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俗语:“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瞧娘不全为瞧娘,为着跟娘去要羊”,什么意思?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俗话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在各地用的词语或者字不一样,但意思却都是差不多的,但也有一些俗话带有强烈的地方性,比如一些方言组成的俗话,那就只有当地人才能懂。
比如这句“割罢麦,打罢场,谁家闺女不瞧娘?瞧娘不全为瞧娘,为了跟娘去要羊。这句俗话有些长,有时候会让人看得有点不明所以然。当然了,黑嫂相信北方人还是基本能看懂的。
因为这里的”场“在北方特指过去一些堆麦子或者打麦子的地方,过去的北方地区,只要种小麦,都有这么个场所,所以大家应该都能看懂。
但这里面还有个容易让人迷惑的地方,就是最后这句为了跟娘去要羊,这会让人误解成去娘家看望娘时,为的是向娘要一头羊。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具体是什么呢?黑嫂在这里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Ⅰ:这句话里几个关键词
在这句话里,有几个关键词,首先就是割麦,然后是打场,最后是要羊。
弄明白了这三个关键词,也就弄明白了这句话,咱们先来解释下这几个关键词。
割麦,相信很多人都能明白,就是收割小麦,在河南这边都是一年中的什么月份呢?其实这个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河南最南边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这些地方,每年小麦的收割大概在农历四月初五左右,当然这个时间并不是完全确定的,那样太绝对了。反正大差不差,基本上都是这么个时间。
而到了河南最北边的安阳这些地方,每年收割麦子大概都在五月初五左右,这里说的也是农历,也就是端午节的前后。
以前的农村,每个村,每个队里,都有一个巨大的”场“,这是一片空地,是让人用来堆收割下来的麦子,以前没有收割机,人们割下的麦子需要脱粒和晾晒,这就需要一片很大的空地,而场就是这片空地,大家把麦子拉到场里,然后在场里脱粒和晾晒。
后来随着人们收割机出现以及农耕田的再分配,这样的场已经消失不见。
最后就是这个要羊了,是需要到娘家要一头羊吗?当然不是这样的,谁娘家没事儿会给一头羊啊?如果娘家没有养羊,难不成让娘家去买头羊吗?
这里的羊是面羊,也就是用面捏成的羊,放在锅里蒸熟后,闺女来了会让带走,其实就是个变了花样的馒头。
Ⅱ:这句话是啥意思
当我们明白三个关键词的意思后,那这句话的意思也很容易明白了,就是割完麦子,也收到家后,闺女要去娘家一趟,当然并不是空手去,闺女也要带一些礼品,而娘家回的就是蒸好的面羊。
这句话倒是容易理解,但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割完麦子,也收到家后要去一趟娘家?娘家又为什么要送面羊?
这里面是有说法的,同时也有农民的美好期望。
过去的时候,去娘家带礼品可不像现在,现在直接买点现成的东西,牛奶什么的,过去可不兴这个,过去都是带馒头,比如包子、糖馍什么的,以前走亲戚都是带个篮子,篮子里装着蒸好的各种面食。
所以,这个闺女去娘家,带的是面食,也是新麦子磨的面,其用意并不是要送些个馒头,而是让娘家人,让娘尝尝自己家的新麦子,这里有孝的表现,也有对生活的期望,在农村,这种做法叫”吃新麦“。
而闺女带来了新麦子磨的面做成的面食,娘家当然也是要回的,娘家人回的就是面羊。其实用意跟上面闺女的用意是一样的,就是娘家的新麦磨成的面也让闺女一家尝尝,这样有来有回。
那有人会疑惑,为啥是面羊?不能是别的吗?为啥一定要是羊?不能是面鸡?不是面狗?这里面其实是有说法的,并不是乱送的,因为在农户家里,羊是最孝顺的一类,为啥说羊孝顺呢?因为羔羊跪乳,小羊吃奶时是跪着的。
所以,娘家人送闺女面羊,其实是告诫闺女,不要忘了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换个说法就是不要忘了娘家人。这就是为什么单独是面羊的原因。
Ⅲ:综上,我们明白了这句话说的意思,归根结底是说一个孝字。这面羊虽然是娘家送的,但告诫的其实是闺女。黑嫂个人认为这句话还是挺有意义的。在农村俗话里,劝人孝是一个大门类,一般都通俗易懂,但有些会拐个弯,比如这句就是。
但只要在农村生活,总是会明白这句话代表的意思。不过,现在已经不太有人说了,因为时代在发展,人们走亲戚不带面食了,现在送面羊的娘家人也少了。
但过时归过时,当我们看到这句话时,一定要明白其中代表的意思,因为这里面不止有劝人向善,还有我们农村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您认为呢?
