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都说宋代才女李清照第一,那么谁第二?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9关键词:李清照,宋代,李清

都说宋代才女李清照第一,那么谁第二?

点赞1、来宾市 网友:夏夜暖风

杨绛先生

点赞2、阆中市 网友:王牌nv

通常人们认为,在宋代,朱淑真是唯一可以和李清照相提并论的女作家,应该也必须排在第二位。但是,南宋大儒朱熹不这么认为,他指出:“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其实,两宋时能作诗文的女性大有人在,而朱熹不是不了解朱淑真,偏偏认为魏夫人和李清照可称,这实在要大跌很多人的眼球。可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个魏夫人之后,始知朱熹的观点又不无道理。

魏夫人,字玩,宋代名作《临汉隐居诗话》的作者、一代名士魏泰的姐姐,宋徽宗宰相曾布(曾巩的弟弟)之妻,封鲁国夫人。在两宋,她的诗词名气甚大,除了朱熹对她倾慕之外,大诗人陆游等人对她亦很赞佩,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

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至陕州,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云:“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

陆游说的是,曾布赴任庆州,中道被招归,后又还庆州,道路往来,多次途经华山下,所以魏氏写诗戏谑。

魏夫人能诗,但最出色的还是填词。她的作品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词作,而且其中不乏大胆表露女性恋爱思念之情的作品,这虽然是五代词的本然面目,但是出自北宋宰相夫人之手,也非同一般。看这首《江城子》:

别郎容易见郎难,几何般,懒临鸾。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 晓妆楼上望长安,怯轻寒,莫凭阑。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词中不求避讳,直接把思念的人称为“郎”,点化李煜的“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句子,抒发与情 郎分别后期待相见的苦恼心情。自从别后,词中的这位女子,无心梳妆,容颜憔悴。门前红梅花,开了又将谢,一年光景已度过,而情郎的游踪无定,归信无凭,让她十分心焦。实在无法排遣,只能独上高楼,极目长安,消除心中的思念。然而消瘦而娇弱的身体,早已因为相思而憔悴,所以,身心敏感,而不耐晓来轻寒。此时正是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的多变,虽然起伏不是太大,但是对人来说,正在冷暖之间,所以,一个“怯”字,写尽了她此时多愁善感的情怀和心思,表现出心理的波折。此一“怯”,首先是因为气温变化,其次是担心春天的东风,把春恨吹上眉端。东风怎么会把恨吹上眉端呢?那是因为,绵软的东风,容易唤起愁人心中的哀伤;望眼欲穿,会因为伤感而凝眉。而一缕愁绪,似乎是由风带来,挂在了精心描画的眉尖。因为这么多的担心,所以她未登楼,就已经告诉自己不要凭栏。登楼而不凭栏,登楼又何益?种种惆怅,在含吐进退、欲说还休的态度中写得如此真挚细腻。然而这种被压抑着的心情,到了作品的最后,变为两句直白的倾诉,呼唤情郎早告归期,免得她空自期待,误了春情。这就说出了所有含愁思妇的悲剧命运,有多少人在这种等待中绝望地死去,而绝望地等待比死去更令人感到悲伤。

魏夫人的《武陵春》,则是一首更接近花间词风格的作品:

小院无人帘半卷,独自倚阑时。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 玉人近日书来少,应是怨来迟。梦里长安早晚归。和泪立斜晖。

词中依然写一位女性,半卷帘笼,小庭深院,独自倚栏,春来愁思,暗中憔悴。这是一系列外在的形体和姿态,暗写此人的心态;而下片则直写她此时心中的思绪,她此时正为一件事苦恼,那就是她思念的玉郎,近来很少有书信给她。对于离别而不能会面的人来说,有书信往还通音讯是多么大的安慰,然而如今信也变少了,这都让她难以忍受。其实,她也知道,并不是书信来得少了,而是她盼望书信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于埋怨书信来得迟。明知其中道理,但是情感的苦恼岂是理智可以说服消除的。这种“无理”的情感状态,才显出女性的痴情。现实中无法聚会,只能期待梦里的相寻。但是,眼前此时此刻,还是傍晚,斜阳犹在,所以还不能 成寐做梦。于是,只能让所有的思念化为黯然泪落的身影,独立于斜阳小院。用一个动人的身影结尾,引人回味。而且,伫立斜阳,作为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个动作,它还蕴含着在斜阳冉冉西下的过程中,拖延那无尽的情思和惆怅情怀的韵味。

