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二战中如果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怎样?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2关键词:日本,德国,苏联,二战

二战中如果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怎样?

点赞1、无锡市 网友:活该孤独

如果日本选择北上进攻苏联,那就意味着日本放弃与美国作战,而是选择与德国一道从东、西夹击苏联,这很可能成为压死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发生不仅苏联悬了,整个反法西斯同盟都悬了。

首先说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观点,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就极力说服国会给予中国援助,当时美国国会大佬们基本看不起中国的,但罗斯福的观点:中国很弱,但是非常顽强。他在演讲中暗示法国是不应该投降的,法国的坦克数量和兵力上都远超德国,但是法国不会打39天就投降了。而中国不一样,中国装备很差但坚持了好几年将日本80%陆军、20%的海军和40%的空军拖在了中国战场拔不出来。假设中国投降了怎么办?罗斯福的观点是,日本会整合中国的资源和建立工业,在资源上就不受制与美国了,在太平洋上就有与美国较量的庞大的资本;日本还会组建中日联军,会拿下西伯利亚,这样苏联战场就结束了,欧战也就结束了;中日联军还会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攻印度,英国就完了。这样美国会被赶出太平洋和大西洋。从罗斯福的观点来说,只要整个西伯利亚被日本占领,苏联是无法扛住两面夹击的!

日本在二战时就有“北上”和“南下”战略。“北上战略”就是日本以东北为基地出兵西伯利亚,与盟友德国夹击苏联,双方在乌拉尔山脉会师。“南下战略”则是海军主张,占领整个东南亚并向西进与德国在中东会师,这样就要与英美作战!

在1939年之前,日本陆军是坚持“北上战略”的,而日本海军则是力挺南下战略的,两者僵持不下。在日军内部,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关系简直就是世仇。为了不去求海军,陆军在二战时自己也造航母,造运输舰,听着都奇葩。

对于陆军来说北上就没有海军什么事了,全是陆军的功劳,是陆军的舞台。对海军来说陆军风头正劲,只要南下才有展示海军的肌肉,虽然我们知道日本最终选择了南下。但如果假设日本不去招惹美国而选择在1941年与德国一道夹击苏联会怎么样?(德国曾多次督促日本进攻苏联,与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想象都感到可怕,要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罗斯福早已经看清美国绝不可能置身事外,但是美国国内反战声浪极大,参战是要美国全国人民说了才算的,总统向参展也不行。如果不是日本关键时刻偷袭珍珠港,美国军事介入二战可能性很小,起码短时间内不会介入。我们今天提到的反法西斯同盟,其实就是在美国参战后才组建的,那时候日本侵略战争与欧洲战场根本就是不相干的两码事。美国参战后不但参与了对日作战,还对欧洲德国、意大利宣战,还为同盟国提供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物资援助,特别是苏联最艰难的、都快顶不住的时候得到美国援助,避免了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的悲剧。美国整个二战期间为苏联提供了110亿美元的军用物资,仅卡车一项就支援苏联40多万辆,还有飞机1.5万架,火炮8000多门,各种军用物资加起来超过1600万吨。

客观地讲,美国不援助苏联战略物资,苏联恐怕很难扛得住德国的军工,朱可夫对美国的帮助给予很高的肯定!

日本选择北上就代表日本暂时不会去挑衅美国,美国即使要参战也都在1943年左右吧,也许这时候的苏联、中国、甚至英国已经不堪重负投降了,莫斯科没有美国帮助连德国都抵挡不住,更何况是德日的夹击,而且如果日苏交战,苏军在远东地区还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当时苏联防范远东的仅仅也就70~100万军队左右,而日军的关东军超过了150万,在数量上以多打少,又有很多人会说,日本根本就不是苏联的对手,1939年的诺门罕被苏联给打怕了。但实际上苏联在诺门罕并非大胜,而是惨胜,甚至苏联的伤亡略大于日本军队,达到了2万多人,而日军总共伤亡1.9万人。至于苏联宣传的大胜实则只是战争的宣传手段,日军真正退兵的原因是后勤跟不上,包括在中国采取三光都是后勤不足的一种典型表现,这恐怕也是日本放弃进攻苏联的根本原因。