我是黑嫂,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河南那边麦子一般比山东这边熟的早一点,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底就差不多熟了,河南过完年也比我们山东这边暖和的早,麦子能比山东这边早熟个二十多天左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出了嫁的闺女是在麦子割完了,把麦子拉到家里的麦场,这个麦场专门用来放麦子、脱粒、晒麦子用的地方。
第二:麦子全部处理完了,出嫁的闺女就回娘家,那时候闺女回家都是用篮子带点面食之类的东西,一般是当年用新麦做的面食,让娘家人也尝尝自己家麦子做出来的面食,像这种风俗,现在很少带面食了,现在都带牛奶、酒成品的东西,最早的时候那时穷,不像现在花钱买些礼品就行。
第三:“瞧娘不全为瞧娘,为着跟娘去要羊”这句话不要理解为回家向自己的娘要羊,娘家哪里有这么多羊给她,再说娘家没有羊的怎么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闺女回娘家,是为了礼尚往来,娘家也会做一些面食,让自己的闺女带回去,这个羊不是真正的羊,而是用面食做的羊,也许有的人会问,为什么面食不做成兔子、鸡类的东西呢?因为小羊吃奶的时候都是跪着吃奶的,这里讲究的一个孝顺,有这种寓意。(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
谢谢张俊峰友友的邀请问答!河南俗湾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瞧娘不全为瞧娘,为着跟娘去要羊?这个问题上善若水来回答这提问。"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瞧娘不全为瞧娘,为着跟娘去要羊"也叫行麦礼。
这句河南俗语流行于河南北部,意思是五月麦收以后,带上新麦面蒸的花馍、油馍等礼品去娘家串亲戚,告诉娘家今年的收成,同时也提醒娘下个月要给外孙送羊了,这种习俗到现在我们这里都不太流行了,只是五月端午节去娘家串亲戚,到六月初六至十二以前还要去串一次亲戚,六月送的东西现在已不太多了。
别话不谈
,还继续说送羊,送羊在安阳很有特色。送羊原来送活羊后来又改成了用面粉蒸成羊来送,送羊的个数24个分大羊、中羊、小羊各8个,大羊是站立状约十斤,中羊略小为卧姿,背上驼小羊。大羊父母吃,所谓爹吃头娘吃脚,孩子活到八十八,最后把一只小羊挂起来,一直等到第二年送来新羊,"新羊见陈羊,辈辈茬旺”。
送羊的习俗十分有趣,传说对妇夫老年得子,倍加溺爱,孩子长大以后对老人恶言恶语,十分不孝,舅舅是个羊馆,就把孩子带到身边放羊,并严加管教,有一天孩子见羊羔跪着吃奶感到了好奇,舅舅就告诉他,这叫"羊羔跪乳"孩子后来明白了这个道理,非常惭愧,从此以后对父母百般孝敬,母亲非常感谢孩子的舅舅,为了让孩子不忘此事,舅舅六月里给送了只绵羊,此事传开以后,人们纷纷效仿,送羊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开始人们都送真羊,后来人们渐渐用面粉蒸羊代替了,现在人们除了送面羊还增加了用面蒸制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形成了一种独特约饮食风俗。还有一说送面羊的来历,舅舅送的是绵羊,时间久了,绵羊绵羊与面羊也联系到了一起,这又是后来送面羊的一说。
选“行麦礼"体现了中华民族遵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同时也通过走亲访友联络感情,所以它又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礼仪活动。
我不是河南人,不了解河南风俗。但这句俗语,套用在山西,也是适合的。
我们家乡有一道美食,是用羊内脏熬汤,再加上面片、羊肉、羊血,煮成汤面。
羊汤在中国很普遍,在我们这里,也无非是做法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它有个特殊的名字,叫“牺汤”。
什么是“牺汤”?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与“牺牲”是有某种联系的。而“牺牲”的本义,就是指“古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在我们老家,牺汤是夏天喝的,应该是麦收之后祭祀五谷之神,并且犒劳辛苦的农人。如果这个推理属实,就正好可以和题目中的俗语联系上:
割麦打场之后,农人有短暂的空闲时间,出娘的姑娘可以趁机回娘家走走。而这个时间段,又正好和“喝牺汤”重合,所以回娘家的姑娘可以在娘家吃到羊肉。
这个解释,不知是否合理?