魏夫人的词善于运用景物衬托情绪,创造艺术境界,明显具有北宋前期士大夫词的色彩,这也就说明她的作品在当时为什么会得到那么高的评价。如《减字木兰花》二首:

落花飞絮,杳杳天涯人甚处。欲寄相思,春尽衡阳雁渐稀。 离肠泪眼,肠断泪痕流不断。明月西楼,一曲阑干一倍愁。

杨花飞絮,是暮春时的风物之一,看到落花飞絮,自然是到了春尽之时,说明整个春天将要彻底流逝了。但是,词中的女性思念的人,还没有回来,不知道淹留在何方,使得词中的她在叹息春去的心情中,又叹息生命和情感不谐的悲伤。既然对方不知归来,那么她就写一封信寄远,表达相思深情。可是,到了暮春,连传送书信的大雁都已经全部飞回北方了,还有谁会为她带去这一封写满相思红字的信笺。没有办法表达,没有办法了却的愁思,就这样掩抑在心中。想到这种情感上的不幸,她泪流而肠断,伫立在明月西楼之上;而楼头的栏杆十二曲,那曲折的栏杆,正好映衬着自己柔肠百结的愁绪,凸现了“曲折”的心态和情态,让人沉默。再欣赏第二首,这种意境描写得更加到位:

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楼上人归,愁听孤城一雁飞。 玉人何处,又见江南春色暮。芳信难寻,去後桃花流水深。

又是月照西楼,而院落中的梨花正一片雪白,在明月照耀下更显得如冰如玉,晶莹透明。这种高洁的景象,正好映照出词中女主人的情趣和人格境界。而此时的她,伫立楼头,独自体味与心上人离别之后的万般孤寂,正在凝愁之际,天边孤雁一声凄惨的鸣叫, 惊动了她的愁心,不由得心中呼唤,那今夜的玉郎,正在何处。自他去后,艰难地度过了一年,如今,又是个江南暮春,沉沉的春色渲染着浓郁而深沉的心情。可是,不知道他的游踪何在,无法寻觅,只能在无言的等待中寻求寄托。美好的春天去了,落花随着流水漂走了,他们的爱情当年如同桃花一样娇艳,如今会不会也在销残之后,只留下深深的愁绪,如同绵绵的流水一样无尽。

我们发现,魏夫人的词不仅仅是这种伤感的离情,还有一些比较烂漫活泼的词作。如《菩萨蛮》二首: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小小河曲,一座红楼。河中的流水,清寒如玉。一位采莲的佳人,荡漾着木兰舟,驶入了荷花碧叶丛中。而她娇羞含情的面容,如同清艳的芙蓉。鸳鸯栖息的河洲上,传来她银铃般的笑语。直到暮色渐起,波上寒烟低迷,她才唱着清新的菱歌,载着明月,轻楫归去。江南女子采莲的情景,化为清新的诗歌境界,这在宋词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斜阳晩照,山色掩映,一条溪流,脉脉流淌。临溪有一座小小的楼阁,在水中映出随波荡漾的倒影;而倒影中的鸳鸯,突然由于波动影摇而惊飞。随着飞去的鸳鸯,看到河流对岸的两三户人家,有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这两句用简淡的笔法,勾画出一幅红杏村溪图,清新雅丽。然而,这条河流是她的心上人离去的地方。看到河堤下的绿杨路,她不由得想起,自从别后,已经历了三度春秋,如今又一次看到杨柳的飞絮,怎不让人心添愁烦,但离人音讯,依旧杳然。

魏夫人在当时不仅仅作为一个女性诗人出现,她还收了学生,教人作诗,致力于培养女性诗人。她到底先后指导过多少人,我们至今难以知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她的学生张氏的情况。张氏,海州怀仁监酒使臣之女,她早年跟随魏夫人学习诗书,诵读不已。宋哲宗绍圣初年,她被招入宫中。不久,靖康之变发生,她跟随宗室南下,80余岁去世。可见她能进宫是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分不开的,而魏夫人对她的教导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当魏夫人去世时, 她十分悲痛地写了《哭魏夫人》一诗:“香散帘帷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壶誉,无复内朝班。”悼念她翰墨一生的经历,表达对她的怀念。

点赞3、江阴市 网友:逍遥猫

唐婉,喜欢她的诗词。

点赞4、赣州市 网友:杀式云鬼

在我心目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宋代才女李清照可算是数一,第二位那就是蔡文姬啦!

