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我妈在2018年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听我舅舅姨妈说她小时候就犯病过,症状表现为一段时间特别兴奋一段时间特别低落,低落的时候感觉全世界的人都要害她。","我本人也得过抑郁症,有过自残自杀行为,我弟弟好像一切正常,我的抑郁是因为遗传还是环境造成的呢?个人觉得是后者,但是我想知道这种病遗传概率大不大的?
我23岁确诊抑郁,生育之后改判为双相。很长一段时间,我被双相遗传概率的恐惧笼罩着,生怕女儿也要遭受和我一样的折磨。
这份恐惧也推动着我持续寻找解药,为自己,更为女儿。无论遗传概率是多少,哪怕只有1%,摊上了也是灭顶之灾。
早早便放弃了西药,发现中医院的医生也是西医思维之后,我放弃了整个医疗体系,开始自学自救。
古中医的学习不仅改变了我的认知,还把我领进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并最终得以遇到了更高维度的疗法。
通过高维疗愈,我重获新生,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都有了质的飞跃。我不再担忧我的病症是否会遗传给女儿,因为我不仅找到了解药,还知晓了病因。
相比于基因遗传,代际遗传是我更应该努力,也能够扭转的方面。只要孩子的心中有爱的阳光普照,那么即便DNA里写入了双相的代码,也是能够被驱散的。
放下对遗传概率的恐惧,培养自己的正知正念正能量,坚定地活在眼前一瞬,必会收获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导读: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我们似乎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或者是心理上的疾病。与其说是这种类型的疾病变多了,不如说是我们对于这一类疾病的认知变得越来越清晰,以前潜藏在我们身边的疾病被我们逐渐发现。
而对于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疾病患者来说,一方面他们的身心本就遭受着极大的痛苦和折磨,另一方面在他们和伴侣考虑到生育问题的时候,也会担心自己的疾病会遗传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妈妈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子女会遗传到的概率有多大呢?
相对于“双相情感障碍”它的另一个名词“躁郁症”或许会有更多的人认知,所谓的“双相”其实就是在发病期间表现出来的极端躁动与极端抑郁低落的情绪状态中不停的切换。和我们知道的抑郁症不同,抑郁症是一种稳定的情绪低谷,而躁郁症则是要经历两个极端的情绪巅峰到低谷。
而研究也表明,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中,对于后代是会表现出一定概率的遗传倾向的,但这其中的遗传概率有多大,就有限的文献数据报告来看,会分两种情况:若双方父母均患有情感障碍的,那么遗传几率在50%左右,如果是单亲患病的,那概率在15%~20%之间。
当然了,我们现在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研究依旧没有充足的研究数据和样本,因此在实际的遗传问题上,我们也无法获得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有双相情感障碍病史的父母,孩子患病的概率是要比正常的人要高一些的。
但遗传的问题也并非完全不可控,概率的高低还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的问题,诸如父母发病及治疗预后的情况好坏,有无复发的问题、情感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处于发病期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对孩子的遗传问题,所以患病或者有过病史的父母们也不用过分担忧。
并且,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还需要有一个更为实际的认识,那就是:有遗传并不等于会发病,是否发病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很多个体的身上,也许其实携带有一些情感障碍的缺陷基因的,但他们却能够做到终生不发病,这样他们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因此,相对于考虑是否对孩子有遗传影响,父母们能够做到的,并且能带来更切实有效的影响的,就是在疾病的发病预防上。很多时候,我们这些疾病的发作往往是和自己周围的环境有关的,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能够很好地缓解甚至是避免发病的情况。
而对于已经发病的个体来说,我们对于自己的人生也不能够持有悲观的情绪态度,因为这些心境障碍是可以通过后续的治疗来缓解和治愈的。在这其中,我们就需要接受到药物、心理以及一些物理上的治疗,关键的还是要患病的个体能够积极需要治疗的途径和社会帮助。
所以说,我们对于这个疾病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认知去对待,对于患病的父母来说,积极接受治疗,缓解和治愈自己的发作病情,等自己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后是可以考虑生育的问题的。并且,我们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给予孩子可能需要的支持和引导。
重要提示: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父母对于自己孩子是有一定的疾病遗传概率的,但这其中还会涉及到很多实际的情况,概率水平的高低也有所不同。而相对于遗传而言,我们更需要注重的是发病的预防工作,面对自己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寻求治疗的方法。
今日话题:青少年的心理疾病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对于孩子情绪的问题,作为父母的你是否有认真了解过呢?欢迎留言讨论。