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百科

为什么福州这么热?

提问时间:2023-07-05 02:42关键词:福州

为什么福州这么热?

点赞1、岳阳市 网友:小酒窝

福州四大火炉之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把金山那一大片湿地填埋了盖起了大量新楼房,破坏了自然环境; 2.市区内有的水渠、池塘也被填埋修路盖楼房;3.福州地形三面靠山一面靠江,闽江口吹向市区的东南风也被数不清的高楼大厦挡住了;4.原来近郊种植大量茉莉花、水稻、蔬菜、福橘田地都被毁,绿色植物减少。总之福州天气成为全国四大火炉之首是人为破坏自然生态造成的严重后果。尽管近年增加了公园等绿化面积,但远远比不上新建的高楼大厦多。

点赞2、开封市 网友:是猜不透

中国有三大“火炉”,一般大家说的都是重庆、武汉、南京这些城市,基本上是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至于福州的夏天也是较为酷热,那为什么福州这么热呢?

福州有一句方言:“好男不赚六月钱,六月天打犬不出门”也从侧面反映了福州夏日的高温。那么很多人会反映福州沿江傍海最热,这是为何?

下面我从几个原因浅谈一下。

首先,从气候来说,福州大多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副热带高压带是下沉气流,等于福州的“头顶”上方有热气不断地输送下来,由于福州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太强,台风相对比较少,对于夏季多台风的闽南一带,福州在此相对也就温度高点。当然,副热带高压停在福州的时间长,自然热的天气比较多,气温较高。

其次,从地形来说,福州的地形是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围绕,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沿海加之南方空气湿度大,所以不止热,还会感到湿热、闷热。盆地地形不存在散热口,虽然闽江靠海,但也不是散热口。

再且,城市建设以来又以柏油马路居多,吸热也较厉害,城市热岛形成以后不容易扩散,海上的“冷风”不容易吹进来,这样加剧了气温的上升。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空气流通受阻,散热就慢。

同时,现在城市道路的马路多了、车辆也多、空调的使用率也高,发散的热量相对也比之前多,这也是一个全国普遍现象。

(闽南网 吴雅静)

点赞3、宿州市 网友:暖光浅笑

现在的福州已经是实打实的全国四大火炉之一了,这才五月份,已经是夏天的温度了。福州为什么会这么热,你知道原因吗?

福州有句方言说得好:“好男不赚六月钱,六月天打犬不出门。”可见福州的热,是由来已久的了。

福州这么热,与城市的地形特征是分不开的。福州四面被山环绕,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再加上与海距离也比较近,湿度大,夏天尤为闷热,体感温度也会比正常温度高些。

其次,福州的热与福州的城市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福州也曾是“水都”,据记载,福州城区内的河流大大小小加起来曾有一百多条,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绿地和河流都消失了,再加上城市热岛效应,温度略有升高也是正常的。近几年,福州致力于水系治理,相信“四大火炉”的现状也会有所改善。

当然最重要的是,福州所处的纬度位置让其多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会给福州不断地输送热气。

(海峡网 朱梦妮)

点赞4、宜昌市 网友:浪够回家

发展才是硬到理,三十年来福州突飞猛进地发展也自然成了全国四大火炉之一这就无法避免的结果。曾经被称为纸褙的福州城直到七十年代全福州最高楼也才七层高到处都是河流池塘,而与福州一江之隔的闽侯上街镇和仓山区的建新盖山等镇数千万亩的茉莉花柑桔园种上了几十层高楼。主城区的鼓楼台江仓山晋安更是高楼林立,成功地挡住了闽江口吹来的风为福州晋级火炉城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点赞5、寿光市 网友:走爱清

三江口湿地不断地在房,湿地减少,唯一东南风通道被堵不热才怪

点赞6、潮州市 网友:晓の暮

房子盖的太密!人又多自然就热!

点赞7、昆明市 网友:杯中酒

从地理层面分析:

第一、福州处于北纬26°左右,靠近北回归线,处于亚热带地区。夏季的时候,福州受到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但是福州相对靠近海洋,受海洋暖气流影响,暖湿气流在高压作用下,天气变得又热又闷。

第二、福州是盆地地形,四面环山,空气流动少,因此每当夏季福州十分炎热。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福州像是一个高压锅,

从城市建设来看: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增多,植被减少,固化土地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加上福州的地理环境影响,热量难以散出,因此福州很热

点赞8、扬州市 网友:走太远

副热带高压笼罩在盆地上。这是主要原因。我在福州生活了五十多年,我的经验是只要副高离开,福州并不热。[呲牙]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