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弘历知道是自己继承皇位以后为何会痛哭不已?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7关键词:弘历,继承

问题补充: 张廷玉在《年谱》中回忆说:“新皇帝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立刻伏地大哭良久,王公大臣再三劝解,新皇帝仍不起来。”","按理说应该高兴的,为什么会这么痛苦?

点赞1、巴中市 网友:ぜ樱子ぜ

常人的哭,可能是喜、怒、哀、乐、惊等内心情绪的直观反射。帝王之泪,就会蕴含更多的复杂因素。雍正的遗诏公布后,乾隆伏地大恸良久,他的眼泪应该说是悲喜交加的。

激动、感动、喜悦与悲痛并存

雍正元年,雍正就已经秘密立储君了。表面上看,是让大清臣民猜谜语,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当时的雍正,就是三个儿子:弘时、弘历、弘昼。

弘时是长子,却不受雍正待见,后来还被雍正过继给胤禩了,所以他没机会;

弘昼智商比弘历差太远,弘历又是康熙亲自培养的过的人,而且是雍正夺嫡的加分项。《李朝实录》记载,康熙晚年病重时召见马齐,对他说:胤禛最贤,我去世后立为嗣皇帝,弘历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这说明,康熙选定弘历为隔代太子的事情,在康熙去世的当年就传到了东边邻国。国外都对此沸沸扬扬,国内朝堂自然广为人知。

之所以不公开立储,其实是雍正为了保护弘历,防止他被挤兑,避免出现父子之间的不和谐。

虽说乾隆继位是最公开的秘密,可谁也没想到雍正走的如此突然。雍正平时身体不太好,但是也没有很严重的大病,去世前也没有明显的征兆。大家都觉得雍正能够再当几年皇帝,所以弘历也做好中年接班的准备。

没想到雍正五十八岁就见了先帝,让弘历二十五岁就登上皇位。当“幸福”突然来敲门,弘历甚至还没有回过神,就已经君临天下了,他不得不激动,不得不高兴。

回首中国历史,皇位在传承的时候,往往都是惊心动魄。远的不说,就论当朝:

努尔哈赤去世后,代善与皇太极争夺过;

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与豪格又跳出来争夺皇位,最后为了平衡让六岁的顺治上位;

顺治去世后,八岁的康熙登上皇位,因年幼不能亲政,造成皇权旁落;

康熙晚年有出现九子夺嫡,其残酷性是弘历亲眼所见的。

清朝自立国以来,只有弘历的继位是最顺利也最有合法性的。而且此时的弘历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既有才华又有朝气,正好大展拳脚。雍正用心良苦,将皇位安稳地传承给弘历,他没有理由不感动。

雍正是弘历的父亲,对弘历有养育之恩。父亲去世,作为儿子的弘历还是多少有几分悲痛的。毕竟生于帝王家,至于弘历到底有多痛,只有他自己知道。

哭给满朝文武看

在雍正去世,皇位交接之时,弘历不管内心多么高兴,也不能马上表现出来。弘历作为一个经历宫廷文化熏陶又情商超高的人,必须集中全部经历,投入到“孝子”的角色扮演中。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很讲究礼法,帝王以孝治天下。一个人是否孝顺,主要表现在父母去世时是否悲痛,这决定着自己的社会评价。

弘历是帝王了,是天下人的榜样,更应该努力扮演“孝子”,越是“伤心欲绝”,越是感天动地,就越能给天下臣民留下一个好印象。

点赞2、河池市 网友:心語心願

俗话说“人不伤心不落泪”,弘历(乾隆帝,乳名元寿)得知自己继承皇位的消息后痛哭,一方面是因其皇阿玛雍正突然暴毙,他得痛哭有其伤心得成分,另外还有一些原因。

弘历是雍正的皇四子(实为第二),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侍女),就是那个在清朝所有皇太后中活的年数最长的那位 ,83岁寿终正寝。电视剧《甄嬛传》里的甄嬛就是演的她。弘历的外公官位低,母亲的身份也就比较低微。好在弘历智商和情商都很高,5岁时就能过目成诵,不但得到父亲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在他10岁时,有幸见到他的皇爷爷康熙大帝,并得其“钟爱”,从此自己的人生开了挂。这样的机会是父亲雍正给的!雍正曾多次在康熙面前夸赞弘历的聪慧和与众不同,这次索性带着弘历去见康熙,让弘历在康熙的近百个孙子中脱颖而出,正是这一面之见,弘历被康熙养在宫中亲自教习。

“隆准颀身,圣祖见而锺爱,令读书宫中”——《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

从此以后,康熙就把弘历带在身边,去热河避暑山庄也携弘历同往,这样的圣宠让康熙的所有儿孙们都望尘莫及。

雍正也更加喜爱弘历并以他为骄傲。弘历所爱的母亲被康熙夸赞为“有福之人”,地位也因弘历而提升,雍正在夺嫡中也因弘历的受宠愈发处于有利的局面。

他更是马不停蹄地对弘历加强知识的武装,专门请了两个师资班子。文师圈有:除了康熙请的福敏,外加徐元梦、朱轼、张廷玉、蔡世远、嵇曾筠等著名大佬教各种文化和治国之道。武师圈有宗室重臣允禄、允禧等教习弘历骑马打仗、拉弓射箭及一些火器的应用。

弘历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庆幸有个爱他的好爸爸,也有个爱他的好爷爷。

只用几年的时间,弘历的满汉文都运用自如,射术也很高,在后来的平定大小和卓的战斗中几乎箭无虚发。文武双全的弘历的所有成就离不开父亲的悉心栽培和苦心经营。

康熙69岁时,在位61年驾崩,接着胤禛顺利即位,完美的成功离不开雍正和弘历父子俩的密切配合,也因着弘历让雍正的得位看起来更合法。


雍正登基后毫不犹豫地立了13岁的弘历为储君,将立储诏书偷偷藏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实际上雍正帝一生有10个儿子,除了夭折的,也就四个儿子长大成人:老三弘时、老四弘历、老五弘昼、老十弘曕,弘历的才学和能力高于其他兄弟,雍正多少都对他有偏爱。

