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5关键词:周武王,武王

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点赞1、唐山市 网友:千翎羽

姜太公是个牛人,他曾出仕商朝。但因为看不惯纣王暴虐无道,辞官隐居在渭水河畔做起了钓翁。

不过,姜太公的贤名远扬。周文王听说后,不辞辛劳,亲自备了厚礼登门拜访。在他真诚的请求下,姜太公出山辅佐他。

周文王施行德政,得到了诸侯和百姓的支持。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子承父业,继续扛起伐纣大旗,最终结束了商纣王朝,建立了周王朝。

可以说,在开国功臣中,姜太公该居首位。他的地位和功绩,不光在周王朝得到认可,在后世也是倍受人们的推崇,被尊为百家宗师,肯定了他在政治、军事、纵横这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姜太公剧照)

然而,周武王去世时,却并没有把辅佐周成王的重任,交给姜太公,而是交给了周公,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周公是周文王的次子,也是周武王的同胞弟弟。

周公为人忠厚有德,又在诸兄弟中最为孝顺友爱,因此贤名在外。

周武王继位后,便尊姜太公为国师,而周公则被封为辅相。

周公深得周武王信任,无论国事大小,都要和他商议而定。

周公亦不辜负周武王信任,不仅提出“顺德谋事”的建议,还在伐纣胜利后,手持大钺,立于周武王身侧,向天下宣布商朝因纣王无道而灭亡,并拥立周武王为天子。而他也因贤德之名,颇有威望,成为仅次于周武王之下的权臣。

王朝新建,面临着政权不稳的局面。但周武王却在这个节骨眼上,一病不起。周公既对周武王的病情非常关心,希望他能恢复健康;同时还代他处理国家政务。

为了能让周武王恢复健康,周公在求医问药都没有效果后,心急如焚的他,竟将指甲烧成灰溶于水中,并向上天祈祷,希望能代周武王生病。

然而,周公的举动,并未能挽留住周武王。在建立周王朝第二年,周武王便病逝了。

周武王病逝时,他的儿子周成王才13岁,完全不能应付复杂的政局。因此周武王临终时,让周公辅佐周成王。

之所以选择周公而没有选择姜太公,周武王自然有他的想法。

(周武王)

一、周武王忌惮姜太公的权势。

姜太公早年统领军权,在政事上也很有成就,因此深得人心,势力也逐渐强大。周武王在建立周王朝后,颇为忌惮姜太公的权势。担心他会拥兵自立,但姜太公毕竟是开国功臣,除掉他,势必落个“卸磨杀驴”的污名,说不准会引发恐慌,造成国乱。所以,周武王思来想去,决定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皇权。他迎娶了姜太公的女儿邑姜,并把她封为皇后。

如此一来,姜太公成了周武王的岳父,自然不和他争权夺利了。

周武王还不放心,又把姜太公封在偏远的齐地,让他远离政治中心。

可见,周武王对姜太公的防范,那可不是一点点。

二、姜太公年纪太大。

早在周文王请姜太公出仕时,姜太公就已是70多岁的人了。

虽说他很有治国安邦的才干,但辅佐了两代君主,已经到了80多岁的年纪。可以说,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是非常高寿了,说不准哪天就会寿终正寝。

而周公则正值精壮之年,治国经验丰富,并不亚于姜太公。因此,选择周公显然是最明智的举动。

(周公剧照)

事实证明,周武王的选择是正确的。

周公在辅佐成王的事情上,极为尽力。他不光推行德政,还广纳贤才。

据说每当听说有贤德的人才来拜见他,他哪怕是在洗头吃饭,也要停止下来,亲自去见来访者。

由于他尽心尽力,百姓都对他非常敬佩。

不过,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却觊觎皇位,四处造谣说周公想篡夺王位。并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

