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保险是否值得买?
年金险没有值不值得买,就看有没有能力买。
年金其实说白了就是你把你的钱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拿去赚钱,然后赚完回来再还你,再多还一些。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借力发财,对于客户而言,既能稳赚不赔(赚多少就不一定了),又能强制规划未来资金(比如养老)。
但问题是你现在是否可以拿出这么一笔钱,让你短期内不会去想它,去惦记它,年金的复利计算确实诱人,复利的力量也确实大,但别忘了,复利发力的前提,是需要一个“时间”的维度。如果你不给它时间,爱因斯坦也没办法。
所以,建议,养老计划也好,给孩子存教育金也好,希望真的是为了一个将来资金的规划才想买,而不仅仅是为了看完别人的利益演示,眼馋才想买。买了,就给它时间。即便是棵摇钱树,也得有个撒种浇水的过程。所有告诉你第二年第三年第五年想用就可以取出来用了的人,都是流氓。是可以取,也可以用,但年轻能挣的时候取了用了,将来年老了挣不了了发现养老保险账户里也没钱了。或者说,因为前期取走的多,导致账户的钱根本滚动不起来,最后看着鸡肋只好退掉,肯定也是吃亏。
所以,值不值得买,建议问自己4个问题:
①、你目前有没有这个资金实力可以将一部分钱投进保险公司而不去日思夜想它。
②、你认为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需求,给将来的自己或孩子提供这笔资金流。年金的根本作用就是通过时间增值然后给将来提供稳定资金流,要回归自己的需求。
③、你有没有巴菲特那种放长线的淡定。
④、其实中间要真是有急事用钱,不用把钱取走影响复利滚动,只要走个保单贷款就好了。但你是否认可用自己的钱还得给保险公司交利息?(说是自己的钱其实这本就是个伪命题,但好像大部分客户都有这种错觉。)
ok,如果这4个问题,你都觉得适合你,那就去买。
个人的偏好是建议买固定收益的产品,现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真是看不准,所有拿中档演示的收益不是说达不到,但毕竟不是100%,几十年后也不太算的准。固定收益的产品,虽没有不固定的演示数据那么好看,但起码也不会低。当然仁者见仁了。
年金保险是非常值得购买的。
年金保险其实也是一份资产,年金保险具有很高的现金价值。就像是我们的房产一样,区别在于房产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资产,而年金保险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资产。在我们的家庭资产配置中,应该优化显性资产,增持隐性资产。
到底什么是年金保险呢?
年金保险,是一种常见的人寿保险,但年金保险又是一种功能综合但结构相对复杂的保险产品。我们都知道一份人寿保险合同中,有三个重要的角色,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年金保险就是投保人支付保费,以被保险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以被保险人的生存按年度领取生存保险金,同时以被保险人的身故支付身故保险金给受益人的保险产品。
只要被保人生存,财富就会从投保人流转到被保险人那里,成为与被保险人生命等长的现金流,如果被保险人一旦身故,投保人的财富就会流转到受益人这里。保费转化成了生存保险金或者身故保险金之后,财富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就像我们的新鲜血液一样,得到了净化,被净化过的保险金作为一种完美的财富,权属清晰,同时兼具强烈的人身属性,便于投保人进行个性指定和控制隔离各种风险。
当我们的保费锁定一定的金额之后,被保险人的寿命越长,就可以从年金保险中领取更多的生存金,这个时候时间的力量就赋予了年金保险神奇的魔力,复利的魅力就在于时间。如果被保险人身故,根据年金保险的保额,身故保险金就会直接给到受益人。所以说,一份年金保险兼具了生前的赠与和身后的传承功能。
在年金保险的合同里,投保人拥有保单的现金价值,被保险人享有生存金,受益人则享有身故金。每个角色都会在年金保险中获得应有的财富。所以就像我们投资房产一样投资年金保险,在我们的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中,增加年金保险这个隐性资产是必要的。
年金险肯定是值得购买的。