在康熙帝第一周年忌辰和第二周年忌辰,雍正都抛开年长的老三弘时,让弘历代自己去“祭景陵”,这无疑在向众人表示储君的不二人选是弘历。

弘历的异母哥弘时伤心了,他“放纵”、“不谨”,继续和雍正的死对头允禩来往密切,最终把自己给玩死了,还被自己亲爹逐出宗祠,撤去黄带子。雍正无疑给弘历以后的顺利登基扫清一个障碍。而老五弘昼整日装疯卖傻,上演着“活出丧”的大戏,一再表明自己:夺嫡是不会夺嫡的;小弘曕在雍正驾崩时还是个2岁的娃娃。这样看来皇位非弘历莫属。

弘历的嫡子出生时,雍正帝满脸欣喜御驾亲临给他起名字“永琏”,别小看这俩字,它意义非凡,寓意着继承大统,更包含对弘历的期望。

所以,弘历的帝位来的轻而易举,来的异常顺利,至始至终都有其老爹的保驾护航。

可是,1735年8月23日子时雍正突然暴毙了,他“七窍流血”而死,年仅58岁。

大学士张廷玉记录说当时的场景用了一个词:“惊骇欲绝”。雍正从发病到死亡仅仅三天,连“久病床前做孝子”的机会都不弘历。当内侍取出谕旨,宣布25岁的弘历即位时,他更是趴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泪涕横流。

“新皇帝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立刻伏地大哭良久,王公大臣再三劝解,新皇帝仍不起来。”——张廷玉《年谱》。

大殓时,乾隆帝“痛哭失声,擗踊(pǐ yǒng)无数”。“擗踊”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悲哀到极点,恨不得随先皇而去。乾隆帝的痛哭感天动地,孝心感染众人,整个皇宫哀哭一片,久久不绝。

“从头一天夜半到第二天日暮,皇上哀恸深切,哭不停声,一整天水浆不进,群臣伏地环跪,恳请皇上节哀,皇上悲不自胜,左右都感动哭泣,弗敢仰视”。——《清高宗实录》

根据以上解析乾隆帝的痛哭:

  • 一、伤心。弘历的每一步成功都有雍正的牵手陪伴,更有血浓于水的父子情分,失去这样的好父亲让乾隆很伤心。爹死,儿子哭爹也是人之常情。
  • 二、怀念、感恩。他的痛哭是怀念父亲雍正对自己20多年来的爱护和培养。从以上不难看出雍正对弘历的良苦用心和栽培。雍正继位后立刻将两份继承人诏书写上弘历的名字,一份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另一份带在身边,等自己驾崩后,让大臣共同拆启定新君,这种秘密立储的方式是史无前例的,雍正用心良苦!如此便保护了弘历,免得让他陷入夺嫡之争,这种立储方式让弘历很感动。
  • 三、心疼。另一方面乾隆帝心疼雍正死的太惨、太突然,而死因却不能与外人外道。这也使雍正的死因在历史上留下一团迷雾。一直以来后人猜测不断:中风?被(宫女太监、吕四娘)刺杀?丹药中毒?
  • 四、痛惜。雍正帝在皇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13年,励精图治,为乾隆的顺利接手打下根基。如果再延长雍正11年的寿命,就像康熙活到69岁,政局将更加稳固,国家将会更加繁荣。可惜他死了,正如他遗诏中所说:‘志愿未竟,不无微憾’。这个遗憾也只有让痛哭的乾隆去弥补了。
  • 五、百事孝为先,古人认为“哭的越狠越孝顺”。聪明的乾隆深知提倡孝道孝行,对于以后巩固自己的政权至关重要。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宣传“孝道”,新皇帝上位更要注重“孝道”的舆论作用,要让天下皆知他们的新君是一个仁孝的皇帝,“痛哭先皇”无疑就是要达到“以孝治天下”、“以孝劝忠”的目的 。例如,雍正哭康熙时哭的昏死过去,当把先皇往地宫入葬时,雍正帝大声悲哭:“上号泣不止......声震林木。”
  • 六、皇宫规矩决定。统治者圈里的长辈或者德高望重的人死了一定要号啕大哭,不哭者或者面露喜色者均被视为“大逆不道”轻则削官降职,重则株连杀头,乾隆的痛哭也是为下面做个表率。除此外,皇帝批奏折禁止用红笔,改用蓝笔,各部门印章也改用蓝章;禁止一切喜庆活动,浓妆艳抹花红柳绿的打扮要被砍脑袋等等,名目繁多,不管怎样天下要沉浸在悲痛的海洋。

另外,乾隆帝超乎意料地提前继位,他25岁就荣登宝座,比他父亲早登基了20年,乾隆痛哭的同时内心深处是否有一丝窃喜呢?

点赞3、诸城市 网友:巨炮叔叔

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真是个天才!

雍正帝驾崩后,宣布弘历继承皇位,题目问的有点问题,那时候的弘历不能称乾隆,乾隆属于年号,不要记混了哦,国号是大清,年号是乾隆,庙号是清高宗。

最开始努尔哈赤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皇太极即位后,改国号为清,而国号是不能轻易更改的,像元明清都是国号,除非这个政权被推翻,下一任政权才会改国号。史上也有一些皇帝改过国号,比如王莽篡汉称新朝,比如武则天篡唐称周朝,实际上像皇太极这样改自己国号的不多……

而年号最开始是为了纪年的一种称号,在汉武帝之前没有这个东西,在汉武帝即位后才首创年号,当时始创年号为建元。而年号这种东西,并不是特指一个皇帝,有时候一个皇帝定很多年号,比如女皇武则天,在位十五年,就用了十四个年号,在圣历三年更是连着更换三个年号。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年号就不怎么更换了,除非皇帝驾崩,比如嘉靖年号,万历年号,康熙,雍正,乾隆等。

庙号呢,一般是皇帝死后才有,比如康熙帝,其实可以称呼他为清圣祖,乾隆皇帝则可以称呼为清高宗,雍正帝称呼为清世宗。

雍正帝去世时间为1735年8月23日夜晚,按照当时的规矩,乾隆年号需要在1736年春节后启用。当然,张廷玉的《年谱》属于回忆录,自然是乾隆帝即位之后,才写的。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弘历听说自己继承了皇位,不哭反笑,会有什么后果?

