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下滑那么快?
要了解魏国是怎么衰落的,就要先搞清楚魏国是怎么崛起的。春秋后期,原本的春秋五霸全部没落。齐国因为内讧,国力一直都没有什么起色;楚国是因为与吴国的战争,都城被破王陵被刨,导致国力大挫;晋国则是因为被客卿们下克上,国家被一分为三。也就是说在战国初期,没有一个诸侯国特别的出众,各国保持了相对的均衡。
但是因为从春秋到战国,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二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已不复存在,各个大国必须要面对直接竞争的残酷现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各国根据自己的实力,分别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战略规划。
最高级:兼并其他势力,逐步发展壮大,最后称王称霸。在战国早期,还没有诸侯国达到这个层次。
次一级:没有兼并它国的能力,但可以联众抗强,阻止某国独大。楚、齐是老牌大国,属于这一级。
第三级:保境安民,不主动挑事,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主张。韩、赵、魏国都属于这一层次。
最末级:看准一个大国,带股加盟,跟着老大一起混。宋国、鲁国、郑国等小国就奉行这种生存之道。
在各自又发展了十多年后,魏国率先通过变法脱颖而出。为什么魏国会变法?因为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如不能自强,就只能沦落到郑国或者宋国的层次。再加上当时的魏文侯是一个有勃勃雄心的明君。在他的主导下,魏国以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任用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于是魏国百业兴荣,进入了国势上升期。
既然国力增强,那就得对外扩张了。魏武侯早期,魏国上下君臣一心,对自己还有比较理智的认识。知道自己实力虽强,但要是从第三级直接跳到第一级还有点困难。所以魏国在扩张领土前,先对外搞了一圈外交攻势,把诸侯国都哄好了,才敢集中力量胖揍了一个国家,于是秦国就成了魏国展示变法成果的牺牲品。
公元前413 年,魏国朝西边的秦国动武,用了五年时间拿下了秦国河西之地,导致秦国不得不退回到洛水以西防守。攻秦的巨大胜利,让魏国上下有一点志得意满了。觉得诸侯国不过如此嘛!因此魏国跳过了外交斡旋这一步,直接朝周边国家动武。
先是由乐毅的祖先乐羊领军,直接经过赵国的领土将中山国给灭亡了,惹得赵国对其敢怒不敢言。公元前404 年,魏国又对东边的齐国用兵,将齐国打得鸡飞狗跳,气的齐国对魏国是又气又怕。公元前375 年,魏国通过讨伐楚国从而占领了鲁阳之地。
这一系列的东征西讨,春秋时代的传统三大国——秦国、齐国、楚国挨个被魏国揍了一遍。短短三十年,魏国通过铁血扩张,隐然有冲上最高一级,大有称王称霸的野心了。
那么被魏国胖揍的诸侯国怎么看魏国呢?就好比在一辆公交车上,一群老实人看着一个满身纹身的古惑仔一样。大家的共识是:现在惹不起、稍后的找机会弄死他!因此魏国就成了继吴、越之后,又一个被各大诸侯国视为公敌的国家了。
公元前357 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了一些地盘。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因为卫国是魏国的小弟。魏国派兵包围赵都邯郸,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楚国装怂,不敢去;齐国在一通辩论之后取得公识:分兵一路向南攻打魏国的襄陵,然后等魏军攻破邯郸后,再去救赵国。这样既救了赵国,又同时让魏、赵两国杀的两败俱伤,齐国从中得利。
按照这个计划,齐军在桂陵伏击魏军,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魏军受此大挫败,诸国纷纷杀鸡宰羊庆祝,于是痛打落水狗的行动开始。首先是楚国,一开始还不敢来,看到魏军败了也敢出兵了;紧接着是宋国和卫国两个跟班,眼瞅着魏国失利,便投靠了齐国,三国组成联军对襄陵展开猛攻。看见没?连卫国这种魏国的小弟也瞬间背叛了。可见魏国有多招人烦!这还没完呢,秦国见魏国被群殴,也发兵攻打魏国,在元里大败魏军,并占领少梁;同时派公孙壮伐韩,深入韩地,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魏国这一下真的是四面楚歌,被六国联军群殴。
不过魏国毕竟是当时第一强国,魏军在被群殴后并没有乱,而是稳住阵脚,先攻破赵都迫使赵国结城下之盟。然后联合韩国(因为秦国打韩国),组成魏韩联军大败齐、卫、宋三国联军,迫使齐国和楚国求和,挽回了危局。在陆续与东方各国结盟讲和后,魏国调集军队向秦国反击,大败秦军,逼迫秦孝公被请和,并归还了所有侵占的魏地。
从这一次诸国群殴,差点打的魏国亡国就可以看出,魏国的地理环境真的很糟糕,同时魏国的外交水平也真的很差劲。魏军能反败为胜挽回败局,完全是仗着变法的成果,调动能力比别国强,而打赢的。但若是别国也变法呢?这个差距还能有多大?
六年之后,魏国的国力稍稍恢复。魏惠王又开始嘚瑟了,他召开诸侯大会,想自立为王。结果大国都不给面子,一个都没来。齐国和楚国不来,魏国惹不起。但韩国也没参加,这就让魏惠王发飙了。于是魏国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再次故技重施,让魏国和韩国先撕咬一阵,然后再出兵救韩。结果还是如十年前一样,魏军在马陵到遭埋伏,全军覆没,主帅庞涓自刎而死。
这一下,秦国高兴了!秦军在魏国兵力匮乏的情况下,猛攻河西之地,大败魏军,商鞅这厮还诱俘了魏国主将公子卬。虽然手段有点龌龊了,但效果很明显。魏军损兵两万多人,原本就缺兵少将,这一下更是捉襟见肘了。两年之后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他虽然杀了商鞅,但仍然重用魏人公孙衍。秦军继续向魏国进攻,经过两年激战,全歼魏军,斩首八万。魏国被迫于次年将河西郡归还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而魏国也一蹶不振。
那么马陵之战后,魏国为什么会滑落的那么迅速呢?我觉得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魏国近乎于白痴的外交政策。一个四战之地,毫无战略缓冲区的国家。居然还敢盲目扩张,以致惹怒众国,遭到群殴。当魏国痛打别国时,通常都有第三国会救援;而当魏国被痛打时,往往没有国家会救它。国力再强也禁不住多国跟它打车轮战,衰落也是必然的了。
第二、人才流失严重。魏国的崛起靠的是人才辅政,衰落也是因为不重视人才!公孙衍、吴起、商鞅、孙膑,以及后来的张仪、范雎,这些都是魏国的人才,结果一个都没留住,都跑到别国去效力了。这种此消彼长,就使得魏国其实并没有退步,它只是原地踏步,被赶超了而已。
第三、国内腐败,君主水平不行。这一点不解释,理解人才为啥要往秦国跑就知道了。
第四、魏国的变法不够彻底。魏国变法的重点只是放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在最关键的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术。这就导致魏国的崛起,就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段时间内可以迅速回血回蓝,但是当药效过后,就变成原样了。也就是说魏国的变法并没有形成制度,换上一个昏君加一群奸臣,立马玩完。
当然了,魏国的一蹶不振,也给了秦国出关夺取天下的实力。没有魏国的挡道,秦人第一次实现了东出函谷征天下的梦想。从此之后,山东六国便暴露在秦国的铁拳之下。
春秋霸主晋国的最后一任正卿,是魏文侯魏斯。当初晋国六卿争权,中行氏、范氏先后被灭,智氏趁机坐大。后来,赵氏、韩氏、魏氏三家联合,又灭了智氏满门,智氏土地也被三家瓜分。
赵氏夺到的土地最多,韩氏也干的不赖,只有魏氏只得到了晋国西南角安邑一带的土地,势力相对弱小。但是魏氏并非毫无所得,因为在赵襄子之后,魏氏的魏斯做了正卿。
魏斯做了正卿后,发现晋国的土地已经被三家瓜分完了,魏氏如果想要新拓展土地就得要对韩氏、赵氏下手。可是,韩氏因为“赵氏孤儿”的故事,一直为赵氏所看重。这样一来,魏氏在晋国内部获得土地就难上加难了。
