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
引言
张郃的死,意味着五子良将中最后一颗将星也从此陨落。
同蜀汉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相似,在曹魏一方,也有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张郃一个无人组合。
蜀汉一方乃是人们所熟知的五虎上将,而曹魏这一方的五人则被人誉为五子良将。所不同的是,五虎上将是演义小说中给的称呼,而五子良将则是历史上给出的明确称谓。
别管是如何的称呼,总而言之,在张郃死后,名动一时的三国初代名将也基本凋零了。本来还有一个赵云可以与张郃做“惺惺相惜”之状,然而赵云也在公元229年病逝。
不知这两对昔日亦敌亦友的名将组合,在地下相逢之时会有何感慨。
分析
记得看《琅琊榜》的时候,在誉王萧景桓叛乱之后,纪王叔曾感叹过一句“原来这天下竟然是他的”。是啊,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没有人能想到天下最后竟然是萧景琰的。
其实,司马家族又何尝不是如此。恐怕当时的人们无法想到,最后的天下竟然落到了司马家族的手中。
想那时,群雄割据。魏蜀吴三方争霸,谋臣勇士层出不穷,而司马懿在众星璀璨之时,又有几人能够注意到他。
早年的司马懿不过是曹丕手下的一个幕僚而已。放眼天下,名望、地位远高于司马懿的比比皆是。可大家一个“不留神”,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天下姓了司马。
想要划江而治的孙家梦想落空,试图匡扶汉室的蜀汉最终被灭,至于那个早早就篡汉自立的曹氏一门更是让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司马家想要夺权,那就必然要把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内部力量扫空。而忠心耿耿的张郃又怎么能不成为目标呢?
- 来自内外的忌惮
张郃于曹魏而言,虽非宗室,但绝对是重臣。
这是曹操留给曹丕,曹丕又留给曹叡的国宝级别的战将。张郃有多强呢?一句话告诉你: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这是一个能够让诸葛亮忌惮的人。忌惮并非不如,以诸葛亮之智计自然不会被张郃所压制,可他毕竟是统帅,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不能直接对付张郃。
当时的蜀汉能够对抗张郃的恐怕也只有一个魏延了,然而魏延也是勉强应付那种。所以,对蜀汉一方而言,除掉张郃是绝对有利的。
忌惮张郃的并不只有诸葛亮,还有一个人比诸葛亮更忌惮张郃,那就是司马懿。
公元230年,司马懿的地位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峰:
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
同是这一年,大司马曹真病故,这对于司马懿而言绝对是一个喜讯。因为曹真的病故,意味着在军界,司马懿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但他还需要顾忌一个人,那就是张郃。从地位上而言,司马懿此时在军界的地位不是张郃可以动摇的,但张郃对曹魏之忠贞,以及张郃本人的领兵能力,和他在曹魏军队中的威望,这些都会对司马懿未来的“谋权”产生威胁。
不管这个威胁是大,还是小,按照司马懿的性格都要提前把他化解掉。可是张郃手握重兵,不是轻易可杀之人。所以,司马懿就要借蜀汉这把刀。
- 张郃之“死”
张郃是“必须”要死,因为他的存在,于内威胁到了司马懿的终极布局,于外是蜀汉北伐的最大阻力。
但张郃是不必死的,从他本身而言,他看出了他将“陷入”死地:
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
在军事层面而言,张郃清楚的看出了蜀汉的劣势,而且明确的提出了对付诸葛亮的方案。可张郃他毕竟只是一代名将,他不知道的是,他将陷入政治层面上的死局:
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司马懿不明白张郃是正确的么?当然不是,司马懿很明白张郃是对的。但他就是要逼迫张郃作战。把张郃交到诸葛亮手里。
此时的张郃是两难之地,出兵作战,则会被诸葛亮所败,可不战,司马懿就有借口杀掉张郃。畏敌不前,临阵抗命,这都是很好的战场杀将的理由啊。
两难之境的张郃,选择了战。因为战虽然会中计,但还有胜的可能。而不战,张郃则必然会被司马懿以军法处置。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战的张郃最终命丧沙场,死于乱箭之下: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 诸葛亮中计与否
在《三国演义》中,张郃死后,诸葛亮感叹到:
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这句话中的“误”,很容易让人多想。这到底是错误呢?还是失误呢?
认为诸葛亮明白自己中计了的,自然会觉得这是错误。实则不然,这个误应当是失误。诸葛亮的意思是,我今天要的是司马懿,可失误了之射杀了一个张郃。诸葛亮是在感叹自己成果不够大。
但这些,也只不过是小说家演义出来的话,并非历史原貌。从现有史料上看,诸葛亮当时没有觉得自己中计了。当然,事实上诸葛亮也没有中计。
毕竟张郃是曹魏大将,是对蜀汉威胁最大的曹魏统兵将领,诸葛亮肯定是想要拔除掉张郃的。所以,从蜀汉一方而言,不管是司马懿还是张郃,谁死都是让诸葛亮开心的。
但如果从司马懿的角度而言,诸葛亮是中计了。
诸葛亮中了自己的借刀杀人之计,通过诸葛亮的手,名正言顺的除掉一个障碍,司马懿果真是诡谲狡诈之辈。
或许,有人会说,从根上讲,诸葛亮还是中计了。因为张郃不死,司马懿不会做那么大,曹魏在内部会有损耗。以发展的角度看,张郃之死对蜀汉不是最有利的。
在小编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客观。张郃无论是否在此战被诸葛亮所杀,都挡不住司马懿日益做大的趋势,同时也改变不了蜀汉最终败亡的命运。
一个政权的兴衰成败,靠的不是几个人就能影响的。蜀汉的综合国力不够,纵使曹魏会在司马懿与张郃的内斗中有耗,可还是要远超蜀汉的。蜀汉败亡的命运也根本改变不了。
结语
张郃之死,司马懿的路径之上再无阻碍。其余之人,想要对司马懿造成实质威胁基本不可能。
至于说诸葛亮中计了?从蜀汉的角度出发,他没有中计,射杀张郃对蜀汉而言绝对是巨大的战果。
只不过,从司马懿的角度看,诸葛亮中了他的“借刀杀人”之计。
其实,在张郃之死这件事上,于诸葛亮也好,于司马懿也好,都是胜利者,失败的只有张郃一人。
张郃的死,让诸葛亮大呼失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中了司马懿的计。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方面派司马懿率军迎击诸葛亮,此战结束后,曹魏方面损失了一位“国宝级”战将,这个人就是张郃。
张郃,三国初代名将之一,他与张辽、于禁、徐晃、乐进这五人被誉为“五子良将”,曾经的他,连诸葛亮都有些忌惮。
但就是这样的张郃,却死在了一场不起眼的埋伏中,让人觉得倍感意外。
而他的死,不仅让诸葛亮连呼“失误”,并且,也明白了自己中了司马懿提前设好的计谋,算是从侧面给司马懿“帮了一个忙”。
这背后的缘由,还得从司马懿意图篡权时说起。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出任丞相后,向司马懿第二次下达了征召令,并且,让使者带话给司马懿,如果他还是像之前那样躺在床上装死不来,后果会非常严重。
曹操这样说,是因为在此之前,司马懿曾经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过曹操的征召。
不过,司马懿看曹老板这次要动真格了,权衡利弊之后,带上自己的行李包袱,乖乖地跟着使者来到许昌,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司马懿对曹操是相当的惧怕,因此,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司马懿表现得十分安分。
但曹操一死,司马懿的安分就到了头,在此之后,司马懿一步一步展开了夺权行动。
到了公元230年时,司马懿已经位极人臣,不仅担任大将军,同时还“加大都督、假黄钺”,更重要的是,在当年,对他地位有威胁的曹真也去世了。
这就意味着,司马懿当时在曹魏的军界中,地位已经是无人能及了。
不过,当时还有一个人,让司马懿颇为顾忌,有这个人在,司马懿就算是有什么不臣之心,也不敢有所行动。
这个人就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一个对曹魏忠心耿耿的名将。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当年因为袁绍听信谋士郭图之言,欲加罪于张郃,无奈之下,张郃只得掉转旗帜,投奔了曹操。
在此之后,张郃深得曹操重用,并先后多次跟随曹操征战四方,攻袁谭、讨乌桓、斩陈兰、梅成、击溃韩遂,这些都是张郃曾经立下了功劳。
而在曹操去世后,张郃继续为曹魏发挥着光和热,他强大的军事能力,曾经让诸葛亮在街亭吃了一个大亏,导致后来提起他来都颇有些忌惮。
“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这样的张郃,不管是在曹魏的朝堂上,还是在曹魏的军中,都有着无法撼动的声望和地位,并且,他对曹魏也是极为忠心。
但就是因为如此,他成了司马懿夺权之路上的绊脚石。
司马懿要想夺权,那就必须在朝堂上能说了算,并且,在军中同样也得如此,不然,他拿什么去夺权?