周公主动找到姜太公和召公,向他们坦诚地表示自己没有野心。在解除了姜太公和召公的疑虑后,又和他们共同谋划,并联合起来,打败了管叔和蔡叔,同时平定了武庚之乱。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叛乱,周公建立了洛邑新城,他又把成为俘虏的殷商贵族迁到那里,并派兵严加看管起来。

由于周公忠心耿耿,他在执政期间,虽独掌大权,但他并未夺权。而且为开辟周朝盛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7年后,周成王20岁,周公按约定将政权还给了周成王。

周成王对周公很器重,再加上周公治理国家有功,因此周成王便将土地肥沃的鲁国封给了他。

(参考史料:《史记·鲁周公世家》《何尊铭文》)

点赞2、晋江市 网友:迷矢森海

周公辅政都能发生“三监之乱”,换做姜太公辅政那还不天下大乱。

想要弄清楚这些,就要先明白当时的天下格局和周国面临的危机。

在商朝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只有商国的国君可以自称为王,其余各国国君都只是诸侯罢了。

随着周国的国力不断壮大,引起了商国的注意。毕竟商国当初就是国力壮大后,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为此,商国一有机会便打压、削弱周国,这也导致了两国矛盾的计划,为后来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

到了周文王姬昌时期,由于周文王勤政爱民,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轻税赋免徭役,商税更是不存在,使得周国的国势一日胜过一日。

此时的周国有多强盛呢?姬昌此时担任着商朝的“方伯”,人称西伯侯。

所谓方伯,源自黄帝时期的四方诸侯之长。负责辅佐商王管理四方。

毕竟那时候诸侯国太多了,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时候,就号称有八百诸侯前来会盟。如果算上保持中立和忠于商朝的诸侯国,估计诸侯国的数量有一两千。

这么多诸侯国,如果全让商王管理,估计他没日没夜不睡觉地工作,也管不过来。

因此除了商朝核心区域的诸侯国、还有一些大国之间的纠纷由商王处理,其余偏远效果都由东西南北四方的四位方伯管理。

而担任“方伯”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方诸侯中最强者为之。也就是说,周国当时已经是最强大的五个国家之一了。

当时,由于周文王广施仁德,使得很多诸侯国都纷纷归附周国,到最后,华夏九州竟然有六州都向着周国,

这下子,让商朝感觉到了威胁。虽然殷纣王不管这些,但是商朝的大臣还是很负责的,他们告诉殷纣王周国是个威胁,于是殷纣王将周文王抓起来软禁了。

后来还是周国的大臣给殷纣王送了许多奇珍异宝、美女异兽才将周文王给捞出来。

周文王走的时候,殷纣王因为收人家的礼收得不好意思了,想送给周文王点礼物表达下歉意,但是各种奇珍异宝他舍不得,干脆授予周国征伐不臣之权。

也就是说,周国可以打着商朝的旗号,征伐其他诸侯国,而商朝是不会来管这事情的。

这可是千金难买的权力,凭借着征伐之权,周国讨伐了大量忠于商朝的诸侯国,不仅使得国力更加强盛,也间接削弱了商朝的实力。

在周文王的领导下,周国已经成为了仅次于商国的大国。而周文王能够取得此等成绩,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姜太公。

周文王的很多政令和措施皆出自于姜太公,可以说,没有姜太公,周文王也许只是个平庸君主,而周国也无力与商朝争霸天下。

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姬发继位。周武王依然重用姜太公,让其担任周国的太师,同时尊称其为“师尚父”,意思是对待他像对待师傅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可见其对姜太公务必尊敬。

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周武王不再只依靠姜太公,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开始积极涉足政务,成为了姜太公一样重要的大臣。

