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吃家乡的特色食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简答:所谓家乡特色食物,是家乡的人们用家乡特有的食材,经一代或几代人不断的摸索、调味制造出来的,具有独特的风味。一旦离开家乡的环境,而在外地制造出来的所谓家乡特色食物,或多或少的就没了家乡特色食物原有的味道了。(如家乡烧烤、辣丝子等在外地虽然能吃到,但已不是家乡原有的味道了)因此在外地吃所谓家乡特色食物也只是尝尝、回味一下而已!毕竟能在外地吃到所谓的家乡特色食物还是有一点亲切感的!
在外地吃到家乡的特色食物,是有好多种体验的。
第一种体验是:幸福的家乡味道了。
在出门在外,要吃到家乡的特色食物,比较难,但是在异地能够吃到家乡的特色美食。从内心感受到的是一种非常温馨,和幸福的味道!
第二种体验是:唯有家乡美食解乡愁了。
由于出门在外,离家时间的长久,多少会对家乡的人和事、食物都有想念和想吃的。所以在外地能够,吃到家乡的特色食物。多少能够减少心中的乡愁,和满足的情怀。
第三种体验是:既能解馋又满足胃蕾。
因为在外地的饮食习惯和家乡的饮食习惯有所不同。特别是家乡的特色食物,基本不容易得到,所以在外地能够,吃到家乡的特色美食,真的是很解馋,又能满足胃蕾啊!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我们家乡潮汕的一些特色食物吧,也是让好多出门在求学和工作的潮汕人,最想吃的家乡味道哦!
如:潮汕牛肉丸、肠粉、粿、卤鹅、咸杂等…
在外地吃家乡的特色食物会有一种亲切感和失望感。
无论我们是在外求学还是工作,亦或是远嫁,在外地生活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尤其是饮食,气候,生活习惯等。
在饮食上南北方差异很大,北方咸口,南方甜口,可能会有不习惯。在外地能吃到家乡的特色美食一定感到非常亲切。
因为每个人从小吃家乡的饭长大,那个味道已然成为记忆的味道,它伴随这我们的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同人生故事的一个部分。
我们家乡特色美食烤冷面,那真是伴随了我们一个青春期。记得初、高中的时候,学校周围有民房开的小饭店,卖炒菜,盒饭,炸串,烤冷面,方便学生去吃饭,那生意也是真火爆。
每到大课间我们都会有同学去这类小馆子买吃的,因为时间紧,首选就是炸冷面,炸冷面比烤冷面快,但是炸的油大。
有的同学不愿意去就让同学帮忙带,多的时候,一个同学能带回来一大兜,大家坐在座位上吃了冷面,满教室都是炸冷面的味道,感觉每天的这个时候都像是一个仪式。
等出去上学了,外地没有烤冷面,假期回来那肯定还是百吃不厌。
后来烤冷面在各个地方开始有了,我在外地看到都会非常兴奋,总会买一份吃,但总是失望。
味道不如家长的味道好,它根据当地人的口味改良了,制作的手法和工艺也不同,不说多难吃,可能是我吃不到青春的味道了。
在外地吃家乡的特色美食除了亲切外,更多的是失望和失落吧!
吃“回锅肉”的感觉。
在外地吃家乡的特色食物,想哭!
我们最远的一次旅行是去古巴。
从莫斯科转机候机来回差不多100个小时约4万公里, 算得上是我们最辛苦的一程旅行了,实在是太辛苦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毫不掩饰的告诉大家伙,古巴 ,的确是一处值得你慢慢体味的好地方......
旅行一个月,对吃实在是提不起精神,虽然古巴的消费很低,但多年被美国打 压,物资还是很缺乏的,可以吃的东西太匮乏了,我们在加拿大的后花园度假天堂巴拉德罗,才吃到比较靠谱的正餐,但吃多了也腻,特别是不大合口味。
在这修整的几天,我们住在离最美沙滩仅仅几米的民宿,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一个人在小院子独享了这一包压箱底的:柳州螺蛳粉
出门久了,不管是谁,都会想家和想家人的,同样会想念家乡的美食。
我居住的城市南宁,是一个粉之都,各式各样的粉面应有尽有,这一包柳州螺蛳粉就是我特意带在身边的,就是怕哪一天想家了,来上一口,解下乡愁。
那个时候,包装的螺蛳粉比不上南宁任何一家螺蛳粉店出品的,整包煮好,只剩下辣味和一点点酸笋能勾起我的食欲,但这已经足够了。。
平时我不算吃得辣,当那天下午,我把整包辣椒全放了,一边吃一边出汗一边哭,一半是辣的原因,另一半的确是触“味”生情。
剩下的辣椒汤,晚上撕面包泡螺蛳粉的辣椒汤吃,风味一样美味。
离家时间的太久,多少会对家乡的人和事、食物都挂念,更想吃上一口。能在外地吃到家乡的特色食物,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谢谢提问,现在奉上我的小小感觉。
在外地吃家乡的特色食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外地吃上一碗家乡特色食物,感觉更思念家乡,以及家乡的小吃和家人。勾起思乡之情,想哭的节奏,我不会在外地吃家乡特色食物,远远比不上回家后吃上家乡街边一碗食物来的幸福。
