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4关键词:历史,姬发,周武王,武王

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点赞1、固原市 网友:风吹麦浪

“杀”死周武王的,正是建立周朝所仰仗的分封制。

武王伐纣,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周国为此做了上百年的准备

周国经历了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王的努力,才最终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事实上,周朝在周文王的父亲季历统治后期,已经具备了挑战商朝的实力。

季历受到当时的商王武乙的器重,因此在武乙的授意下,周国替商朝不断征讨蛮夷部落,立下了大量军功。

而在这一过程中,周国的势力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周国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等到商王文丁继位时,周国已经有尾大不掉之势。

文丁认为周国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商国诸侯之主的地位。于是文丁以册封季历为“西伯侯”的名义,将季历给骗到殷都软禁起来。

所谓“西伯侯”便是西方的“方伯”,其职责是代替商朝来管理西方诸侯国,诸侯国之间的小事由“方伯”处理,商朝只管大事。

而担任“方伯”的主要条件便是,该诸侯国的实力足以称霸一方。

文丁的这一举动,事实上承认了周国的强大。

后来季历在殷都被杀害,其子姬昌继位,便是人们耳熟闻详的周文王。

周文王继位后,并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起兵讨伐商朝。

虽然周国当时已经有了那样的实力,他依然选择了隐忍,以商朝的臣子自居。

在其执政期间,主要做了三件事:

其一,壮大周国。

虽然周国当时已经非常强大了,但是在周文王看来还远远不够。

因此周文王广施仁德、勤政爱民,周国百姓都拥戴他,而别国的人才也纷纷投奔他。

与此同时,周文王还大力发展农业,积极开拓国土。使得周国的国势一日胜过一日,大有超越商国之势。

其二,收小弟。

周文王的做法还是以德服人。

当时殷纣王暴虐,以对人施以刑罚为乐,特还特意发明了名为炮烙的刑罚。

所谓炮烙,就是在火坑上摆上一个铜柱,然后在铜柱上刷上油,让人从铜柱上走过去。

所有人毫无例外都从铜柱上滑落,掉入火坑而亡。

周文王便以洛河西边的一块地为代价,希望能换取殷纣王取消炮烙之刑。

炮烙对于殷纣王来说,本就是可有可无的消遣,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这笔交易,取消了炮烙之刑。

此事使得周文王的声望在诸侯中暴涨,很多诸侯国都疏远商朝,转而亲近周国。


后来诸侯们有什么矛盾,都找周文王这个西伯侯,而不去找殷纣王这个天子。

其三,削弱商朝。

周国一直都被商朝视作心腹大患,虽然殷纣王不太管事,但是商朝的大臣们还是不乏明白人。

在他们的鼓动下,殷纣王将周文王抓到殷都关了起来。

不过,殷纣王明显没有文丁聪明,在周国大臣们赠送了大量奇珍异宝之后,殷纣王改主意将周文王给放了。

而且由于对方送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殷纣王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赠与周文王弓矢斧钺,授予其征伐之权。

所谓征伐之权,就是周国可以打着商朝的旗号征伐其他诸侯国,商朝承认周国行为的合法性,不会加以干涉,这是其他方伯所没有的权利。

有了征伐之权,周文王开始有针对性地削弱商朝。

许多坚定支持商朝的诸侯国,被周国找各种借口给消灭了。当然,周国消灭的大多是小国,势力强大的诸侯国没几个。

但是即便如此,商朝的羽翼也被除去了大半。

在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周文王寿终正寝,周武王姬发继位,终于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消灭商朝了。

周武王继位后,依然没有直接起兵,而是搞出个孟津观兵。也就是在孟津这个地方搞了场大型阅兵仪式。

当时,据说前来会盟的诸侯足足有八百人。

这些诸侯都劝说周武王出兵讨伐商朝,然而周武王却以天命还在商朝那边,还没到出兵的时候。

其实天命这东西都是忽悠人的,时机未到倒是真的。

从周文王继位到周武王正式起兵伐纣,周国整整准备了上百年(周文王就活了96岁),为的就是在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消灭商朝。自然不介意再等几年。

果然,几年后,周武王等到了他想要的机会。

殷纣王将商朝的大军派出去讨伐东夷,导致国内空虚。

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周武王正式起兵,大批诸侯率军前来会师,于是周武王便率领诸侯联军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进军。

当诸侯联军到达牧野的时候,得到消息的殷纣王也临时拼凑出一支70万人的大军。

决定谁才是天下共主的牧野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虽然商朝军队占据了人数优势,但是商朝的士兵全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囚犯,不仅毫无战斗力,而且大多对商朝的统治不满。

于是两军一交锋,便不断有商朝士兵倒戈,到最后,70万大军全部加入了诸侯联军,浩浩荡荡地向朝歌进军。

殷纣王知道大势已去,于是自尽了。

周武王进入朝歌,正式宣告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周武王到底在担心什么?为何建立周朝仅仅两年就忧郁而终?

虽然周武王成功建立了周朝,但是和后世朝代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后世朝代建立后,基本大局已定,政局稳定。

而周朝建立后,周国的处境反而比起兵之前还要糟糕。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诸侯国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从孟津观兵我们就能略窥一二,当时会盟竟然有八百诸侯前来,那么照此估算,当时的诸侯国大概有一两千之多。

这些国家里,有多少是真心支持周朝的,真不好说,可能其中有不少都是骑墙党。

周国明明在季历时期就能挑战商国的霸主地位,却还是隐忍准备了100多年,就是因为这些诸侯国的存在,使得局势的发展存在太多变数。

周国和商国硬碰硬,其结果要么是两败俱伤,要么是惨胜,总之周国在打完仗之后,必然是虚弱至极。

这时候其他诸侯国(比如另外三个方伯)随便找个理由,比如替天下共主商国报仇,然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周国灭国。

然后这个国家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建立新的王朝。

周国累死累活,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而到了周朝建立时,这些诸侯国的威胁并未消失,反而增加了新的威胁,那就是商国和依然忠于商朝的那些诸侯国。

原来吧,虽说周国威胁到了商朝的地位,但是他一直以臣子的身份侍奉商朝,商朝对季历还有周文王出手,在当时看来都是不对的。

不仅是那些忠于商朝的诸侯国,即使在商朝内部,也存在着反对的声音,这才使得周文王能那么容易被营救出来。

毕竟大家只是存在矛盾,但是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冲突。

而到了周朝建立后,其不臣之心已经人尽皆知,商国和那些忠于商朝的诸侯国都视周国为死敌。

然而最让周武王头疼的是,他明知这些国家周朝怀有敌意,却不敢兴兵讨伐。

至于原因,还是担心给人做了嫁衣。

尤其是,当时的商国并未灭亡,加上其讨伐东夷的军队撤回来后,战斗力得以恢复,周国就更加不敢对其出手了。

一边是随时想找机会复仇的死敌,另一边是一群等着捡漏称王的诸侯,周武王这个天下共主当得实在是憋屈。

因为他哪边都不敢招惹。

为了找到破局之法,周武王头发没少掉,简直快愁死了。

而就在他建立周朝的这两年时间里,他确实想出了一套应急措施。

首先,针对最大的心腹大患商国,周武王特意派人去监督。

周武王将自己的亲戚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分封到朝歌附近,建立了邶、鄘、卫三个诸侯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三监”。

让他们来监督商国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商王武庚图谋不轨,则一边出兵阻拦,一边向周国报信。

其次,极力安抚其他诸侯国。

对于那些跟随自己讨伐商朝的诸侯国,周武王想方设法拉拢,实力强的分封到更好的地方,势力弱的要么封官要么赏赐财物。

那些没有一起出兵,但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其他方伯),周武王也是极力拉拢。比如联姻就是个好选择。

以此来避免他们被商国一派拉拢过去。

其三,壮大周朝的势力。

这里,周武王选择的方式是分封。

他将周国宗室、大臣,大肆分封到周国周围以及一些战略要地,意图凭借这些诸侯国来拱卫周国,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来掌控其他诸侯国。

但是,这些措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解决当时的乱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周武王整天提心吊胆,最后忧郁而终。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导致上面这一系列问题的,正是周朝采用的分封制本身。

