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村的总管非常不招人待见,在红白事上还不得不用?
村里有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接老人的班,在镇上税务部门上班,但是因为自己不检点,喜欢偷偷摸摸,最后被开除,回到村里以后几十年都还是装大尾巴狼,什么工作农活都不干,每天就是戴个眼镜,大夏天的也拿着一杯茶叶水,在村里面游荡吹牛,家里的开销都指望自己的老婆打工种地。
他最大的热情就是当总管,谁家有事情都是第一个去,不请自来的那种,大家对于他的这种热情,都很反感但是有没有办法,伸手不打笑脸人,你有事情他来了,你总不能赶走他吧,所以他也成了一个名不副实的总管,那脸皮厚的让人目瞪口呆。
他最喜欢的就是谁家有事情,他去给人家负责收钱,赶都赶不走的那种,为什么会选择收钱那?因为他有自己的小心思花花肠子,第一坐在账桌子收钱,看起来好像很有面子地位很高,烟随便抽,这对于他的生活待遇来说,这就是很好的事情了,第二那,每次收钱他都会偷偷摸摸的,故意把账搞错,然后往自己身上装上几百元,每次装的金额也不多,所以大家都知道是他办的,也都无计可施,到了最后谁家在办事,他收钱的时候,都会安排自己的族人在边上盯着他。
直到今年他越来越过分了,然后他的自己家里的一个亲属办喜事,他有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的坐在哪里,还想着收钱,可是没有想到,他这个亲戚的父亲,他的堂兄弟直接把他赶走了,说今天不用你收钱,你那里凉快那里呆着去,让他狠狠地丢了面子,没想到第二天他自己就生闷气得病了,居然一病不起卧倒在床上了,我们村里的人都说这是活该报应啊。
为啥有的村的总管非常不招人待见,在红白事上还不得不用?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农村客观来说是非常多的,每个村的总管队伍里面总是会有一两个办事非常差劲的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本来大家都信任的总管队伍就是让他们给抹黑了,对于这种人大家都很愤慨,但是却有无计可施。
不用他还真的不行,因为都是一个村里的乡里乡亲,你不叫他吧,他又会不请自来,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自己偏偏很积极的来了,你总不能赶走他吧,所以对于这种人,一般大家也都是不和他一样,他愿意沾便宜,也就随他便吧,大喜的日子这些东西大家也只能是装作不在乎了。
村里的总管一般都是几个人自发组成的,相互之间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能命令谁,所以即便是总管之间,对其中的一个人不满,那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他们之间毕竟是属于一个小团体,有都是义务的为村民帮忙,所有谁也不想得罪人,也只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看不到。
而办事的村民,在邀请总管的时候,又不能指名道姓的说,不准哪一个总管去,因为这样说话很容易得罪人,让其余的总管误会,所以即便是有个别的总管做事不地道,所以大家在红白喜事上面还不得不用。
我记得前几天我们附近村里面一个总管,在给被人帮忙办事的时候,偷偷的拿办事的这家人的烟,被发现了,最后事情闹开了,一辈子的名声丢了,70多岁的人,也算是忙碌了一辈子,没成想到了最后成了笑料。
我是农村农村小小李,认同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欢迎你的点赞评论和转发。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红白事都需要有管事的,这些管事的需要几个人,分管一摊,但这些人有个头领,也就是总管事的,这个总管事的负责安排红白事上的那些分管事的,使红白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这些管事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拿白事来说,当去世人咽气那一刻起,主家就会通知总管事的人,然后总管事的通知下面分管事的,在主家集合后,跟主家商量丧事怎么办。
可以说,主家有什么话都跟管事的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家等于把所有事的决定权交给了管事人,由管事人去统一调度和安排。
最终主家能花多少钱,能不能浪费钱,这些都取决于管事人。
所以,这些人在村里一般都挺有威望的,还有就是一些脾气个性非常倔的人,他们秉承的原则就是一切按规矩走,任何人不能不按规矩来。
当然了,管事的人中也有一些让人讨厌,但这些是分着原因的,有的是因为自己贪婪而让人讨厌,有些是因为太过秉承原则让人讨厌。
可是,不管怎么讨厌,主家还要用这些人,有些人就会产生疑问,既然这些总管这么不招人待见,主家为什么还非得用?
