周时期,我们最熟悉的诸卫大将军则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虽然他是虚构的人物(元芳你怎么看)。
唐朝南衙十六卫从建立之日起,就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得力的军民合一军事机构,结合“府兵制”、“均田制”等制度,为大唐提供了规模庞大的“免费后备军”,是盛唐时期唐军东征西讨、平定四方、展示国威于四海的坚固支柱。但中唐以后,随着世家豪门土地兼并越来越激烈,“均田制”顷刻间便崩溃衰落,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府兵制”因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也随之一并崩溃。
到唐玄宗开元中期时,各地折冲府已经无兵可调,府兵们纷纷逃亡散落,不再履行番上宿卫长安洛阳宫禁、以及出征作战的职责,唐朝只得施行募兵制,从民间招募士卒充实到“北衙六军”之中,作为新的中央禁军(此时还只有四军)。南衙十六卫也由于军队基础“府兵制”的破坏而失去了当年强悍的战斗力,沦为闲散衙门,被北衙禁军取代了原本担任的警备、作战、值守任务,慢慢地退出了实际意义上的军事政治舞台。
虽然终唐一世,南衙十六卫番号没有被取消,但其诸卫大将军之职已经成为元勋武将的升迁、加官虚衔,作为皇帝仪仗护卫而已,没有了实际作用。
虽然南衙十六卫禁军制度在中唐以后逐渐衰落乃至名存实亡,但他在建立初期帮助大唐皇帝和朝廷稳定社稷、巩固朝纲、平定四方的作用是不可忽略和替代的,在一定程度上,十六卫禁军是大唐立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皇帝、百姓、军队三者间的利益平衡和发展,初唐中枢朝堂的诏令施行、中央集权的建立和稳固,都离不开建立于“均田制”、“府兵制”基础之上各种法令制度,而南衙十六卫军事制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唐朝禁卫军十六卫,源于西魏首创的府兵制。十六卫大将军执掌京城禁卫军,又负责统率分布全国各州的军府,乃唐朝早期军事力量的核心。
十六卫名称在各个时期略有变化,任职各卫大将军的人选,也是经常变化的。
以贞观时期的十六卫名称为例,具体分别为:
(1)左、右卫;
(2)左、右骁卫;
(3)左、右武卫;
(4)左、右威卫;
(5)左、右领军卫;
(6)左、右金吾卫。
以上为前十二卫,除京师禁卫职能外,还分别负责统领、管理其辖下的各道、州折冲军府的府兵。
每一卫各设大将军一员,将军各二员,以及配有相关的人员、部门、机构。
- 如果有战争发生,这十二卫一旦接到命令,可以立即组织起十二支机动野战军团。
除前十二卫,还有以下为后四卫,为专门负责京城宫廷禁卫与宿卫之职。
每卫同样各设大将军一员,将军各二员,及相关配属人员、机构,辖下兵力有本卫的卫土。但是,这四卫不统领地方军府府兵。
后四卫分别为:
(7)左、右监门卫;(8)左、右千牛卫。
十六卫大将军与折冲军府的关系。
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划分为十道,即十大行政区。分别为:关内道、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岒南道。
每道各下设数十州,州下辖县。
又在各州分设军府,共置军府634个,在编府兵兵额共60万名。
各军府负责下辖府兵的征集、训练与管理,军府长官为折冲都尉,副职为果毅都尉。
故而军府又称为折冲府,这就是大唐的军事制度。
全国634个折冲府,分别由十六卫大将军府的前十二卫直接领导管理所辖。
一:折冲军府的兵力。
折冲府按所属地域大小与户口多寡,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军府编有府兵1200人以上。
中等军府编有府兵800人以上。
下等军府编有府兵800人以下。
府兵制的核心,是选拔富足有产者、良家子为兵,与之配套的是丰厚军功奖励、入仕的激励制度所形成的尚武之风。
二:唐朝府兵基层编制,与野战军编制相同。
以10为一火,设火长1名;
以5火,共50人为一队,设队正1名;
以6队,共300人为一团,设团校尉1名。
军府负责教会操演府兵们的行军宿营、旗鼓军令识别,闻令进退等基本营阵。并监督考校府兵们的武艺练习。
府兵服役时,自备弓、刀等随身器械与马匹。铠甲、强弩、长槊、箭矢等则由朝廷提供。
平时按军府位置距离京城远近,各军府所属府兵执行“番上宿卫”制度,就是定期轮流向京城派出定额士兵服役,充任禁卫军,服役期满即回家。
三:“番上宿卫”规定:
离京城500里远的军府,每隔五个月派出一支府兵赴京城宿卫。
离京城1000里远的军府,每隔七个月派出一支府兵赴京城。
离京城1500里远,每隔八个月派一支府兵。
离京城2000里远,每隔十个月派出一支府兵。
离京城二千里以上的,不论距离,每隔一年派一支府兵赴京城宿卫。
又另行规定,若遇战事,被征调参与战争的府兵,待战争结束后,可免去与参战时间相等的“番上宿卫”任务。
例如参战一年,那么下一年的上京宿卫任务可减免。
四:进京番上宿卫的府兵,进京后由其上级大将军府统领管理,并分配任务。
大将军府拥有对下属所有军府的统率管理权,但平时只能指挥调动辖下的按制度进京轮值的府兵。对军府却无调兵权。
要调动兵力,须朝廷专门下发鱼符,方可调动。
曾担任过十六卫大将军之职的初唐名将。
尉迟敬德。在唐太宗即位后,曾担任右武卫大将军。
秦叔宝。在玄武门之变后,升任为左武卫大将军。
程知节。在玄武门之变后,任右武卫大将军,太宗登基后又改任左领军大将军。
段志玄。在太宗登基后,被授予左骁卫大将军。贞观十二年,改任右卫大将军。
宇文士及。贞观年间曾任右卫大将军。
侯君集。贞观期间曾任右卫大将军。