年金保险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一次或按期交纳保险费,保险人以被保险人生存为条件,按年、半年、季或月给付保险金,直至被保险人死亡或保险合同期满。是人寿保险的一种。
人生四件事:生,老,病,死。年金险可能不是解决"老"的唯一方法,但是它确实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解决方案。年金险具有的功能:
1、年金险领取期限灵活的功能。年金保险均以年金保险的被保险人的生存为支付条件。现在市场上年金险的保障年限有定期型与终身型。可以有确定的期限,也可以没有确定的期限终身领取。
2、年金险可以做到强制储蓄的功能。存在银行的钱存取更自由,无法真正做到转款专用。而年金险因为退保将会受到损失,为防止损失,退保的行为将会受到节制,做到真正的专款专用。这样养老金、教育金才能得到保证。
3、年金险具有确定领取的功能。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按保险合同约定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
4、年金险相对与其他投资渠道具有安全,保值增值的功能。因为年金险是人寿保险的一种,年金险不会因为保险公司的撤销、解散、破产而受到损失。年金险的这种安全性体现在《保险法》中,详细内容可以附页。
5、年金险具有流动性的功能。因为保单还具有贷款的功能,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保单贷款比例不得高于保单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的80%。通过现市场上高现金价值年金险产品,保单贷款满足短期的现金流需求。
6、年金险具有资产保全的功能。资产保全功能主要体现在资产的剥离,资产的转移,资产的传承三个方面。
(1)资产剥离,就是利用保险把家庭私人生活所必须的现金流与企业的现金流严格区分,建立一道财务防火墙,防止现代企业主公私不分,一旦企业有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发生资金链断裂对家庭和企业都是灭顶之灾。
(2)资产转移,这里要涉及到税务筹划问题。在理财的八大规划里面,税务筹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减少应税的资产来增加免税的资产,利用法律不追诉既往的原则,要提早进行规划、筹划,以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税务风险。比如说房产税、未来将开征的遗产税和赠与税等。《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中有明确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3)资产传承,在全球的财富管理当中,人寿保险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工具,是来自于它指定收益权。它可以让你照顾到你想要照顾的人,我们可以利用人寿保险的指定受益权,做好财富的代际传承,给孩子建立一个源源不断出产现金的备用企业,让他拥有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年金险的固定领取,万能账户的保证收益和享受保险公司红利来保证资产的安全传承,保值增值!
用真实案例给大家分析什么样的年金值得购买
最近在整理一个客户的保单,其中一份年金保险我看了无比地替客户心塞。留着这份保单吧,确实是个鸡肋,每年给到的利益还没有银行一年的定期存款1.5的利率高。退保吧又损失巨大,回本的问题压根想都不要想,具体的情况我来给大家说一说。
这是一款养老年金产品。客户在45岁的时候买的,60岁领取养老金,分5年缴费,每年缴费104496元。五年共计缴费522480元。这里顺便提醒大家一句,我们买这种年金保险千万不要看业务员演示的分红保险的利益,只看现金价值这一栏。只有现金价值才是你自己实实在在能够保证拿到的钱。
先来说第一点,本金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好的年金保险如果是五年十年的交费期,一般第八年就可以回本,慢一点的第十年也能够回本,但我们来看一下这款年金产品第十年的现金价值是多少?只有352320元,在现金价值最高的这一年第16年,现金价值也只有426768元。也就是说客户如果某一年急用钱想退保,他在任何一年退保都会最少有10万的本金损失,所以这种年金保险买了就甭想退,根本不给你退保的机会,要退只能认赔钱。