虽然中国和西方都有分封制,但是二者的差别非常大。

西方的分封是实封,就是你原本没土地,然后国王分封给你一块土地,作为交换,你要为国王尽一些列义务。

以英国的诺曼征服为例,当时法国的诺曼底公爵以自己拥有英国王位继承权为由,出兵英格兰。

当时的英格兰可谓是一盘散沙,根本不是法军的对手,很快诺曼底公爵便完成了对英格兰全境的征讨,正式成为英国国王。

然而,由于当时西方治理国家能力十分落后,没有健全的国家治理体制,一旦土地多了国王就管理不过来。因此诺曼底公爵只得将大片土地分封出去,在王国内部产生了一块块封地。

这些封地领主是作为国王的臣子而存在,要对国王尽忠。

同时,领主们也承担了一系列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根据封地大小不同,领主要武装起一定数量的骑士,配备全套盔甲和武器。一旦国家要打仗,领主便要率领这些骑士为国出征。

所以说,西方的这些领主,实际上是被国外赋予特权的大臣罢了。

而中国的分封制,更多的是虚封。也就是诸侯国已经拥有封地,天子只是象征性的分封一次,来宣扬双方的主从关系。

之所以会这样,要从中国分封制的诞生说起。

中国分封制的雏形,大概形成于黄帝时期。

当时天下存在着大量的部落,这也就是后来那些诸侯国的前身。

部落多了,就会有各种利益冲突,于是这些部落便分成了几派,也就是部落联盟。

最后,黄帝联盟脱颖而出,击败了其他几个部落联盟,成为了华夏地区最强大的存在。

而在那一时期,其实已经存在分封了,根据零散记载,天子偶尔会将自己的亲属分封到某地,形成一个新的部落。

甚至于商朝的方伯制度,在那时已经存在,只不过不叫方伯,而是四岳,也就是四方诸侯之长,

四岳的权势之大,就连天子都不敢违背。

当初尧要找人治水,四岳推举大禹的父亲鲧,尧持反对意见,四岳说先让鲧试试吧,到了这里尧不敢再坚持,便依了四岳的意见。

可见,当时天子的权威很有限。

但即便如此,有些规矩四岳还是不敢触碰的,比如天子的人选,必须是黄帝部落的人里面选出来。

根据《史记》记载,自黄帝开始,虽然采取禅让制,但是天子间都是亲戚关系,也就是说天子都是黄帝部落的人。

而到了夏朝建立,其实主要是将禅让制改成了世袭制而已,整个天下的格局并没有太多变化。

只不过此时部落已经改称国家,夏朝王室对各诸侯国有名义上的主从关系,但是这些诸侯国早已存在,他们的土地并非夏朝王室分封而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夏朝对于诸侯的控制力度非常低,所谓的夏朝,只不过是松散的部落联盟的升级版罢了。

不过夏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不然也没有实力建立夏朝,所以,大家只要日子过得下去,也没人敢打改朝换代的主意。

最后还是夏朝把所有诸侯国都得罪了一遍,搞得人心尽失,诸侯们推举商国担任新的盟主,一起推翻了夏朝,将夏朝的军队彻底消灭,这才建立了商朝。

而商朝吸取夏朝的教训,拉拢扶植了一系列诸侯国给自己当小弟,这才使得商国的地位很稳固,没人敢挑战商国。

实际上,季历时期的周国,便是商朝的扶植对象。

但是商朝并未改变分封制的格局,绝大多数诸侯国的土地都是继承自祖上,并非因为商朝的分封而得来。

因此是否服从商朝的领导,与商国的国势、商国与该诸侯国的关系有着密切关系,诸侯国除了定期朝贡,没有其他必须的义务。

这些散乱无序的诸侯国,才是周国三代国君最忌惮的。

因此明明季历时期的周国就有了挑战商朝的实力,周文王、周武王还要准备上百年,甚至周武王已经必胜无疑了,还要挑选商朝内部空虚的时候出兵。

因为他们明白,商国不足惧,真正可怕的是那些缺乏约束的诸侯国。

而其根源便是虚封的分封制。

周武王正是意识到了这点,才采取大肆实封,建立起一股忠于周王室的诸侯国势力,这才使得局势得到了稳定。

然而,时代的进步不是那么容易的,大肆实封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

秦朝末期的反秦浪潮,便是分封制向帝制的反扑。

而放在周朝,则是爆发了“三监之乱”。

表面上看,“三监之乱”是因为部分周国宗室对于周公辅政的不满,但是在后面煽风点火的却是商王武庚。

推动整个事件发展的是依然是庞然大物的商国,以及一批支持它的诸侯国。

商国是想夺回自己的天下共主之位,而其他诸侯国则是对于周武王大肆分封的不满,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整件事实际上就是旧的分封体制(虚封)对新的分封体制(实封)的反噬。

好在,在周公和姜太公的配合下,“三监之乱”很快便被平息了。为了进一步加强周国对诸侯国的控制,周公制定了周礼。

凭借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周国成功拉拢了一批大国,而大国作为既得利益者,帮助周国来管理小国。

同时由于种种限制,周国的国力远超其他诸侯国。当然,这一过程中,少不了又进行了一系列实封,毕竟平息“三监之乱”,有不少诸侯国被除名,腾出了不少土地。

至此,周朝的统治才算稳固了。而这也是中国的分封从虚封往实封的转变。

当然,无论是周武王还是周公,看待问题依然存在着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实封使得周国土地越来越少,直接导致了周国的衰弱,这才有了后来群雄并起的战国时期。

总结

周武王建立周朝,最大的挑战并非击败商朝,而是如何解决几千年分封制所带来的弊病。


虽然为此他劳累过度,建立周朝仅仅两年就去世了。但是在他和周公的不懈努力下,问题至少解决了一部分,周朝的统治也得以稳固。


很多时候,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先弄清问题的本质,再有针对性的想方法解决。如果只是头痛医头,那么问题迟早还是会爆发的

点赞2、乌海市 网友:十九之夏

武王伐纣后,仅仅两年,周武王就死了。

不知道周武王是不是忧郁而终,但周武王在死前确实是忧心忡忡的。

夜不能寐的周武王

伐纣之战胜利后,周武王回到周故地,夜不能寐。

周公来后,问道:为什么您睡不着呢?

周武王答:商瞎搞了60年,民不聊生,我们才得了天下。可是,当初具名归顺殷商的360个氏族,不显达也没有灭亡,至今仍然如此。我们周人还未必得到了上天的保佑,我怎么睡得觉呢?

这段话,表明了他的担忧,以及这种担忧对他健康的影响。

强大的殷商残余势力

尽管纣王已经被消灭,但殷商统治天下数百年,其族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

因此,武王伐纣后,把殷商故地交给了纣王的儿子继续统领,只是派几个弟弟监视。

可是,殷商依然具备强大的势力,他们未必会长期服从“小帮周”。

伐纣胜利后两年,周武王询问箕子:殷商为什么灭亡?

箕子“不忍言殷恶”,没有正面回答。两人只是虚头八脑地聊了天道。

随后,箕子明确表示:我不会作新王朝的臣子。他带着一批遗民移居到了今天的朝鲜。

殷商虽然暂时被打败了,但他们物质上仍然有强大的实力,精神上又耻于服从周,周武王怎能不忧虑呢?

如何统治大量的氏族?

自原始社会后期以来,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了氏族。

这些氏族都保持着独立的组织,独立的文化。

因此,夏商时期,天子只能承认、联合各氏族,无法进行直接治理。

这些氏族,都保持着独立,有的甚至与殷商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统治方法,后果非常严重。

何况,周的统治中心在关中,远离中原,要想威服这些氏族,并不容易。

忧患气质

一堆的问题,摆到了周武王面前。

而周武王,恰恰是一个忧患意识极为强烈的人物。

伐纣前,周武王曾大会诸侯,“孟津观兵”,在诸侯们都称“可伐”时,武王回军,表示还没有必胜把握,再等等。

伐纣时,周武王又告诫群臣:不过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

意思是:就算这次没打过,我们也不能会心,要坚持打下去!

未虑胜先虑败,周武王的冷静可见一斑!