黑嫂在村里经常给人家帮忙,咱们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Ⅰ:管事人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能在村里当管事人的,特别是总管事人,至少在办事时不会让人讨厌的,如果实在让人不待见,那说明这个人必定有巨大的缺点。
比如黑嫂见过爱偷主家烟的管事人。
我们在这里说一下,当主家家里有事时,办事时用的开销以及消耗品,都是管事的在管,比如烟,比如酒这一类的,全部都归管事人管。
管事人干嘛要管着烟?因为不能让这个烟被人随便拿,谁要想拿就拿,那主家得浪费多少烟啊?烟并不便宜。
但有些管事的人利用自己管烟的机会偷烟,这就让人非常讨厌了。
黑嫂见过管事的偷烟被主家发现了,但主家只是委婉提醒了一下,并没有当场掏出来。可是这丢人啊,这是多么丢人的一件事?人家找自己去当管事人,自己却监守自盗偷人家的烟,并且被当场指出来,周围帮忙的都是自己村里的人,这脸面搁到哪里?怎么见人?
这类人是非常让人讨厌的。另外还有一类管事的让人讨厌,就是完全不通融,太过秉持原则。
这类人是怎么回事呢?管事的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他们是有一套流程的,有的人是必须要按这个流程走,完全没有一点通融。
这会带来一个什么结果呢?有时候会搞得主家特别尴尬。甚至有时候会闹出事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主家或许跟别人有什么不让别人知道的矛盾,但管事的人不知道。比如管事的会在事情快要结束时找一些亲戚要钱,这个钱并不需要多,几十块钱的事儿,这个钱也不是管事的自己花,要过来后,管事的交给某个人去买瓜子糖什么的。
等买来了,分给那些择菜的妇女,做饭的师傅,端盘子的小伙,每人吃一点,算是帮忙的酬谢。但有些亲戚不愿意拿这个钱。管事的要钱是分着亲戚的,什么亲戚应该拿钱,那就去要,不该拿的也不去要。
可是有些该拿的可能跟主家有矛盾,他们不拿。那管事的不愿意,你不拿不行,这样就容易闹出事。我们村因为这样闹出过事,亲戚的鞋最后都扔锅里了。
看看这多丢人,主家六神无主时,亲戚和管事的还闹出这样的事,主家能不闹心吗?
所以,有些主家会怪罪管事的人,不待见这样的人,但就算是不待见,仍然还要用。有人就会疑惑,为什么非得用?
Ⅱ:为什么非要有管事的人?
其实,农村的红白事上用管事人,这并不是农村特有的,也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代就有,现在城市也有,古代有人专靠这个吃饭,现代城市如果有亲戚朋友去世,大家会组建一个治丧团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需要管事的人。
为什么需要管事人?因为主家在这个时候是不能处理任何事的。
怎么回事呢?主家怎么就处理不了事了?