柴绍。唐太宗即位,任职右卫大将军;贞观二年,改任左卫大将军。
薛万彻。曾任右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
契苾何力。贞观时曾任右骁卫大将军;唐高宗时任左骁卫大将军、左卫大将军。
阿史那社尔。太宗时为左骁卫大将军,高宗时任右卫大将军。
其他曾任十六卫大将军的尚有许多,就不一一详述了。
但颇为微妙的是,贞观名将一般都出任过十六卫大将军,唯独李靖与李世勣二人例外。
- 李世勣曾在李渊的武德时期任左监门卫大将军,但贞观以后就去了职。
这是为什么?
大概因为玄武门事件时立场模糊故,李世勣与李靖二人皆未担任过执掌京城禁兵的十六卫大将军一职。
【图来自网络】
十六卫,是唐朝“府兵制”的一个领导机构。
府兵制,在北周时期出现雏形;隋文帝时又进一步扩充为“十二府”;后来隋炀帝杨广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公元662年,唐高宗李治又改四府为四卫,共称为“十六卫”。
府兵制,即在天下各州县设立军府——折冲府,折冲府设立“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两个正副都尉。然后在当地州县选拔出年龄大于20岁小于60岁的男性农民进行军事训练,而这些农民,平时在家生产,闲时军事训练,战时为兵,称之为“府兵”。
(唐朝军队)
在折冲府之上,又设立了“卫”,然后“以卫统府”,各“卫”的大将军皆由皇帝近臣遥领。因此,皇帝通过控制各卫的大将军,以“卫——折冲府——府兵”这套制度,也就能达到了“居中御外”的目的。
在权力分制中,折冲府只能拥有对府兵户籍的管理权和府兵的军事训练权;而统领这些府兵的“卫”,只能拥有对府兵的军事行政权;等到想对外用兵时,唐王朝才会建立起相关的“行军大总管”或者“行军大元帅”,授于军事指挥权。
如此一来,“军事训练权”、“军事行政权”、“军事指挥权”被拆解开来,也就避免了“兵为将有”的弊端,也达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相对于宋朝那一套“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垃圾制度来说,这一套是要高明得多!
(帝居长安,居中御外)
府兵制的建立,为唐朝培养出了超级庞大的“预备役部队”,这为唐初时北讨突厥、东灭高句丽、远控西域等对外军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唐高宗所设定的十六卫中,其中的左右骁卫、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这十二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对外作征伐之用,因此又称为“外军”。办公地点设立在长安皇城之南,因此也称为“南衙府兵”。而另外的左右监门卫,掌管诸门禁卫;左右千牛卫,是皇帝的仪仗部队。这四卫不统领府兵,保卫的是长安皇城,重点是保护皇城以南的“内庭”,对内执行安全防卫。
(唐朝禁卫军组成部分)
十六卫,可以叫做“南衙府兵”,也可以叫“卫军”。卫军是唐朝“禁卫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禁军,指的是天子禁军,这一点要区分开来。
天子有六军,这是古制。在《周礼·夏官·序官》中有言:凡制军,万又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唐朝的天子六军,即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天子六军,不统领府兵,皆是招募天下勇武之士充当,保卫皇城之北,因此又称为“北衙禁军”,与“南衙府兵”相对应,相互交差制衡。到了唐肃宗时期,府兵没落,天子禁军又扩充了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
如果要讨论唐朝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对外武功最盛,那就莫过于唐高宗了。
(唐高宗剧照)
唐高宗在位期间,东灭百济、高勾丽,北讨突厥,远征西域,文治武功要高于唐太宗、唐玄宗两朝,并且也是名将辈出。
大将苏定方,有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之功,公元660年升任为左武卫大将军(十六卫大将军皆是正三品官)。死后追赠左骁卫大将军。
大将裴行俭,精通阳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用兵也是非常厉害。唐高宗曾经叹道,“裴行俭可谓是集文韬武略于一身了,因此要同时授予文臣、武将两种官职”。因此,公元679年,裴行俭升任礼部尚书,并且兼任检校右卫大将军。
大将薛仁贵受裴行俭提拔,留有“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的美名。公元668年,因灭亡高句丽有功,受封右威卫大将军。死后又被追封为左骁卫大将军。
(薛仁贵剧照)
大将契苾何力,铁勒族出身,公元648年(太宗贞观年间),为左骁卫大将军;公元667年,因灭高句丽之功,又加号镇军大将军(从二品),死后被追封为辅国大将军(正二品)。
大将程务挺,受裴行俭提拔,公元680年因击破西突厥之功,升左骁卫大将军;684年,出任左武卫大将军。
十六卫大将军,当然还会有很多人,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但花无千日好,随着皇亲贵戚、世家豪门大量的土地兼并,也导致了唐朝“均田制”的崩溃,而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府兵制也随即崩溃。