因此,周武王没有被伐纣的胜利所陶醉,而是对未来未雨绸缪起来。

未雨绸缪

忧患之中的周武王,作出了三个影响深远的决策。

1、营建洛邑。

周天子所处的关中离中原太远,不利统治。

因此,武王伐纣后,周武王就开始营建洛邑。

此后,历代周王有事于东方,必居洛邑。此举,对周统治中原意义非凡。

2、文治。

周武王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同时,周武王又对上古先贤的后人进行分封。

这些举动,就是向天下示安定之意。

3、充满战略包围意味的分封。

周武王将王族、功臣分封到了天下四周。

齐、鲁在东方,燕在北方,晋在西北方,对广大中原地区形成战略包围。

生于忧患的周王朝

周武王死后,他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纣王的后人武庚发生叛乱,声势浩大。

不过,周公与齐、鲁等诸侯配合,平定了叛乱。

大乱既平,周公尚未班师,即分封殷商王族于宋。

周公班师后,周开始重建天下秩序。

殷商遗族,有的被封诸侯,有的被迁徙到了各个诸侯治下,被“分而治之”。

此后,周公又将宗法制、礼法推行到天下,使原本松散的天下氏族,被凝聚成了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想象的共同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周武王、周公等人未雨绸缪的忧虑,使周王朝渡过了早期的危机,成就了一个强大的王朝。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忧患时高瞻远瞩的举措,使天下由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了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想象的共同体”,对华夏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点赞3、宁德市 网友:軨倾词

周武王伐商建周后,不仅没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反而忧心忡忡,以至于夜不能寐,两年后便郁郁而终。

要知道,伐商建周的最终成功,是周国付出了三代人上百年的努力才换来的结果,按理说,此时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周武王却相当惆怅,甚至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

那么,周武王到底在发愁什么呢?


周朝的建立

当初,周武王的祖父季历活着的时候,因为受到了商王武丁的器重,得以带兵征讨周边的蛮夷部落,因此季历就立下了不少战功。

有了战功,就得到了武丁的赏赐,因此,周国在当时的势力范围就不断扩大,同时实力也水涨船高。

等到了商王文丁继位时,周国俨然已经成了一方诸侯强国。

对于周国的强大,文丁表示十分担忧,担心将来会尾大不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文丁就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擒贼先擒王,将季历杀掉。

于是,在文丁的设计下,以要封季历为“方伯”的名义,将季历“诓”到了殷都。

之后,季历先是被幽禁,过了数年又被处死。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文王。

按理说,父亲被殷商所杀,作为儿子的姬昌,理应起兵讨伐才对,况且,当时周国已经颇具实力。

不过,姬昌并没有这么干,而是选择了隐忍。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在姬昌看来,当时的周国,实力还远远不够,不管是兵力还是向心力,都还不具备推翻殷商的条件。

所以,姬昌表面选择隐忍,暗地里却在不断积蓄力量。


首先,他为了让天下更多的人站在自己这一方,就广施仁政,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投靠自己。

当时商王纣十分残暴,发明了一种“炮烙”的刑罚来惩罚犯错的人,这种刑罚相当残忍,即在火坑上摆放一根抹了油的铜柱,让犯人从铜柱上走,而因为太过光滑,犯人们纷纷掉进火坑被活活烧死。

而殷纣王却以此为乐,这就让天下人对他怨声载道。

对此,周文王就向殷纣王提出,愿意用自己的一块封地作为交换,来换取殷纣王废除“炮烙”这种残酷的刑罚。

殷纣王一听,不就是个用来取乐的刑罚吗?废了就废了,况且还能得到一块地,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双方达成协议,事后,殷纣王十分开心,觉得占了个大便宜。

而实际上,这就是周文王争取人心的一个手段,当天下人听说他为了废除这个刑罚,甘愿用一块地当代价后,都觉得周文王是个难得的仁爱之主。

而在赞扬周文王仁爱的同时,殷纣王的残暴之名,也被传播得越来越广泛。

这样一来,周文王的声望,经过这件事之后得到了暴涨,周国在众多诸侯之间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到了后来,那些势力较小的诸侯国,一旦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去找周文王主持局面。

而作为天子的殷商,就这样愈发被诸侯们冷淡。

除了建立自己的声望,同时收买人心之外,周文王在当时还想尽一切办法剪除殷商的羽翼。

殷纣王虽说残暴,但脑子还是比较好使的,在周国获取了巨大声望后,他也意识到周文王是个隐患。


于是,他就像当初商王文丁抓周国的季历一样,将周文王也抓到了殷都看管起来。

不过,殷纣王并没有杀掉周文王,而这么一来,就让周文王抓到了机会。

他安排周国的大臣,向殷纣王送去了大量的奇珍异宝,由于送得实在是太多,让殷纣王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于是,看在这么多奇珍异宝的份上,殷纣王决定将周文王放回周国。

并且,殷纣王又赏赐给了周文王一样东西,不过,当时的殷纣王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件东西,几乎要了殷商的命。

什么东西呢?简单来说,就是弓矢斧钺。

可别小瞧这两样物品,其背后象征的意义十分重大,有着它们,就代表着周国有了征伐之权。

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周国可以凭借着征伐之权,来攻打其他的诸侯国,并且,商王朝不仅不会干涉,还会承认其征伐的合法性。

这是其他诸侯梦寐以求的权力,而现在周朝拥有了。

在此之后,周文王借助这个征伐之权,对那些忠于殷商的诸侯国开始逐一讨伐,最终将大部分殷商地“死党”消灭。

如此一来,殷商就在不知不觉中,羽翼被剪除了一大半。

做完这一切后,周文王去世,其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

周武王除了继承父亲留给自己的基业外,同样也继承了周文王的隐忍,在他登基后,没有第一时间伐商,而是同样选择了等待。

他在等一个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胜利的时机。

终于,在数年后,殷纣王带着大量兵力出征东夷时,周武王意识到机会来了,趁着殷商此刻国力空虚,起兵,伐纣。

最终,在经历了牧野之战后,殷纣王大败自尽,殷商亡,周朝建立。


周武王的忧虑

不过,伐纣虽说胜利了,周武王却开始发愁了,愁什么呢?愁那些当初跟着自己一起伐纣的诸侯们。

当初,周武王孟津观兵时,现场来了八百个诸侯,而牧野之战时,参与的诸侯更是达到了上千个之多。

这些诸侯,有多少个是真心臣服于周朝的,又有多少个是“骑墙派”,周武王心里没底。

如果在这个时候,某些“骑墙”的诸侯联合起来,再来一个类似于周朝推翻殷商的举动,那么周朝很难顶得住。

周朝一旦顶不住,那么自己积蓄了上百年才取得的胜利果实,就会被别人摘走。

换句话说,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一场,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周武王的这种担忧,可以说是不无道理,虽说牧野之战中,大批诸侯参与了伐纣联军,但是保不齐有人在事后会眼红,毕竟他们亲身参与了推倒殷商的全部过程。

既然能推倒殷商,那也可以推倒周朝。

所以,天下这么多大小诸侯,始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周武王当时面临的处境,正是如何才能将众多诸侯彻底收服,不再让他们成为周朝的威胁。

而这还不是最让周武王头疼的,最让他担忧的,是殷商的残存势力。

殷纣王虽说已经死了,但并不代表殷商的势力完全被消灭。


当初纣王死后,周公向武王提出,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统领殷商旧族,并让其留在朝歌,这也算是周武王向天下展示自己仁政的好机会。

不过,周武王十分不放心,担心武庚会在朝歌不安分,最终,还是姜子牙提出,把武庚留在朝歌也行,不过得有人监视才行。

之后,周武王将自己的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调到了朝歌周边,围绕着朝歌建立了邶、墉、卫三国,说白了就是监视武庚,史称为“三监”。

做完这一切后,周武王才放心离开朝歌,回到了周国的旧地。

但没回去多久,他就听到奏报,说殷商旧民为庆祝武庚留在朝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更让周武王糟心的是,不少小诸侯国,还送去了贺礼。

这些诸侯国之中,不乏有一些死忠于殷商的,他们视周朝为死敌,时时刻刻的在准备着如何反攻周朝。

本来周武王用怀柔的政策安置武庚,就是因为忌惮殷商的旧势力,但没想到的是,他的怀柔政策,却让武庚得寸进尺,而殷商的旧势力则一步步扩大。

甚至发展到后来,周武王越是安抚众诸侯国,诸侯国却越是和武庚走得近。

比如其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国,甚至都不来朝贡周朝。

更过分的是,武庚对忠于殷商的诸侯,大加笼络,同时还暗地里联络东夷方国等部落。

他想要做什么?不言而喻。


按常理来说,周武王此时只需要用武力,就会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关键就在于,当时的周武王不敢轻易动武。

一来,刚经历大战后,周朝整体实力虚弱,二来,当初征讨东夷的商国军队已经撤回。

这一切,都让周武王颇有些投鼠忌器。

还有,殷商是如何覆灭的,周武王也是历历在目。

当初,周武王讨伐殷商,就是趁着商纣王出兵后才进行的,如今要是他也把兵力投入到平定那些诸侯上,或者举兵讨伐武庚,说不定就会重蹈殷商的覆辙。

要知道,周围盯着周朝的诸侯着实不少,若是周朝在大战中实力受损,那么这些诸侯国随时都会捡漏。

这一切,让周武王如何不担忧?

