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为什么开国皇帝中,有的叫太祖,有的叫高祖?有哪些区别?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2关键词:区别,皇帝,太祖

问题补充: 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有什么区别吗?

点赞1、娄底市 网友:无尘尊者

在阅读中国古代文献时,中国古人的一些亲属称谓、礼仪称谓,往往给今天的读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其中,某些亲属称谓、礼仪称谓往往混杂兼用,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准确的说法或做法。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大多数人很自然的称其为汉高祖。即便知识渊博、学识明鉴的专家学者,亦有不察之时。如张舜徽先生等认为,刘邦死后庙号高祖。(张舜徽主编:《三国志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79页)


由于古代典籍中多有“始祖”、“太祖”等含义既相近又有别的称谓,致使后代宗庙中出现以“始祖”之称代替“太祖”之称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朝代竟于同一庙制中既设“始祖”之室,又设“太祖”之室,造成混乱。由于对“太祖”、“高祖”庙号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太祖”、“始祖”含义的异同等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因而对有关历史问题的诠释,难免出现差错。

“始祖”,顾名思义,即是指某一宗(家)族的第一位祖先。如先秦时期的商族的第一位男性始祖契,周族的第一位男性始祖弃,皆无父,为母感神灵(契系母亲简狄吞食玄鸟卵孕育,弃系母亲姜嫄踩大脚印孕育)而孕育。虽然,我们今天依据民族学的有关理论,可以对此古人颇难理解的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这一现象是商、周两族分别在契、弃时,处于母系社会时期的一典型特征,即知母而不知父,契、弃之所以被后世的商、周族人分别尊为第一位男性祖先,也是商、周两族分别在契、弃时,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阶段,且这一社会转型宣告完成之时的生动体现。

“始祖”这一称谓,大致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在由西周初周公据以往丧服礼俗加以修改、制定,再经过春秋时孔子的编订而成书的《仪礼·丧服》中,已出现“始祖”这一称谓。

李衡眉先生认为,“始祖”的广泛使用,与东汉末著名儒家学者郑玄有密切的关系。郑玄注释《周礼》、《礼记》时,也采用“始祖”这一称谓。由于郑玄经书诠释风靡一时,后人多沿用其说,不察其误,致使后代宗庙中出现以“始祖”之称代替“太祖”之称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朝代竟于同一庙制中既设“始祖”之室,又设“太祖”之室,造成混乱,直至五代后晋张昭远始纠其谬。这一说法不准确。张昭远并非发觉上古时仅有“太祖”,无“始祖”称谓的第一人。早在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五月,太常博士张齐贤就明确提出,太祖就是始祖。太祖之外,更无始祖。

秦汉以后,中国历代皇帝未有以“始祖”为庙号者。这说明,在古代中国,“始祖”仅仅是对久远最早的祖先的一种尊称。

太(大)祖,在周代礼制中,是作为宗庙的“始祖”来使用的。《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系三昭三穆祖先庙与大祖庙合而为七。郑玄也注说,大祖,就是周人的始祖后稷。不过,郑玄注释《礼记·丧服小记》 时,没有继续使用“大(太)祖”这一称谓,而是使用“始祖”这一概念。所以,“始祖”的含义与《礼记·王制》郑玄注中的“大(太)祖”意义相同,并无新意。都是指某一宗(家)族的第一位祖先。天子“七庙”中的“太祖”庙万世不毁。

太祖用作帝王的庙号,始于汉高帝刘邦。刘邦卒后,群臣沿袭古礼,追尊其庙号曰太祖。

此后,魏曹操、吴孙权、晋司马昭、北魏拓跋珪、隋杨忠、唐李虎、宋赵匡胤、辽阿保机、西夏李继迁、金阿骨打、元铁木真、明朱元璋、清努尔哈赤等历代帝王宗庙,皆被追加太祖庙号。用作庙号的太祖,其“始祖”的含义日渐淡弱。

“高祖”原是某人对其父亲之祖,即曾祖父之父的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祖”逐渐被赋予“远祖”含义。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之二四《髙祖》中已经指出了这一问题。

无独有偶,清初学者阎若璩在《潜邱札记》卷五《补正日知录》中也指出:先秦时人有时笼统地通称曾祖父以上的祖先为“高祖”。顾炎武、阎若璩的研究表明,古籍中记载的“高祖”,不单纯是某人对父亲祖父的称谓,还有可能是对远世祖先的一种笼统的称谓。

秦汉以后,“高祖”在用作亲属称谓的同时,逐渐被用作皇帝宗庙庙号。以往多习惯称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宗庙庙号为“高祖”。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高”乃刘邦去世后,惠帝及众臣僚为其追加的尊号、谥号。邦宗庙庙号应为太祖。惠帝以后的汉朝人称呼刘邦,严谨的合乎礼仪的称谓是“太祖高皇帝”。