今天只叙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词,分享给大家。

李清照是宋代知明女作家,她兼擅诗,词、文、在词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无人可及。

李清照生于一个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士大夫家庭,其父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李格非,自幼受到熏陶,她有着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青年时代,她与丈夫赵明诚过着宁静闲适的书斋生活。她的诗词多限于离情别绪,闺中生活。她的诗词风格清丽俊朗,写景咏物。靖康之难后,夫妇南下、不久赵明诚染疾病逝。从此,李清照漂泊杭州、金华一代,在落寞中度过了悲凉凄苦晚年。

国破家亡,丧夫寡居,她的孤独境遇,使她发生深刻变化。激发一生内心情感,于是,写出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作品,及经历了人生情感挫折。她的作品充满沉郁凄凉。

其中一词《风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貌,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光,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词作于北宋末年,赵明诚入仕之后,经常要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李清照也只能一次次与丈夫分别。上阕写词人慵懒之状。香冷金貌,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意思说番炉巳经冷了,睡觉的人辗转仅侧,红绫被随之像波浪般起伏;睡不安稳,起来吧。而今丈夫既然远去,无心梳洗打扮,任它妆奁落尘,管它日上窗户呢,只是思念远方的人。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秋。点明了李清照害怕与亲人离别,她内心思念丈夫就没有停息过。多少心事到嘴边却又没说出来,不说则已,一说就更思念运行的人。因为想的太历害了,才日渐消瘦。一个"瘦"字写出李清照的内心苦悲愁闷。

下阕直抒胸臆,写出相思之苦。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语地说:算了吧,纵然把《阳光曲》唱上千万遍,也无法把他留在身边。只剩下我独守空房。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写孤独的她终日里倚栏凝望,就更增添了烦愁,却又无处诉说。只有流水知道罢了。

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才女。很多诗词传颂至今。留芳千古!




点赞5、湖州市 网友:预感大师

“宋代闺秀,淑真、易安并称隽才”

李清照第一,朱淑真第二。

朱淑真,浙江海宁人,号幽栖居士,北宋末南宋初人。据传说她喜诗书,擅绘画,通音律,诗词尤为风流蕴藉,今有《断肠词》、《断肠诗集》流传于世。

朱淑真出身世家,但命途多舛。年少时把芳心暗送于人,但那人却离开了。于是她的词中满载了思念和哀愁。

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帏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随后,父母罔顾她的意愿把朱淑真嫁给一个小吏。这位丈夫胸无点志,又爱酒纵酒,还喜欢寻花问柳,狎妓厮混,朱淑真独守闺中自伤自怜。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

娘家千里,音书断绝,随父宦游,身不由己,闲愁真是说不尽,道不完。

后来朱淑真离开了丈夫,来到汴梁,这里有志趣相投的同好,也有鼓瑟吹笙的宴饮,更重要的是,她遇到了爱情(也有人说是重逢了少女时代的爱人)。

清平乐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徽傍妆台。

封建社会的礼教给女子的枷锁难以想象,但是朱淑真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与自由。倒在爱人的怀里,对么热切又大胆

不过后来她还是与爱人离散了,最终抱恚而死。留下了作品《断肠词》和《断肠诗集》。断肠,一欢愉太少,痛断人肠。她一生的苦痛和挣扎,从词集名字中可见一斑。

她把自己的满怀愁绪一字一句的凝在词中,在最广为人知的《减字木兰花》中,“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连用五“独”,如同她一生的写照,追求过,炙热过,最终茕茕孑立,形单影只。

点赞6、吴川市 网友:葱郁风光

前面老师们说的很好,我也认为朱淑真可为第二。

点赞7、阜阳市 网友:孤嶼i

宋代有四大才女,分别是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

如果说把李清照放在首位,那么朱淑真一定是第二位。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在那一个信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的父亲李格非,没有封建文人身上的酸腐味,而是把这一个独生女当成是掌上明珠,甚至在一些教育上按照士阶级的要求来培养。书香门第、万卷藏书熏陶出了这一个惊才绝艳的“千古第一才女”。

李各非还常常拿着李清照的词,去向同僚们显摆,就在这个过程中,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被她的才华所打动。