这人设完全崩塌啊,谁能接受?

刚死了爹,自己就大笑,一是不符合规矩,二是不符合做人的道德,三是会寒了在场人的心。

雍正帝驾崩后,马上把灵柩从圆明园运往紫禁城,安放到乾清宫里,这时候,宫里的所有人都要大哭,包括即将即位的弘历。随后大臣会给皇太后讲,国不可一日无君,要马上宣布先皇遗诏,随后由大臣从正大光明匾后面取出秘密传位诏书,由大臣当众宣布遗诏,传位给弘历。这时候的弘历更是需要大哭特哭,表现出皇阿玛无比英勇,怎么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去世后又把这个大个天下交给自己,自己能力肯定比不上皇阿玛。一方面哭皇阿玛驾崩,自己没了爹,一方面哭自己接受皇位,实在是受之有愧。

这之后,弘历要守灵,全国宣布哀悼,一些娱乐活动全部暂停,整个出丧期间,弘历都要带头痛哭,基本上皇帝去世出殡期间,宫里的每个人都会哭哑了嗓子,尤以新即位皇位为重。

这时候的弘历必须表现出特别悲伤的神情,特别难过,哭声震天,让大臣们均认可这个新皇帝,毕竟没有“孝心”的皇帝一定不是个好皇帝。

实际上,雍正帝8月23日驾崩,而弘历的登基大典是在9月3日举行,整个出丧期间,都有人专门负责安排登基大典的事。也就是说弘历一边哭爹,一边还要听从大臣安排登基的事,甚至都要演练一下,以防出错。

等到了9月3日登基大典那一天,先是礼部尚书请求新皇帝即位,随后穿着孝服的弘历在乾清宫对雍正帝棺柩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到侧殿更换成皇帝礼服,再到皇太后处行三跪九叩礼,这之后丧礼暂停,乾清宫的正门要垂帘。

随后弘历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礼毕,礼部尚书再奏请弘历即皇帝位。然后,翊卫人等随弘历御太和殿,弘历升宝座即皇帝位。

这时候就可以再次宣布传位诏书了,并取来皇帝大印,颁布即位诏书……

这些事情办完之后,弘历还没完,还得回到雍正帝灵柩处,要跟老皇帝说几句话,类似于表态,一定要继承遗志,把国家治理好,再去拜见宗庙,宣布继承皇位。

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赶上身体不太好的皇帝,这一套程序走下来,不累趴下,也得掉层皮。

这么辛苦的即位程序,弘历能不哭吗?

不过即位后的弘历就已经定好年号了,等过了春节,大年初一开始就是乾隆元年了,这时候才是正式的乾隆帝!

点赞4、鄂州市 网友:佀个废物

弘历的痛哭中,有祖制规矩的约束,有自身形象塑造的考虑,有对天下臣民的交代,更有十余年压抑心情的发泄。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的雍正皇帝病倒,但“仍照常办事”;八月二十二日,雍正皇帝仅有的两位成年皇子——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朝夕侍侧”;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雍正皇帝急召允禄、允礼和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等人“入受顾命”,准备就身后皇权的归属做出最后安排。

对于雍正皇权的传承,《清实录·世宗实录》如此记载:

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恭捧上御笔亲书密上日:命皇四子宝亲王弘历为皇太子,即皇帝位。

注意,单靠这份传位遗诏,尚不足以证明皇四子弘历的继位合法性,因为按照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的要求,这份“传位遗诏”还必须和雍正皇帝于雍正元年立下的“立储密诏”相符才可。所以雍正皇帝驾崩后,张廷玉(《清史稿》记载是庄亲王允禄)才会急忙命人寻找那份“立储密诏”。只是,这份极为正常的“慌张”,却成了后世认定雍正皇帝非正常死亡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清史稿·高宗本纪》的记载,雍正皇帝驾崩以后,庄亲王允禄等人很快找到了当初的“立储密诏”,并当场“启雍正元年立皇太子密封,宣诏命皇四子弘历即皇帝位”

“传位遗诏”“立储密诏”的相互对应,才明确了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的继位合法性,25岁的弘历正式接过雍正皇权,大清王朝正式迎来了乾隆时代。

只是,根据《清实录》的记载,已经被明确了嗣皇帝身份的皇四子弘历,“趋诣御榻前,捧足大恸,号哭仆地”。除此之外,《张廷玉年谱》、《清史稿》等诸多历史文献也对乾隆皇帝继位当晚的“悲痛异常、号啕大哭”有过明确记载。

那么,皇四子弘历为何如此悲伤,哭得这样伤心呢?