这是农历六月初一,也叫小年。出嫁的姑娘要回娘家看看。比春节礼和中秋节稍次一点的回娘家。此时麦收结束,也有回娘家汇报收入的意思。致于跟娘家要羊要狗的说法倒没有。
我们这里是山东的,跟河南的习俗差不多,这句俗语倒是没听说过,不过情况差不多。
“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我们这里是统一的六月初一那天回娘家,就像正月初二一样,平时里初一十五是不许回娘家的,但是六月初一是个例外,这一天只要没有什么特殊原因,都带着孩子去姥娘家。
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呢?有个解释,就是五月里是收麦子的季节,大家都十分匆忙劳累,这些天的收成就代表了这一年挨饿不挨饿,也就是说收完麦子后是全年最富有最大方的时候,一家子亲人聚聚会,唠唠家常,你家收成啥样,他家啥样,感谢忙时的互相帮忙。那时是纯人力,没有机械,地多的人家,劳力少的人家,或者天气不作美的时候,人们就是集中力量,互相帮忙,我先帮你干,你再来帮我干,早早把麦子收到囤里放心。
现在一个大任务完成了,放了一半的心,大家都放松放松,六月初一走亲戚成了习俗,闺女拿着烧饼或者白面,当姥娘的给孩子炸个面泡子或者糖糕,一个屋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多么纯朴而又幸福的生活啊。
去要羊,无论是真羊还是面捏的羊,大家都是图个吉利,为了生活,有来有往,谁不想日子越过越好呢?
没有电,没有机械的年代,农村人生活最怕的是春节以后到来年四五月,开始缺吃的了,这段时间称作青黄不接。
青黄不接就是北方地区的人们,入冬以后,到来年的春天开始前,田地里不长任何东西。
所以有的人家春节以后把储备的粮食等,吃食都给消耗尽了,开始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只有等待开春以后地里的庄稼成熟,才可以吃饱饭了。
家里缺少吃的人家,有时候会在麦子灌完浆还没有饱满的时候,就把麦穗儿揪下来,做成食物吃了。这就是河南一带人常吃的碾春。
碾春,就是麦子刚灌完浆,麦粒儿还发软的时候,就把麦粒儿在磨里头碾成糊糊状的食品,上锅蒸了以后,用蒜汁儿调着吃。它有一股麦粒儿的清香味儿,很好吃的。
但是麦粒没有发硬,产量就很低。一般人家不会这样做的。只有家里缺食,不得不这样做才做碾春的。
实际上青黄不接的时节是农民最穷的时候。穷的时候就不敢见人,所以人们就少来往。
当麦子收割完毕以后,农民就富有了,从而就可以走亲访友,到各个家庭去看望一下。
这就是:割罢麦,打完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
这是在说新婚夫妻,第1年收获自己的庄稼,要去丈母娘家去看看,显排显排外,也是告诉丈母娘自己过得挺好的,她的闺女在自己家里头没有吃亏。
显摆一下自己的田地的丰收,就是用新麦面做的各种食品,送到丈母娘家去。
中国的农村有一个规矩,别人送礼,要回礼一半。
从而送给丈母娘家的礼品,丈母娘也要回礼的。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说的是嫁出去的闺女,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了。
所以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从娘家带回去的回礼,实际上是给他丈夫家里用的。
这个,一送一回的礼品。具体的含义就是,两个亲家互相通报自己家的丰收喜悦呢。
但是闺女回娘家,把娘家的东西带给丈夫家用,总有一点儿,家贼难防的意思。
所以又说:瞧娘,不全为了娘,为着跟娘去要羊。就是把娘家的东西拿到丈夫家去。
这是在说闺女回娘家以后,虽然给娘家送了点礼物,但是回去又带一些东西拿到丈夫家去了。有一点吃小亏,占大便宜的意思。