司马迁混淆刘邦“高皇帝”谥号及太祖庙号,称其为“高祖”。相比较而言,班固则较为审慎,没有使用“高祖”这一混杂谥号和庙号的称谓来称呼刘邦。所以,阎若璩在《尚书古文疏证》卷四第五十九中对司马迁随意混淆刘邦宗庙庙号、谥号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高祖”作为皇帝宗庙庙号,始于三国魏明帝。魏明帝追加其父魏文帝曹丕的宗庙庙号为“高祖”。此后,晋司马懿、南朝宋刘裕、梁萧衍、陈陈霸先、北魏拓跋(元)宏、北齐高欢、北周宇文邕、隋杨坚、唐李渊、后晋石敬瑭、等历代帝王宗庙,皆被追加“高祖”庙号。

“太祖”、“高祖”庙号有无地位尊卑之别?从最初并采“太祖”、“高祖”作为皇帝宗庙庙号的三国曹魏来看,在魏明帝和众臣僚的观念中,“太祖”的地位,似尊于“高祖”。魏明帝君臣虽比较严格的遵循儒家典籍有关记载,以曹操为皇家宗庙“始祖”,曹操之前三世祖先宗庙,亲尽迭次迁毁。但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之所以被追认为皇家宗庙太祖,无疑是因为无论就宗法行辈,还是生平功绩而言,都高于其子曹丕。其后,北魏、北周分别追加道武帝拓跋珪、文帝宇文泰太祖庙号,孝文帝拓跋(元)宏、武帝宇文邕“高祖”庙号,虽似皆表明“太祖”尊于“高祖”。但也有例外,如南朝刘宋追加开国皇帝刘裕“高祖”庙号,而追加其子文帝刘义隆太祖庙号,且后来的南朝梁、陈、北朝的北齐及后来的隋、唐、五代后晋,皆唯有“高祖”庙号,而未有太祖庙号,似表明某些朝代统治者的观念中,“高祖”尊于太祖。

点赞2、宝鸡市 网友:回忆有你

太祖和高祖,都是庙号。

庙号这个概念,最早出现自商朝。

根据史籍记载,商朝有三十位君主,但其中只有六位有庙号,分别是商太祖成汤,商太宗太甲,商世祖盘庚,商中宗太戊,商高宗武丁和商世宗祖甲。

太祖、太宗、世祖、中宗、高宗、世宗。这都是后世王朝反复会出现优质庙号。

当时也有“高祖”的概念。

但当时的高祖,并不是庙号,而是后世子孙对有功德的祖先的一种称谓。

比如考古学者在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就发现了高祖夒、高祖河、高祖王亥等字样。

这明显不可能是庙号。

所以当时的“高祖”,应该这就有点类似现在常说的“老祖宗”。

不是特指的哪个人,就是代指祖先。

西周灭商后,由于周朝创建谥号体系,废除了庙号制度,所以周朝君主都没有庙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始皇帝不允许后人评价自己生前的功过。所以秦朝君主是既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

西汉建立后,由于西汉同时恢复了庙号和谥号体系,而这个传统被后世王朝继承。所以汉朝之后的大部分王朝的大部分君主,是既有庙号也有谥号。

众所周知,刘邦的谥号是“高皇帝”。

庙号是“太祖”。

但在《史记》中,司马迁又称他为“高祖”。

造成这种常识性错误的原因,后人推测为两种可能性。

一是认为汉初宗庙制度不完善导致的。

从商朝最后一个有庙号的君主祖甲,到汉景帝给刘邦上庙号前,中间有近一千年都没人获得过庙号。而刘邦又是先有谥号,后有庙号(汉惠帝时期上谥号高皇帝,汉景帝时期上庙号汉太祖)。这种情况下,当时很多人分不清庙号和谥号,也是正常的。

估计就是因为当时把庙谥搞混的人多了,以为高祖是庙号的人很多,所以高祖在后来干脆也就成了正式的庙号。

二是认为西汉可能是借鉴了商朝传统。

前面说了,商朝祭祀时,会把有功德的祖宗统称为高祖。汉朝可能借鉴了这个传统。而在汉初,论功德,刘邦又是最高的。

因此,也就导致当时人对刘邦有两种尊称。

一是在正式场合称太祖,二是平时称高祖。

这两种叫法,在汉朝没区别,都代指刘邦。

不过后来由于礼法日趋成熟,太祖成了开国皇帝的标配。所以汉朝之后,太祖庙号和高祖庙号就被严格的区分开了。

并且,太祖庙号要高于高祖

比如曹魏政权,曹操作为"始受封"者,他的庙号是太祖。而政权的“始受命”者曹丕,他的庙号就只是高祖。

值得一提的是,曹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正式以高祖为庙号的皇帝。一些史书上称曹丕为魏世祖,这是明显错误的。

