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这句话揭示了极为深刻的哲理,突出了古今中外作家们的高贵品质,及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为了便于理解,外国的案例暂且不论,在此只谈大家熟悉的我国文人。
“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这句话简直不用介绍,所有朋友立马会想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鲁迅之所以为鲁迅,关键在于他需要的东西很少,而其奉献却高山仰止。
“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同样无须介绍,大家自然明白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清廉,一身正气,心里只有百姓的疾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豪而不取”——是我的我要,不是我的分文不取,清正廉明的苏东坡除了诗赋吟咏,哪曾考虑过什么需求?“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42岁辞官归隐,用“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田园咏唱,谱写了非同凡响的人生辉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李太白满脑子诗赋吟咏,“御赐金牌”的含金量再高,对他也不过“千金一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奋力笔耕才升华了伟岸的格调,成了千秋景仰的伟大“诗仙”。
其他如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满纸荒唐言”的曹雪芹、号称“秦淮寓客”的吴敬梓等等,哪个不是沦落坎坷,飘零辗转,凄凄惶惶地困顿一生?然而,哪个不是“需要的东西很少”,却在辛酸的歌唱中而成就辉煌——被后世奉为神灵?
谢谢朋友,这就是我的理解和回答,需要的东西越少,精神境界就越高,古往今来的作家大多如此。
有道理。神一般的存在就是啥都不缺,啥东西都能手到擒来,没有满足不了的欲望。
而如果凡人想要的东西少,没有拥有的欲望,没有攀比心理,什么样的生活都能接受,每天无论是吃肉还是吃素都行,穿好的用好的还是差的都无所谓,很满足于当前的现状,不跟神一般的存在吗?
我本人愚钝狂言几句不敢多加猜想,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越少,应该是说我们的欲望越少越近似神,神应该是无欲无求的,神的最大包容心源于博大的爱,因为无欲无求就丝毫没有贪欲,反过看我们人之所以感觉不幸福,就是我们要求的太多太高。贪欲太多,没有满足的时候,就感到自己不幸福。当我们要求的东西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同时会变大,爱也会随之变的大很多,善念也会越来越多。就会感觉到贪欲太苦,这样变化就不断的带来本质的改变。
需要的少?不就是富足吗?需要的越多越是贫穷。穷尽败寇也。富有不败只有神仙能做到。因为神仙有法术要啥有啥取之不尽。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农民!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祸福相依,利害相连,人不能贪得无厌!
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
是的,人生只所以苦短,都是贪心和欲望所惹的祸!
人要求的东西越少,就越能返璞归真,返本还源!越接近正道。越活得像神仙一样悠闲。
所以苏格拉底这句话说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