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78年以后写的都应该算是伪作。
我是六十末下乡知青,对那段历史终生难忘!我不了解全国其它地方的情况,但在我下乡的那个地方绝对没有手抄黄色歌曲的,我记得当时我们知青点广为传唱的是《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当时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
不止一首歌太多了,当年知青们从田地里干活回来,饭后立马爬土炕上,在煤油灯下熬夜手抄"黄色歌曲",边抄边低声哼着,还用脚打着拍子,那年代只能偷偷唱,不敢在外面唱这些歌曲。
知青回城之前传唱的歌曲各省可能都不一样。我们吐鄯托盆地这边的知青传唱的就是: 上世纪新疆知青最流行的,乌鲁木齐有三件宝,维族姑娘满街跑歌曲,时间太久记不清这是不是歌名?
好像还有一首比较伤感的重庆知青之歌,其中有段歌词 : 流不尽的长江水,止不住的心酸泪,船儿船儿你慢慢得行,让我把亲人最后望一望,啊,美丽的山城我可爱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你的怀抱…
再就是,南京知青之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七十年代的流浪之歌、山楂树、卡秋莎、远飞的大雁 (何时才能带我回故乡),知青归来、草原之夜、知青之歌等,这些歌曲,都是当年知青生活的真实写照 。
那个年代,知青有好多自己创作的歌曲,原汁原味的都让人流泪。知青岁月好伤感,难忘的青春岁月,难忘那些农村的父老乡亲们,感情满满,搓坨岁月如歌,难忘,难忘啊。
真正的知识青年方面的歌曲,都是在七八年以前,七八年以后,知识青年就开始返城了,
从七八年开始,毕业的学生们,也没有上山下乡这一说了,
凭记忆数落数落有关知识青年方面的歌曲~
《边疆处处赛江南》
《知识青年之歌》
《南京知识青年之歌》
《延安窑洞住上北京娃》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山乡盼着你们来》
《农垦战士之歌》
《我爱这些年轻人》
……。
《南京知青之歌》绝对是知青回城之前就全国传唱的。
1970年左右,我的堂幺叔当时在龚嘴电站工作。
龚嘴电站职工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上海人。
有个上海人给我幺叔唱《南京知青之歌》,我幺叔回家过年时把这首歌唱给我和另外一位知青朋友听。
由于歌中唱的知青生活和心情,我们都熟悉,有同感,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
印象深刻的是,歌中的“我”唱做“阿拉”。
1969年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南京知青任毅写成了这首后来成为全国知青之歌的《南京知青之歌》。
“蓝蓝的天上,
白云在飞翔。
美丽的扬子江畔,
是雄伟的南京古城阿拉的故乡
……”
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当年是这样唱的。
特别让人难忘的是那一句歌词:
“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载入了青春的史册一去不复返”!
(任毅)
知青也就是老三届,我们当年的知青是那年代的受害者,读初中高中时停课闹革命,天天做的功课就是造反,破四旧。结果变成了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对象,十五六岁的小孩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差距很大的地方,而且还要听从没文化,生活习惯极差的人的教育,每天要做从末接触过的劳动,而且还吃不饱饭的情况真是度日如年。知青下放给国家减轻负担,委屈了自己,是新中国有贡献的一代人!
听说,南京的知青之歌是在下乡期间传唱的。
作者因此坐牢了。
网上应当可以查到。
印象最深的是《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那时我才十多岁,受生产队派遣,跟一群年轻人在深山沟里建水库。每天早上高音喇叭播送的,就是这一首歌曲,几十年来难以忘怀!
有,在1967年前我们就唱过,只是歌词记不得了,腔调还记得。我是1964.6.12下乡插队知青,九年后返城,今年75岁了。
真正的知青歌曲,是知青自己在上山下乡时的作品,是当时的真情吐露,基本都是正能量,没有伤痕的影子。
南京之歌,六九年就开始传唱,作者成了专案对象,被关老虎桥监狱,差点判死刑,幸得许司令相救,文革后出獄。作者不过70左右,应该健在。1f均
本人是地道的农村人,不是知识青年,五五年生人,对于知青下乡印象最深的是吃完晚饭后,快要睡觉时,突然大队干部组织社员游行,说是毛主席又发下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虽然岁数不大,但也知其意,这是第一印象,而后才有天津知青到我们大队落户,因我家房多所以女青年就住在我家东偏房,知青名字到现在还记得牢牢的。没有现在说的伤痕文化,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我正是贪玩时期,幸福都挂在脸上嘻嘻哈哈的,很难忘的好时光,整天喇叭播放,我们走在大路上,大海航行靠舵手,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东方红歌曲,这是每个不识字的人都会哼两句的流行歌曲,很顺口,也很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