当时已经是春秋末期,天下正是大变未变之时。魏斯招来了大批贤才,还把当时还活着的名儒大家子夏都给请到了魏国,还恭敬地执行师礼。子夏在西河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不仅对秦国、楚国、赵国这些外族文化占上风的国家的怀化作用十分显著,而且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中的文化宗主国。
在这样的国策下,众多士人纷纷入魏,魏国就此形成了“西河学派”。在这个学派的影响下,魏国一时间人才济济,变化更制,国力率先强大起来。
由于魏斯的便国不法古,大力提拔这些这些出身小贵族、平民的士人,甚至连之前的戎人也在启用之列,使得魏国吏治清明。官僚集团开始取代世族政治,开始在魏国的政坛上大放异彩。
(三晋联军征战四方)
魏文侯以后,魏国的大臣结构由于魏文侯对鬼谷学派和西河学派的融合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儒家段干木及得到其真传弟子的教授下,魏国的公室贵族出现了大批的人才,如公叔痤、公子昂,成为魏国高级官员的一个主要群体。
魏国大臣的另一个集团则是受鬼谷文化影响出身平民的人,其中以公孙衍和庞涓为代表的西河出身的很多。
魏国正是凭借着这些士人的努力,才在战国前期,一改往日温和的形象,屡屡向外扩展到土地。韩、赵两国势力强大,魏国惹不起,而中原一带小国林立,彼此休戚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魏国就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了西陲的秦国。虽然秦人奋起抗争,但是秦国的河西之地还是被魏国给夺去了。
一方面是由于强大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魏文侯把魏国变成了中原各国的文化中心。可是,魏国原本受卫国的鬼谷文化影响很大,如今又以儒家文化正统自居,两个学派互相影响,也互相竞争,最终在政坛上掀起了党争,甚至魏斯在位时就已经发生了。
魏国通过西河学派的建设,以及对河西之地的经营,使得魏国的国势陡然增强,在三晋内部开会时,魏国居于主位也终于是实至名归。在夺取西河后,魏国甚至有余力越过赵国攻灭了中山国。公元前396年,魏斯去世,享年80岁。他做了50年的侯,谥号文侯,此时魏国已经达到了鼎盛。
魏国太子击即位,是为魏武侯。在魏武侯在位的26年间,为把魏国的势力扩展到中原一带,魏国携三晋联盟,接连与秦国、郑国、楚国、齐国、赵国发动战争,并成功地将楚国的势力驱逐出了黄河流域。楚悼王第一次谋划争霸中原,迎头遇到了三晋联军,被打的丢盔弃甲,失地四百里。魏国在楚国故地以大梁为中心建立了魏国的中原势力,威胁着齐国、楚国、赵国。此时,魏国的土地从山东一直延伸到陕西,绵延达2000余里,成为战国第一强国。
(魏国鼎盛期疆域)
可是,魏国虽然土地变得更广阔,可是在外交上却乏善可陈。因为三晋联军总是打中原,得到的土地都被魏国、韩国给瓜分了,赵国得到的很少,赵国心里不平衡。连韩国都可以把郑国当做扩张对象,难道赵国只能与游牧民族为伍?
所以赵国就把黄河边上的卫国当做了扩张方向。赵国的这个意图,与魏国独霸中原的战略产生了矛盾,卫国立刻抱住了魏国的大腿,请求魏国出兵救援。因此,魏武侯就派遣大军击败了赵国。赵国不甘心失败,向楚国、秦国求救。楚国卷土重来,袭击魏国后背,秦国也在关中平原发动反击。一时间,魏国处于被四面围攻的不利局面。好在魏国家底厚实,在这种局面下,仍然能勉强过关。但是打了几年下来,盘点一下,魏国除了损失大量的军费外,中山国也给丢了,可谓是毫无所得,同时三晋联盟也被破坏了。
后来,虽然魏武侯又上赶着跟赵国讲和,赵国也同意了,继续维持着三晋联盟,但是已经是貌合神离了。
这种局面的最终后果,就是到魏武侯去世时,魏国发生公子争立事件时,韩国、赵国趁势出兵,干涉魏国内政,还把齐国拉来助阵。魏国的新国君魏惠王被包围在浊泽,眼看不支,在军阵外的三国联军在商量着怎么瓜分魏国土地。齐国本来是弱国,不敢趟浑水太深,就打道回府。韩国想分裂魏国,使得魏国不至于太强大,而赵国希望灭魏国分其土地。两家争执不下,结果韩国也撤兵走了。魏惠王抓住战机,转败为胜,击败了赵国。
魏惠王做了国君后,也是励精图治,实行政治改革,推行“尽地力之教”,奖励垦殖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魏惠王还因地制宜,主张“善平籴,即丰年向农民多征粮食以储谷,作为荒年调剂之年)到魏国的,《孟子·梁惠王》记载了当时会见谈话的情况。
(刚愎自用的魏惠王)
浊泽之战后,魏国一直想办法再次收拾三晋联盟,不过韩国、赵国都不太认可魏国的老大地位了。因此魏惠王在即位8年后,即公元前362年发动了浍北之战,击败了韩国、赵国,重新树立起在三晋的领头羊位置。
不过秦献公此时接连发起河西战役,曾在公元前364年的石门之战中斩杀魏国士卒6万人。魏国为了复仇,这次在浍北之战后再次发起对秦国的攻势。结果,魏国大败,连主将公孙痤都被俘虏。当然秦国也是惨胜,秦献公受伤,很快病死。秦国新君嬴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同年,公孙痤病死,魏惠王不受公孙鞅,卫鞅入秦。秦国开始实行变法。
2年后,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这可能就是沿洛水筑的长城,公元前352年又进一步扩建。这条长城的修筑,显示出魏国对秦国已采取守势,以防御为主了。
又过了2年,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的国君都到魏国去朝见魏惠王,继文侯、武侯之后,魏惠王又成为诸侯的领袖了。不过赵国不爽魏国很久了,就是不服从魏国的调令。魏惠王失了面子,因此记恨在心。在公元前354年,借口卫国之事,出兵8万,攻打邯郸。赵国士兵虽然单兵战斗力不输于魏武卒,但是大规模会战,庞涓是世之名将,赵国不敌,求救齐国。于是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桂陵之战”,魏国损失八万精锐,庞涓仅以身免,还有说法称庞涓被活捉后来又被放归。
这次战争虽然伤及了魏国的元气,但是魏国家底厚,还能承受得起,甚至魏惠王都没有追究庞涓的责任,还让庞涓继续带兵。可能魏惠王也明白庞涓之所以轻兵冒进,是因为国王的命令太急迫了。当然,孙膑的示弱之计才是根本所在。
魏国的报复重锤很快就让齐国叫苦不迭,求和于魏,继续做魏国的小弟。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听从卫鞅的游说,去侯称王。同时,魏惠王还召集了逢泽之会,邀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会盟,尔后同朝见周天子。逢泽之会这次又遭到了韩国等大国的抵制,于是韩魏翻脸。公元前342年,魏国向韩进攻。韩向齐求救。同年,齐、魏军 大战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魏军大败,主帅庞涓身亡,太子申被俘。
(庞涓与孙膑)
魏武卒十万没于此战,其他国家眼看魏国老虎被拔了牙,不待他长出新牙,不约而同地对魏国发动了车轮战,一时间,魏国国境内刀兵四起,遍地狼烟。魏国受齐、秦、赵三国三面进攻。公元前340年,魏、秦再次交战,魏军又大败,主帅公子卬中计被俘。不久,魏国彻底放弃了安邑,徙都大梁。
魏惠王由于在秦、齐等国夹击中不断惨败,于前334年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率韩国等小国国君赴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朝见齐威王,同时齐威王亦承认魏惠王的王号。魏、齐接近,使齐停止了进攻,但秦国以魏为“腹心疾”,还是不断攻魏。
公元前330年,秦军败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南),迫使魏惠王献出河西之地。公元前329年,秦军又攻占魏国的汾阴、皮氏、焦、曲沃等地。为了联合他国抗秦,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韩威侯相会于巫沙,并尊韩威侯为王 ,同年,他又与韩宣惠王并带太子入朝于赵。
从公元前342年魏国痛失国之精锐开始,一直到公元前328年,14年间,魏国被周变国家围殴,无岁不战。魏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依赖魏武卒,可是魏武卒的训练和养成都需要时间。魏国长时间被其他国家攻打,损兵折将,割地赔款,已经没有了多余的土地和财富再次培养、训练出一支魏武卒大军了。尤其是秦国接连发动的攻势,使得魏国周边国家不在畏惧魏国的报复,纷纷痛打落水狗。
魏国的霸业由此一去不返。
魏国为什么在马陵之战后的实力下降那么快呢?