因此有的地方说:闺女回门,没安好心眼儿。
这是因为一般新婚夫妻生活都很紧吧,刚刚成家立业什么都缺,从而不论是到老公爹家,还是回到自己的娘家,都会多多少少拿一点自己使用的东西,带回自己的新家去。
割罢麦,打完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瞧娘不全为瞧娘,为着跟娘要去羊。
讲的就是:闺女回门看娘是假的,到娘家划了点东西,拿回自己新家是真的。
顺便介绍一下,没有电,没有机械时代的农村,把庄稼收下来,是要放到打庄稼的场地里去,把新收下来的庄稼晾晒干了以后,才能把庄稼的籽粒脱下来。
从庄稼上脱下来的庄稼籽粒,才是真正的粮食。
把麦子的籽粒脱下来的场地,就如同城市里的篮球场一样,是一片干净又坚硬的空地,割回来的麦子放到这个空地上晾晒,晒干了的麦穗就可以用石磙子碾,把麦籽儿脱下来了。
刚碾下来的麦子籽,与麦杆儿麦叶子,混在一起。还需要用木锨扬场,借用自然风把麦子和麦杆等杂物区分开来,这样才能得到干净的麦籽儿,成为粮食的。
干净的麦子儿再通过磨盘磨,才可以得到做面食用的小麦粉的。
在空地里把小麦脱下粒儿来,再弄干净,叫做打场。
石塘网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农村俗语,它也反应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当然了,河南有将近一亿人口,占地面积十多万平方公里,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
在我们这里,每年都有几次出嫁姑娘固定回娘家的时候。所带的礼品,都有讲究。
过完春节去娘家拜年,果品点心必不可少。如果是刚岀嫁的姑娘,娘家要提前给姑娘准备一个锅盖。如果姑娘有了孩子,娘家在蒸馒头时,要准备一个大大的枣山,这也是有讲究的,我们这有“外孙搬山,日子越来越暄”的说法。
“三月三,送大雁”,每年的三月三,岀嫁姑娘都要给母亲送大雁。当然了,这些雁都是用面做成的,就象蒸包子一样,里面包上肉馅,做成大雁的形状。
“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姑娘不瞧娘”
在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习惯,我们这里把它叫做“走麦罢亲戚”。
我们这里地处豫东,每年收麦时间,大概在阳历的六一前后。收完麦子晒完粮,一般都在传统节日端午节以后了。传统习惯上,出嫁姑娘都要炸些糖饺子、糖糕、油条,蒸些肉包子,前去看望爹娘。
这趟亲戚,主要是相互了解小麦的收成情况,分享丰收的喜悦,慰劳一下劳累的爹娘。
“瞧娘不为全瞧娘,瞧娘为了去要羊”
我们这有“闺女是明贼”的说法,意思是闺女缺少了什么,可以明明白白的去娘家要。
以前,农村人大多都很贫穷,刚分家过日子的小俩口,日子过得普遍都有些紧巴。这时候娘家习惯上送给闺女一头猪崽,也算是对姑娘贴补一下。后来,大多送的是用面粉做成假猪,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
这里说的“瞧娘不只全瞧娘,瞧娘为了去要羊”,应该和我们这里送猪是一个意思。这时候野草遍地,对于刚分家过日子的小俩口,送只羊是再好不过的礼物。它也象征着吉祥如意。
、
这话虽说是河南俗语,但感觉整个北方通用。
农历六七月份,是三伏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地上,在干净的土路上看着甚至会反光,一年最欢腾繁忙的日子也就是这个时节,因为“麦口”到了,要收小麦了。
黄土高坡很少见到水稻,缺水决定了这种植物不适合旱地生长。而耐旱饱收的小麦则成了这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一年两茬,春种秋收。
蝉叫个不停,是时候了。
“上山了!水背上走了!”