有人可能会说,父亲去世,儿子痛哭,乃天理人伦,再正常不过。这话不假,但别忘了这可是“最是无情帝王家”的皇室,而且大行皇帝驾崩和普通人家的父亲去世截然不同,大丧事宜、新皇登基乃至诸多军国大政都等着新皇处理,根本容不得他如此伤心,如此痛哭。

其实,皇四子弘历之所以如此痛哭,有着宫廷规制的约束,也有着新皇形象的考虑,至于父子感情,或许是所占份额最少的部分。

宫廷规制

何为“宫廷规制”?我们先来看下乾隆皇帝上承之雍正皇帝、下启之嘉庆皇帝面对大行皇帝驾崩的具体表现。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被明确了嗣皇帝身份的雍正皇帝“哀痛号呼,擗踊不已”,甚至在隆科多等人的反复劝说下,雍正皇帝仍然“恸哭仆地,良久乃起”,甚至还跪爬到康熙皇帝御榻前,“抚足大恸”

而后,在为大行皇帝更衣、奉梓棺还宫等等仪式中,都是“攀依号哭、哭声不停”,以致达到了“痛哭失声、寝食俱废”的地步。

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太上皇驾崩于养心殿,嘉庆皇帝“捧足大恸,擗踊呼号”得大哭状态一直持续到“小殓”结束。而后,大行皇帝“大殓”时,嘉庆皇帝“痛哭失声,擗踊无数”;集体举哀时,嘉庆皇帝更是“哀恸深至,自旦至晡,哭不停声,竟日水浆不入口”。甚至,在诸王公大臣的反复劝说下,嘉庆皇帝仍然“悲痛不能自已,左右皆弗忍仰视”

大行皇帝崩逝,嗣皇帝大哭不止、悲痛不已的情况并非只有雍正、乾隆、嘉庆三代帝王出现,而是之努尔哈赤以后的每代帝王都有的表现,而且都会被《清实录》等官方文献予以大篇幅的明确记载。

既然是人之常情,清朝官方文献为何还要如此刻意的记载嗣皇帝的“哭丧”呢?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有制度、祖宗有要求,大行皇帝崩逝,嗣皇帝该什么时候哭,该哭到什么程度都是有着明确规定的。根据《清史稿·礼志·凶礼一》的记载,在“皇帝丧仪”的整个过程中,从嗣皇帝到皇室宗亲,再到王公大臣,甚至是地方微末官员、基层百姓都有规定的“哭奠”时间和场所要求。“小殓”、“大殓”、“初祭”、“大祭”、“升殿”、“奉棺”、“大葬”等具体仪式中,嗣皇帝都要成为天下臣民的表率,都要是最悲痛、最伤心的那一个。

也就是说,大行皇帝崩逝,嗣皇帝不哭也得哭,因为这是朝廷的制度,嗣皇帝要带头遵行。否则,便是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的负面影响。

新皇形象和对天下臣民的交代

除了制度上的明确要求,自努尔哈赤以后,清朝的每一代帝王都非提前预知的皇储,基本都是先皇临终或者新皇驾崩以后才被明确嗣皇帝身份。也就是说,在大行皇帝驾崩之前,天下臣民根本就不清楚谁才是继位登基的嗣皇帝。

如此背景下,嗣皇帝接过皇权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拼命维护自身的正面形象,让天下臣民一致认为自己就是“天选之子”,就是“众望所归、份属应当”

如何快速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在历来讲究“以孝治天下”的清朝时期,在大行皇帝丧礼上号啕大哭、擗踊无数就是最好的办法。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又要发问,历史上的皇四子弘历早在康熙年间就被默认为皇位继承人,康熙皇帝临终甚至还直接给出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的断言;雍正皇帝更是于雍正元年便将其秘密立为皇储,甚至还唯恐天下不知的连续两次委派弘历“代朕祭陵”。所以,弘历的皇储身份早就天下皆知,还需要在雍正皇帝驾崩后刻意表现吗?

首先,皇四子弘历直到雍正十一年才在张廷玉等人的带领下,正式接触朝廷政务,地方官员乃至在京官员对他并不熟悉;再者,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以后的基本国策、治国方针乃至朝廷走向都是天下臣民急切想要看到的结果,弘历只有遵照旧俗,保持对大行皇帝的绝对尊重才能稳定朝廷局面,安抚天下臣民的惶惶之心。丧仪上的大哭,就是继续贯彻落实“以孝治天下”基本国策的最有效证明。

也就是说,皇四子弘历在大行皇帝丧仪上的悲伤表现,既是对自身正面形象的塑造,又是对天下臣民以新朝气象的交代。所以,他必须哭,而且要哭到让所有人都放心。

后记

当然,也不能否认雍正、乾隆这对君王父子之间的感情,毕竟是“丧父之痛”,悲伤异常也属情理之中。但在“先君臣、后父子”的帝王之家,尤其对于马上就要接受大清江山的皇四子弘历而言,皇权的稳固、朝局的稳定、自身形象的塑造乃至对祖制成例的严格遵守,才是他首要考虑的部分。

除此之外,皇四子弘历虽然早在康熙年间便被默认为皇位继承人,早在雍正元年便被秘密立为皇储,但他的皇储生涯过得并不轻松。首先,弘历不是父皇最疼爱的皇子,“素为皇考所钟爱”的福惠才是;再者,雍正皇帝对弘历也并不侍奉中意,甚至还曾给出过“皇子皆中庸之资”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这位早就被密立为皇储的皇子,直到雍正十一年才因为“年岁俱已二十外”被直接晋封亲王爵位,贝子、贝勒、郡王衔全部省略。

如此情况下,我们能够想见皇四子弘历对皇位的担忧和心情上的压抑。雍正十三年,等到自己被明确皇储身份以后,这份压抑了自己十多年的心情终于得到释放,或喜极而泣、或大哭释放,又或者是误会了雍正皇帝对自己的轻视,总之,已经成功升级为嗣皇帝的皇四子弘历用哭声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张廷玉年谱》

点赞5、梅州市 网友:践踏爱慕

弘历的哭是发起内心的,但是由他来继承皇位,在他和众多朝臣看来,早就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基。

登基后的雍正皇帝,随即通过“秘密立储”的方式,确立了弘历的继位人资格。尽管雍正“秘密立储”的诏书直到雍正弥留之际才得以公之于众,但是雍正想要将皇位传给弘历的想法早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了。

而这也是因为在雍正在位十三年的种种行为举动中,已经显露无疑了。

首先,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皇帝周年祭的时候,弘历就代雍正皇帝前去祭祀景陵,并在在雍正在位期间,多次代表雍正前往主持祭祀活动,这已经释放了非常明显的政治信号。