再来说一下第二点,客户从60岁开始领养老金,领的是什么?每年领的养老金按所交总保费的5%领取,且只能领取20年,领到客户79岁就不能再领取了,换句话说,客户这20年领取的这部分养老金其实就是客户自己原保费的本金522580元,客户用20年分期的方式把自己投入的本金给领取了,领完20年后账户里还有多少钱呢?只剩下66384元。
再来说第三点,保险公司对外所宣称的这个保单所谓的现金流是什么呢?就是每年给一个基本保额的9%,算下来是每年给到客户4320元一直给到终身。再来算算每年给4320元,给40年给到客户85岁,总利益只有172800元,即使给到合同规定的上限,105岁也只能领到259200元。所以这个产品你只能拿在手里不退保活得久,才勉强赚得这一二十万的利益。
所以大家买年金产品一定要看你真正能够保证的利益,不要看业务员演示的分红的利益。那好的年金产品是什么形态呢?我们还拿客户的45岁年龄,分5年缴费,年缴保费10万元整来举例,总保费比之前还少了2万多,我们看一下从60岁开始领取,每年领取的金额是多少呢?33187元,可以活多久,领多久,这才是真正的终身现金流。领20年共计领取663740元,此时本金50万回本了还多出163740元,如果客户在这时选择退保,还能退回752850元留给自己的子女家人,加之前已领的20年客户共计领取1417590元,如果客户不退保一直领钱,即使领到105岁客户的本金50万也一直都在账户里,到105岁账户里还有523418元,所以不但自己终身受益,最终还会给爱的家人留下一笔财富。大家把这2个产品前后对比一下就看得特别清楚,一个只比本金多领了一二十几万,一个比本金多出最少3倍的利益。
所以选择年金产品亲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我们花的都是自己辛苦赚下的钱,少则一年投入三,两万,多则一年十万甚至几十万,所以大家在掏腰包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看合同看条款,看现金价值,看保证利益。



年金保险,其实与银行、证券一样,都是家庭理财工具之一,只是各自功能不同,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很难用好坏来评论
俗话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年金险,说白了,不过是家庭理财的一个篮子之一而已
它的功能无可替代,它也同样代替不了其他理财工具
说到这里,小编还要插一句,理财? 投资
说到理财,工具非常多,股票,基金,银行存款,房产投资,股权投资......
这里仅用更多人能接触到的银行存款和股票来与年金一同说明各自的功能和解决的问题
1.先说银行存款,特点是,零风险,保本,但低收益——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应该是所有理财工具里最低的了。
但是,依然有人选择把钱存在银行里,为什么?
因为银行安全,存取灵活,方便,便于资金周转和使用,这就是银行的功能和它所解决的问题

2.再说股票,可以说是普通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收益可以达到很高的投资工具了,但是,炒股,就像做过山车,跌宕起伏,个中滋味,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了
但是,同样的,依然有人投资股票,为什么?
因为股票虽然高风险,但同样也会带来高收益,虽然有人炒股赔的倾家荡产,但也有人赚的盆满钵溢
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股票,也许是家庭资产高增长的唯一途径了,这就是股票在家庭理财中作为投资的功能和它所解决的问题了
3.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年金险,它有什么特点?
由于保险公司要扣除各种费用成本,因此,它的保单价值,在一段时间内(具体时间与选择的缴费期有关),都会低于总保费——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前期退保有损失,不保本,所以,它不是想存就存,想取就取,不够灵活
即使预定利率4.025的产品,即使是复利收益,它的收益也要10年,甚至20年以后才能看到——对于很多人来说,眼前的钱都还不够花,哪里还顾得上那么久以后的事
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依然选择购买年金险呢?
简单来说,它可以提供一个长期、稳定、安全的现金流,解决的是,把我们眼前的一部分资金,留在未来去用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把眼前的钱留给未来呢?