拿着镰刀、磨石,戴着草帽,开始往地里走。割麦最好的时间是太阳正艳的时候,麦秆坚挺,镰刀打上去一剌就倒。
农忙时节完全就是在跟体力、毅力较劲,半蹲在地里不到一会儿就腰酸腿痛,这时候偷懒的孩子们会用麦摞搭一个小棚,枕着麦秆在建起的“凉房”里睡上一觉,大人们则汗流浃背地用镰刀挥出一件件麦堆。
“起来了狗儿,牛叫了,回去了。”
孩子睁开眼,看到远山的青绿和头顶的飞鸟,蹦蹦跳跳地跟着大人回去了,根本没注意到大人眼里的疲惫。山里的牛和鸡一样,到了点就会叫,要么饿了,要么渴了,但是这也不妨碍人们把它当闹钟使。
回到家,孩子吆着牛去沟里喝水,大人开始收拾做饭。农忙日子,最好的午饭就是浆水面,用地里野苦菊做成的浆水,酸爽可口。将葱花过油,把浆水倒进锅,等烧开后陈到盆里,再将新鲜洋芋切块,添水煮开,把面(荞面最好,切成菱形)入锅,等面煮好,最后把陈出的浆水倒进锅,浆水面便做好了。就着刚从地里摘回来的黄瓜做成的凉菜和清炒的虎皮辣子,一顿降火解乏的午饭就可以吃了。
稍作休息,起来已是晌午。
下午的太阳最毒,但是傍晚割麦最好,和风习习,去乏解困。心情好的大人在割完一垄麦小憩的时候,会不由得哼起秦腔和信天游,“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的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地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靠吼的秦腔,唱完一段浑身舒爽,再俯下身向未完的麦地进发也是全身有劲。傍晚是一天出麦摞的主要时间,所以往往等到月上三竿的时候,大人们才会结束一天的忙碌,慢慢回家。
对于田多地广大户人家来说,光凭家里的人手收拾数十亩麦地是不现实的,这时他们会叫来“麦客子”,一群来自关中的农业“手艺人”,凭借超快的割麦速度和收割技巧,靠出卖简单劳动来获得收入。
他们每年都会像候鸟一样来到这里,在麦粒入仓后又返回家乡。各有各有的辛苦,各有各的使命。
割完麦的地方就是动物大杂居的乐园,隐匿山根林间的松鼠、野兔、野鸡、跳兔子、麻雀……都开始光明正大的在地里饕餮饥餐,有些还在麦摞里垒窝建巢,准备常住。带上猎夹铁锹,它们就是那个时节最美的野味。
如果说收麦是劳累的话,那拉麦就更加惊险了。牛套架子车,横插竖摞满满当当装上一车,割完麦的地有些是很松软的,在牛与车中间掌轴的大人就要很好地去把握方向,让车不要歪斜,这还得看牲口听话,有些被蛇惊车吓的,难免惊跳起来,弄得人仰车翻。就这样一趟趟的数次往返,才把所有麦摞从地里转到场里,可以稍歇一口气了。
……
“客(又)下雨了~”
麦子在没有碾出来之前,最怕的是连绵阴雨,堆起来的麦摞洒落的麦子会长出芽,没有个好天气是很急人的。
但是只要它们到了场里,“麦口”基本就过了一半了。
等到打场的时候,最开始用的连枷,一帮人能打一天。后来就用牛带石磙碾了,这一下就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一家人还是拾掇不过来,那就几家联合,干完我家干你家,人多力量大,几天就干完。
忙忙碌碌一两个月过去了,终于把麦子装进了粮仓,这“麦口”算是过了。但这好多天没有去娘家,现在歇下了闺女自然要去娘家看看老娘。
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看老娘给老娘梳梳头、洗洗脚可以,但走的时候要牵上娘家的羊走,算是给婆家创收来了。
其实这就是对那个年代淳朴感情的调侃,说闺女嫁出去就不亲了,不往家里带东西了,还要给婆家拿东西。虽然现在收麦已经大多实现机械化,再也不用劳心费神的去过“麦口”了,但收麦时的那份快乐也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