其次,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皇帝在第一次见到弘历后便将弘历带回宫中亲自培养,同时安排自己两位妃子,即贵妃佟佳氏以及和妃瓜尔佳氏抚养弘历。雍正即位后,马上册封佟佳氏为皇考皇贵妃,册封瓜尔佳氏为皇考贵妃,受封的品阶、受到的封赏以及雍正对于她们二位的尊崇程度远超其他康熙妃子。

再次,雍正皇帝专门为其配备了张廷玉、朱轼、徐元梦等饱学鸿儒为老师,并安排宗室重臣允禄、允禧教授火器与弓马技艺,可以说雍正对于乾隆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与此同时,雍正安排弘历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朝政,学习署理政务。

最后,就是雍正亲自为弘历指婚,安排他迎娶了察哈尔总督李荣保之女富察氏为妻,并且在富察氏为弘历生下嫡长子后,为其赐名“永琏”,隐示承宗器之意。

除此之外,经历了“九子夺嫡”的雍正,非常清楚兄弟阋墙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为了能让弘历顺利登上皇位,同时保证弘历继位初年的稳定,不惜将自己的儿子、也是弘历的兄长弘时,过继给当时已经被圈禁致死的胤禩,之后更是将其削宗夺爵、革除黄带子,彻底驱逐出皇室,致使弘时郁郁而终。

而上述这些行为,无一例外的都在彰显着雍正皇帝准备传位于弘历的想法与决定。

乾隆皇帝的哭,是在为雍正的去世而悲伤,同时也是一种感恩与感谢。

在张廷玉《年谱》中有这样一段回忆:

“新皇帝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立刻伏地大哭良久,王公大臣再三劝解,新皇帝仍不起来。”

此时的弘历对于雍正皇帝必然是无比的感激和感谢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弘历可以最终确定,雍正皇帝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从雍正皇帝手中接过来的是一副真正的盛世景象。

一来,此时的国库已经有了近6000万两的存银,相较于雍正登基时不足800万两的空虚局面,已经得到了极大增大,可以说如此充盈的国库让乾隆皇帝是受益多年。

二来,雍正大力整饬吏治,整治贪腐,推行新政,发展民生,可以说在超堂内外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三来,为了弘历的登基与政权的顺利过渡,雍正皇帝还为乾隆安排了胤禄、胤礼、鄂尔泰、张廷玉等人为辅政大臣,委以了“托孤”重任。

足可见,雍正皇帝为了政权的稳顾与皇权的顺利交接,已经是用心良苦,对于此,即将登基的弘历不可能不为之感恩和感动。

于此同时,弘历也需要用痛苦来掩盖自己的喜悦。

对于一直推崇以“忠孝”治天下的清朝,面对自己的父亲即将离去,弘历这样本就是正常反应,况且弘历也是出了名的孝子,不管是对于雍正,还是对于他的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乃至于抚养过他的两位康熙妃子,都是极尽孝道的,真情实意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此时的乾隆也需要通过痛苦来掩饰自己的喜悦,一方面,他需要彰显自己的孝道,既是做给雍正看,也是做给朝臣看的;另一方面,也是要维护自己的形象,继续树立自己威信。

毕竟,弘历登基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而此时弘历还是要为以后做着相应的准备。

点赞6、郴州市 网友:爱伤不起

“我哭,泪洒心中,悲与欢苍天作弄”。弘历此时也是一样。弘历知道,他将要继承皇位了。此刻,他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他的哭声,既是悲与欢在心中翻腾之声,也是亲情与权利互相碰撞之声。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8月23日,雍正皇帝驾崩。民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雍正驾崩后,军机重臣,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果亲王允礼等人立即前往乾清宫,取出了正大光明匾后的传位遗诏。这的确不是一份简单的遗诏,这份遗诏饱含爱子之情,道出了雍正皇帝对爱子弘历的关爱与期许,也诉说了一份沉甸甸的托付。

“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间。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上日,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上日也。其后仍封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雍正遗诏》

而且,雍正不单单留给了弘历一份遗诏,还留给了他四位辅政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更为重要的是,雍正留给了弘历一份安定的基业,还有甚是充盈的国库。

何为安定呢,国无内忧外患,百姓安居乐业即为安定。此时的大清,经过雍正十三年的勤奋治理。朝内无枝繁叶茂的权臣,朝外为之一新的新政正在施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这就是弘历的父皇雍正。雍正上台后,先是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稳定边疆。之后,胤禩,年羹尧,隆科多,这些树大根深的权臣全被雍正一一剪除,就连不稳定因素皇三子弘时,也被雍正果断处置了。之后,雍正任用能臣李卫、田文镜等人,大力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耗羡归公等新政。雍正革除积弊,大清的国库也变得充盈了。此时大清的国库,已有6000万两存银。而康熙六十一年,国库存银却只有800万两。

可以说,雍正将一片耳目一新的大好河山交给了弘历。弘历可以舒舒服服的做一位“富二代”了。偌大的基业,对于刚刚25岁的弘历来说,这既是殊荣,也是莫大的压力。

皇爷爷康熙走了,皇阿玛雍正走了。独留弘历孤身一人,扛起这万里江山。弘历肯定也是百感交集,从此,他再也沒有父亲了,他需要独自面对惊涛骇浪,尔虞我诈,弘历感到很孤独,他唯有放声痛哭,才能释放自己的内心。

而且,弘历是孝顺之人,父亲雍正虽然严苛,但对自己却是照顾入微,就连遗诏都是处处为自己着想。弘历痛失至亲,又怎能不悲伤而泣呢。

再者,弘历继位登基后便是皇帝,是上天之子。“天子”乃万民之父,老百姓失去至亲放声痛哭,持节守孝,天子更应如此,这样才能配得上“天子”称号,才能称为统驭万方的皇帝。所以,弘历放声痛哭,也是哭给满朝文武,哭给天下百姓看的。上行下效,这也是大清该有的样子。