婚后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她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朱淑真

如果说李清照是宋代第一才女,那么另外一位,就不得不提一下朱淑真了。

朱淑真出身官宦世家,童年时光是快乐的,小小年纪的朱淑贞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还帮着父亲朱延龄收拾古董清玩。

朱淑真的母亲逼迫她与当地的一个小官吏结婚,而朱淑真的丈夫是个小官吏,他长期混在商妓之中,有时他竟然把妓女带回家中,朱淑真忍不住要说几句,就被丈夫狠狠的打一顿,不得已,她只能和丈夫分开。

朱淑真的才名远播,宰相曾布的妻子魏玩正寓居在京城汴梁,也过着寂寞的日子,她是位善于作词的女子,于是甘愿折节下交,千里迢迢地把朱淑真接进汴梁,吟诗填词,常常是盛筵欢笑,歌舞助兴,她成为了曾布夫人魏玩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贵族夫人,生活过得多彩多姿,但总丢不开那一份失落的情绪。

朱淑真本不是被礼法束缚之人,婚姻破败后,她回到娘家,开始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在当时,这可以说是离经叛道之举。

她回到家中后,也不为世俗所容,朱淑真去世后,她的父母将女儿的手稿焚烧,希望来生,她能放下执念,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吴淑姬

吴淑姬本出身在穷苦人家,却遭不幸被当地一恶少长期霸占。

后来别人还诬陷并告发她有偷情的行为,因而被捕入狱。

当时审理此案的郡僚,知道她是冤枉的,更对她的才华也早有所耳闻。于是命令狱卒打开她身上的枷锁,对她说:“久慕你的文采非凡,我也是怜香惜玉的人。如果你今天能即兴作一首自咏的好词,我就会把你的冤情转告太守。这样一来,兴许能替你开脱罪名,还你清白之身。否则,你会很危险的。”于是她现场做了一首《长相思令》。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霏霏,形容大雪纷飞纷乱的样子。恶劣的天气下,无情的雨雪正摧残着不幸的梅花。可她所向往的春天,会在何处回来呢?这一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在问:在这不公的世道里,我蒙受了不幸的冤屈。不知那位解救我的大人,如今又在何处?

吴淑姬做出词来,就被释放。南宋人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收录其词作三首,并写有:“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阳春白雪》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其中“黠慧”二字,颇值得玩味。

张玉娘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

张玉娘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仅活到27岁。

她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官员家庭,祖辈都是做官,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

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时以班昭比之。然她才丰而运蹇,未尽其才,将婚而逝,事追“梁祝”,一生充满了痛苦与坎坷。

这些女子,都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岁月,谁前谁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点赞8、毕节市 网友:暮雨浔茶

有史称宋代有四大才女,“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和张玉娘”,这些多为人所熟知,后世流传的诗篇也比较多。不过在当时还有不少女才子工于诗词,却由于各种原因记载偏少,了解的人并不多,比如陆游的前妻唐婉,一首《钗头凤》感动了无数后人;比如严蕊,一个有着高尚品格不向权贵低头的风尘歌女,一首《卜算子》表达了自己对命运不公的坚韧态度;还有一位就是本文要说的孙道绚

史载和评价

宋代文学评论家魏庆之在《诗人玉屑》里评价她“偲城母夫人孙氏道绚,极有词藻”,又说“使易安尚在,且有愧容矣”。在魏庆之眼里,孙道绚是可以与李清照相提并论的诗词大家。

有关孙道绚的史料记载并不多。祖籍是建安,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建瓯市,号冲虚居士。

大约也是在金兵南侵是,流徙江南,和李清照差不多,只是她盛年寡居后,一直孤身一人抚养儿子成才。她的儿子黄铢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朱熹是同门学友。

孙道绚才智出众,据传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她的文学造诣相当深厚,落笔情感细腻,诗意蕴味幽远,晚年由于失火导致大部分诗篇焚毁,后世流传仅有8首词。

经典作品

非常脍炙人口的有两首,一首《南乡子.春闺》,一首《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此作》。

南乡子.春闺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

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

闲把绣丝袴,认得金针又倒拈。

陌上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这是一首伤春的词,推测应该也是在南渡之前创作,很有点李清照的《武陵春》的味道,后人评价“堪与李清照颉颃”,称赞这首词的水平和李易安不相上下。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此作