但他想夺权,张郃肯定不答应,也不可能与司马懿同流合污,甚至,还有可能杀了司马懿。
因此,司马懿为了将来能顺利夺权,就必须想办法除掉张郃,不然有张郃在,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但如何除掉,就成了一个问题,毕竟张郃不是阿猫阿狗,随便找个人杀了就行了。
更何况,即使是司马懿做得再隐蔽,但这么一位国宝级的大将不明不白地死了,难免会有人怀疑,到时候一旦调查,极有可能揪出司马懿。
并且,刺杀这种事情,本身就有一定风险,为了长远考虑,司马懿暂时不敢这么做。
而就在司马懿处心积虑地思考如何除掉张郃时,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消息传来,让司马懿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在迎击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采取了让周围人都看不懂的策略。
从一开始,司马懿就仿佛十分惧怕蜀军,不管诸葛亮如何求战,司马懿就是不应战,但却始终跟在诸葛亮大军后面。
对此,作为在战场上混迹了数十年的张郃,就对司马懿提出了建议,认为当下的状况,理应拒兵固守,以耗蜀军,不应冒然前进还不应战。
而司马懿对于张郃的提议置若罔闻,依旧是我行我素,继续不和诸葛亮正面交战,以至于到了后来,魏军中有将领嘲笑司马懿是“畏蜀如虎”。
那么,对于张郃的提议,在当时是不是不正确呢?不是,相反,他的这个提议,就当时的局势而言,非常的正确。
诸葛亮远道而来,所携带的粮草等物资也十分有限,为何他要不断向司马懿求战,就是为了速战速决,最大化扩大战果。
而司马懿这边,如果坚守营盘不出战,是能极大消耗蜀军的补给的。
但司马懿不战确实不假,但在他不战的同时,却又跟在蜀军后面,也就是只前进却不交战,这样一来,固守营盘消耗蜀军的目的不仅达不到,还会让魏军上下士气受到挫败。
因此,张郃才建议,不要这样只前进而不交战,不然就会“坐失民望”。
这一点,相信司马懿也十分清楚,但是他却始终不听,依然继续前进而不交战,这才被魏军将领讥笑他是“畏蜀如虎”。
如果要是这样一直下去,最多魏军此次与诸葛亮之间的交锋以毫无战果结束,张郃也不至于命丧沙场,但是在不久后,司马懿又固执了一次。
诸葛亮退还岐山后,司马懿当即下令,让张郃带兵追击撤退的蜀军。
司马懿的这个命令,让久经沙场的张郃极不赞同,他当场向司马懿提出了不同意见,中心思想就是四个字,“归兵勿追”。
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原话为“归师勿遏,穷寇勿追”,意思是不要阻拦正在撤退的敌人,更不要追击陷入绝境的敌人。
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如果追击撤退和陷入绝境的敌人,就会导致敌人为了突围,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样一来,就会给己方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而司马懿对于张郃的提议,再次拒绝,坚持要张郃出战,不得已之下,张郃带兵追击到木门谷,结果,在这里中了蜀军的埋伏。
最终,张郃被蜀军的乱箭射中右膝,不久后便阵亡沙场。
如果司马懿不坚持让张郃带兵追击蜀军的话,那么张郃也不至于死得如此窝囊,可以说,张郃的死,与司马懿有很大关系。
而这,正是司马懿想要的结果,借蜀军之手,名正言顺地让张郃死掉。
只有这样让张郃死掉,才不会有任何对司马懿不良的影响,更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所谓“借刀杀人”,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说,按照当时的情况,张郃选择不出战,有没有可能逃过此劫呢?
大概率是没有的,司马懿敢这样安排,他必定是留有后手,不管张郃答不答应与出战与否,他都会死掉。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司马懿是这次迎击诸葛亮的主帅,也就是说,他是大军中的最高指挥官。
既然是最高指挥官,那么就有对麾下将领的节制权,而张郃若是在司马懿发出出战的指令时拒绝出战,那么,临阵抗命这个大罪,就在等着他。
要知道,临阵抗命,在古代军中基本上是顶格的罪名,而司马懿作为主帅,对于临阵抗命的部下,是有处斩的权力的。
若干年后,许褚的儿子只不过是犯了一个小错,就被主帅钟会给斩杀于阵前,还美其名曰为“严肃军纪”。
即便是司马懿考虑到张郃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时半会不敢在军中杀掉他,但罪名绝对会给他摁瓷实了,到时候回去之后,有的是理由来整治张郃。
而作为张郃而言,他是部将,没有不去出战的道理,即使是他知道司马懿的命令是错的,但出于军纪,他也必须得去。
因此,当时的张郃绝对是陷入了两难之地,不出战就是临阵抗命,而出战的话,则是犯了兵家大忌。
更何况,对方是诸葛亮,用脚趾头想一想,都知道诸葛亮在撤退时绝对不会没有防备。
所以,出战的结果,极有可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即使是知道失败,张郃也得出战,毕竟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因此,带着悲壮且复杂的心情,张郃选择了出战,也许当时他会想,战就战,自己好歹也是久经沙场,万一说不定有机会赢了呢?
