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郡王受藩王节制吗?
明朝郡王受自己所属世系的亲王节制,靖江郡王例外。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把太子以外的儿子都封为亲王,各自前往封地。另外还封侄儿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郡王级别。亲王死后爵位传给世子,其他儿子降一级封郡王,世袭罔替,郡王府一般就建在亲王府周边。属同一世系的,郡王受亲王节制。靖江王因为从一开始就是郡王级,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朱元璋最初的设计是由各藩王掌握军队,共同拱卫朝廷。但很显然,这种早已被摒弃的分封制度是取祸之道。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叛乱成功。为了避免藩王效仿他造反,他取消了藩王的所有权力,藩王只享受经济待遇,连出王府都要向朝廷报备,成了高级囚徒。此外,朱棣还规定朱家后代都不准做官。从此以后,藩王们没了政治上的出路,就只能追求生活上的享受了。
明朝这种复古的制度显然是很愚蠢的,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明朝中期时,每年光给这些宗室成员发工资就要花掉国库的两成,到了明朝末期更是几乎达到四成。而且由于不准宗室成员从政,这些经济支出产生不了任何效益,宗室成员全都被养成了废物,以至于明亡之际没有任何宗室成员起到类似刘秀、刘备一样力挽狂澜的作用。
明代,郡王意为郡国之王,原则上是皇帝庶孙爵位,亲王除嫡长子外诸子的爵位,是各亲藩的小宗主,也是明朝爵位除亲王之外,可以世袭罔替的爵位。明朝亲王下天子一等,朝廷“裂土封爵以建国”,亲王在各自的王国为一国之君,其治下的郡王在明初也有各自的“所谓的”封地,大部分取封地名两字为王号,建立郡王之国,又亲王府出资以及朝廷的部分赞助在郡国封地营造王府居住的,名为分城郡王,而与本支亲王同城而居的名为同城郡王。
明朝亲王,除嫡长子封为王世子(袭亲王爵位)外,其他诸子不论嫡庶皆封郡王。亲王诸子五岁向朝廷请名,亲王嫡庶子及世孙与郡王嫡长子、长孙,年满十岁请封,年满十五岁请(选)婚。亲王次嫡庶孙、郡王次嫡子与庶子俱年十五岁请封,并开始选婚。
郡王嫡长子封郡王长子(袭郡王爵位),其余诸子无论嫡庶皆封镇国将军。如果王世子早亡,立世孙为王储,没有王世孙,嫡次子(如出府即为郡王)改封王世子。如果亲王正妃年满五十无出(无嫡子),那么庶长子(已封郡王)晋封王世子,庶长子原郡国除国,爵位不得补封。
同样,郡王长子早亡,立郡王长孙为郡王王储,没有长孙,嫡次子(镇国将军)晋封郡王长子。郡王妃年满五十无出(无嫡子),郡王庶长子改封郡王长子。郡王之女,不分嫡庶,皆封县主。
假如明朝的亲王是一颗大树的主干,那么郡王就犹如大树的枝干。在宗法上明朝亲王代表王国始封王的大宗,郡王则代表小宗。所以诸亲王府对所辖郡王有宗主约束的权利。但如果是亲王病重或年幼不能理事,则会在同城居住的郡王中推举出一位有威望者来负责管理亲王府事,但在钱粮财物等方面只能核查,不能代收。亲王病愈或亲王长成,必须交权回府。
嘉靖四十三定,凡亲王有罪被削封,亲王府下各郡王,自行管束。若迎接诏敕、大宗庙祀以郡王中的尊者带领,迎诏行礼。
郡王去世,袭者年幼,在郡王府下将军,中尉内推举一人,管理郡王府之事。必须推举有贤能和伦次合适者,不得徇情乱举。
在节日、亲王寿诞之日郡王要到亲王府向亲王行贺礼。如遇朝廷向亲王府遣使或下旨降表,或亲王向朝廷上贺表,介时郡王前往亲王府排班,行礼。 郡王向朝廷奏疏,除了涉及机密要情(如亲王谋反)的必须上报亲王,不能直接上奏。袭爵请封请名等事,由王府长史等官转报亲王。如有“越关奏扰”者,罚无赦。
朝贺时,明亲王在王城正殿设王座,设拜位在殿外,礼乐起亲王升座,郡王由赞礼官指挥,由大殿东阶上来到拜位鞠躬,乐止。再乐起后四拜,郡王跪称贺并致词后,复位再拜,亲王安座受礼,拜贺之后由西阶下殿。
面对亲王,郡王在致词时对自己的称谓应该是某亲王下或之前的某代亲王(加谥号)之后的某封号郡王及名字,如是亲王的晚辈则加上自己某小子,小孙,小侄,侄孙的称谓,祝王父殿下,王祖父殿下,王伯父殿下等称呼,如果郡王是亲王的长辈则不加后边的这些称呼。明朝有严格的礼仪规定,天子,亲王,郡王虽有长幼之分,但在朝堂之上必讲君臣之礼。
所以在藩(亲藩)国内(除靖江郡王外),亲王为君,郡王为臣。虽是亲族长幼,但亲王不紧可以约束、节制郡王甚至有权处罚郡王,但不能私废其爵位。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阅读我之前写的《明朝王爵的主力军--郡王的等级待遇》一文。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来说,明朝郡王并不受亲王节制,但有些事务会被亲王管理。
首先一个特殊郡王,即靖江王系,这是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世系,世代郡王,镇守广西桂林,周边没有亲王,基本上不受任何亲王影响。
其他的郡王均是亲王之子,或者郡王的嫡系传人,所以都会归属于一个亲王,成为某藩某府。如山西的西河王,便是首代晋王的后世子孙,称为晋藩西河府。其府内重大事务一般由亲王代为管理。当然,这个管理是代理的,也就是代替宗人府管理部分事务,主要是人口登记,婚丧嫁娶等等。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除了首代亲王外,之后历代亲王亲王均是家族的长门长房,在家族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明代各郡王和亲王一样,均是择府而居,不事四业,一般不会离开府地很远,没有太多事情需要管理。所以事实上很少有事被亲王节制。著名的宁夏安化王叛乱时,并没有受到庆藩的任何影响,事实上,庆王也没有能力节制藩属郡王,阻止叛乱。
所以说郡王被亲王节制,严格上是不成立的。
此题目有一个概念性的错误,藩王是指拥有封地或封国的亲王或郡王。一般拥有兵权,镇守一方。 有封国的亲王、郡王都可以称作藩王。
他们是介于地方长官与独立君主之间的统治者。他们可能是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长官,或者由某强国册立统治某地区的半独立君主。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并非一般的地方长官职衔,而是比地方长官职衔较为尊贵的封号。久而久之,这些名衔会演变为真正的君主称号。
因此,藩王是受君主的节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