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火车分为K,T,Z,D,G,为什么最慢的车叫快车,而不叫慢车呢?
火车现在的命名系列有两个,一个是在旧有的客货混行的铁路上,客车有K、T、Z之分;而C、D、G则属于客运专线上跑的车。我们所说的快慢车,只有在这两个系统的分别的语境下才有相对的意义;不过一般人都是习惯于加在一起说,从绝对意义上论快慢。这才有了所谓快车(K车)最慢的“莫名其妙”。
实际上不管是在两套命名系统里,还是在全部以速度论快慢的火车序列里,都还有一种比快车更慢的,车次只有数字没有英文字母的车。那种车是站站停,逢站必停;而快车则一般是在县级站才停车,比它要快很多。
不过现在纯粹数字的慢车,已经越来越少了,少到在主要的干线铁路上都已经基本消失了的程度了。这样一来,K车就成了所有车里几乎最慢的了。注意,只是几乎最慢,因为普通列车也就是真正的慢车,毕竟还有,还在编组发车。K车还是比它快很多,从车厢的等级到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的设备先进程度,再到行使的速度,都高一个档次。如果有一天普通列车,最慢的车彻底停运了,那快车才会真正成为慢车。
现在因为特快、直达快车比快车快,而客专上的城际和动车高铁就更比快车快了;所以笼统言之,就是近乎快车最慢了。这种历史形成的奇妙称谓格局,正折射着中国火车的进步。这些名字将这种进步的脚步,给活生生地留了下来。
最慢的客运火车不叫快车,叫普客,习惯说的慢车就是指的这种站站停的普客,现在这种车不如以前多了,但是为了照顾一些边远地区人们的出行还是保留了一些公益性的慢车,这些列车车次是四位数的纯数字车次,6开头的慢车是跨一个铁路局的慢车,7开头的慢车是运行在同一个铁路局范围内的慢车,当然也有个别铁路局的慢车升级为普快,车次变成了5字头,停靠的车站有所减少,这些列车很多还是使用的非空调客车,也有一些换成了空调客车。
5字头的四位数车次是同一个铁路局管内普快,1字头的四位数车次是跨两个及以上铁路局的普快,2字头的四位数车次是跨一个铁路局的普快,但是十几年前大量1、2开头的普快列车升级为K字头快速列车,票价略有上浮。无论是普客、普快还是快速列车,使用的车厢构造时速都是120公里,至于列车运行速度则要取决于线路的允许速度,旅行速度还要取决于停站的多少,最高时速一样的列车,停站多的旅行速度就要低于停站少的旅行速度。普快列车停站少于普客慢车,快速列车停站少于普快列车,最高时速140公里的T字头特快列车停站少于快速列车,最高时速160公里的Z字头直达特快列车停站少于特快列车。反正普速客车里面等级越高的列车中途停站往往越少。
为什么最慢的K火车叫快车?因为没有最慢,只有更慢。
比K快车慢的车叫普快,比普快车还慢的叫普客。中间还夹杂着说不清快慢的管快之类。
这些车的编号没有K、T、Z、C、D、G等字母打头,而是只有数字。据说数字越大,车越慢。
其实慢车并见得是因为速度慢,火车车型、动力一定,车速也就差不了多少,慢车之所以慢是因为站站停。当你坐着T、Z之类的火车飞驰而过,那些几乎看不清楚的小站,其实也都有车停呢。目前这些车应该也还有跑,我最近乘坐是2015年。
更快 、更高 、更强,一直是我国铁路运输的追求,所以火车名称自始至终就没有慢。
虽然,对于K的网上官方解释是快的意思,对此我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这不仅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其他车没空调而K有空调,我还以为是空调的“空”;还因为下图,你认为西安到广州的K84到底是什么车?
您忘了还有一种车没有字母开头,而是纯数字,叫绿皮车吗?事情发展是有先后顺序的,铁路也是一次一次在提速,现有普快,后有了快车K打头,然后有特快T打头,在10年前,高铁里程数是多少?有动车没有?叫快车是没问题的,只是后来动车高铁兴起后,就显得他们车速慢了,但它们辐射面广,价钱也低,也有夜车,符合大众人群的需要,所以不能取消,既然还存在,大家也习惯了叫它快车,叫顺了,就不好改了。何况它们的编号是K打头,你改了慢车,听起来跟名字也不符,总不能全部改成M开头,这牵涉面就大了。
再慢也比你走路快!!
最慢的火车是行程短速度慢,大站认乘降所全停,过去叫普客,速度每小时三四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