但结果是,张郃一头扎进了木门谷,蜀军则是有条不紊地对其展开伏击,最终张郃战死。
而在得到张郃战死的消息后,诸葛亮大呼失误,明白了自己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稀里糊涂地给司马懿当了一回“工具人”。
当然,能让魏军损失一员大将,对于蜀军肯定是有利无害的,诸葛亮之所以会说失误,是因为他深为了解曹魏朝堂上的局势,并且他也希望,能让曹魏朝堂上能多一点内耗。
只有这样,蜀汉才能有发展壮大的充足时间,同时,曹魏内耗,也能减少其整体实力,从长远来看,张郃活着,要比死了用处更大。
而今张郃意外死了,司马懿在曹魏朝堂失去了忌惮,也没有了能制衡他的人,就会逐渐势大,这对于蜀汉而言,并没有太多好处。
诸葛亮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勾心斗角,你争我夺得曹魏,而不是司马一家独大的曹魏。
因此,诸葛亮才会觉得中了司马懿的计谋,帮助他除掉了张郃,虽说对方损失大将是件好事,但诸葛亮考虑的并不是眼前,而是更长远的将来。
能够射杀张郃,无疑是幸运的。
幸运的射杀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无果,撤军。
司马懿令张郃追击。
张郃以“归军勿追”反对,司马懿不听,无奈之下,张郃只得发起追击。
张郃追到木门时,蜀军登高布伏,弓弩乱发,张郃的膝盖中箭,阵亡。
如果说这次射杀没有幸运成分,那是侮辱张郃这位久经沙场老将军了。
首先,张郃会中伏,本身就是件幸运的事情。
张郃虽然反对发起追击,但既然受命追击,前敌指挥权就由其自己把控。
何处要提前搜索,何处要快马加鞭,何处可以迂回,当然由前敌将领决定!
张郃“识变数,善处营势,料地势战阵,无不如计”,可不是会轻易中伏的家伙。
从《魏略》记载:“蜀军登高步伏,弓弩乱发”看,这是一次阻击性质的伏击战,与当初刘备、黄忠“一战斩渊”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样的作战,能杀敌将,是要运气的。
何况:张郃没那么容易死!
当初,张郃与张飞在宕渠大战,失败。
张郃几乎被打了个精光,弃马,带着10几个人走小道逃走了。
木门之战,张郃也只是膝盖中箭,原本不是致命伤。
只不过,或许是因为年事已高,一处原本不致命的伤要了张郃的命!
值得注意的是:当初夏侯渊阵亡,其尸体是由刘备军安葬的,而张郃阵亡,其尸体是带回了魏营。
也就是说:张郃并非一头扎入诸葛亮“拦头、断腰、截尾”的伏击圈,而是遭遇了一次伏击阻击战,并在阻击战中受了原本不致命的伤,只是因各种原因(年事已高)死亡了。
如此,诸葛亮还有什么理由不感觉幸运呢?
张郃的威胁大于司马懿
演义中,诸葛亮后来感叹:原本要射一马,不小心射了一獐。
这一说法,只见诸演义,不见于其他任何正史,甚至野史。
其实,除掉张郃,是蜀汉多年梦寐以求的。
当初,斩夏侯渊后,刘备就“惮郃易渊”:杀夏侯渊有什么意思,要杀就杀张郃!
可见:杀张郃,也算是先主“遗志”之一!
诸葛亮北伐期间,张郃也制造了很大威胁。
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原本顺利,可惜街亭一战,张郃破马谡,蜀军功败垂成。
因此,“自诸葛亮皆惮之”,张郃早已是蜀军的眼中钉!
相比之下,司马懿当时还真没表现出太大的威胁。
司马懿此前或在洛阳,或坐镇荆州,长时间没有主持、参与对蜀作战。
直到张郃阵亡的这一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才因曹真去世,被派来指挥。
然而,在这次作战中,司马懿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如张郃。
或许是由于初次与蜀军交手,司马懿全程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
张郃劝司马懿应分兵扰敌后,不要一味只跟着蜀军跑却不逼近,否则会失去人望。
司马懿不听。
结果,魏军将领自己受不了了,坚决请战,司马懿按压不住,值得进攻,结果卤城一战大败!
战前,张郃建议司马懿留兵在雍、郿,保护后路,司马懿未采纳。
事实证明,卤城之战后,诸葛亮与李严商议“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往还黄土”,也认为断其后道是唯一摆脱相持的方法。
尽管因各种原因,诸葛亮的上计未实施,不过从“无恃敌之不来,恃我有以待之”的角度看,张郃的军事眼光无疑更为高明。
总之,从第四次北伐时的情况看,无论是攻守,张郃都比司马懿的威胁为大。
所以,要说诸葛亮杀了张郃觉得吃亏,那是贬低老将军了。
那么,诸葛亮是不是中了司马懿“借刀杀人”之计,帮助司马懿除掉了一个强有力的权力对手呢?
所谓的“借刀杀人”
所谓“借刀杀人”,就是说司马懿为了篡夺曹操家天下,提前除掉张郃这个曹魏忠臣。
这个说法···又太看得起张郃老将军了。
张郃还真不是司马懿的竞争对手。
早在夏侯渊战死时,郭淮等人就推举张郃代理控制局势。
要论资历、能力,张郃早就可以担任魏西北方面的总指挥了。
可是,曹操临时让张郃过度一下后,西北方面又交给了曹家人。
曹丕时期,张郃、徐晃跟着曹真、夏侯尚,张辽、臧霸听命于曹休。
曹睿时期,张郃又在荆州、雍梁之间来回跑动。
曹真去世后,曹睿对司马懿说:“西面的事情只有你才能胜任!”一样没有张郃的份。
也就是说,尽管张郃战功卓著,在军中的威望早已经足够,但他始终不能成为都督一方的人物,始终只是被定位为一员将领。
相比之下,司马懿的地位就高得多了。
曹丕外出征战期间,将司马懿比作萧何,将后勤、朝内之事委托于司马懿,曹丕去世前,将司马懿、陈群、曹真,作为留给曹睿的顾命大臣。
曹丕称帝以后,将大士族作为主要支撑力量。‘
因此,曹魏的权力中心,始终只有司马懿、陈群这样的大士族以及曹真、曹爽这样的宗亲,像张郃这样的人,是入不了围的。
那么,会不会是因为张郃的影响力,影响了司马懿对雍梁军队的控制力呢?
想多了。
曹睿时期,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张郃,在军中的实际控制力都很有限。
魏军主要精锐是中军,一直在洛阳,由天子直接控制!
诸葛亮第一、第二次北伐时,张郃都是赶到京师,率领中军出征的。
同样,司马懿此番前来雍梁,主要兵力也是从洛阳带来的。
司马懿后来夺取权力,也不是通过什么控制地方军队,以下犯上,而是直接在中央政变,控制朝政,掌控中军!