真是的诺门罕战役苏联集结近千辆装甲车,地面部队却是占据着优势,但是日军经常伏在草丛中突袭苏联展开近距离肉搏,关东军整体来说比苏联更顽强,因此地面互有胜负,但苏联占据优势。但是日本空军却强于苏联,掌控着制空权,直到苏联调来了自己的空军王牌部队才与日军空军打了个平手。

图:诺门罕战役中开赴前线的日军

诺门罕战役持续4个月,苏联红军最大的优势居然是后勤补给,家门口作战的日本后勤居然就跟不上。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经受住了考验,虽然后勤也很紧张,要知道苏联弹药消耗高达3.1万吨,远比日本消耗得多,这些可都是千里迢迢运输过来的。而反观日本在家门口作战,还是马车运输,而且参战兵力也只有5万左右,后勤补给严重不足,这恐怕是日军后来放弃进攻苏联的主要原因。一旦大规模进攻苏联,后勤不足+冰天雪地会让所有参战日军冻死、饿死在西伯利亚。

实事求是的讲,二战前期苏联的战力非常弱,打一个芬兰差点都搞不定,而日军却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以及不怕死的精神。到了二战最后几天苏联向日本宣战的时候,这时候日本老兵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苏联军队也今非昔比,此消彼涨这时候的苏联却是有了碾压日本的军事实力!

若日本在1941年日本选择与德国同时夹击苏联,不去偷袭珍珠港,即使仅仅与苏联对峙打个平手,恐怕也会牵制苏联很大的精力,而德军在欧洲的势如破竹恐怕就不是苏联能够抵挡的了,再加上失去美国援助,苏联恐怕很难事先二战这种传奇般的翻盘!

点赞2、定州市 网友:走失的猫

我们说,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二战中,如果日本配合德国进攻苏联,结局会如何?

第一,日本人占不到多大便宜,弄不好还会被更早地赶出中国。

一是苏联人对日本早有防备。经历了德国背信弃义撕毁互不侵犯条约搞突然袭击的沉痛教训后,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的警惕防备心理,特别是最高统帅斯大林对防止日本的入侵已经有了部署。

二是日军一旦进入广阔的苏联国土,其兵力显然更趋紧张,不得不从中国战场抽调大量兵力,这样就给了中国反攻的机会,日本搞不好会拿不下苏联又丢了中国。

三是此时苏军已非日俄战争时的俄军。二战时的苏军空前强大。此前日军曾试探性在中苏边境地区与苏军两次交手(张鼓峰战役和诺门坎战役),都以日军失败告终。从某种意义上说,日军也不是不想北进苏联,而是不敢,没有必胜的信心和把握。

四是美国不会坐视不管。美国尽管和苏联(社会主义)并不对付,但它对德日法西斯主义更是忧虑。不会看着德日联合把苏联“吃掉”,然后坐大再欺负美国。这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

综上所说,结论是如果日本进攻苏联,第一其战略目标难以得逞。第二对中国抗战应该更有利。第三加速日本失败灭亡。而历史的方向不会改变。


点赞3、珠海市 网友:洛灵兮

配合苏联也没用,不会改写的。日本最明智的做法就应该像石原莞尔(日本少数有战略思维的人)说的去做,就是有了满洲就行了。这样就等于切入苏联在亚洲势力扩张的一颗钉子(欧美默许),但日本的扩张也已经到了欧美所忍受的极限了,适可而止就行了,结果偏偏贪心不足蛇吞象。但是当石原莞尔去阻止的时候(七七事变),人家都说了,您老靠九一八事变都升官了,就不让我们干了?这就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泥潭。(石原莞尔被对方这话噎的哑口无言)