曹魏政权,是太祖地位高于高祖。

后来的晋朝也一样。

虽然司马炎给祖宗追尊庙号时,把太祖和高祖的顺序颠倒过来了。

司马懿是晋高祖宣皇帝

司马师是晋世宗景皇帝;

司马昭是晋太祖文皇帝

司马炎是晋世祖武皇帝。

但需要注意的是,西晋真正的创始人,是司马昭。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司马懿。

更不是司马师。

司马懿活着时,他在曹魏的地位,只是一个权臣罢了。他既不是“始受封”者,也不是“始受命”者。

司马师也一样,从礼法上讲,他啥也不是。

因此,别看司马懿是爹,庙号高祖。司马师是哥,庙号世宗。

可是在西晋的礼法逻辑中,尤其是司马炎的眼中,司马昭才是真正的晋朝开国者。他的功德最高,只有他才能享受晋朝太祖庙号

有人推测。司马炎此举,主要是为了通过抬高自己父亲司马昭的地位,来强调自己才是大晋朝的正统嫡脉。以此告诫司马家的旁支不要惦记皇位

值得一提的是。

司马炎的这套玩法,被后来由五胡民族建立的十六国政权的很多君主仿效了。

比如后赵政权的开国君主石勒死后,他侄子石虎发动兵变篡夺皇位。石虎为了削弱石勒的影响力,就故意给石勒追尊为“赵高祖明皇帝”。而他自己死后的庙谥,则是开国君主标配的“太祖武皇帝”。

还比如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政权。开国之君慕容儁称帝后,给爷爷慕容廆追尊了“高祖武宣帝”的庙谥,而“太祖”庙号,他则给了父亲慕容皝。至于他自己,则是“烈祖景昭帝”。前燕和西晋的庙谥追尊,可谓是如出一辙。

总言之,别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庙号追尊很混乱,一会是太祖在前,一会是高祖在前。

但当时人的逻辑非常明确。

即,功德最高之人为太祖。

大部分情况下,高祖庙号要低于太祖。

注意,“当时人”的概念很重要。

因为在古代追尊庙谥,不是后人单纯得对自己祖先一生功过的总结。很多时候,追尊行为带有政治博弈性质

举个例子。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之初,由于自身实力相对弱小,需要团结族人,让人数繁多的整个拓跋氏族人,全都成为形式上的北魏皇族一员。因此他便把太祖、高祖庙号分别给了自己的曾祖父拓跋郁律和爷爷拓跋什翼犍。

至于拓跋珪自己,身为开国皇帝的他,只享受了烈祖庙号。

等到一百年后,孝文帝改革时,由于北魏已经统一北方,不需要再团结族人了。于是孝文帝便把太祖庙号给了拓跋珪。

孝文帝死后,则享受高祖庙号。

反正,就是怎么搞,对自己统治有利,就怎么搞。

插一句。由于北魏孝文帝的庙谥是“魏高祖孝文帝”,这与曹丕的“魏高祖文皇帝”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北魏时,就把曹丕的庙号改为了世祖。也正是因此,历史上才有曹丕是“魏世祖”的错误记载。

当然,凡是都有例外。刘宋王朝就是例外。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死后,被儿子尊为“高祖武皇帝”。只享受了高祖庙号。

其子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后,起先的庙谥是“中宗景皇帝”。

等到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刘骏起兵,击杀了刘劭后,他又将刘义隆的庙谥改尊为了“太祖文皇帝”。

刘裕只是高祖,刘义隆却是太祖,这种顺序加功德一起颠倒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


由于不符合正常逻辑,后来的萧齐,萧梁以及南陈政权,就都没有效仿。都是要么开国皇帝是太祖,要么开国皇帝的父亲是太祖。太祖庙号给最有功德之人,其次才是高祖。

由于这套追尊庙谥逻辑符合常理,所以后来的隋朝和唐朝也都是如此。

杨坚开国称帝后,将自己父亲、北周随国公杨忠尊为“太祖武元帝”,自己则被尊为“高祖文皇帝”。

李渊开国称帝后,将自己祖父,北周唐国公李虎尊为“太祖景皇帝",自己则被尊为“高祖太武帝”。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唐朝的太祖、高祖庙号都被占用了,就连世祖庙号也被占用(李渊把世祖庙号给了自己的父亲李昞)。所以等到李世民去世时,他就只能是太宗了。