所以,司马懿还真犯不着除掉张郃。
最后,不如看看年龄。
张郃阵亡这一年,司马懿52岁,魏明帝曹睿27岁,张郃至少60岁(张郃出生年代不详,但黄巾之乱时就参与镇压,年龄比司马懿至少大10岁)
尽管司马懿与曹真、陈群都是曹丕留给曹睿的顾命大臣,但曹睿以“明”著称,能够完全掌控局势。
说实话,除非司马懿掐指一算,知道比自己小20多岁的曹睿活不过自己,否则,就不可能处心积虑,为篡夺权力而除掉一个比自己大10岁的老将军。
总的来说,司马懿“借刀杀人”的说法只见诸小说,且不符合基本历史逻辑,只是茶余饭后戏说娱乐罢了。
张郃是蜀军的眼中钉,除掉张郃是蜀汉集团自刘备以来的夙愿。
同时,木门设伏,是一场伏击阻击战,而非伏击歼灭战,其目的是为保证蜀军安全撤退,至于射杀张郃,则是意外收获了!
以意外的方式,除掉心腹大患。如果这算是“中计”,那这样的计多中几次才好呢!
严格来说,站在蜀国的立场,诸葛亮还真没有中计。
曹魏最后的五子良将张郃,是被司马懿弄死的,怎么弄死的?
这就涉及到司马懿使的借刀杀人之计了,诸葛亮正是这把刀,刀怎么会中计呢?
(《军师联盟》里的司马懿、张郃剧照)
《三国演义》在关于张郃之死这一段,是忠实于历史的,作者并没有篡改。
咱们先看一下真实史料,张郃之死的经过。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三国志·魏书·张郃传》
史料上说,张郃之所以会死,是在诸葛亮退军后,率领大军去追击,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而导致的。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久经沙场的名将,怎么会轻易去追击,轻易中埋伏呢?这个疑问,东晋史学家裴松之在鱼豢著作的《魏略》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魏略》里说,诸葛亮退军时,司马懿特意命令张郃去追击,张郃不想去,并反驳的对司马懿说:“按照兵法,围城战要用围三缺一战略,以防敌军狗急跳墙,造成己军损失惨重;退而不溃之军也不追,防止敌军随时反戈一击,甚至设下埋伏。”
司马懿并没有理会张郃的反驳,他以军令强压张郃率本部追击,张郃没办法,只得率军追击。
在打仗时,将领不听从主帅的命令,主帅是有直接处决之权的。
按照司马懿用兵谨慎,稳如老狗的性格特点,他怎么会反常的坚持叫张郃追击呢?原来是司马懿为了独揽军权而故意阴死张郃的。
司马懿那天表现有多反常?据史料记载,五丈原之战时,司马懿与诸葛亮军对阵三个多月,诸葛亮迫于后勤粮草压力,向司马懿军挑战了很多次,司马懿都完全不理会;诸葛亮没办法,只能用人身攻击的方法,侮辱司马懿是个贪生怕死的妇女,并叫士兵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
司马懿并没中诸葛亮的激将法,但他的部下被激怒得人心不稳了,于是他和魏国君主合伙演了一出戏,他假惺惺的上表请战,曹睿也配合他,派了辛毗来安抚军心,说是皇帝不让司马懿打的。(这一段诸葛亮激将司马懿的史料,《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是没有改动,忠实于历史)
(司马懿穿女人衣服剧照)
从五丈原之战即可看出司马懿用兵谨慎的特点,所以他那天阴死张郃的行为,就很值得耐人寻味了。孤军冒险去追击敌军,随便派个无足轻重的小将去就行了,又何必一定要派这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去?
司马懿都做到一军主帅了,为何还要除掉张郃独揽军权?不阴死他行不行?
张郃,作为曹魏仅存的五子良将之一,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是文武双全的名将,在魏军中的威望,并非司马懿能比的,而司马懿之所以能得到统帅之权,并不是他一刀一枪奋斗得来的。
起初,司马懿被曹操强令出来做官,押宝曹丕,助他登上世子之位,之后才被曹丕赏识,开始发达;曹丕死后,曹睿上台,司马懿更进一步熬成了三朝元老。
由于司马懿一直活跃在权力中枢,以大将军、加大都督的官职身份,得到了统帅之权。
但这个统帅之权是暂时的,打完仗后是要归还给曹睿和曹真的,司马懿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把手伸进军队,只能先把忠于曹魏的名将张郃阴死了,不然的话,以张郃的能力,司马懿别想染指军权。
那为何又说,诸葛亮没有中计呢?很多人觉得,司马懿施行借刀杀人之计,而诸葛亮配合的射死张郃,那肯定是中了计啊,不中计的话,放张郃回去,让他跟司马懿暗斗内讧,不是更好?
大家要知道,这里两个不同的立场,诸葛亮站在蜀国的立场,张郃、司马懿站在魏国的立场,如果说张郃追击的目的是要投降蜀国,那么诸葛亮就是中计的。
事实上,张郃不可能会投降蜀国,所以他算是蜀国的敌人,诸葛亮是很乐意为蜀国除掉一个有分量的敌人的,这就不是中计了,张郃的死,在魏国来说是个损失,唯一得益的是司马懿而已。
文:梁生
当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被迫追击后撤的诸葛亮时遭遇埋伏,张郃右膝中箭,惨死于乱军之中,其实这本是诸葛亮的计谋之一,但诸葛亮没想到的是,率军追击自己的竟然是张郃。
当得知张郃惨死后,诸葛亮不禁大吃一惊,不过沉思片刻后,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自己中计了。
张郃号称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也是诸葛亮北伐期间,唯一数次与诸葛亮正面交锋的五子良将,曾多次打乱诸葛亮的计划,是诸葛亮非常忌惮的人,陈寿曾评价张郃:
“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除了诸葛亮,刘备也非常忌惮张郃,之前刘备与曹操打汉中之战时,当刘备得知夏侯渊被己方斩杀,张郃却逃走了后,非常失望地说,杀一个夏侯渊有什么用,要是把张郃杀了就好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备对张郃的重视,在刘备心中张郃才是他的心腹大患,远比夏侯渊等人重要得多。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郭淮曾评价张郃:
“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这句话,并不是郭淮吹捧张郃,因为当时曹魏万分紧张,张郃领命后,成功取得了街亭大捷,也迫使诸葛亮无奈挥泪斩马谡。
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前期的诸多名将要么老去要么病逝,张郃俨然已经成长为三国后期的第一名将,并且他除了勇猛无敌之外,还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帅才。
那得知自己的心腹大患,中了自己的埋伏惨死后,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露出一点高兴的模样,甚至还说自己中计了呢?因为诸葛亮认为,自己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情,我们就要说一下当时的形势,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后,曹丕的儿子曹叡继位,成了魏明帝,司马懿等人成了曹叡的辅政大臣。
当时,曹叡只有20岁左右,尽管他非常聪明,可奈何年龄太小,很难驾驭这些老将,曹叡为了真正掌控实权,就把这些辅政大臣派到魏国边境驻守。