(均田制)
最初,这些府兵都是选自经济比较宽裕的家庭,也只有这些家庭,才能供养得起一个成年男子专心从事军事训练。因此,朝廷都会免去府兵家庭大部份的赋税和劳役,另外还要奖赏可耕种的土地。
等到打仗的时候,这些府兵自备武器和一些供给,然后国家提供精良铠甲,因此就能快速成军,并且形成战斗力,这些都跟当时国策有关的。所以我们看到唐朝的一些穷苦家庭,动不动的还能拿出一根长槊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这些,都随着“均田制”和中央财政的崩溃而烟消云散了。安史乱起之后,唐王朝搞起“拉壮丁”的这些场景也被诗圣杜甫写进了“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大唐万邦来朝的时候,可谓是气象万千,而贩夫走卒们,无不自信昂然!不想,仅百年之间,就沦落到如此哀伤惨淡的地步,真是让人唏嘘!而“府兵制”没落之后,后来的“十六卫大将军”也就变成毫无意义的“虚衔”!
文——千古
十六卫的前身,是隋文帝初期为统帅宫廷禁卫沿袭北周制度设置的十二府,其中六卫统帅府兵。直到隋炀帝大业三年,方才增加至十二卫四府,习惯上称为十六卫府。
这项府兵制延续到唐初趋于完善,在唐高宗时期正式命名为“十六卫”,那么各卫大将军都有谁呢?
我是晴空莽莽,我来回答。
唐朝是哪十六卫?
隋炀帝至唐初:十二卫是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和左右御卫统帅府兵宿卫京师;四府为左右备身府和左右监门府。
唐高宗时期的十六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这12卫遥领全国范围内的“折冲府”,拱卫京师;余下4卫是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分掌禁宫诸门守卫,以及作为皇帝禁卫。
因为办公地点在皇宫之南,亦称为“南衙府兵”,与由羽林军构成的北衙禁军互相牵制。
对比隋唐,显而易见唐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16卫除后4位统领禁军外,其他基本都是虚衔挂职,说好听点是遥领,实则没有战争就没有统兵权,平时的练兵、管理都是折冲府在任务。
唐高祖至太宗时期16卫大将军:
秦王李世民因为战功彪炳曾被封为十二卫大将军,有权统领十二卫,因此轻而易举发动玄武门之变,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连唐高祖李渊都来不及反应。
李世民登基后需要掌控禁军,因而一次性下封9个卫大将军,都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
长孙无忌封为齐国公,左武侯大将军,尉迟恭封为吴国公、右武侯大将军;
段志弦封为樊国公、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长孙无忌叔父)为右骁卫大将军;
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
柴绍为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潞国公、左卫将军;
王君廓为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
铁勒族出身的大将契苾何力在贞观22年平薛延陀,大败突厥,迁左骁卫大将军。
此外,大唐军神李靖、战神李绩、殷开山、光禄卿张亮、凌烟阁排名第18的张公瑾以及曾任隋朝左骑卫大将军的屈突通同样位居唐初16卫,具体官职尚未考据到,静待了解的友友在文后留言补充。
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16卫大将军:
唐朝对外扩张的巅峰无疑是在高宗时期,时势造英雄,无数名将踊跃而出,封赏的16卫大将军或许更加实至名归。
名将程知节(程咬金)依旧是右武卫大将军。
大将苏定方西征突厥,平葱岭,夷百济,讨伐高丽,号称“大唐开疆拓土第一名将”,历任左武卫大将军,死后追封左骁卫大将军,配享太庙,列位凌烟阁。
大将薛仁贵曾随太宗出征高句丽,留下“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等众多民间故事传说,最终击败突厥获得云州大捷,官至右领军卫将军。
百济人黑齿常之,在苏定方破百济后降唐,随李敬玄青海征讨吐蕃,率敢死队身先士卒,备受唐高宗赞赏,因战功升迁左武卫将军。后因抵御突厥、吐蕃进封燕国公却遭小人陷害,60岁自缢身亡,十年后得以平反,追赠为左玉钤卫大将军。
大将裴行俭文武双全,独具慧眼,曾任礼部侍郎,擅长鉴别人才,后领兵出征大破突厥,威震西域,因功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大将契苾何力依旧是左骁卫大将军,唐高宗年间灭高句丽之功加封镇军大将军,死后追封辅国大将军。
名将程务挺勇武过人,参与击破西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因功迁右武卫将军,此后平定绥州白铁余、突厥阿史那骨笃禄叛乱,迁左骁卫大将军,是武则天的铁杆支持者。没料到因为上书为卷进徐敬业反叛的中书令裴炎鸣冤,就触怒武则天,被处死。
名将王孝杰少年入伍,凭借战功一路升迁,武则天当政后封右鹰扬卫将军。在徐敬业功败垂成后进军西域,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以军功封左卫大将军。
其实无论是挂职还是手握重兵,唐朝十六卫大将军不太可能处于满员状态,那样底下将领岂不是升迁无望?