周公旦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周公。

在当时,周国大的战略方针听取姜太公的意见,而各种细枝末节的应对则听取周公的意见,二人皆是周武王的左膀右臂。

周武王之所以这样用人,一方面是姜太公年纪太大了,精力有限,那些细微之处不适合浪费他的精力。

另一方面,姜太公毕竟是外人,灭亡商朝这种大事,很多时候还是和自己人商量比较好。

因此周武王刻意在培养周公处理政务的能力。

周武王和周公商议,认为此事周国已经有实力挑战商朝了,于是想试探下诸侯们的站队情况,就搞了个孟津观兵,其实就是大规模阅兵活动。

当时有八百诸侯前来会盟,这还不算上一些骑墙党。

诸侯认为周国已经有实力灭亡商朝了,但是周武王却说诸侯不懂天命,现在还不是时候。

其实,所谓天命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时机未到。

当时有上千诸侯国,虽然周国已经有能力灭商,但是商国可是个庞然大物,周灭商伤人一百自伤五十。

到时候周国也会衰弱,那还怎么压制得住那些诸侯国,尤其是另外三个“方伯”。

到时候,只怕是周国努力了几代却给他人做了嫁衣。

而周武王在等待的时机便是周朝自己把自己折腾得足够衰败。

几年后,周武王等到了时机。

一方面,殷纣王残暴,且亲小人远贤臣,导致民心尽失。

另一方面,商朝的大军在外征讨蛮夷,无力回援。

于是周武王亲率大军,与诸侯会盟,组成联军。接着浩浩荡荡的向商朝的国都朝歌进军。

而殷纣王收到消息后,也组织起了一支七十万人的大军,两军在朝歌郊外的牧野展开了决战,这一战,将会决定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

虽然联军人数远不如商朝军队,但是个个士气如虹、悍不畏死。

反观商朝的军队,虽然人数占优势,但是大多是用奴隶和俘虏在凑数,这些人不仅没有战斗力,而且缺乏忠心。

两军一交战,商朝这边便有大批士兵倒戈,到最后竟然全都加入了联军。

以至于朝歌的守军一看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竟然主动打开了城门,很快商朝就灭亡了。

然而对于周武王来说,灭亡商朝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新持续来保证周朝的万世基业。

分封制是当时唯一的选择,这是从三皇五帝时期慢慢发展出来的一种国家制度,在当时来说依然是很先进的,要继续采用。

关键在于,如何稳固周朝的统治,避免出现新兴大国威胁到周朝的地位。

周武王选择在分封上做文章。

首先,他给周王室划了一大块地方作为周国的地盘。来确保周国在土地、人口上相对于其他诸侯拥有绝对优势。

然后,他将周国的大臣和王室成员分封到周国附近、或者富庶的地方当诸侯,让他们来拱卫周国。

一旦有一批诸侯国反叛,这些大臣和宗室的诸侯国可以协助周王平叛。

比如姜太公被封到齐国,周公被封到鲁国,这都是当时有数的大国。

接着,虽然商朝被灭,但是商国遗民众多,如何处理这些人也是个难题,一旦处理不好便会闹出大麻烦。

周武王将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地区,让他继续统帅殷商遗民,以此来安抚这群人。

为了防止殷商遗民再次作乱,周武王让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度二人辅佐武庚治理殷国。实际上是让他们监视武庚的言行。

同时,周武王将管叔封到朝歌东边的卫国,将蔡叔封到朝歌西南的鄘国,将霍叔封到朝歌北边的邶国。

让这三国来监视殷国的一举一动,一旦殷国有反意,便由这三国出兵讨伐。因此这三国也被称作“三监”,意为三个监视者。

在做完这一系列安排后,周朝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可惜周武王没有机会享受一下这太平天下,就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周武王因为劳累过度去世了。

于是其子姬诵继位,史称周成王。

由于周成王年幼,于是周武王在临终之时,指定了有周公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

周武王之所以指定周公辅政,而不是姜太公,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亲疏有别。

姜太公虽然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但是毕竟不是真的父子,姜太公终究是臣子是外人。

而周公的身份则不一样,他是周武王的亲弟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情深义厚。

用周公辅政,周武王放心。

再退一步说,如果辅臣如果想篡位,与其让姜太公篡位,还不如让周公来,好歹都是自家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天下还是姬家的天下,变不了天。