我的家乡是河南省安阳市,也是古都之一,食物都是很朴素,就连我离家时候带点特产想到也只是小米,香油,这些在家附近是出名的。食物更多是街边小店铺里面美味,胡辣汤、八大扣碗、扁粉菜等。
八大扣碗
八大扣碗我一生吃过的次数很少,即使在家时候去饭店也不会点,对于我的认知中,八大扣碗出现场合就是嫁女儿时候的宴席上面必备的菜肴,这是有寓意的。扣碗在过年的时候,父母会准备,基本就是丸子、酥肉、糯米,有三样就很幸福了。
传统扣碗由8个"净碗"组成,有东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杂烩肉、丸子、排骨。
来到上海后,其实吃的很多饭店,都是本帮菜或者是川菜,没有吃到过扣碗,即使饭店有,看到菜单时候就会感觉自己不会点,和自己小时候在亲戚嫁女儿宴席上吃到八大扣碗,完全不是一样,即使是老家饭店,也做不出在家中举办喜事时候吃的扣碗的味道了。
扁粉菜
安阳人早餐有豆腐脑、八宝粥、小笼包、胡辣汤等等,就是一定会时不时吃上一碗扁粉菜,或者是每天早上都会吃上一碗扁粉菜,点上两块钱的饼,饼上来时候已经切好,将饼浸泡在高汤中,也就是扁粉菜中,饼已经吸收扁粉菜的味道,吃上一口饼,唤醒一天的精气神。扁粉菜就是高汤、红薯粉、豆腐、猪血、青菜,放在一起煮,这就是我家乡最有代表的食物,也是我不管到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的食物。
扁粉菜是安阳的特产之一,是安阳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安阳饮食文化又是豫北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接触了太多的饮食,豫菜、川菜、湘菜等等,也见识了太多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并倡导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饮食习惯,一个身在异乡的人,也许容易改变自己的外观,容易改变自己的语言,但却很难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就像是"辣椒狂"离不开辣椒一样。
上海有一班车,直接到安阳,安阳市终点站,早上七点到安阳,每次回家时候,下车后,就会拉着行李去吃上一碗扁粉菜,吃饱喝足后,就是回家。在上海没有见过扁粉菜,听朋友说出了安阳,就连郑州也没有,也许他人吃不惯,但是对于生活在安阳的人来说,一吃就会上瘾,对于扁粉菜,赢在汤上面,说的口水又有了,等十一国庆回家,一定吃上一碗。
在外的游子吃上家乡东西就会禁不住思乡,我不会在外地吃家乡东西,怕自己控制不住。欢迎来我老家安阳游玩。
经常出门的会发现,很多家乡的美食到了外地再去品尝,可能就不是原来记忆中的味道了。为什么呢?
其实也非常简单。
第一个因素就是美食走出去后,由于原材料以及水等跟原来的家乡肯定会有一些区别的。再就是一个美食能被外地人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乡随俗。比方说川菜和湘菜,如果不做出些改变,还按照自己在家的做法,很可能所在地的人无法接受,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另一个原因就是感觉。
比如说我在家乡河南开封,那种熟悉的环境,约朋友一块去喝汤或者小酌,对于经常去光顾的店家里每一道菜都几乎了如指掌。哪个适合什么时候吃,哪个菜什么味道一清二楚,这样的饭菜自然吃起来感觉良好。
但是换个地方也许就不一样了,就说这两天在乌鲁木齐吧,也可以吃到一些河南菜。对于我这样经常在河南新疆来回折腾的人来说,在新疆做菜的厨师从刀功火候以及菜品的精致度看,许多都远不及开封的厨师精湛,味道有差别也就不奇怪了。
认识的朋友一提起来河南,首先想到的就是胡辣汤和烩面。而在新疆喝的胡辣汤说实话在河南只能叫咸汤,根本没有胡辣汤的味道。烩面也只能叫煮皮带面,没有烩面的魂时候,能好吃吗?所以有很多人说河南的胡辣汤烩面不好吃。
而在开封喝汤,也就是各种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鸡血汤等等等等,只要味道做的稍微差点,指望食客盈门是不可能的,门可罗雀还差不多。
所以我在外地很少去吃家乡的美食,因为大多是做的似是而非,形似而无神。还不如去品尝一下属于当地的特色,如烤包子、拌面、抓饭、烤肉等。
好在我经常两头跑,不至于长时间吃不上。对于经常难得回家的来说,又不一样了。
在外地要是能听到家乡的特色食物,是一件很高兴很幸福的感觉。特别是外地的口味和家乡的口味相差很大,而吃不下饭时,特别想念家乡的口味和食物。
记得有一次去广州学习,那里的口味很清淡无味,几天下来连饭都吃不下,一点食欲都没有。有一天下课比较早一点,我们同事几个说好去逛逛,找点好吃的。哈哈!逛着逛着看到一家家乡的餐馆,高兴地跳起来了,多好啊,既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又能看到家乡的人,就象回到了家的感觉。
后来几天都去家乡的餐馆吃饭,感到人也亲戚,味道也爽口,这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