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报为什么越做越差?
这是我父亲迄今仍然保留着的《足球》1990年世界杯的特辑。《足球》报对我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我对足球引发兴趣最大的启蒙,也曾经是我学生时代最好的精神食粮。
个人觉得《足球》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当属1993年之前。当时的报纸四开八版,套红印刷,严俊君、利彪、梁清、谢奕、陈伟胜还有摄影记者梁嘉建,这应该是报社当初仅有的几杆枪,正是出于他们十多年的敬业和坚守,才让这份当初籍籍无名的报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很快成了球迷心中的最爱。因为年代和资源所限,每次拿到报纸几乎是我业余时间最开心的时刻,我会迫不及待的浏览只有八支球队参与角逐的甲级联赛战况,柳海光、高洪波、吴群立、马林……就这样不经意间走入了我的心扉。然后再逐字逐句的仔细品味报纸每一条报道和评论。
可惜《足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彼时周末转播的录像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意甲和德甲球迷,但是《足球》甚少涉及五大联赛的报道。
1993年1月4日,《足球》报开启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版增期——每周两期、每期16版。拿到第一期的报纸时我喜忧参半,高兴的是报道中终于出现了新华社关于五大联赛和三大杯的通稿,忧的是报纸的版面充斥着各种广告还有对我来说没有太多意义的新闻,还有就是必须从不多的生活费中拿出更多的银子。
借助中国联赛职业化改革的东风,还有派出庞大的记者团队采访美国世界杯,《足球》报在1995年前后达到了发行量的巅峰,保守估计每期的发行量至少在150万份以上。
风光的背后往往充满了危机。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辽宁的《球报》、天津的《球迷》、北京的《中国足球报》、南昌的《足球俱乐部》还有全国各地的足球报刊就像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特别是长沙的《体坛周报》在经过将近十年的蛰伏后终于厚积薄发。
与《足球》相比,瞿优远麾下的《体坛周报》有着三大优势:其一是体制内外的差异化。《足球》在人员编制和工资待遇上必须通过上级广州日报社才能做出决定,而瞿优远大笔一挥就可以做出决断,于是包括金焱、严益唯在内本来准备投奔《足球》的记者被中途截胡,甚至更有李响被对方挖角成功的例子。人才的流失和断档是《足球》失败最主要的因素。
其二是《足球》在体育方面的报道过于单一,同时过于关注国内足球。错过了NBA和意甲在国内最黄金的时代。
其三是版面不精细,广告太多。这点先不说《体坛周报》,即便是同城的《南方体育》也差点做到了后来居上。
尽管《足球》后来增加了《劲体育》,不幸的是又遇到了互联网大潮的冲击,目前已经是每况愈下、岌岌可危了。不过其他纸媒又有哪一家能够做到独善其身呢?
个人关于《足球》报的一点心历路程,说的不对请多多包涵。
足球报其实就是当年广州日报的体育副刊一个独立扩充的版面。
八十年代中国足球正是大发展时期。严俊君先生,一位非常有锐气的报人,将这么一版副刊发展为上亿码洋的全球第一足球报刊,还在广州西关拥有自己的九层楼房,打造为一个综合体育产业集团,创造了一个神话。
好景不长,他与他的团队创造的奇迹引发了同事与领导的不安。严俊君被剥夺了足球报的老总职务,人走茶凉,骨干离散,发行量锐减,足球报从此不再辉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严俊君雄心勃勃的改革发展终于凄凉收场。
这个问题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味道。
说实话,不是足球报越做越差,而是足球报被万能的网络所谋杀了。
在智能手机尚未问世时,大多数的纸质媒体还是大多数人了解世界新闻的主要载体,那时的报纸杂志是相当吃香的。我记得足球报在2001年国足冲进韩日世界杯时,每期的发行量达到300万份,它和体坛周报不但在营销方面互相竞争,而且各自的主笔也互相隔空对骂,阅读起来非常过瘾。足球报的评论员大眼李承鹏的文章和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的文章我都喜欢看,但我更欣赏李承鹏的作品,他的写法天马行空,飘逸灵动,而且他很喜欢借用古龙写武侠小说的手法,将足球比赛写成江湖情仇,看得让人爱不释卷。足球报和体坛周报包括《读者》杂志陪伴我走过了彷徨迷惘的青春,只有在这些文字中我才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世界的美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科技的发展让岁月变得一日千里。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纸质媒体的劣势哪里能经得起网络巨轮的辗压。南唐后主李煜有词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网络就如朝来的寒雨,晚来风,足球报这朵小花在如此环境下能不凋谢吗?以前在广州任何街道上,小镇上的报摊随便都可以买到的这些报纸杂志现在都成为了一去不复返的回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再过几年,和现在的一零后说起报纸杂志,或许就是讲古董的故事了。
幸运的是,虽然纸质足球报很难买到了,但在网上还能看到足球报,内容依然丰富,但已经没有了纸媒体的油墨香。
足球报的《保卫成都》的报道,三次加印。
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因为我纸媒的一员!我们都是一足球报的读者和作者!以这个例,相信对于足球报的受欢迎程度,都有所了解!
时间过得真快,纸媒的辉煌已经过去,但是,独家报道的威力,永远是媒体的杀手锏!
很多媒体都是一代领导的市场,这在内地很多报社都大同小异,为什么会出现,领导变换,就失去市场呢?这是以后值得探索的事。
今天要说的是,足球报的读者为何离开足球报。一,地方体育类报纸九十年代雨后春笋。我们到外地看过足球报外地的分印。就知道竞争不是在市场上。
二,足球报的改变步伐落后于《体坛周报》,《体》的投入拓展市场,人才重视程度,都领先于足球报。
三,新世纪,是互联网时代,报纸下坡是正常的事,但是,无法在全国影响力上占优的情况下,应该打好重点市场,因为,纸媒的效应应该密集的,打全国招牌,其实就是分散效应,直至式微!
(原创)捞点干地说足球报为什么越做越差?主因是中国男足是高丽裤子,__,提不起来了。踢一百场球能输九十八场,你足球报怎么报道还怎么宣传,每次报道都是失败的消息真的把读者惹怒了,这就产生了读者对中国男足的没落的怒气转嫁到报纸上,男足的臭脚踢不出成绩而且也没有可宣传的领军人物还怎么报道,我巳前也是足球迷为什么放弃不看足球比赛了呢?就是以上的原因,球迷对足球比赛没兴趣了,自然也放弃不看那球报了,如果男足争气的话在国际比赛中能拿出一些好成绩,在有足够的拼搏精神和志气,把国家的荣誉放到首位为国争光,这样在球报的宣传中球迷的回归是大有可能的。
舍钱至上,道德沦丧,害了国人,毁了足增!以前没这么多钱,球员精神十足,现在为了赚钱,花样万出:黑哨黑球黑教练,黑心黑肺黑肚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