这就说到了保险的本质,保险,保的是风险,疾病、意外是风险,同样,老也是风险。人不一定会得重疾,但,人,一定会老。
人不可能一生工作,终有退休不工作的一天,现在的收入再高,也很难保证老了以后会有符合自己原有生活品质的养老金。
人最怕的是,人还活着,钱没了。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为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做准备,而年金险,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之一,这也是年金险常被客户用作养老金购买的原因
而用年金险来准备养老金,也有着它独一无二的优势:
首先,它不是想存就存,想取就取,而且前期退保有损失,因此,它可以迫使我们——强制储蓄,专款专用
其次,它的收益在于未来,也就是持有的时间越长,收益越高,因此,它就是我们用于未来的资金,不是眼前就要用到的钱
最后,也是它最重要的优势,它提供的是
长期——与生命等长,保证我们活到老可以用到老;
稳定——预定利率锁定在合同中,不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安全——保险的保障机制保证来保证每一份合同的安全(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现金流——年金险,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固定领取一定额度的年金,正如我们的退休金一样,是一笔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所以,任何一种家庭理财工具,只是各自功能不同,解决不同的问题而已,没有谁好谁坏,完全是可以各自发挥作用的
最后,小编留一个思考题,假如在您退休时,提供您两种养老方式,一是一次性给您100w养老,二是每年给您5w,您活多久领多久。您觉得哪种方式会更安心呢?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持续提升至76.4岁,发达省市已达80多岁。从退休到离开人世长达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出现“人活着,钱没了”的困局,当听说年金保险可以解决此问题时纷纷投保,然而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年金保险本质上是储蓄保险,并不能解决养老问题。本文就带大家识别假年金,买对真年金。
1. 年金保险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保险机制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以解决因发生保险事故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问题,例如家庭经济支柱40岁的张先生突发心肌梗塞离世,留下妻子和未成年的孩子,储蓄归还房贷后所剩无几,家庭生活品质急剧下降,这种“死得太早”的风险可以通过投保人寿保险解决。大家应该都有了解,就不展开说了。
同时,保险还可以解决“人活着,钱没了”的问题,此问题在保险领域被称之为“长寿风险”,例如55岁退休的吴女士储蓄了300万元,预计到80岁去世足够花了,谁知道吴女士按计划在80岁时候将所有储蓄都花光了,但人还活得好好的,最后只能靠子女接济,这种“活得太老”带来的风险被称之为“长寿风险”,可以通过投保年金保险来解决。
吴女士在55岁退休时将300万元一次性缴付给保险公司投保年金保险,从次月开始,保险公司每月支付2万元(即每年24万元)的年金给吴女士,直到身故为止。假如吴女士在80岁身故,则领取了25年,合计领取600万元,是投保保费的2倍;假如吴女士活到100岁,保险公司也会一直支付到100岁,完全不用担心老年生活无钱可花,简单算一下,到100岁一共可领取年金1,080万元,是投保保费的3.6倍。
借此例子,顺便说明几个相关的概念。在这个例子中,吴女士投保年金保险后就开始领取年金,这种年金保险叫“即期年金”,而如果吴女士在35岁就开始投保年金保险,到55岁退休后开始领取年金,这种年金保险就被称之为“递延年金”,投保后到领取前这段时间被称之为“累积期”,从年金领取之日往后的时期是“领取期”。
对于递延年金,保险公司会提供多种缴费期限供投保人选择,通常有5/10/15/20年或缴至55/60岁,此缴费期限也称之为“供款期”,供款期可以等于累积期,也可以短于累积期,例如一名30岁男士连续缴纳保险费10年,然后等到60岁才开始领取年金,那么供款期就是10年,累积期是30年(从30岁到60岁)。
此外,上述吴女士例子中每月领取年金金额保持不变,实际上有部分年金保险会设计成分红保险或其他形式,每月领取的年金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加,可以起到抵御通货膨胀的作用。
2. 假年金保险长啥样?