拿农村来说,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大儿子是不能出屋子的,也就是说,他必须一直守着灵前,直到去世人出殡。
那他怎么处理事情?家里需要办丧事,东西需要买,亲戚朋友需要通知,这些都需要有人去处理。
什么人去处理?只能是管事的人,他们一直干这个,熟悉这里面的流程,知道该怎么办,主家用这些人不会在办事时丢人,而这些人也尽心尽力帮主家办好这些事。
所以,当有人偷拿了几包烟时,主家只会在心里不舒服,但不会闹得管事人丢人,因为以后家里有事了还需要用他们,这次闹出丢人了,下次他会想办法出主家的坏。
还有那些太过秉承原则的管事人,主家有时候也是不喜的,比如我们村有个人在外面上学和创业,他爷他去世后,村里老少爷们儿都在帮忙,他却对这些人不管不问,发烟专找有钱的人发,别的人理也不理。结果这些人一商量,集体罢了工,抬棺材时没人了。
管事的找到这些人一问才知道怎么回事,赶紧让主家买了烟,好说歹说,人家才算是又来了。
像是这种事,主家都不能直接出面处理。所以,管事人非常重要。
当然了,不招人待见的管事人是非常少的,一般都受人尊重。就算是有了一个不招人待见的,主家还是要用。原因很简单,主家不能处理的很多事需要这些人去处理,需要这些人去完成,不招人待见对主家来说是小事,把事情给办下去才是大事。
Ⅲ: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农村红白事的管事人有没有让人讨厌的?是有的,因为人各有各的脾气,各有各的办事方法,不能使所有人满意,有些则是自己爱占小便宜。
但不管这些人怎么不招人待见,主家还是要用,因为需要他们去把这件事进行下去。但以黑嫂这些年在村里给人帮忙的经验来看,管事的也同样怕丢人,他们会尽心尽力去帮主家把事情办圆满,这是有一份责任心的。
所以,有不招人待见的管事人也是个例,这些人什么也不图,我们也不能平白去冤枉人家,您说是不是?
我是黑嫂,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现在的农村,农民如果遇到家中需要办红白酒宴,首要的是必须请一个或者是两个总管,全盘负责酒宴上一切事项的安排与实施。虽然说,现在有很多农民,对酒宴上的总管不怎么待见,但家家户户在红白事上又不得不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农村人办酒宴的越来越多,特别是遇到婚丧嫁娶,办酒宴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请一个或是两个懂得礼仪又有筹划能力的人来承办酒宴上一切事务,人们习惯将这些人称之谓总管。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差不多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些专门搞这个行业的人。
过去的年代,总管一般是村中有感望正直的人当总管,而这些人完全是出于热心帮助,因此这些人常常受到村民们的尊重。而现在完全变了质,一切向钱看。社会上的很多坏习惯,有些总管汇集一身,贪污腐败送人情,办事处处收回扣,事后还要拿报酬,让办事主家有苦难言,不用又不行,用了真烦心,只能忍痛多花钱。我经常帮忙在酒宴上记礼账,有些事情心里明白。
现在的年代办酒宴,再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更多的帮忙的人,一切事项都有了一条龙服务,只要订好了就行,可谁也知道中间有回扣有好处费,只是苦口难言。人人追求经济利益,非利不干,总管也一样。没有办法,主家只好硬着头皮充好汉,否则一切事情就难办。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我也见过真正的好总管,但不是每个总管都能做到那样子。
好的,我来回答!
我就在村里常常担任提问者所谓的“总管”,但在这里老王卖瓜自夸一下,倒没感觉到怎么不受人待见?
不过,我们这里不叫总管,而是叫外总,为什么叫外总呢?因为还有一个差使叫内总。简单来说,外总就是负责人员安排的,而内总呢,只是是负责物资保障,一般由主人的近亲担任。
这是多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外总毕竟是外人,某户人家遇到丧事时,孝子孝孙是不能亲自出面安排事宜的,主人家的钱物怎么能轻易交给外人呢?所以就有了外总内总之分。
那么,总管不受人待见,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还真有,并且还很多!