其二,姜太公辅政,会导致宗室不服。

这天下总归是姓姬的,周成王年幼,如果让姜太公辅政,难免会让周朝的宗室们怀疑,朝廷下达的命令是周成王的意思还是姜太公的意思。

一旦他们对此产生怀疑,就会付诸行动。要知道,当时有很多姬姓诸侯国。他们是周朝用来掌控天下的。

如果这些诸侯国群起而攻周,只会造成周朝内乱,最后很可能导致周朝分崩离析,周国的基业二世而亡。

而如果让周公辅政,至少大部分宗室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也可以提出来,自己人内部协调下,中能解决问题的。

其三,姜太公年事已高,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姜太公在遇到周文王的时候,已经是高龄了,指不定哪天就去世了。如果让他辅政,极有可能出现临时换人接班,导致施政方针出现变动。

虽然姜太公最后活了139岁,但是这种事周武王怎么算得到?他只能根据常理来考虑问题。

而周公年纪轻,又一直辅佐周武王,对其施政想法了如指掌,周公辅政可以保证周武王的治国理念得以延续,这是其他宗室所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说,周武王让周公辅政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这并不表示他就不看重姜太公了。

姜太公可是周朝的顶梁柱,此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事实上,周成王时期,虽然周公辅政,但是姜太公依然在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姜太公被封到齐国,但是他并未去齐国赴任,而是一直在朝中担任太师一职。而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则在京城担任王宫守卫部队的长官。

这明显就是周武王设下的一个局,让姜太公和周公互相制约,避免一家独大,加上外面还有一堆忠于周朝的诸侯国,周成王的王位十分稳固。

虽然周武王的计划十分周到,不过还是有失算的地方。他以为只有姜太公辅政才会发生诸侯国反叛的情况。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公辅政依然爆发了“三监之乱”。

前面说了,当时的殷商遗民由武庚率领。而周武王派了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监视武庚等人。

然而周成王登基,由周公辅政,引发了管叔的不满。

他认为自己年长,应该由自己辅政才对,而其他一些姬姓诸侯王也对周公制定的严格礼乐制度不满,觉得自己受到了限制。

而武庚也想复国,他在获悉了这些人的想法后,便去游说管叔,表示愿意支持他起兵。

在权力的诱惑下,管叔率领武庚、蔡叔以及部分依然忠于殷商的诸侯国,公然起兵反叛。

可惜他们面对的是西周最强的两只老狐狸:姜太公和周公。

在起兵之时,他们的结局便已经决定了。

周公亲自率兵东征,并调集其他诸侯国一起出兵。

而大后方则交给姜太公打理,主要处理日常政务,调拨粮草。

在二人亲密无间的配合下,叛乱很快便被平息了,殷商遗民被迁徙到宋国定居。

这还是周公辅政的情况下,就闹出这么大动静,如果让姜太公辅政,估计会发生姬姓诸侯国,联合武庚以及忠于殷商的诸侯国一起反叛。

其结果必然是天下大乱,周朝虽然不至于立刻灭亡,但是很可能直接快进到战国时期。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所以说,周武王让周公来辅政简直是英明神武的决定。这样安排并非不信任姜太公,而是从大局出发,为了周朝的江山社稷考虑。

也正是因为他开始的布局做得好,才保证了周朝数百年的国祚。

点赞3、聊城市 网友:小萌怪

这个问题不妨用《封神》原著来答一答。封神虽然是后人加工的神话故事,但如果与正史(比如《史记》)相参照,多少还是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答案。

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亲疏有别

周公是谁?武王的亲弟弟!姜太公是谁?姜子牙,外姓人,尽管是伐纣之战中功劳最大的功臣,但的确是外姓人。

《封神》第100回,列侯分封国号名讳:

文王第四子姬公旦,佐文、武、成三王,有大勋劳于天下,成王时为大宰。武王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号为“鲁”。