而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庙号也只是太宗,所以唐朝之后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就都不怎么敢称祖了。高祖开始慢慢的淡出了视野,太宗变成了含金量很高的庙号。


五代时期,高祖和太祖不再同时使用。

后梁、后唐、后周的最高庙号是太祖。分别为朱温、李克用、郭威。

后晋、后汉的最高庙号是高祖,分别是窝囊皇帝石敬瑭和昏君刘知远。

估计是因为石敬瑭和刘知远的名声太臭,高祖庙号被他们玩坏了。所以宋朝以后,就完全没人再使用高祖庙号了。

高祖庙号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

太祖成为之后所有政权开国皇帝的标配。

太宗也成为仅次于太祖的第二高的庙号。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

比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

比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太宗完颜晟。

比如西夏太祖李继迁,夏太宗李德明。

比如元太祖铁木真,元太宗窝阔台。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明太宗朱棣。(后被嘉靖改为成祖)

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

像这种太祖配太宗的模式,搁宋朝以前,也就是高祖没被玩坏前,是无法想象的。

如果赵匡胤和赵光义是在南北朝当皇帝,赵匡胤可能仍然是宋太祖。但赵光义肯定不会是太宗。他的庙号要么的宋高祖,要么是宋世祖。绝对不可能是宋太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高祖被玩坏外,由于“中宗”和“高宗”的庙号也分别被唐中宗李显和宋高宗赵构“玩坏”了。

所以到了元明时,这两个庙号也光荣下岗。

元朝没有高祖,没有中宗,没有高宗。

明朝也没高祖,没有中宗,没有高宗。

取而代之的是成祖、圣祖、仁宗,宣宗。

不过这个传统在清朝,被嘉庆打破了。

我是不知道嘉庆在乾隆死后,为什么要把元明两朝弃用了近六百年高宗庙号给他爹。而且他给乾隆选的谥号也是个不伦不类的“清纯帝”。

反正乾隆要是泉下有知,知道自己死了只能拿个高宗庙号,纯皇帝的谥号,估计金丝楠木做的棺材板,压不住他的怒火。

点赞3、宜昌市 网友:颩と寂寞

“太祖”和“高祖”都是庙号,首先开国皇帝都应该称呼“太祖”,但是也有称呼“高祖”的,那是因为家庭背景不同,所以称呼也不一样。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按理说称“太祖”的皇帝,是白手起家的皇帝,而称“高祖”的皇帝是祖上比较显赫,为了降低自己的身份,他称帝以后,尊先祖为“太祖”而自己死后只能称“高祖”了。

我们就拿刘邦和朱元璋两个皇帝来说,他们都是白手起家的皇帝,按理说都该称“太祖”。然而,刘邦却称作“汉高祖”,朱元璋却称作“明太祖”。其实, 刘邦称“汉高祖”是错误的,正确的称呼叫“汉太祖”。刘邦死后庙号应为“太祖”,因为功劳太大,谥号为“高皇帝”。唐朝之前的朝代,一般称呼皇帝的谥号,而不是庙号。如果,按照谥号的称呼,刘邦应该叫“汉高帝”这个和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的称呼一样。刘邦被称为“汉高祖”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提法,《史记》影响力很大,后来习惯了就称刘邦为“汉高祖”。明朝的朱元璋庙号为“太祖”其实才是正确的,其实刘邦和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祖上没有显赫的人物,所以称“太祖”。

我们又拿隋朝和唐朝的开国皇帝来举例,隋朝的开国皇帝为隋文帝杨坚,其家庭背景非常显赫,祖先为东汉太尉杨震的13世孙,父亲叫杨忠,是西魏十二府兵大将军之一。所以,父亲的地位太高,为了降低自己的身份,他自己的庙号只能是“高祖”而父亲为“太祖”。其实,唐朝的李渊和杨坚的家庭背景一样,都非常显赫。所以,李渊只称“高祖”,在位的时候已经将“太祖”的庙号,让给了自己的父亲李虎。

大家看到这里,应该很明白了。庙号为“高祖”的皇帝,通常其在位时已经追封了他的某一个祖先为“太祖”,当他驾崩后,后人不能再追封为太祖,而改用高祖为庙号。

庙号为太祖的皇帝,通常是没有靠祖上的基业,最近的几代祖上也没有太显赫的人物,得天下后,通常被称为太祖。而相反,称高祖的是为了降低自己的省份,对先祖的尊敬。因为家庭显赫,多多少少靠了祖先的荣耀,所以这些称高祖的皇帝,很早就把庙号让给了尊敬的先人。