晚霞红。

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

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

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

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

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

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

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

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悼亡词,孙道绚在亡夫十年的祭日里,写下这首词,让读者深深感受到她浓浓的哀思,追忆从前美好情感的失落和幽怨,“恨无穷...断肠挥泪东风”是点睛之笔,这首词意境可与一代文豪苏东坡的《江城子》相媲美了。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点赞9、毕节市 网友:卿弦季鸢

欢迎来到文乎文答领地 本人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有益有用的问答来回馈你

石塘网分享知识!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采没有名次之分,欣赏角度不同,评出来的第一名总有人不赞同。

历代才女芳名流传的有许多人,列举一二:如,班固的妹妹,为哥哥续写史书的班婕妤;被曹操接回家乡的才女蔡琰;情辞哀婉的西晋文学家左芬;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少女时代写《再生缘》的作者陈端生等等。

尤其是宋代,涌现不少才华卓绝的女性诗词大家——李清照、琴操、严蕊、魏玩、谭意哥、聂胜琼、孙道绚、曹希蕴、吴淑姬、僧儿、阮逸、乐婉、陈凤仪、朱淑真、舒氏、淮上女、赵才卿……当然这些名字都是文史记载的,除了专业学者以外,一般都不清楚这些才女的诗词。喜欢文学的朋友可能会有所了解。

为什么女子也可以读书认字学而时习之呢?这和宋代的文化氛围和制度有关。

在宋朝那个文化开明的时代,提倡女子读书。宋代是我国文化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在较为宽松的教育环境里,女子所受的教育内容也相当广泛,不止习读《孝经》《女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可专研学习。

这种风气所熏染下“三岁童子耻不知书”,女子虽然被排斥在正规官方学校教育之外,但是可以家庭教育、塾师教育、等途径认字读书,提高文化修养。

在一个家庭中,女性承担主要的教育子女的义务,宋代许多名臣、鸿儒文豪也多成就于母教。《宋史》中著名的“欧母画荻”,把欧阳修的母亲含辛茹苦教育孩子的故事传为美谈。如苏轼苏辙的母亲,程夫人也是知书达理的女性。

一个家庭中,母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女子的品德是家庭的福泽,也是社会的进步。

宋朝女性地位受程朱理学影响大吗? 有人就认为宋代女性地位在程朱理学影响下较低,其实不然,程朱理学在明清才奉为独尊思想。

朱熹在才子、诗人如过江之鲫的宋代,只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而已。

尽管朱熹评价说:“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但是被后人承认的才女比比皆是。

从上面的名单里挑出来一位与李清照比肩,她就是宋代才女朱淑真。曹雪芹都认可她,我当然认可。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浙江海宁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人,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回娘家,后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诗词多幽怨,流于感伤,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香菱初学《断肠集》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是一幕经典的剧情,香菱忙完一天的活计,半夜里拿起一本《断肠集》看的入迷,孜孜不倦,心里产生一丝丝共鸣。这本《断肠集》就是朱淑真的词集,曹雪芹为什么没有安排香菱学李清照的《漱玉词》呢?因为香菱是学诗不是学词啊!其实呢,曹雪芹通过林黛玉口中说:学诗读王维、杜甫等,而女诗人那么多,单单选了朱淑真,足以说明曹雪芹认可朱淑真为人与才情。

《断肠集》一直陪着香菱到最后,都被她翻破了,在她离世的时候,宝玉满怀凄苦地将桌上的《断肠集》缓缓放在她胸前。香菱与朱淑真的命运都可怜凄惨,只能说情多累美人。

《断肠集》主人朱淑真

清代的陈廷焯所说:

“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

他说,李清照第一,朱淑真第二,魏玩再靠后一点。

朱淑真的性情与李清照颇有几分相像。大胆开明,可爱娇媚,敢爱敢恨。她们才学也相当,命运不相同,李清照“易安”她“幽栖”,李清照嫁得心仪的夫婿,朱淑真却没有一个与之恩爱的夫君,从她的文字中表露出婚后的生活多半是在等待的孤独和伤心的眼泪中度过的。

《断肠集》展露出朱淑真的才情也记载着她心灵上的伤痕:“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肌骨大都无一把,何堪更驾许多愁”;“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文字里充斥着伤春悲秋,不为赋新词强说愁,心情幽怨,看春光秋景反而更惆怅,让读者不由的跟着蹙眉。

沈雄《古今词话》引《女红志余》描写朱淑真“每到春时,下帏趺坐,人询之,则云‘我不忍见春光也’。”也怕听秋雨,因为“点点声声总断肠”!……为什么她如此神伤肠断呢?

