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义释严颜,那么严颜后来干什么去了呢?
“义释严颜”是一个经典的三国故事,发生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在真实的历史上,也能找到这个故事的原型,那就是在《三国志·张飞传》中的这段记载:
这个故事既彰显了张飞粗中有细、义薄云天的个性特点,也表现了老将严颜忠肝义胆、威武不屈的豪情。
但是,在史籍中,关于严颜个人事迹的描写却并不多,在《华阳国志》中,还有一段记载:“初,先主入蜀,至巴郡,颜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
原来在刘璋邀请刘备入川之初,严颜就看出了这是在“引狼入室”,必有后患。后来的事实果然让他言中。
而这句话能出自一个普普通通的武将之口,也说明了严颜并不是一介莽夫,而且是一位极富战略眼光的智将。
但是,关于严颜此后的事迹,史书中并未再有记载,我们所知的仅仅是“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而已。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倒是在几百年后,一个地名的诞生,又一次让严颜永载史册。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严颜和巴蔓子(战国时巴国的将军)的忠信,特别将四川的临州改为了忠州,以此来推崇历史上的忠信之人。
又是几百年后,南宋丞相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中,再次讴歌了严颜:“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文天祥能将严颜列为“四大烈臣”之首,并将其引为自己的精神偶像,可见严颜在三国后的一千多年中,一直是以“忠义”精神感召人心。
那么,既然严颜在史籍中“失踪”,他是否如《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那样,屡屡为刘备立下赫赫战功呢?
下面,我们先按照演义中的时间线,看看严颜在投降蜀汉后都干了什么?
1、严颜向张飞投降后,马上化身为“带路党”。因为雒城的所有关隘都是由严颜管辖的,所以,他自告奋勇做张飞的先锋,所到之处,一路劝降,而张飞只需要在后面接收胜利果实即可。因此,张飞得以顺顺利利赶到雒城与刘备相会。
2、在雒城,刘备正带领黄忠、魏延与劲敌张任交锋。张飞、严颜赶来助战,击退张任。刘备听说了严颜的事迹后,大为感动,将自己的黄金锁子甲赠与之。
3、之后,诸葛亮又来助战,设计擒住张任,而严颜则与降将吴壹、张翼等攻克雒城。
4、刘备占领益州后,加封严颜为前将军。
5、汉中之战,黄忠与严颜组成“老将二人组”,其化学效应威力无比。黄忠先是大败张郃,而后斩杀了夏侯渊、韩浩,而严颜也斩杀了夏侯德,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大功。
6、战后,严颜被诸葛亮派到到巴西阆中守隘。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关于严颜的全部戏份,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破绽颇多:
第一,《三国志》中说,张飞义释严颜后,继续往成都开进,“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这里用的是“战克”二字,说明张飞其实是一路打过去的,而不是由严颜一路劝降过去的。
第二,严颜刚信誓旦旦的说完“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被张飞松绑后,接着态度就来了个180°大转弯,为张飞鞍前马后的效力,这种转折也太过突兀了!
第三,刘备称帝前,蜀汉的“前将军”只有一个,那就是关羽,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自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州;在刘备称帝前,“前将军”就是蜀汉的“第一军人”,此位子非关羽莫属,根本不可能由严颜来担任。
第四,如果严颜真在刘备入川和汉中之战中立有大功,陈寿在《三国志》理应为其单独列传。即使没有单独列传,也应该对这些功勋进行简要列举,或者说明严颜最后身居何职,毕竟这些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历史成就。然而,《三国志》中对此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严颜成为历史上的“失踪人口”!
虽然在史籍中,并没有关于严颜最终归宿的记录,但从其他途径,我们或许能够较为合理的答案。
在现在的忠州忠县,有这样一条关于严颜下落的传说: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并没有投降,而是在成都陷落后,选择了自尽而亡。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的誓言。
仔细分析一下,这种说法应该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首先,我们可以从《三国志》中找到蛛丝马迹:
“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这说明严颜并未成为张飞的部将,而是宾客。因此,他不可能成为“带路党”,参与此后的入川作战。
其次,因为未参与入川作战,严颜也就不会有演义中那么多的功绩,而他的历史记录也就在“因为宾客”这里戛然而止了。
第三,如果严颜当时投降做了“带路党”,帮助刘备平定益州,那么他又怎么会成为流传后世的“忠义烈臣”呢?