点赞4、武汉市 网友:尾戒◎

所有的答案里面都提到了庙号和谥号的不同,都说了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是也无一例外地认为是司马迁误导读者。

其实我想说的是,司马迁这么说完全没问题,因为他说“高祖”,并不是把“高皇帝”的“高”和“太祖”的“祖”各拉出一个字,组合出来了一个新词叫做“高祖”,他的意思本来就是“谥高的那个祖”,这样简化为“高祖”,并不一定是他用错了词。


汉代人的讲法是,祖有功,宗有德,所以两汉只有两祖,一个是开国太祖刘邦,一个是中兴世祖刘秀。太祖开创基业,世祖拨乱反正,只有创业之主才够祖的资格。其他诸帝哪怕雄才伟略如汉武帝,也只能称宗。

至于说有些朝代存在太祖、高祖均有的情况,比如唐代,太祖是始封之君李虎,建立王朝的李渊是高祖,这是因为李虎作为李渊的祖父,在北周被追封为唐国公,成为后来唐国号的始封之君。在宗庙之中,太祖地位最尊,是给始封之君的,而不一定是建立王朝的那个人。举例来说,周的太祖是后稷,武王才成为天子,但是武王并不能因此成为太祖。唐的情况类似,李虎已然作为太祖,李渊建立王朝,也应该享有一个祖号,所以称高祖。元太祖铁木真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建立王朝的忽必烈是用了世祖。

至于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这些人,他们都是庶人而为天子,不存在前代的始封之君的问题,所以他们自己愿意当太祖也就当了。

点赞5、阿克苏地区 网友:一路向北

太祖和高祖都属于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但周朝只有谥号而没有庙号,庙号的正式使用是在汉朝,且汉朝也是庙号最严谨的朝代。

庙号原本只有太祖,没有高祖。

天子七庙:一祖二宗四亲庙。

一祖是始祖,使受封。

二宗是太祖和太宗,太祖是始受命,即第一个接受天命的人。

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

这便是汉太祖高皇帝的由来,刘邦实际上是第一个正式有庙号的皇帝――太祖。

庙号最初是没有高祖的,但庙号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多数人搞不清楚庙号和谥号,包括司马迁,《史记》便把谥号和庙号混用,称刘邦为汉高祖,所以“高祖”相当于是司马迁创造的。

既然有高祖这个庙号了,汉朝之后的朝代便开始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已经被用乱了。

曹操是魏太祖,曹丕是魏高祖。

刘裕是宋高祖,刘义隆是宋太祖。

所以,太祖和高祖区别不大,经常混用。

至宋朝赵匡胤后,庙号重新规范化,取消了高祖,开国之主就是太祖。

点赞6、南平市 网友:撩妹杀手

首先纠正一点,刘邦的庙号是太祖,并不是高祖。

之所以有这样的歧义,当然是司马迁的原因。在《史记·十二本纪》之中,留给刘邦的叫《高祖本纪》。虽然司马迁在本纪的末尾也提到刘邦的尊号是高皇帝,也提到群臣对他的称呼是汉太祖。但是由于《高祖本纪》的巨大影响力,千百年来对刘邦约定俗成的称呼就变成了汉高祖。

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史记十二本纪·高祖本纪》

刘邦剧照

那么太祖和高祖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比如同样是开国之君,为什么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呢?我们以大一统王朝来统计,历史上的高祖有这么几位:晋高祖司马懿、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至于太祖的人数,相对更多一些,名单如下:汉太祖刘邦、晋太祖司马昭、隋太祖杨忠、唐太祖李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宋太祖赵匡胤、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

简单来说,太祖是一个王朝真正的肇始之君。如果一个王朝既有高祖,又有太祖,其中一定有有小宗入继大宗的现象。

高祖与太祖:一场皇室权力斗争的衍生品

  • 晋高祖与晋太祖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人(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世家大族出身。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出任大汉丞相,司马懿被辟为文学掾(丞相府秘书人员)。司马懿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特别是当曹操进封魏王之后,他以太子中庶子(东宫属官)的身份辅佐魏王世子曹丕,为他将来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世子曹丕袭封魏王。当年十一月,曹丕接受汉朝末代皇帝刘协禅位,登基为帝,改国号为魏,年号为黄初。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危,临终前命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皇太子曹叡。

司马懿剧照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叡病危,临终前命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辅佐皇太子曹芳。曹芳登基后重用曹爽,而已年过花甲的司马懿则被慢慢排挤出权力中枢,仅仅拿到一个太傅的虚衔。但是司马懿功劳太大,即使他想隐退,也必须为后世子孙的未来考虑。