作为辅政大臣之一的司马懿就被派到了魏国与吴国的边境地区,当时张郃恰好也在那里,所以张郃也就成了司马懿的下属。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两人相安无事,甚至配合得还非常默契,多次击溃东吴军队,但司马懿与张郃的关系只是表面上可以,实际上两人貌合神离。
因为,张郃只忠诚于曹叡,某种程度上讲,张郃还有一个制衡司马懿的作用,这一点司马懿也是非常清楚的,但当时的司马懿还不足以反抗曹叡,所以只能隐忍。
本来,曹叡的这种安排非常高,可曹叡没想到诸葛亮在公元228年发动了北伐,当时曹叡确实是慌了,他就把张郃调到了魏国与蜀国的边境来抵抗诸葛亮。
当时的主帅是曹真,在曹真的统领下,张郃等将领奋力抵抗诸葛亮,先后挫败了诸葛亮的三次北伐,这期间司马懿也曾参与其中,但由于主帅是曹真,所以魏军各方相安无事。
可当时间来到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时,曹真却病重了,在被召回后不久就去世了,曹叡没有办法,就安排司马懿为主帅,率军抵抗诸葛亮,张郃则再一次成了司马懿的下属。
此时,司马懿的野心逐渐暴露了出来,因为他的威胁曹真不在了,司马懿就决定扩充自己的实力,夺取兵权。
可这时候,司马懿就发现了,张郃是真不惯着他,经常顶撞他,而且张郃在魏军中的威望非常高,如果不除掉张郃,那自己就没法夺取兵权。
可是司马懿又不能直接对张郃动手,毕竟张郃的背后靠山是曹叡,擅长用计的司马懿就决定借诸葛亮的手把张郃除掉,这样的话谁也说不出他的毛病。
司马懿在刚接管兵权时,采取了他常用的进攻策略,但效果并不好,甚至还在卤城之战中遭遇了惨败,可以说在玩计谋上,司马懿确实玩不过诸葛亮。
但是,要论阴狠,司马懿可比诸葛亮阴多了,在司马懿看来,一时的失败不要紧,关键是要掌握魏国的兵权,所以在接下来与诸葛亮的对峙中,司马懿采取了保守的态度。
无论诸葛亮怎么挑衅,司马懿就是不出兵,反正就是一直与诸葛亮耗着,那这时候张郃不乐意了,张郃数次请战,希望司马懿出兵。
可任凭张郃怎么说,司马懿都不同意出兵,就这样又耗了2个多月的时间,诸葛亮由于粮草接济不上,再加上又收到了刘禅的撤兵旨意,只能选择收兵。
按理说,这时候司马懿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可眼看着诸葛亮撤军后,司马懿却突然来劲了,他对部下说,诸葛亮之所以撤军,就是因为粮草供应不上,现在诸葛亮的部队应该是人心惶惶。
于是,司马懿就决定派兵追击诸葛亮,张郃一听立马站出来表示反对,张郃说:“围师必阙,归师勿遏”,并与司马懿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诸葛亮一生擅长用计,既然决定退军了,一定会安排好后路,如果魏军此时前往追击,很可能会进入诸葛亮的圈套。
那司马懿是不知道这一点吗?他当然知道,并且他就是要利用这一点除掉张郃,司马懿不但没听张郃的劝告,还下令派张郃率部追击诸葛亮。
这可把张郃弄得哭笑不得,如果去追击诸葛亮,很可能有去无回,可如果不去追击诸葛亮,那就是不服从司马懿的指挥,毕竟司马懿是主帅,自己公然抗命绝对说不过去。
而且,甚至还会给人留下口实,说自己害怕诸葛亮,要知道张郃之前可是嘲笑过司马懿害怕诸葛亮不敢出兵的,那现在司马懿反将他一军,张郃也是有苦难言。
没有办法的张郃只能听从了司马懿的命令,率部前去追击诸葛亮,果然当张郃率部来到木门道时,遭遇了诸葛亮的埋伏,被事先埋伏在高处的汉军射中右膝,最终惨死于乱军之中。
可以说,张郃的死,表面上看是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但实际上却是被司马懿害死的,自此司马懿彻底掌控了关陇军团,这支军队也为司马家后来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
而诸葛亮得知张郃死后,立马明白了司马懿的险恶用心,对于诸葛亮来讲,需要的是魏国内部互相制衡,最好是乱成一团,绝对不是团结一致。
之前,因为有张郃的存在,每当司马懿提出一个建议时,张郃就坚决反对,而张郃提出的建议,司马懿也同样反对,他俩的意见几乎从来没统一过,没事就在一起打嘴仗。
这种相互制衡的关系,对于诸葛亮来讲,绝对是有利的,也就是说只要张郃活着,司马懿就绝对无法彻底掌权,更没办法全力对付蜀国军队,这种情况对蜀国是最有利的。
可现在,张郃死了,再也没有人能够与司马懿抗衡了,所以诸葛亮在得知张郃死了后,才说自己中计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如果张郃不死,司马懿根本没精力,也不敢全力对付蜀国军队。
其实,得知张郃死了的消息后,不只是诸葛亮难受,曹叡也非常难受,可曹叡就算知道是司马懿害死了张郃,也没有任何办法。
毕竟,杀死张郃的是诸葛亮,司马懿当时派张郃出兵追击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司马懿为了不给人留下口实,在张郃率兵追击时,自己也假惺惺的率领军队在后面跟着。
因此,曹叡根本找不到借口收拾司马懿,而且当时魏国根本没有像样的将领了,所以对于曹叡来讲,以后只能依靠野心勃勃的司马懿,他也就更不能处罚司马懿了。
不过,曹叡还是非常讲究的,在张郃死后,曹叡不但把张郃的四个儿子都封为了列侯,还赐予张郃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这也算是对张郃的一种补偿吧!
综上所述,诸葛亮之所以明白自己中计了,指的就是他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因此诸葛亮才会十分后悔。
亲爱的朋友们,对于司马懿的借刀杀人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张郃在木门道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认为自己并没有中计,只是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中计了,帮助自己除掉张郃。
《魏略》: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以上是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取得的最大战绩,一举射杀曹魏副都督张郃(大都督是司马懿),削弱了曹魏势力,打击了曹魏军队士气,鼓舞了蜀军士气,是一件大喜事。
在古代,像张郃这个级别的高级将领是很难阵亡的。历数三国时期两军交战战死的高级将领,也只有夏侯渊、庞统寥寥数人而已。因此张郃的战死,非常蹊跷,隐隐中有一丝阴谋的味道,原因分析如下。
张郃,原是袁绍手下大将,河北四庭柱之一,在官渡之战后归顺曹操,为曹操鞍前马后,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战场上的一个老狐狸,用兵机变无双,懂得审时度势,善于排兵布阵,在危险降临的时候能够逃过一劫。例如巴西之战,张郃被张飞击败,几乎全军覆没,他却全身而退,汉中之战主将夏侯渊被蜀汉名将黄忠所斩,张郃再一次逃过一劫,还收拢残军,稳定战局。但是张郃对战局的把控却非常好,街亭之战轻松击败马谡,获得大捷。因此,自诸葛亮而下,蜀汉许多大将都忌惮张郃。
这样一个沙场多次逃生的老将,照理来说,不会中了诸葛亮计策,死于两军阵前的。因此他很可能是被主将司马懿所坑杀的。
张郃本意是穷寇莫追,却被司马懿逼迫追杀退兵的诸葛亮大军。诸葛亮蜀兵与魏军对峙良久,粮草耗尽,退守祁山。此时魏军只需要以不变应万变,等待诸葛亮大军彻底退走,就是胜利。然而司马懿却要出兵追杀诸葛亮,还指名道姓让张郃带兵出击。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用脚趾头想想都能猜到司马懿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很可能是假借蜀汉诸葛亮之手除掉张郃。
那么司马懿为何要除掉副将张郃呢?他的动机是什么?