太公吕望起自渭水,为文、武两朝帝师,号为师尚父,辅佐武王平定天下,有大功,封国营丘,为齐侯。

2、年纪有差

按封神原著,姜子牙九十八岁封完神后功成身退。武王向来都称姜子牙为“相父”,这一年42岁(或51岁),可见姬发都没姜尚大,更别说周公了。可见,在两人年纪对比上,周公春秋鼎盛,而姜尚已经是个快要入土的老人,除非脑袋被门夹了,否则武王就不会用姜尚辅政。

3、折腾不起

武王伐纣功成于公元前1046年,克殷三年之后,前1043年,姬发就驾崩了。此时姜子牙已就封国。我在一篇文章中想像过,姜尚的这条路充满了艰辛:本身他年纪已大,加之林深难行,视野所及,尽是狼虫虎豹与原始森林。西岐(今宝鸡岐山县)到营丘(今山东临淄)有多远,地图可以查到。因此姜尚的赴国之路,最快得半年左右,最慢得一至两年。而且就算姜子牙半年就到了营丘,他还要马上面临三个问题:一是莱人争国;二是修缮城池;三是送子就国。这一番折腾下来后,差不多也得两三年光阴。

现在听说天子驾崩,姜尚又得花小半年工夫赶回西岐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还没奔着丧,就先把自己奔没了。

4、武王驾崩甚速

大人物都没想过“上天之子”的自己也会死。惟其如此,才不会过早安排身后之事;而等到他想安排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武王一直觉得自己还能活几十年,孰料他竟然会走到“相父”的前面?

在武王弥留之际,恐怕他的心里嫉妒姜尚活得更长占了上风。

5、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辅政,教化四民,政通人和。即使恐惧流言,仍能平二监之乱。贾谊评价他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用铁一般的执政才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知子莫若父,知弟莫若兄。兄弟两人毕竟在一起相处了40余年光阴,周公已经用无数次机会充分证明了自己。

姬发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好一弟弟而弃之不用!

点赞4、温州市 网友:疾风魔影

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周武王病重之时,是要指定继承人还是辅政者。

《史记·周本纪》的说法,是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但周公恐怕天下人背叛,便自行摄政当国。然而,在《逸周书·度邑》篇中,周武王是明确指定周公旦作自己的继承人!

两本史书的说法哪一种更加正确?

西周初上溯至商朝,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都是正常的传位模式。应该采取哪种模式,应该是统治者自觉哪种方式更有利于统治。因而,《史记》所记与《逸周书》所记都有可能: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周武王无论选择哪种传位模式都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认知。

可作为政治家,周武王在考虑下一代接班人之时,不光是自身喜好,更应该考虑哪种模式会对周人的统治更加有利。


周武王末年之时,《史记》用了一句极为简略的话来说明天下大势:“武王病,天下未集。”可当时天下局势之严重,远远不是这一句话所能概括。

周人在第一次东征之前,曾经有过一次孟津会盟,当时号称有八百诸侯不期而至。可在周武王正式决定伐纣之时,却仅仅率领了八个盟友就前往伐商了。为什么周人不多带些盟友来壮大自身实力?为什么周人宁愿冒着巨大风险,带着不到五万人的军队,就去讨伐号称有七十万大军的“天邑商”?

恐怕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周人深知孟津盟会时的八百诸侯,在“倒纣”这一点上与周人是有相同目标;但在“倒纣”后,谁来取纣而代之却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商纣王倒台后,谁来做新的“带头大哥”?第一次东征时期的八个盟友与周人达成了一致,但其余的多数诸侯国会不会认同周人当他们的“带头大哥”?这一点,周人却不敢确定。