经过十年的隐忍和暗中策划,司马家族终于等来了机会。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曹芳和曹爽一起前往曹叡的高平陵进行祭拜。趁着京城空虚,司马懿和长子司马师一起发动政变,随即逼迫曹爽放弃兵权,事实上掌握了魏国的最高权力。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享年73岁。嫡长子司马师袭爵舞阳侯,接力执掌魏国军政大权。司马师掌权期间废掉了皇帝曹芳,又接连平定了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的叛乱。由于在平乱中受了重伤,司马师于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去世,终年48岁。

司马师是司马家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但他有一个最大的遗憾:无嗣。司马懿在世之时,曾将嫡次子司马昭的嫡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因此司马师死后,象征司马家大宗荣耀的舞阳侯爵位,是由司马攸继承的。从宗法制度上来说,既然过继给了伯父,司马攸就可以被视为司马师的亲儿子,也就是司马家大宗的嫡系传人。

司马懿剧照

然而此时的司马攸年仅10岁,显然不足以担负起司马家领头人的重任。于是乎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司马攸的生理意义上的父亲、宗法意义上的二叔,以大将军的身份接过了父兄的全部政治遗产。司马昭掌权期间弑杀了皇帝曹髦,灭掉了蜀汉,从晋公一路进封晋王并加九锡。此时的魏国大权已经尽归司马家,一场新的谋朝篡位已经箭在弦上。

然而就在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突然去世,终年55岁。由于事出突然,群臣推举司马昭嫡长子司马炎继任相国并袭封晋王。当年十二月,刘协的故事再次上演,魏国末代皇帝曹奂禅位。晋王司马炎登基,改国号为晋,年号为泰始。

一般来说,开国新君登基,都会追尊先祖。可是问题来了,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三人的地位该如何平衡?按正常逻辑,司马家子孙能够称帝,司马懿才是真真正正的奠基之人,晋朝开国,他自然应该正位太祖,成为百世不祧之君。另外司马师对于司马氏集团能够稳固权力,作用远高于司马昭,自然也应该被追尊为皇帝。但是如此一来,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生理意义上的亲弟弟、宗法意义上的堂兄弟司马攸,才是司马懿—司马师一系的长子长孙,甚至比司马炎本人更有资格做皇帝。

故而经过多方权衡,晋朝为司马懿上的庙号是高祖,司马师的庙号是世宗,司马昭则是太祖。我们都知道太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王朝肇始之君,既然晋朝的太祖是司马昭,那么以司马炎为代表的太祖后裔是正统的帝系。而被封为齐王的司马攸,事实上已经被排除了继位的可能性。

司马昭剧照

  • 隋唐两位高祖

在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历史中,中原大地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直到隋朝的出现。隋朝从兴起到灭亡非常迅速,取而代之的唐朝则让中原大地再次回到大一统王朝的局面。巧合的是隋朝和唐朝都是既有太祖,又有高祖的朝代,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奥妙。

杨忠,弘农华阴人(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是北魏到北周时期的名将。他神武过人,多次击败南朝军队,因功晋封随国公,食邑一万户。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七月,杨忠去世,享年62岁,赐谥曰桓。杨忠有一个儿子,名字叫做杨坚,便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皇帝宇文阐将皇位禅让给了他名义上的外祖父随国公杨坚。杨坚嫡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北周宣帝宇文贇,而宇文阐正是宇文贇的儿子。虽然他并非杨丽华所生,但杨坚之女毕竟也是他的嫡母。

杨坚剧照

杨坚登基之后追尊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隋朝原本的皇太子是杨坚的嫡长子杨勇。但是随着嫡次子杨广以晋王的身份平定江南之后,二人之间的夺嫡之争进入白热化。最终杨勇被废,杨广被立为皇太子。杨坚死后,杨广为老爹上了一个高祖的庙号,如果不出意外,日后他就是隋太宗。可惜隋朝二世而亡,杨广被表哥李渊谥为炀皇帝。

李虎,代北武川镇人,魏,西魏名将,八柱国之一。李家号称是北凉皇帝的后裔,但李虎之父不过是个小官,直到李虎横空出世,李家才开始发达起来。最后李虎不但成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还官拜太尉,封陇西郡公,一时风光无两。

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李虎去世,赐谥曰襄。李虎长子李延伯早逝,次子李真战死沙场,故而在其死后由第三子李昞袭封陇西郡公。北周取代西魏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李昞也得以进封唐国公。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李昞去世,其子李渊袭封唐国公。李渊之母和杨坚的妻子是姐妹,因此李家在隋朝依然吃得开,并且最后篡夺了皇位。