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有许多人非常讨厌总管。
一,首先,各个总管的素质良莠不齐,或者是因为他安排的不周,或者总管自身别有他图,从而造成主人家的财务浪费,甚至出什么漏子。
就我们这儿来说,一般情况下,每逢谁家有红白事,宴席总是承包给别人的。而承包宴席的一方为了揽生意,常常会想方设法的和总管套近乎,甚至请客送礼。
而总管收了别人的礼,当然要替别人说好话,遇到谁家有事请他做总管的时候,便极力推荐向他送礼的那一家饭店,而不去考虑这家饭店所做饭菜的质量、价格的高低。
一般情况下,对总管所推荐的饭店,事主不会拒绝,因为毕竟还要依靠总管来替他们办事,得罪了总管,弄不好会损失更大。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些总管借助他的便利条件,趁机侵吞事主家的物品,这个我就不多说了。
另外还有一些客观上的原因。比如说因天气原因,来客突然增多或突然减少,总管安排不周,也会造成丧事非常的不顺的。甚至有时还会在丧事上引起纠纷,让事主非常难堪。
这些都是总管自身的原因,所以久而久之,就有许多人讨厌总管,甚至说遇事不找总管,自己来办。
二,尽管总管尽职尽责,但还是会有很多人讨厌他的。
总管负责人员安排,这里所说的人员,就包括街坊邻居和所有的来客,以及做菜的、做法事的、吹响的,甚至还有前来蹭吃蹭喝的老人孩子。为安排这些人员的分工、吃饭,就会得罪许多人。
1,首先会得罪街坊邻居。
俗话说“一家有事百家忧”,之前多年是这样:喜事要发通知,白事不请自来。但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个理念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各忙各的工作,遇到谁家有了白事,还就得去请。
结果往往会这样:我请不下来假,你有要紧事得办,他还得赶集做生意……都不去帮忙,这事干脆就不办了!
这样的现象,我就遇到过几次。有一回,我给一个在附近厂里上班的人下通知,刚开口,他就回了一句:“我明天可能请不下来假。”
我不想容忍这样的推辞,便说了句“好吧,你觉得行就行。”便头也不回地离去。
在人员安排上,差使有轻有重,有尊有卑,可能每个人都想在礼房里坐着数钱填单。可是毕竟一场丧事办下来,要有几十种差事要安排,总得有人去干那些既累又不体面的活。所以,也就会有人对自己的差使不满,怨恨总管。
还有些街坊前来帮忙,会额外地伸手向总管要烟要酒,被拒绝后自然也会满腹牢骚。
2,其次,常常也会得罪宾客。
虽说来者都是客,但在我们这里,遇到谁家亲戚办丧事,往往带上兄弟、近亲一同前往,无形中既增加了来客人数,又因远亲互不相识而增加了产生矛盾的机率。
这些远亲来到之后,有些人、特别是娘舅家的来客常常会这提出各种条件,如果得不到满足,嘴里便嘟嘟囔囔,把气撒到总管身上。
在安排席位时,常常会发现三个人、五个人一桌,互不相识的两桌人不想凑到一桌吃饭。如果任由其坐,则会给事主家造成极大的浪费。
去年秋天,我在一家主持丧事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事主准备了八十桌,到安排席位时却仍有许多人找不到坐的地方,我便带几个人挨桌巡查。结果发现,许多桌子上仅有四五个人,向他们桌子上安排几个人,他们则以“还有人没到”、“出去方便了”等为介口,设法阻止。
这些显然都是推辞,我心知肚明。在好话说尽之后,我就让跟在身后的人挨桌核查,不够八个人立马撤去桌子。然后,这些人由我统一安排,保证让每个人都有席位。
这样一来,许多人就有了牢骚,跟在后面唧唧歪歪。
前几年有一家办丧事,我一口气撤了十几桌,并且这些桌子上坐的人还大都是熟脸,可把他们得罪不轻。
可话又说回来了,裁掉十几桌,可为事主家省去了大几千块钱的费用呢,职责所在,良心所在!
另外,吹响的、做菜的也会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基本上都遭拒绝。
再次,得罪事主
俗话说“一人难称百人心”。尽管总管在丧仪上处处小心,事事留意,但仍免不了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有些事主家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
有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有户人家给我打电话,让我过去一趟。我想天已经这么晚了,还能有什么事?