最后,弘历的哭,是一幕亲情与权利的碰撞之音。当了二十五年皇子,弘历也是如履薄冰,步步惊心的。因为,最是无情帝王家,万一走错一步,必然前功尽弃,也可能会像哥哥弘时一样,无疾而终。人人都想当皇帝,弘历又何尝不想呢,可是,当上皇帝的代价必须是父亲的撒手归天,皇位和皇帝,是如此的冰冷孤独,高处不胜寒,谁又能理解弘历复杂的心情呢?无人理解,弘历又怎能不放声痛哭呢。

文/风雪梦不逝

山川草木皆有情,点个关注行不行。

点赞7、双鸭山市 网友:完美世界

爱新觉罗-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君王,立朝历代皇位交接都是尔虞我诈,明枪暗箭,甚至腥风血雨,手足相残。唯独乾隆继承大位时,他父皇雍正为了不让弘历重蹈他的覆辙,为弘历扫除了一切障碍。

等王公大臣打开雍正的遗诏前,整个大清帝国上下其实都心知肚明,四皇子弘历是嗣皇帝的不二人选,宣读遗诏只是过场而已。弘历的继位过程没有一丝波澜,显得水到渠成,天经地义。

从很小的时候,弘历对自己这个刻板的父亲就缺乏亲近感,他其实不管是小时候还是将来成年甚至老年,在心目中最尊敬,常常提及的是他爷爷康熙,倒是对雍正很少提起。

弘历对康熙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而对于自己的父亲却感到有些隔阂。弘历原本已经做好了中年甚至再晚一些时候继位的准备,因为雍正看上去春秋正盛,万万没想到父皇五十八岁就突然驾崩了。

这对于弘历来讲确实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他的痛哭流涕是鉴于父皇的良苦用心,是自己将要面对王公大臣作为新君必要的表现,是突然发现自己用不着再做十几年太子而压抑的情绪释放,还是现在回想起自己心里和父皇有隔阂而愧疚。

总之弘历的伤心欲绝是真实的,哪怕有一丝即将登基的兴奋,这个高智商高情商的新君也有能力掩藏得滴水不漏,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孝子的行为方式中去。



大殓时,弘历痛苦不堪,几次三番爬到棺材上不让人盖上棺盖,一连几天不思茶饭,不按常规在乾清门内迎接,执意亲自护送棺椁回宫,一路哭声不绝,进入乾清门前,弘历坚持不走正门,从内右门过表示对老皇帝的尊重,所有细节弘历都考虑到了,做足了功夫。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点赞8、阜阳市 网友:死ㄕ℡

雍正有十个儿子,皇位只有一个,弘历只有十分之一的机会,他能让弘历接班,那是天大的恩赐,弘历知道雍正把皇位传给了他,无以回报,只能以大哭来表示自己的感恩戴德,表示自己知道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人没问题,才有资格做皇帝。



弘历大哭实际是在接受大臣的检验,除了表达自己懂得感恩,还表达自己有孝心。古代以孝治天下,大臣们认为,皇帝没有孝心是无法治理好天下的,弘历的表现是在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实际上弘历早知道自己是皇位继承人,而且也知道雍正除了他没人可选,对雍正让他继位他心里也许没什么可感恩的。雍正十个儿子有五个早夭,三个没成年,真正可以继承皇位的只有弘时、弘历、弘昼三人,弘时不讨雍正喜欢被过继给雍正的八弟当儿子,弘昼没有继承皇位的想法,雍正选接班人,除了弘历也没啥好选的。



雍正祭祖时切下一块祭肉让弘历吃下,两次安排弘历代替自己祭祖,都是雍正在表达让弘历接班的意思。弘历心里早就有数,宣布遗诏只是形式,似乎没什么好高兴的。

不过弘历还是有意外收获仍然值得高兴,弘历觉得,康熙活了69岁,雍正身体不错,活到康熙的年龄大概没啥问题,没想到雍正会死的得那么快,56岁就给他让位了,自己二十多岁就可以当皇帝,内心当然美滋滋的。



雍正死了,弘历作为儿子表现得越悲伤越好,不管他的内心多么澎湃,多么高兴万分,都必须压抑着不露丝毫痕迹。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讨论!

点赞9、钟祥市 网友:饮人醉

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他知道自己继承皇位后痛哭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我们要知道,他的继位一定是在他父亲雍正死亡的前提下,他的父亲去世了,乾隆作为人子,他不难过,却只为他自己继承皇位而高兴,这也不正常呀!再说中国历来是以“仁、孝”治天下,乾隆如果对他自己的父亲的死活都不在意,他还怎么做皇上?所以,在弘历得知自己继承大统时痛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雍正皇帝去世

雍正在经过多年的煎熬和韬光养晦,最终成功的从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在康熙去世后得以继承了皇位。在雍正继位的时候,他已经四十五岁了,可能是多年高度紧张的压力,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继位以后,身体就出现了各种问题,在雍正七年(1729年)的冬天,雍正皇帝就曾经因病卧床不起,甚至出现过昏迷的现象,但是具体是什么疾病,清宫的档案中没有记载,也许是由于他为谋取皇位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在突然放松后出现的不适吧。


雍正的这场疾病拖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反反复复,到雍正八年(1730年)才刚刚好一点,但是不久又复发了。对于自己的身体,雍正自己也颇有认识,觉得难以恢复了,他甚至在朱批中密谕大臣鄂尔泰说:

倘朕心力之所不能,无可奈何之事,亦不得不为预备,不然,则朕为天地列祖之罪臣亦。皇子皆中庸之资,朕弟侄辈亦乏卓越之才,朕此血诚,上天列祖皇考早鉴之亦。朝廷苦不得贤良硕辅,书至此,卿自体朕之苦情亦。

雍正言下之意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担心,甚至已经为后事进行考虑了。


到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的病又严重了一些,以致在他的原配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因病去世时,雍正都无法支撑病体亲自视殓。雍正虽然悲观,但是他的身体却并没有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竟然慢慢的开始恢复。雍正也再次投入到他对国家政策的一系列改革当中去了。