李世民剧照

由于唐朝的名号来自李渊的唐王,归根结底来自于唐国公,也就是李虎。因此李渊登基以后追尊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追尊李昞为元皇帝,庙号世祖。而且李虎算是西魏的臣子,比起最终是北周臣子的隋太祖杨忠地位更高。以李虎作为太祖,也有李唐王朝想要压过隋朝一头的想法。

唐朝开国之初,李渊嫡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嫡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后面的历史大家都很清楚了,“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被杀,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太上皇李渊驾崩,享年70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至于李世民,则在死后如愿以偿获得了太宗的庙号,完成了杨广未竟的心愿。

结语:从晋朝为司马懿上高祖的庙号开始,所谓的高祖和太祖,就成了后世皇帝斗心眼的手段。比如南北朝时南宋的开国皇帝是刘裕,他本是白手起家,按理庙号应为太祖。但就因为长子刘义符即位不久就被废,由第三子刘义隆做了皇帝。基于和当年司马炎同样的想法,刘裕的庙号变成来了高祖,而刘义隆死后的庙号却是太祖,委实是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点赞7、朔州市 网友:南风未起

祖宗十八代的来源。

对于姓氏家族成员的称呼,我们中国人是根据古书《尔雅·释亲》中的定义来称呼的,这个是我们中国礼仪文化的特色。

我们先来看看这古书中是如何去定义。以自己开始算,往上次序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往下次序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

由此,古人编排好了十八代的各种称呼。



开国皇帝中,太祖与高祖的区别。

一般的意义上,太祖与高祖都能称为开国皇帝,可是严格来说,两者有着的区别,太祖是庙号,而高祖是谥号与庙号并列。

太祖是庙号,只有功劳非常大的皇帝才能享有,例如刘邦的庙号就是太祖,一般来说,太祖就是开国皇帝。 《史记》、《汉书》都记述了给刘邦确定庙号和谥号的过程:“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显然,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谥号是高皇帝。

而高祖最早也是称呼刘邦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就称呼刘邦为汉高祖,而汉高祖则是汉高皇帝太祖的简称。所以这个高祖是谥号与庙号。 但是在当时高祖和太祖混用,人们也不大区分二者,所以可以说从汉代开始,两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如唐代,李渊虽然是开国皇帝,但是为了追封李渊的爷爷李虎为太祖,就只能称呼李渊为高祖了。 从宋辽开始,赵匡胤、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朱元璋、努尔哈赤都是始受封与始受命,全部为太祖,不再使用高祖,才结束了这种称呼。

太祖是指事物的原始,而高祖并没有这个意思。 如《文子·道原》:“夫无形者,物之太祖。”(意思是那没有形状的东西就是太祖。)

而鼻祖,是我们中国人认为人在胎中成人形时,是鼻子最先形成,所以叫鼻祖。

点赞8、渭南市 网友:傲视苍穹

刘邦不叫汉高祖,应该叫汉太祖,他的全称叫“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庙号,“高皇帝”是谥号。一般在汉代文献中都称呼他为“高帝”,后来被人误称为“汉高祖”。

太祖、高祖都是君王的庙号,庙号就是君王在死后,在太庙中的称呼。一般都是立一个牌位,再悬挂一副肖像,以供后人祭祀。为了对太庙中的人加以区别,就要给每个人取一个庙号。

因为庙号都是后人取得,所以一般都是太祖,世祖,高祖,太宗、世宗、中宗、高宗等等。

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宋太祖、宋太宗、清世祖、清世宗等。

在这里可以发现,庙号,不是祖,就是宗,其实就是祖宗的意思。因为这是君王死后,由继承人取的。中国人有很讲究孝道,不能直接称呼先人的名字,那就只有叫祖宗。

但祖和宗还是有讲究,这在最早的甲骨文中就有区分。甲骨文规定五世的名称,分别是元、祖、宗、世、小,也被称为太祖,太宗、大世、世、小世。

“世”,就当世,也就是自己。“大世”就是当世的父亲,“小世”就是当世的儿子。“祖”(太宗)就当世的祖父,“元”(太祖)就是当世的曾祖父。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祖”比“宗”高一辈。所以说,一般开国的君王都称“祖”,大多是“太祖”、“高祖”,就像唐高祖、宋太祖。第二任君王就要称“宗”了,一般是“太宗”,就像唐太宗、宋太宗。

但“祖”又有“太祖”和“高祖”之分。根据中国十八代祖宗世系的划分,“太祖”要比“高祖”大三辈。所以,一般都是“太祖”在前,“高祖”在后。

但是,有些开国君王称“太祖”,而有些开国君王却称“高祖”,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历代君王庙号的规律,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第二任君王大多都是“太宗”。而“太宗”之前,都有“三祖”,分别是“太祖”、“高祖”、“世祖”。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