如果日本占领满洲就收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地图,东三省,南北朝鲜,台湾,日本本土都在日本帝国版图内,对中国大陆形成合围之势,这是怎样一个地缘?如果当年真这样,中国今天对面的日本将更加强大无比,不是中国和美国可以轻易对付的。



再说真的要配合元首进攻苏联,日军也不具备大规模大纵深机械化突击的能力啊,毕竟是海军强国,坦克和大纵深作战理论和经验都不足。日本全力对苏,会对莫斯科造成压力,但是欧美一样会来管的,你以为不发动珍珠港,不和美国掀桌子来惹苏联,美国就放过你?(苏联远东离美国领土阿拉斯加也近)



还有,日本干嘛配合德国?日本是海洋国家,最厉的矛是海军。再说西伯利亚是有油田还是有什么?美国41年对日本石油禁运了,不去东南亚抢石油(还有橡胶),难道日本等死?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能说日本战术一流,战略三流,这也是其地缘政治所决定的。没大的思维,只看眼前,一句话,日本当年占领东三省就收手,什么事也没有,不进攻美国更不用打苏联,谢谢。

点赞4、绥化市 网友:皈依童话

如果二战中,日本配合德国进攻苏联,而不是去挑起太平洋战争,那么历史确实会有不小的改变,但是对日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结果,只会更糟吧。

1941年6月下旬,苏德开战时,日本也确实想参战,发起北上,但是当时的日本没有进行北上的部置,只能在急促间,动员兵力进行战备,这一工作进展并不快,实际到9月初,才完成编制的战时化,有关动员85万人的计划直到这时才算获得批准,以日本每天只能向从本土外调一个大队的兵力计算,完成动员及兵力部置的时间没了。

关东军最多时号称百万,其实只有70万的水平,相比之下,苏军在远东的兵力至少是日军的二倍,坦克,飞机等更是数倍以上。日军实际不具备进攻的条件了,以其兵力与装备,根本达不到围歼远东苏军的可能性。而且以日军当时的物资储备来说,也无法承受长期对苏作战的要求。

当时,从反德的角度,英美对日本的全面封锁已全面开始,对苏联的援助也已经开始,这种背影下,英美怎么可能支援日本对苏作战由?没读过二战史,就不要拍脑袋想象什么,英美对日本就不是简单的禁运,而是要开战了。苏德战争开始之后,英美就找到借口对日本进行全面的石油禁运,这本质上就是要约束日本。

如果没有珍珠港事件,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尚在,又有菲律宾等基地,那么日本将在陷入对苏作战的泥潭的同时,被美军捅刀子,后果也许是提前结束太平洋战争了。

点赞5、拉萨市 网友:风已成雪

日本在洛门坎战争中已经吃了苏联人的亏,对于进攻苏联没有十足把握。

当德国全面进攻苏联时日本也没有配合德国夹击苏联,有许多的原因。

日本在没有拿下中国之前,没有这么多的兵员在苏联作战,如果拿下西伯利亚地区,没有多大价值,冬天酷寒,孤军深入,给养困难。

因为西伯利亚地区没有公路,铁路只有一条,人员稀少,城市贫瘠。

在这里用兵简直就是误入绝地。如果长驱直入,直取苏联繁华地段,漫长的补给线无法保障后勤运输。

而且在中国的日本部队也要大部分抽调到西伯利亚地区来,从整个战略来讲是败笔,不可取,日本人也不会这样做。

日本急需拿下中国,只要取得中国,就可以用中国大量的人力训练中国军队,使其有战斗力,利用中国的物力大规模进攻苏联。

成吉思汗第二次西征的梦想就会实现。

在这之前,日本还需要大量的战争物质,南下东南亚地区可以获得,而海洋运兵运输给养,非常方便,日本开始了进攻东南亚的战争。

确实在日本所想之内,东南亚地区的拿下,大量的物质源源不断的运往日本。就是这样日本也感到兵员不足是个致命的弱点。

大量征集台湾兵员参加太平洋战争。

而中国的满洲国军队不能调动,是由于有抗日联军存在,和金日成的朝鲜抗日联军存在,还有在苏联境内的中国,朝鲜的抗日联军,满洲国军队只能作为治安部队,而不能使用于战争,更不能抽调到战场。