南宋淳熙九年(1182),魏仲恭在《断肠集序》中这样述说:

朱淑真“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

女子的幸福,丈夫承载一半,如果没有好的伴侣,夫妻不能恩爱白头,对于女子真是一生之不幸。如朱淑真这般挚情的女子,对美好的爱情比 常人的期许更高些,更懂得寻觅灵魂之伴侣,求之不得,哀哀怨怨,垂泪肠断。

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记朱淑真:“

自号幽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

有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爱情的婚姻更可悲,朱淑真在没有爱的世界里窒息。一个女子的才情就是她的人生情怀,赋予生活,大的方向可以家国天下,如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狭小一些就是女子小小的情感世界,朱淑真的文采斐然也是点点伤痕的记录。

四十多岁的时候,她瘗玉埋香。她的书稿诗词被父母毁之一炬了。

幸好后来有欣赏她的知音魏仲恭,收集整理编纂出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幸存下来的诗词数量,仍是唐宋以来作品较多的。她共留下了337首诗歌,33首词,《断肠集》,与李清照的《漱玉词》并称为宋代女性文学作品的双璧。

魏仲恭在诗集序中写道:

“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

他在歌女口中听到朱淑真的诗词被传唱,甚为喜爱,收集整理。才所得两三百首,流传至今。就像诗词大会中郦波老师说:“有一两个粉丝真的很重要啊!”

可是古代通讯没有发展,朱淑真的诗词是怎么传到歌女口中的呢?

古人诗词是怎么传播出去的

诗词写好了,是怎么让人看到的呢?

出诗集,一是自己出诗集;二是欣赏自己诗词的达官贵人资助;三是出版商给印刷以此牟利。

歌女传唱,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很多诗歌便通过青楼、戏院等娱乐场所传播,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诗人才子经常光顾那里的原因之一。

民间传播,老百姓虽然作不了诗,但却可以读诗,就如白居易、杜甫等人作品的在民间广为流传。诗词于他们是一种文化娱乐。老百姓口口相传,也可以抄录。民间的记录在流传范围上发挥作用,长久保留就需要整理编纂。

风景名胜地题诗留名,游人看到唱诵传播。

古人对诗文很崇敬的,有时甚至是崇拜,特别是那些不会写诗的人,他们是使诗歌能传播开的主力军。

如朱淑真这般的小女子的诗词怎么传播开来的呢

女子写诗大多都是在闺阁之中写的。不似男子可以在楼台轩榭题诗,又不像现在通过网络传播。她也不像苏轼欧阳修这样名声在外的文人士大夫,当朝为官,写的诗词自然有人追捧, 有歌女传颂,有官方的搜集和编撰。

原来,民间的女子只要诗词写得好,家庭条件允许,可以送给当红歌女传唱,也可以在亲朋好友之间传颂,当然写得好是客观条件。

朱淑真少女时期也曾欢乐无忧

朱淑真出身大家闺秀,从小聪明伶俐、生性警敏,才气横溢,无师自通。

王渔洋《池北偶谈》指出,朱淑真出身于官宦门第,况周颐《蕙风词话》也认为,朱淑真是大家闺秀。

而从她诗词作品中的描述中,可见其家中建有“东园”、“西园”、“西楼”、“水阁”、“桂堂”、“绿亭”等供休憩娱乐的场所。

自小聪明伶俐的她,就在这书香门第中接受了文学的熏陶,在她的作品中,会发现其所吸取的苏东坡诗词中的一些风格元素,加上她天生的悟性,很早就开始作诗填词。

在与家族的聚会盛宴中,在与朋友的游山玩水中,都能一逞才思。从心中流出一首首笔触细腻的小诗,少女时期已写下了大量的诗篇。

此外,她还工书法,擅丹青,识琴谱,解音律,俨然是闺秀淑媛的典范。从她的作品中,也可以窥见其婚前天真闲适的情态,对生活充满了极大的热爱。也可看出她小小年纪,才情初露锋芒。

忆秦娥

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犹记当年正月初六夜,家人带她出门游玩,火树银花,星桥铁索。词句清新流丽。