正是因为担心孟津盟会上的八百诸侯不能与周人时刻保持同心,所以在第一次东征之时,周人才带上了八位确定的盟友,而不是八百诸侯。

此外,众多的商人在反抗商纣王时期选择与周人合作,但商人大多却是“反纣而不反商”。在周人第一次东征前,商王国的太师与少师曾经当着微子的面发誓:“殷商或许有灾祸,我们都要承受这场灾难;殷商或许会灭亡,我绝不会做敌人奴仆!”(《尚书·商书·微子》)可在牧野之战前,太师与少师是携带着礼器逃亡到了周国!以此而言,商王国很多人选择与周人合作讨伐商纣王,只不过是他们想换一位“带头大哥”,而并非改朝换代。

总而言之,周武王去世之际,天下局势极为复杂:商王国外部,众多诸侯国并不因此而承认周人为新的“带头大哥”;商王国内部,很多人仍然怀念商人君临天下的旧日子,不愿周人来统治他们。如此情况下,到底是让年幼而不知世事的周成王当政,还是找一位成熟而有才的弟弟来领导周人“继续革命”?


因此,周武王临终前最为关心的大事,不是选择辅政人,而是继承人。作为继承人,无论姜太公能力再怎么强,但他始终都是外姓人,不可能得到大多数周人的认可。

然而,即便是采取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模式,周公旦在周武王的众多弟弟中,仅仅排在第四;在周公旦之上,他还有一位同母哥哥管叔鲜。为什么周武王要选择周公旦而不是管叔鲜作为继承人呢?

早在周文王时期,周公旦就已在政坛暂露头角,史称他“多才多艺,能使鬼神”;周武王继位后,周公旦更是他的得力助手。从《逸周书》各篇来看,周武王每每遇到难题,都是找周公旦商议;甚至在周武王心理防线快到崩溃时,也是找周公旦来进行排解。管叔鲜虽然是老三,但与周武王的感情却不如周公旦。

其次,周公旦本人的政治才能更为突出,也是他最终能被周武王看中,成为继承人的关键因素。

在周人第一次东征胜利之后,周武王曾经与身边大臣商议,该如何处理商遗族。他首先找来姜太公,问他:“该如何处理商国的士人?”

姜太公答道:“我听说喜欢的人,就要爱屋及乌;憎恨人,就要夺走他的仆从家吏。将我们的敌人斩杀殆尽、免留后患,如何?”

周武王听了,不置可否,又问召公奭(sì),召公答道:“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周武王仍然不吭声,最后问周公旦。周公旦答道:“让每个商人都居住在自己家中,有田地耕种。不改变他们旧有的一切,亲近那些对周人仁义之人。底层百姓即便有罪,都归罪于纣王。”周公旦的方案,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无疑是最佳的处置方案:对于商人中上层,只要他们能顺从于周人,就不改变他们旧有的一切,保持他们旧日的生活状态;商人中的底层,即便是他们曾经参与反周,但罪过都归于纣王,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在商人政治势力仍然远远强于周人的前提下,周公旦的“全面统战”之法,无疑是最为可行、也是最为全面的方法。

周武王听了周公旦的方法后,也不由得感叹道:“有这样广大懂得气度,就可以平定天下了!”(《说苑·贵德》)

正因为周公旦本人与周武王关系密切,而且周公旦本人的政治才能出众,让周武王最终定下了周公旦作为继承人。


但这种“任人唯贤”选择继承人方式,并没有得到周人的广泛认同。

不但远在东土的“三监”不能理解,连身处镐京的召公也颇为生疑:“(周公)当国践祚,召公疑之”。这说明,让周公旦做继承人虽然是正确的抉择,但未必能得到周人的普遍认可。这导致周公旦在发起第二次东征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遭遇到了周人内部的重重阻碍。经历了这一切后,周公旦后来制礼作乐,才明确以宗法制作为周人继承制度。为表明以身作则的态度,周公旦在执政七年后才还政成王;在后人看来,这七年就成了周公旦的“摄政”了。