在关内的汪精卫的部队,也没有战斗力,用于作战会溃败的一塌糊涂,影响整个战局成败,也只能作为治安部队维持治安。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根本不能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日本的作战部队不足,作战资源缺乏,是日本致命的弱点,这个弱点导致后来的日本全面的失败主要因素。

点赞6、常宁市 网友:孤陋寡闻

我是小林,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把苏联视为大敌,“反苏反共”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终极目标”。


二战爆发之前的1938年和1939年,日本军队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分别和苏联发生了两次军事冲突,即“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日本被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住,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事件”,受到“大清洗运动”影响的苏军,战斗力仍然让日军不敢小看)


二战期间的日本军队有一次绝好的机会,可以和德国夹击苏联,但是日军高层没有抓住这次机会。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日本和德国的结盟,以及日本的“南进”和“北进”战略

1、日本和德国及意大利的结盟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东方的日本早在1931年9月18日就开始了对中国东北的入侵,在1937年7月7日更是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


因为共同的敌人是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德国、日本再加上意大利很快“抱成一团”。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个法西斯国家组成军事同盟。按照条约,三国要“攻守一致”“互相支援”。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闪电战,进攻苏联。战争前期,苏联一败再败,军队和领土损失达到惊人的程度。德国人不傻,他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希望日本能遵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一起消灭苏联。要知道,希特勒是个强烈反苏反共的人;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共产主义也没有什么好感,一直希望消灭社会主义苏联。

(德国“闪电战”袭击苏联)

2、日本的“北进”战略

在日本军队内部,北上攻苏的言论也甚嚣尘上,1941年7月,日本军部发起“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目的是加强关东军的军事力量,将关东军的作战部队扩充为16个师团(原本只有14个师团),此外还要调集大量预备队和作战物资,最终达到约30个师团。注意:日本的一个师团比起英美的一个师人数要多,英美的普通的师级单位通常是1万多人,而日军的师团通常人数是2万多人。也就是说,日军关东军真的要和苏联“玩命”的话,可以出动60多万人的部队,加上后续部队,100万人都是没问题的。唯一让日本人担心的是:消耗的物资可能是巨大的!

(日本关东军战斗力很强悍,主要目标是北方的苏联)


当然,日本军部的头头也不傻,他们不想和苏联“血拼”。日本军方高层的计划是:等苏联红军大量从远东撤走,然后日军利用优势兵力,轻而易举占领苏联远东地区。苏联红军也有百万大军驻扎在远东,就是为了防止日本人趁火打劫。说白了,日本人想捡便宜。


历史的发展是,苏联远东部队一直坚守阵地(直到莫斯科会战前后,才开始逐步调离),这让日本人感觉无机可乘。日本人鉴于1938年和1939年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战役,苏联军队强悍的战斗力,始终没有发动进攻,而是“严守”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


3、日本人的“南进”战略

北方的苏联是大敌,南方的英美也是大敌。日本军部头头们一直为南进”和“北进”争吵不休。北方的苏联还不足以“一打就趴下”,南方却出现大问题。


一直以来,日军的战略物资来自于东南亚的美英殖民地或者美国本土。但是日本军方趁着法国被德国打败,强行“收割”法属越南,这一下子让美国和英国发火了!美国和英国开始要求日本撤军:撤出越南的日本军队,也要撤出在中国的大量军队(应该不包括日本关东军和朝鲜军)。日本军方坚决不同意!