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魏国失去了人才高地的优势。由于魏国公族在西河学派中的不断成长,他们开始排挤平民官僚集团,党争使得吴起奔楚,商鞅入秦,魏国逐渐又走回了世族政治的老路。与此同时,其他国家都发现了魏文侯的改革路子,纷纷效法,其他国家争相邀请魏国才俊前往谋职高就。以前都说是楚材晋用,现在轮到魏国的才俊,周边各国都在用了。
后来,魏国的西河学派衰败了,齐国的稷下学宫成为了战国中期的最有影响力的官办高等学府,齐国因此夺取了魏国的文化宗主国的地位,各国才俊纷纷前往齐国,齐国也因此成为了战国中期的强大国家。
(魏国失去了文化宗主国的地位)
2,魏国外交失策。地处四战之地,却一味恃强凌弱,惹翻了众多邻居。魏国的地缘环境犹如一战、二战中的德国,虽然实力强大,却天然地缘劣势。魏国前期为了三晋联盟,扩张方向一直摇摆不定,为此魏国土地竟有很多飞地。魏国的浪战,耗费了国力,也使得魏国成为周边国家都欲除之而后快的威胁。魏文侯时期,魏国坚持三晋一体的联盟,为此甚至主动把一些利益让给赵国。魏武侯时,却接连教育赵国做人,逼迫赵国接连秦国、齐国、楚国形成四家同盟,夹攻魏国。魏国虽然勉强应战,却是四处流血,遍体鳞伤。
3,魏国发展方向错误。魏惠王时迁都大梁,将中原地区作为魏国的核心统治区,这使得楚国、齐国、赵国都对魏国的用心感到很大担忧。魏国为此不断与三国开战,陷入了中原的是非圈子里,空耗国力,因而对秦国防范不足,导致秦国不断攻陷魏国河西土地。魏国在秦国的攻击下损兵折将,国土日蹙,国事日非。如果魏国能够并敌一向,不管是秦、赵,先灭其中一国,以此为根据,魏国也断然不会如此被动。
4,魏国兵制是职业特种兵,对国家财力要求甚巨,魏国也没有建立预备役制度,导致魏国在经受一两次惨败后,已经无力再快速组织起一支机动兵团。魏国国门四开,无力守护,不得不放弃霸道的做法,转而采用合纵、连横之法。魏国在起初,国力强大,占据中原,四出征战天下,犹如项羽选择立都彭城一样的考量。在丧失了绝对优势的国力后,魏国已经无法再以四战之地的区位劣势地缘维持强势地位了。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大魏从一个颇有一统天下潜质的霸权国家沦落为一个二流强国,只能成为战国新秀纵横捭阖的旁观者。在伊阙之战后,魏国耗尽国力,攒下的魏武卒最后仅存的12万精锐,被白起屠灭,魏国彻底失去了再次崛起的可能,甚至不得不朝拜秦国以求万全。想文侯一生功业,竟如此凄凉下场,难道不值得人们引以为鉴吗?虽然有信陵君的奋力一搏,魏国终于失去了睥睨天下的霸气。当公元前225年秦国的铁骑围攻大梁,在爱狗如命的魏王假的嗟叹声中,魏国霸业终于落下了帷幕。
魏国实力,一定会下滑得非常快。
一个原因是四战之地。
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这还怎么玩?除了赵国发育晚、相对弱,其他三个都不是善茬。齐国、秦国和楚国,是能够实现天下统一的唯三战国。夹在这三个家伙中间,只能说魏国生错了地方。
一个原因是高调开局。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硬是把魏国打造成三晋盟主、国际霸主。所以,魏国开局即高光。但高光之后呢?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盛极则衰,魏国只能快速衰落。
一个原因是竞争激烈。春秋竞争,属于比赛踢正步的行为艺术,目的是当大哥。战国竞争,属于要你命三千的结果正义,目的是当爸爸。除非蠢得不会玩,否则,全是直来直去耍流氓。
所以,魏国只能在高调开局后快速滑落。而且,春秋小霸郑国,早就做了历史预演。虽然大家都在逐鹿中原,但谁在中原谁先死。因为你肯定是被人围追堵截的“鹿”。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魏国君主正式从大夫升级为诸侯。这个“晋大夫魏斯”,就是魏文侯。
这是三家分晋的法理时间,升级为诸侯才算把晋国分了。但是,事实上分晋,要向前推到公元前453年,这一年,韩赵魏三家灭了晋国顶级权阀智氏一家;而彻底上分晋,要向后推到公元前376年,这一年,韩赵魏三家废了晋静公,并将其迁至端氏(今山西省沁水县)。所以,三家分晋,姑且就取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403年这个时间段。
那三家分晋之后,谁最强?