游“西园”时,看着蝴蝶就问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庄周之梦?可见她读书功底已到了化他人为己用的境界。再看脚下草茵如席,眼前花红似锦,在忘情快乐中月亮已升上了夜空。尽管心里催促自己该回闺房了,但自己的影子却还在月光中徘徊。夜色蒙胧的西园美景让人无比倦恋。诗中所透露的色彩与心情,辞句的轻松欢快,当是她少女时代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了。

闲步西园里,春风明媚天。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

踏草翠茵软,看花红锦鲜。徘徊林影下,欲去又依然。

人生在世,总有那么一段快乐时光可以值得一生回味。尽管朱淑真半生沉浸在无法排解的愁苦中,但童年生活象平常人一样充斥着童心贪婪的快活以及倍受家人爱护的幸福。《春园小宴》描述的就是和亲人们在花园中赏花观景宴饮的快活情景。

春园得对赏芳菲,步草粘鞋絮点衣。万木初阴莺百啭,千花乍坼蝶双飞。

牵情自觉诗毫健,痛饮惟忧酒力微。穷日追欢欢不足,恨无为计锁斜晖。

渐渐地,朱淑真长大了,天真烂漫的姿容下多了分成熟之韵,情窦初萌,姻缘可期,少女情怀总是诗。她这样憧憬着:

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阿谁。

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她敢于表露自己的心迹,还大胆的写出来,写的那么直白。刚刚长大学会打扮自己,就想着未来的意中人是何模样,“萧郎”是泛指情郎或者意中人。

天真烂漫的她,遇到可以为之写一万首诗的萧郎了吗?命运偏爱捉弄人,她没有嫁于一个情投意合的有情人。

南宋魏仲恭《断肠诗集序》即记载:

“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

她的父母为何没有给她择良婿,个中缘由,无从得知。 关于其丈夫,留下的记载寥寥,姓名无从查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谈不上喜欢,但是她对婚后生活还是充满热情与希望。由此也看出朱淑真的孝顺,善良。

从她的诗中,可以看出来,其夫君是一位读书士人。可能是南宋州学的“外舍生”,曾数次科举落第。

她作有《送人赴礼部试》一诗:

春闱报罢已三年,又向西风促去鞭。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飞当自卜冲天。

贾生少达终何遇,马援才高老更坚。大抵功名无早晚,平津今见起菑川。

鼓励丈夫发愤图强,不要由于应试失败而气馁,要学东汉马援六十二岁仍能率师出征,老当益壮,力争再试成功。可见,她此时对丈夫寄予的一片深情和厚望。

可能她丈夫没能在科场上取得佳绩,不过通过某种办法,也终于获得了一官半职。由于官职卑微,所以《断肠集序》有“嫁为市井民家妻”之说。

此后,朱淑真一度随丈夫游宦吴、越、楚、荆诸地。其间所作诗词,不见有对各地名胜古迹的游览吟咏,“从宦东西不自由”表达出不开心的意味,终究是因为两个人不能情投意合吧!所以才有“巧妻常伴拙夫眠”的哀叹!

朱淑真追求的多是精神上的契合与幸福,夫君不是懂她的人。他也不愿意欣赏她的多愁善感的词句。

她也曾感慨,或许也曾自省,但是多半是抗议,女子弄文 得不到夫君的理解与支持吗?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后来丈夫外出,朱淑真独留家中,多愁善感的人最怕孤独的。

其《菩萨蛮》叹道:“山亭水槲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对丈夫还是有些许思念。

更难过的是,丈夫在此时寻花问柳,讨了妾室,完全冷落了原配之妻。朱淑真再也抑制不住满腔的怨愤,其《愁怀》道: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为什么把两个不相爱的人连在一起。

另一首说得也同样清晰:

荷叶与荷花,红绿两相配。鸳鸯自有群,鸥鹭莫入队。

越来越感觉到所爱非人。

也很想写几封书信去规劝,其《初夏》这样说:“待封一掬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丈夫是不回心转意的了,甚至连一点慰藉之语都没有,受到丈夫的遗弃,终令朱淑真愁断肝肠,恨断肝肠!

对于这位在少女时期如此对生活充满浪漫柔情,且又“才容冠一时”“罕有比者”的大家闺秀来说,追求幸福,已不止是理想,而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信念。谁料想,婚后的生活发展到这样的结局,不啻是当头一棒。旧日美妙的梦想已成泡影,过去曾有的感情也荡然无存,婚姻如此快的走向绝望,让朱淑真猝不及防。

朱淑真在这一家庭情变中是如何应对的?