所以,我们猜测,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并未投降,所以他以宾客的身份,被蜀汉方面监控了起来。
等到刘备平定益州以后,严颜仍然坚持“忠臣不事二主”,最后选择了一死了之,来成就自己忠贞不二的英名。
严颜担任巴郡太守的时候,岁数已经是不小了。张飞杀来蜀中以后,击败了严颜,夺取了巴郡,这个时候张飞就质问严颜为什么不投降。
严颜愤怒地告诉张飞,蜀中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一向都比较敬重这种老英雄,所以果断释放严颜。严颜被张飞感动,选择归顺了刘备。
这里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点,严颜是被动投降的,和黄权基本类似。而法正、李严、张松等人,那都是主动归降,说起来严颜的忠义还是值得标榜的。那么严颜后来干嘛去了呢?
严颜是真的太老了,参加汉中之战的时候就去世了。
严颜是巴郡太守,在刘璋集团中,好歹也是封疆大吏了。这就好比是现在的重庆市长这个级别的人物。而且在刘璋这个小集团里,他的地位显然要更加高。
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三国志》
因为巴郡是益州门户,由此可见严颜的重要性。但是当时严颜的岁数真的不小了,在遇到张飞的时候,其实已经力不从心。
后来到了刘备集团内,严颜之所以默默无闻,主要就是因为他岁数太大了。好在刘备当时正要打汉中之战,所以严颜还是有机会上战场的。
- 至于严颜在汉中之战中到底充当了何种角色,其实是很难判断的。应该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不会让他亲自到战场上去。
- 作为刘璋集团昔日的高级将领,严颜在投降刘备以后,肯定是会受到重用的。但是严颜在后期的表现并没有在史书中体现出来,所以说严颜应该是老得打不动仗了。
-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严颜虽然投降了张飞,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做违背主公的事情,所以没有帮助刘备攻伐刘璋。
等到刘备拿下刘璋的成都以后,严颜的身体也逐渐吃不消了。所以严颜也没能在汉中之战中发挥余热。
等到汉中之战打完以后,刘备分封自己的功臣,严颜也没有在其中。可见严颜在汉中之战的时候,就去世了。
在演义中,严颜和黄忠搭档,击败并斩杀了夏侯渊。
演义中的严颜,完美地填补了他在正史中的缺憾。在归顺刘备以后,严颜也如愿参加了汉中之战。
在归顺张飞以后,严颜就成了张飞幕僚,帮助他出谋划策。当时张飞和诸葛亮一个陆路一个水路分头并进,张飞当然希望早点到达成都。
为此严颜为了报答张飞的不杀之恩,一路上招降了不少守城将士,因为这些地方都是严颜管辖,守将跟严颜的关系很不错。
原来黄忠预先使严颜引军埋伏于山僻去处,只等黄忠军到,却来放火,柴草堆上,一齐点着,烈焰飞腾,照耀山峪。严颜既斩夏侯德,从山后杀来。张郃、夏侯尚前后不能相顾,只得弃天荡山,望定军山投奔夏侯渊去了。---《三国演义》
打雒城的时候,刘备的大将都派出去了,这个时候张飞带着严颜杀到了雒城脚下。刘备非常好奇,为什么张飞能来得这么快,一问之下,原来是严颜帮了大忙。
刘备非常感动,就把自己的黄金锁子甲送给了严颜。刘备成为益州牧以后,严颜就被任命为前将军,这职位在正史中可是为关羽准备的。
这还没完,严颜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刘备还要攻打汉中,严颜在汉中之战中再次派上了用场。
黄忠和严颜一般年纪,两个人商量了一番以后,决定一起合作,以此建立功勋。他们在天荡山大败了曹魏大将张郃。此后又协助黄忠,在定军山斩杀了夏侯渊。
两位老将立下了盖世奇功,可谓是美名传世。可惜的是,黄忠阵斩夏侯渊,是史书上确有其事的,有没有严颜参与,这就可就不好说了。
严颜虽然投降了,依旧还是忠义的表率。
在三国历史上,有不少投降的英雄,依旧值得我们后人崇拜。比如说著名的关羽,他就曾经投降过曹操,但是他对刘备的忠心可昭日月。