时间到了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架空曹魏皇室,找到了答案,原来司马懿是为了除掉忠于曹魏的大将,老将,为司马家族掌握大权,做铺垫。司马家族有不臣之心,他们不甘于人下,想要鲤鱼跃龙门,取代曹魏,建立新朝。魏武帝曹操的最忠心的大将张郃就是司马懿除掉的目标之一。
张郃当时估计也不知道司马懿为何要除掉自己,但是他不能违抗军令。如果他违抗军令,不但保不住小命,还落得个胆小怕战的名声。张郃于是整装待发,死也要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后代还能得到曹魏照顾,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魏明帝也毫不吝啬,在张郃战死后,为体恤张郃,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还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张郃死后,诸葛亮感慨道:“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中了司马懿借刀杀人之计,杀了张郃。实则不然,张郃和司马懿都是曹魏高级将领,杀了哪个都行,都能削弱曹魏军事实力,增加北伐胜算。即使诸葛亮看破司马懿用心,也无法放弃射杀张郃的绝佳机会。这是一个赤裸裸的阳谋,诸葛亮无法拒绝,也没理由拒绝。
对于没有除掉敌方主将司马懿,只是杀了一个副将张郃,诸葛亮略显遗憾。当年汉中之战,黄忠阵斩征西大将军夏侯渊,刘备说过斩夏侯渊有什么用,如果杀了张郃,胜过斩夏侯渊十倍,是一个道理。
结语
站在司马懿的角度,诸葛亮帮助他除掉了忠于曹魏的大将张郃,是诸葛亮中计了,但是站在诸葛亮的角度看,无论除掉司马懿,还是张郃,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没有中计。可怜一代名将张郃,成为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个聪明人交锋的牺牲品,悲乎哀哉。
(本文参考《三国志》、《魏略》)
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就知道自己中计了,中了老对手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
(张郃剧照)
《三国演义》中,笔者最佩服的人物非司马懿莫属,他虽然野心勃勃,但却懂得韬光养晦,隐忍多年最终夺取曹魏天下,真乃“忍者神龟”是也!
张郃是曹魏的中流砥柱
河间张郃,不管是曹操时期,还是后来的曹丕时代,都是曹魏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将。自官渡之战率众投降后,张郃跟随曹操平定西凉,此后多年,曹氏父子一直对张郃信任有加,委以雍凉军事重任。
著名的街亭之战,就是张郃先知先觉,一眼就看到了蜀军的薄弱点就在街亭,集结大军全力拿下街亭,最终粉碎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所以张郃不仅为曹魏政权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使是后期的抵抗诸葛亮,他也是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但最终却因为太过出色以及忠于曹魏,而被野心勃勃的司马懿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最终设计将其坑杀。
(司马懿剧照)
司马懿借刀杀人坑杀张郃
第二次北伐时,诸葛亮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一举击败,无奈只得退兵。
俗话说得好,“穷寇莫追”,但司马懿却违反常理的让张郃率兵去追赶诸葛亮大军,还假惺惺的说把这个天大的功劳送给他。张郃也是身经百战、有勇有谋的老将了,他何尝看不出司马懿的不轨之心,奈何军令不可违,只好违心的接受命令带兵追赶蜀军,果不其然在木门道被诸葛亮的伏兵乱箭射杀。
此后,已经是魏国文官领袖的司马懿,又拔出了张郃这颗眼中钉,于是开始了明目张胆的染指雍凉魏军,识相的将领留下来继续任职,反对者将会被以各种罪名清除,很快就彻底掌握了雍凉军队。为他进一步谋夺魏国政权打下了基础。
由此,诸葛亮在看到张郃死时,马上明白自己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因为张郃是牵制司马懿的重要棋子,有他在,司马懿一时半会还不能大权独揽,没了他,司马懿再无顾忌,可以放开手脚夺取魏国政权。如果魏国没有内讧,变成了铁板一块,那么蜀国就危险了,事实证明诸葛亮的担心后来应验了!朋友们认为是这样吗?
(诸葛亮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张郃被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为此他感到有些懊悔,这是为何?
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其子魏明帝曹叡继位,司马懿成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
别看曹叡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七岁,但他的聪明才智远超曹丕,他深知四位辅政大臣是他掌握权力的最大障碍,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除了陈群之外的另外三位辅政大臣派遣到边境驻守,其中司马懿来到了吴魏边界。
凑巧的是,当时曹魏大将张郃正在江陵郡与吴军作战,他是曹魏五子良将中仅剩的一员大将,深受曹叡敬重。
按照曹叡的安排,张郃成为司马懿手下第一大将,他的任务可不仅仅是打仗,而是对司马懿形成掣肘,防止司马懿一人独掌军权。
在226年八月的一次战争中,司马懿和张郃配合默契,击败了东吴大军,斩杀了东吴大将张霸,此战过后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张郃则作为他的手下镇守在荆州。
可以说,司马懿和张郃的第一次合作是愉快的,但两人彼此之间并不交心,司马懿知道张郃是曹魏的绝对忠臣,只会听从曹叡的命令,而张郃也深知曹叡忌惮司马懿,他必须帮曹叡看好司马懿。
在随后两三年时间里,司马懿和张郃相安无事,直到诸葛亮开始北伐之后,曹叡这才将张郃调往魏蜀边境抵御蜀军。
曹叡之所以要调张郃,还在于张郃个人才能卓越,蜀汉对其十分忌惮,让他去与蜀军作战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说的是连诸葛亮都忌惮张郃,这并非吹嘘之言,早在曹操攻取汉中之时,张郃的表现就堪称惊艳,他仅仅败给过张飞一人而已,但他是因为地理条件不利才导致失败的,要不然胜负还难说呢。
在汉中之战中,曹魏主将夏侯渊因为战略失误而被斩杀,张郃则顺利逃走,当时刘备曾对身边人说,斩杀夏侯渊有什么用,要杀就杀张郃!