有学者认为,朱淑真赌气回到娘家,和丈夫断了音信而独守空房。

按朱淑真的性格,要爱就爱得缠绵,不爱就毅然决绝。她主动提出夫妇分离,回到临安娘家,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朱淑真虽主动摆脱了婚姻的桎梏,但她的身份毕竟是一名“弃妇”,在封建礼教和传统偏见的双重压迫下,其处境是不难想像的。这一时期的哀音怨歌,在《断肠集》中俯拾皆是。

谁伴明窗独坐,我和影儿两个。灯尽谷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惶的我。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发起一段“牵情于才子”的恋爱故事

一次西湖春日的诗会中,朱淑真邂逅了一位风流多才的青年诗人,相互萌生了好感,两人作诗唱酬,此后常常互送诗笺,孤灯相思。

第二年的元宵节灯会,他们又相会在一起,互相倾吐了情愫。朱淑真的诗作《元夜》,记录了这美妙的时刻: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此诗记载了朱淑真当时复杂的感受:有意外的欣喜,也有沉痛的过往,有真情的陶醉,也有清醒的担忧。

二人月下回廊,湖上泛舟,丛中赏花,篱下春愁,极尽兴然。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她就是这样豪放大胆,内心有如一团火,在激情地燃烧着,而情人间的缠绵爱恋取之无尽,甜蜜无限。

而这段恋情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并没有记载朱淑真的二次婚姻。

她又开始陷入心灵的荒原,荒原里无爱而生枯草,随风飘摇。

如《恨春》中说:

“春光正好多风雨,恩爱方深奈别离”

有时她思念太多,发出无力回天的感慨: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她对爱人的思念充斥着心身,增一分喷薄而亡,少一分倾颓而坍。

可是写多少诗也无法排遣心中的嗔痴恨怨,纵使眼前景物美成诗,她也只是个无心的赏客:

春到休论旧日情,风光还是一番新。

东君负我春三月,我负东君三月春

两人的约会和吟笺渐少,从春至秋,现实越来越沉重,这段恋情是不会有好的归宿。

果真,第三年的元宵夜,没有灯火,没有笙歌,在黑夜中只有她在流泪抽泣。

魏仲恭在序中提到:

其死也,悒悒抱恨而终”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死后之所欲不能葬骨于地下,

朱淑真应该是以“非常”的方式结束了一生,世人普遍认为是投湖。以至于找不到尸骨,不能埋葬地下。

结语:

她的诗词展现了她的才情,也是她女性意识的觉醒表现。勇敢爱,勇敢恨,虽然孤立无依,文字中却处处显示追求幸福的生命力量。而在幸福中生发的幻想因为期望值太高,所以当现实击碎了那个飞入云彩之上的肥皂泡,自然万物也就成了她眼中凄迷的写照。

从朦胧憧憬“分付萧郎万首诗”的少女时代,再到“供厨不虑食无钱”的新婚初嫁,由“从宦东西不自由”的流离漂泊,到“鸥鹭鸳鸯作一池”的失望,直至最后以一曲《断肠谜》开始夫妻分居。又百转千回遇到心仪之人“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的大胆追爱,她在命运的夹缝中延续着一直未曾忘怀的珍贵情感,这 是她的生命力量,再坎坷,心底也向往炽热纯粹的爱。

她用她的诗文,将生活描绘的深刻又厚重。展示出一个细腻而狭深的女性心灵空间,这也正是朱淑真诗词真正价值之所在。

才学是天赋,追求生活的爱是天性。她的才情与秉性都值得尊重与理解。朱淑真这一辈子,柔情一生,执念一生,断肠一生,痴情一生,幻想把握自己的人生,打破命运枷锁。

她的诗词只是遣怀,她的才情是命运的附加却不是命运的补偿,无意留名千古,只想有一个爱人的怀抱,因为她只是一个爱写诗词的小女子。

朱淑真一生苦楚,就苦在没有可以怜惜她的知音,短暂的一生,就正如一株肃杀秋风中努力不肯凋落的白菊花,孤傲地盛开在枝头,向往美好,展示热爱的情怀。默默地,却又充满力量,透着人性的温热。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