魏国最强。但不是因为魏国地盘大、人口多,而是因为魏文侯魏斯能力强、威望高。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迅速进入高光时刻。
首先说威望高。
三家虽然分晋,但三晋同源,都是曾经的晋国大夫。所以,这三家或三国的关系就不会太差。面对国际事务,三晋同盟就是立场。出去打仗,三晋一起出兵;组织会盟,三晋意见一致。之前组织一场国际会议,晋国只占一票;但现在组织一场国际会议,三晋要占三票。于是,三晋同盟在某种程度上就实现了1/3+1/3+1/3>1的效果。
所以,三家分晋之后,秦国非但没有收益,反而第一个倒霉。
分晋之前,秦晋之间各种冤冤相报。但晋国拳头硬、胳膊粗。于是,晋国把秦国压得喘不过气来。分晋之后,秦与三晋各种冤冤相报。但三晋的拳头更硬、胳膊更粗。甚至不用三晋出手,一个魏国就能把秦国打得跪地求饶。当然,比秦国更倒霉的,是郑国。这家伙直接被韩国玩到灭国。而比郑国更倒霉的是中山国,魏国灭它一波;赵国又灭它一波。
但是,三晋同盟需要一个前提。三晋中必须要出一个带头大哥做话事人。三个家伙谁也不服谁,然后互相内耗,那肯定不是1/3+1/3+1/3>1,而是1/3+1/3+1/3<1。而三家分晋之后,大哥马上出现。甚至也可以说,法理上三家分晋以前,即公元前403年以前,这个大哥已经出现,就是魏文侯。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时候是公元前403年。三晋第一代掌门人分别是魏斯、赵籍和韩虔。
赵籍,也就是赵烈侯,当侯不过三年就死了,时间是公元前400年。韩虔,也就是韩景侯,当侯不过三年也死了,时间也是公元前400年。而魏斯,魏文侯呢?这家伙到公元前396年才死。虽然仅比韩赵两家的首任掌门多当了四年诸侯,但这就够了,魏国获得了先发优势。在高度竞争的情境下,先发优势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在宗法时代,魏文侯相当于占了辈分优势。魏国刚出江湖就比别人长了一个辈分。在魏文侯面前,韩赵两国君主都不是叫大哥的“谦卑”,而是要叫叔叔的“卑怯”。所以,魏文侯就是当然不让的三晋话事人。而有了无可争议的话事人,三晋同盟不仅可以精诚团结,而且可以出去欺负人。
其次说能力强。
三晋就是三个PLAYER,也就是三个博弈参与者。博弈总要找到一个聚焦点。当时的这个聚焦点,就是魏文侯。有了魏文侯这个聚焦点,三晋也就形成了同盟的暂时终局。但是,如果同盟大哥能力差、不服众,那这个聚焦点也无法成立,只能重新确定。而重新确定的过程,就是三晋相斗,而不是三晋同盟。
但问题是魏文侯这个大哥,相当成功。在魏国国内,锐意改革;在三晋同盟,温情脉脉;在列国竞争,所向披靡。而且,在法理分晋以前,就已经显现出来。
在宗法时代,就没有礼贤下士一说,而全是任人唯亲。但是,魏文侯却笼络了卜子夏、段干木等大批儒家学者,同时还收获了谋臣李克和悍将吴起。
卜子夏和段干木这些人,算是帝师类的标签人物,名望重于实干。通俗点儿说就徒有其名却难副其实。但是,徒有其名的这个名,却可以给魏文侯脸上贴金。
魏文侯礼贤下士,向贤士请教治国治家之道,那魏文侯是什么?必须是明君明主公。而有明君掌舵,那魏国就必须是强国、大国和霸主之国。而其他人也就只能敬仰敬仰再敬仰,接下来便是服从服从再服从。魏国的霸主人设,也就立了起来。
李克和吴起这两个人中,吴起最有名。因为就是吴起打造了魏国的最强战队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这个战绩更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但是,吴起的名声要多坏有多坏。一个杀妻求将的人设,放在当时,就没人敢用。但魏文侯敢用。这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别人做不到的,但魏文侯能做到。
但是,论功绩,吴起却要往后排。魏武卒战无不胜,但打造魏武卒是要花钱的。那钱从哪来?对外扩张、以战养战,这太遥远。所以,只能对内改革、内部挖潜。魏国必须经历一番改革,才能打造出最强军队魏武卒,也才能支撑魏武卒吊打四方诸侯。所以,吴起之前,至少也是同时,魏国需要一个改革家。
李克,也就是李悝。这家伙就是魏国的改革家。啥叫改革家?商鞅从魏国跑到秦国搞变法,随身带的一本书,就是李克的《法经》。所以,法家往源头追,就不能追到商鞅,而要追到李克。战国变法,最早的也不是秦国,而是魏国。魏国变法的时间,是在魏文侯时期。李悝变法,掀翻了宗法制的旧秩序、创立了集权制的新秩序。魏国相当于第一个搞了制度创新。这之后,是不是有吴起、是不是有魏武卒,统统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国已经完成了内部挖潜和资源整合,拉出去打仗,一定见谁灭谁。
所以,魏国刚刚升级为诸侯,就是商鞅变法领政加白起吊打诸侯的牌面。人家魏文侯领导下的魏国,不仅人设好、有其名,而且真能打、有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战国霸主。而这就是魏国的开局,要多高光有多高光。
但是,魏文侯之后,魏国实力马上下滑。那是不是因为马陵之战呢?马陵之战只是魏国实力下滑曲线上的一个点,这个点之前已经下滑,这个点以后加速下滑。
魏国实力下滑的起点,应该锁定在公元前390年。
“秦晋战于武城,齐伐魏、取襄阳”。之所以这一年是魏国实力下滑的起点,一是因为压不住西面的秦国,秦国死磕河西之地;二是因为抗不住东面的齐国,齐国开始疯狂压制魏国。
这两件事不仅具有同时性,都发生在公元前390年,而且具有共因性,皆缘于公元前391年的晋楚之战。公元前391年,韩赵魏三晋同盟南下吊打楚国。楚国扛不住,只能向齐国和秦国求援。于是,秦国发动了武城之战,齐国发动了襄阳之战。
这时候,虽然三晋还是同盟,但魏国的地理短板已经暴露出来。楚、齐、秦三国同时出招,魏国扛不住,三晋同盟也扛不住。
魏国实力再一个下滑点,是公元前369年三晋浊泽之战。
这时候,魏国不仅当不了三晋同盟的老大,而且也很难说再当什么国际霸主。甚至,有没有三晋同盟,都不好说。
魏武侯的开局,非常好。因为魏文侯打下的底子足够硬。但这里面有两个隐忧:一是四战之地的弱点已经暴露;二是李悝去世、吴起出走,人才开始凋零。而这两个隐忧,仅是直接而可见的。间接而难见的则是魏国的江湖地位在下降。以前韩赵要叫魏国叔叔,现在韩赵只能叫魏国大哥。那如果大哥死了呢?不仅要叫魏国侄子,而且还要干预魏国内政。
魏武侯死后,按自然顺位,应该是魏罃继位,即魏惠王。但是,韩赵两国竟发兵拥立公中缓继位。于是,三晋同盟变成了三晋相斗,韩赵两国大军在浊泽之战大破魏军,随即包围魏国国都。
这时候,魏国的江湖地位不仅岌岌可危,而且成了待宰羔羊。但是,韩魏两国的操作太骚,魏惠王魏罃赢得太侥幸。
韩国张弓、赵国搭箭,魏国成了飞不动的大雁,只能等着韩魏射杀蚕食。但是,大雁还没射下来,韩赵却因为怎么吃雁不欢而散。
赵国的意思是杀了魏罃,拥立公中缓,然后能要多少好处就要多少好处。韩国的意思是把魏国一分为二,一半给魏罃、一半给公中缓。这样的话,三晋就变成四晋,而韩赵是叔叔、两魏是侄子,以后想怎么欺负魏国就怎么欺负魏国。
这就相当于赵国清蒸、韩国要红烧。关键是韩赵这两个家伙死活也说不到一起去。既然吃法不能统一,那索性不吃。于是,韩国直接退兵。你赵国自己打,打完之后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我们韩国不玩了。赵国一看韩国不玩了,自己一个人玩也没啥意思,于是也退兵了。之后,魏惠王杀掉公中缓,正式继位。
虽然魏国没被韩魏切割蚕食,但已经无力成为三晋盟主,更遑论领导三晋参与列国竞争。而接下来,比这更可怕的事情也出现了。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石门之战,秦国不仅打败三晋之师,而且斩首六万。关键是斩首六万。这说明秦国开始计件提成地砍人头。打仗不玩兵法,改完KPI考核。以后我们秦国打仗,就不在意是不是打胜,也不在意是不是拔城,只在意杀你多少人,就是要消灭掉你的有生力量。
所以,尚首功这件事,不是商鞅到了秦国发明的,而是秦国自己发明的。
楚宋泓水之战,楚国耍流氓,不跟宋国比赛踢正步,而是不择手段就要赢。只要能打赢,我楚国才不管什么“不杀黄口,不获二毛”。秦晋石门之战,秦国更变态,推塔爆水晶不算本事,关键是要收割人头、
魏国的对手突然这么玩,那接下来的日子只能要多悲惨有多悲惨。
所以,不用等到商鞅变法,在石门之战,魏国就已经干不过秦国。干不过秦国的结果,就是河西之地被蚕食,魏国失去唯一天险。
而等到商鞅变法,秦国的尚首功KPI考核正式升级为军功爵位制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到这个时候,魏国的战略也就只剩下一个选择方向,即向东发展。
不是还有南面吗?南面是楚国。这家伙耍流氓的时间比秦国还早,所以南面更没戏。但是,东面就好惹吗?东面还有一个齐国。
如果魏惠王是个守城之主,那魏国的实力还可能慢一点儿滑落。但魏惠王偏不是。这家伙的人生座右铭就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如果再加上一句,那就是“怎么作死怎么折腾”。
到了魏惠王时代,三晋同盟已经变成了三晋内斗。内斗往往比外患激烈。所以,最盼着魏国倒霉的,反倒不是秦、齐、楚这些国家,而是韩赵。
赵国太直,韩国太奸。如果浊泽之战按韩国的吃法,魏国早被肢解为两个了,一个让赵国清蒸、一个让韩国红烧,这多香?赵国脑子不转弯,死活不同意。但赵国肯定后悔了。
原因就是魏文侯打下的家底太硬。魏惠王搞定内部之后,魏国的实力仍旧是三晋一哥、山东一霸。虽然搞不定秦国,但搞定韩国、赵国,啥问题都没有。但三晋同盟已经瓦解。所以,魏国实力越强,韩赵就越害怕。
要说打仗,大家肯定能摇多少人就摇多少人。但有两个家伙例外,一个是楚国、一个是秦国。这两个家伙就喜欢单挑,要么我单挑你一个、要么我单挑你一群。赵国肯定没有秦楚生猛,所以一定要摇人。
公元前356年,赵国在平陆召集会盟,齐国、宋国都来了,之后又在阿地与燕国会盟。赵、齐、宋、燕,这就形成了一个同盟。那这个同盟准备干啥?肯定要干魏国。率先拿出来开刀的,就是魏国小弟卫国。
为什么要干卫国?