既有摇摆不定的诸侯,又有随时准备报仇的死敌,这就是当时周武王面临的局面,也是他发愁根本的原因。


解决办法和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周武王想了很多办法,总体来说,他做了三步。

首先,迁都洛邑。

周王朝的旧地,原本在关中,这里距离中原距离过于遥远,不利于辐射和统治中原,更不利于震慑诸侯。

因此,在伐纣胜利之后,周武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营建洛邑。

其次,就是分封诸侯,将周朝的王族,以及打天下的功臣们,分往各处战略要地。

比如,姜子牙被分往淄博,建立齐国,周公之子伯禽被分往曲阜,建立鲁国,诸如此类的分封还有不少,总之,就是把自己人遍布全国南北。

还有,就是采取文治,让天下人传递出不再动武的意思。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是当时周武王所做的举动,通过这一举动,他向天下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以后不会再有战争,可以休养生息了。

通过这一系列举动,周武王认为周朝的天下稳了,可以把天下交给后人了。

但可惜的是,事情的发展往往违背人的意愿,在他死后没多久,“三监之乱”随即爆发,差一点就终结了周朝。


从表面上看,三监之乱是殷纣王的后人武庚意图恢复商朝,因此才爆发的战争,但实际上,究其根本,还是周朝在大肆分封上,触及到了原殷商贵族的利益所致。

毕竟周武王大肆分封周朝的新贵,必然会剥夺殷商贵族的封地,这些人,肯定不乐意。

最终,还是在周公和姜太公的配合下,三监之乱才得以平息。

事后,为了杜绝殷商王族这个隐患,周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其中一部分殷商王族,被迁徙到周朝的各个诸侯之下,还有一部分,被封到了更远的地方。

之后,周公颁布周礼,并将周礼推行天下,这样一来,原本天下松散的诸侯,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由此,凝聚力就相对提高起来。

可以说,周礼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的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它促使天下从一个松散的组织,转变成了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

由此,周朝坐稳了天下,开启了数百年的统治。


总结一下,当初周武王伐商建周后,之所以忧心忡忡,主要还是应了那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话,既有随时随地倒戈的小诸侯,又有虎视眈眈的殷商遗族,内忧外患之下,这才让周武王十分焦虑。

好在他的一系列安排结局了部分问题,加上在他死后,周朝的相关政策,也算是弥补了部分问题缺项,这才使周朝的统治得以最终稳固。

点赞4、牡丹江市 网友:玩家L-

要说周武王姬发,首先得说周文王姬昌,周朝的兴盛是从周文王开始的,相传周文王一生活了97岁,在位有50年,有18个儿子,其中10个是嫡子,周武王姬发是嫡次子,周文王长子姬考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周文王去世后,嫡次子周武王姬发成为周族的首领。

周文王在世时,主要干了几件事:

1、以诸侯之位称王。

周族在商朝是商的一个诸侯国或者方国,由于周势力强大,被商封为西伯,也就是西边的诸侯长,商朝整个天下只有商王才能称王,周文王称王就相当于与商为敌了,同时也为后来的周武王取代商提供了条件。

周文王

2、迁都丰邑。

周朝的都城是逐渐从西向东的迁移过程,周文王迁都的目的,就是更加靠近商的核心区域,同时周文王在迁都的前后灭亡了邘国、密国、黎国三个诸侯国,不仅仅是迁都,更是剪灭通往商朝核心区域的道路。

3、拜姜子牙为军师。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为周灭亡商朝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周文王任用了姜子牙,才让后来的周武王有灭亡商朝的人才。

按照史书的记载,周文王比周武王大15岁,那么周武王即位的时候就是82岁了,也许是那个年代的人特别长寿吧,像姜子牙一生都活了120岁了,史书就是这样说的,周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周武王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孟津大会诸侯,一下子来了800个诸侯,诸侯们都劝周武王趁机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撤军回去了。

周武王

从这里也能看出,当时整个天下的诸侯国非常多,光是孟津会盟就有800个诸侯,那整个天下就有一千多个诸侯国了,其实这也不奇怪,当时是分封制,所有诸侯都是分封的,或者一直存在的,基本上一个村子就算一个小诸侯国了,一个城池也算一个诸侯国,所以真算起来也不算多的。

又过了两年,周武王认为讨伐商纣王的时机来临,理由是:商纣王重用小人与恶人,远离忠良之人,比干被挖心,箕子被逼装疯,微子出走,这三个商朝的能人都被逼走,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此时商朝的大军都在东边讨伐东夷,一时之间回不来,这是周最好的机会。

商纣王

于是周武王再一次率领5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到盟津,召集诸侯前来会盟,一时之间,800诸侯又派兵来了,这一次周武王举行了誓师大会,然后就杀向商朝都城朝歌,并且在牧野与70万商军大战一场,因为商军大多是抓来的奴隶,不愿意给商朝卖命,于是转调枪头攻打商朝了,朝歌于是孤立无援,很快就被周军攻下,而商纣王在周军进城前就已经自焚而死了。

于是商朝灭亡了,准确地说是商王朝的中央朝廷灭亡了,因为当时是分封制,只有商朝的都城及附近还忠于商朝诸侯国被灭,而远一点的诸侯国,都还存在,并且商军的主力东征也都没有回来,而且成建制地存在,周武王灭亡的高纣王之后,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封。

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在商朝都城附近的安阳,同时商朝祭祀和宗庙全部存在,然后周武王封自己的3个弟弟在武庚的附近,其中管叔鲜管理鄘国,蔡叔度管理卫国,霍叔处管理邶国,都在朝歌附近,合称为三监,相当于监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

周初分封图

周武王同时还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国有53个,异姓诸侯国有18个,周武王分封诸侯国,主要是为了拱卫周的势力,虽然周武王灭亡了商纣王,但并没有撬动商的根基,商军东征的主力尚在,而且商纣王的儿子,商朝的王族,以及忠心于商的诸侯国都在。

虽然周武王征服了99个诸侯国,臣服了652个诸侯国,忠心周的诸侯国势力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整个天下仍然是危机重重,随时会面临商朝残余的反扑,周武王只是消灭了商纣王及其所在的都城,除此之外,商朝的势力还存在,而这一年周武王已经91岁了。

灭亡商朝的第二年,周武王就去世了,他是怎么死的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周武王在灭亡商朝,回到周地时,经常晚上睡不着,于是周公旦就问周武王:为什么不睡觉呢?

牧野之战

周武王说:我们所以能成功,原因就在于上天不受商的祭祀,从刚发生到现在有六十年了,商当初任用的贤人有360人,却既不重用也不废弃,现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功夫睡觉呢?

