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被外国人抢走的文物最贵重的是哪个?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无数的甲骨文了。
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很多甲骨文的精品在日本。
1899年在安阳殷墟发现了甲骨。这些甲骨是中国殷商后期的王室档案,内容几乎涉及了3000年前殷商时期的方方面面。
不过,清朝并不重视文化的保护,对甲骨文也毫无认识。
直到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才有计划的保护甲骨文。但在1928年之前,已经有大量甲骨文流失,其中主要流到日本。
中共建国以后,更是系统的保护了甲骨文。
不过,建国以后这么多年,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开展甲骨发掘工作,共获得5300多片。
那么,流失到日本的有多少呢?
数量非常惊人。
一般认为,最早去安阳购买甲骨的是日本人西村博,然后又有三井源古卫门。
据说三井源古卫门以收购中药材的名义,低价购买了高达3万片以上的甲骨。
在1937年中国学者在日本几个甲骨文研究者家中,就发现了至少4000块甲骨。再加上日本的一些学校研究用的甲骨及其他私人收藏的,流失日本的甲骨保守估计得有12000多片。
日本在抗战期间占领安阳,又进行盗掘,搞走了大量甲骨。
目前,藏在东洋文库、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甲骨,就有12443片。
应该还有不少藏在私人收藏家或者学者手中。
一般认为,流落到海外的甲骨有26700片,其中大部分都在日本。
日本凭借大量的甲骨,在中国甲骨文的研究上颇有造诣。1951年,日本还建立的“甲骨学会”,研究者很多,很多研究成果甚至发表在日本的书刊上。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甲骨文方面研究还落后于日本。
一些中国学者曾经哀叹“甲骨文在中国,甲骨学在日本”。
写到这里,萨沙忍不住想要问大家一句。
诸位猜猜,我国文物流失最严重的时期,是清末、民国初期的战乱、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
告诉你们:全错!
中国考古泰山北斗级专家,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中国大陆文物流失海外最惨重的时期,就是最近这30多年。
香港在1980年代以后,凭借大陆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中心。
萨沙看过一些揭秘大陆文物走私的资料,上面触目惊心。
在八十年代,河南因历史原因,有着至少数千个从汉代到清代的古墓(有丰厚陪葬品的那种)。
然而到了2000年前后,考古专家曾肯定的说,河南地下能挖的古墓已经全部挖空了。
在盗墓的黄金时期,上至科班考古学者,下到普通的农民都大量参加。
当年流行一句名言: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就成万元户。
文物不分贵重,每一件都是国宝只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没有好好的保护这些东西,让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外国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的欺负我们,让我们失去了尊严,这也反应了一句话,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能不被人欺负,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巨龙现在已经是翱翔在天上的飞龙,不在是那个被别人欺负欠下不平等条约的时候了,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我们的先烈英雄,是他们用鲜血用他们的身躯,一次次的抵抗外来侵略者,才换来我们安定繁荣昌盛的家园,有句话叫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吗,太平盛世狗都比乱世的人过的好,
看你的角度。如果是中华民族子孙,那抢走的只言片瓦都是无价的,因为抢的是尊严,尊严有价吗?如果是外国人,《永乐大典》等最无价,顺便告诉强盗: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决心把失去的拿回来。
谢谢悟空邀请。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从圆明园抢走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专家才可一饱眼福,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副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摹本,本为清宫收藏,是乾隆案头爱物,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称之为镇馆之宝,登记册上只有上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1856年至1932年,多个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多达60多次,尤其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敦煌藏经洞4万多件经书书稿,大英博物馆就收藏1.3万件,中国现存仅三分之一,学术界感叹,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或许因为斯坦因贡献巨大,大英博物馆专门将存放中国古画的藏室以斯坦因命名。中国波罗密佛经的最早版本,宋罗汉三彩像,宋明名画,45卷《永乐大典》都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收藏中国书刊有6万多种。据统计1860年英法联军抢走中国文物多达100多万件,中国流失到国外的文物多达164多万件,著名的十二生肖马首,曾在2009年苏富比拍卖中拍出1.1人民币的天价。看看由电脑3D复原的圆明园图片,有人说如果能留在现在,就算票价再贵,也要去欣赏一下圆明园盛景。山麓水滨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点缀着堤岸,曲径和桥梁,这里就是圆明园。我们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磨难,曾经蒙受过奇耻大辱,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我们要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