此时,南太平洋的局面也严峻起来。日本和美国英国的矛盾变得尖锐起来。

(日本人最终选择南下太平洋作战)


1941年7月26日,美国在菲律宾设立远东军司令部。


1941年25日到27日,美国、英国、荷兰宣布冻结日本在该国的资产。


8月1日,美国宣布对日本全面实行石油禁运。


日本军部头头们也不闲着,直接策划入侵东南亚的计划:英国美国不给我们日本物资,好,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漫长的争论中,日本内部的“南进”和“北进”的战略争论终于落下帷幕,日本开始选择“南进”作战,目标直指美国和英国。


苏联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二、如果日本和德国夹击苏联会怎样?

假如1941年12月7日之前,日本北上和德国攻打苏联,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


笔者觉得,日本人的军事能力很难直接占领苏联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日本的物资供应也会出现巨大的困难。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对苏联造成致命的威胁。


理由如下:

1、日军关东军全力北上,苏联远东地区(尤其是靠近中国东北的边疆区)会被日军占领,如海参崴等地区。这些地区被占领,当然不能直接威胁莫斯科。但是请注意:二战中美军运送到苏联的物资,很多是从太平洋运到海参崴,再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到苏德前线的。


如果苏联的海参崴地区真被日军占领,美国的很多物资是没法运输到苏联的。这对苏联军队的战斗造成不小的影响。


“在(美国)向苏联提供的总数17500000吨援助物资中,有将近400万吨由北大西洋海路运到摩尔曼斯克与阿尔汉格尔斯克,有400万吨由伊朗运抵苏联。虽然太平洋运输线还需穿越广漠的西伯利亚进行长距离的铁路运输,但最后证明它输送的物资等于北大西洋通道和伊朗通道运输量的总和。就是在日本对美宣战以后,补给物质仍然源源不断地输入符拉迪沃斯托克,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因为苏联所有可以利用的货船都驶入太平洋,大量的美国商船都改挂苏联的国旗。”


(见《苏德战争1941-1945》[英]艾伯特·西顿)


2、日军占领苏联远东地区后,可以扶持傀儡政权(如沙皇的残余力量),或者把中国东北的白俄组织起来,“以俄制俄”。这样可以分化瓦解苏联的力量。


这一招很致命,因为苏德前线苏军的压力很大,后方人心难免不稳。这会造成斯大林政府对远东地区的失控,甚至造成很多远东苏军“倒戈”。


3、更狠的是,假如日军不计成本,占领蒙古,然后直接截断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这样,苏联会受到致命的打击。苏军在远东的兵源很难到达苏德前线,那么斯大林和希特勒“血拼”的时候,兵力不足的就可能是苏联了!


综上可以看出,日本人真的选择对苏联动武,那么苏联的日子真的很难过。搞不好斯大林估计真的没辙了!


当然,日本人最终选择了南下攻打美国和英国,和苏联“友好中立”。日本人选择“南进”,也是不得已,因为美国等国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给日本,日本的联合舰队只能成废品,日军的侵略战争也难以维持。

(日军偷袭珍珠港)


攻打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看起来很大,但是提供的战略物资真的太少了,不足以支撑日本的侵略战争。于是日本选择了最大的冒险:和英美开战!

点赞7、渭南市 网友:落日夕阳

日德如果有配合,就不应该采取南下战略,而应该在东北保持足够兵力以牵扯苏联的远东部队,这样就算不进攻,苏联当年敢抽调远东一百万精锐之师去参加莫斯科保卫战?如果美国还在坐视苏联亡国,那苏联必亡!但是只要是美国参战了,轴心国必败!因为无任战争潜力还是动员能力,同盟国都占据绝对优势!

同盟国的美苏英加起来的工业总产值是轴心国的数倍!光美国的本土不受战火影响的工业就已经是轴心国加一起都不具备的了!何况同盟国还有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这个是轴心国也不能比的!

德意日发动二战是一种赌博行为,前期赢了个场面而已!只要对方肯押上血本,轴心国都是必败的结局!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