周武王接着说:要想得到上天的保佑,应当依靠太室山,把作恶的人全部找出来,与商纣施行同样的处罚,然后慰劳人民,安定西方,弘扬四方,洛水、伊水流域是夏人的活动中心,我们南面可见三涂山,北面可见太行山,回首可见黄河,洛水与伊水,不要高于太室山,应该在洛邑营建周城,然后离开,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周武王的这两段话表达了几个意思:

一、天下还不稳定。

二、要把商纣王的同党找出来处罚。

三、在洛邑(洛阳)兴建成周作周朝的陪都。

周公旦

周武王这话也是从当时的形势出发想到的,想想看,那个时候的周武王都91岁了,还在想这些事情,连觉都不睡,是不是太过于操劳了,所以没多久,周武王就病倒了,周公旦还进行了占卜,甚至想代替周武王去死,周武王的病情也一度好转,但不久更加严重了,于是当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是93岁了。

所以周武王的死因有三个:

1、生病了。2、天下形势不好,操劳过度。3、年龄太大了。

《礼记 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这是西汉时期的书籍记载了周文王是97岁去世,周武王是93岁去世,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另外还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周武王活了54岁,这是南宋人罗泌引《竹书纪年》的说法,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周武王活了45岁,这是南朝梁人陶弘景引《竹书纪年》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各有优劣点。

点赞5、肥城市 网友:幕后煮屎

周武王一代圣主有何忧虑呢?

一、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岁月不饶人,几经周折武王姬发才建立周朝,周武王得天下后,为了巩固全国政权,自夜不寐。过度操劳也让这个一向为后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古代明君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武王在返周后选定伊水、洛水一带夏人的故居地,准备建立新的都邑,但不久病逝,未能实现计划。

二、建立周朝后,没看到不稳固的根基背后的阴谋是周武王最大的忧心之处,广施仁政最后却得不到各路诸的诚服,周武王的很多怀柔政策,尤其到做出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政策更让人觉得这个天子的天真。具体如下:

1.且看其巩固政权的政策,不是以德施政就是收买人心,这也跟其性格和看惯战乱生死有关,《史记》关于武王打败纣王以后的记载非常详细,特别是对武王敬天安民这一块,有意识的突出了他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思想。

牧野之战,是西周武王对殷商灭国一战,此战结果,纣王自焚,武王将殷商遗民交给纣王的儿子禄父治辖,殷商及其方国全部变成了西周的诸侯国。

2. 分封诸侯是造成春秋战国春雄争霸的主要根源。也是削弱天子威望的主要原因。

为了加强对已经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与武装殖民,对周的开国元老实行大分封,如将吕尚封于齐,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

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

3.作出马放南山刀枪入入库这一决策:在武王的心里已经把天下看得太平了,他征战一生终于有了回报,该封王的封了王,该给领地的给了领地,不仅赐封了黄尧帝和神龙氏的后裔,连纣王的儿子都继续当了官,这么施德,天下还有谁会不服他呢?所以,他认为大周不会再有威胁了,战马没有了驰骋疆场的需要,刀枪没有了作战的用途,剩下的就是大兴土木修建王都,百姓们可以休养生息了。

施此政与当时西周国势也有关系。文王文治西岐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得到较大提高,但西岐与中原殷商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中原的文化经济繁荣和各个方面的进步相比西岐要成熟得多,所以,武王认为打仗不是主要的,把经济发展起来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可能在武王看来,大周现在是天子,只要发号施令就可以了,各个诸侯国是大周的四梁入柱,天子不需要再保留那么多军队。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一政策的实施给西周带来了诸多隐患。

三、导致周武王郁郁而终的导火线我想应该是:关于如何处理殷商遗孤事上,当时周公和召公提出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统领殷商旧族,居住在朝歌,这样算是送给殷商势力的一个橄榄枝。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姜子牙最后提出,如果让武庚继续留在朝歌,必须有人监视的建议。

最终结果是姬发把自己最亲密的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调到了朝歌周边,在其附近建立邶、墉、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做出了部署后,姬发带着大部队离开朝歌,返回了西岐。

然而姬发还没到家,就听到奏报:殷商旧民欢天喜地的庆祝武庚留在朝歌,许多小国也都送去了贺礼。姬发为此闷闷不乐,而不久后又听说武庚竟然居纣宫、续殷祀,还带领尚臣去鹿台、玉门祭祀纣王在天之灵,同时他又收拢殷商遗民之心,暗地联络东夷方国部落,磨刀霍霍,十分嚣张。

姬发十分憎恶武庚这种做法,本来姬发就是忌惮殷商旧势力才采取对武庚的怀柔政策,没想到事与愿违,武庚肆意妄为,殷商势力越发扩大。

为了制衡武庚即殷商旧势力,姬发努力安抚各诸侯国,以求各国不为虎作伥,但姬发越是给各国好处,各国越是与武庚走的近,尤其是徐、奄、薄姑、熊、盈等国,甚至不来朝贡。

姬发在为伐纣之战已经耗尽了精力,如今又被殷商旧势力的发展所困扰,终于身心不支,忧郁病倒。

众大臣都来安慰,不过姬发没能想开,终于驾崩,在临终前,他还非常放心不下新建大周的前途,把十几岁的儿子托付给了最信任的、有才能的弟弟周公,请他全力辅佐侄子,一定不要辜负大周的祖先。

在武王死后不久,纣王的儿子武庚就联络殷商旧部,并在武王的三个弟弟帮助下,对继位不久的武王儿子成王造反,史称“三监之乱”,为了平息这场叛乱,姜子牙率兵打了三年,比打纣王时间还长,可见一味的绥靖、羁縻也没能阻止武庚为首殷商势力的反叛,而令武王姬发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连他的弟弟们都背叛了他。






点赞6、渭南市 网友:冷寒希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对于周王朝的创建工作来说,牧野之战只是开始,距离掌控局势还差得远。

即位第四年的2月27日,周武王姬发发起了对殷商的决战,史称牧野之战

但大胜之后,武王却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周公旦前往探视,在这个亲密的兄弟面前,武王说出了心中的烦恼:“天保未定”。

而一个夙夜忧虑、难以入眠的人,怎么可能长寿?果然,大约在武王即位后的第六年,牧野之战后两年,武王便去世了,享年54岁。

由此可见,武王的死与这种忧虑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就是说,武王为何忧郁而死,就必须知道,武王到底在忧虑什么,所谓的“天保未定”指的又是什么。


牧野之战的真相

在我们的认知中,牧野之战是周与商的决战,此战过后,周王朝就大体上完成了创建,自此殷商再无翻盘的可能。

但事实上,牧野之战后,周武王远远没有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

根据《尚书》的记载,牧野之战周军的主力是由姬、姜两姓贵族率领,共有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另有西南诸侯庸、蜀、羌、微、卢、彭、濮等国军队助阵。

而为什么选择牧野作为战场呢?因为在周的记载中,牧野是殷国都戍卫军殷八师的驻扎地,所以武王的意图是中央开花,一举摧毁殷商的军事主力。

事实证明,武王的策略是正确的。牧野的商军士气低落,在阵前倒戈。一天之内,武王就战胜了商军,杀掉了殷王帝辛,也就是商纣王

但这并不代表,殷商贵族和属国会因此臣服于周的统治。

比如后来秦国的祖先蜚蠊恶来父子,他们率领军队继续和周作战。军继续向东追赶他们,经过了激烈的战斗,一直到了海边才杀死了蜚蠊父子。

而《史记·宋世家》也记载,武王在牧野之战战胜后,还向殷商贵族箕子请教统治天下的“常伦所序”。

箕子在讲了一番大道理后,武王却“封其于朝鲜而不臣”。这说明,武王碰了一个软钉子,还不敢把箕子怎么样。

蜚蠊父子的坚持抵抗、箕子的软钉子,都说明,周克殷的工作,并不是在牧野之战就完成了,而是才刚刚开始。

四路追兵

事实上,商的根基在黄河中下游及黄河以南地区。但商中后期,东夷的方国们开始发展壮大,有些不太听话了。于是商末几代君王,都曾有征服东夷的记录。

帝辛,也就是商纣王,之所以花那么多精力要征服东夷方国,却把西部地区托付给并不那么信任的姬昌,就是因为东方对于商来说实在太过重要。

帝辛没想到的是,姬昌利用他授予的权力,合法征服了西部诸侯,反而倒戈对付自己。但即使如此,我们看到,臣服于周的诸侯都是西南方向而没有东部方国。

牧野之战,周虽然占领了殷商京畿地区,但这些殷商经营了600多年的东夷诸方国,以及殷商遗留在这些地区的军队,却让周武王极度头疼。

由此可知,所谓周文王姬昌“天下三有其二”是极度夸张的描述。即使牧野之战后,周能不能征服这些方国都还是个未知数。

为此,周武王马不停蹄的布置了四路追兵,针对商的主要方国进行追击:

第一路由吕他率领,主要目标是今河南巩县一带的戏方;第二路由侯来统帅,讨伐陈地的殷将靡集;第三路由百弇率虎贲,讨伐强大的豕韦氏卫国;第四路由陈本、百韦、新荒分别率军讨伐磨、宣方、蜀

这里的磨、宣方、蜀并不在今天的川蜀地区,而是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周武王大约是接到报告,有为数众多的南方殷属诸侯集结在这一代,准备联合抵抗周师,因此才派出重兵。而第四路也是追兵的重点。

在当年4月,四路追兵都先后取得了大捷。《逸周书》记载,武王这一次军事行动,征伐了99个诸侯,得敌酋17万多人,俘虏超过30万,降服的方国有600多个。这当然是夸张的记载,但却说明,当时战斗之激烈。

那么,是不是经过这次追击,武王就可以释去烦恼了呢?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想要凭借一战而征服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和南方地区,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武王的忧虑,是担心这些方国和殷商属国的再次反叛,威胁周的统治。为此,武王煞费苦心,做了几手安排。

《商誓解》和分封三监

当年6月,武王在周庙举行了巨大的献馘礼,并正式继承了天子之位。不仅如此,周武王还在还在殷商王都举行了接连5天的告捷礼社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武王大张旗鼓的举行这些仪式,除了祭告周室的先祖,更是向殷商贵族表明天命已移,以此震慑他们。

果然,这些完成之后,武王召集了殷商的各等贵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商誓解》。在这篇文章中,周武王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1. 周克殷,是上天的命令。帝辛无德,上帝托梦给我爹,叫我爹革了商的天命。(上帝弗显,命朕文考曰:殪商之多罪)
  2. 这些都是帝辛一人之罪,跟你们没关系,别动歪心思该干嘛干嘛就行了。(胥告商之百姓无罪,其维一夫)
  3. 要听从天命,乖乖听话,要是敢乱来,顷刻之间叫尔等化为齑粉。(在彼宜在天命,弗反侧兴乱。其斯弗用朕命,予则肆刘灭之。)

周武王这番讲话的对象,包括了殷商大小贵族和遗民,还特别提到了大小史官所属官吏。

周武王的这一举动说明,当时殷商贵族的人数众多,势力强大,周只得采取怀柔政策,用大棒+胡萝卜,一面安抚,一面警告。

当然了,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武王当然知道,口头约定是不能作数的。

武王将原殷商王畿分为三块,分别作为司寇苏忿生的封国,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国,和武王的三个弟弟“三监”的封国,以此对殷商贵族分而治之。武王还善待投降的殷商贵族微子启、大夫衰绖,并复其封地和地位。

同时,为加强对殷商核心地区东部的控制,武王洛邑营建东都成周,作为周在东方的据点,就近防备殷商遗民作乱。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发现,武王时期分封的诸侯,诸如燕国、齐国等等,主要地区仍旧是在殷商的核心区-东夷地区,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了。

武王之死和周公东征

武王又是大张旗鼓的祭祀、又是召集谈话、又是分封的,这样多管齐下说明了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殷商遗民和东夷方国势力庞大,让武王不得不多几分担心。

所谓的“天保未定”,与其说指的是天命,不如说指的是人心。

究竟如何才能让这些殷商贵族和方国服从统治,乖乖的做顺民呢?军事征服过后,周武王最大的忧虑和担心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殷商遗民和属国的叛乱。

或许那将是一场足以颠覆周室的叛乱。然而,该做了已经全都做了,周武王不能再采取过激的措施,否则只会引发更大的暴乱。

所以,武王现在能做的,要么等待他们自己跳出来,好一一收拾了;要么等待这一代人的逝去,让时间磨平亡国的伤痕。

因此,这种忧虑如同达摩利斯之剑,悬在武王的头顶。武王之死那么快的到来,与这种忧虑应该是分不开的。

武王之死,成王年幼,加重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但是幸运的是,周公姬旦担起了这副重担,他与东方的齐太公姜尚紧密合作,通过数年的东征将三监之乱和殷商遗民叛乱彻底平息下去了。

直到东征胜利,并洛邑营建完成、分封诸侯控制东方,这一系列的事情做完,周王室才真正完全掌控了局势,完成了王朝的创建工作。

武王的当年所忧虑的事情,也是到这时,才算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因此,对于周王朝的建立和稳定来说,这场东征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牧野决战。

文/子彧

点赞7、通州市 网友:人间凶器

周武王姬发,算得上是历史上一个十分优秀的开国皇帝了,他靠着不断隐忍以及未雨绸缪,终于在最后伐纣成功,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大周帝国,为中华民族的下一个阶段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可是周武王又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君王,他在位仅仅2年时间,就匆匆去世,很多人对他去世的原因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周武王建立大周2年之后就去世呢?



对现在国家稳定的担忧

周武王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人,早在伐纣的时候,这一点就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原本伐纣计划早就准备好,可是就在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周武王还是要再三确定,生怕有任何闪失。

甚至就算已经出兵伐纣了,周武王还对身边的人说,要是这次不成功,我们就进行二次、三次、四次,一直到成功为止。从他的这些简单话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周武王忧患意识的严重性,当然他这些忧患实际上又是十分清醒的。

伐纣成功之后,周武王先把殷商故地交给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统领,随后自己才建立起来大周王国,可是在大周建立起来之后,周武王就开始担忧了,这个殷商故地交给商纣王儿子统领,要是武庚有异心,或者想要推翻周朝怎么办呢?

很明显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经过大家商量之后,觉得武庚一人在朝歌显然是不放心的,必须要有人去监视方可。周武王想来想去,把自己最信任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霍叔调到了朝歌,并且在附近建立起来邶、墉、卫三个国家对朝歌的武庚进行监视。


周武王以为这样就可以暂时稳定殷商旧部,可是周武王不久之后就听到一些消息,声称朝歌留在殷商地区之后,大家都在欢天喜地进行庆祝,周围一些小国家还送去贺礼,武庚在朝歌全然没有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大有我行我素的意思。

武庚在朝歌居住在纣王的宫中,带领大臣去鹿台、玉门等地方祭祀纣王,完全没有把周武王放在眼里,甚至武庚还在极力拉拢殷商旧部,其目的周武王看在眼里,心里早已明白一二。

就是处于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周武王虽然已经建立周朝,但是内心的担忧从来就不会减少,再加上周武王与箕子之间的一番谈话,周武王就更加担忧了。周武王问箕子殷商为何会灭亡?

结果箕子不仅没有谈论殷商灭亡的原因,反而表示自己不愿意做新朝的臣子,随后带着一批遗民离开移居到了今天的朝鲜一带去了。看到这样的情况,周武王深刻明白,这些殷商时期的遗民,其实在精神上并没有完全臣服于自己,自己必须采取一些其余措施来弥补方可。


综上所述,在对目前国家稳定的担忧方面,周武王主要担心的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殷商旧部武庚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殷商移民对周朝的臣服问题,周武王必须努力解决这两个问题,自己才能睡好觉。


对未来国家发展的担忧

周武王在建立大周之后,总是夜不能寐,有一天周公关心周武王,就问他为何睡不着觉,周武王告诉周公说:“殷商后期混乱了60多年时间,导致民不聊生,我们现在刚刚得到天下,百姓们(殷商时期的氏族)生活不显达也不差,要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我们未必能够得到上天保佑啊!”