因此,周武王不是不要姜太公辅政,而是周武王临终前考量的并非辅政之人,而是当政之人。这样的前提下,姜太公才能再高,都不可能成为周武王的继承人。

点赞5、临海市 网友:雨夜情思

在武王时期,地位最高的大臣有三个,分别是太师吕尚、太师周公旦和太保召公奭。虽然在《封神演义》中以吕尚为丞相,实际上并不如此,丞相这个职务直到战国才有。虽然吕尚也可以说是“宰相”,但他和周公、召公都是平起平坐的。其中周公是武王的弟弟,代表的是周文王一族;召公是武王的族人,代表的是姬姓旧周族;吕尚是武王的岳父,代表的是姻亲姜族。

武王去世后,成王即位;此时太公、周公、召公三公仍在,在三公中,因为太公是异姓,地位是不如周召的;而在周召之间,周公地位又最高。这是因为西周是宗法氏族社会,对于血缘关系非常重视,而且周公还不是单纯辅政,在当时人眼里以王相看,比如《尚书·康诰》记载“王若曰:小子封,朕其弟”。康叔封于周成王时期被封卫国,但他并不是成王的弟弟,而是成王的叔叔,那么这个“王”自然就是周公了。

之后因为三监之乱、周公东征,吕尚的齐国、周公的鲁国和召公的燕国相继建立。这个时候,地位相对低的吕尚就前往齐国任职,实际上就已经离开了权力中心。而周公和召公并没有前往封国,而是派长子在东方即位。同时因为周公的权力过大,似乎也引起召公不满,所以周公作《君奭》强调大家是兄弟一家。此后周公、召公两支在宗周、成周均有采邑,而吕尚这支则留在齐国了。

感谢阅读!

点赞6、梅州市 网友:憎厌她

牧野之战商朝江山结束,周武王取代商纣王成为天下之主,然而天子之位仅仅坐了三年武王姬发就因病去世,他年幼的儿子姬诵继位,也就是周成王。

不过,周成王实在年幼,当时就是个小娃娃,根本没能力掌握天下。

那时候周王朝建立没多久,诸侯还不安分,一个小孩子作为天子实在不可靠,在这种情况下成王的叔父周公旦摄政,西周进入周公辅政的时代。


周公,通常说的就是周公旦,他的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是姬发的亲弟弟,当年周朝建立的过程中,周公旦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得到了武王姬发的信任。

文王还在世的时候,周公旦就很孝顺,他对父母敬爱,对兄弟关爱,在王室中具有非常高的威望地位,姬发对于这个弟弟也很看重。

姬发继位之初,太公吕望也就是姜子牙成为国师,而当时作为辅相的就是周公旦,虽然姜子牙的地位也很高,但周公旦毕竟是王室胞弟,与姬发之间的关系自然更加亲厚。


为何摄政的是周公旦,而不是姜太公?

第一,两者关系不同

周公旦终究是王室成员,他是姬发的弟弟,是周成王的亲叔父,他从姬发登基之后,就成为辅佐朝政的重臣,让他摄政是名正言顺的。

相较之下,姜太公功劳再怎么大,仍旧只是个外臣,他并非王室成员。

其实姜子牙虽然为周朝建立出了大功,但他的实际地位被《封神演义》等放大了很多,根本就没有那么厉害,如果姜太公摄政,无异于是将周朝江山让给了外人。


第二,姜太公有自己的封国

周王朝建立之后,姜子牙作为重要的功臣,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成为了齐国的君王,从此之后姜氏齐国正式建立,姜子牙前往齐国称君。

周天子主要管理的是天下诸侯,还有王畿之内的相关事务,与诸侯是不同的。

周公旦乃是天子叔父,长久以来的辅政大臣,而姜子牙仅仅是诸侯,他有齐国的事情要管,天子家里的事情,让一个诸侯来管,是非常不妥当的。


不管怎么样,周公旦帮助周成王管理江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因为他始终都是周王室的自家人,这与姜子牙不同,当然,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就是成王的生母,他是成王的外祖父。

周公旦摄政之后,王室内部也有人不服气,比如管叔等人,由此引发三监之乱,周公旦借这次机会再次大规模东征,巩固了周王朝对于殷商故地的管理。

不管怎么样,周公旦作为叔父,作为王室重臣,摄政是合乎法统的,姜子牙终究只是外臣是诸侯身份,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都不适合作为摄政的人。