赵国北面是燕国和草原、东面是齐国,南面是韩国和魏国、西面是秦国。这个牌面也是要多糟心有多糟心。放眼望去,一个能让自己兼并的国家都没有。而不去兼并别人,那就只能等着被别人兼并。但是齐魏之间的卫国,还是可以搞一搞的。不是还有中山国吗?当时还吃不下,一是实力不允许、二是齐国不允许。
所以,搞完外交关系之后,赵国就对卫国动手。但是,卫国是魏国的小弟。所以,魏惠王一定不能惯着赵国。
然后,魏国玩了一个围赵救卫。你不是要打我家小弟卫国吗?那我就打你家邯郸,看你还怎么打。所以,围魏救赵的原创版权,不是孙膑和齐国,而是庞涓和魏国的围赵救卫。
国都被围,赵国赶紧摇人。于是,也就有了围魏救赵桂陵之战。你魏国可以围赵救卫,那我齐国自可以围魏救赵。桂陵之战,齐国打得相当漂亮,不仅解除了赵国的围,而且打疼了魏国。
但是,盟友赵国的围,并没有解。因为魏国拿下了赵国邯郸。实际而言,围魏救赵是一步非常不成功的烂棋。而且,田忌和孙膑也没能歼灭魏国的主力部队,仅是打败了魏国的先头部队。简单说,桂陵之战前后,魏国还能打,而且完全有实力与齐国开展一场超级大国间的军事较量。
但是,大国较量,不能只看战场,还要看外交。恰在此时,宋国、卫国集体站队赵国和齐国,一起跟魏国翻脸。同时,楚国这个流氓专业户,也跳出来浑水摸鱼,攻占魏国南部疆域。邯郸被围的时候,赵国也向楚国派了求援使者。所以,魏国实力下滑,到现在还不是不能打,而是江湖地位在下降。
浊泽之战的时候,魏国在三晋的地位下降,没法再当三晋的话事人;桂陵之战的时候,魏国在山东的地位下降,连小弟都跟自己直接翻脸了。
但是,魏国也不是一个朋友都没有。这时候,还有韩国。韩国出兵,在襄陵击败诸侯联军,相当于帮魏国扛了一下。
楚国本来就是浑水摸鱼的,所以不想没完没了的打。齐国的确想压制魏国,但也不想为了赵国出力太多。于是,大家商量一下,也就各自罢兵。
所以,公元前354年到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算是魏国实力下滑的一个点。但这个点仅具有标志意义,却不能说明太多。首先赵国国都邯郸被魏国拿下,魏国实力不容小觑;其次齐楚两个超级大国也不敢死磕魏国,魏国绝对不好欺负。但是,魏国的江湖地位肯定下降了,简单说就是没朋友。
三晋里面,最鸡贼的就是韩国。为啥韩国要帮魏国?跟申不害有一定的关系。申不害正在韩国搞变法。其对当时局势的解读是:魏国早晚衰落,而且衰落的魏国对韩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为了让魏国快速衰落,那韩国就该采取捧杀之策,就是伏低做小当小弟,然后哄着魏国飘飘然地去作死。之后,韩国对于强大秦国也是这个套路。韩国从生到死就一直在耍鸡贼。无奈时运不济,谋划要多歹毒有多歹毒,却鲜能落地生效。
没多久,韩国就该哭了,因为魏国开始打韩国。
桂陵之战,魏国仅是江湖地位动摇,实力仍旧超强。但魏惠王开始作死了。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组织逢泽会盟,决定正式称王。这就是典型的放飞自我。但是,各个小诸侯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魏国放飞自我,不仅不敢批评,而且还要派使者赴会。同时,秦国也突然变乖,也派使者来了。所以,魏惠王更加放飞自我,然后就只能更作死。
但是,逢泽会盟的时候,齐国没来,韩国也没来。齐国不来,很正常。你魏国称王当爸爸,我们齐国不去揍你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派人。而韩国不来,就说不过去了。
不是说好要示弱结好魏国吗?韩国怎么不听话了?
王是天子一级,侯是诸侯一级。在宗法制下,王是大宗、侯是小宗。所以,魏国称王就相当于要当全天下诸侯的爸爸。本来三家是兄弟,你魏国突然要当爸爸,韩国再怎么伏低做小,也没法再低再小了。所以,韩国死活不来。
你不来恭祝我当爸爸,那我就揍你。魏惠王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于是,公元前343年,爆发了围魏救韩马陵之战。
这一战,魏国吃了大亏。首先主力军团被歼灭;其次太子申被齐国抓了俘虏;第三大将庞涓战死。
马陵之战后,魏国实力还要继续下滑。但是,这之后的下滑原因已经跟山东诸国没啥关系了,而是跟秦国有关。而且,在这之前,秦国的事实威胁已经悄然而至。
在桂陵之战后,魏国最该提防的就是秦国。但是,魏惠王的操作太骚,只想着挽回江湖地位,却没能对秦国投以足够关注。
桂陵之战后,魏国占领了韩国首都邯郸。但是,公元前351年,魏国与赵国结盟,直接把邯郸还给了赵国。这是什么操作?魏惠王脑子进水了吗?
原因是“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结果是“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秦国突然冲出来暴揍魏国了。所以,魏国只能赶紧结好赵国,稳定东方局势,然后专心对秦。但是,赵国呢?为啥没有联盟秦国,暴揍魏国?
楚国从来不给力,这家伙只想浑水摸鱼。齐国操作太骚,这家伙也不想真出力。但是,秦国可是真刀真枪地要揍魏国的。这时候,赵国联盟秦国,不仅可以抢回邯郸,甚至还能打到魏国叫爸爸。那赵国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原因就是秦国的操作更骚。就在公元前351年的时候,打完魏国固陵的秦国,接着又攻打赵国的北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赵国也只能赶紧跟魏国结盟,然后三晋一致对秦。
所以,桂陵之战后,魏惠王但凡脑子清醒一点儿,也该把注意力转移到秦国。而韩赵两国更不该跟魏国明争暗斗,也该把注意力转移到秦国。
但是,时间线太长。从桂陵之战到马陵之战,足足有十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再正确的谋划也比不上可见的利益和眼前的仇恨。所以,三晋必须内斗,有个强大的魏国在,韩赵就不能踏实;而魏国也必须称王,不称王怎么挽回江湖地位?