确实如此,别说是让这些氏族过得更好,想必就连如何安顿这些氏族,或者说如何与这些氏族友好相处,其实都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在殷商时期,这些氏族是独立生活的,国家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管理,只能联合他们友好相处。

想必很多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就先来解释一下,在殷商时期,或者说是上古时期的后边阶段,实际上人们就已经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来生活了,这个时期大多数管理都是靠着血缘关系来进行管理的,外族想要对其进行直接管理,难度很大。


既然这样的方式已经流传那么久,现在周朝刚刚建立,周武王想要改变这些氏族,或者说是想要继续联合他们发展,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未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周武王心里确实没有底,所以担忧是必然的。


周武王采取的措施

既然有这么多可担忧的事情,周武王就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才能改变一些东西啊,所以周武王针对这些自己担忧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比较可行的措施:

首先第一个措施就是针对殷商旧部武庚的解决方案,这个在上边我已经说了一部分,周武王将自己的三个弟弟分封到了朝歌附近建立起来三个国家负责监视武庚,不过仅仅如此周武王还是不放心,他继续把功臣也分封到了齐、鲁、燕、晋四国,对中原地区形成一种包围,就算是武庚想要图谋不轨或者造反,周天子去平叛也比较简单。

第二个措施就是营建洛邑,以方便周天子对中原地区进行统治,在殷商时期,其实天子距离中原地区都是比较远的,这样就不方便对中原地区进行统治,周武王营建洛邑,以后的天子只要有事于东方,就可以去洛邑居住,这样就更方便对其进行管理了。


第三个措施就是采取仁治,周武王觉得天下没有归心于自己,主要原因还是殷商时期的一些残忍行为导致的,他认为现在国家已经稳定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就没有人想造反或者做什么事情了。

有了这些想法之后,周武王采取了“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的怀柔政策,意思就是他觉得国家不需要打仗了,把马放走,刀枪全部收入库房中,好好发展经济,好好生活。

当然这个措施在短时间内还是行之有效的,至少人们可以看到周天子稳定天下的那种决心,这样一来,大家当然对周天子就比较信任,得人心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不过时间长了之后,很多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周天子就算这样生于忧患,结果在两年之后,他还是死于忧患了,过渡忧患以及劳累,促使周天子仅仅建立大周两年,自己就撒手人寰了。

在周天子死后,他所担忧的事情一样还是发生了,远在朝歌的武庚果然想要造反,最让周天子想不到的是,自己最信任的三个弟弟,居然也跟着武庚一起造反,好在当初周武王就留了一手,分封了齐、鲁、燕、晋这些地方包围中原。

在武庚造反之后,周公带领军队,联合齐、鲁等诸侯平定了叛乱,将殷商王族分封到了宋,此后,终于算是稳定了下来,周公回朝之后,重建天下秩序,他将宗法制以及礼法等推行天下,为周朝的繁荣稳定奠定扎实基础,对后世影响颇深。



结语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周武王虽然已经伐纣成功,并且建立起来大周王朝,可是之前殷商遗留的很多问题尚且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很迷茫,所以他担忧完全是正常的,正是因为有了周武王的担忧,后来的大周才能稳步发展,只是可惜周武王过于担忧和劳累,在大周建立两年之后就去世了,真是生于忧患,亦死于忧患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点赞8、泸州市 网友:雪狼鲨豹

武王伐纣,伐掉的不止是商汤的天下,更是伐掉了人族自主的气运。

自盘古开天地,女娲创造人类以来,茫茫大地既有身体强壮更会巫术的巫族,又有各类妖法加强的妖族,而人类在各族面前羸弱不堪,受尽了各族的欺压。

好在巫族和妖族发生争斗,以至于巫族基本上全军覆没,妖族也伤亡惨重,人族在三皇五帝的带领下才得以兴起。

此时的人族,和神仙,妖族的残余势力三足鼎立,互不干涉,人族的人皇更是和神界的上帝帝平起平坐,更是有自天道赐予人皇的紫薇真气护体,得以让人皇守护人族平安。

到了商汤末期,修仙的阐教和截教眼红人族气运,都想把人族的气运占为己有,而天界的上帝也想从下届的两大教给自己补充人手,于是天界和两大教派达成一致目的,允许两大教派夺取人族气运,但是夺取完人族气运以后,两大教派得给天界补充人手,壮大天庭。

在天界和两大教派达成一致以后,唯一的阻碍就是人族的创始者女娲了,此时的女娲,因为妖族的没落而正烦恼着,趁着女娲心神恍惚之际,两大教派派人到人族内部去游说位于商汤西部西岐的大周部落,承诺只要大周愿意臣服于天,他们便帮助大周打败商汤,让大周获得天下共主的权利。

此时的大周正是武王的父亲姬昌为王,刚开始姬昌不为所动,因为姬昌深谙占卜之道,此事的后果以姬昌的占卜之道,竟然一点都占卜不到,姬昌害怕了,不敢坏了人族气运,深怕沾染因果,遗祸后人,于是准备拒绝,谁曾想两大教派的人,为了说动姬昌,给姬昌承诺了大周天下八百年的气运,这让姬昌不得不为所动,最终答应了两大教派。

然而坏人族气运此等大事怎么可能不付出后果,就在姬昌跟两大教派的人密谋之际,人皇商纣心有所感,于是派人赴大周传人皇令,让姬昌到朝歌去,为了不给人皇起疑,姬昌只能前往,到了朝歌的姬昌被人皇商纣给软禁了,因为人皇已经得到了一些小道消息,知道了姬昌要坏人族气运的事。

而大周这边,为了共谋大计,不得已只能拿出众多财宝,贿赂重要大臣,准备换回姬昌,为了让姬昌回到大周,继续主持大局,只能让姬昌的长子伯邑考到朝歌前往救人,可是人是救回来了,姬昌的长子伯邑考却死在了朝歌,姬昌知道这是自己想坏人族气运的因果所得的天道报应,姬昌害怕了,怕以后会有自己更多的子孙承担因果报应,于是他想收手,可是因为已经于两大教派立了契约,根本收不了了。

于是姬昌只能用拖子决,一点点地拖着,就是不付出实际行动,一直等到了姬昌死亡,姬昌的儿子武王姬发继位。

武王姬发继位以后,两大教派的使者姜子牙对其把和其父的契约说了,姬发听了以后,顿时被八百年的天下迷了眼,直接就答应了,并且马上起兵伐纣。西周的大军,再加上两大教派的能人异士,根本就不是人族士兵所能抵挡的,最终西周的大军和商汤的大军决战于牧野,在两大教派的帮助下,西周打败了商汤。

而人皇商纣自知大势已去,自己对不起人族,于是自焚于鹿台,以谢人族天下。

在夺取商汤天下以后,武王姬发认父于天庭上帝,遵两大教派为国教,自此以天子自称,从此以后,人族在天庭面前矮了一头。

而武王也在夺取天下称为天子以后,才发现自己从此只是上天的一个傀儡,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才明白自己一家都上了天庭和两大教派的当了,可是此时已经悔之晚矣,人族的至尊自此没了紫薇真气护体,生死只在天庭的一念之间,为此只能成天的郁郁寡欢,一直到武王姬发忧郁而死。

姬发的死,既是坏了人族气运的报应,也是其心里对人族所亏欠的,坏了人族气运,他该受这个报应,而忧郁就是他对人族所亏欠的所有。

点赞9、新乡市 网友:摩尔庄园

国家初定,百废待兴,武王积劳成疾。

周武王姬发所生活的年代距今3000年以上,他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时间有争议)攻入朝歌,以2万多人的兵力消灭了商朝。当时,商朝的军队主力正在与东夷作战,无法回来抵抗姬发的进攻。

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商纣王)兵败自杀,姬发进入朝歌,用刀割下了帝辛的首级,标志着拥有500多年国运的商朝走向灭亡。可是,周武王在消灭商朝以后,仅仅过了两到三年就去世了。

由于周朝建立的时间与武王姬发的生平距今太过遥远,就连史书也无法准确地描述,所以周武王的死因也不甚明确。

汉朝的司马迁编写《史记》时,距离周朝建立时也有差不多900年的时间以上。

周武王消灭商朝之后,面临众多问题,有可能是操劳过度、忧郁成疾而去世

周朝的前身是定居在商朝西面的“周部落”,过着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商朝因为扩张过度,频繁与东夷爆发战争,所以反被强大起来的周部落给消灭了。

不过,商朝的遗民数量要远远大于周人,毕竟商朝有500多年的国运,而周朝才刚刚兴起。如果处置不慎,商朝的遗民很有可能发起叛乱,后来的武庚之乱(周成王时期)就证明了这一点。

(牧野之战,武王灭商)

因此,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极有可能是操劳过度、患病而死。而当时的医疗条件又非常落后,毕竟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低下。