此外投降曹操的张辽,他本来是吕布的手下。在下邳城被攻破以后,吕布向曹操求饶,而张辽表示视死如归。曹操感佩张辽的忠义,没有杀张辽,张辽便归降了曹操。
益州的黄权更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原来辅佐刘璋,拼了命阻止刘备入川。等到刘璋投降刘备后,黄权也只能投降刘备。此后黄权跟着刘备参加了夷陵之战,结果刘备大败而归。长江被东吴占领,在江北的皇权无法南归,又不能投降敌人孙权,只好归顺了曹丕。
就算是这样,黄权依旧赢得了曹丕和刘备的共同敬佩。黄权留在蜀中的家人,刘备也好生照料,因为刘备认为不是黄权对不起他,而是他对不起黄权。
所以说,我们这里就能理解,为什么严颜会受到后人的追捧了。因为严颜不是主动投降张飞的,是在大战过后,打不过张飞,被张飞给抓了。
张飞用忠义感动了严颜,严颜这才愿意归降的。而且严颜归降以后,也没有做出对不起刘璋的事情,这才得到了后人们的尊重。
总结:我认为严颜是对自己的忠心感到遗憾。
严颜是何许人也?刘璋集团的巴郡太守,封疆大吏。可以说刘焉和刘璋父子俩对严颜是比较不错的了。
他虽然选择归降张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像演义里所描写的那样,帮着刘备攻打刘璋的地盘,因为刘璋当时还没有投降刘备。
即使他真的要为刘备效力,那也要等到刘璋投降了刘备。这样一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多,因为连主公都投降了刘备,他没有理由不为刘备打工了。
所以我认为严颜投降后的无所作为,和张任的不投降,其实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刘璋还没投降刘备,他们都是忠义之人,实在是找不到任何理由帮助刘备对付刘璋。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三国志》
严颜原先担任的是巴郡太守,被张飞领兵前去增援刘备时所擒获。由于是被张飞所擒获的,张飞对严颜也就不留什么颜面。
张飞开始大声呵斥严颜,严颜也丝毫不给张飞留颜面。严颜反过来斥责张飞:“是你们过来抢夺我们的疆土好吧!我们这里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会投降的将军!”
这下把张飞气得不轻,就命令左右把严颜拉下去砍头。严颜边走边说道:“砍头就砍头,吵吵啥呀!”
张飞从来没有见过敢和他这么说话的人,一时激动就把严颜给放了,并且把严颜引为上宾。
然后呢,有关严颜的记载就不在正史中出现了,只在后人的言语和民间演义出现。严颜就此开始开挂了,比在刘璋手下风光得多了。
张飞得到了严颜的帮助,抢先诸葛亮一步感到刘备那里。之后严颜又和黄忠一起,两员老将在汉中立下赫赫战功。
演义毕竟是演义,虽然比正史要精彩,但并不是正史。那么严颜在被张飞“引为宾客”之后,又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
从这段《三国志》的记载里面,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这个“战克”是重点,需要圈起来。
张飞把严颜“引为宾客”之后,并不是一路顺利无阻到达刘备那里。与之相反的却是张飞一路打过去的。
由此可见严颜在张飞进川的途中,并没有像演义里面那样出力。
或许严颜并没有演义里那么大的威望,可以让后面关隘的将领望风而降。那么协助张飞一路过关斩将也是可以呀!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
从这里可以看出,论功行赏的人里面没有严颜。即使严颜是在“其馀颁赐”的人里面,那也说明严颜的功劳并没有多大。
由此看来严颜在《三国志》中的地位,只是用来给张飞锦上添花而已。估计严颜在刘璋投降之后就郁郁而终了!
从后世之人的言语之中也可以看出,严颜只是没有被张飞杀掉而已,严颜始终是没有投降于刘备。
文天祥在他著名的《正气歌》里也写过“为严将军头”。鉴于当时文天祥为了表达自己誓不投降的决心,也不可能会去引用最终投降的严颜!