诸葛亮深以为然,也为张郃的逃脱感到十分惋惜。
后来,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他们都认为刘备和诸葛亮忌惮张郃,于是推举张郃担任临时主将。
而张郃也不负众望,带领众人抵御住了蜀军的追击,并屯兵于陈仓以拒蜀军,曹操也认为张郃做得很好,便让他假节,为反攻汉中积极做准备。
而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曹叡其实是非常紧张的,而且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但好在张郃取得了街亭大捷,迫使诸葛亮退兵,曹叡这才放下心来。
由于在这一次战争中的良好表现,曹叡开始绕过宗室将领,对张郃进行重用,因此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时,曹叡就没有让张郃受曹真统辖,而是让他作为主将率领三万余人救援陈仓。
事实上,那时候曹真根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但好在陈仓守将郝昭给力,守城十几天都没有被蜀军攻克,再加上诸葛亮听说张郃率军前来救援,军中又开始缺粮,因此下令退去。
到了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时,曹叡对曹真的能力产生质疑,所以将司马懿调来,让他与曹真、张郃各自率领一路大军伐蜀,这是他第一次正面与诸葛亮进行较量。
在这一次战争中,曹真表现得一塌糊涂,只有张郃和司马懿还算给力,但也因为曹真没有赶到预定位置而被迫撤军。
等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时,曹真因为生病而被召回,不久后病逝,司马懿代替他成为主将,张郃则成为他的副手。
事实上,曹叡原本准备让张郃成为主将,道理其实很简单,张郃是自己人,而且蜀汉将领大多惧怕他,与蜀军作战的经验也最丰富,是十分合适的人选。
但是,曹叡在认真思考之后,最后选择让司马懿担任主将,但这其实是无奈之举,其目的是为了给司马懿挪个地方,防止他在荆州、豫州待的时间长了,形成了稳固的个人势力。
当然了,司马懿在谋略上优于张郃,更适合与诸葛亮斗智斗勇,也是曹叡重点考察的因素之一。
毕竟,关乎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也不能完全凭个人喜恶,曹叡认为司马懿作为主将更为合适,只要张郃继续待在军中,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但曹叡不知道的是,他这么做,恰恰害了张郃,因为忌惮张郃的人,除了蜀汉之外,还有司马懿,司马懿想要掌握军队,从而施展权谋,就必须铲除张郃。
司马懿之所以忌惮张郃,是因为当时他最大的威胁曹真已经去世了,他作为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已经位极人臣了,在军中唯一能威胁到他的人,就只有张郃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张郃虽然地位和官职不如司马懿,但张郃在军中威信极高,对曹魏的忠诚也无可动摇,并且他作为曹叡在军中的代言人,手握重兵,只要有他在,司马懿干啥事都得掂量一下。
那么,司马懿究竟要干什么事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尽快将军队完全掌握住,因为魏国大半军队都在蜀魏边境,司马懿只要掌握了这些兵力,那他距离夺取大权就更进一步了。
而想要夺取军队的绝对控制权,铲除张郃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但他不能明着干,他需要寻找一个机会,最好是借他人之手将张郃铲除,从而避免遭到曹叡的怀疑,而诸葛亮显然是最佳人选。
于是,一个精密而大胆的计划,随着战争的进行,在司马懿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战争打响之后,诸葛亮很快就派人包围了祁山,司马懿留下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上邽,自己则率军救援祁山,但他抵达前线后就是不主动出战,只是率军紧跟着蜀军。
对于司马懿的这一决策,很多将领都看不下去,张郃当然要站出来说话了,他向司马懿进言说,我同意长久对峙这个做法,但诸葛亮想必也是这么认为的,不如先派兵固守住要塞,然后派出一支奇兵攻打蜀军后路,效果可能会更好。
平心而论,张郃的建议不无道理,但司马懿何尝不知道呢,他之所以不进攻,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等待一个铲除张郃的机会。
在随后两个多月时间里,司马懿硬是没有大举进攻,而诸葛亮则因为粮食问题,也不敢轻易下达作战命令,双方就这样陷入了僵持局面。
后来,由于李严没有将粮食及时运往前线,刘禅下诏诸葛亮班师回朝,他这才将兵力集中于卤城,准备伺机撤退。
眼看诸葛亮要撒丫子跑路了,司马懿不得不下令出战了,不然不好交代,卤城之战就此爆发,但魏军战败了,好在损失并不大。
根据史学家研究显示,卤城之战只是司马懿的一次试探性进攻,并不是真正的主力之间的大决战,通过这一战,司马懿确定蜀军不是可以轻易击败的,所以他也做好了就此撤军的打算。
而就在此时,铲除张郃的计划最终在司马懿脑中形成,他认为这个计划是完美的,足以骗过曹叡,而且诸葛亮必定也会中计。
蜀军在击败魏军之后,诸葛亮便下令撤退,但为了防止魏军追击,他在天水木门道设下了埋伏,只要魏军敢来,必定是有去无回。
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一贯符合他行事稳健的风格,司马懿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在与诸将商讨对策的时候,竟然提出要派兵追击蜀军,理由是蜀军缺粮,遇袭必败,而他提名的主将人选正是大将张郃。
张郃一听这话就恼火了,他知道这是司马懿在算计他,所以他严词拒绝,并提出了“围师必阙,归师勿遏”的意见,试图说服司马懿不要追击蜀军。
但是,司马懿坚持让张郃出战,这就让张郃很为难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去,是死路一条;不去的话,司马懿肯定会用军法处置他,也是死路一条,怎么办呢?
向曹叡报告这件事肯定是来不及了,张郃只得自己做决定,最终他认为,与其被司马懿杀死,不如战死沙场,还可以留下个好名声,子孙也会因此受益。
打定主意之后,张郃就带着一队人马出发了,司马懿为了将戏演得更加真切,自己也带着一万余人在后面徐徐追赶张郃。
再说蜀军这边,按照诸葛亮的一贯做法,他在前几次北伐完后撤退的时候,一般是他带领主力先撤,然后留下一员大将设伏。
但是,诸葛亮料定司马懿会派兵追击,便亲自率主力埋伏于木门道,准备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尽最大努力消灭魏军的有生力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心理战了,这两人算是都把彼此研究得比较透彻了,所以采取的对策也都是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诸葛亮认为自己肯定错不了,但他万万想不到,司马懿主动上套其实是别有目的的。
诸葛亮在木门道没有等待很久,追击的魏军就赶来了,而且进入了埋伏圈,他感到非常兴奋,便下令弓箭手万箭齐发,魏军将士纷纷倒下。
而就在诸葛亮观战之时,他猛然发现,魏军主将竟然是张郃,他已经被几十支箭射中身体,并跌落下马了,看样子是受了重伤,肯定是活不了了。
在看到这一幕后,诸葛亮陷入了沉思,突然之间他想明白了怎么回事,他发现自己中计了,司马懿是在借他之手铲除张郃!
事实上,张郃是蜀汉的一个劲敌,也是诸葛亮忌惮之人,杀掉他是一件好事,本来谈不上什么中计。
但诸葛亮在杀掉张郃那一刻,他恍然大悟,其实张郃活着对蜀汉更有好处,因为只要张郃还在,司马懿就无法施展拳脚,对蜀汉的威胁也就更小了!
就拿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来说吧,在与魏军相持的数月时间里,司马懿与张郃就没有一次意见统一过,两人隔三差五就要打嘴仗,这就导致魏军内部并不团结,各自的支持者都很多,相互之间攻伐不断,无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作为对比,在张郃被杀之后,司马懿搞定了郭淮等人,从而掌握了绝对的军权,因此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之时,司马懿在军中享有绝对权威,战略战术因此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诸葛亮是一点便宜也没占到。
并且,掌握绝对军权之后的司马懿,让曹叡也开始对其不放心,派遣卫尉辛毗到军中牵制他,但也没起到什么作用。
因此,诸葛亮最大的敌人其实并非张郃,而是司马懿,除掉司马懿显然是不可能的,但留下张郃来制约司马懿,诸葛亮还是办得到的,只不过他觉察得晚了一点,导致他最后一次北伐功败垂成。
再回过头来说司马懿的计策,用将计就计来形容是最好不过的,他知道诸葛亮设下了埋伏,偏偏找了个借口让张郃去追击,结果让张郃中埋伏被杀。
这条计策的另一个精妙之处还在于,曹叡明知道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还不好将罪责归咎于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从战争的结果而言,司马懿并没有打败仗,至少诸葛亮无功而返了,而追击蜀军失败导致张郃被杀,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失误,曹叡不可能拿这件事来惩罚他;
第二,司马懿下令张郃追击蜀军,也有其合理性,并且司马懿也带兵追击了,只不过谁也没料到诸葛亮会亲率主力设伏,这才导致张郃被杀,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曹叡除了惋惜张郃不走运之外,还能多说什么呢?