当时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条件,甚至还不如后世的秦朝、汉朝发达,所以周武王一旦患上了心脑血管之类的疾病,基本上是无法医治的,久拖不愈。

除了安置商朝遗民的问题外,周武王还要思考怎么防范周边的戎狄。

周王朝的周边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比如鬼方、犬戎、东夷、淮夷、荆蛮。当时的山东半岛上远不是今天这副繁荣的景象,而是东夷人所分布的区域。

周朝的位置处在众多蛮夷之间,随时有可能遭到周边蛮夷的入侵。

为了控制边远地区,周武王不得不分封诸侯国君到全国各地区建立自己的诸侯国,比如把姜子牙封到齐国去对付东夷人,把武庚封到宋国监视起来。

由于周武王的一系列措施,周朝在短短两年到三年的时间里就稳定了下来,可是各种潜在的隐患依然存在,比如王室内部的权利矛盾、少数民族的入侵。周武王根据宗法制确定了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此后的三千年里所有君主基本上延续了宗法,尊卑有序,嫡子为先,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不久之后,周武王患病去世,他指定周公叔旦(著名的周公旦)等人好好辅佐自己的儿子周成王,并要求继续贯彻分封制度,扩大分封范围。

在当时的环境下,人口稀少的周朝并不能有效控制全国的领土,所以只能分封王室子弟、开国功臣、前朝后裔到全国各地去建立封国和自己的军队,这样才能拱卫边境、防范戎狄的进攻。

点赞10、长治市 网友:永不言败

周武王姬发在兴周伐纣过程中,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建立周朝后,也是终日忙于政事,思考着如何治理国家,积忧成疾。

要说国家都已建立起来了,对手纣王也被消灭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这就要从根源上来说一说了。

虽说国家建立起来了,但是国家不稳固的根基始终是武王姫发的一块心病。虽说继承了父亲姬昌的基业,以天下二分之一的势力击垮了殷商,逼纣王自焚而死,但殷商残存的势力还是非常大的,况且他们对周还有一定的敌意。虽然他们暂时是群龙无首的状态,目前不敢公开起来反对,但一旦机缘成熟,就会酿成大祸。

当然,说把他们全部杀掉是不现实的,那么针对这种棘手的局面呢,周武王就想了一个办法,想用恩威并用的手段来对付,一方面命令弟弟周公把焚死纣王的首级割下来,游街示众,斩断那些殷商旧势力的妄动之念。也就是用武力来威慑,另一方面就用怀柔的办法来软化他们臣服。于是经过同大臣们商量讨论,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统领殷商旧族,还是居住在朝歌。但姜子牙提出了建议,说如果武庚留在朝歌,就必须有人来监视。

武王就把自己的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调到朝歌周边,建立邶,墉,卫三国来监视武庚。

后来在武王带领大部队返回西歧的途中,就得到了朝歌传来的奏报说:殷商旧民欢天喜地的庆祝武庚留在了朝歌,许多小国纷纷送去了贺礼,姬发得报后就一直闷闷不乐,一时也无计可施。不久又得到奏报说武庚竟然居纣宫,续殷祀,还带领尚臣去鹿台,玉门祭祀纣王的在天之灵。同时还拉拢殷商遗民之心,联络东夷方国部落,势力不断壮大,已是磨刀霍霍。

武王对武庚的做法十分反感,没想到本以为怀柔政策可以安定民心,但在武庚的妄为下却适得其反。

为了制衡武庚旧势力的发展,姬发努力安抚各个诸候国,以求各国不为虎作伥,但姬发越给各诸候国好处,各国却越和武庚走的越近,尤其是奄,薄,姑,熊,盈等国甚至不来朝贡。

姬发为此深感不安,每日被殷商旧势的发展形势所困扰,终于心身不支,抑郁病倒,虽说有众大臣来劝说安慰,姬发最终还是没想开,于(约前1043)年,留下了他还没来得及完成的遗愿,终于驾崩。




点赞11、岑溪市 网友:布羽幽兰

受到封神系列的电视剧影响,在绝大多数人印象里的西周武王姬发,都是个英姿勃发的年轻帝王,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当年继位的武王姬发,根本和年轻没有任何关系。

武王伐纣之后的第三年,周武王姬发在镐京驾崩,因为并没有当时留下的典籍记载,武王究竟是怎么去世的,多大年纪去世的,都比较争论,但肯定的是,他是寿终正寝的。


直到如今,都没有发现关于周武王如何去世的文献出土,而最早的有关描述,是西汉时期才出现的《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如果这样的记载是真的,那就是说当年的周文王姬昌是在九十七岁高龄的时候去世的,而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则是在九十三岁的时候去世的,九十多岁去世,一点都不奇怪。


尽管这样的描述,得到了古代大多数人的承认,但始终都存在着疑问,因为即便是在如今,活到九十多岁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在三千年前的先秦时代。

周武王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文王的生卒年还算是比较明确的,因此说他活了那么大岁数是可以说得过去的,而武王作为他的次子,自然出生很早,不会比周文王小多少岁。


古人往往在十几岁的年纪成婚生子,周文王生养姬发的时候,估计也就十几岁的年纪而已,周文王去世后,武王开始伐纣,建立西周的时候肯定也已经很大年纪。

如果当年周武王真的是在九十多岁的时候才建立西周取代殷商天下的话,那么他在成为天下之主两年后离世,其实也并不奇怪,毕竟那么大岁数了,随时都可能蹬腿。


撇开《封神演义》等神怪小说,历史上周武王建立西周天下的时候也是非常操劳的,文学作品中武王是得到了天下八百路诸侯的支持顺利灭商,可当年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现实是,殷商因为连年对东方淮夷的征伐元气大伤,而西周趁机联合了诸多不满殷商王朝的诸侯在后方进攻,最终将殷商灭之,虽然成功,可西周的天下并没那么稳固。


周王朝的建立初期,施行分封制,将大量的西周宗室子弟分封到天下各处,然而那时候的殷商遗族与其他的异姓诸侯,并没有完全归顺,西周的江山还是不太稳妥。

周武王继位之后没多久,就因为常年的操劳还有当时的不安,日夜无法安眠,加上其本身年纪就已经很大了,所以很快病倒,匆匆将朝堂交付给周公旦以后,离开了人世。


点赞12、宜昌市 网友:浅唱轻荶

首先说结论:周武王年龄在那,在当时而言,50多岁已经算非常长寿了,说不上忧郁而终。


我们可能是被电视剧《封神榜》误导了,以为姬发当上武王的时候还很年轻,所以觉得他打败纣王后没两年就死了挺可惜,但是大家忽略了那个年代的人均寿命和姬发当时的年纪。

根据《大戴礼记》记载“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这个记载基本是符合当时的风俗的,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认定文王比武王大15岁左右,而按照《封神演义》中所说,文王是97岁的时候死的,此时武王多大?似乎是82岁,然后,武王当了几年的西伯侯?似乎是十年,那他差不多是九十岁的时候才打败了纣王,这个年纪了,再活三年死掉似乎已经算是高寿了。


当然,按照常理来说周武王这个岁数去伐纣不太现实,我们可以参考的是周公旦的岁数,按照记载周公旦应该是活了60岁,辅佐成王13年,也就是姬发死的时候,周公应该是47岁左右,而周公旦是文王的四子,姬发是二子,两者相差2-10岁都是可能的,因为毕竟隔着两个孩子在,而且不一定都是儿子,也可能姬发还有妹妹,那周武王岁数在49-59岁之间是比较靠谱的,在那个年代,人均寿命可能都不到30岁,武王能够活到50多岁已经算长寿了,所以他的死其实说不上什么忧郁而终,在那个时代这个岁数死了基本上算是寿终正寝了。


至于说武王伐纣成为天子之后是不是还有需要担心的事情,那肯定有,毕竟他当时算是趁朝歌兵力空虚占了便宜取胜的,纣王是自杀的,武王的胜利有一定的投机成分,而在外的商朝军队如果打回来的话西周军队不一定挡得住,所以为了化解这种危机,周武王大肆分封诸侯,而且那个时候的诸侯权限比较大,基本都是独立的国家的概念了,所以作为周天子的姬发应该后几年过得也不算太顺心就是,肯定要应付很多的诸侯试探和纷争,心情应该也不会太好。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