这很好理解了,一般来说,开国君王大多有追封,自己去世的祖先为先王的习惯。

如果开国君王,追封的先人的称号中,有“太祖”、“世祖”称号的。那开国君王的继承者,就只能称他为“高祖”了,因为“太祖”这个称号被用掉了。

比如隋朝,第一任君王是隋文帝杨坚,但他的庙号就是“隋高祖”,因为他追封他的老爹杨忠为“隋太祖”。

比如唐朝,开国君王是李渊,他的庙号是“唐高祖”。因为他追封他的父亲为“世祖”,追封他的祖父为“太祖”。上面还有“懿祖”、“献祖”,再往上还有“大圣祖”,能追到老子李耳,甚至连上古三皇时期,李氏的祖先皋陶,都被追封。

如果开国君主没有追封先人,或者追封先人的称号中,没有“”太祖”的称号。那他的继承人,就会称呼他为“太祖”。

比如汉朝,刘邦就没有追封先人,因此,“太祖”的名号就没被占用,刘邦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太祖”。刘邦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追封先人的帝王。

比如宋朝,开国君王赵匡胤也追封先人,但他给先人的称号中,就没有“太祖”,所以“太祖”的名号也就落到他的头上。赵匡胤追封他的父亲为“宣祖”,追封他的祖父为“翼祖”,再往上分别是“顺祖”、“僖祖”、“圣祖”。

明朝的朱元璋也追封先人,也没有用“太祖”的称号。朱元璋追封先人的称号,分别是“仁祖”、“熙祖”、“懿祖”、“德祖”。

从这就可以看出,赵匡胤和朱元璋简直太鸡贼了,故意把“太祖”的名号空出来,摆明了,就是让后人称他们为“太祖”。

一般来说,第一任称“祖”,第二任称“宗”,这是历史惯例。但总有人要别出心裁,总会有人不讲武德,明明是后来的,偏偏也被称为“祖”。

比如明成祖,这个称号肯定不是朱棣自己起的,这一定是明仁宗朱高炽取的。之所以要称呼朱棣为“祖”,意思就是改朝换代了,大明的血统已经由朱标一脉,转到朱棣这一脉了。其次,是为了弱化建文帝的存在感,让人们忘记建文,树立朱棣开宗立国的形象。

还有一个就是清圣祖玄烨,也就是康熙。“清圣祖”这个称号,不用说,就是四爷雍正起的。之所以称呼康熙为“祖”,这也很好理解。康熙和雍正都是好大喜功之人,尤其是这两人还特别自负,总以为自己的功绩能够赶超三皇五帝。

其次,雍正在吹捧康熙的同时,也就是在抬高自己。单看“圣祖”两个字,其实就是“神圣的祖先”的意思。中国人又比较看重出身,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爹康熙牛掰,那我雍正也不可能差。

对于唐朝以前的朝代,我们一般不称庙号,而称呼他们的谥号。谥号也是君王死后,有继承人给出的一个盖棺定论的“名称”,一般都是一个字,比如文、武、景、惠、昭、宣等,就像汉文帝、汉武帝、梁武帝、隋文帝等。

由于这一时期,谥号都差不多,不是“文帝”,就是“武帝”。因此,为了区分它们,都要加上朝代,比如“汉武帝”、“晋武帝”、“汉文帝”、“隋文帝”等。

关于谥号,古代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表示赞扬的“文、武、景、昭”等,如汉文帝、汉武帝。表示批评的“灵、炀、厉”,如隋炀帝、周厉王。表示同情的“哀、愍、怀”,如楚怀王、齐愍王等。

但这些不好的谥号,一般都出现在王朝最后一个皇帝身上。因为这些人没有继承人,只能由后代王朝追谥。后代王朝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确性,都会对前世末代君王加以污蔑,故意给他们这些不好的称号。但如果在王朝中期,就不会有这样的状况,因为儿子怎么也不会给老爹起个不好的谥号。

到了唐宋时期,我们一般都称呼君王的庙号,因为谥号太长了。这时候,历任君主为了显示自己比较孝顺,就对先王的谥号疯狂加字。也就导致,原本先秦到汉代的谥号,一般是由两字组成。而到了后世君王的谥号,一般都在十几个字,有点多达27个字。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的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再看看清圣祖康熙的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对于明清时期的君主,我们更多的称呼是年号。因为从明朝开始,君主的年号相对固定,一般都是使用终身,而且不会重复。这相对于二十几个字的谥号,以及重复率太高的庙号,称呼年号就比较好区分。比如,永乐、嘉靖、万历、崇祯、康熙、乾隆、咸丰、光绪等。

历史上只有秦朝没有庙号,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还没来得及起庙号,就被推翻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