理论上,人民群众担心“长寿风险”,市场需求旺盛,正好是保险公司的商机所在。而实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大量销售真年金保险的公司在此业务上并没有赚到钱,还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究其原因就是最近几十年人均寿命的增长大幅超出保险公司的预期,例如原来预期客户平均活到75岁,结果绝大部分客户活到80多岁还是欢蹦乱跳。
最关键的是,越是有长寿基因的人越偏好投保真年金保险,保险公司又不能以身体太好而拒保,这进一步加大了保险公司开展此业务的亏损风险。所以,很少有保险公司将转移长寿风险的年金保险作为主力产品,即使上线了此类产品,也是保持少有的低调。
但是,市场潜力如此巨大,不做又不符合商业逻辑,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是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核心问题。聪明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注意到监管机构对年金保险的定义(《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第九条)比较宽泛,只是规定了保险金给付形式,并没有对年金保险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规定,完全可以开发不承担客户“长寿风险”的“年金保险”。于是不少保险公司开发出大量不转移“长寿风险”、以储蓄功能为主的“年金保险”,利用人们的养老焦虑,以年金保险之名大力推销储蓄保险产品。
例如,前些年市场常见的快速返还生存保险金的年金保险,投保人选择缴纳10年保费(每年30万元),保险公司每年返还一定年金(6万元)至累积生息账户或万能保险账户进行累积,简单算一下,即使领45年(6×45=270万)也还没领回自己缴纳的保险费(30×10=300万),完全是在领自己的钱,不仅没有转移到长寿风险,还降低了生活品质(每年领取的年金金额很少),唯一多出来的是身故时候给受益人留一笔身故保险金,然而这并不是投保人投保年金保险的初衷。
所以,大家看到产品名称上有“年金保险”四个字的保险产品,不一定是可以转移“长寿风险”的真年金保险。简单来讲,假年金保险通常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 存在“边缴保费,边领年金”的情况
- 领很多年(例如20年)还领不回自己缴的保费
- 可领取的年金默认进入累积生息账户
- 可领取的年金直接存入万能保险账户
- 过了保证领取期(若有)后提供身故保险金
- 过了保证领取期(若有)后仍提供现金价值
3. 真年金保险具备哪些特征?
一款真年金保险一定是要能够将被保险人的“长寿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的产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假年金”。前述例子中吴女士投保了终身年金保险后,可以将她的长寿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在可预期的存活期内(例如25年)可以将已缴保费及其利息领取回来作为生活费,之后还可以继续领取,即使自己活得时间再长,也不用担心没有生活费,那么此产品就是“真年金”。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将真年金保险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种的真年金,另一类是变种的真年金,现将它们具备的特征简单说明如下。
同时具备如下三个特征,才算是纯种的真年金。一是领取期不设上限,或上限设置比较高,例如终身领取,或领取至100岁;二是在领取期内不提供身故保险责任,也就是说在领取期内身故,保险公司不做任何保险金给付;三是在领取期内不提供现金价值,即使退保也不给钱。有的朋友可能觉得,那些只领取了几年就身故的人不是亏大啦?其实不然,投保真年金的目的是在有生之年都能有生活费,既然身故了,也就不需要生活费,那么也就谈不上亏。
可悲的是,人们往往是非理性的,通常希望至少能把缴纳的保费领回来,保险公司为了配合非理性客户,推出变种的真年金,特征如下:一是领取期不设上限,或上限设置比较高,例如终身领取,或领取至100岁;二是设置一个保证领取期(例如10/15/20年),在保证领取期内身故,则由指定受益人领取年金,可选择分期领取或一次性领取;三是在保证领取期内提供现金价值,也就是可以退保领取现金价值;四是过了保证领取期后的特征同纯种的真年金。
大家可能对如何投保真年金保险有不少疑问,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建议咨询专业的保险经纪公司。我就给大家留个思考题吧:
前面假年金保险的例子里,投保人首年缴纳30万元,过了犹豫期就获得6万元年金,第2年再缴纳30万元,又获得6万元年金,连续缴纳10年,连续获得10年年金,为什么不直接请投保人每年缴纳24万元(30-6=24)呢?