到了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中秋节过后,雍正突然再次感觉身体不适,出现头晕目眩、疲惫乏力的症状,雍正认为是连日处理政务累的,所以并没有当一回事,而是继续对政务进行处理。到了二十二日,雍正的病情就加重了,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和皇五子和亲王弘昼等人在雍正的御榻前奉侍,到了二十三日子时,雍正在服药治疗无效后去世。按照雍正生病时有头晕目眩、手足发麻的症状,以现在的医学常识进行分析,雍正极有可能是中风引起的脑血管疾病而去世的。


雍正驾崩后,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人率领群臣来到乾清宫迎取雍正早已经写好的密诏,太监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锦匣,当众宣读了雍正的传位诏书:

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间,朕于乾清宫诏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加以密封,收藏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张廷玉在《年谱》中记载:“新皇帝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立刻伏地大哭良久,王公大臣再三劝解,新皇帝仍不起来。”


其实乾隆此时的痛哭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父皇去世,他作为人子的悲伤;另一方面,对皇位的突然降临,令他过于激动。因为,虽然乾隆继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可能没有料到会这么突然,按照他的祖父康熙在位的时间推算,他的父皇雍正有可能还会再活十年、二十年,雍正继位时是四十五岁,乾隆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皇位来的那么快,在雍正去世的时候,乾隆只有二十五岁。

据记载,雍正在大殓时,乾隆“痛哭失声,擗踊无数”,就是说他无数次的拦着不让人盖上棺盖。在张廷玉的记载中说乾隆:“从头一天夜半到第二天日暮,皇上哀恸深切,哭不停声,一整天水浆不进,群臣伏地环跪,恳请皇上节哀,皇上悲不自胜,左右都感动哭泣,弗敢仰视。”看来乾隆真是哭的挺伤心啊!


乾隆的继位的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乾隆成为雍正的继承人,应该是早就已经决定,虽然雍正开创了“秘密立储”的制度,但大家对乾隆的继承人身份也早已是心知肚明。有一种说法是,康熙就是因为乾隆才将皇位传给雍正的,虽然并没有证据说康熙有过这种想法,但康熙对孙子弘历的疼爱到是真的,这一点在雍正的遗诏中也有提到“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其实,乾隆是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他的爷爷康熙皇帝,那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康熙应儿子胤禛的邀请到他的圆明园牡丹台游玩,胤禛借机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弘历、弘昼介绍给康熙。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就非常喜欢,他发现这个孩子见到他的时候丝毫不慌张,回答问话时也是非常从容,这一次见面,让康熙对孙子弘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几天以后,康熙就派人到雍正的圆明园索要弘历的“八字”,并且在不久,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这一次康熙的目的就是将孙子弘历带回宫中去。在康熙年间,被接到宫中抚养的皇孙并不多见,只有原来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曾经被康熙养育在宫中,再一个就是弘历了。后来有人推断,康熙将弘皙和弘历放在宫中抚养,都是将其作为未来的皇位接班人培养的,弘昼因为其父胤礽被废,他的继位可能也破灭了。而康熙又将弘历带回宫中,也应该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是将其作为儿子胤禛的接班人培养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到避暑山庄度夏,也将弘历带在身边,祖孙二人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天天在一起,晚年的康熙非常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对孙子弘历更为疼爱。康熙批阅奏折时,弘历为他研磨,两人一起吃饭时,康熙为孙子夹菜。这段时间里,一代雄主康熙大帝和弘历在一起,完全就像一个普通的爷孙二人一样。


康熙还手把手的教弘历射箭,并带他参加狩猎,对他进行锻炼,有一次康熙用火枪射倒一头熊,康熙以为熊已经死了,就想让孙子弘历前去补一箭,可以让孙子博得“初围获熊”的美名,谁知道,弘历迟迟不愿上前,让康熙非常没面子,就严厉的命令他快点。这时候,原本以为已经死去的的大熊却突然起来了,这一下众人都吓到了,好在康熙再次开枪将大熊击倒。事后,康熙后怕的说:“看来是天意呀!这个孩子如果早点上前,后果不堪设想。”

康熙对孙子弘历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他甚至专门召见过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说她是个有福之人。康熙曾给予弘历许多的赏赐,甚至赏赐了他一件黄马褂,这种赏赐对于一个孩子是非常少见的,这也足以看出康熙对弘历的疼爱。


乾隆皇帝能够继位,据《清高宗实录》记载是:“圣祖深爱神知,默定于前;世宗垂裕谷诒,周注于后。”意思说,乾隆能够当皇帝,既有康熙皇帝的深爱在前,又有雍正的垂爱在后。而事实上雍正本人也不否认自己能够继位,有沾了儿子光的原因。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在初次郊祀前,曾专门将弘历召到养心殿,“以肉一脔赐食”,而对于其他皇子则没有这份恩宠。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就亲书密旨,藏与“正大光明”匾后,此时他已经秘密立弘历为皇储了,虽然雍正没有公开这个事情,但其实大家早已心知肚明,雍正的长子弘晖早夭,次子弘时不被康熙和雍正喜爱,从康熙五十七年举行的皇孙册封大典上看,年已十七岁的弘时没有任何封赏,而其他比他小的皇孙都被封了爵位,就知道康熙是多么不喜欢他了。而雍正的另一个儿子弘昼则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弘历,所以弘历成为皇储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雍正的弟弟、果亲王允礼就曾认为弘历承康熙、雍正之身教,有帝王之资,他认为弘历聪明好学,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业。就连弘历的弟弟弘昼都说:“吾兄随皇父,朝夕共处,恪慎温恭,皇祖见爱,养育宫中,皇父闻之亦未尝不乐。”可见弘历的为人是非常讨人喜欢的。在雍正时期,弘历的皇储身份虽未公开,但却实际上已是大家公认的皇储,朝中大臣也心照不宣的将弘历以“皇太子”看待。