到了我才知道,原来明天这家就要出殡,可是已经夜深了,他家的三个姐妹,一个都还没有回来。
按我们这里的习俗,女儿在父母过世当天,要在父母的灵前守孝,过了三天之后还要回到婆家。然后,在父母出殡的头一天下午必须回来,陪伴父母的灵柩最后一晚。
既然到现在一个都没回来,我觉得他们兄妹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这家兄妹五人,父母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父亲去世早,是母亲把他们从小拉扯大。
经过询问,我知道了三姐妹不回来的问题所在。原来老母亲已卧床多年,儿子常年在外打工,都是三个女儿轮流伺候母亲,中间住院花钱什么的,一切费用都是姐妹三个出。老人临终时,两个儿子一个都没在家,只有三个女儿在身旁。
可是,老母亲过世后,两兄弟家的媳妇却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让姐妹仨必须交相当数量的份子钱,否则就说她们不孝。这下就让把三姐妹彻底激怒了,于是她们仨一商量——反正在老母亲活着时已经尽了孝,干脆就不参加葬礼了。
这一下,让兄弟俩傻了眼:几个妹妹在明天母亲出殡的时候都不在现场,这兄弟俩的脸往哪搁啊?街坊邻居人家会不会笑话我们?于是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帮忙解决一下。
知道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想了想,便这样对他们说:
“姐妹仨来可以,礼金也照交,但是,明天老人葬礼结束后必须退给人家,如果同意的话我可以做她们的工作。”
他们两对夫妻互相对望了几眼,一个个点头同意。
我挨家打完电话,一切停当。没想到,第二天老人封完坟,谈到退还礼金时,两妯娌又反悔了。但我已给三姐妹许下承诺,当然不能上人信。最后,还是在我的坚持下,如数退给了她们。
为此,这两家对我就有了意见。
后记
我们身处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三观。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也没有任何人一生都不被人诋毁。
但是,即便如此,俗话说得好:“没有不求人的人,没有不下雨的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依旧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还知道自己所做的并不完美,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去做完人。
所以,人人都学会彼此体谅和宽容,才是这个社会的和谐之道。
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本家大叔结婚,大爷爷找我帮忙管香烟支销,他告诉我,总管的是李某和张某,你的任务就是听李某的,其他任何人的你都不要听。
我很疑惑,不明白地看着他,从他的话音中,我知道张总管非常不招人待见。他也看出了我心里的疑问,说事后我再给你解释,你上场时按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父亲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一辈子给庄里人的红白喜事帮过不少忙。
听说我去大爷爷家的喜事去帮忙作管烟支销,上场的头一天晚上,父亲特意到家中安排我怎么做。
父亲说,管烟支销是红白喜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差使。这个差使都是主家最信任的人干的。
好多红白事上的亏赢都与香烟的出入有很大关系。
你上场时,带上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把总管安排拿的烟都详细地记在本子上,谁拿的,拿几盒,几点拿的,干什么用的,用不了退回几盒都要清清楚楚地记在夲子上。
一般红白喜事都是两天,头天晚上结束,你要对对账,看看今天发多少盒烟,还剩多少盒,做到账物相符,记在本子上。
临回家时,要把一天用烟的情况向主家做个说明,用了多少,剩了多少,要把剩余的烟完好地交给主家看管,以便第二天的看管支销。
香烟的支销要听主家安排的总管的安排,不能谁要都给,一家子帮忙说话都不管。
不能怕得罪人,你怕得罪人,就得罪了主家,人家怀疑你从中捣鬼,以后办事人家不相信你的。
第二天一上场,我就忙活开了,一会李总管安排给帮忙的每人发一盒,一会厨子带人来了给一条,又过了一会儿,吹响的来了,又要给烟。到了晚上,用烟出现了小高峰,吹响的,厨房的,客屋的,点响的都得给烟,好一阵子忙碌。
这其间,张总管到支销屋问我要烟多次,我不好直接拒绝他,便对他说,李总管安排给完了,他一听,不自在地走了。
幸亏听了父亲的教导,我才不显忙乱。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就显的轻松多了。
喜事结束了,办了50来桌,用了47条香烟。
当我把用烟记账本交给大爷爷时,他和大奶奶感激地说,这烟也幸亏你看的紧,要不然有出入了,所以安排他们看,我都不放心,要知道,现在的香烟都是15块钱1盒,看不好,你拿一盒,我拿一盒,不象酒那样,又看得见,不好装,那显眼呀,红白喜事浪费就费在烟上。
他的一个亲戚儿子结婚,办了40桌,用了68条烟,无形中多浪费了2000多元的香烟。
第二天晚上,我向父亲说了大爷爷家喜事上的用烟情况,父亲说,那还不错。咱们这儿红白喜事上用烟是有数的,平均就是一桌一条烟。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问大爷爷,为什么张总管非常不招人的待见,为什么红白喜事还不得不用他?