此后,秦国吊打魏国,魏国遭遇了至暗时刻。而且,这个至暗时刻一直持续到灭国,简直太过煎熬。但是,倒霉的只有魏国吗?三晋一起倒霉,韩赵两国跟着魏国一起遭殃。所以,魏国衰落就是三晋衰落,而三晋衰落就是山东衰落。
第一是,马陵之战齐对魏国,打击很大
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率先进行变法,然后富国强兵,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在魏武侯时期,吴起率领魏武卒曾经一度打的秦国差点灭国,这就是巅峰时期的寂寞。
于是,魏国有点飘飘然了,三晋的关系也搞坏了,魏国由盛转衰不是马陵之战,而是桂陵之战,当时魏国攻打邯郸,求救于齐国,齐国孙膑围魏救赵,生擒魏军主将庞涓,虽然,对魏国主力没有造成严重打击,但是,也标志着魏国开始走下坡路。
在马陵之战中,庞涓率领十万魏武卒和齐国开战,要知道吴起五万魏武卒曾经就打败秦国,庞涓这十万可以说很有分量了,结果在马陵被孙膑利用有利地形打了一场伏击,最终歼灭魏军十万多人,俘虏魏军主帅太子申。
魏国的这十万人并不是普通的十万士兵,是精锐的魏武卒,魏武卒在当时的战国初期,是重金打造,最能征善战的重装甲兵,可以说是魏国举国之力培养的军事力量,所以,马陵之战后,魏国再也培养不出这么多的魏武卒了。
第二是,各国已经相继变法,逐步赶超
很多人认为如果魏国留住商鞅,留住孙膑,秦国和齐国就不可能强盛,魏国会一统天下,这是痴人说梦,魏国之强,在于率先进行变法,可以说占得先机,但是魏国的变法不是专利,不是垄断,他国肯定要模仿,要学习,要借鉴的啊!
正是因为魏国变法的成功,变法的成果开始外溢,比如商鞅到秦国,孙膑到齐国,申不害虽然不是来自魏国,但是也借鉴了魏国变法的成果,到马陵之战的时候,魏国虽然强盛,但是各国奋起直追,齐国和秦国也都发展起来,而楚国更是变得强大,战国初期可以说是魏国一家独大,桂陵之战到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超多强,马陵之战后就是群雄并起了。
第三是,魏国地理位置尴尬,四战之地
马陵之战后,可以说是群雄并起,按理说魏国依然可以保持大国的地位,但是魏国地处战国时期四战之地,强则东征西讨南征北伐,弱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魏国在东线战场败给齐国之后,秦国在商鞅变法大成之后,收回了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是秦魏一直争夺的领土)。楚国在吴起变法之后也有窥视中原之意,而魏国在强盛时期,得罪了韩国和赵国,外交上已经很被动了。
史论纵横认为,魏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因为地处中央,所以变得没有纵深。
所以,马陵之战也许对魏国的伤害很大,但是更多的是马陵之战只是一个标志,一个位置魏国霸主时代的终结!
因为,马陵一战,魏国不止失去了最顶尖的名将庞涓,还失去了赵韩两个坚实的战略盟友,更失去了最精锐的十万魏武卒。
我们都知道,自吴起改革军制后,魏军走的就是职业化的精兵路线,其士兵甄选的淘汰率极高(必须身穿三层甲,头戴盔,腰配剑,肩扛长矛,再背一张12石的强弩,带五十支箭,背三天口粮,差不多要负重几十公斤,还能半日行进一百里,才算合格),之后还要不断地训练,培养的成本高、周期长,这种精兵打起仗来战斗力非常强,可一旦遭受重大损失,魏国在短时期内就再难组建起一支具有同样战斗力的武装了。魏国的霸业,已注定就此终结。
而与此同时,秦国趁着中原混战无暇西顾的这宝贵二十年,加紧变法,终于大成,至秦孝公和商鞅临死前三年也就是马陵之战结束的这一年(公元前341年),秦国正式宣告完成大国崛起之路。
没有想到,中原争霸最后的大赢家竟然是西边儿的“乡巴佬”秦国。魏齐楚多年争霸,最后却让秦坐享其实,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
笑到最后,笑的才最美。
同年也就是魏惠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五月,齐将田婴伐魏东境,围魏平阳(今河南滑县南)。九月,秦卫鞅伐魏西境,;十月,赵国伐魏北境。魏军皆败绩。魏国大将公子卬被秦军所俘。
马陵大战一结束,原霸主魏国马上变成了各大国竞相攻击的目标,可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要谁一旦摔倒,就立刻会被群狼撕成碎片!
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秦魏战于岸门(今山西河津南),魏军再次大败,主将魏错被俘。
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决定改元,妄图去除衰气,拯救魏国日暮西山的国运。
魏惠王更元五年(公元前330年),秦将公孙衍大败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南),俘魏将龙贾,歼灭魏将四万五千人,魏国被迫将西河郡全数献给秦国,当年吴起的预言成真了,秦国至此尽占崤函之险,横空出世,东向以临天下。
至此,魏惠王任内,魏国已有六位军事统帅先后被敌国俘虏过了,他们分别是公孙痤、庞涓、太子申、公子卬、魏错、龙贾。丢人哪!
魏惠王更元七年(公元前前328年),秦夺得魏蒲阳(今山西隰县),同时魏将上郡全境十五县之地(陕北延安到榆次一带)献给了秦国 。
图:魏惠王给秦惠文王驾车
马陵一战,标志着魏国自三家分晋以来七十年的霸业就此泡汤;而西河与上郡广大土地的丢失,则标志着魏国大国地位的终结。从此以后,魏国一日弱过一日,一年衰过一年,无论怎么折腾,依然头都不回地朝亡国路上一路狂奔,拉都拉不住。
史家评论,魏国的衰落,在于人才的流失和战略的失误,照我看,魏国还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曾让它无敌于天下的武卒制度。武卒制度有其进步性,但也有很大的缺陷,因为武卒乃重甲步兵,装备很费钱,且武卒是职业军人,不参与生产,还全家免除赋税,长期这样下去,会国力不支,所以荀子在《议兵》一文中就曾称之为“危国之兵”。而它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减少武卒的数量或者服役期,但是很显然,魏惠王并没有这么做,到了他儿子魏襄王时还不这么做,襄王甚至还重建了二十万武卒,但武卒的培养周期很长,所以这二十万武卒作战力远不如前代,但耗国力的本事却依然不小,魏国在国土日缩的情况下还盲目发展军事,这只能加速它的衰亡罢了。
图:魏武卒
魏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26年),韩赵联兵围攻魏之襄陵,魏惠王不得已向韩赵求和,是年五月,魏惠王会韩威侯于巫沙,并尊韩威侯为王(即韩宣惠王)。
可怜魏惠王,原先付出了血的代价率先称王,到最后却不得不四处礼拜尊别人为王,悲哀啊悲哀。
魏惠王更元十二年(公元前323年),楚国为了控制魏国,要废除魏太子而将流亡于楚的魏公子高送回魏国立为太子,命柱国昭阳进攻魏襄陵,占据了八个邑。襄陵这片七十年前被魏文侯强夺去的军事重镇终于重回了楚国的怀抱。
可怜魏惠王,当年多么的不可一世,现在却连自己的内政都要遭人干涉了,悲哀啊悲哀。
同年,秦又伐魏,攻取大城曲沃(当年晋国的“龙兴之地”,位于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可怜的魏国,接连丢人,接连丢地,综合国力持续衰退,天下魏国独霸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接下来的历史,是属于秦国崛起、诸侯均势、合纵连横的时代。
我们发现,魏国其实有点像欧洲的德国:德国也是中世纪开始时由“超级大国”法兰克王国分裂成法德意而来,一如三家分晋;而德国所处地形,也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平原,与魏国所面临的地缘困境一般无二,所以德国一旦遭遇东西作战就必败无疑,而魏都大梁也会屡次被齐军轻松兵临城下。更由此可见,魏惠王当初没有选择全力灭秦,错失将国力优势转化为地缘优势的机会,是多么的失招!