年金险当然值得买,只是你的理解还没有到达那个层次。
有个客户在基金公司上班,确找到了我买年金险,我问他为啥想买年金险,他说想买一份确定性,明确说分红型产品就不要推荐了,要的是固收类产品,就是想给自己多买一份养老金。
他的想法是这样的,60岁开始领养老金,每个月领1万元,活多久就领多久,选择5年交费期。
他当前35岁,每年要交费193570元,共交5年,累计交费967850元。
产品是这样约定的:
如果活到60岁以上,保证领取20年,也就是240万元;如果比较长寿,每个月1万元一直领到死。
如果被保人活满80岁,可领取252万元;
如果被保人活满90岁,可领取372万元;
如果被保人有幸活到100岁,可领取492万元。
买了这样的年金险,被保人老年生活的追求就是好好的活着,活一天就有一天的钱领。
可能有人会说,这笔钱的投资收益并不高,确实如果被保人活到大城市的平均寿命80岁左右,这笔投资的收益率只有年3.0%左右的复利,如果被保人比较短命或长寿,收益率要更高些。
但是话说回来,老年生活有钱领才能过得体面,如果每个月没有钱领过得就不快乐,为了确保自己有个体面的老年生活,目前就好好做准备吧,当然不止买年金险这条路,如果你想生活确定性更高些,也没有比年金险更好的渠道。
年金险好处:安全稳健,收益有保证。
年金险其实和我们常说的养老险类似,都是在交够了约定保费之后,从某一规定时间开始,分期返还一笔保险金。这笔保险金就可以作为养老生活来源。
一、与银行储蓄比:强制储蓄,长期收益更高
银行储蓄时间较短,存取灵活。相对而言,年金险具有强制储蓄的特点:年金险要在5年之后才能够给付生存保险金。另外从长远收益考虑,如果手头资金充足,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暂时不把生存金取出,这样可以通过复利获得更多收益。
这也就涉及到年金险的另一个特点了:长期复利,收益高。
1.普通年金险
到了约定的时间,年金险就会返还一部分年金,如果不取出,这些年金就会自动复利。时间一长,年金险的收益便相当可观。比如中民保险网上的国华年金险,2018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累积生息利率为3.5% 。
2.含万能账户的年金险
如果你所购买的年金险含有万能账户,那么这些返还的年金(如果不取出)就会在万能账户里累积生息,若有更多闲钱,还可以后期再追加到万能账户中。
含万能账户的年金险有保底利率和结算利率。保底利率是保险公司承诺的最低利率,一般在1.75~2.5%,也就是说不管市场情况如何,都会有保底收益。实际情况下,年利率会按照结算利率计算,大多在4%左右。
3.含万能账户的分红型年金险
如果在万能账户的基础上,又加上分红性质,那么收益就更高了。除了未取出的返还年金累积生息的收益,还会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和投资情况获得一部分分红,这部分分红若不取出,仍可以放进万能账户中累积生息。
小编去查询了各大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就整存整取而言,知名大银行存5年的利率一般在2.5%-3.0%之间,地方性的小银行利率要高一些,可以达到3.7%左右。
由此可见,从长期收益而言,年金险是比银行储蓄更好的选择。
二、与投资市场比:更安全稳健
高收益的诱惑着很多人去投资P2P,股票,但同时与高收益相对的是较高的投资风险。
自2018年6月起,P2P投资平台连续爆雷,至今已出现228家问题平台,76家停业及转型平台。
股票市场也是涨涨跌跌,时不时像在坐过山车。
相对高风险的投资市场,年金险就更为安全稳健。第一部分也说到,有万能账户的年金险都有一个保底利率,一般在1.75%~2.5%左右,也就是说不管市场情况如何,都会有保底收益。
最后的话
年金险的收益可能没有股票等理财方式高,但风险更小,更安全稳健。由于长时间的复利,最后的利益也是不容小觑的。另外,年金险还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有急需,后期可以从万能账户中取出部分资金,解燃眉之急。对于既追求安全稳健,又追求收益的人群来说,年金险确实是一个更适合的选择。
如果您觉得说得还不错,不妨动动手指点个赞,要是能顺手关注我们就更好了~中民保险网头条号会持续推送实用的保险知识、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欢迎关注哟!