大爷爷笑着告诉我,张总管这个人手长,给人办事,吃着喝着还拿着,明着一份,暗地里一份。所以大家对他都是敬而远之。
红白喜事,大家不得不用他,是给他的面子。以前有事大家找他做总管那是不知道他的人品,红白喜事都是他一个人总管,现在知道了,还找他,只是找他做个配角,这么大的事,不差多他一双筷子,两盒烟,另引再找一个主事的总管。他不憨不傻,心里明白着呢。
后来邻居家的白事上,我帮忙又见到了张总管。吃饭间,我无意中发现,他拿着香烟偷偷的往老伴的三轮车里放。
前段时间,他的叔伯兄弟又说起了他的事,气愤的地说,他就是非常不招人待见的总管,知道大家不得不用他,还厚着脸皮去充人。
红白喜事对于农村人来说就是件大事情。既要办得热闹,又要办得体面,以此赢得口碑。这么大的事总要有个牵头的,安排相关事宜,也就少不了“主持人”角色,被称之为总管的身影。如此说来,总管也应该是“人见人爱”的。
不过,村民也私下多有议论,甚至还不怎么待见,尽管这样,要办红白喜事还不得不用。这究竟为何?
总管也算得上“能人”,一个村子也出不了几个这样的人
凡总管者,也不是一两年就脱颖而出的,他们是老总管们“退位”之前物色的对象。往往是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如辈份比较高,或是小包工头、或“暴发户”,或儿女成才,且生性精明,为人和善,乐于交际之人。常常是在老总管管事时,被“委任”为副手,“鞍前马后”,以身示教多年,已经“见习”。正式“接班”了,村里人心知肚明,便如对待老总管那样相信他们的“徒弟”们。
代代相承的总管,有话语权,也“德高望重”。懂得“大事”的流程和规矩,事情不会中途出岔子,也会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有头有尾,让村里人觉他们是个“能人”。要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热热闹闹。谁家要办红白喜事还非他们这种人不可。
总管也有私心,甚至是一种“绑架”,事主怒而不言
对总管要有“请”必“谢”。总管要主事,也不是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或捎个话就来的人。过事之前,事主要亲自登门去请。这请也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拿上点礼品,如水果之类。事主先说明来意,人家也看礼品的“份量”。这才慢条斯理的问你,是大过,而是小过(即不张扬,只招呼娘外家人、妻家或亲朋好友)。过罢了事,还要为总管专门摆桌酒席,名曰“谢席”。敬酒说好话,领人情,还要送上“四色礼”(即烟一条、酒两瓶、茶叶及糕点之类),少说也在三四百元。这些东西是摆在桌面的,让人看的,完了事主还要送到总管家里。
总管还会用上“一条龙”服务。一旦被请为总管,在过大事上便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甚至事主也要听从吩咐。做总管的,村里也就那么一两人,由他搭“班子”,配备2――3名副总管。别看只是个总管,他们与一些婚庆公司、厨子、租酒席用品的多少也有交集。一旦被请,便与事主打过招呼,厨师、司仪、车队、婚礼场面及租赁酒席用品,都会“一条龙”服务到位。为了图个方便,给个面子,事主还能说啥?答应就是。事后一对比,这提供的“一条龙”服务费用总比同行高一些,也只好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红白喜事是大事,很多人家看病、彩礼已经债台高筑了,这里又被“宰”了一下。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村子的总管是事主红白喜事操办是否成功的象征。过个大事,没有总管这个角色还真的不行。岂不乱成了一锅粥?有语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过个大事离不了总管,又何必微言?得过且过,不就是多花了点钱吗?只要把事办好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