人人都道秦国是虎狼之国,战斗力十足,可谁知道魏国也曾军事力量雄厚,霸占一方。公元前413年,魏国发动战争,硬是将秦军逼退到洛水以西,东征西伐,相继灭亡中山国、攻打齐国、讨伐楚国。强悍如斯,那么,魏国是如何衰弱的呢?
这个衰弱的转折点便是马陵之战。在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中,齐国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使得魏军回援,辅以小股部队佯攻溃败的办法,给对方错觉,引诱庞涓率领轻装部队加速追击,结果魏军进入伏击圈失败告终。桂陵之战,虽然是魏军大败,但魏军主力部队依然存在,而且魏国的实力依然很强大,这也为下一次的马陵之战做了铺垫。
公元前341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军攻打魏国都城大梁,此时魏国几乎已经取得了对韩国作战的胜利,结果齐国的出现让魏国不得不再次回援,派主帅太子申、主将庞涓率领精锐追击齐国军队。齐国军队回撤,魏国主力持续追击,孙膑采用了减灶的办法来迷惑魏军,让庞涓认为齐军因为惧怕而逃亡。于是庞涓武断的断定齐军已成惊弓之鸟,斗志涣散,一击即溃,因此便决定率领轻装部队追击,企图一举击溃齐军。
孙膑利用当地特殊地形,以火光为信号行动。庞涓追至,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箭齐发,给魏军以痛击,魏军方寸大乱、惊恐失措。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大破魏军。
就像“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样,魏国主要发展军事,培养军人的军事素养,资金倾向于武器打造,这场马陵之战集中了魏国的精锐,这样的全军覆没是对魏国军事力量的摧毁,魏国已经没有一战之力。士兵数量可以快速增加,但是训练经验和实战经验需要长年累月的积淀。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痛打落水狗。原先三晋为好,可因为魏国狂妄自大,撕破盟约,并且在对秦上展现了惊人的力量,为其他国家所忌惮,如今,一只拔了爪牙的老虎,何惧之有?
况且,在魏国强大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在锐意革新,比魏国更彻底、更为全方面,而魏国一时得意而固步自封,忘了魏国自身所处的境地。秦国大良造卫鞅趁魏国战败之际,出兵收复河西之地,韩赵楚三国亦趁魏国虚弱,纷纷出兵收复被魏国占领的部分土地。魏国势力一落千丈。
魏国处于四战之地,直面四方威胁,是战火直接发生地,处于这种情况,要么成为附庸,要么必须学会隐忍,整顿好内部,积累人才让自己足够强大,唯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够碾压阴暗。大军覆没,非十年之功不可再成;名将陨落,可遇而不可求,岂是时间可以弥补的?终究是,魏国没能认清事实,被一时成功冲昏了头,宛若小丑一样上窜下跳,但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大军覆没,非十年之功不可再成;名将陨落,可遇而不可求,非时间可以弥补!马陵之战魏国精锐武卒损失十万有余,一代名将庞涓亦殁于此役!魏惠王听闻战败消息,惊厥于朝堂之上,半天没有缓过神来!秦国大良造卫鞅趁魏国战败之际,出兵收复河西之地;韩赵楚三国亦趁魏国虚弱,纷纷出兵收复被魏国占领的部分土地,从此魏国再没有恢复过霸主地位!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以避秦国锋芒,列国征战频繁,再建魏武卒不具备条件,?魏国就此沉伦没落不可挽回!
魏国是三晋之一,但始终以晋国正统自居,因为魏国公室是姬姓魏氏,晋国本是姬姓诸侯。魏国立国后最先变法,又有名将吴起训练魏武卒,率领魏军讨伐列国,国土面积扩大三倍有余。魏国击败秦国后,以统一三晋为新目标,意图消灭赵国、韩国,实现三晋归魏的大目标。魏国灭赵之战由庞涓统帅,齐国通过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击败魏军,俘虏庞涓。后来魏国重金赎回庞涓,让他指挥灭韩大战!
韩国丞相申不害发动新郑军民全力抗魏,并求救于齐国。齐国想削弱魏国故必救韩国,但齐国同时希望削弱韩国,故拖了半年之久才出兵救韩。韩国抗魏消耗了韩国国力,从此韩国一蹶不振;齐国在马陵山地伏击魏军,以二十万技击之士斩杀十万魏国精锐武卒,同时将庞涓乱箭射杀!魏国三十万精锐大军,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损失约二十万善战之卒,在随后的河西之战中又有六万武卒被秦锐士全歼。没有爪牙的老虎不如狗,故魏国国势一落千丈!
魏武卒是一支职业军人,战斗力爆表,待遇丰厚!马陵之战后魏国的军事力量十不存三,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士兵人数好增加,但是训练和实战远不如能战之兵。魏国处在四战之地,年年有战,月月有征,恢复大军实在力不从心。原本韩、赵、魏三家有三晋盟约,三国团结一致,共同对外,故列国畏惧他们。魏国的灭赵、灭韩大战彻底摧毁了三晋盟约,三国开始明火执剑互攻,加上秦国的崛起,魏国再也不能恢复战国初期的强势!
魏国并非实力下降快,即便马陵之战后魏国依然是一等一的强国!但是,却不再是超级战国了,这意味着其他国家可以向魏国发起挑战了,而魏国分身乏术,无法面对秦齐楚三国的同时合击!但是,话说回来,当时又有谁挡得住秦齐楚三国的合击呢!
在马陵之战前,魏国人口五百多万,拥兵四十万,其中有十五万是常备军!而同期的齐楚两国各拥兵二十万,秦军大致十万左右。也就是说,魏秦齐楚四大强国,魏国自成一档,齐楚次之,秦国最弱。这时候的魏国可以同时和三国开战而不落下风。
马陵之战后,魏军损失十万最精锐的魏军,这对魏国不算什么。但是秦国趁机出兵河西引爆第四次河西战争,商鞅诱骗公子章,斩杀其手下唯一的五万精锐魏军。累计去掉这十五万精锐以后,魏国便从超级大国掉到跟齐楚一个档次!而后,楚国开始报仇,连年攻城夺地,再次斩杀数万魏军!
秦国再次趁火打劫,发动第五次河西战争,与魏国鏖战六年,再次斩杀魏军八万。自此,魏国彻底衰弱,无力再与齐楚秦三国相争。
因此,可以这么理解,魏国的地利很不好,位处秦齐楚三大强国之间,不死也得脱皮!