由此可见在南宋末期的共识之中,严颜依然还是个没有投降的将军。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在张飞义释严颜后
首先,从巴郡经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到成都的所有关隘都是严颜管辖,严颜投靠张飞之后成为张飞的前锋,所到之处的蜀军全部投降,都是倚仗着严颜的面子,这是首功一件,让张飞不费吹灰之力,顺利打进成都。果张飞要硬攻的话,就算能攻下,也要损失不少人手,这也是严颜的功劳。
其次,严颜熟悉益州道路,在益生活了一辈子,年龄也不小了的严颜,不仅协助张飞顺利进军,而且简单是张飞的活地图,让张飞抄了不少近路,并且还让张飞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成都,协助刘备大破刘璋手下最强大将张任,成功解救了魏延与黄忠,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
这一切都是严颜的相助而取得的,刘备为了感谢严颜,还将自己防身用的黄金锁子甲作为奖赏,赏给了严颜,并且封严颜为前将军,这就因功封赏。注意这个前将军,可不是关羽,而是严颜,而且这个时候刘备才刚刚拿下成都,这个时候的严颜官职甚至还高于关羽,这可是极大的荣誉。最后,严颜以老当益壮的年龄随刘备参与了汉中之战,立有战功,可惜严颜这个时候年事已高,不久就去世了。
严颜去世的时间大概是在汉中之战中后期到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前,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将前将军一职封给了关羽,可以看出这个时候严老将军应该已经去世了,否则,这前将军一职可是严颜的。
你好,我是国风
西蜀名将严颜,巴郡被张飞所败,以: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以一身豪气博得张飞的欣赏,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但也仅此而已。陈寿三国志,对于严颜的记载也就这些,并没有交代其咎由。
三国演义一书中,为壮其“暮年之豪”与之增加了许多戏码。不但有助张飞沿途招降,拔得援蜀头功的大功,还配合张飞勇救刘备的壮举。还于军中调遣,有收取西川之效,官封前将军,爵在诸官之首。并且在收复汉中之战中,配合老将黄忠,驰援葭萌关,打的张郃夏侯尚韩浩屁滚尿流,伏军天荡山,破夏侯德十万精兵,夺得天荡要地,开启了汉中之战的序幕。
然天荡之战之后,玄德兵伐汉中,第一阵定军山之战,仍然是黄忠争得先锋,却要孤身前去,不用副将。也就再没有严颜什么事了了。严颜被派往阆中镇守,代替张飞之职,替换了张飞兵马出阆中,参与到夺取汉中的大战中。
后面还有一句后面还有一句:“原来魏延、张飞得严颜代守阆中,分兵杀来,先得了南郑。”从此,可以说严颜从三国史上,彻底销声匿迹了。当然不仅于正史中,三国演义中也再没有出现他的大名,再没有他建功立业的纪录。
想来严颜镇守巴郡之时,也已经是60多岁的老将。从公元214年,刘备夺得西川。修整四年,至公元218年发起汉中之战,219年夺取汉中,此时严颜可能已经到了七旬年纪。夺取西川之时论功封爵尚有严颜,汉中封王之后诸将嘉爵已经没有了严颜之位。〈或许此时严颜可能还没死,但已经不足以军中建功了〉。两年后刘备继承汉统之时,也没有严颜叙职记录。大概此时严颜已经不在了。
刘备继承汉统第二年,便发动了东征东吴的战争。但是兵马未出之前,张飞因为急于兄仇被部下范疆张达害死。如果此时严颜还在而且同守阆中。以张飞对严颜的尊敬,交往关系密切。严颜定然会加以规劝,张飞也不会犯这种独裁性的错误。即使犯了这种错误,有严颜在军中为副,范疆张达也没有胆行刺,张飞也不会这么窝囊的死去。
只可惜,一切已成过往,历史万般容不得假设。因为张飞的身边没有了严颜,也断送了他自己丢掉了性命。伐吴之功,若有张飞为先锋。即便不能取胜,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了。
唉!天不与刘汉矣!
严颜,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武将,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镇守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擅使硬弓和大刀,有万夫莫敌之勇,是三国时期与黄忠齐名的老当益壮的老年名将。
公元212年,占据益州(今四川)的刘璋慑于北方曹操和汉中张鲁的威胁,遣法正于荆州(今湖北)迎刘备入益州助其一臂之力。严颜表示反对,认为是放出老虎来护卫自己,是引狼入室。证明是其有谋略远见的。
公元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军师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而亡,刘备强攻益州受阻。令张飞、诸葛亮率大军从荆州进兵入川增援,一路进展顺利,皆是大胜。来到江州,遇到老将严颜,时年将近60岁,进攻受阻,就宣称要大肆乱杀百姓,严颜爱民心切,中计被诱骗出城而被活捉。面对张飞怒目,严颜回叱:"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最后张飞相惜敬佩严颜的为人,对他以礼相待后招降之。
歇后语"张飞放严颜—粗中有细",这其实是对张飞的一种称赞。
严颜降了张飞后,为何没有成张飞副将,而是"引为宾客"?反而后来成了黄忠副将?论武力能与黄忠相比吗?应该是不相上下。有一次出征,黄忠请战,刘备要他找副将,严颜主动请缨愿为副将,刘备欣然允之,黄忠也颇为高兴,应该是武功能力得到黄忠认可。否则刘璋也不会任他为一方主将,镇守主要关口。何况严颜老当益壮,为人忠诚,两位老将惺惺相惜,一主一副相得益彰。而严颜败在张飞手下,张飞敬重老将军,也不好在其麾下任其呼唤!