第三,张郃死后,五子良将全部陨落,曹魏内部能堪当大任者,唯司马懿一人,如果曹叡因为张郃之死而降罪于司马懿,以后谁来帮他抵御蜀军进攻呢?更何况,东吴也对曹魏虎视眈眈,时常出兵攻打。考虑到这一点,曹叡也是万万不能动司马懿的。
所以说,司马懿在除掉张郃之后,曹叡非但怪罪他,还必须继续重用他。
而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曹叡就开始对司马懿动手了,将其调回京城任职,但他很快就就意识到司马懿已经控制了军队,军中主要的几位大将都是他的人,所以不得不在临死前委任司马懿为托孤大臣。
由此可见 ,张郃之死只会给司马懿一人带来利好,对曹魏来说是巨大的灾难,对蜀汉来说也决非好事,因为一个内耗不断的曹魏,才是蜀汉最需要的,所以说诸葛亮上了司马懿的当,也是说得过去的。
最后再说说张郃的后人,因为他的死亡,曹叡感到十分愧疚,于是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一个儿子为关内侯,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补偿吧。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张郃后人的情况,但我个人认为,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大肆铲除异己,张郃的后人肯定受到了波及,毕竟铲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司马懿应该是清楚的。
诸葛亮中什么计?纯粹是瞎猜,带汁的诸葛亮。……
三国粉中存在一种说法,说是张郃被乱箭射杀的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中了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但个人观点,司马懿固然借刀成功,诸葛亮也不算中计,唯一的输家是张郃。
具体怎么回事,咱们今天聊一聊。
很多人知道张郃都是因为“街亭大捷”,对应的是历史上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不顾众将的反对,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那时曹操、曹丕都已驾崩,魏明帝曹叡派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阻拦蜀汉大军。
马谡遇上张郃,乃是外行遇上内行。得知张郃前来,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意图,没有在水源充足的山下据城而守,而是上南山安营扎寨。张郃断绝其水道,趁蜀军混乱时下令进攻,大败马谡。
街亭一失,北伐大军就进退失据,诸葛亮无奈撤军。为了明正军法,挥泪斩了和自己私交极好的马谡。不过说实在的,马谡就算没做出错误的决定,估计也很难打赢张郃守住街亭。
通过此战,张郃的名声传扬得更广。但实际上,此战之前,张郃已经是军中宿将,曹操、刘备这等人物都对其极为重视。
张郃是河北人,黄巾之乱爆发时应征入伍,后效力袁绍攻打公孙瓒,因战功升任宁国中郎将,从底层小将走向中、高级将领。
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中,张郃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但袁绍宠信谋士郭图,听了他的话派张郃、高览带领着重兵攻打曹军大营。那时曹军大营的主将是曹操堂弟曹洪,也是名猛将,谋士更厉害,是足智多谋的荀攸(荀彧的侄子)。
久攻不下,郭图担心受到袁绍的责备,诬陷张郃为袁军的失败而感到高兴。张郃不想背这个锅,和高览一起降了曹洪。
曹操得知此事开心坏了,说这就好比微子离开殷商,韩信投奔刘邦。立刻任命张郃为偏将军,封都亭侯。此后一直受到曹操的重用,参与过很多重大战事。
刘备和曹操争汉中时,曹军大败,夏侯渊被斩杀,刘备却不怎么欣喜,因为张郃逃脱了。据《魏略》记载,刘备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张郃有多么的忌惮,也从侧面证明了张郃在曹魏的重要性。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杀张郃呢?
一是因为张郃不服司马懿。
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曹叡本来命令张郃统领众将迎战诸葛亮,后来可能觉得不保险,空降司马懿为主帅。张郃平白降级,自然感到恼怒,对司马懿很有意见。
司马懿也知道这一点,对张郃同样心存芥蒂。
而且两人的策略也有分歧,司马懿想的是固营自守,不与蜀军交战,却又一直跟着。张郃则认为应该与蜀军做长久对恃,再派出奇兵袭击蜀军的后方,像这样前进避战,有可能损伤士气、坐失民望。
事实证明,张郃的看法是正确的,司马懿的避战果然引起了曹魏诸将的不满。接下来张郃还和司马懿发生了多次争执,结果都是张郃正确。
如此一来,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大为下降,郁闷之下忌恨张郃也正常。
二是因为张郃对曹魏的忠心。
另一方面,张郃忠于曹魏,令司马懿感到了威胁。虽然司马家是在249年的高平陵事变中才显露出取代曹魏的野心,但若说此前没有谋划,谁信?反正一粒沙是不信的。
司马懿老谋深算,肯定很早前就开始行动了。抬举对自家有好感的,打压那些忠于曹魏的,这都属于基本操作。而张郃是曹操时期的老将,对曹家的忠诚毋庸置疑,早上了司马懿的黑名单。
以前司马懿或许还存着拉拢张郃的心思,但两人发生冲突后,定然没这想法了,还要置他于死地,才会在诸葛亮退还祁山时强令张郃追击。
张郃表示反对,说按照军法,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追。司马懿不听,张郃不敢抗命,只好领兵追去。诸葛亮是多么谨慎的一个人,怎能没有防范?早在木门谷设下埋伏,张郃一去就被乱箭射杀了。
这就是司马懿的借刀杀人之计,诸葛亮、张郃都中计了。但对于诸葛亮来说,中计归中计,能斩杀张郃就是大功一件。
有朋友可能想说,如果诸葛亮不杀张郃而是收服,蜀汉不就又多一员大将吗?想得挺好,但很难。张郃在曹魏拼搏多年才有如今的地位,在没有确切受到生命威胁的情况下,不太可能背弃曹魏。
何况张郃的家眷都在曹魏,他要是投了蜀汉,家眷难得善终,像马超那样不顾家人生命的毕竟还是少数。
所以在诸葛亮这里,张郃没什么价值,杀了最好。哪怕因此如了司马懿的愿,也只能杀。
至于放张郃回去扯司马懿的后腿,那是马后炮,诸葛亮不是神,再聪明也预料不到曹叡会在36岁就去世。他若长寿一点,司马懿和张郃的矛盾掀不起大浪,没必要用张郃制衡司马懿。
确切的说,司马家虽然不老实,但是在曹叡死后才失控的。最关键的是,诸葛亮的对手从来不是司马懿个人,而是曹魏这个政权。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