很多人觉得,可能未来的养老金并不足够,因此希望自己再参加一份年金保险,补充一下养老金。
购买商业养老年金保险,好处在于:
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形成养老保险合同之后,只要不是个人申请主动提现,一般保险合同都会永远持续下去,直至参保人去世。
商业养老保险,保险公司即使破产,他们所承保的商业养老保险也不能终止,会有银保监会指定寿险公司承接。
商业养老保险,如果是遇到个人破产,也是不能执行的。只要不是恶意挪用企业资金,给个人购买保险,一般都是无法追回的。可以说商业保险即使自己一败涂地,也会给未来留一份生机。
商业养老保险的待遇在参保时就已经明确约定,未来不会再有任何变化。对于规划自己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
商业养老保险的缺点
当然缺点也在这,虽然规划的很明确,可是无法避免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商业保险,是无法保证我们的待遇价值水平不变的。
另外,商业养老保险由于持续时间比较长,利率的风险变动会很大。像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过零利率的故事。因此,我们商业保险的收益率能够保证的一般比较低,一般只有1.5%~3%左右。当然也有一定的浮动收益率能达到0%~3%。
商业养老保险会收取初始费用,这一费用包含了建账费用、保险推销人的佣金、管理费用等等,一般能够达到20%以上。相对于股票或者基金申购的手续费,要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当然,后续投资的费用率会逐步降低。
所以,投资年金保险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需求,不要把保险当成一种跟银行理财和存款一样的投资理财产品。
手段和目标要想匹配。年金保险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买年金保险来做什么,如果是做养老规划那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是有其他打算,那就值得三思。
年金保险作为规划养老的工具有几点是其他金融工具不具有的。
一是年金保险可以确保你在未来的某一刻一定拿到多少钱,而不管是存款,货币基金还是股票,房产等其他工具,都不能保证到某一刻一定能拿多少钱。
二是年金保险承担了老龄风险,只有人在就可以一直领。如果是存款,比如存了200万,计划花20年。万一一不小心长寿了咋办?降低生活品质吗?
三是强制储蓄。保险退保只能退现金价值,会有损失,避免了挪做他用。
年金险作为一种长期规划还是值得买的,不过买保险一定要找一个专业的人士来做这个事情,而且必须是按照科学的计算然后再合理的配置。
年金险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多年以后的问题,例如子女教育、养老、财富传承等等。
一般来说很多人把年金险包装成收益特别高的理财方式,其实这都是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因为年金险从短期收益来说真的一般,但是从长期的规划来说,其稳定的收益率和复利计息能力(组合万能账户)是非常不错的规划。
子女教育一般需要用钱的时候至少是18年吧。按照零岁的孩子来说,这样可以强制储蓄一笔专属的教育金,完全可以通过年金险来实现提前规划。
养老补充,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有社保养老,但是社保的养老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如果想享受更好的养老生活,年金险是必不可少的保险配置。
资产传承,未来的资产传承问题肯定是很多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自己的一辈子的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地传承,是很多高净值人群考虑的问题,年金类的保险其特有的定向传承功能可以帮助这些客户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年金险其实更像是强制储蓄,毕竟现在压力都比较大,想主动存钱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通过传统方式能够存下钱的人真的比较少,年金险具有的强制储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储蓄习惯。
但是,买保险是一个科学配置的过程,年金险一定是在配置好基础保障之后再考虑的事情,千万不要一入手就购买年金险,那样就是空中楼阁。
先来了解一下开门红保险本质
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他本质就是孙悟空。同理,开门红保险无论包装成“教育金”、“养老金”还是“祝寿金”,它本质依然是一款理财保险,大多数的产品都会以年金险的形式出现。
以市面上某个年金险产品为例,消费者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费,在约定的某个时间点或者时间段,可以从保险公司领钱。