严颜投降后跟着张飞的大军一路向西与刘备会合,为大哥刘备献上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刘备还将自己曾穿戴过的黄金锁子盔甲赐予严颜,封为前将军,以示器重。后作为先锋跟随黄忠征战汉中。
三国里最后一次提到严颜,是让他去镇守巴西,替回那里镇守的张飞和魏延。后面再没有提到他上阵战斗了,应该是病死善终的。
据传在中国有三处严颜墓,分别位于现在的四川的巴中市、篷安县,重庆市的忠县。但具体哪一个是真的,至今难以考证。
谢谢邀请。
依照演义,张飞释放严颜,而后严颜感念张飞之诚归降,协助其一路势如破竹取了西川各处,大出刘备和诸葛亮的意料,之后便被编入后备军,和张飞分手,与黄忠在一起演了最后一出戏码--《定军山》,然后就没然后了,毕竟年纪大了,最后辉煌也就如此了。
至于那些严颜没投降,老死或者听闻刘璋投降而自杀,没有实据,全都注明:推测,可以理解,据说。
因此严颜真实状况,只能等待历史学家给出真正的答案。
个人比较倾向于归降一说,呵呵否则张飞难得赢诸葛亮一回,经典的《定军山》就失去了更大的戏剧性。
了解三国时期人物的去向之谜,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史书《三国志》。
然而史书《三国志》中关于老将严颜的记载非常的少,他没有个人的传记,只是在张飞传中稍微提及了一下。
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史书中关于严颜的记载和演义中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史书中记载严颜被张飞引为宾客,以严颜的能力,如果想要投降,应该是能够在刘备帐下做一个将军的。如果在刘备帐下做将军,那么凭他的地位,在史书《三国志》中应该是有一些个人传记的。
但史书《三国志》除了张飞传中的这些记载,再没有了任何关于严颜的消息,甚至在黄忠传中也并没有提到他和黄忠合作攻取天荡山的文字。
也就是说演义中,严颜给张飞带路之后的事都是杜撰的,按照史书记载,严颜最终应该是没有给刘备效力,要么是死了,要么就是仅作为(张飞的)一般宾客存在。
演义中严颜的戏份比较多,他除了帮助张飞一路攻取到雒城。而且还和老将黄忠合作,解了葭萌关之围,攻下了天荡山,之后顶替张飞镇守阆中。
此后严颜就再没了消息,如果按照演义内容来看,严颜应该是不久后去世了。
证据就是刘备对严颜非常欣赏,不仅将黄金铠甲赠送给了他,后来平定益州之后还封严颜做了前将军。
玄德自领益州牧。其所降文武,尽皆重赏,定拟名爵:严颜为前将军,法正为蜀郡太守,……文武投降官员共六十馀人,并皆擢用。
等到了后来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大封群臣的时候,关羽被封为了前将军,严颜对于刘备来说是有功劳的,即使是后来没有再立新功,他降职的可能性非常小,既然职位被关羽顶替了,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他在此时去世了,这个职位空缺出来了,另外一种是他晋升了。
子刘禅,立为王世子。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 魏延为汉中太守,其馀各拟功勋定爵。
我们看刘备封赏的这些所有大臣当中并没有发现严颜的身影。关羽官位虽然没提,但实际就是前将军的官位。
就是说严颜在刘备晋升汉中王大封群臣之前就去世了,关羽这才做上前将军的位子。
演义正史傻傻分不清楚,“张飞义释严颜”是《三国演义》里的情节,严颜作为一名老将,宁愿战死也不愿投降,最后感动了张飞,被张飞释放,那么严颜在被释放之后去了哪里?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大致内容是刘备进入益州,张飞作为陆军平定蜀中郡县,抵达江州时遇到巴郡太守严颜的顽强抵抗,张飞始终攻克不下,最后用计将严颜骗出,活捉了严颜。
张飞:“我张翼德到此,你怎么还不投降!”