对于大臣们暗中将弘历视作太子的事,雍正并不反感,可以说是默认了,他甚至也常向大臣暗示弘历就是“太子”,经常让弘历代替他去进行祭祀等仪式和各种重大活动,由此看来,雍正皇帝也的确是将弘历作为“太子”进行培养的。


可以说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最幸运的皇帝,他的皇位来的比较顺利,没有出现前面几位皇帝遇到的情况,既没有兄弟相争、手足相残,也不是幼年登基,有权臣当道的情况;而且在其父皇雍正去世后,还给他留下了丰厚的资产和相对完善的国家运行体制,这也是他能够延续“康乾盛世”的主要原因。

点赞10、日喀则市 网友:烈火战神

爱新觉罗.弘历就是乾隆皇帝,他上位并没有经历如同雍正继位前的九子夺嫡大战,而是直接被宣布成为皇帝的。因此弘历喜极而泣,转而想到皇帝之位已得,而父皇刚死,如果面露喜色,恐被他人笑话,于是弘历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失声痛哭,作出无限悲哀状。群臣见皇帝痛哭不已,纷纷认为弘历是至孝之人,虽已贵为天子却悲失父皇!弘历此举得到了一致好评,大家都认为弘历有孝道,会是一个好皇帝,跟着他有安全感。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也就是说雍正皇帝一上台就秘密立了弘历为太子,但是秘而不宣,以免造成自己上位前同样的兄弟相残悲剧。弘历小时候就深得康熙皇帝喜爱,得以被康熙皇帝亲自教授治国之道,多次代表皇帝去祭祀祖庙;雍正深知弘历是康熙选择的帝国继承人,雍正一上位就秘立弘历为接班人。

弘历深得帝王心术,虽知父皇一定会传位自己,但是没有落到实处之前他还是惶恐不安!1735年8月13日,雍正皇帝突然暴毙,内侍太监取出雍正遗诏,宣布弘历为大清帝国继承人。弘历心中大喜,却深知皇帝之位不好坐,很多兄弟会认为是他谋杀了父亲,因此他立马失声痛苦,呼天呛地悲伤不能自己!兄弟及群臣们见弘历如此伤心,一则打消了他们认为雍正暴死可能是弘历下手的嫌疑,二则确认了弘历是一个至孝之人,得皇帝之位非他主动谋取,而确实是雍正遗旨。弘历痛苦一场化解了一场政治风波,帝亡心术确实臻于化境!

点赞11、邓州市 网友:君临臣

有点常识好不,哥们姐们你老爸去世,你开心吗?

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狼心狗肺的儿子盼望自己老爸早死,好继承皇位,但是弘历可是妥妥的,没有威胁的正统继承人,在加上他又年纪不大,没到急不可耐时候,别人死啦爹,哭不是正常的吗?

笑才是数典忘祖,猪狗不如好不。

话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晚年仅57岁的雍正皇帝,在寝宫突然昏迷,个人认为是突发脑梗所致的多肢体器官衰竭。

这一昏迷就直接奔死路去啦,可怜雍正也,熬过九龙夺嫡那么艰难的岁月,在皇帝位置上兢兢业业十三年临死还在工作突然就这么一病不起,仅仅过啦一天,太医宣布雍正帝抢救无效,死亡,终年57岁。

雍正皇帝可说是清朝最勤奋帝王,平时生活习惯也非常良好,没有太多女人需求,也不喜欢喝酒,除啦工作就是工作,唯一爱好就是权力,还有吃点仙丹啥的。

后世学者分析,雍正帝最有可能的死因就是重金属中毒,加上劳累过度引起的脑梗引发多器官衰竭。

好在雍正早就立好了遗诏,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就是他老爹康熙爷指定的好圣孙弘历。

得知老爸去世,乾隆皇帝弘历那是哭的不能自己,悲伤肯定有,也许还有一点点继承皇位的欣喜。谁也说不清。

其实经历过九龙夺嫡的雍正皇帝,在看到骨肉相残后,最不希望的是自己孩子也和自己一样经历如此人伦惨剧。

于是,他在自己生前就已经建立好秘密立储制度。不仅如此,他还在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像所有人都有透露出,下一任皇帝会是弘历。

原因无他不过如下几条。

第一:弘历是老爹康熙亲子教育出来的皇圣孙,本生地位就很高,有传言说雍正能成皇帝,最该感谢的是他儿子弘历。

第二:雍正几个儿子中,最聪明的就是弘历。

第三:其他兄弟都没有和弘历争夺帝位的想法。

我们看看弘历的对手就知道皇位非她莫属,

雍正皇帝有三个皇子,分别是弘时,弘历,弘昼。

皇子弘时:性格放纵,行事不谨,有心帝位但是才智人品都不咋地。雍正非常不喜欢他,后来还因为勾结八爷胤禩,意图图谋不轨,被雍正发现最后赐死。 (结局悲惨)

皇子弘昼:清朝非常有名的荒唐王爷,从小也很受雍正喜欢,可是荒唐事不断啊,她最爱自己给自己办丧事,然后吃自己的祭品。有人说是装傻报命(本人深以为然)

看看这三个儿子,一个被杀,一个装傻,雍正还有得选择吗?

于是从雍正五年起,弘历17岁那年,雍正就把弘历带在身边,亲手教他,治国之道。所有国家大政方针政策都讲解给弘历听。为的就是培养下一代圣君。

弘历个人素质不错,也比较争气,学习成绩非常好,他老爹也是深感欣慰啊。这段故事让我想起朱元璋同志对皇子朱标的培养。

自古以来都说帝王之家无亲情,其实那是环境险恶,如果环境允许,谁说帝王之家无情亲?

作为一个皇储,弘历是得万千宠爱于一身,当辅佐老臣,从“正大光明”牌匾后拿出遗诏,念出自己继位后。才算名正言顺即为。

再加上,雍正是暴毙而亡,乾隆是没有心里准备的,想起父亲对自己多年疼爱,哭泣不是正常的吗?哭中带情绪交织,于是大哭不止,也就顺理成章啦。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