一般的年金险,除了只有身故保障,最大的特点是能返钱和分红,所以它一般没有或者有很少的保障特性,更类似于理财产品。
目前大多数的理财保险产品由年金险和万能险构成,有些产品的年金险是分红型产品,消费者购买后,可以享受分红获利。
理财险与理财
年金险的实质就是一种理财险,奶爸从理财的角度为大家分析一下。
1、年金险的运作模式
年金险的运作模式分为两种:
a、在没有万能险的情况下:消费者花钱购买产品→到约定时间点或者时间段提取返还金
b、搭配万能险的情况下:消费者花钱购买产品→不提取返还金→返还金进入万能险的万能账户进行二次生息(这段时间消费者可以继续追加投入)→往后再提取
在搭配模式的情况下,年金账户配合万能账户,提高了收益率。消费者最终获得的返还金更多,但周期也更长。
2、投资风险
购买年金险产品,实际上也是跟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合同上明确规定的保险利益,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都必须给投保人兑现。
退一万步讲,即便保险公司经营不善,需要进行破产清算。在资产不足以兑付保险利益的情况下,保险保障基金也会提供不低于剩余保险利益90%的经济救济。
从这个角度看,它的投资风险是很低的。
奶爸曾经写过关于保险公司是否会破产的文章,详情可查阅:保险公司倒闭了保单怎么办?
3、投资周期
年金险一般缴费方式是趸交/3/5/10年,费用动辄上万元,而返还所有收益的时间普遍需要几十年甚至终身。
在缴费期内退保,保险公司通常只会返还保单的现金价值。当然,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办理减额交清。但无论哪种做法,前几年退保一般损失会比较多。
总的来看,理财险的流动性非常差,更多是一种长期的投资。
4、投资收益
年金险的产品增值能力如何,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奶爸曾经选取了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玺越人生少儿版进行测算,详细的测算过程可查阅奶爸以往文章:代理人绝不告诉你理财险的真相
业内一般用内部收益率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来衡量年金的收益情况。IRR是:净现值 (NPV) 为零时的折现率。而玺越人生的IRR大概率在2%-5%之间。收益如何,见仁见智。
年金险适合什么人购买
奶爸一直强调,保险的最大功能和最终目的应该是保障,购买保险应当遵循“先保障,后理财”的原则。在购买理财险之前,应当先为家庭做好了充分的保障。
一个年金险产品,从投入到回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理财险的收益要跑赢通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有充足的闲置资金,或者有一定的理财能力,奶爸还是建议“奶粉”们像我一样,当个吃瓜群众。
目前大部分的理财险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在2%—5%,如果这已经满足你对于理财结果的追求,那也不妨考虑。
综所上述,年金险适合已经为家庭做好保险配置,现金流充足,同时对于理财收益没有追求的人。
购买年金险需要注意什么
1、预定利率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保费的收益率,当然是越高越好。不过银保监会规定,目前不分红型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不能超过 4.025%。
2、分红型年金险保单红利
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将上一年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特别注意的是,保险公司股东的分红不等同于分红险分红哦。另外,保单红利是不保证的,有可能出现不分红的情况。
3、万能账户
万能账户也有一个保底的利率,不同产品的保底利率是不一样的。对于消费者肯定是越高越好。后期追加投入的保底收益,也是按照这个保底利率来计算的。
一般来说,初次向万能账户转入保险费以及在万能账户提取返还金,可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具体的收费标准也是因产品而异,这点“奶粉”们一定要注意看合同的规定。
4、返还金
返还金并非想什么时候领就什么时候领,想领多少就能领多少,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返还规则。如果你真的急需资金周转,选择提前退保,返还部分现金价值,损失有可能会很大。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切实了解每一个投资项目和产品。开门红并不能够让每个人都红起来。“奶粉”们要保持冷静的分析,不要被一些宣传单上的利益演示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