点赞7、安康市 网友:时光清浅

周朝开国的那段历史,由于被儒家(包括史学家司马迁)过度美化,其实有一些东西是被掩藏起来了的。包括周武王让周公辅政,而不是姜子牙辅政,其中就有非常多值得玩味的东西。

(周武王)

有人说,没安排姜子牙辅政的原因,是因为姜子牙太老。但事实是,那时候姜子牙还十分健康,而且史书记载他活到了139岁。虽然这个年龄可能不太靠谱,就像史书上记载彭祖活到800岁不靠谱一样,但至少,他活到了周成王都去世了,而周成王的儿子周康王都继位六年了才去世。由此可见,他确实比较长寿,也不老。

有人说,没安排姜子牙辅政,是因为姜子牙在他的封国里。确实,周武王获得天下以后,便开始对姬姓宗亲及功臣进行封国,并且对所有获封的诸侯说,让他们去把国家安定好后,就赶回来汇报。姜子牙去了齐国,只用了五个月就把国家安定好,然后赶回镐京汇报。在所有诸侯中,他是回来汇报得最早的一个。此后,他就一直留在京城镐京,基本上没回齐国去过。而周武王是在镐京登基三年后去世的。也就是说,他去世前,姜太公正在镐京。然而,他为什么却不让能力卓著的姜子牙辅政呢?

这不能不让人猜疑,周武王是否对他的岳父姜子牙有些不信任。

不够信任的疑点,除了上面说的没让姜子牙辅政外,还有一些原因。

(治理齐国)

比如,姜子牙的封国,在最边远的地区。齐国在春秋时期,经过管仲的经济改革以后,成为了一个富国。但是,在西周初年,那里绝对是一个贫瘠边远的地方。而且因为靠近莱国及东夷。莱国是商纣王的属国。东夷曾经被商纣王猛打,西周初年的时候,还和商纣王的儿子联合叛乱。可以说,姜子牙的封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方。作为兴周灭商的第一功臣,为什么却获得了这么一块封地呢?

再比如,周武王在封国的时候,为了防止诸侯们造反,都要让诸侯的儿子们留在镐京。这种做法,从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留下人质。(这种留人质的制度,直到战国后期都还很盛行。)不过,其它诸侯留在镐京的,都不是嫡长子,只有姜子牙留在镐京的是嫡长子姜伋。要知道,嫡长子对于信奉周礼的周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姜子牙的嫡长子留在镐京,是姜子牙主动安排的?还是周武王要求的,现在已经搞不清楚了。不过,这事可以分析。若是周武王要求的,显然代表着非常提防姜子牙。若是姜子牙主动要求的,也说明姜子牙明白他所处的环境,才会这么做。

(姜子牙)

又比如,姜子牙到封国去,只用了五个月就把国家搞好,迅速回京。而周公的儿子在鲁国,干了三年,才回来汇报。姜子牙那么快回来,是他向周武王表明他能力很强呢?还是他担心周武王会猜疑他呢?这事也很值得玩味。他表明了他能力很强,周武王却不用他,这事就更值得玩味了。

后世对于周朝初年的分封制,多有赞美。尤其是儒家,更把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当成是最高典范。但是,也不能不说,正是因为周初实行的这种制度,造成了后世春秋战国这样的乱世。

个人感觉周武王当时有可能也预想到的分封制的不妥之处,也存着朱元璋一样想法,让自己的朱姓王朝万年永固,只是没有朱元璋的杀伐果断,只是把把姜子牙打发到最贫瘠的东方,让他接触不了王权吧!这也是周武王不安排姜子牙辅佐周成王,而安排周公旦的原因(后世我们经常提到的周公解梦就是这位哦!也是鼎鼎大名,周公旦)以上内容希望可以帮您解惑!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