严颜:“你们无义,入侵此地,我们这只有断头的将军,哪来的投降将军。”
张飞:“TND,来人,将这个老匹夫斩头!”
严颜:“斩就斩,干嘛还骂人!”
张飞一看,这货倒也是条汉子,年纪虽大,面临死亡依然面不改色,突然心中有敬佩之意,于是亲自给他松绑,释放严颜,之后还扶他上坐,并低头道歉“刚才脾气有点差,还请老将军勿怪,我也早就听闻老将军是个豪杰。”
这样看来,“张飞义释严颜”可谓是一箭双雕,即赞誉了严颜,又夸奖了张飞,演义里面严颜在投降张飞之后,还让自己手下的那些将士也投降,张飞这才得以迅速进军,之后严颜成了刘备手下仅次于五虎上将的一流大将,协助黄忠,大破曹魏,多次立下战功。果真是“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那么正史里面的严颜真的投降了吗?
对于看演义或者电视剧,人们都认为严颜肯定是投降了,再加上演义以蜀汉为正统,任何投降刘备的都是“好人”,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严颜在正史里没有投降张飞,根据忠州县石宝寨的文字记录,说张飞虽然释放严颜,但是严颜却自己做了断头将军,虽然很多人觉得没必要,其实在古代,尤其是老将,他们宁愿自杀也不会投降,这样自己的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
当然严颜也有可能受了巴曼子将军的影响(巴曼子将军为了平定内乱,请求楚国出兵相助,条件是三个城池,结果事成之后,巴曼子将军并未允诺,他称三城池的子民不愿归属楚国,如果楚国非要兑现,那我只能送去自己的头颅,最后自己自杀,楚国使者将巴曼子将军的头颅带到楚国,楚王一看长叹一声“如此忠臣,惜不忠于我。”之后以上卿之礼厚葬巴曼子)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严颜和张飞对话如下图
从上面可以看出,张飞确实被严颜的气节所动容,也“引为宾客”,但是这段对话里并没有写严颜投降的事,按理来说像严颜这样气节的老将军,肯定是有传记的,然而事实上却没有。
《忠县志·人物》记载,严颜并未投降,益州被攻破后,严颜自刎而亡。根据文天祥的《正气歌》大致也能推断出严颜是不可能投降的,如果真的投降了,文天祥还会歌颂他吗?
严颜字希伯东汉末年巴郡临江人,初仕刘璋后归刘备。建安十七年,刘璋慑于北方曹操威胁,遣法正于荆州迎刘备入益州,严颜认为这是愚蠢举措。刘备进入益州后,诸葛亮率张飞溯江而上攻破江州,生擒严颜。面对张飞的迫降严颜宁死不屈,张飞为其所动便释放严颜,并将其引为宾客,严颜遂投降于刘备。唐贞观八年,朝廷谥严颜为壮烈将军,并追封严颜为忠州刺史。忠州人为了纪念他,将其出生地取名将军溪,所在地名将军村,县城有严颜路、严颜桥、严颜碑等。严颜与黄忠、廖化三人为蜀汉三老将。文天祥《正气歌》道尽历代忠义之士正气,其中四烈臣之首严将军,指的是忠州人严颜。忠州正是得名于严颜和巴蔓子,李世民因为巴严二将军的意怀忠信而赐名忠州。忠县石宝寨记述严颜的文字,张飞义释严颜,严颜并没有投降,成都被破消息传到忠州后自己做断头将军。春秋战国时代小国巴国将军巴曼子,为了平定内乱请楚国出兵帮忙,答应事成后以三城相谢。事成后巴将军却不同意割让城池,巴将军对来讨城的楚国使者说:“我有一个更贵重的东西,请你拿去酬谢楚王吧。”楚使带回去的是巴将军的头。传说巴将军自己把头砍下,血喷三丈余高而身子久久不倒,巴将军就此成了巴蜀永远的英雄。《四川通志》记载:“汉将军严颜墓,在城西蒙外,有庙在墓后。”这里指出严颜墓不在忠州,而在同在四川的巴中。当然巴中和忠州相隔并不远,这个记载有可能是真实的,而在严颜故里忠州乌杨区将军村的将军墓则可能是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