马陵之战是终结魏国霸业的关键一战。
实际上,在马陵之战前,魏国就疲态已露。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后,魏国陷入内战,内战双方一个是公子罃(魏罃),一个是公子缓。韩/赵两国乘机卷入魏国内战,遂演变为三晋战争。公元前369年,韩/赵两国军队在浊泽之战中大败魏罃(即魏惠王)军队,魏军被合围,倘若不是因为韩/赵两国在如何处置魏国的问题上的分歧,魏国恐怕就完蛋了。
三晋战争,令秦国渔翁得利。为了对付凶悍的敌人,魏国与韩、赵联合抵御秦师。公元前364年,凶猛的秦国兵团在大将章峤的统领下,杀入魏国。在内战中实力大衰的魏国无力凭借一己之力抵挡秦军,魏惠王不得不分别向赵、韩两国求援。三晋联军与秦军战于石门(山西运城西南),这一战的结局令人震惊,秦国兵团大败三晋联军,斩首六万级。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派庶长国(庶长是秦官,相当于卿,国是其名)率大军攻略少梁。由于韩、赵两国拒绝出兵相助,魏军遭到重创,这是魏国继石门之役后的又一次惨败。魏军统帅公孙痤被秦军所俘虏,魏国丢失了繁庞城。秦国在与魏国的河西争夺战中,已经占据了上风。
消息传来,魏国举国震惊。
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魏国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魏惠王魏罃做出两个重大的决定:第一,在西部边陲修筑长城,以抵御秦军的入侵;第二,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国在西线采取守势,是希望能在东线打开局势。然而,魏国却遭到崛起中的齐国迎头痛击。齐国两度出兵,其灵魂人物正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孙膑。在第一次齐魏之战中,孙膑在桂陵之战中大破魏师,俘虏魏国名将庞涓。
在齐魏交兵的同时,秦国商鞅率领大军再次对魏国的西线发起凶悍的进攻,目标是魏国的旧都安邑城。商鞅兵团渡过黄河,直扑安邑,魏惠王无力派出强有力的部队解安邑之围,在秦人的围困下,这座魏国的旧都终于举白旗投降。此役对魏国实是沉重的打击。
然而,真正令魏国沦为第二流国家的关键之战,则是著名的马陵之战。在马陵之战中,孙膑第二次设计完败庞涓,杀庞涓于马陵。庞涓死后,齐军乘胜出击,全歼魏太子申的主力十余万人,魏国太子魏申被杀。
马陵之战,使魏国遭遇到立国以来最惨重的失败,而齐国则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胜利。这既是魏国盛衰的分水岭,又是齐国迈向超级强国的标志性事件。马陵之战深刻地改写了战国列强的格局,魏国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此后,“齐威奋起于东夏,秦孝起于西陲”,天下重心,由魏国分移到齐国与秦国。
我拿一个交通事故比较马陵之战吧。
前苏联“二·七”空难。1981年2月7日,前苏联一场空难遇难52人,报销了太平洋舰队几个重要领导人和十几个军事将领,评价是“一场空难摧毁了太平洋舰队”
正是说明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再举个例子吧,土木堡之变。明军50万大军全军覆没,明成祖留下来的功勋集团全军覆没,导致明朝文官集团一家做大。对明朝损失最大的不是50万大军,而是可以跟文官集团抗衡的功勋集团。功勋集团全军覆没,导致明朝皇帝只能依赖宦官集团与文官抗衡。
所以马陵之战对魏国实力影响最大的并不是那10万魏武卒,10万魏武卒算个毛线啊。
第一、损失最大的是带领10万魏武卒一起损失的高级军事将领和中坚力量的新秀中层将领,让魏国失去未来的20年;第二、庞涓基本属于变法派人物,损失的还有参加此次战役还有魏国倾向变法的变法派势力,基本全部报销。让魏国剩余的保守派一家做大
太子申可以作为新秀军事将领加变法派代表,他与他的马仔全部报销。
变法派全军覆没,剩余的保守派一家做大,完全决定了魏国未来百年的走向。魏国实力下滑的快主要还是魏国内部政治势力的严重失衡
马陵之战,是魏国国运的转折点。
此战,魏国固然损失惨重。但纵观战国历史,秦、赵、燕都曾遭受过类似(甚至更大)的打击,但他们却都能在此后迎来复兴,为何魏国做不到呢?
其实,相比于在战场上的损失,这一场大败对魏国最大的影响是:积累已久的国内外隐患集中爆发,国力一落千丈。
国运转折点
魏国的底子还是很厚的。
桂陵之战中,魏国遭到了沉重打击,但魏国国力依然强劲。
就在桂陵之战的第二年,魏、韩联军击败了齐、宋、卫三国联军,迫使齐国求和。
而且,魏国依然控制着赵都邯郸,直到赵国重新与魏结盟,魏才把邯郸还给赵国。
随后,魏国又掉头教训准备“捞一把”的秦国,围攻定阳。秦孝公被迫再与魏修好。
“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魏国依然保持着霸主地位。
可是,马陵之战后,魏国却连遭败绩,不要说争霸,就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国运一落千丈!
为何马陵之战,会使魏国从霸主迅速变成一个二流强国呢?
局中局:马陵之战,注定只是魏国一系列挫折的开始。
马陵之战,其实只是一盘大棋的一部分。
这盘大棋的棋手,正是卫鞅。
卫鞅知道:“非魏并秦,秦即并魏”,双方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可是,“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
于是,卫鞅在出使魏国时,放出了“借刀杀人”之计。
卫鞅先是拍魏惠王马屁,指出要想称王于天下,仅仅威服小国是不够的,必须联合一个大国,打击一个大国,威服一个大国。
意思就是:联合秦、燕,打击齐国,威服楚国。“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魏惠王本就又称王之意,卫鞅的话正中其下怀。
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齐人伐魏,杀其太子,覆其十万之军。——《战国策》
可以说,马陵之战,是秦国一盘大棋的一部分!
因此,马陵之战的结束,只是意味着魏国一连串失败的开始。
秦国,就等着这一刻。
适应不了不讲“规矩”的新对手。
可是,即便是马陵之战后,魏国保全自己的实力还是有的,秦、楚要想击败魏国依然不容易。
对于齐、楚这种还比较讲“规矩”的对手,魏有办法。以楚制齐、徐州相王,基本能按照春秋时期的老规矩来处理。
但是,对于秦国这种“没规矩”的对手,魏国君臣真是应付不了。
前340年,秦魏交兵。卫鞅与公子卬有旧,卫鞅邀公子卬“乐饮而罢兵”,结果,趁机扣押公子卬,袭击群龙无首的魏军,大胜,一举夺取上郡之地。
前328年,秦表示支持魏与楚作战,待魏兵疲力尽之时发兵攻魏国···
秦经变法军力本已强大,更兼“玩法灵活”,魏国玩不过,连遭打击,河西、上郡悉数丢失,函谷之利,大河之险尽失,一蹶不振!
其实,此后,魏国一直对这种“无规则玩法”很不适应,在外交上长期陷于被动。
内部系统性问题,使他复兴无望。
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一连串打击,使魏国连复兴的机会都没有了。
要想复兴,至少需要三样东西:强兵、人才、韬光养晦的时间。
魏国都没有了。
1、强兵已失。
其中,最典型的是曾经威震天下的“魏武卒”。
魏武卒,兵源是从征兵制下服役的精兵中选取的。
一连串的失利,使有经验的老兵悉数伤亡,兵源已坏,何谈复兴?
同时,由于魏武卒的组建、激励,都需要极高的成本。
随着魏连续丧师失地,国力已弱,地盘已小,已经很难打造这样的精兵了。
2、人才已无发展空间,注定离去。
魏国之强,在李悝变法。
李悝变法由一不彻底之处:收取了贵族地盘的私兵、官吏任免等权力,但却仍保留其经济特权。
魏文侯后,继承人为获取支持,逐渐重新依赖老贵族。
魏惠王在连遭败绩后,为稳定形势,对贵族的依赖更大,高位逐渐由贵族把持,人才再无上升通道。
如此,魏国人才大量外流!
3、无喘息之机。
魏本就处于四战之地,在其强盛时,尚可掌握外交主动,自主选择打击、结盟目标。
可是,魏甫一弱小,就失去了主动。
秦、齐,甚至赵,都不允许魏国复振,都曾攻魏,使魏没有韬光养晦的时间。
总的来说,马陵之战,只是魏国一连串打击的开始,魏国所受的创伤,远远不止马陵一战之败的损失。
而魏国各种系统性隐患在打击下彻底爆发,无法笼络人才、重建强军,国力难以复兴。
同时,魏国恶劣的地缘环境与尚停留在春秋时代的外交水平、行事风格,更使魏国没有韬光养晦的时间。
如此,煌煌大魏,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