个人知识储备量有限,余下各卫大将军都还有谁?静待读者朋友补充咯。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中后期世家豪门土地兼并,均田制崩溃后,府兵制不复存在,十六卫等同虚设。
既然来了就点个赞再走呗~@晴空莽莽,欢迎发表不同见解。
古代封建王朝,皇帝为了保护自身以及守护国家都城的安全,往往都会设立大量的禁卫军镇守在京城各处,这些禁卫军的地位往往都比较高,而他们也是精英中的精英,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说起禁卫军,在唐朝时设立的禁卫军最为繁杂,比起明朝锦衣卫这种单独的部门,在唐朝时,守卫京城的禁卫军多达二十二支!说起唐朝这么多的禁卫军,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唐朝时实行的卫府制度,这种卫府制的高级版本便是十六卫,衍生于唐朝时期的府兵制。所谓卫府,卫便是指代禁卫军,是专门保卫京城的军队,在唐朝的时候,将禁卫与府兵结合起来,让这些禁卫军甚至能够掌管各地的府兵,权力变得很大。说起唐朝的禁卫军,我们常听到的应该就是御林军、金吾卫以及千牛卫了,实际上,这三支禁卫军都是属于唐朝,但并非同属一个部门,其中,御林军属于北衙六军,而金吾卫和千牛卫属于南衙十六卫。
这里面的北衙六军便是左右御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六支军队,由于设立在皇宫北边,因此叫做“北衙六军”,又叫做北军,最高统领是统军、大将军,直属皇帝管辖,是真正的皇帝的亲卫队。而南衙十六卫,则是驻扎在皇宫南边的是十六支部队,分别是“卫军”“金吾卫”“骁卫”“武卫”“威卫”“御卫”“千牛卫”以及“监门卫”,当然,这八支部队也是有着左右之分,合计十六支,便被成为十六卫。
南衙十六卫并不直接隶属于皇帝,每支部队中都设立一个上将军,一个大将军以及两个将军,同时,上将军往往无人担任,因此十六卫的最高长官便是位居正三品的大将军,在地位上并无差距,主要区分便是司职差异。从名字就能够听出来,卫军,便是负责保卫皇宫各处,骁卫多是负责外出执行任务,武卫更多的是执行皇宫以及后宫的巡逻任务,威卫多是在朝堂前镇守的军士,御卫则是跟随皇帝外出时的卫队,监门卫,顾名思义,负责京城各处进出口的排查看守工作。
这十六卫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便是“金吾卫”和“千牛卫”这两个了,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其实金吾卫多是负责京城巡逻,治安管理,并且在举办大型活动时进行协防任务,其职责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公安。而千牛卫则不同,他们又叫做“掌执御刀宿卫侍从”,多是皇帝和命官的贴身卫兵。至于北衙六军,那些专属于皇帝的禁军,除了协助十六卫保护京城之外,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监督十六卫,防止他们谋划什么阴谋对皇室造成不利,整体来说地位高于十六卫但职责权力小于十六卫,当然,如果国家进入了战争时期,那情况自然就不同,成建制的六大禁卫,便会在战争时接管京城的所有防卫工作。
说到这,大家应该是明白了,南衙十六卫更像是现在的国家公安系统,而北衙六军则更像是军队组织,双方各司其职,相互钳制,为现代的我们留下诸多大内侍卫的传奇故事,让我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